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数学教育叙事

中学数学教育叙事

中学数学教育叙事

中学数学教育叙事范文第1篇

 

1.1数字化故事叙述概论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达纳·温斯洛·阿奇力(Dana Winslow Atchley)--数字化故事叙述第一人,他用自己的讲述配上老照片,通过电脑自己制作了一部自传体小电影,把自己的作品在公共场合播放,赢的人们的关注。阿奇力受到鼓舞,开始和朋友伯特(Lambert)教别人讲叙自己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这种创作中来。随后旧金山媒体中心(San Francisco Digital Media Center)成立,也就是现在数字化故事叙述中心(the Centerfor Digital storytelling简称CDS)的前身,来自8个国家,美国25个州的代表们,于2002年11月底聚集在一起创办了数字化故事叙述协会(Digital Storytelling Association)[1]。自此,数字化故事叙述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教育者们也开始关注,并尝试将其应用于教育中引入课堂,从而相继有大量的数字化故事叙述教育网站以及著作出现。

 

在此论文中,笔者将数字化故事叙述定义为:一般是指将一些图片、文本、录制的音频叙述、视频剪辑和音乐以及网络等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叙述形式。

 

2.1数字化故事叙述应用于中学英语口语课堂的理论支持

 

2.1.1多元智能理论

 

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的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而非单一的,是量度人的解题能力的指标。数字化故事叙述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课堂,有助于学生如下几种智能的开发: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

 

2.1.2“做中学”理论

 

杜威在他的儿童中心论中就提出教育的进行要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理论。“做中学”即教育要从儿童的真实生活出发,并附着于儿童的现实生活[2]。数字化故事叙述和英语口语课程的结合,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的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并且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制作过程和杜威的思维五步骤相符合。

 

2.1.3人本主义理论

 

在系统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罗杰斯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教师为学生而教,学校为学生而办。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调动有效手段,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充分体现主体的价值[3]。在他的《学习的自由》中,强调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学习合作者,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策略,这些人本主义理论使得数字化故事叙述强调的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经验、兴趣和爱好,结合学习目标、内容等进行数字故事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理论依据。

 

3.1数字化故事叙述应用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潜力与价值

 

3.1.1数字化故事叙述应用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潜力

 

3.1.1.1应用数字化故事叙述进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要求“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和图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数字化故事叙述制作数字化故事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这与《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谋而合。

 

3.1.1.2数字化故事叙述应用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数字化故事叙述引入到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是必要的,下面从以下四个维度来看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1)认知方面,(2)情感方面,(3)意志方面,(4)动机方面。奥苏贝尔指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5]。学习者早期的主要成就动机就是附属内驱力。学习者应用数字化故事叙述学习英语取得进步时,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同和赞许。学习者将会为了获得更大的进步而更加努力的学习。

 

3.1.1.3数字化故事叙述引入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符合中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与学习要求

 

在初中英语新课程的四级目标中有部分要求如下:可以用熟悉的生活话题交流信息和简单的意见;能利用所给提示(图片,幻灯片,实物,文字等)简单描述一件事情;能讲述简单小故事;能在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在这些要求中,数字化故事叙述的趣味性、内容的丰富性、简单直观性以及实践性等都能够吸引学习者把目标放在实际应用中来,并且通过数字化故事叙述则可以更好的满足这些要求,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从而圆满的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3.2.2数字化故事叙述应用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价值

 

3.2.2.1数字化故事叙述能够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口语学习的环境

 

数字化故事叙述中学习者提供贴近生活的感性语言,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创设故事,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学习者在自己创设的氛围中进行自我学习,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3.2.2.2数字化故事叙述能够更好的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机

 

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是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英语口语是一门应用学科,目的是会话。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各种特征,能有效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者英语口语学习动机一旦建立,对他们学习成绩的影响和效果是很明显的。

 

3.2.2.3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体素质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的。在制作数字故事作品过程中,学生的搜集信息、甄别信息有用性以及怎么有效利用信息等这些信息素养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8]。

 

