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社会艺术设计慰藉功能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而非名称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⑴所以,虽然艺术设计在20世纪以前没有能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没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出现,但是其上述的一些特点却能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被体现和发挥得淋漓尽致。按照以往的社会发展来看,人们拥有关于衣、食、住、行、乐的各种造物所包含的形式及功能基本能达到相互统一。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地到来,随着科技进步引发的又一次工业革命地出现,艺术设计所应囊括的各种价值及功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某些偏差和遗漏。至少就现阶段而言,艺术设计所要体现的慰藉功能没有完全得以实现。这是始料未及的。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各类产品都得到极大地丰富,而作为弱小个体的“人”由于被分布在一个节奏飞快、人造物充斥周围的环境中,其心理及生理则难免会出现种种不适。这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领域的艺术设计应该分担起缓减这一压力的重责。而本文试图将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艺术设计相联系,谈点有关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

丹纳很早就在《艺术哲学》一书中阐述过艺术作品须臾不可与环境分离这一观点。同样的道理,在谈及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之前,我们应该先分析艺术设计正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以及这种环境对艺术设计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毕竟,艺术设计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它应该对社会生活作出反映,同时还要反作用于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学技术跳跃发展的时期。所谓“跳跃发展”是因为当今人类进步呈现出连锁式的阶段性飞跃。由于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可能始终获取直接经验,只能借助于纷繁复杂的各类知识、信息及技术等间接经验,才能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所以,当一件新的造物出现以后,以该造物为基础的其他产品会应运而生,从而使这个世界以比以往快几十甚至几百倍的速度迅猛发展。人们最熟悉的例子便是建立在大科学和大科技基础之上的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它标志了又一轮科技革命地到来,并始终以其独特地生产方式不断地为现代社会注入发展的活力。而设计的本质是“为人造物的艺术”⑵,它在这种“跳跃发展”中更能体现自己的优越性,不仅可以借助科技成果丰富自己的素材及制作手段,而且还反作用于科技,为其提供具有艺术特征的产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科学和技术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日益与艺术设计相联系,与其共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同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为艺术在形式及内容的多样性上提供了可能因素。“仅以现代家具为例,就有单元系统家具、塑胶吹气家具、纸板家具、聚脂家具和超高堆积家具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⑶此外,科学技术对思维方式的改变产生了新的设计理念及思维,使艺术设计呈现多元趋势。特别是后工业时代的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幻觉艺术、偶发艺术等等都对现代生活观念及设计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艺术设计在这个时代更能体现风格化创作倾向,同时其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程度也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更为加深。

但是,科学技术一直被誉为一把“双刃剑”,它既造福了人类,变革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全球性问题、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布热津斯基说过:“世界正在形成一个‘技术电子’的社会:一个在文化、心理、社会和经济多方面都按照技术和电子学,特别是计算机和通讯来塑造的社会。”⑷所以,如果科技的负面影响波及到整个社会的时候,其产生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一直困扰人类的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膨胀、粮食匮乏等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艺术设计在这种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就现状而言,很多艺术设计作品给人的印象多是局促、不安、焦躁、机器味过重、多种类设计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尤其是电脑艺术兴起以来,人们更加依赖计算机这种工具,想方设法摆脱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手工工艺的设计,制作。尽管在一定时期内计算机与网络艺术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开拓了多种新的设计领域,但是机器痕迹过于明显的问题一直是电脑与网络艺术挥之不去的阴影。

与艺术设计领域一样,其他艺术创造领域也在不同程度上被这个尖锐的问题困扰着。就拿音乐创作来说,计算机技术赋予其自身主题和风格以过分的焦灼和狂乱。使人与人之间好像产生了机器零件相互摩擦碰撞的特殊感受。例如,西方社会在80~9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一种电子舞曲--Techno,它的诞生使一种动作狂乱、奔放不羁的新舞蹈“锐舞”(Rave)变成人们发泄焦虑不安的渠道。“Techno音乐、昼夜狂舞的Rave舞蹈以及舞场上广泛使用的,给人带来的,是被一些英国作家称为‘集体脑休克’和‘借助化学手段对黑夜无感知’。”⑸但是,无论在哪种形式下的艺术创造领域,这种发泄终归不是一种健康的方式,它那种特有的畸形的性格可能会最终没落社会文化艺术。人类自身已在这个社会下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社会进步的步伐迈得越大,走得越快,人们内心的局促、不安、恐慌及压抑的感觉就越强烈。如果再对其精神世界给予缺乏人情味的冲击和刺激的话,人类心理和生理状态必然会相应地产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变化。

