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历史

中学历史范文精选

中学历史

中学历史范文第1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情感,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

学习必须有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学习动机,是“我想学”的表现,它与学习兴趣相关。学生学>J历史,总认为“意义不大”,而且毕业会考是“歼卷”考试,因而未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表现在学习中,总是“厌学、怕学、应付学”。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历史,激发学习兴趣就成了首要任务。我首先运用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趣味历史》来引导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兴趣:如阿基米德借“神龙”的故事,采用“音乐”教学法,通过引唱《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从而激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通过带领学生观看爱国教育影视片,激发他们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之情感。如《记忆的证明》(中央一台),采用“参观”图片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红军长征图片》展。采用“实地”考察法:清明祭扫烈士墓,通过请有关人员在烈士墓前介绍士事迹,从而增强学习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和自觉性,课堂上,我采用“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猜迷语”比赛,“戏剧式”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竞赛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较好。通过以上方法和采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不再“静”听老师讲课,而是主动地学,主动地问了。这样,学生就会享受到学习快乐,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坚定执着地学习历史。

二、培养能力,传授方法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中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我的做法是:(一)概括因素。历史教学常常要求学生分析某一国家或朝代的政治、经济状态,一定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以及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比如要分析唐朝的经济状态,就要把经济这一整体分成四个因素:经济制度、政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部分,然后逐一分析,如经济制度有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二)寻找外部内部联系,寻找次序关系,A、时间序列,如鸦片战争在前,解放战争在后;B、寻找空间序列,如1921年到1949年中共中央所在地按东南西北排列即上海、瑞金、延安、北京;C、寻找逻辑次序,先发生的事件在前,后发生的在后,分析历史现象,按发生、发展、结局来考虑;D、寻找因果关系,在历史事件发生的事实中,哪些是因?哪些是果?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哪些是内因?哪些是外因?因果之间有什么联系等。(三)寻找理论根据:1.阶段分析法,如对人物的分析,要看他所属的阶段当时处于什么地位,其活动代表什么阶级的倾向;2.矛盾分析法:分析事物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如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博古”等人物,正确分析“四五”次反围剿等。

三、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范文第2篇

(一)中学历史教学与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强调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1、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信息化教学方式,主要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它可以用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课件来表示,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总体而言,信息化教学方式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节省板书时间,充实教学内容。

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主要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的,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不必板书,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用于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加丰满。

②增加了教学的连贯性。

黑板是有限的,总结当堂所讲的内容等情况而需要前面的内容时,由于前面所讲已经擦掉,只能靠回忆来强调,其连贯性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克服了以上不足,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等,重点突出,会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教学的连贯性

③活跃教学气氛。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声、光、图像等功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④增进师生之间互动

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计划、课件、关于一些重点问题的理解等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公开给学生,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中的迷惑及时在网上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不仅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老师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及不足。

2、中学历史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

①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的,是一种“单媒体”的活动。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演播功能,展示历史事件的间接或者直接联系,揭示问题本质,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生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呼唤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信息的密度与容量,能够增加教学容量,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集体化教学中实施个别化分层递进教育,真正实现学科教学的优质高效。

③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功能,美化教学练习内容,完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时效,更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学习的意义在于理解和应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将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声、像、文并茂,三维动画等近乎跨越时空的全息模式,向人们展示全新、高速的超文本感受,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④利用多媒体交互式学习(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的学习方式)和远程教学(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开放式教学系统)将课堂实现对外开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广泛的交流渠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网播方式授课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其他教师相互联系、相互讨论。同时,教学双方均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二)传统教学方式解析及其评价

1、传统教学方式的概念

传统教学方式,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板书、挂图和模型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2、传统教学方式的评价

传统教学方式的长处在于:①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及时地更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利用教师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②更重要的是,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师生交互的机会较多,师生的关系较融洽。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①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比较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理解消化。③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在信息化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历史教学的特点,很多中学在历史教学中开始尝试着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信息化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机遇

1、信息化教学改变了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使历史课面目焕然一新。

长期以来,特别是新教材的应用,初中历史思辨化的倾向十分突出,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沉闷气氛,教师头头是道地论证,学生被动地听课,学生厌烦历史课的情绪日益增加,课堂效率大大下降。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历史课堂面目大变,以学生为中心、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资料和图片、充满感染力的解说,深受学生喜欢。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课后又可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加深学习,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也大为增强。

2、信息化教学增加了信息量,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节约了时间。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过去教师用1分钟板书的内容,现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并且字迹工整美观,同时也增加了信息量。在单位时间内,应用多媒体系统比过去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信息量增加约20——30%,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使单位时间内知识密度增加,相应地也节约了时间。

3、信息化教学减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也相应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仅使历史课更加有趣,也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史实的记忆也不再那么令人头疼,而且记忆得更加长久。由于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学完和学好历史课,学习历史课的负担大为减轻。

4、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由于多媒体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学生不再讨厌历史和害怕历史考试,成绩必然有较大的提高。

(二)信息化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挑战

1、教学的环境与条件

要想进行信息化教学,当然离不开现代化设备。信息化教学的确可以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但其昂贵的价格又远非大众所能接受,一整套一般的教学设备也需要十几万元。这对广大偏远的农村教育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即使拥有了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其高昂的维修费用及折旧费也是学校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实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而我国中学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缺乏信息化教学软件运用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步伐。