在制作数字化故事叙述作品时,学生们开始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技能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媒体,用媒体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让学生成为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创作者,而不仅仅是故事的听众。

 

3.2.2.4促进课程间的整合

 

由于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出现给课程与媒体素养的整合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在教师的观念中有媒体素养的概念,那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会寻找合适的机会尽可能的将媒体素养教育放入实践中来。在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让学习者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制作数字化故事叙述作品以达到学习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三方面的整合。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再结合初中英语口语课程特点,数字化故事叙述将会更多的出现在初中英语口语学习中。

中学数学教育叙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教育叙事 病症 方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06 - 0072 - 03

教育叙事研究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并通过各式各样的人物、思想与行动,揭示真实事件背后的“复杂意义”,从而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了研究的主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问题。但是,目前教育叙事存在一些病症。

1 病症诊断

1.1 闭门造“事”

有些教师为了能在报刊发表文章,虚构教育叙事,不但虚构事例,而且虚构教育效果。例如某报刊开出“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专栏征稿,一些教师不是回顾自己的课堂,而是先研究一下类似的作品,然后依葫芦画瓢:人家的课堂来了一只蝴蝶,我的课堂上就进了一只麻雀;人家的学生突然要撒尿,我的学生就突然要喝水;人家的课堂得益于突发事件而形成了精彩的生成,我的课堂也因“教育机智”而大放光芒……这样的作品看上去很美,有教育问题,有解决措施,有教育成效;主题积极向上,演绎水到渠成,文笔细腻流畅,颇能得到编辑的青睐。

只是,这样的教育叙事,是贴近教育,还是贴近小说?这些虚构出来的教育叙事,是有意义的教育研究吗?是教师成长的快车道吗?

1.2 平铺叙“事”

教育叙事俨然就是一部摄像机,把教师每天的工作很客观地“摄”了下来。有些教师坚决不虚构,但由于强调记录“最真实的教育生活”,教育叙事变成了随便观察到的、零散、庸俗、偶然的教育表象,只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机械回放和简单再现。这些教育叙事没有多少研究价值和反思意义,只能耗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磨灭教师的激情和灵感,使教师纠缠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上而逐渐产生职业倦怠。

1.3 就事论“事”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叙事研究的目的在于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提升经验,修正行动计划。由于缺乏理论指导,有的教师只能就事论事,没有深入剖析个别现象背后所揭示的教育哲理,没有挖掘个别现象中所蕴涵的某种普遍的教育规律,更没有追寻偶发现象所产生的必然根据,也就不能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思考了。甚至于在教育叙事作品中,个别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了自以为正确而实际上是错误的“反思”。如某一名校的教育叙事专栏里披露了这样一则教育叙事文章:小许是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有工作热情,与学生的关系也很融洽。可是,期末考试时,所任教的两个班的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小许面对这样的成绩很着急,反思自己短暂的教学生涯,想找出原因,改进工作。经过反思,原因找到了:没有能“熊”住学生,平时对学生太客气了!于是脸上的微笑少了,教室里的训斥多了……

这样消极的教育叙事,虽然有故事,有情节,有反思,有策略,也有行动,看起来像模像样,但是这样的教育叙事研究越多,教师离教育教学的本质就越遥远,对学生的危害也就越大。

2 治疗方略

对于在教育叙事热潮中的诸如记流水账式的案例描述,蜻蜓点水式的精彩赏析,空洞说教式的改进策略等“病症”该如何“下药”呢?

2.1 要勤于学

教师要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提高理论素养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虽然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不必像大学教授或教育理论专家那样要求有丰富的教育理论,但是不等于叙事研究不需要理论。教师只有拥有先进的教育理论,才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去追问、去剖析教育问题或现象。如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是怎么发生的?首先是根据什么原则选择何种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印象特别深刻或意想不到的事情?最后根据什么原理运用什么方式解决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解决才有效果?原因或原理在哪里?尝试了哪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新方式形成了什么效果?新方式和旧方式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从这样一个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感悟出什么?如此,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才有可能由自发走向自觉,教育叙事研究,才有可能取得实际效果,从而远离“匠”气,接近人师。

