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蒙氏教育概念

蒙氏教育概念

蒙氏教育概念

蒙氏教育概念范文第1篇

(一)为幼儿创造出相对宽松的心理环境,避免其在心理上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

所谓的宽松的心理环境其实是指愉快、自由的学习环境,幼儿可以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按照自己的兴趣、愉快地进行自主选择和独立操作。因为幼儿个体在发展水平方面是存在着差异的,并且学习兴趣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每个幼儿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就会表现出不同的需要。那么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一些幼儿可以适当降低学习难度以及放慢学习进程;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一些幼儿则可以适当提高学习难度以及加快学习进程。给幼儿提供一种愉快、自由的数学学习环境能够让其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欢乐,并激发其学习兴趣,避免其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或者是自卑心理。运用蒙氏教育理念可以为幼儿创造出安静和谐的环境,其对幼儿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允许幼儿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幼儿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往往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同时安静和谐的环境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专注力。那么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有效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将丰富的且便于幼儿操作的材料放置在“蒙台梭利”的教学活动室中,以便对幼儿的发展需求形成满足,比如除法板、塞根法、彩色串珠、纺锤棒、数棒等,为幼儿提供这些操作材料主要是为了让他们熟悉数量以及在数的概念上获得真正的经验。几乎所有摆放在蒙氏数学区的教具都有助于幼儿的数学学习,并且和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以及年龄特点是相符的,因此,会对幼儿形成很大的吸引力。

二、操作活动可以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一)利用蒙氏操作材料对幼儿数学学习的探究兴趣进行培养

幼儿在常规教学中所能接触的操作材料一般都没有什么区别,并且操作目的也一直停留于在教师讲解后进行模仿与重复上,只要结束教学活动,那么,操作材料就完成了其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幼儿发展其探索能力,但是,蒙氏数学教育理念注重的是幼儿的操作,在蒙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幼儿需要对每个活动进行个别操作、分组操作以及集体演示操作,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操作材料和操作方式,对于幼儿来说,这种方法不仅符合其学习特点,同时还能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幼儿在反复操作中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蒙氏数学操作材料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生动的想象空间。蒙氏的所有数学教具都是根据数学的十进制原理设计出来的,这种做法有助于让幼儿感受到怎样按十进制规律实现数的增减。此外,蒙氏数学教具还具有自我订正性这一特点,这种特点不仅可以提高幼儿操作材料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其操作材料的兴趣。蒙氏教学能够将高深的数学思想以及抽象的数学概念都融入于简单有趣的操作材料当中。这样一来,幼儿就能够在利用蒙氏数学纸面教具兴致勃勃的完成配套练习之后,对数学概念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理解,并有效形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思维。当然,在对教学活动中操作进行重视的同时,还需要重视活动区中操作材料的投放,为幼儿的操作提供条件,为幼儿的想象创造空间,进而促使幼儿的概括水平和概括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在进行游戏时,培养幼儿主动构建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以及逻辑性,是比较枯燥的一门学科,并且数学教学大都是集体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幼儿数学本身的特点形成忽视,一般会选择灌输和重复的教学方法,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幼儿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形成抑制作用。游戏能够让数学变得有趣,并且,游戏也是幼儿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活动,所以,游戏对于幼儿学习数学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最佳途径。幼儿教师在进行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幼儿的兴趣为着眼点,选择形式多样的益智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蒙氏数学是一套利用游戏激发幼儿数学学习兴趣的教材。比如教师在教授数量大小时,就可以利用0的数字游戏让幼儿感受数的大小,特别是可以让幼儿对零的意义进行理解。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能够获得数学知识,同时还有机会将自己的感受自由的表达出来,幼儿只有在使用了大量材料以及参与了大量活动的情况下才可以对数学概念进行掌握。