虽然,20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科技的影响下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变革,但是文化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却表现为时不时地利用可能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甚至落后的意识形态阻碍着经济基础的长远发展。因此,缩小到艺术设计领域中看,人们正需要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寻求一种解放自己心灵使身心压力得以缓减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将健康的思维方式投入到正常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去。这时,设计艺术慰藉功能就应该被立即提上议事日程。

就字面理解,慰藉有抚慰,安慰的含义。功能则是指事物应发挥的作用。但是,要想在较深层面上去了解其含义,先从艺术设计的目的性方面着手分析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大概不会有很多人否认其明确的目的性。“不过,这种目的有双重本质:既是具体功利的,又是社会的”。⑹根据设计的本质可以推导出艺术设计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活动,是一种具有艺术质的造物行为。因此,它所具有的社会目的性是通过作为“人类与世界调解的工具”⑺这一面貌展现的,它具有多种的复合价值。既然是调解工具,艺术设计在满足功利目的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如何实现社会价值。换句话说,艺术设计不仅是通过造物和实现物品的实用性来服务于人类群体,还必须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一类人的情感,并非只就是设计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则是体现社会价值的一种载体,肩负起就设计领域来说应该具有的抚慰、安慰作用。一方面,人们在享受艺术设计成果时净化解放了心灵;减轻了身心压力;抚慰了焦躁的情绪;舒缓了疲惫的感、知觉。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为达到这一目的(内容)而采用了适应人类心理及生理的功能外在手段(形式)。因此,慰藉功能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在为达到统一过程中而努力具备的一种合目的性的理性因素,它的任务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环节中调节人际关系,引导竖立较为正确的生活消费观念,舒展和升华人类灵魂,使人们在体验物质生产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化领域的同步发展,逐渐达到人类全面发展,从而既体现人的自我价值,又服务于社会,改善社会发展所具备的综合素质。

艺术设计的目的性决定着其功能性,但这些目的归根结底还源于人类的需求。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所以功能的概念也应该是多层次的。设计者的职责便是将人们朦胧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功能目标。在当今时展中,人类物质需求虽然复杂并且繁多,但对这种要求的功能性满足相对容易实现,且较直观,甚至具有可视性,易于衡量。然而那种在局促焦躁环境中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却不是很直观的,可具体操作的。满足这种需求就要以一种包含在设计作品中的气质或魅力为载体的慰藉功能来实现。诚如李泽厚先生曾经说过:“……吃、穿、用等物质需要都有一定限度,比较起来容易满足。但精神的追求却不是这样,它常常是无限的,不好解决,难以满足。”⑻所以,艺术设计才必须在造物的同时考虑到其产品的精神含量。当艺术设计所体现的精神气质或魅力在目标市场的精神追求中寻求到共鸣时,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就得到了实现。这其实遵循了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异质同构”原则。也就是说,当艺术设计作品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中所定位的目标群体的心理感受能在该或该类艺术设计作品中得到肯定的释放的时候,或者说,艺术设计作品使目标群体在心理和情感上获得一种最简单,最规范和最对称结构的时候,艺术设计才慰藉了目标市场,从而使其在精神上感到满足。说到底,这是一种心理平衡。人类由于前述的各种原因,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或多或少失去了一种内心的平衡机制,而艺术设计则可借助多种手段来平衡人们的内心机制,使其在精神上感到舒适。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讲,艺术设计慰藉功能还是从属于功能实用性的,是其实用功能在精神方面的体现,即因为它可以满足人类精神需求,所以应该是有用的。