2.2 要敏于事

在中小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感慨找不到可“叙事”的话题。这是由于教师长期忙于超负荷的教学工作,为各种事务所困,对各种问题缺乏敏感性,甚至变得熟视无睹。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教师事事处处留意身边的问题,关注身边的事情,就可以找到很多可以用于开展探讨的话题,如教育生活故事、学生成长个案、教师成长记录、教育教学对话、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反思案例等。总之,教育教学活动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可成为叙事研究的话题。

关于说服教育学生,曾有一案例――某天,班里又遭到通报了,原因是刘虎迟到,恰好被校长捉住。学校通报栏上白色的粉笔大字,大大刺激了笔者的神经。笔者不由分说冲到教室中,将刘虎揪到办公室,吼道:“你眼里还有没有班级!这是你第几次迟到!”

刘虎胆虚的嘴里发出一些不清不白的说辞,于是笔者更加愤怒:“还狡辩!再狡辩我封上你的嘴,像你这种差学生,班里少一个最好。”

刘虎也受到了刺激,他大叫:“我不上了!”

“不上了,快滚!”随着笔者一声怒吼,刘虎挣脱了我,摔门而去,从此他真的没有上学。没想到师生关系就因笔者一时冲动嘎然而止……

在清醒之后笔者一字一字记录下来,这份有关师生关系破裂的叙事,每一个字都包含着教师的内疚。

在笔者的叙事本上,有许多这样的“败例”,从教学到教人。闲时手捧“错败集”,可以自己回顾,更可以反思。有时也有同事来借读,他们说:读读这上面的败例,可以让自己脚下的路走的更稳妥。教师的“败例叙事”能给他人的成长带来警示,也是我的欣慰。

2.3 要善于思

勤于思考,善于反思是中小学教师在进行叙事研究中的根本要求。因为当教师试图“发现”和“讲述”自己所遇到的某个教育问题或教育事件时,需要认真的思考,当问题或事件发生后,教师又用什么方式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对问题或事件的解决过程、解决到什么程度、方式方法如何、总体效果如何等,需要深刻的反思。因此,思考和反思是叙事研究的灵魂,教师通过叙事研究中的思考和反思,不仅可以深刻地领会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在教育叙事时,教师要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每一步行动的理论根据(也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写下来。建议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对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思维过程、策略运用,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句子加以描述。这样,才能够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才能够透过众多具体的偶然现象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真实,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

例如,在听了“减数分裂”一节公开课后,笔者写了篇“课堂缺乏整体性”的叙事:执教者以复习有丝分裂的特征引入课题,接着以投影的方式从间期开始,分别讲解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DNA和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笔者以“经历者”的身份对这节课做一次扣问:执教者这样将本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肢解”为断断续续的片段,一节课下来,学生对“减数分裂”的过程是否也是支离破碎?是不是可以做一下调整:先整体播放有关减数分裂全过程的Flas2~3遍,让学生感知减数分裂是连续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了几次?分裂了几次?结果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原始生殖细胞相比有何关系?在学生互学、互问,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再次播放动画2遍,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回到学习情境中,加深对“减数分裂”的整体感知。

2.4 要得于法

中学数学教育叙事范文第3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教育研究者愈来愈强烈地认识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那种满足于理论思辨,或以经典自然科学为标准的研究方法难于把握复杂的教育现象。在此背景下,质的研究方法逐渐在教育研究中得以提倡,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研究等质的研究方法得到教育研究者的广泛认同,它的最大意义在于真正能使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状况,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探讨与挖掘那些很难用理论推导或实验数据来概括与抽象的内涵、意义与深层规律。它重视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与情感活动的研究,重视行动与反思,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谈,主张“一例胜千言”,提供“样板”与“范例”,提倡移植与借鉴,强调理论要来自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与修正,只有在真实情境下能够应用的理论才是有价值的。这也就是当前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越来越受到推崇的原因。