2、教师角色的转变

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必须克服“计算机中心论”和“计算机辅教学软件至尊论”的观念,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而是更主动地学习。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及时、恰到好处地指导学生学习。在呈现课件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告诉学生该课件的大致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学习目标有怎样的联系,要注意提醒学生观察的重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思考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学习相关的知识,并把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这与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教师主导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多数教师尚未完成这一转变。

3、对学生的要求

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对教师有着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也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必须能够独立操作计算机才能够真正运用计算机网络这一平台共享教学资源,与老师进行互动。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中学生对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这有平台实际知识缺乏,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学习。

三、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

近几年来,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迅速,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对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现状

1、历史课件制作和网络化教学中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

历史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和建设历史网站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而很少思考这个形象性、生动性会对课堂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变化多端等方面,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更谈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老师制作的课件和网站,色彩艳丽、动感十足,四通八达,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易喧宾夺主,历史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魅力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历史思维的乐趣和感受历史情感的熏陶。

2、信息化教学用得过滥、学生对历史信息化教学失去兴趣

信息化教学只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等于现代化教育,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但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教室后,有的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节节课都是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成为机器主宰了。尽管课件内容非常丰富,科学性也比较高,起初学生还很感兴趣,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兴趣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多媒体教学用得过滥,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太少了,直观的刺激太多了,更何况其他课程也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来讲是大量的重复感受,对于多媒体他们的感觉麻木了,原本教学过程中的优势随着多媒体过多使用而逐渐丧失,多媒体本身的刺激也已麻木,学生对于历史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失去兴趣。

3、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

任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教学片也好,胶片也好,多媒体也好,它们给学生传达的仅仅只是信息,根本不可能代替教师人性化的讲解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喧宾夺主。可是,现实中有不少多媒体历史教学一味追求材料的数量、画面的形象生动、声音的悦耳动听,而忽略了教师还有粉笔和一张嘴,也忽视了教师自身的资源,尤其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而这些又能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人文力量感召。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把早已设计好了的教学内容,如历史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等制成课件,再增加些教材外的史料,配一些音响画面,然后按程序逐条演示给学生,没有自己的课堂板书、生动风趣的人性化讲解、形象的身体语言动作,这样使多媒体教学变得教条化、很枯燥。

4、运用信息技术和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向学生收集罗列知识过多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

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因此多媒体历史教学要注意留给学生消化、思考、想象、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多媒体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脱离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盲目增加知识和材料的容量,不停地演示,让眼花缭乱的学习内容在学生面前匆匆而过,学生忙于接受,无力思索,无法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的理解、细致的思考,导致学习的肤浅和不扎实,使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受到阻碍。“贪多嚼不烂”,结果使学生接受信息过多,造成“死机”,课后做习题,又不得不花一定的时间去看教材,重新思考做出答案。

有些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粘贴给学生,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而缺乏对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和必要的剪切,对于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分类工作也没有进行编辑,大部分学生在因特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不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资源。另外有些教师要求学生浏览网络资料,指导思想是先有观点,再让学生在网上查询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资源,并认为这样就是完成了对相关主题的学习过程。实际上这样的资源就是披着计算机外套的厚本教科书,与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既无法达到学科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二)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在网络上建立相关的信息资源库、相关链接、课程论坛,即时答疑等手段,引导学生将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课前一周,便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教师预先创设好的信息资源库和获取信息的网址或参考书目,下达预习提纲,预设诸如“秦为什么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掉东方六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秦始皇为什么不实行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由学生主动提取所需信息,并按思考题进行思考,形成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意义建构”。

2、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脸

一节课的开头,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人最佳学习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导入这一环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可从《上下五千年》这套教学光盘中截取了一段介绍秦始皇隆兵马俑的录象,由此导人秦的统一。学生看后心潮起伏,学习的激情早已包容在教师设计新颖的开讲教学之中。在诸如此类输入情感信息方面,历史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丰畜的多媒体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知识通过历史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标。

3、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在网络条件下,80%以上的课堂时间里,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主要职能应从传授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在这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学生可以凭借兴趣学习相关内容,并按自己的喜好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制作幻灯片、网页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采用不同的媒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无疑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可创建一网站,该网站不仅储存大量图片、文字、音像和课件,而且学生还可随时在留言板上提出问题由各组讨论后回答在留言板上。在这交互的学习行为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经过自我加工、建构完成的,这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形成爱学、善学的学习习惯。这种开放交互式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经过自主学习可以牢固地掌握获得的信息知识,同时提高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再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崇尚合作,还给学生“参与权”

全员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切学习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以师生合作为基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形成乐学氛围,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开动脑筋各抒己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次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形成以小组教学为重点,学生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养成了同学间的协作精神,使学生对疑惑问题有了深人的理解。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自主学习——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

5、交互和反馈,体现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优势

交互和反馈是计算机进军教学领域的最堂皇的理由,如讲授《秦的统一》这课时,教师采用AUTHORWARE设计交互式的习题,可完全实现人机的交互作用。在互联网中建网站,课讲完了,学生依旧可以将问题反馈给教师。

结束语

由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存在着不可马上解决的制约因素,即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制约因素不存在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也是任何先进的机器替代不了的。所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它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既不能夸大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效应,也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优化中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小玲.浅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福州师专学报.1999,(6).

2陈家华.对网络环境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学科教育.2003,(10).

3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王耘.对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CAI的认识与思考[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3)

5钟广源.浅谈多媒体教学[J].基础教育参考.2004,(6).