(三)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

只要是生活中的东西都和蒙氏数学材料相关,数学同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在日常进餐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碗勺分发出去,幼儿在这种分发碗勺的过程中已经练习了数量的一一对应;在进行户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自身所处的位置,这就已经练习了幼儿对方向的辨认。因为这些数学问题以及数学现象大多发生在自然状态下,所以它常常让幼儿在无意识下就感受到了数学,并且学习了数学。除此之外,幼儿所获得的数学教育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就是不完整的,家长也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启蒙教师。比如,家长可以带幼儿去逛他们喜欢的超市,在逛超市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学会看价格标记,还能够学习到一些钱币的简单运算方法。

三、结语

蒙氏教育概念范文第2篇

近几年,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念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蒙氏教育法是由意大利已故的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的,有着完整的教育理念和与之相配套的教具,这种教育方式非常独特,教育理念也非常先进。目前在学前教育领域都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各个地区的幼儿园大部分都开设了“蒙氏班”,配备专门的老师和教具,运用蒙氏教育法来进行教育。

蒙氏教育法在对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上有着如下的特点:(1)呈现数的方式的整体性。蒙氏教育法在教育学前儿童学习新的内容时,一般都是以组的形式或者以十位单位呈现给他们,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认识序列间的规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前儿童的概括能力。(2)渗透性的教学方法。蒙氏教育法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前儿童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3)学前儿童的直接操作性。蒙氏教育法重视学前儿童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操作来获得经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为他们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4)对逻辑思维的培养。蒙氏教育法在数学教育中重视培养学前儿童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让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逻辑思考,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运用,通过“感官教育”来提高学前儿童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各种游戏中让他们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

二、学前儿童对数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

学前儿童数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的思维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儿童思维发展的水平。总的来说,三到六岁的儿童在数量的估算上、数数的能力上以及视觉空间的认知能力上都有着明显的年龄差异,但没有性别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些能力都会有较大的提高。对数的认知能力在三个年龄班中表现出小班和中班的差异要明显的大于中班和大班的差异,这就说明中班也就是四岁是儿童数的认知能力发展的飞跃期,尤其是数数的能力,所以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蒙氏教育法对学前儿童数认知能力的影响

(一)学前儿童对于基数的认知发展。二十以内的基数认知任务包括了说出总数,按数取物以及数的匹配。总的来说,对于数序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进行研究发现,接受了蒙氏教育法的学前儿童在基数的认知发展上要优于没有接受该种教育法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在完成基数认知任务时呈现出以下几种情况:(1)不能说出数的总数或者说出的总数出现错误;(2)用手指逐一点数,而且在数数的时候要发出声音,必须进行外化的操作;(3)用手指逐一点数或者唇部有动作地进行默数,呈现出部分外化的操作;(4)不用手指点数或者默数而直接说出结果,呈现出内化操作。

(二)学前儿童对于数序的认知发展。对数序认知的任务包括了比较数的多少、指认数序、补充数序以及实物排序。总的来说,对于数序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进行研究发现,接受了蒙氏教育法的学前儿童在数序的认知发展上要优于没有接受该种教育法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在完成数序认知任务时呈现出以下几种情况:(1)完全不能进行排序;(2)完成了部分的排序任务,但是存在错误;(3)正确地完成排序任务。在各个年龄段接受了蒙氏教育法的学前儿童在完成任务时更多的呈现出的第三种情况。

蒙氏教育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蒙特梭利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培养提出建议。以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仅规范、细致、科学,有很强的指向性,而且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其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它更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如果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针对幼儿“数学认知”按照幼儿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数”是最为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通,任何人、任何事都离不开“数”。但数学是一门深奥、抽象的学科,尤其是对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会感到很枯燥、没兴趣。如何能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喜欢数学。

在我们蒙特梭利班幼儿面对“数学”这个概念的时候,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的,以丰富色彩、构形、图案引起孩子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并将数学的知识以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孩子由易到难进行操作。把抽象的数学概念、高深的数学思想融入简单有趣的教具中,孩子通过兴致勃勃地动手操作蒙氏数学教具,自然而然地联想出具体与抽象之间的关系。

