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分析

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分析

摘要:继云计算之后,大数据成了时代的标志。面对如此迅速的时代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也不断面临着各种挑战。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追随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时代真正需要的人才。《基础会计》课程也应该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步伐,结合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基础会计;课程改革

一、结合大数据,《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学好会计的基础,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知识占课程内容较多,课程基本开设在大一的第一学期,这对于一个之前没有接触过会计专业相关知识的新生来说,是很有难度的。例如,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各种教学平台进行选择性学习,在众多课程、教师中选择适应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或是学生钟爱教师的上课优点等,这些结论离不开大数据所提供的各类资源。因此,为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财会人才,将《基础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利用好大数据背景下提供的各类教学资源,开拓新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思路

(一)转变教学观念

针对教学观念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调整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培养方案中应做到利用好信息技术等手段,改变传统课堂上课模式,采用多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建设。因此,为了培养出社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企业所需要的员工,作为老师,必须首先自己从内心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教学手段。

(二)及时更新或修订所用教材

教材中的内容应不断适应国家所出台的各类政策规定,当出现与之不一致内容时,应及时对教材进行修订。近几年,会计准则中有很多内容发生了变化,如对于收入确认条件的变化。因此,随时关注相关会计准则的修订、税法中的变化等,力争在每学期开设《基础会计》课程前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教学内容,从而做到及时准确地对所用教材进行更新或是修订。

(三)改革教学方式

《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授课,首先应当改变传统的上课模式,一般来说传统的上课时间大概是45分钟一节课,而我们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力度一节课中肯定不及45分钟。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上课模式。将课堂划分为几个区域,回顾篇、新内容学习篇、练习篇、交流篇、总结篇等。对教学内容做项目化的分类。《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是会计知识理论特别强烈的一门课,在授课过程中,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疲劳和老师上课时的枯燥局面,所以应当对课程内容做一些调整。例如,分为采购业务、销售业务等。在此基础上,增加可以操作的实践性内容。

(四)开创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

所谓个性化、差异化,就是将每一位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性格、喜好等。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教学,势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会计知识,可以增设选修课,提供网络课程,按照学生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学习什么样的选修内容,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五)增加案例教学内容

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授课中,应增加案例教学的相关内容。这种案例应来自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可以通过音频、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会计相关理论知识的运用。选择不同的行业类型、不同的企业,学习他们对经济业务所做的账务处理,从而理解《基础会计》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六)加强教学反思

教学工作,不仅应停留在上课期间,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课后的学习动态。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汇总、统计、分析,最终可以得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选得最多那位老师上课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学生都会去选择这位老师的课程,以及哪些内容是学生最为喜欢的。这些改革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以及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基础之上。

三、总结

大数据背景使得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受到了影响,教育事业也不例外。在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改革是形势所趋,结合大数据所带来技术、数据等的支持,本文在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进一步的改革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基础会计》课程现代化的改革发展极为重要。希望文中提到的改革思路,能够对我国的会计专业中《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许素琼.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8).

[2]孟庆环,张蜜.大数据背景下高等院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科技资讯,2019(3).

[3]夏菁,周婉怡.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全新培养模式思考[J].财会月刊,2018(2).

[4]申大魁.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趋势分析[J].大学教育,2017(2).

作者:马家骊 单位: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