目前对于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都没有十分严格的界定,大多数教师甚至教育技术工作者都不知道两者的准确定义和区别。笔者通过百度搜索检索到含“教育叙事”关键词的网页160,000条,以“教学案例”为关键词的网页919,000条,以“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为关键词的网页16,900条;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从1979至2006年,以“教学案例”为关键词的论文1940篇,以“教育叙事”为关键词的论文168篇。通过对内容的初步分析,笔者发现存在三种情况:一种是不加区别、混为一谈;一种是自说自话、大同小异;第三种是有所区别、但未进行系统比较。笔者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都属于同一类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即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但又各有侧重;教学案例与广义的教育叙事中的一种类型——教学叙事比较接近。为写作和研究方便起见,应加以区别和规范。本文将就两者的异同之处进行辨析,以供广大教师参考并就教于方家。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案例一词译自英语“Case”,原意为状态、情形、事例等。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案例应有如下几个特征:案例是一个故事(事例)的讲述;案例要有完整的情境和背景、情节和冲突、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案例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情感、态度、动机、需要等;案例要有隐含的思想,案例描述的是实践者的所思所想所为,都是具体的甚至细小的行为,但这些行为的背后都隐含着某种思想、信念和理论,等待读者去解读、品味和分享。案例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只是一个平淡而肤浅的故事,就没有教育意义。

根据理查特(Ricahert,A.E.,1991)的定义:“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1]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案例实际上包含了“教”与“学”两方面实践的记录,它既是“教”的案例,也是“学”的案例。

在教学案例所记录的教学情境故事中,包含了某些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方法。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因此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至关重要。

从Internet网上搜索发现,“教学案例”一词还常常被用作案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的统称,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是指那些符合教学要求、能够引起分析和思考、达到教学目的的故事性材料,如生活中具体的事例、病人的病情介绍、刑事案件的案情等,可以称之为“用于教学的案例”,这与本文所指的专门描写教学过程的“教学案例”是不同的。当然,描写教学过程的教学案例也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材料。

二、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叙事,就是“讲故事”,原本是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要素之一,它所获得的是具体的事实性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性知识,因此它长期以来被“科学的研究方法”所排斥。但是,后现代主义对“叙事”给予了新的解释和强调,将之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之中。波尔克霍恩(Polkinghorne,1988)将叙事界定为人们从他们的经历中获得意义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将叙事研究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从而出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简单地说,教育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方面的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在“讲教育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故事进行感悟和反思,来研究教育问题。抽象一点来说,教育叙事研究,就是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2,3]。

目前关于教育叙事的分类很多,也很不统一。比如有将教育叙事分为“真实的教育叙事”和“虚构的教育叙事”的;有将教育叙事分为“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的;有分为“调查的教育叙事、行动的教育叙事、虚构的教育叙事”的;还有分为“大叙事、小叙事”的。

三、教学案例的基本要素

1. 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包括教学的基础、条件、学情等方面的情况。教学基础指前一个教学活动所完成的教学任务(如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及形成的能力),新的教学任务是在怎样的知识、技能、能力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条件主要是指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学情是指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如班级学生的总体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风气等。

2. 教学过程

即教学实录。它忠实地记录整个教学活动的细节,包括显性的教学行为和结果,还包括一些隐性的教学行为,即教师、学生的情感活动以及学生的思维反应等。后者是我们经常忽略的地方,比如,学生对某一教学结果作出会心的微笑反应,这样的面部表情流露是瞬间的,但却包含许多学习信息,可能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课堂教学往往是具有某种结构的,应真实地记录结构以及结构内的内容细节。

3. 教师反思

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任教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出的自我评价性介绍。可以由教师自由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行为、结果、方法等,也可以由案例设计者提出有关问题,任教教师就这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反思反映了任教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水平,是案例分析的重要对象。一些研究者还主张,教师反思中还应提出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4. 学生反馈

这是目前大多数教学案例所缺少、而笔者特意强调的内容。它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通过师生交谈、问卷调查、学生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所收集的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与评价。从中可以得出大量的反映学习者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的信息,对研究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学习质量非常必要。

四、教学叙事研究的基本要素

1. 故事背景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但不必面面俱到,关键在于说明故事发生有何特别原因和条件。

