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办高职和谐德育教育模式构造

民办高职和谐德育教育模式构造

一、有关德育、和谐德育概念的界定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和谐德育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协调相应、配合得当,形成合力,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当前民办高职德育的现状

笔者对广州市3所民办高职院校的师生就德育基本情况开展调查,调查问卷涉及道德品质、思想观念、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等内容,涉及大一至大三的所有年级,年龄段为19~23岁,平均年龄21.3。这些学校的办学背景以及学校道德教育情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共发放问卷565份,同时就德育方面的内容对部分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统计显示,师生对当前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的总体评价并不乐观,有31.5%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教育状况在“较好以上”,有41.1%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教育状况在“较差以下”;28.3%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状况教育在“较好以上”,35.2%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教育在“较差以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德育观念淡化,就业和学习压力大

学生对就业、学习的关注远远高于对政治、价值、信仰的关注。调查中发现,只有20.1%的学生关心时速政治,很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家事、国事、天下事,只关心自己事”还成了部分学生的口头禅,这与目前高校就业形势严峻分不开,也是德育工作们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2.思想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民办高校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但责任意识淡薄,对他人和社会缺少关爱,缺乏奉献精神。与此同时,还存在自我价值的高位追求与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之间的反差、思维敏捷性较强与社会责任感不强之间的反差等问题。在社会公德方面,大多数学生虽都有正确的道德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一定的自律性,有一定的勤俭自强、明礼遵纪等道德意识,60%以上的同学反对浪费粮食、逃课、考试作弊、语言行为不文明等。但是,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还是有超过70%的同学在不同程度上都发生过这些不文明行为。

3.学生对高校德育课程的淡漠

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学生对高校德育课程淡漠,甚至厌倦。不少大学生在上德育课时却在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看英语等书籍或睡觉、玩手机、聊天等。上海大学滕云教授在对“两课”教学有关问题的调查发现:从传统指标来衡量“两课”教学的质量是令人满意的。但在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只有50%左右的学生对课程的时事性和知识性感到满意或较为满意,不到25%的学生对课程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感到满意或较为满意。另有调查表明,“认真读过教材”的大学生仅占13%,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的说教味太浓,脱离了现实生活。本调查发现德育课程在授课形式上也存在问题,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占48.7%。而以“案例分析,讨论发言”等形式授课则较少。

4.价值取向功利化

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多元化,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利益的驱动也使民办高校少数意志薄弱的学生容易被各种诱因引起的欲望所驱使,而不去考虑正确的道德准则,不顾及他人和集体利益,表现得自私自利。使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正确思想观念和高尚情操受到了挑战,他们把自身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作为价值取向,在价值的实现过程和实现途径上表现出功利色彩和不择手段。

三、民办高职德育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1.民办高校的先天不足容易轻视德育

首先,由于民办高职院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近年来公办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生源不足,为更好吸引生源,民办高校比较重视学生的就业,喊出了“一切为了学生就业”的口号,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容易相对忽视德育。学生也以为花钱上学,买的是知识,要的是专业技能,而看不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其就业乃至一生事业中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其次,民办高校的生源有着多重的复杂性,在专业设置及教育内容方面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主要培养应用型科技人才,人文与科技的对立更加突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矛盾更加凸显,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道德行为和倾向使得德育教育任务更加艰巨。

2.简单的、传统的德育内容、德育说教已经远远不能

满足学生自身的教育发展需求调查显示,只有30.4%的教师和37.8%的学生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内容、方式、方法与学生需求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认为“说不清楚”的师生均超过30%,认为不太符合或根本不符合的师生分别为34.8%和31.6%。受德育主导论或称为主体论的影响,让教育者做主体、学生做客体,通常情况下,民办高校德育常沦为纯粹的德育知识课讲授,进行的是“知性德育”,强调知识的灌输,缺乏对道德个体的情感体验,生活感悟,课堂教学中也缺乏人文精神的渗透,久而久之,德育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出需求,渴望了解社会现实,渴望体验生活的大学生对德育课程逐步淡漠,德育效果自然不理想。

3.学校内、外各种德育力量没形成团队合力

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力量缺泛整体德育力量的联动,学校在教育学生如何树立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而媒体却时有在“宁可以宝马里哭泣,也不肯在自行车上笑”拜金观的出现;学校在讲诚信教育,非法传销魔爪却伸向了在校大学生……像这种例子并不少见,这无疑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不少困难。与此同时,学校内的德育力量也缺泛合力,调查中发现近40%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专职队伍合作性较差或很差并且大多数教师不想担任班主任。专业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缺乏德育意识。后勤管理人员认为德育是领导和教师的责任,在工作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校内各种德育力量难以形成合力,达不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的,导致德育效果低下。

4.德育目标理想化,使得德育效果不理想

长期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侧重强调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民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德育工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这是正确的,但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的评价却较高,这充分说明他们更加关注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个人发展问题。民办高校德育目标与学生个性目标有较大冲突,学校德育优先定位于过于理想化的抽象目标,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四、构建民办高职和谐德育的教育模式

1.转变观念,实现德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和谐

德育作为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学生是德育工作实施的对像,一个是教的主体,一个是学的主体,两者是和谐统一的双主体关系,不是主客关系,要实现德育工作主体职能和角色的根本转变。要使德育工作者的职能,由单向灌输现成的思想道德理论,转变为关心、指导、帮助受教育者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使自己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由此,德育工作主体的角色也相应地要由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体德性发展的“良师益友”、“人之师表”。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能简单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被动接收体,要把德育过程理解为“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不断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及实践能力潜移默化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

2.营造大环境,促进德育环境的和谐

和谐德育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为支撑,对大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接受德育的最主要场所,但家庭和社会也是他们接受德育洗礼、熏陶、践行的场所,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大环境,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础,社会德育是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的补充和延伸。学校、家庭、社会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正是这种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三者互为联系和补充,而只有三者的和谐互动,才能让德育融入学习、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实现让生活成为德育的教材,让活动成为德育的载体,让社会成为德育的课堂,让环境启迪学生的心智,最终促进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3.打破德育教育单一化,实现德育与智、体、美、劳

以及各学科的综合化,构建和谐大德育爱国主义、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共同课题。学校要打破就学校德育论学校德育的传统,实行开放的“大德育”,把德育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综合化,与此同时,还要在德育理论中都注意到多学科基础的综合,力图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新研究成果,加以借鉴和补充。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人文、社会、自然各学科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自然学科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人文学科中的人文关怀,艺术学科中的创新和审美体验等,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不同专业学科中得到渗透、丰富、完善。在实践中,教师应把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职业规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和敬业精神。

4.促进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

“六要素”和谐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注重以下几点:

(1)德育地位切实化。真正地把“以德立校”落实到实处,真正认识到德育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探索出科学的、富有成效的德育方法。

(2)德育目标科学化。避免空洞和超前或滞后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体实际需要的目标。

(3)德育内容合理化。选择和积累包容德、才、学、识、能、美于一体的传统美德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和时代特征,进行阐发和扬弃。

(4)德育功能全面化。充分发掘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加强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之间的有效衔接。

(5)德育方式多样化。德育的方式要生动有效,结合社会、结合生活,坚持共性教育和特殊教育相结合。

(6)德育教育全员化。努力使全体教师、行政、后勤等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德育素质,做到“轻理论,重行为;轻说理,重管理”,重视内化和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确立评价德育质量的合理的、科学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