6曾明荣,林金清.计算机辅助教学是21世纪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J].高等理科教育.1998,(4).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信息化教学方式采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形象直观、鼓励学生之间互助互动、培养合作等,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信息化教学方式并不能够彻底的代替传统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两着的整合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历史教学多媒体

中学历史范文第3篇

1改变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不仅是一句口号或是一种形式,而是将创新作为一种理念传递下去,因此,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在以往的初中教学中,历史学科一直未得到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进行机械的背诵,创新教育时代背景下,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改变教育观念,注重历史教育,并且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等措施,促进历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行。

2提高历史教师素质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督促者,因此必须对历史教师进行创新教育,使其能够提高教学技能,改变以往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向着“四合一”型教师努力,即学者型、科研型、交流型以及特色型,这是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分析历史教师应该如何提高教学。第一,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端正思想,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并且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从多个角度剖析学生学习情况。第二,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历史教师想要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就必须从自身找原因,对历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的历史课堂教学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属于“知识传授型”,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历史文化代代相传,但是无法适应创新教育,更无法满足时展要求。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尽快进行角色转变,进行创新式教育。第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不断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掌握对历史教师来说,应该是其必备的教学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如计算机、投影仪等辅助完成历史教学,历史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更加适应时展,培养现代化人才。

3教学目标要求

在整个创新教育背景下,提出了总体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针对中学历史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例如在历史学科中,一些事件的历史年份很难记住,教师可以将其编成顺口溜方便学生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如何进行思考,例如: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看法,应该脱离教科书,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点评,引导学生正确进行思考。对于历史课程中的诸多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掌握学习的方法至关重要,而历史学科基本上是我国文化的结晶,教师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历史的意识,促进其能够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并使其更加努力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知识传授知识的教学理念,而是将学生作为主体,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历史小故事做出幻灯片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4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应该积极备课,熟悉教学内容,制定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教学方式的突破。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粉笔写板书,以课本为基础,进行历史知识的灌输,这样的教师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但是无法获得长远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追求教学方式的创新,借助一些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将课本中历史知识通过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如历史图片、纪录片等等形式,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具多元化,例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充当一节课的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剖析,教学活动如何开展,这样的教学尝试也会得到不一样的历史课堂。例如:某市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开元盛世》这一堂课的教学时,该教师在课前制作历史课件,用图片、视频以及文字等形式相结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上,教师首先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一首诗,即杜甫《忆昔》,然后提问学生这首诗歌描写怎样的一幅画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补充,紧接着教师让学生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并且请同学描述,教师借助同学的回答引入教学,紧接着播放一些关于开元盛世的图片以及视频片段,使学生对这段唐朝文化进行了解,如当时的皇帝是谁,为什么会形成开元盛世的局面,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采用了分组探究,推选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完整。这样的教学形式新颖而且教学效果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历史教学创新的成果。

4.2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综合性人才,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中,要注意进行学科整合,因为历史教学中会涉及到地理以及政治学科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中进行点化,帮助学生能够将学科知识进行联系。例如:历史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地理知识,如红军长征过程中,经过地方具有一定的地形特点。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成为复合型人才。

5结语

中学历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材

编写中学历史教材,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笔者仅在解放初期教过几年中学,又缺乏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经验,本来没有资格就这项工作发表意见,但编辑同志一定要我谈谈看法,只得作为一名热心的读者,提出几点希望,聊供编写教材的同志参考而已。

一、内容方面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编写的教材是供生活在21世纪的青少年阅读的。回顾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他们从无数的事件和人物中最应当知道的是些什么呢?更进一步说,历史教材应当给他们一些什么样的智慧启发,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呢?

从根本意义上说,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目标应当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坚信人类历史是发展的、进步的,从而形成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人生观。20世纪物质文明有很大发展,但未免“物欲横流”,不少青年缺乏理想,这是一种世界现象,千万不可漠然视之。马克思主义者是革命的乐观主义者,坚信人类不管经历多少艰难曲折,最终必将走向共产主义。恩格斯曾经深刻地谈到人类历史的内容,要求把历史看做“人的启示”,而不是“神的启示”,“为了认识人类本质的伟大”,应当“了解人类在历史上的发展,了解人类一往直前的进步,了解人类对个人的非理性的一贯有把握的胜利,了解人类战胜一切似乎超人的事物,了解人类同大自然进行的残酷而又顺利的斗争,直到具备自由的人的自觉,明确认识到人和大自然的统一,自由地独立地创造建立在纯人类道德生活关系基础上的新世界”。[1](p.650)西方一些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虽然与我们的世界观不同,但也对人类历史的未来充满信心。已故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写道:“就我说来,我依然是个乐观的人。刘易士·纳米尔爵士警告我,叫我远远避开计划和理想,奥克肖特教授告诉我,我们不是朝一个特色的目标进发,最重要的就是小心别让人把船弄得摇晃不定,波珀教授想依靠小小的点滴管理,在路上保留下那个原有的亲爱的T字形拐角,特罗弗·罗珀教授对准大嚷大叫的激进派人士的鼻子打了一拳,而莫里森教授则呼吁以理智的保守精神写出历史,在这时候,我将展望这个在动乱中的世界,在阵阵剧痛中的世界,而且将借用一位伟大科学家(伽利略)的大家用得有些陈旧了的词句回答说:‘可是地球还是运行呀厂!’”[2](p.171)