2. 情境描述

每个教育叙事都必须有一个鲜明问题或矛盾。不能杜撰,但可以对实际情节进行选择,凸现焦点。要有细节的描写,描写要生动、引人入胜。一般采取叙议结合,即先描述后分析,或夹叙夹议。

3. 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

问题或矛盾解决后的情形.可以用一句或几句简单的话进行描述。

中学数学教育叙事范文第4篇

“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指借助“叙事”进行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统称为“教育叙事研究”。广义的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借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进行的所有教育研究,狭义的教育叙事研究通常指教师叙事研究[1]。

一、教师叙事研究的立场与内涵

叙事研究之所以能成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与确定假设、验证假设的科学主义路线相比,叙事的方法更古老,也更朴素,顺应着“人是天生的讲故事者”、“人是天生的意义创造者”[2]的天性。教师亦喜欢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渴望赋予自己的教育行为以意义。

其次,叙事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收集和讲述个体的生活故事,描述个体的日常生活,进而对个体的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3]的过程能有力地支持教师主动地去经历、体验,去融通教育经验、教育思维与教育行为,生成教育智慧。众所周知,教育需要智慧。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主体自身一种融会贯通、灵活巧妙、发明创造的能力[4]。教学智慧以实践性方式存在,难以直接传授,它是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并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生成的。其中教师个体对整个教育教学的现实存在的个人感受与教师对前人总结的理论的个人领悟是教育智慧的主要来源[5]。叙事研究是教师获得个人感受与个人领悟的科学渠道。

再次,叙事研究赞同“在人类现实领域不存在绝对真理和关于某一文本唯一正确的阅读或解释”[6]的假设,支持教师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教育学从根本上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教育行为的意义究竟由谁决定?“叙事研究”把阐释行为意义的工作交给了感知者:叙述者与读者(听众)。叙述者作为经历事件过程的人物,通过观察、分析与叙述,走进自己的教育生活,获得并组织个体经验的知识。这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公设“实践+反思=成功”不谋而合。同时,此过程反过来也塑造和建构了叙述者的个性和生活现状——故事就是个人的自我认同,并在生活中不断被创造、倾诉、修正和重述。叙述者通过叙述故事,了解或发现自己,并向他人展示自己[7]。读者通过文本(叙述者的叙述)获知并解读事件,在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中赋予行为以意义,这是一种带有读者个体认知特点的意义,而这种意义的重构常常能很自然地达成,因为叙事本身是原始的、朴素的知识组织方式,带有天然的融通优势。

然而,“叙事”并不等同于“研究”。研究的本质是用科学的方法探求问题的答案,这种探求是主动的,探求的方式是科学的,它强调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而“叙事”则完全有可能是被动的——常常在事情发生之后并未想到要及时从中提取经验。比如,有的教师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并没有想到要及时提取经验,而是后来在某种契机的作用之下,才感受到曾经事情的意义(经验)。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因此,只有当“叙事”是为了主动地、有计划地、有方法地探求问题答案时,“叙事”才可以称得上是“研究”。

综上所述,教师叙事研究是站在“知识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互相作用而逐步建构”的认知立场上,运用人类组织知识的古老方式“叙事”,在个人体验世界中赋予教育行为以意义,以获得实践性知识,提升教育智慧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具体表现为,教师主动地就某一教育问题,有计划地去经历、感受、领悟,寻求答案,并将此过程用叙事的方式进行知识组织,达成知识共享的行动。

教师叙事研究以教师研究自己为主,也可以是教师研究他人,如某教师对一位特级教师教学行为的叙事研究,对某一种类型学生学习特点的叙事研究等。无论是教师研究他人还是研究自己,其目的都是对教育行为的意义进行考察,并做出解释性理解,增进教育智慧。其关注的重点是个体的实践性知识,诸如教师个体在实践情境中应怎样思考、怎样决策、怎样行动、怎样从中抽取经验。其推进过程需要教师个体亲自去经历(包括观察、倾听、收集),并将经历之事解构和重构,发现和解释其中隐藏的意义。