不过,艺术设计的这种慰藉功能最终还必须通过物质手段表现出来。这里就涉及到表现方式的多元化。正如李泽厚先生认为的那样:“真理是一个由许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去接近它……”⑼从这层意义上说,慰藉功能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这也进一步丰满了艺术设计作品,从多种角度改善其质量提高数量,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的需求。此外,马斯洛曾经把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种:生理的,安全的,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设计的慰藉功能则可通过各种物质手段,根据这五种需求由浅入深地逐一实现,体现不同阶段功能目标。而在这层意义上,慰藉的对象不同,被要求的内容不同,最终导致其表现方式的不同,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规定了慰藉功能的多样形式。

然而,强调多样性不等于孤立统一性。在保证表达方式由多种语汇构成的同时,还应该将设计作品的品格统一到对目标人群进行心灵安慰及教化这一主旨上来。任何设计都不能以牺牲这一原则为代价来获得谄媚于多样性的途径。如果舍本逐末,脱离其慰藉功能宗旨抽象地谈论多样性,那么结果只能使设计作品得不到共鸣,实现不了其社会价值,而仅仅成为设计者孤芳自赏的个性表现品。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应该找到合理解决科技发展与文化心理之间矛盾的方法,实现自己多种价值结构,服务社会。然而,目前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还未能得以充分体现,这不能不说是艺术设计要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因为,为了实现慰藉功能就必须先了解社会问题,研究造型心理、色彩心理、人体工学等等各类复杂学科。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才有可能在一般意义上体现艺术设计对目标市场的抚慰效用。如果要更深地把握慰藉功能的实质的话,还应该研究历史、哲学、民族民俗学等等。这些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更能让人们在作品中得到共鸣,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性研究活动,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不断摸索的长期过程。所以,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所牵涉的问题是很广泛的,它不是单靠一两句话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但是有一条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应该注重“以人为本”,而此处说的“人”并非指单个的人,而是整个人类群体。只有坚持这一理念,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就能起到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

参考文献:

⑴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13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⑵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65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⑶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53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⑷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05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⑸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20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⑹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3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⑺〔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400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⑻李泽厚.美学四讲[M],46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⑼李泽厚.美学四讲[M],20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SocietyandtheSolacefulFunctioninDesignArt

HANChao

(ArtDept.,SuzhouUniv.,Suzhou232001,China)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失独群体;精神慰藉;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082-03

自1978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三十余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人口出生率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数量,遏制了我国人口的急速增长,我国出生人口减少了四亿多,使十三亿人口日推迟了四年到来,减轻我国人口相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但是,计划生育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一些家庭增加了生活风险。本来寄希望于年老时子女照顾的失独父母在面对生活和养老困境的同时也面临着精神困境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对失独群体精神抚慰的机制尚不健全。因此,对失独群体进行精神上的慰藉,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了不考虑的问题,亟需社会专业力量的介入。

一、我国失独群体的概述

(一)失独群体的内涵

“失独”是人们对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的离世这种现象做出的一种简称,而随着社会和研究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使“失独”被广泛应用到学术学术研究与新闻简报中。由于没有正式的概念解释来源可寻,因此多数研究学者根据主要的涵义而自下概念界定。柳志艳认为失独者是指家庭中独生子女因车祸、疾病、灾害等原因离世,其父母的年龄多在50周岁以上并且由于各种原因而不再有子女情况下称为失独[1]。段诗云认为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因病或意外而遭遇在父母中老年时夭折的情况,并因生育能力问题而必须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空虚的家庭[2]。孙静认为在1933年以后出生,年龄49岁以上且只生一个子女,但是子女现已亡的家庭称为失独家庭[3]。谢勇才将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规定只生一个子女,由于不同原因而子女死亡的父母群体总体称为失独群体[4]。上述的涵义界定中可以看出,失独是一个家庭中只有老人而缺少了下一代的鲜生活力,老人在精神上受到严重的打击而难以恢复。同时,孩子“音影”的突然消失,让老人在极度的思念中更加感到寂静、寒冷、空虚和人生无意义。

