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省级论文

教育省级论文范文精选

教育省级论文

教育省级论文范文第1篇

(一)吐字训练

吐字在汉语中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字头、字腹和字尾。所谓字头就是从舌、牙、唇、喉等位置的出字部分,场所的声母部分就属于字头;所谓字腹就是较长的韵母部分;而字尾则收归于鼻音、半鼻音、舐音等部分,位置由韵辙决定。在具体的声乐演唱中,字的头腹和尾是不能清楚的展现出来的,而需要合理的过渡,自然而没有痕迹。需要注意的是,吐字不能过紧或过松,如果过紧面部会僵硬,影响共鸣;如果过松则表述不清楚。

(二)腔体与共鸣

腔体就是人体内部的空间,而共鸣则是声音的发声作用,只要腔体存在就会产生共鸣。人体的主要腔体包括口腔、鼻腔、头腔、咽腔和胸腔,其中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是口腔和咽腔。只有上述所说的所有腔体都能有机的协调好,发挥出各自的作用,音质和音色都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状态。

(三)呼吸与气息的支点

我国有一句古语:“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以此就能看出呼吸在声乐艺术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科学的吸入要比呼出重要很多,如果没有足够的气,声音线也就不能妥善的维持。因此在呼气的时候要把胸腔肋骨充分的张开,控制好横膈膜,气息的支撑点也正是腰部和腹肌,用最小的力和气来获取最好的声音。要想在歌唱中底气十足、昂首挺胸,则必须要对腰部和腹部进行训练,科学的进行呼吸,把声乐中所蕴含的情感真正的表现出来。

(四)发声训练

1.歌声与话声之间的关系。气波转化为声波的声带动作就是发声。声乐演唱时,演唱者通过声带的调节与控制实现声音的发出,不必刻意让环形甲状肌动作与声带的拉倒、放松,歌唱者的意识和声带张力变化震荡是趋于一致的。我们在声乐演唱中,将歌声视为话声的升华,歌声与话声统一从口中发出,有着相同的声带工作原理,区别之处则在于声音是否在自然区。同时话声的时长要明显小于歌唱的声音。而改变说话的发生状态,其结果是喉头上提,舌根使劲,卡紧喉咙,咽喉撑大,声带不挡气,鼻音等。

2.发声感知上的错觉。发生感知上的错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也就是声带在发声时的自我欺骗,自我欺骗分为两种,其一,演唱的声音是由声带发声的,然后传播到空间进而传入人耳;其二,发声者自己能够听到的声音,外人听不到,这种声音是在声带发出之后直接通过人体传入耳中,例如吃饭时的咀嚼声音。这两种声音也就是感知上的错觉,所以在基础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调整歌唱的感觉,更好的把握住发声方式。

二、声乐教育中个性创造的培养

(一)情感思维创造的培养

在声乐演唱中融入了非常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为声乐增添了非常多的火力,所以对情感思维创造的培养是一项不可获取的重要内容。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体会会产生极大的共鸣,对作品中的情感有着丰富的想象,只有先把自己感动,才能感动观众。

(二)知觉思维创造的培养

歌唱形象思维的核心就是听觉表现,演唱者在演唱时对自我声音的判断是依靠听觉获取的,因此教师在教育中要一道学生追求优美的声音,选择最适合自己声音的位置;另外学生还要能够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语言,获得正确的声音观念,在此基础上,歌唱时才能把发生的技巧合理的运用,发出更加优美的声音,这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

(三)直觉思维创造的培养

所谓直觉就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获得的一种领悟能力,类似于灵感但是也有一定的区别,声乐就是一种直觉思维,也就是对歌唱的某个问题突然间领悟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直觉思维,让学生认识到,声乐艺术在开发人脑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声音基础训练与个性创造的联系

