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历史教师新发展探析

历史教师新发展探析

一、历史教师的自我发展

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教育本身而言,科学的发展观既强调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关注教师的进步。教师的进步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才能随之提高。教师的职责现在不单单是传递知识,而是要激励思考。教师将来要成为•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个帮助发现矛盾论点的人,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历史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揭开历史的迷雾,探究历史的规律,认识历史发展的走向。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师生在共同组成的社群、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他们的人格是平等的,身份和角色是动态交换的,知识是互动建构的,意义是交互促进的。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份给予正确的解读,也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和观念转变提供理论依据。如果把教育看作一个整体,那么与教育相关的学生的进步、教师的发展及社会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就构成了这个整体的基本因素。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机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教师的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充分发展,也就无从谈起社会的进步;反过来,教师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氛围的创设,更与学生的发展是息息相通的。从这一层面来理解,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为教师正确处理自我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关系提供了基本依据。

二、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拓宽教育改革的空间,寻求自身的专业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

1、确立科研课题。通过课题把历史教学与学校的总体构思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科研场所”的氛围。通过科研课题的研究,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给自己“充电、补水”。扩大知识面,广泛阅读历史理论或教育理论专著。理论学习是一个教师接受现金理念,形成教研意识的基本保证。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多的知识,随着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越来越通畅,教师的立身资本已经不在于知识的掌握,而在于方法的探究与思维的引领。

3、提高教学技能。订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从中收集一些好的案例,先模仿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在模仿中思考、探索出既适合学生发展,也适合自身教学的方案来。

4、树立新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l生。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身难忘。教师时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形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5、通过对心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其他领域理论的学习与反思,并运用于具体教学实际之中,实现对历史内容从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角度的解读,避免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知识盲区,升华到“跳出历史之外来看历史”的读史境界。如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一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可以理解为一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其理论产物就是思想、Xl;J.I,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部世界近代史,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向全球扩张的历史;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历史。又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时,我l''''f]ql~容易采取先人为主的方式,给李鸿章等近代历史人物画上卖国贼的脸谱。这里,就可以通过对李鸿章心理活动进行分析,很容易得出结论:在不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任何人都不愿意做卖国贼,李鸿章、都是近代史上的典型例子。除此以外,将地理、生物乃至语文等学科知识运用于历史教学中,都会在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的同时,改变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形成教师潜在的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跨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交叉运用,既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之一,也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学生的培养

教师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发展。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好,学生对教师信任,就会学得更好,这也就是愉快教育。愉快教育即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一个师生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一种宽松感、安全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知识、程序、方法,是当前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只有把科学教育的过程由追求标准答案转变为发展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的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由于时代、观念的不同,每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孔子的儒家思想正是由于孟子、董仲舒、朱熹、康有为等人的不同理解和阐释,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儒家文化。因此历史教学中必须承认多样性,认同个性化,鼓励学生在科学的基础上质疑与创新,这也是人文素养的基础,愿以此与广大历史教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