二、教师叙事研究的行动框架

上文强调“研究是主动地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美国教育研究的科学原则委员会在《教育的科学研究》一书中指出:“判断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要考虑:研究设计的背后是否有一套清楚的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是否适合回答研究问题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答案?该研究是否考虑了以前的研究成果?是否有理论基础?收集数据是否根据当地的情况并得到系统的分析?研究过程是否能被清楚描述以供检验批评?一项科学研究越符合这些原则,其质量越高。”[8]与此对应,教师叙事研究亦应从主动地厘清一个研究问题开始,经历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检索相关的研究成果、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并分析研究素材、撰写并评估研究报告的过程。

1.选择叙事研究的主题:厘清问题、检索相关成果

在确定选题之前,一般需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问题是否清晰;第二,是否确信叙事研究能回答此问题;第三,他人的研究成果是否已经回答了此问题。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大量的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互相联系的三大类:描述性问题——正在发生什么?因果性问题——是否有系统的作用?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为什么发生或怎样发生”[9]。叙事研究关注的是“人的体验世界中行动的意义”,并不直接寻求回答因果关系,一般在描述“正在发生什么”中聚焦与“行为”有关的问题。如某中学语文教师发现班中大部分学生讨厌写命题作文,但有几个学生不但不讨厌,还写得很好,他希望通过叙事研究发现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是如何写作的,以便为改进自己的作文教学策略提供借鉴;某数学老师希望通过叙事研究弄清楚自己在班里实行的“小先生”制对数学学习困难的那几个孩子究竟有何帮助;某班主任希望通过叙事研究弄清楚那个行为怪异的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自己又该提供怎样的帮助……研究问题一般与研究对象相伴相生,“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是如何写作的”、“‘小先生制’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同学有何帮助”、“那个行为怪异的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等等都包含了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当研究问题从“正在发生什么”的真实情境中浮现后,须对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如果检索不到清晰的答案,答案是零零星星不成体系的,或者有答案但自己并不同意,都可视为选题成立。反之,则选题不成立。

选题完成后,应从价值、新意与可行性三个方面对选题进行评判。从叙事研究“关注体验世界中行动的意义”的特征出发,选题价值可以从“是否支持教师发现并积累教育经验”的角度来衡量,选题的新意可从文献检索的结果来判断,选题的可行性需从主客观条件去判断,如研究者的知识储备、能力能否驾驭研究,研究内容是否涉及隐私,研究对象是否愿意合作等。

2.设计叙事研究的方案:考虑成果及其获取渠道

研究设计是教师主动系统地解决问题的重要保障,其文本表征即研究方案。叙事研究的设计须重点考虑“怎样创生并收集研究故事”。事实上,研究故事是伴随着研究的展开自然生成的。研究如何展开,则须思考:研究成果是什么,通过何种渠道获得,需要谁提供什么素材。以“研究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是如何写作的,以改进自己的作文教学策略”为例,思考上述问题可得到以下研究框架:

将研究设计表征成研究方案时,一般分五个部分表述:(1)问题的提出;(2)相关文献的检索综述;(3)研究目标;(4)研究内容与策略(包含研究对象、成果的具体表征、获取渠道、素材及提供者等);(5)研究的时间规划。

一份好的研究方案应达到三个要求:问题清晰;成果具体;研究的具体方法(如访谈、自述、档案等)与成果的匹配度高,即研究方法是合理又合情的。

3.叙事研究的实施:构建现场文本

叙事研究的实施,即按照研究方案展开研究行动,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在研究现场中构建现场文本。将叙事作为研究方法引进教育科学领域的加拿大著名教育学者康纳利和克莱丁宁,将“由研究者和参与者创造的代表现场经验的各个方面的文本”[10]统称为“现场文本”。它代表了研究者从不同资源中收集的信息,包括对研究对象的观察记录、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互动的过程和体验记录及其他相关资料,如研究对象的日记、作品等及其获得渠道的记录……记录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照片、录音或录像。