(二)失独群体的来源

失独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家庭中的唯一一个孩子的离世,而独生子女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全国201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目前的独生子女的家庭已超过2.18亿个家庭,而失独家庭则是已超过一百万这个数字并且这的家庭还在以每年7.6万个的速度再增加[5]。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及房价的升高、高等教育的普及从而导致我国人口发展已进入了“低生育率和老年化加速”的阶段。虽然我国在近期对二胎政策已经实施部分放开的政策,但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已然不会在短时间里就会快速的降下来。欧美已是发达的国家,从其低生育率的现象的原因分析:一是大学教育成为大多数欧美人的普遍经历,这不仅使人们结婚更晚,也使养育孩子的成本更高;二是建立家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土地成本,它不仅决定住房成本,还决定了交通、娱乐、照顾孩子、孩子入学以及其他相当一部分事务的成本。随着我国不断发展,根据欧美这种现象和目前我国的房价不断的上升,物价的不断上涨和城镇化的推进,即使二胎政策完全放开独生子女的家庭的依旧也会有相当数量的存在,不会完全的销声匿迹。

失独群体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抗风险能力脆弱。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告诉我们子孙满堂的现象就是能够让老一辈感觉到最幸福的事情,觉得他这一辈子活的就值了意义,同时这样的家庭也会更稳固。而从相反的方向分析,即使一个在成功的人如果没有后人,他也会暗自觉得这辈子白活了,这也就证明了“无后最大”的现象。但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三十多年之间,人们在政策的条件下只生一个孩子,这样他们不仅对自身的利益做出让步和牺牲,同时他们承担的社会风险压力也更大于那些有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交通事故风险的增加是失独家庭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每年因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伤亡人数一直在20万以上[6],即使在2011年实行禁止酒驾政策,但是因交通死亡人数依旧有6.2万人。这样也就必然导致独生子女家庭的源泉之一依旧存在。与此同时,自然灾害的频发(像地震和泥石流等)风险、顽固的癌症、艾滋和几乎每年都爆发的新型疾病(如非典型肺炎、新型禽流感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死亡率高达50%~90%))风险、火灾风险等也都造成了失独数家庭量增加原因。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婚姻伦理观念发生了变化,由旧封建社会的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到现在的年轻人愈来愈倾向于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乃至丁克一族,甚至是不婚不育的现象[7]。

(三)失独群体的数量推算

目前,关于失独群体的数量还没有官方确切的权威数字。

宏观数量研究主要通过人口学方法进行间接测算统计。2013年两会期间致公党的提案中指出:“中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截至212年,全国范围内‘失独家庭’至少有100万个。”[8]根据王广州,郭志刚,郭振威的研究表明,2007年49岁以上全国死亡独生子女母亲的人口总数在30万以内,在2038年以前持续增长,之后开始下降,最高值在110万左右;2007年49岁以上伤残独生子女母亲总数在22万左右,2017年达到最高值40万左右[9]。

根据卫生部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所显示的改年龄段人口疾病死亡率来推算,15至30岁年龄段的死亡率至少为40人/10万人。由此估计,目前我国每年15~30岁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至少7.6万人[10]。

按照以上数量统计和推算,中国失独群体人数已经超过百万。由此带来的失独群体面临的“中年丧子”所承受的精神和心理压力问题亟待解决。

二、失独群体精神状况个案分析

(一)案例一

2008年1月15日,这是令66岁的杨福胜痛不欲生的一天。这天,已经成家立业的30岁儿子因为车祸当场死亡。杨福胜告诉记者,自从自己发生意外后,他和妻子就变得不能正常交流了,是现实版的“最熟悉的陌生人”,说话的内容不能提及儿子,如果沾点边,全家人都会瞬间崩溃[11]。