以上谈的是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目的。下面接着要谈的是:根据这样的目的,我们应如何组织教材的内容呢?我想提出三条标准:

第一条是服务于时代要求的标准。

我们今天编写中学历史教材,应当立足于21世纪的现状,看一看挑选什么样的内容,才有益于广大的中学生。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张荫麟在其《中国史纲》这部著名中国历史高中教科书的“自序”中说:“显然我们不能把全部中国的史实,细大不捐,应有尽有的写进去。姑勿论一个人,甚至一整个时代的史家没有能力去如此做。即使能如此做,所成就的只是一部供人检查的‘中国史百科全书’,而不是一部供人阅读的中国通史。”于是他提出“笔削”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现状渊源的标准(StandardofGeneticRelationwithPresentSituations)。他说:“我们的历史兴趣之一是要了解现状,是要追溯现状的由来,众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GeneticRelation)有深浅之不同,至少就我们所知是如此。按照这个标准,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愈深则愈重要,故今通史家每以详近略远为旨。”[3](自序)张荫麟的这种看法很有道理。可资参考。

21世纪刚刚开始,对其未来的种种细节,我们当然不可能预知。但对于21世纪的发展趋势,至少要有一个大致的估计,否则就谈不上教育要“面向未来”了。据我个人的浅见,21世纪有三种值得注意的趋势,对于其中的每一种趋势,作为中国的历史学家和历史教材编写者,我们应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一)科学技术将更加迅速发展,经济在历史上的决定性影响将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是工业革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又给它们带来了风险。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因此它们处于优势的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相对处于不利的地位。我们必须采取趋利避害的相应对策,迎接挑战。(二)在政治上,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但与此同时,美国力图独霸世界,建立单极秩序。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漫长过程,但无论如何不可逆转。(三)在文化上,各国文化将呈现发展的多样性,世界各种文化之间既有吸纳、融合,又有排斥、斗争。我们只有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才能在文化方面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第一条标准出发,我们就可从无穷无尽的历史事实中首先选择那些与上述三种趋势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加以叙述。

例如,既然经济全球化是今天的一种时代潮流,我们就应在世界现代史的教材中说明它的形成的历史过程。15、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方产生。出现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把东西方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开始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4](p.89)。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850至187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形成了世界市场。1871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经济势力伸张到世界各个角落。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列强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到这时,世界已经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20世纪50年代,经济国际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出现了今天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全球化。讲明以上内容,可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形成过程。不论人们的喜恶如何,它已经不可逆转,我们只能面对这一现实。同时,也可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受它们的剥削,今天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如不奋发图强,采取有效的趋利避害的对策,仍将沦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根据以上所述,两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的形成和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应当成为世界近现代史教材中的几个重点。

又如,美国的霸权主义者反对政治多极化的主张,竭力宣扬21世纪(甚至再过几个世纪)是美国的世纪,世界只有一极,其他各国都必须听命于美国。但是,古代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近代的拿破仑帝国都曾辉煌一时,最终却覆灭了。大英帝国在19世纪臻于顶盛,号称“日不落国”,它的殖民地遍及全世界。可是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病”已经在身。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它虽然赢得了胜利,却输掉了优势。英国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不过当它走出战争时,已沦为二等国家了。当1897年英国举行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周年庆典,万民欢呼的时候,许多人不是认为大英帝国将永世长存吗?反动透顶的希特勒第三帝国,当其崛起时,自诩为“千年帝国”,实际上只存在了短短的12年。纳粹军队曾经横扫欧洲,只用了6个星期就打败了拥有庞大陆军的法兰西。希特勒在巴黎手舞足蹈,但曾几何时就龟缩于柏林地堡之下,手足震颤,步履蹒跚,终于畏罪自杀。据此,在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教材中,对这些大帝国的兴衰起伏都应加以说明,以便让学生了解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如果想以全世界人民为奴役对象,终归是要自取灭亡的。

第二条是中外历史互相联系的标准。

中学历史教材分作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两大部分,各有其专门的写作对象,但不应截然分开,互不相涉。我们在编写世界史时,心中应当不忘中国在世界历史中各个时期和若干大事件中占有什么地位;我们在编写中国史时,心中应当想到世界历史这个大环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以及反转过来,我们对它又发生什么影响。这样编写出来的历史教材,有分有合,最终成为一部真正的全球史,能使学生视野开阔,对世界全局了然于胸,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将大受其益。

例如,在世界现代史教材中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我们必须提到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篇幅虽然不要像写中国现代史时占有那么多,但绝对不能丝毫不谈。因为中国在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使日本将近百万大军陷于中国,中国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再如,在中国现代史教材中写到抗日战争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这个问题时,必须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决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伟大决策。1946年4月,写了《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一文[5](pp.1184-1185)。当时,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即将发动全面内战,敢不敢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除了要估量国民党的力量外,还要对国际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当时美国的经济实力雄厚,世界无比,而且独家掌握着原子弹生产的秘密。一些同志由于过高地估计了美帝国主义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人民的力量,因而心存疑惧,在美蒋反动派武装进攻的面前表示软弱。在国际上,苏联领导人对形势也做了悲观的估计,害怕中国内战将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于是主张中国共产党应加入的政府,并解散自己的军队。在这个决定中国命运的关头,指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是存在的,但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正在向前发展,必能克服战争危险。美、英、法和苏联之间,或早或迟将实行妥协。不过,“这种妥协,并不要求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人民随之实行国内的妥协。各国人民仍将按照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斗争”。这个关系中国革命前途的判断,是建筑在对世界形势的准确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中国现代史教材中,应简明扼要地说明当时的国际背景,才能使学生更加认清中国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认清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需要对世界的现状和历史有深刻的了解。