蒙特梭利数学教育,是蒙氏教育的经典部分。它是通过日常生活练习,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秩序感、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使幼儿对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能熟悉数字,并对数字产生敏感。蒙特梭利根据科学教育原理,设计的有一定数学原理的数学工作材料,如数棒、纺锤帮与箱、砂数字版、100板、数字与筹码、塞根板、长棒、1——100连续数板、加法板、减法板、乘法板、除法板、邮票游戏等等教具,把抽象的数学变成了可操作的数学活动和具体的教具。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教具,教师对幼儿实施了“三阶段教学法”,这样既能达到启发教学的目的,又能扩大幼儿的词汇量。因此,当孩子在操作教具时,需要给他们展示不同的物体加以比较。“三阶段教学法”是指:

第一阶段——实物与名称一致:“这是XX”;

第二阶段——找出与名称对等的实物:“哪个是XX ?”;

第三阶段——记忆实物与名称:“这是XX。”

《指南》中指出,发展孩子的数学认知,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如:引导幼儿丰富空间方位的识别,让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等等。针对此教学目标,在蒙氏教学中,重点是“图形和空间”两部分。

空间智能突出的人会在日常生活中认路记人的能力强,有很好的方向感、空间感、色彩感,对视觉元素的把握较好,在绘画、建造、图形记忆方面表现更出色,这样的幼儿将来数学会比较出色。相对来说,空间智能较弱的幼儿对空间方位,距离、高低等因素上掌握相对比较低。因此,需注重幼儿空间只能的训练。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方法可以用来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与心智,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例如:

让孩子在认识自己中学数学。有关孩子自己的年龄、属相、身高、体重、家庭住址、爸妈的电话号码等的一些常规知识,应该让早些熟知,对与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将抽象的数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活动化及游戏化,已形成对数学的初步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如:在游乐场里,有意识地考考孩子玩了几样玩具;在动物园里,看了多少中动物等等。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对孩子进行数、量、时间、空间的教育,使孩子形成初步的数数能力,在游戏中应用10以内的分解与组合。让孩子知道“过去、现在、明天、后天”的含义;让孩子比较卧室、客厅及厨房的大小等等。还可以有目的地让孩子掌握基本的排列、分类、一一对应等常识。

为孩子及时提供接触数数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经历到学习时间、钱币等的有关数字的东西,可以通过这些小的活动,让孩子在不断扩大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在孩子玩搭积木时会学到数数、几何图形、空间概念等。同时还可以认识颜色。

成功的数学教育应让幼儿体会数学是从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让幼儿感知各种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存在的很重要,因此蒙氏数学教育注重让幼儿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蒙氏教育概念范文第4篇

一、“蒙氏”早教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每个幼儿伴随着听觉、视觉、味觉等感觉器官来认识这个世界,其中听觉器官发育得最早,而音乐与听觉器官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培养幼儿的音乐听觉是至关重要的。在“蒙式”幼儿园待一天的孩子们,在发生上厕所、上课、下课、吃饭、做游戏等等行为时,教师都会播放特定的音乐。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熟悉这些心里暗示信号,一听到某个音乐响起,就知道是该要做什么事情了。笔者走访“小蒙班”调查,看到所有小朋友随着音乐排着队有序地沿着地上画的线缓缓地行走,这种叫“走线运动”,这是他们每天早上来上幼儿园做的第一件事情。为什么要放音乐“走线”呢?如果此时突然把音乐暂停了,孩子们顿时就会慌张了,本来走得整齐有序,音乐一停,步调不一致了,有出线的、有推来推去的,甚至还有张牙舞爪的。