(一)声音基础训练是个性创造的先决条件

在声乐的基础训练中共包含了两项内容,分别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法,真正的领悟声乐中的理论、掌握基本技法是提高学生声乐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纵观世界各国的声乐艺术大师,每一位都有通过系统的培训,在音质和音色的形成上都经过了严格的基础训练,换言之,这些艺术大家在声乐的表演和创造上所展现出的成就都是以基础为核心的。所有能被称作是艺术大师的都是通过声音元素、音色的明暗关系来增强声乐的基本技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因此,要想在声乐领域打下一番成就,其严格的声音基础训练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艺术的创造是不能分割的。开展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内容、情感的表现能力,在通过系统的、严格的基础训练之后,引导性的提高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但是从当前声乐学习的水平来看并不乐观,除了个别学生真正掌握声乐基础之外,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技能都较为薄弱,这与学生训练时有针对性的联系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学生在考试之前只是对几首歌曲进行训练,并没有真正掌握声乐基础。对于这种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讲,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强调如何培养个性创造,没有把学生对音区、音域的把握工作重视起来,导致眼高手低的问题出现,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充分的证明了,只有真正掌握基础技能和知识之后才能培养其创造能力,否则会导致学生背离艺术规律。因此声乐基础训练的开展时一项不能改变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创作出跟多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前提。

(二)具备情感表现能力才能形成演唱个性

声乐的歌唱换一种说法就是表达感情,是一个富有魅力的艺术表现活动。声乐演唱的重要意义在于歌唱者能够结合对生活的认识、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在真正掌握表现声乐艺术的各种技术之后,利用这些技术来为声乐演唱服务。在表现声乐艺术的过程中,声音和歌唱的技巧共同构成了声乐演唱,声音是通过演唱者对气息进行操控,再加上器官和共鸣腔体通过运用所产生的,因此只有把声音和感情合二为一,通过蕴含着艺术感染力的声音进行演唱,才能提高声乐的艺术性,才能创作出更多的艺术作品。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人员利用演唱的技巧来表现出自己心中的情感,唱出感人至深的动人乐章。声乐演唱中的情感体验是从生活中不断产生的,其情感的表现能力也就是演唱者的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考查歌唱者在声乐学习中是否呈现出全面发展的状态。培养情感的表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时努力就能实现的事,而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基础训练,在学习、实践、体验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获得。每一位歌唱者都有自己唱歌时的特点和个性,这种具有典型个人特质的个性来自于歌者自身对生活的感悟认识,来自于教师的艺术经验和教学方法的不同等等。正是在这些差异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声乐学生之间才会存在差异,才会存在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艺术特色的演唱表演,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分析这些不同艺术的个性时我们发现,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是实现艺术个性创造的基础。有些学生虽然具备很强声乐技巧,但是歌声中缺少情感的渗透,没有把情感融入到歌声之中,也就失去了音乐作为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歌唱技巧固然在歌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真正能超越技巧,感动听众的,往往是那些物我合一,将情感融入歌声里,并进行艺术加工的歌唱者,他们才是真正走向艺术巅峰的人。

(三)声音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个性创造

艺术创造是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的,但是又高于生活,因此创作艺术的重点就在于怎样超越生活,艺术同创造是不能分割的,如果艺术离开了创造就会缺乏色彩。所以在声乐教育中,不仅要加强对声音基础训练的培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完整的声音基础训练自然有很高的价值,但在基础工作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需要对学生的演唱个性和演唱风格加以雕琢,避免在系统严格的体系训练中消磨掉学生的演唱灵性,使其缺乏演唱的个性。当学生掌握一套完美的演唱技法时,需要竭力避免学生美感的丧失,不在循规蹈矩的训练中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例如,视唱练耳教学是在严格技术标准的要求下,注重音响和织体结构,却忽视了“情”与“神”的多样化表现,教学在教学中实际上着力于训练学生的音准和节奏能力,对音乐结构的感悟能力,却忽视了让学生更多领略音乐“精气神”的重要价值。为此,在严格的技巧训练之上,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挥其音乐创造性,必然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今社会是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社会,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未知的事物感到好奇,同时也善于幻象和创造,因此声乐教师必须要抓住学生这个重要的特点,有效的利用起来,把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激发出来,建立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尽最大的可能提高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和想象力。音乐是通过听觉来进行传播的,所以还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听觉修养,增强学生对声乐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品位,进一步引导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个性创造不仅是艺术作品所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艺术家智慧的集中体现,但凡是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大家,虽然各自的艺术风格是完全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在个性创造这个问题上都有着坚持不懈的追求。因此在声乐教育中,必须要遵循艺术的规律和培养人才的规律,以坚实的声音基础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声音基础训练同个性创造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基础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声乐演唱的技能和技法,使之能够对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为将来的艺术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音乐艺术的创造同个性创造二者之间是不能分割的,因此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修养都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而开展的。声音基础训练同个性创造二者之间并不产生任何冲突,而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是统一的。没有声音基础是不能实现个性创造的,而没有个性创造技法就会毫无意义。

