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人才培养多样化探讨

教育人才培养多样化探讨

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和“怎么样培养”(培养的方式方法),两者综合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它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等。这些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与特征,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系统性与范型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诸要素包括:导向性要素培养目标、实质性要素课程体系、凭借性要素教学方法、组织性要素教学形式、调控与制约性要素教育教学的运行机制、补充性要素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也就是说,每种人才培养模式都有特定的指向目标、特定的组合形式、操作原理和运作方式。“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整套人才培养工作的体系和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也不能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①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缺陷,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单一性我国高等教育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办学体制,表现为“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为了将高等教育纳入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的轨道,加速培养专门人才,1952年进行了院系调整,并开始全面实行统一的培养目标,由国家统一制定专业目录、专业教学计划,直至审定专业教材,由国家统一招生和分配。这种专业教育模式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单一性,集中体现为培养目标是单一的。它首先体现为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一样,同一个学科专业只有一个目标;进而体现为专科层次培养目标也照抄本科的,其计划基本上按本科计划压缩而成。在这种单一性的专业培养目标在教育实践中则体现为对于同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提出统一的培养规格和要求,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单一性的培养模式对人才造成种种不良后果:前一种层面上的单一性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同一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过剩,社会所需的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严重不足,造成人才培养的比例和结构严重失调;后一种层面上的单一性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在个性特色上“千人一面”,清华大学的学生认为高等教育的这种同一份教学计划、同一张课表、同一个平行班级、最后同一份考卷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他们“进去的时候五光十色,出来时都是一个样子”,没有特色和个性,更难以谈得上创造性。

第二,人才培养模式的非最优设计目标的单一性常常又与模式的共同性相联系。就共同性模式的设计而言,又存在较严重的缺陷。在培养目标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沿袭前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在定位上囿于一种“专业——行业对口”的十分狭窄的意识,把培养“窄深型、处方式的专家”作为培养目标,带有强烈的专业性和功利导向。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当代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日益高度综合化的新形势下,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弊端日益显现。文辅相教授把它归纳为,“受被固化和强化的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文理分割,重工轻理,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加上过于集中统一的管理,给学生带来了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使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本科教育带有较强的职业教育的特征。”②

培养目标导引人才培养的方向,方向的偏差和失误,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和设计上的种种问题。例如,文理工农医分割,使得学校专业单一,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口径过窄,课程体系综合化程度不高,课程结构缺乏整体优化,使学生的理论基础不扎实,视野不够开阔。此外,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上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和书本的绝对作用,忽视学生的智能培养和知识更新,加上“教师疯讲、学生傻记”的填鸭式教学,“复述型”的考试方式,鼓励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助长了学生“临时抱佛脚”的不良习气。而且,教学手段单调落后,各种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上很少使用,刚性的教育教学运行机制缺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必要弹性,在非教学培养途径上,在学风建设、实践活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非最优化的培养模式对于人才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不仅使得培养的人才知识能力结构欠佳,而且在全面素质的养成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此早已颇有微词。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们说他们进校时是“一流的毛坯”,出校时是“二流的产品”,这表达了他们对高等教育的不满。对某重点理工大学的毕业生进行调查,他们的感慨是:“部分理工科毕业生走入社会后,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个性,没有激情,没有灵气,没有诗意,没有想象力,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没有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有的只是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③。社会用人单位的评价是:“毕业生个体特点不明显,具有一种中庸品质,发展普遍比较均匀,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学究气太浓,除了专业方向的优势,没有其它方面的优势”④。上述人才在质量水平、个性特色、整体素质等方面的种种欠缺,是与我国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与非最优化分不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多样化的理论依据及现实必然性所谓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多样性:(1)高等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业务方向、服务领域、优势与特色的确定等方面)的多样性;(2)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类型)的多样性;(3)培养途径、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多样性;(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性;(5)具体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多样性等。

1.多样性是我国社会经济现状及其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从我国社会经济的现状分析来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多种规格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的需要。”⑤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个地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结构、地理环境、发展战略及优势、发展方式和途径上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局面。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导致各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的差异;产业结构及地理环境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不同地区的高等学校的科类结构;经济的发展战略和方式的差异,也会对高校专业设置产生重要影响。这样一种复杂的局面,必然要求有一个与之相应的多样性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再从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分析来看,“近几年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根本动因不在教学领域内部,而是在于高等教育的社会性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要求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必须进行相应的重大而深刻的改革。”⑥当前,我国正在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随着这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必将伴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企业集团跨行业的重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等,各类专门人才跨行业(而不是对口)的交叉、流动将越来越普遍,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加多样化。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以及培养过程、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2.多样性是高等教育内在规律和自身不平衡发展的必然结果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活动的进行,虽然要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的制约,但它自身也存在着矛盾的特殊性。多样性即是高等教育内在的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构成的,自古以来在教育活动中,人们就注意到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便成为一个永久性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的基本涵义应该有两层:一是在培养目标上,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扬长补短,引导学生朝最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的方向发展;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并促使学生通过努力,在构建知识能力结构,发展智力、体力、情感、个性品质等方面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水平,获得相对于他自身而言(不是与别人相比)最好的发展。而要满足上述要求,只有通过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办到。同时,由于各高等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上的差异,不同学校实际上承担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这就使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不仅是社会现状及其不平衡发展的要求,不仅是学生个性发展及其差异的要求,而且也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这种必然随着学校自主权的扩大,日益成为现实。从根本上说,差异性反映了万事万物的客观状况,也体现了万事万物的生机与活力。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正是这种差异性带来的必然结果。