而在“蒙氏”教育诸多的教学理念中,最具特色的是它的教具,它不同于一般教具,更不同于玩具,笔者归纳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动纠错性”,笔者在幼儿园接触了形形色色的教具:丰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不一样的“玩法” ……不懂的人以为是普通的儿童玩具,其实是“蒙式教具”,通过观察了小朋友们“游戏”的全过程,就完全明白了。有一次,张瑾煊小朋友的拿了一种教具在摆弄,这个教具的名称叫“带插座圆柱体”,10个圆柱体高相等,直径不等,底座上有相应的孔。他把每个圆柱体从插孔中拿出来后,不分直径大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摆放,然后再任意拿出一个圆柱体,?它找相应的插孔,这个小朋友非常认真的在做自己的“工作”。一组带插座圆柱体是由10个圆柱体和一个有10个孔的底座组成的,每一个粗细不等的圆柱体在底座上都对应一个相应的插孔,根据底面积不等、周长不等,就能很快将圆柱体插回插孔。当然,他只是一个3岁多的孩子,根本不懂这些概念,他随便拿了一个圆柱体,依次的试过了每一个插孔,直到找到并插入合适的位置上,经过多次的反复,他把10个圆柱体都插入了与之相对应的插孔里。不管这个“玩具”怎么玩,最终都会完全正确,过程中不需要指导,只需要反复实践,就从中感悟到了事物的规律,同时也培养了“静下心”、“坐得住”的好习惯。整个“游戏”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参与指导,完全是孩子们自主的选择和游戏。可见周长、直径、高、立体等概念在无形中使他都有了感性的认知。“秩序”感的教育特质不只显现在教具物的本身,也旁及到的一切行动。所以,每次游戏孩子们都必须有秩序地取下教具,游戏后,有次序地归位以及要的尊重它、维护它的素养。在这样教养下的孩子,长大了就会尊重“长幼有序”和“先来后到”等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所以,教具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对孩子们潜能、智力的开发与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习音乐也是如此,潜移默化式的教育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得到了快乐,获得了知识。

二、接受过蒙氏早教与一般学前儿童的乐感之对比

笔者平日里给一些小朋友辅导钢琴的时候发现,那些接受了系统的“蒙式教育”的孩子们与那些接受普通学前教育的孩子们相比,有三方面的明显区别。首先,他们在节奏感上明显优于他们的同龄人。简单的节奏模仿训练,幼儿们马上就能正确重复一遍。其次,他们的思维敏捷,身体反应很快。当我面对他们做一个动作时,这些小朋友能马上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一般大多数的孩子,经常会出现左右颠倒的情况。第三,他们的音乐记忆力和乐感很强。当老师教一个小曲子或是儿歌的时候,教一遍之后,连词带曲都已经“印入”他们的脑子里,从他们的表现上看出,他们已经历过“听懂”了音乐语言的那个过程。多数孩子为什么没有表现出这种能力呢,一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受到拘束,二是他们缺少协调性。这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通过每天的磨合而达到的一种质变结果。可见,接受过“蒙氏教育”的孩子,更有利于今后对音乐方面的培养。

三、蒙台梭利教育的孩子有利于对音乐的学习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协助孩子获得自由,避免限制孩子自由性的活动受到压抑或干涉,孩子必须自由活动才能真正表现自己。”音乐活动是孩子自由表现、自由创造的最好方式,让儿童从小接受美好的音乐教育,在敏感期熏陶音乐,培养高情商的儿童。音乐教师是孩子们眼中的天使,教师的语言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音乐教师应懂得,如何运用优美、智慧的语言感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因此,在蒙氏班里笔者经常看到,老师将音乐贯穿到孩子的一日生活当中,早晨起来幼儿园老师带领孩子随着优美的音乐做操,让孩子在活动身体的同时,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开饭时间到了,孩子听到舒缓的轻音乐能安静的进餐,入厕、喝水、午睡起床等都是在音乐的提示下完成活动。

由于天天都听着丰富的音乐进行各种各样的行为,几年下来,接受过“蒙式”教育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乐感,而良好的乐感正是学习音乐的必备条件。乐感不是只凭逻辑就能来获得的,而是通过一定时期的感受与熏陶中获得的,有了灵敏和丰富的乐感,会使孩子们在心灵的感受上反响更大,相反,如果耳闻仙乐,却无动于衷,那对学习音乐来说就太可悲了。学习音乐的前提,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乐感,而且还要具备有专注力、有耐心、有表现的欲望等好习性,而这些“蒙式”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具备这些品质。