现场文本一般通过现场记录的方式建构。现场记录要尽可能详尽地表现研究现场的信息,如访谈记录不仅要记录访谈对象的言语,还应记录访谈对象的动作与表情,因此最好能邀请合作者参与记录,也可借助录音笔等工具进行记录。现场笔记主要是对研究现场冷静观察的记录,应从行为、对话、场景等多维度展开,以保证研究信息的丰富与完备。如果实在没有条件进行现场记录,也可在事后追溯研究现场,建构现场文本,但事后回忆多是选择性的记忆,容易遗漏重要的细节,造成记录失真。因此叙事研究提倡现场记录,以避免“故事存在虚构、塑造和选择,不大真实可靠”[11]的问题。

对现场文本的阅读与思考也是实施研究的重要工作。现场文本是对研究现场客观真实的记录,离开研究现场后,阅读现场文本是为了及时琢磨其中的意义与联系。教师应将自己的理解与解释记录下来,以备最后撰写研究报告之用。可以说,教师叙事研究的实施,其实就是按研究方案展开研究,在研究现场建构文本,事后阅读,思考并解释其中意义的循环过程,直到研究问题的答案基本明晰。

4.撰写叙事研究报告:将“故事”作为研究单位并提取“意义”

研究本质上是一个探寻答案的过程,研究报告其实就是一个展示问题答案以及答案诞生的过程,是供检验批评的文本。教师叙事研究报告亦应是一份包含研究主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结果与分析以及研究结论的文本,并非教师“说出自己的研究故事”[12]。其文本结构形式可参照研究报告的“常规结构体例”。与教师用其他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报告相比,教师叙事研究报告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研究结论的得出建立在对“故事”的分析的基础上。现场文本所反映的“故事”是研究的“单位”。因此,将现场文本转换成“故事”是撰写叙事研究报告别重要的工作。

在将现场文本转换成故事前,首先需要思考“对应于问题,从故事中可以探寻到什么答案”。事实上,如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现场文本进行反复阅读与思考,那么答案已经基本明晰。对于“答案”,康纳利和克莱丁宁认为要“超越现场文本中捕获的经验的特殊性”[13],即要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教师可根据答案产生的过程将现场文本加工成故事,组建故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故事能更好地被读者所理解。叙述故事的常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将自己视为“说书人”,在故事之外,作为信息的中介,讲述、评论、解释故事,与读者交流;另一种是直接铺陈事件,似乎没有讲述者,读者阅读时好像亲历了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重组故事,都要注意“避免科学的专门化的说话方法,采用朴素的生活世界的说话方式。因为科学的专门化说话方式掩盖了科学起源于生活世界这一事实,使用生活世界的朴素的说话方式有助于从科学的、观念化的世界回归到活生生的直接经验的世界中去”[14]。

因为叙事研究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由故事中的角色、叙述者、读者共同建构意义世界的过程[15],因此在将诸多现场文本转换成相应故事时,要尽可能保留丰富而多元的真实信息,为读者建构意义留出空间。

叙事研究报告公开前,应将报告送给研究合作者、参与者、研究对象阅读,征求他们的意见,与他们协商,修正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3][11][12]傅敏,田慧生.课堂教学叙事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2、109、154.

[2][6][7]艾米亚·利布里奇等著.王红艳主译.叙事研究:阅读、分析和诠释[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2、6.

[4]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0.

[5]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28(6):26-30.

[8][9]理查德·沙沃森.丽萨·汤著.教育的科学研究[M].曹晓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91、93.

[10][13]康纳利,克莱丁宁.丁钢译.叙事探究[J].全球教育展望, 2003,32(4):6-10.