四、结语

教育省级论文范文第2篇

1取得的主要成绩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继续医学教育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单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能力素质的主要途径,“十二五”计划提出的继续医学教育目标基本实现。本文通过调查发现有82.8%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其中100%的县级及以上单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96%被调查的卫生技术人员在2013年已经获得超过25个继续医学教育学分,100%的市及省级医疗卫生单位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科(二级)。

(2)全省已经形成运转灵活、层次清晰、系统有效的继续医学教育组织管理体系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医疗卫生单位有专职人员管理继续医学教育。96%的医疗卫生单位制定了年度计划并进行工作总结,99%的医疗卫生单位制定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与实施办法,初步建立起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协调有力的工作机制。

(3)全省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多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学习需要,建立了一个较好的学习平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单位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作为职称晋升的条件,90%的单位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作为年度考核和执业再注册的条件,68.8%的单位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作为岗位聘任的条件,不仅能够充分调动个人和单位的积极性,还能确保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卫生技术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差异性较大

各个级别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基础水平不同,基础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水平也不同,因而需要接受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也不同。

(2)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

从不同级别医疗卫生单位来看,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明显好于县乡级医疗卫生单位,基层工作开展较差。

(3)继续医学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本次调查发现,55.9%的单位没有专项经费,44.1的单位有专项经费。在参与调查的卫生技术人员中,80%的人需要支付一半的学习费用,49.9%的人需要花费80%的费用,25.8%的人花费20%的费用,6.8%的人不需要花费。这说明我们应当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经费的投入。

(4)继续医学教育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继续医学教育形式还不够丰富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9.2%的参加形式为网络学习,18.9%为学术会议,13.6%为自学,13.2%为参加培训班,12.9%为函授,7.3%为脱产进修。由于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经济等条件有差异,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主要为讲课,无新意,卫生技术人员的学习情绪不够。

(5)继续医学教育认识程度不够

由于经济条件或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质量等条件不同造成基层卫生技术人一样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识程度不足。

二讨论

继续医学教育是国家实施卫生人才战略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同时其也是组成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的提高卫生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基础,山东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在积极发展继续医学教育事业,积极制定继续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措施和规划,不断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对继续医学教育事业的平衡发展进行统筹规划。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全省范围内的各医疗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基层医疗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发展滞后。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应当建立多层次需求的继续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建立继续医学教育评价和监督机制,为医务人员建立良好的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全省医学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具体如下:

(1)建立继续学习教育评价和监督机制

随着继续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应当不断修订和完善与其相关的规章制度,以便推动全省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因此应当通过建立继续学习教育评价和监督机制来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效益和治疗,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同时不断完善医学教育登记、考核和评估制度,将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完成情况和其聘任、考核、职业资格在注册、技术职务晋升等结合在一起。正确引导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并将所学学以致用。

(2)营造良好的继续医学教育发展患者

各级单位将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作为提高自身实力的重要措施,为卫生技术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其认识到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执业终生,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3)建立多层次需求的继续医学教育培养形式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将终身教育作为其发展的宗旨,不断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机制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结合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的自身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继续医学教学。根据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层面和所在单位的条件,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同时针对基层卫生机构,请专家到基层进行授课,进行面对面的教学,采用座谈的方式,使大家的知识相互补充提高。并将互联网授课广泛应用其中,使各级学员能够简单便捷的学习。

(4)多渠道筹措继续医学教育经费

教育省级论文范文第3篇

新基础教育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以及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整体性创新,新基础教育重视实践应用,通过建立新型学校对理论加以推广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新型基础教育理念摆脱了传统“认知”教育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新基础教育强调了动态发展,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始终保持先进性,新基础教育要求教育从业者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新型学生。

二、从旧基础教育到新基础教育

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间,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众多人才,提升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素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旧基础教育越来越凸显了其不适应性,严重限制了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职能的发挥,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生命教育”之后,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弊端频现.