大多数失独群体都有像杨福胜这样在独生子女离世后变得与人疏远,不愿意与身边有子女在旁的人交往。每到过年时,他们不愿看到左邻右舍全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二)案例二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民生直通车》报道,记者在武汉采访时听说有一位叫陈淑芳的失独母亲,儿子和丈夫相继离世,一直和妹妹生活在一起。她的身体不是很好,一直由弟弟妹妹在照顾她。

一段记者对陈淑芳的妹妹――陈桥芳的采访。陈桥芳:“我姐姐陈淑芳,结婚十几年才有了一个男孩,但是长到十八九岁的时候,在1995年的3月30号因病去世了。我姐姐非常悲痛,姐夫也因为悲伤过度,得了食道癌,于1999年12月份离开了人世。我姐姐经过这些悲痛的事情,深受打击,多次都想自杀,都是我们姊妹,我姐姐的朋友力劝,才让她活到今天”[12]。

对于失独群体来说,在他们失去独生子女之后承受着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双重打击,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越来越需要人的照顾。尤其是精神上的打击也可能导致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我国有超过百万的失独者,像陈淑芳这样重病在身的失独老人不会是个例外。那么如何缓解失独群体的精神压力和失独群体的精神慰藉问题,是我们当下最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事情。

三、失独群体精神慰藉的必要性

(一)基于社会现实的考量

早在2007年,国家人口计划系和财政部就联合下发了《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山东省是试点之一,按照此方案规定,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会法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年月收入不低于10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后来,标准由100元提升到135元。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扶助金显得有些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独群体的养老和医疗等问题。

事实上,失独群体在经历了“老年丧子”的痛苦之后,通常都面临着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往往因为缺乏精神慰藉而对生活丧失信心。相对于物质帮扶,他们更加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但目前为止,我国还未建立比较完善的失独群体精神慰藉机制。

(二)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分析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以此由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爱和归属的需要又叫社交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和理解,是对亲情、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等的需要。

失独群体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楚,步入老年的失独者要重获生活希望,最关键的还是要走出自己的记忆阴影。所以相比于物质帮扶,对于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四、失独群体精神慰藉的实现路径

对于失独群体来说最直接,最大的冲击就是精神上的创伤。失独群体与其他弱势群体相比,更加需要精神上的扶助。

(一)国家是失独群体精神慰藉的主导力量

从物质扶助需求角度看,失独群体面临的最基本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在失去独生子女之后,谁来为他们解决解决生活中各方面的问题。

国家作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主体,需要为失独群体提供物质上的扶助。尽管国家已经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的家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价的上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补助相对失独群体日常生活杯水车薪。因此,国家应继续强化对失独群体的经济支持。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失独家庭关怀基金和开设失独群体养老院,解决失独群体的实际问题,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

物质决定意识,失独群体的精神孤寂,心理压力,不良情绪等很多都是由自身物质得不到满足造成的。因此,对失独群体的精神抚慰首要应当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加大对失独群体扶助的资金投入。

(二)社会是失独群体精神慰藉的重要环节

社会是失独群体慰藉的重要环节。社会应当充分发挥志愿者协会的作用,定期组织上门服务的志愿活动。鼓励志愿者在节假日对失独群体进行慰问。节假是家庭全家团聚,共享天伦的日子。失独群体特别容易触景生情,看到左右邻居全家团聚,其乐融融,心理失去独生子女的伤痛又会重新出现[13]。志愿者在节假日对失独群体进行慰问,让失独群体拾温暖,远离生活的孤寂。处家节日以外,志愿者还应定期组织上门服务,帮助失独群体做日常生活的小时,了解失独群体的生活所需,以便更好对失独群体进行扶助。

(三)社区是失独群体精神慰藉的基本依托

社区是联系居民的最基本单位,是失独群体精神慰藉的基本依托。为了更好地做好失独群体的精神慰藉工作,需要配备社区心理咨询师对失独群体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专业心理咨询师可以为失独群体提供更加专业的帮助,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专业心理危机干预,避免其自杀自残等极端行为的发生。帮助失独群体尽早走出失去孩子的伤痛。

(四)亲友是失独群体心理慰藉的重要支撑

亲友是失独群体的感情归宿,来自亲戚朋友支持的精神慰藉,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其他任何支持都无法替代的。在失独群体承受老年丧子之后,亲人的精神慰藉出现了巨大的缺失,无论是在心灵关怀还是生活照料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弱化。此时,要积极调动失独群体的亲朋好友,代替失独群体的子女对其父母履行经济支持和生活的照料。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失独群体精神上的慰藉。

参考文献:

〔1〕柳志艳.勇敢地生活下去――呼唤社会关注失独者群体[J].学理论,2012(20).