3.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也是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动因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曾以18-21岁学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为标志,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英才教育阶段,即高等院校仅能容纳15%以内的适龄青年;第二,大众化教育阶段,即高校能容纳15%到50%的适龄青年;第三,普及化教育阶段,即高校能容纳50%以上的适龄青年。”⑦这一划分通常被作为国际通行指数,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按照上述划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也必然会从英才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依据有两条:第一,是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基本状况和水平的调查分析。据统计,“1995年,我国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18-21岁)的入学率是6.5%;按照《纲要》的规划,到2000年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将达到8%。”⑧这是从全国范围来统计的。就个别地区和部分大中城市来说,有的比率已经达到或超过15%。例如,1995年北京已达到40.19%,上海为25.12%,天津为19.7%。这些地区和城市将成为推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火车头。第二,是依据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前景的分析预测。高等教育从英才教育到大众化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以及由科技发展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必将使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也改变了社会就业结构。从各国经济发展史来看,随着这些改革而引起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目前也正面临着由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而引起的严重的下岗和就业问题。

根据有关方面的预计,“到2000年,我国将有3亿左右的劳动力需要转移,这样巨量的劳动力转移,其数量之大,时间之短,堪称世界之最。”⑨而这种转移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再教育,仅在这一点上就足够形成大众化教育的浪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指出:“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而且在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和形式、学术标准、办学模式、招生和聘请教师的政策与办法等方面,都会发生一些质的变化。”10联系我国的实际,21世纪的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究竟会有哪些质的变化呢?笔者仅从本文所探讨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这个角度,将其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第一种质的变化是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阶段演进的过程中,必然出现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第二种质的变化是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阶段演进的过程中,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标准会呈现多样化。向大众化阶段演进过程中,适龄青年中的大学生人数会大大增加,由于入学人数的增加,大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特别是类型、层次和水的差异就会日益扩大,在此种情况下,毕业生的标准是很难统一限定的。如果这样做,要么就得降低原来的标准,要么维持原来的标准而大大增加淘汰率。显然,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唯一的选择只有保证最低标准的前提下使各校的毕业生标准向相对多样化方向转移。第三种质的变化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由于大众化的推动将比过去更加多样化。这是因为在大众化阶段,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更多,生源的类型和层次将更复杂,个别差异更大。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高等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式必然比原来的更趋向多样化。此外,随着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理论的风行,这些新的教育观念也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构想与基本思路

根据高等教育学的两条基本规律,即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外部关系规律,高等教育要促进个体发展的内部关系规律,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基本思路可归纳如下:

1.根据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对人才进行分类

社会发展要求造就一支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和工艺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一直到熟练劳动者的多层次、多类别、多规格的人才大军,这是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这一任务还要针对各学校的特点具体落实,这就需要对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进行分类。

2.根据人才的分类和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对学校进行分类

高等教育区别于其它层次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学术性和职业性11,而不同的高校由于各自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差异,又在学术性与职业性两个方面的结合上各有侧重,据此我们可以对全国的高校加以分类。需强调说明的是,目前我国对“211工程”的试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分类,而将大学分成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单科性大学的办法也不足取。在这方面,值得借鉴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对大学的分类标准,它们把高校按科研实力、教学水平、培养的博士、硕士人数等指标纵向分成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服务型大学(社区大学)三大类和若干亚类,使整个高等教育呈现出一个纵向多样化的系统,每个高校在这个纵向多样化的高教系统中各安其位。这样的大学分类可以纠正和避免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在办学目标上的混乱、教学质量滑坡、大学文凭贬值、人才鱼目混珠等现象,并实现高等教育在办学目标和模式上的多样化,即纵向分流,该加强学术性的加强学术性,该加强职业性的加强职业性,呈现出纵向的多样化。

3.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

根据学校的总体情况以及综合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差异,对学生的培养进行第二次分流。这次分流呈现横向多样化,以确立适合并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具体的操作性培养目标,将每个学生按不同的培养方向定位,然后在此基础上实施有弹性的教学计划和灵活的教育方法。当然,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能仅停留在多样化这个层面上,还必须在多样化的基础上朝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和努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最优化的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多样化就谈不上最优化;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优化又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建立在更高人才质量水平的基础上,离开最优化来谈多样化是有缺憾的和不完善的。一言以蔽之,多样化出特色,最优化出高质量,两者是紧密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