一方面对于教育环境而言,教育相关管理者不重视生命教育理念,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使得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待遇差,工作环境差,工资得不到保障,甚至连基本生存条件都很难满足,相对应的是贫困地区或家庭的学生无法上学,人文关怀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另一方面对于教育质量而言,很多学校教育还停留在“认知”教育甚至是“应试”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甚至在教学阶段就问题频发,这些都暴露了我国传统基础教育一定程度的教非所用和力不从心。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以叶澜为首的教育界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教育理念同时代需求的适应性,开始推动基础教育变革,新基础教育理论应运而生。新基础教育要求首先掌握时代主题,了解时代需求;其次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进行更新变革,使之适应时代需求;最后将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目标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形成更加先进的理论体系。

三、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分析及实践重构

1.新基础教育价值观及其构建

新基础教育的价值核心是“培育新人”,所谓新人,既要符合新社会背景下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又要在个体上展现鲜明的个性和充沛的生命活力,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在生命教育观下,教育的过程首先定义为精神成长的过程,其次才定义为知识传导的过程,其构建方式主要为:将教育的价值集中在对人的生存价值的引导和发展上,对人的生命历程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予以动态把握,唤醒生命潜能,蕴育精神新生,既要奠定知识基础、能力基础、道德基础等基本素质,也要培养生存能力、生活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更要提升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崇高精神。由此,新基础教育的价值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而应立足人的整个生命发展过程,将体力、智力、情感、人格、伦理等全部纳入教育目标,从知识教育切入到情感体验和内心感悟,由此培养出符合现代价值需求的教育人才。

2.新基础教育教师观及其构建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践行者,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决定了教育质量。在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中,教师的定位应该是不断自我发掘、强化以及发挥自身的生命价值,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有意义,更具价值。基于此种目的构建新教师观:首先,对教师这一角色的认知,必须强调教师本身的生命价值,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提升的需求,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必须的环境和条件支持;其次,要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诉求,从根本上改变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错误认知,而将其看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生活进行的方式,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更加宽广的生命视角去尊重教师选择生活方式和享受生活的权利。

3.新基础教育学生观及其构建

当代生命教育观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首先将受教育对象定义为一群具有完整生命特征并渴望接受生命教育的人群,据此实施新基础教育教学活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质量的表现载体。传统教育下的学生观通常把学生当作填充知识的容器,以机械化、流程化和一体化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并简单地将教育内容划分为年级教育,照本宣科,人为地割裂了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则将学生看作是实体与精神、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生理意义和哲学意义上的完整生命体,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对学生潜能的激发。具体到其模式构建,首先,教育教学应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统一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之下,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擅长学习,在学习中培养乐观坚毅的生命态度;最后,还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站在整个生命过程角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更加长远的发展可能。

4.新基础教育课程观及其构建

课程是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媒介,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塑造性格品行的载体,因此课程设计合理性对教育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教育课程设计注重知识技能内容,重视自然学科,忽略人文学科。而生命教育观同新基础教育理念相结合,强调的则是教育课程设置的现实性与长远性相结合,使课程内容与结构同教学需求与生活需求紧密结合,同学生特点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站在整个生命完整性的角度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完整展现生命自身的意义和潜力。其模式构建为:首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将基础性与拓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与生活性、自然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既强调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基础,又要拓展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挖掘;其次,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应加强综合课程设置,拓展学生思维,发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创造精神,将生活实践纳入课程设置中,在“由知识到生活”的正向教导中引入“由生活到知识”的反向互动,从而打通课本和生活的二元对立,使之合二为一,形成体系。

5.新基础教育教学观及其构建

传统教学观强调教学的方式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教学要求实施教学活动,达成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塑造品性的教学目标,这一过程强调的是“学校教什么”和“学校怎么教”,其中教师角色仅仅是阐释者和传递者,学生也只是接受者和吸收者。而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则强调了教学的生命力、主动性、先进性,在新型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不再割裂开来,而是对立统一,即相互独立承担各自角色定位,又要在师生互动、交流沟通中相互补充,相互激发灵感和活力,相互提升和促进,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生命共振和协同成长。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师生互动,激发富有个性的创造力。具体为:首要要将“人”放在学科和教育之上,以人为本,改变传统“重认知轻情感”和“重教书轻育人”的理念禁锢,重视情感教育和生活体验,重视学生的道德塑造和人格养成;其次,将“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型升级为“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知识”,由此将教学活动由枯燥的填鸭式说教转型为一种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价值体验。

6.新基础教育评价观及其构建

教育省级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数据库;信息资源

一、研究背景

人才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未来我国要从一个创新大国成为一个创新强国必须依靠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人才。培养面向未来的综合人才需要从基础教育做起,摒弃传统的“唯分数论”思想,逐步关注学生成长,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为学校掌握学生成长规律、为促进评价方式改革、为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途径和依据。正如研究者所言,“各地各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1]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收集和记录学生成长记录缺乏有效手段。当前,信息技术已经与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深度融合[2],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提升收集和记录学生成长记录的效率。使用信息化平台可以记录学生日常表现和课业成绩,形成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二、建设内容