第三条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也是最基本的一条标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转过来又对经济基础起作用的唯物史观,至今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编写教材必须遵循的基本标准。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应作全面的把握。“”前的教材过于强调阶级斗争,中国古代史写了许多次农民起义,这是一种偏向。近来又有人主张多写文化方面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阶级斗争,这是另一种偏向。就一部教材的总体而言,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都应讲到,至于具体到每一章节,写什么不写什么,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拘泥。

在有的地方,应突出说明经济的重要性。例如,在讲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决定时,就应强调指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更走到了极端”。[6](p.141)结果,从1957年起,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非常缓慢。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越来越大。1978年10月邓小平对一个外国新闻代表团讲话时说:“六十年代前期我们同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有差距,但不很大,而这十几年来,世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差距就拉得很大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7](p.132)。拨乱反正以后,到今天,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2001年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六,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在纠正以往政治史内容讲得过多的偏颇时,也不能走向另一极端,把政治方面的内容削减得过多。恩格斯在1890年10月27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写道:“如果巴特尔认为我们否认经济运动的政治等等的反映对这个运动本身的任何反作用,那他就简直是跟风车作斗争了。他只需要看看马克思的《雾月十八日》,那里谈到的几乎都是政治斗争和政治事件所起的特殊作用,当然是在它们一般依赖于经济条件的范围内。或者看看《资本论》,例如关于工作日的那一篇,那里表明立法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而立法就是一种政治行动。或者看看关于资产阶级的历史的那一篇(第24章)。再说,如果政治权力在经济上是无能为力的,那么我们何必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专政而斗争呢?暴力(即国家权力)也是一种经济力量!”[8](pp.704-705)

现在,有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只讲陈胜、吴广一次农民起义,实在太少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9](p.625)。无论如何,应把明末李自成这次农民起义加进去。这次起义推翻了腐朽的明专制王朝,但它的最终失败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高度评价郭沫若所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特意致函郭沫若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做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10](p.227)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也很重视,并曾建议郭沫若总结它的经验。在文化方面,现在许多课本都增加了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这是正确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了现代则成为第一生产力。把中外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写入教材,很有必要。文化的影响,有些能延续几百年、几千年,比政治、甚至比经济的影响还要持久。曾以艺术为例,说:“艺术的民族保守性比较强一些,甚至可以保持几千年。古代的艺术,后人还是喜欢它。”[11](p.77)贝多芬的音乐,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人们仍然喜爱它,列宁就很欣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

在中国史和世界史教材中写到思想文化的内容时,我们应当把握的原则是:人类文明是多元的,各有其价值;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同志说:“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是人类进步的动力。”[12](p.524)

在中国史教材中,应当说明中华文明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例如,“四大发明”是必须提到的。还要通过历史事实说明,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才能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史学家陈寅恪在总结我国思想史上对外交流的经验后,得出结论说:“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是一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是“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13](p.252)。哲学史家汤用彤也说:“本地文化虽然受外边影响而可改变,但是外来思想也须改变,和本地适应,乃能发生作用。所以印度佛教到中国来,经过很大的改变,成为中国的佛教,乃得中国人广泛的接受。”[14](p.189)中国现代史更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伟大的作用。

在世界史教材中,应当肯定自古至今存在过和存在着的多种文明都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因此,对于上古的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对于中古的伊斯兰文明、拜占廷文明;对于中古近代之交的文艺复兴;对于近代的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潮,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都应该用适当的篇幅给以介绍。没有一种文明是“一枝独秀”的。美国文化扩张主义者所鼓吹的“天定命运论”是违背历史事实、完全错误的。我们要着重说明文化交流对人类发展进步所起的作用,例如中日文化交流、中印文化交流、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等等。在编写世界现代史时,应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起来的通俗文化。今天,随着报纸、广播、电影、电视、因特网等现代传媒工具的迅速发展与普及,通俗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已远远超过“精英文化”。许多中学生(中外皆然)不知道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达·芬奇、贝多芬是何许人物,但对当代的足球明星、摇滚乐歌星却“如数家珍”。通俗文化商业气息浓厚,庸俗成分甚多,但也不能一概抹杀。对它进行分析,是一大难题,但不可回避,因为它确实活生生地存在着,并日益深入到青少年的心灵之中。

二、文字表达方面

中学历史教材应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内容确定后,如何表达,历来是令编写者十分头痛的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不知是否妥当。

1.准确性。教材面对的是广大中学生,要使他们从历史课中受到教育,首先要求教材具有科学性,不以科学性为基础的“思想性”是站不住的。因此,应力求避免“硬伤”。保尔·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一文中说:“他(指马克思)所引证的任何一件事实或任何一个数字都是得到最有威信的权威人士的证实的。他从不满足于间接得来的材料,总要找原著寻根究底,不管这样做有多麻烦。即便是为了证实一个不重要的事实,他也要特意到大英博物馆去一趟。反对马克思的人从来也不能证明他有一点疏忽,不能指出他的论证是建立在受不住严格考核的事实上的。”[15](p.11)