中学数学教育叙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教育叙事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的研究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从传统实证主义和规定性模式向现象学和“描述—解释性”模式转移。教育叙事研究在教育研究范式转型的背景中兴起,它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与理解,强调教育情境的整体性体验和意义建构,真正使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回归到鲜活的现实中去,使理论研究回归到思想的故里,使教育研究融入实践的滋养。教育叙事研究给广大教师以契机.教师完全可以寓研究于叙事之中,通过教育叙事探索改进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教育叙事的价值

教师每天都在经历着一个个的教育事件,教师的教育生活就是由一个个教育事件累积而成。教育叙事就是讲述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故事,讲述那些蕴涵着教育意义的故事。那些影响着学生和教师自身生命成长的细微脉络可能在故事叙述的过程中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展示出教师的教育生活如何发展的可能路径。正因为如此,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的教育叙事,因其对复杂教育生活中的细微脉络的揭示而使之区别于一般性的故事讲述,成为教师对自身教育生活的反思性研究,。成为增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升这种实践性知识品格的重要形式。教育叙事独特的存在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促进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

传统的教育研究运用教育学的逻辑语言,用理性的、哲学的、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来进行凌驾于教育实践之上的绝对理性的研究。它的观点不可辩驳,结论不容置疑,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研究范式。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教育文化权力,教师作为教育的参与者,他们的声音经常被忽略掉了,教师只能从一个教育的实践者退化为一个执行者。被动地执行教育行政规范、指令。这就极大地压制了教师的教育热情,使其成为了教育领域的“沉默的大多数”。教育叙事研究使教育研究回归教师的教育经验本身,回归教育生活本身,使每一个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话语权。

(二)增强教师对教育生活的自我理解

教育叙事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不仅是一种介入教育研究的方式,而且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反思地、探究地存在的基本方式。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发现往往同时就是对自我心灵世界的发现。教育叙事,使教师与自己经历过的活生生的教育生活进行对话,增进了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丰富对教育生活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在教育叙事中发现与重识自己的生活,修正或强化自己的人生观,使自己的心灵世界得到丰富和充实。

(三)实现教育理论的实践转向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追求的理想目标。但在以往“宏大叙述”的研究范式下,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教育叙事凭借其丰富的生活内涵有机地结合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方面,专家学者对教育理论的内涵领会精深,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多样.不局限于现实的视角,可以透过教育叙事分析研究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更好地从宏观上指导教育改革;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叙事,反省和探究自身的实践经验,运用理论分析去解决教育实际的问题。

转贴于 二、教育叙事的方式

教育叙事的方式很多,若从其叙述的内容来划分,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片段叙事、生活叙事和传记体叙事三种。

(一)教育教学片段叙事

教育教学片段叙事是指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某个印象深刻的片段的叙述,显示事件发生的细节,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因子进行思考、反思。这种方式不仅强调所叙述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情节,而且强调叙述者应是教师本人而不是外来者。同时,作为叙事的行动研究,教师所叙述的教育教学事件除了“偶发事件”之外,应更多地属于教师本人的有意识的改变,是对改变之后所发生的事件的叙述。

(二)生活叙事

生活叙事是指对教师教育生活故事的叙述,借以显明其中所蕴涵的教师的生活体验以及对教师教育生活的细微关涉。教师的日常生活与教师成长、教育状态、教育经历密切相关。生活叙事不仅使教师倾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真切感受到自己主观世界的波澜起伏,而且在反思中重新塑造和不断成就自己,并由此带来整个教育思想的全面升华。

(三)传记体叙事

传记体叙事是指对教师成长过程乃至教师教育生涯的整体叙述,借以显明教师生命成长的历程,揭示教师平凡生活中细微的个人生命颤动。教师以传记体叙事的方式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教师在反思日常生活和教育生活中发生的教育事件时,其教育理论常常蕴涵其中,且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

三、教育叙事的策略

(一)选择适当主题,切入生活

教育叙事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主题,切入日常教育生活.对亲历的教育生活加以梳理、选择、整合和贯通,从而在一种基于对教师亲历的现场感的叙述之中,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同时在众多偶然多变的现场中去透析种种关系,剖析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真实,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教育叙事之不同于一般的故事,就在于作为叙事者的教师并不只是讲述自己的教育经历,而且是理性地对教育生活作出意义的梳理与提炼。教师专业成长一般有两种知识来源:一种是外来的教育知识、教育理念等,另一种是个体经验提升的知识。教育叙事就是要将原初的教育经验提升成为知识性的经验。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叙事实际上是拓宽了教师教育生活的内在知识基础,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教师个体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外在的、被规定的。

(二)审视反思生活,升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