〔2〕段诗云,马搏,刘杨.中国失独家庭生活困境及其化解途径研究[J].青春岁月,2013(5).

〔3〕孙静.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困境及适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谢勇才,黄万丁,王茂福.失独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探析――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J].社会保障研究,2013(1).

〔5〕王广州.独生子女死亡总量及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1).

〔6〕中国公路网.我国每年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数超20万..

〔11〕赵雪迪.走进鞍山失独家庭:失独者的独白[N].辽沈晚报(鞍山版),2013-02-19.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范文第3篇

就像很多隐士一般,古人眼里的乡村,是逃避世俗纷扰的避难所,成效如何,千百年前早有定论: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朝,大隐隐于市。隐士追求的是独善其身的雅兴,而我们选择旅行却像是一场暂时的身份逃脱。

在阿兰・德波顿眼里,诗人谴责城市造成一系列窒息生命的情感,包括我们所处社会地位的焦虑,对他人成就的羡慕,以及在陌生人面前炫耀的愿望。而要逃离这些在他看来在城市里滋长的情绪,就需要到大自然中,到广阔的乡村里去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这就是华兹华斯在他的诗作中形容的那股自然力量的救赎作用。

但是,几天的旅行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德波顿并不乐观:即使我们承认能从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益不浅,我们却仍可能因为接触它的时间短暂而受限制。用3天的时间沉浸在大自然中所得到的精神抚慰,未必能持续超过几个小时。专心地沉浸在旅游中尚且放松不得,更何况我们中的多数人还不舍得抛开“电子狗链”的羁绊,在旅程中处理公务呢?

地点无所谓,时间长短不重要,我们到底在旅程中寻找什么呢?德波顿用华兹华斯的例子告诉我们,大自然能够带给我们最大的慰藉不在于一段长时间而舒适的旅程,而在于我们在大自然中所见到的景象,可能永远留在我们一生的记忆中,每当他们进入我们的意识,便能与我们眼前所处的困境形成对比,给予我们慰藉。而这就是他所述的“凝固的时间点”。

生活也许困于惯性,“凝固的时间点”是珍藏在记忆里的某个场景,不一定是名胜古迹,却是旅行中最触动你的地方。

目的地:回归

对于想外出的人来说,去哪,也许会被视为是个最关键也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去哪里真的那么重要吗?德波顿在他的书中隐隐有这样一个观点,你对旅行的期待是怎样的?那个让你心驰神往的去处,应该是已经附上了太多他人评价的地方。想去凤凰,一定是追寻着沈从文的湘西而去;到普罗旺斯,一定是想亲眼看看凡・高画中的景致。而旅游的质量高低,是否是以这些艺术与现实景致的相似度作为评价的尺度?我们印证了他们的感受,而我们真实的体验又在哪里?

事实上,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在创新的过程中,实际是简单化和选择的过程,都是创作者主观的感受,凡・高也许教会了我们如何欣赏柏树,但他的体会不能取代或等同于我们的真实体验。寻找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拍照留念,在德波顿看来,自从出现了“傻瓜机”,就极大地缩短了我们观察美丽事物的时间,自以为可以把即将消失的景致留在相机里,却吝啬停留精心体会的时间,如果用画一幅画的时间,去赞赏满山遍野的雏菊,去体会接天海洋的壮阔,也许这样的旅程留给我们的回忆会更多。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范文第4篇

老年人需要的精神赡养,决不只是需要儿女回家看看、吃顿饭就走,或打个电话简单问候一下,而是更深层次的情感关爱,他们企盼多方面的心灵慰藉。因此,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应遵循以下六大原则。

