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学历史创新型学习分析

中学历史创新型学习分析

一、创新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新课程改革的木的就是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终身学习”就是人人都要学会学习,所以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授学生终身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课堂上应努力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式的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既学到基础知识,又提高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思想。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对历史学科有一定的注意力和探索精神,并且运用记忆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从多角度看待事物,并做出判断和选择,提出自己新的认识。这种新型认识的提出,便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了。学生有了较强的问题意识后,教师再有意识地进行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和想象力的诱导,历史思维能力就培养起来了。

3•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主要不在于其专业知识,而在于其人格、其道德,这是建立于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目标。历史教育就是要学生在研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精华,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优秀遗产,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创新性学习应具有的特征

1.生活性。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活力”的人的世界。新课程强调:“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为此,笔者认为,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角,应当尽可能地进行“二次创作”,将历史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教学中设置“谈古论今”活动,来培养学生历史评价辩证能力。历史是现实的留影,现实是历史的折射,“知古”与“知今”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师生谈谈论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历史的感受和见解。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追溯历史渊源。树立“学史为现实服务”的意识。通过这种纵论古今的讨论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辩证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和逐步独立自主地评论历史、发现历史问题,养成把历史事件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的习惯,从而摆脱在历史面前的被动地位,成为历史的主人。同时它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利用有效信息分析重大现实问题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

2.情趣化。为体现课堂教学的情趣化,教师可以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言和耐人寻味的结语吸引学生,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进行直观性教学;可以运用角色转换方式,再现历史人物的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鸦片战争(《林则徐((甲午风云等历史题材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影片的背景,讲述历史故事,写历史小论文,表演课本剧,展开辩论赛等等。让学生感觉上课不只是听讲,更主要的是要参与,在参与种种活动的过程中,师生来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不要用教材上现有的结论来限制学生的观点,但也不是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要用正确的导向来引导,并逐渐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辨证主义观。

三、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探讨

1.筹谋建议。由学生课前以预习新课的方式筹谋教学建议。事先.教师将一些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及相关历史书籍推荐给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网络,结合教材进行新课预习,预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过程。预习时.学生就教材领悟知识点.提出重点、难点并找出与自己的看法、观点有异的部分,列成提纲。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能提出各种问题,就是求异思维的开始.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萌生.就有刷新旧说的希望。在第一步程序中.学生是主体.通过探索与发现.经第一次创造性学习学生的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得以体现。

2.研讨问题。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研讨教学问题。此过程分为个环节。一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以课堂研讨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提纲;二是针对与自己看法、观点有异的部分.阐述独到见解。在研讨中.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辨、质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各种信息“聚焦”引起思维方式“大碰撞”。同时,经集体讨论、互相应答,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从而使个体创新性思维演变为群体创新性思维.这种由教师单纯传授变为学生互教,教学信息的传递由单项变为多项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第二步程序中,学生依然是主体,通过比较与判断经第二次创新性学习,学生的创性性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3.提出对策。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围绕学习提纲与教师共同分析与思考.评价教学效果。师生一起分析成功与得失在对质疑进行总结中学生体验了历史结论产生的过程。从而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蕴“学法指导”于同步教学之中,变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为主动探求历史问题,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发现和探求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