2.通俗易懂,生动饱满。好的教材应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需下大功夫,不是容易做到的。还要写得生动饱满,使学生爱看。过去有一种分“大小字”的办法,大字的内容表示“最重要”,小字的内容表示“次重要”,这种写法很可能造成内容的不连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被多次打断,效果似乎并不好。不要因为每节节省几十个字或几百个字,就把教材写得干瘪瘪的,只有骨头没有肉。与其如此,宁可每节略多一些字,也要写得生动饱满,引起学生的兴趣。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内容既深刻,文字也生动,可资效法。

3.寓论断于叙事之中,不作空论,少发议论。上乘的历史著作,如《史记》、《汉书》,都是夹叙夹议,寓议论于叙事之中,教科书尤应注意这一点。刘师培说:“夹叙夹议之文,以《史记》最为擅长”,“《魏其武安侯列传》,通篇记事,并无评论,而是非曲直即存于记事之中。”又说:“《汉书·食货·郊祀》两志及《王莽》诸传,并为孟坚聚精会神之作,观其叙议相参,实堪与史迁伯仲。”[16](p.139)白寿彝写有《司马迁寓论断于序事》一文,说明司马迁的这种笔法,很值得我们参考[17](pp.80-98)。

以上所说,未必有当,不过作为一名读者表示自己的希望而已。好像一名很想看到好戏的观众,虽然自己连龙套也跑不好,却在那里说长道短不休,只好请演员谅其热爱戏剧之诚而恕其妄议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

[2]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

[3]张荫麟:《中国史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重印本。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9]《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1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4]《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

[15]《回忆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

中学历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材

编写中学历史教材,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笔者仅在解放初期教过几年中学,又缺乏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经验,本来没有资格就这项工作发表意见,但编辑同志一定要我谈谈看法,只得作为一名热心的读者,提出几点希望,聊供编写教材的同志参考而已。

一、内容方面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编写的教材是供生活在21世纪的青少年阅读的。回顾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他们从无数的事件和人物中最应当知道的是些什么呢?更进一步说,历史教材应当给他们一些什么样的智慧启发,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呢?

从根本意义上说,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目标应当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坚信人类历史是发展的、进步的,从而形成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人生观。20世纪物质文明有很大发展,但未免“物欲横流”,不少青年缺乏理想,这是一种世界现象,千万不可漠然视之。马克思主义者是革命的乐观主义者,坚信人类不管经历多少艰难曲折,最终必将走向共产主义。恩格斯曾经深刻地谈到人类历史的内容,要求把历史看做“人的启示”,而不是“神的启示”,“为了认识人类本质的伟大”,应当“了解人类在历史上的发展,了解人类一往直前的进步,了解人类对个人的非理性的一贯有把握的胜利,了解人类战胜一切似乎超人的事物,了解人类同大自然进行的残酷而又顺利的斗争,直到具备自由的人的自觉,明确认识到人和大自然的统一,自由地独立地创造建立在纯人类道德生活关系基础上的新世界”。[1](p.650)西方一些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虽然与我们的世界观不同,但也对人类历史的未来充满信心。已故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写道:“就我说来,我依然是个乐观的人。刘易士·纳米尔爵士警告我,叫我远远避开计划和理想,奥克肖特教授告诉我,我们不是朝一个特色的目标进发,最重要的就是小心别让人把船弄得摇晃不定,波珀教授想依靠小小的点滴管理,在路上保留下那个原有的亲爱的T字形拐角,特罗弗·罗珀教授对准大嚷大叫的激进派人士的鼻子打了一拳,而莫里森教授则呼吁以理智的保守精神写出历史,在这时候,我将展望这个在动乱中的世界,在阵阵剧痛中的世界,而且将借用一位伟大科学家(伽利略)的大家用得有些陈旧了的词句回答说:‘可是地球还是运行呀厂!’”[2](p.171)

以上谈的是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目的。下面接着要谈的是:根据这样的目的,我们应如何组织教材的内容呢?我想提出三条标准:

第一条是服务于时代要求的标准。

我们今天编写中学历史教材,应当立足于21世纪的现状,看一看挑选什么样的内容,才有益于广大的中学生。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张荫麟在其《中国史纲》这部著名中国历史高中教科书的“自序”中说:“显然我们不能把全部中国的史实,细大不捐,应有尽有的写进去。姑勿论一个人,甚至一整个时代的史家没有能力去如此做。即使能如此做,所成就的只是一部供人检查的‘中国史百科全书’,而不是一部供人阅读的中国通史。”于是他提出“笔削”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现状渊源的标准(StandardofGeneticRelationwithPresentSituations)。他说:“我们的历史兴趣之一是要了解现状,是要追溯现状的由来,众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GeneticRelation)有深浅之不同,至少就我们所知是如此。按照这个标准,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愈深则愈重要,故今通史家每以详近略远为旨。”[3](自序)张荫麟的这种看法很有道理。可资参考。