1.尊重人格 满足老人自尊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老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老人顺心,对老人的爱好和生活、饮食习惯,不要过多干涉。即使是对老人身体健康不利的不良习惯,也应慢慢好言相劝,不要动不动就与老人争吵,说老人是老糊涂、老顽固,让老人生气。总之,不要好心办成“坏事”。

2.精神慰藉 重视情感关怀

老年人希望享受天伦之乐,得到家庭温暖。所以,有空常带着孙辈回家看看,平时多与老人通电话、写书信报平安。小辈们的虚心求教与玩笑,也会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但老人对子女的牵挂却是不变的,作为儿女等晚辈各方面平安健康,不让老人牵挂,都是在尽自己的孝心。

3.语言沟通 排遣孤独寂寞

儿孙们多与老人在一起唠唠家常,会使老人感到精神愉快,有利于排遣孤独。若老人因故没与儿孙们生活在一起,最好走出家门,或与好友聊天,或去老年大学上课,或去社区参加文体活动,精神面貌会因此大大改观。聊天不但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排遣寂寞和忧愁,还可增长知识,获得信息。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对调节精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都大有益处。

4.关心生活 满足生活需求

晚辈要主动关心老人的生活需求,小至穿针引线,大至一些重体力活。如果经济条件许可,给老人请个保姆,是非常必要的。

每个老人的性格、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不同,其精神与生活需求也不相同。如长期患病的老人,由健康人转变为“病人角色”,一时很难适应,情绪上容易焦虑、烦躁,这时他们最需要精神安慰和生活上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子女和亲友的体贴、关心和细心照顾,尽可能使老人在患病期间精神愉快、安心养病,有利于老人尽快康复。

5.环境幽雅 保证生活舒适

老年人需要一个美观、整洁、舒适、安静、向阳、空气流通的居住环境。在给老人购买住房时,不但要考虑住房本身的结构,也要注意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优良舒适的居住环境,对保证老人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自我慰藉的小短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片段 场景 关系 治愈

三万英尺的高空中,飞机正在抵抗地球引力,而理智正在抵抗欲望的侵袭。机窗外稀薄的空气会压得人喘不过气,而这架膨胀着的飞机却自由地浮在天空里;机舱内场景变幻得叫人猝不及防,而自有孤单的人依赖于对精彩八卦的剥茧抽丝和侦查推理。当飞机平稳着陆,颠簸过后的人心也随之进入了既定轨道。铁凝的短篇小说《伊琳娜的礼帽》讲述的就是“我”所目睹的一个异国女人的情事,而窥破他人隐私的“我”却为年轻女人做了最后的掩饰。

在叙事虚构作品中,人物的构造是由读者根据散布于文本的各个征象拼凑而成的。异国女人伊琳娜的故事是由“我”一步步地引导着读者的目光去发现的,好奇心驱使“我”对其外表、行动和不通的语言都作了看似精准的猜测。“我”自顾自地给这个异国女人编了个名字叫做伊琳娜,无聊也好,排遣也好,“我”不在乎,也许只是她那“平静地等待回家的神情”让旅途劳累的“我”稍有一丝慰藉。在“我”阴郁沮丧的旅程中,这个异国女人是唯一没有使我反感的,对她的关注似乎成了“我”寻求治愈的前奏,只是剧情的发展没有契合“我”的判断,但这次经历确实让我不枉此行,因为它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整饬着“我”的阴郁内心。接下来,作者开始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即通过偶然的一次性行动来暗示。“一次性行动大都揭示人物动态的性格侧面,常常起到叙述转折点的作用”,“尽管一次性行动并不反映恒定性格,却同样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伊琳娜在日常生活中定是一位端庄而顾家的贤妻良母,但作者安排在机舱内的这次行动描写则表现出了她性格的另一面――在偶然场合下驾驭暖昧的片刻妩媚,这就使这个异国女子的形象显得丰满起来。叙述转折点就在“当我睁开眼时,我发现者机舱内起了变化”,伊琳娜在“我”的注视下与“瘦子”――一个帮过她的陌生男人开始了言语交流甚至是肢体接触,瘦子对伊琳娜步步为营的调情和一系列暖昧行为都被“我”尽收眼底,“我”邪恶地期待着好戏上演,但男女主人公的收敛最终打破了“我”的期待,“一切不可能再有新的可能”。瘦子和伊琳娜终究是什么也没发生,他们找到了自己应该的位置。两人的妥协让“我”恍如在梦中,是伊琳娜的大帽盒又把“我”拉回到现实,当“我”从瘦子手中夺过帽盒交给伊琳娜丈夫的时候,一切都圆满了:略显尴尬的伊琳娜依然端庄,“我”则因成就了一次助人为乐之举而化解了之前心中的种种不满,内心的涤荡比他人的感激更让“我”领悟到一种与人为善的快乐。

