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写作论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培养为出发点,以情感教育为最终目的,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我们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情感教育

情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语言交流的纽带。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积极、健康和愉悦的情感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在于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我们的具体教育教学中,要加大力度注重教师情感的投入,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一、建立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对教师尊敬、依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教师热爱学生可以调节自身的

行为,促进教师更加积极地投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学生做出无私的奉献,以愉快的情感和饱满的精力去从事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这种高尚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并取得教育成效的催化剂。学生接受教育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的产生除了教育内容的因素外,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施教者的情感和师生间的良好人际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必将唤起学生的主动精神,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尊敬教师同样起着双向推动作用。对学生来说,有了尊师的感情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更加主动地接受教育,产生“向师性”。向师性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对教师来讲,学生的尊敬与信赖是对教师热爱学生情感的最佳回报,是对教师忘我工作的激励。这种情感必将推动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为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传道”是人与人心灵的交往,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就有炽热的情感在交流。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授受,又是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的对象是有情感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常常有这种情况:学生愿意为他们所喜爱的老师而努力学习,而拒绝为他们不喜欢的老师学习。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练的教学语言,而且要具有十分丰富的情感世界。他对学生无比热爱;他善于创造性地选择恰当方法,把知识传授变成活生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渴望的不断探索真理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动过程;他善于开通信息的流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密切注视学生的情绪,及时移情换位,知他们之所想,释他们之所疑,对学生的提问应给予启发、扶持、鼓励;他对学生的意见给予支持、信任和理解;他对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给予肯表扬和鼓励;他用真诚的爱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产生师生情感的共鸣,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现代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有了情感交流、知识信息交流和思想交流,思维活动才能找到其载体,充分展现其生机活力。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二、建立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z

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能够被他人平等对待是学生的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来说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做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和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每个个体的人,都有权利要求得到人格上的尊重,体现自身的价值与尊严,师生之间也不例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从教的角度来讲,教师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从学的角度来讲,学生是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而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才能更好地领悟教学内容,才能更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和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教师应在学生中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以博大的胸怀、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尊师、亲师、信师,很自然地产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的热爱的感情,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反之,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处处以命令口吻要求学生,要学生绝对服从自己,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受到压制,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受到了限制,他们有什么想法、创见,自然不会表露出来。所以,对待学生,尤其是对待学困生,宜多用商讨、肯定、赞扬的语气,不用命令、否定、贬低的语气对待学生。比如,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举手回答问题,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即使他的回答声很小,也要抓住这个契机肯定他的进步。这样,以后学生就会逐渐大胆起来了。教师还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这会使学生感到自己在集体中拥有平等地位,也可以和别人一样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只有在融洽、民主、平等的氛围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才能主动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三、激活学生成功的愿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一位伟人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那么,也可以说,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会把才华展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多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首先,机会应该均等。有些教师喜欢培养一些“带头羊”,回答问题是他们,上台表演还是他们,其他同学成了看热闹的,甚至可有可无了。这样做是很不可取的。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大家都有表现的机会。其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以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储存、积累知识和信息,尽可能多地吸收前人已总结出的思维成果。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只要“传道授业解惑”就行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给他们提供创新的时间、空间、机会和舞台。我们不只要求学生对课文、对基础知识烂熟于心、倒背如流,还要求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敢于综合、敢于联系,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能够在社会的舞台上纵横驰骋,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创造的天地间一展才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学困生也不例外。激活学生的成功愿望,使之从自己的劳动收获中看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自信心。由于学生的起点不同,就要考虑怎样帮助程度不同的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尝到成功的喜悦,形成并强化学习动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进步的关键是纵向比较,如书写比原来的工整了,发言比原来大胆了,都是进步。适当的表扬是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第三,对学困生要重点扶持,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针对这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采取低起点、小坡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为他们铺垫台阶,使他们顺利地一级级地登上能摘到胜利果实的顶峰。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教师已不再是古代遗训的保存者、真理的拥有者和说教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生活的朋友。今天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有一种亲切的归属感,使他们有身处课堂犹如置身于“家”一样的感觉,在这个大家庭里能十分自由、愉快的生活。今天,学生观念变化之快,信息获得渠道之多,是我们教师难以预料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再从发展性学习角度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课堂应是一个“学习乐园”,在这个课堂里,他们既是学生,也是“学习乐园”中的成员,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参与教学活动。一旦课堂成了“家”和“学习乐园”,素质教育的实施就会十分顺畅、有效了。而这种归属感和愉悦气氛主要是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来自教师精深的教学业务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这种教学气氛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师生愉悦、轻松的心理体验;教师发出的信号能在学生中产生积极的反应;教学双方都乐于接受对方的信息;师生间的情感能互相促进。事实证明,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高效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决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素质教育下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眼光投向每个学生,要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乐学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化教学氛围的关键,更是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情感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应该加强情感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感情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