21世纪刚刚开始,对其未来的种种细节,我们当然不可能预知。但对于21世纪的发展趋势,至少要有一个大致的估计,否则就谈不上教育要“面向未来”了。据我个人的浅见,21世纪有三种值得注意的趋势,对于其中的每一种趋势,作为中国的历史学家和历史教材编写者,我们应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一)科学技术将更加迅速发展,经济在历史上的决定性影响将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是工业革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又给它们带来了风险。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因此它们处于优势的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相对处于不利的地位。我们必须采取趋利避害的相应对策,迎接挑战。(二)在政治上,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但与此同时,美国力图独霸世界,建立单极秩序。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漫长过程,但无论如何不可逆转。(三)在文化上,各国文化将呈现发展的多样性,世界各种文化之间既有吸纳、融合,又有排斥、斗争。我们只有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才能在文化方面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第一条标准出发,我们就可从无穷无尽的历史事实中首先选择那些与上述三种趋势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加以叙述。

例如,既然经济全球化是今天的一种时代潮流,我们就应在世界现代史的教材中说明它的形成的历史过程。15、16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方产生。出现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把东西方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开始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4](p.89)。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850至187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形成了世界市场。1871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经济势力伸张到世界各个角落。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列强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到这时,世界已经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20世纪50年代,经济国际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出现了今天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全球化。讲明以上内容,可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形成过程。不论人们的喜恶如何,它已经不可逆转,我们只能面对这一现实。同时,也可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受它们的剥削,今天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如不奋发图强,采取有效的趋利避害的对策,仍将沦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根据以上所述,两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的形成和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应当成为世界近现代史教材中的几个重点。

又如,美国的霸权主义者反对政治多极化的主张,竭力宣扬21世纪(甚至再过几个世纪)是美国的世纪,世界只有一极,其他各国都必须听命于美国。但是,古代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近代的拿破仑帝国都曾辉煌一时,最终却覆灭了。大英帝国在19世纪臻于顶盛,号称“日不落国”,它的殖民地遍及全世界。可是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病”已经在身。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它虽然赢得了胜利,却输掉了优势。英国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不过当它走出战争时,已沦为二等国家了。当1897年英国举行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周年庆典,万民欢呼的时候,许多人不是认为大英帝国将永世长存吗?反动透顶的希特勒第三帝国,当其崛起时,自诩为“千年帝国”,实际上只存在了短短的12年。纳粹军队曾经横扫欧洲,只用了6个星期就打败了拥有庞大陆军的法兰西。希特勒在巴黎手舞足蹈,但曾几何时就龟缩于柏林地堡之下,手足震颤,步履蹒跚,终于畏罪自杀。据此,在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教材中,对这些大帝国的兴衰起伏都应加以说明,以便让学生了解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如果想以全世界人民为奴役对象,终归是要自取灭亡的。

第二条是中外历史互相联系的标准。

中学历史教材分作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两大部分,各有其专门的写作对象,但不应截然分开,互不相涉。我们在编写世界史时,心中应当不忘中国在世界历史中各个时期和若干大事件中占有什么地位;我们在编写中国史时,心中应当想到世界历史这个大环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以及反转过来,我们对它又发生什么影响。这样编写出来的历史教材,有分有合,最终成为一部真正的全球史,能使学生视野开阔,对世界全局了然于胸,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将大受其益。

例如,在世界现代史教材中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我们必须提到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篇幅虽然不要像写中国现代史时占有那么多,但绝对不能丝毫不谈。因为中国在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使日本将近百万大军陷于中国,中国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再如,在中国现代史教材中写到抗日战争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这个问题时,必须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决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伟大决策。1946年4月,写了《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一文[5](pp.1184-1185)。当时,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即将发动全面内战,敢不敢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除了要估量国民党的力量外,还要对国际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当时美国的经济实力雄厚,世界无比,而且独家掌握着原子弹生产的秘密。一些同志由于过高地估计了美帝国主义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人民的力量,因而心存疑惧,在美蒋反动派武装进攻的面前表示软弱。在国际上,苏联领导人对形势也做了悲观的估计,害怕中国内战将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于是主张中国共产党应加入的政府,并解散自己的军队。在这个决定中国命运的关头,指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是存在的,但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正在向前发展,必能克服战争危险。美、英、法和苏联之间,或早或迟将实行妥协。不过,“这种妥协,并不要求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人民随之实行国内的妥协。各国人民仍将按照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斗争”。这个关系中国革命前途的判断,是建筑在对世界形势的准确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中国现代史教材中,应简明扼要地说明当时的国际背景,才能使学生更加认清中国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认清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需要对世界的现状和历史有深刻的了解。

第三条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也是最基本的一条标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转过来又对经济基础起作用的唯物史观,至今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编写教材必须遵循的基本标准。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应作全面的把握。“”前的教材过于强调阶级斗争,中国古代史写了许多次农民起义,这是一种偏向。近来又有人主张多写文化方面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阶级斗争,这是另一种偏向。就一部教材的总体而言,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都应讲到,至于具体到每一章节,写什么不写什么,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拘泥。

在有的地方,应突出说明经济的重要性。例如,在讲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决定时,就应强调指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更走到了极端”。[6](p.141)结果,从1957年起,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非常缓慢。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越来越大。1978年10月邓小平对一个外国新闻代表团讲话时说:“六十年代前期我们同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有差距,但不很大,而这十几年来,世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差距就拉得很大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7](p.132)。拨乱反正以后,到今天,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2001年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六,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在纠正以往政治史内容讲得过多的偏颇时,也不能走向另一极端,把政治方面的内容削减得过多。恩格斯在1890年10月27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写道:“如果巴特尔认为我们否认经济运动的政治等等的反映对这个运动本身的任何反作用,那他就简直是跟风车作斗争了。他只需要看看马克思的《雾月十八日》,那里谈到的几乎都是政治斗争和政治事件所起的特殊作用,当然是在它们一般依赖于经济条件的范围内。或者看看《资本论》,例如关于工作日的那一篇,那里表明立法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而立法就是一种政治行动。或者看看关于资产阶级的历史的那一篇(第24章)。再说,如果政治权力在经济上是无能为力的,那么我们何必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专政而斗争呢?暴力(即国家权力)也是一种经济力量!”[8](pp.704-705)