铁凝曾经谈到过她对短篇小说的认识和理解,“好的短篇正在于能够把这些片段弄得叫人无言以对,精彩得叫你猝不及防。因为世界上本不存在一气呵成的人生,我们看到的他人和自己,其实都是自己和他人的片断”。在飞机飞行的九小时片断中,伊琳娜、瘦子、萨沙和“我”都经历了人性自我完善过程中的倾斜和回归。

从表面上看,旅行是让生活暂时脱离常态的一次华丽冒险,但在整个旅途中,旅客们几乎一直待在沉闷的、飞翔着的机舱里,密封窗稀释掉大部分外景,于是,怎样熬过冗长而封闭的旅途成了旅行中最重要的冒险。伊琳娜便在这欲望横溢的小空间里开始了与瘦子、同时也是与自己的角力对抗,小说作者聚焦手部密集动作的描写,再现了迷情中的男女或进攻、或抗拒、或妥协的迷离场景。伊琳娜是“我”眼中中端庄女子,她接受调情,但道德理性的底线她也始终坚守,这也许正是刺激到“我”阴暗心理的地方,不失端庄的她赢得了我最后的善意之举。瘦子或许是在沉闷旅途中寻觅艳遇对象的猎手,伊琳娜给了他表现绅士风度的大好机会,一切都进行得尽如人意,但到最后他的本能欲望还是在伊琳娜的抗拒下适可而止了,直到小说结尾,他提着帽盒寻找女人时却颇感为难,他无意使她难堪,因为他的本性中也不失某种善良。萨沙是瘦子和伊琳娜发展亲密关系的障碍,不过这个早熟且早慧的孩子在接受了瘦子的馈赠后还是识趣地退出到他们的私人空间之外,萨沙不满于母亲的异常表现但始终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最后一幕萨沙对“我”无言的暗示也让我感受到一种“令人心碎的天真”,萨沙要守护他的家人。张爱玲曾经写到:“小孩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糊涂。父母大都不懂得子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为人。”对机上已经发生的或不曾发生的事,萨沙完全心知肚明,他禁不住美食诱惑因而没能从一开始就制止这段“关系”的发生,但礼帽盒不合时宜的出现还是让他立刻警觉起来,向“我”做出一个“不可辜负的手势”。至于“我”,一个在迷乱的旅途之夜目睹艳事的寂寞旅人,因为好奇和无聊且带有想看正派女子出丑的阴暗心理,有意地成为了这一幕暖昧情挑的观众,但正派女子对道德底线的坚守敲打到了“我”的内心,“我”从关注到鄙夷,再到伸出援手,也经历了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两次的“当机立断”兆示了“我”评判标准的转变,当初那个“当机立断”离开表姐独自返程的“我”懂得理解别人了,那个在刚登机时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习惯性漠视的“我”变得宽厚了。

铁凝说:“小说反复表现的,是人和自己(包括自己的肉体和自己的精神)的一种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作家通过对关系的表现,达到发掘人的精神深度的目的。”而在《伊琳娜的礼帽》中,小说人物之间或熟悉或陌生的关系都带有了一点寻求慰藉和互相治愈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