四、结语

蒙氏教育概念范文第5篇

陈丁鸿简介

美国Indiana大学教育学院硕士,两个孩子的母亲。著有畅销书《带着孩子去旅行》《在美国上小学》。近年来,致力于家长心理,亲子关系,以及儿童教育和发展相关领域的咨询研究和投资。为多家杂志、网站、电台、电视台的特邀教育专家和撰稿人。

“蒙氏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是多感官、有顺序的,并且具有自我纠正功能,有助于孩子学习各种技能和概念。例如,实际生活领域里使用钳子这一项活动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是很有趣的,这项活动让孩子的手变得更灵活,对以后书写有帮助。通过形象化的实物来理解是蒙台梭利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通过实际的物体和珠子来学习数数。他们可以看到,随着数字增大,珠子变得越来越长,也可以看到乘法、减法等运算原理。在这个基础上,孩子可以很容易地过渡到抽象推理。

陈丁鸿

育儿经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所谓自然人,就是绝对平等、自由和善良的人。在他看来,培养自然的人,就是要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以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为基础,让儿童自然地成长为懂得如何做人的自然人。

他认为不应为儿童确立不可及的目的,不能迫使儿童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应当让儿童自由自在地生活,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想他喜欢做的事,因为自由是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

蒙氏善以教具来引起孩子们自由活动和自动学习的精神,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们的内在潜能。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由与独立,蒙氏强调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照顾自己,照顾周围环境,待人接物的能力。

蒙台梭利幼儿园的课程表

陈丁鸿

育儿经

这些日子,我一直注意观察蒙台梭利学校,我的蒙氏的自由学习理念也是建立在指导的基础上,有益的诱导才能达到自由学习的初衷。

我曾经听人说过“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所取的就是“平等相待”,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那么孩子会以同样的爱回馈给父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与人为善的品格。

国内蒙台梭利幼儿园与

美国私立蒙台梭利幼儿园的区别

1.混龄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较突出的一个模式,这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由于采取混龄式,使得蒙氏教室中日常生活教育活动存在于一个较真实的小社会中,值得提倡和借鉴。但在国内,混龄教育的阻力来自于无法与小学衔接,因此无法取得家长的认可。

2.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师重心在孩子的工作上,生活方面照料少,如孩子们在家吃早餐,中餐也是自带,午睡的被袋自带,没有晚餐。国内幼儿园在生活方面照顾得细致些,家长不用为孩子的饮食费时费力。

3.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少。没有国内的晨间体育活动、早操、幼儿自由游戏活动时间等。

4.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音乐活动开展较少,一般就是“走线”、音感训练和音乐欣赏,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国内的音乐活动有较完整的体系,如歌唱训练、韵律活动、节奏感的培养、音感的训练、乐器的认识和使用、视谱、创编等。

值得学习的地方

1.美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从幼儿阶段向更高年龄段延伸,开办有蒙台梭利小学。

2.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不提倡奖惩。蒙台梭利幼儿园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聪明的、优秀的,从不评好孩子或给孩子贴红花、插小红旗之类的活动。

3.蒙台梭利幼儿园重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教师的责任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帮助孩子去完成孩子应该完成的有益活动。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收拾自己的物品等。我们习惯服侍小孩,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窒息孩子自发的活动和独立自主意识,扼杀他们十分有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混班的好处

以前对不同年龄段的混班还有些顾虑,现在越来越发现混班有挺多好处。不仅年龄小的孩子可以模仿年长的孩子,而且年长的孩子在帮助年幼的孩子时,也可以增强自尊和自信。

蒙台梭利博士观察发现,总体上,孩子在社会需求和认知能力上表现出阶梯式跳跃性的发展,而且是每3年实现一次大跳跃。孩子可划分为18个月至3岁,3岁至6岁,和6岁以上。

这种3年分龄方式让每个班级都像一个家庭式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可以自然而然地发生。有更多的有经验的孩子可以分享自己所学,在分享中巩固自己的知识。在不断重复分享中,孩子会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些方面。当孩子掌握了一门知识,就有机会在自己的小组中传授。

陈丁鸿

育儿经

相关期刊更多

蒙古史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蒙古史学会

内蒙古石油化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石油化工研究院

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