学生成长平台是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教育局等多方参与,提供针对学生德、智、体、美、劳,日常交流协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记录和考核,为学生的综合成长提供全面的跟踪分析记录。学生成长平台并不是对成长记录的简单记录,而是包括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两部分内容,综合学生、教师、家长等多个角度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因此,对建设内容可以进行以下分解: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记录学生的基础信息、身体素质、心理健康、行为规范、学业情况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成长整体记录档案、考试成绩记录档案、班主任评价记录档案、家长评价记录档案、任课老师评价记录档案、个人素养记录档案、道德品质记录档案、学习态度与能力记录档案、公民素养记录档案、交流与合作记录档案、运动与健康记录档案、审美与表现记录档案、综合实践能力记录档案、特长与获奖情况记录档案、毕业鉴定记录档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含评价过程中涉及的定义、流程、类型和相关制度的信息,各类评价标准等。主要包括:评价指标定义、评价分数设置、评价流程设置、评价类型设置、教育局评价工作委员会审定、结果呈现、结果使用、规章制度、荣誉等级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三、技术实现

“智慧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通过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手段,来实现教育信息与知识的共享与传播。[3]在本系统建设时参考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架构模型,结合智慧教育平台用户特点,按层次化思路,系统设计时使用分层架构进行设计。从直接面向用户交互至系统底层,分别定义为:服务渠道层,应用系统层、应用支撑层、信息资源层和运行环境层。服务渠道层:本系统需要分别为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主管部门提供功能和服务,为了整合众多的服务渠道,为了体现一体化服务,本系统设计了统一服务渠道的整合功能。所有的渠道服务都通过服务总线以标准服务的形式对外提供,同时,对于未来渠道的扩展提供了基础。应用系统层:应用系统是实现各种业务和管理功能的独立运行模块,主要包含的功能模块有学生基本信息、身体状况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家校评价、学生成绩管理、出勤情况管理等。应用支撑层:为上层的应用系统提供各种运行平台和公共服务组件,是架构于底层的操作系统与上层应用系统之间的支撑软件平台,主要包括数据交换平台、企业服务总线、基础支撑管理和开发平台等组件。信息资源层:信息整合是依据信息化发展趋势,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共享化、协调化。[4]信息资源是整个系统的数据支持部分,涵盖所有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成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这些数据未来为对接其他系统或者进行更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利用提供支持。运行环境层:运行环境层属于信息化基础设施,是系统运行的基本支撑。它们主要包括主机基础设施、存储备份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系统软件设施以及呼叫中心设备。系统软件平台由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软件、网络管理软件等构成。

四、总结

通过建设学生成长平台,可以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类表现,同时,可以规范和量化的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记录学生成长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当前还存在记录手段比较单一、记录内容比较简单、成长数据挖掘不够等问题,因此,相关参与者需要在数据采集手段、平台架构模式和数据分析方法上积极投入研究、规划和建设工作,共同完善学生成长平台功能,发掘学生成长数据价值,为我国教育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志平.综合素质评价:经验、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课程,2O13:71-73.

教育省级论文范文第5篇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的能力是决定教育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并使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如多参加校内外培训、观摩教学、讲公开课,同行之间的教学方案的交流等活动,听取其他老师、专家的评议和指导,拓展、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把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和“主阵地”,把信息素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中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教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体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二、结合学科整合,开拓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又能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营造理想环境,通过巧妙的课程整合,学生不仅学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和信息方面等的技巧,特别是信息素养的能力的提高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课和其他课程的整合中,信息的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样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而且,高中学生思维敏锐、热情,但容易偏激、冲动。他们往往在行为举止上对社会、他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通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也可能导致使课堂无法调控,完不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拓学生的信息素养,让他们具有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更强的协作交流能力等。

三、重视学生学习和再学习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学会高效率地学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而不是“灌输”知识,即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答案传递给学生,应该去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让学生们自始至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地位,利用所学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把技能要点传授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信息。教师手把手的教导,最终会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增强,而这样的学生将来会被信息社会淘汰。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把计算机运用到实际学科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或信息开发工具来帮助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强化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