现在,有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只讲陈胜、吴广一次农民起义,实在太少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9](p.625)。无论如何,应把明末李自成这次农民起义加进去。这次起义推翻了腐朽的明专制王朝,但它的最终失败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高度评价郭沫若所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特意致函郭沫若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做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10](p.227)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也很重视,并曾建议郭沫若总结它的经验。在文化方面,现在许多课本都增加了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这是正确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了现代则成为第一生产力。把中外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写入教材,很有必要。文化的影响,有些能延续几百年、几千年,比政治、甚至比经济的影响还要持久。曾以艺术为例,说:“艺术的民族保守性比较强一些,甚至可以保持几千年。古代的艺术,后人还是喜欢它。”[11](p.77)贝多芬的音乐,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人们仍然喜爱它,列宁就很欣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

在中国史和世界史教材中写到思想文化的内容时,我们应当把握的原则是:人类文明是多元的,各有其价值;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同志说:“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是人类进步的动力。”[12](p.524)

在中国史教材中,应当说明中华文明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例如,“四大发明”是必须提到的。还要通过历史事实说明,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才能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史学家陈寅恪在总结我国思想史上对外交流的经验后,得出结论说:“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是一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是“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13](p.252)。哲学史家汤用彤也说:“本地文化虽然受外边影响而可改变,但是外来思想也须改变,和本地适应,乃能发生作用。所以印度佛教到中国来,经过很大的改变,成为中国的佛教,乃得中国人广泛的接受。”[14](p.189)中国现代史更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伟大的作用。

在世界史教材中,应当肯定自古至今存在过和存在着的多种文明都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因此,对于上古的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对于中古的伊斯兰文明、拜占廷文明;对于中古近代之交的文艺复兴;对于近代的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潮,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都应该用适当的篇幅给以介绍。没有一种文明是“一枝独秀”的。美国文化扩张主义者所鼓吹的“天定命运论”是违背历史事实、完全错误的。我们要着重说明文化交流对人类发展进步所起的作用,例如中日文化交流、中印文化交流、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等等。在编写世界现代史时,应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起来的通俗文化。今天,随着报纸、广播、电影、电视、因特网等现代传媒工具的迅速发展与普及,通俗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已远远超过“精英文化”。许多中学生(中外皆然)不知道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达·芬奇、贝多芬是何许人物,但对当代的足球明星、摇滚乐歌星却“如数家珍”。通俗文化商业气息浓厚,庸俗成分甚多,但也不能一概抹杀。对它进行分析,是一大难题,但不可回避,因为它确实活生生地存在着,并日益深入到青少年的心灵之中。

二、文字表达方面

中学历史教材应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内容确定后,如何表达,历来是令编写者十分头痛的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不知是否妥当。

1.准确性。教材面对的是广大中学生,要使他们从历史课中受到教育,首先要求教材具有科学性,不以科学性为基础的“思想性”是站不住的。因此,应力求避免“硬伤”。保尔·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一文中说:“他(指马克思)所引证的任何一件事实或任何一个数字都是得到最有威信的权威人士的证实的。他从不满足于间接得来的材料,总要找原著寻根究底,不管这样做有多麻烦。即便是为了证实一个不重要的事实,他也要特意到大英博物馆去一趟。反对马克思的人从来也不能证明他有一点疏忽,不能指出他的论证是建立在受不住严格考核的事实上的。”[15](p.11)

2.通俗易懂,生动饱满。好的教材应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需下大功夫,不是容易做到的。还要写得生动饱满,使学生爱看。过去有一种分“大小字”的办法,大字的内容表示“最重要”,小字的内容表示“次重要”,这种写法很可能造成内容的不连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被多次打断,效果似乎并不好。不要因为每节节省几十个字或几百个字,就把教材写得干瘪瘪的,只有骨头没有肉。与其如此,宁可每节略多一些字,也要写得生动饱满,引起学生的兴趣。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内容既深刻,文字也生动,可资效法。

3.寓论断于叙事之中,不作空论,少发议论。上乘的历史著作,如《史记》、《汉书》,都是夹叙夹议,寓议论于叙事之中,教科书尤应注意这一点。刘师培说:“夹叙夹议之文,以《史记》最为擅长”,“《魏其武安侯列传》,通篇记事,并无评论,而是非曲直即存于记事之中。”又说:“《汉书·食货·郊祀》两志及《王莽》诸传,并为孟坚聚精会神之作,观其叙议相参,实堪与史迁伯仲。”[16](p.139)白寿彝写有《司马迁寓论断于序事》一文,说明司马迁的这种笔法,很值得我们参考[17](pp.80-98)。

以上所说,未必有当,不过作为一名读者表示自己的希望而已。好像一名很想看到好戏的观众,虽然自己连龙套也跑不好,却在那里说长道短不休,只好请演员谅其热爱戏剧之诚而恕其妄议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

[2]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

[3]张荫麟:《中国史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重印本。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9]《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1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4]《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

[15]《回忆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