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我启发式教育

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精选

自我启发式教育

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启发式教育;现状;策略

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式的教育理念具备较强的生命力,能够增强教育效能,为开展教育工作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样,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也要学习孔子教育思想,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启发式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实现教和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同时,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落实启发式教育理念,教师要多层面、多角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质量。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够稳固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够稳固,教师依然站在权威者的角度指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根本无法全面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语文知识的状态之中。同时,部分教师认为初中生的好动性比较强,不能够给予过多的自由学习空间,需要多方施教、严加管理。这种语文教学理念很容易引发初中生的厌倦心理、抵触心理,不能用启发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课堂教育效率比较低。除此之外,学生缺乏表达自己想法、观点的机会,通常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主观意识完成学习任务,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无法培养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缺乏语文教学情境的融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想让启发式教育活动全面落实下去,展示出启发式教育的优势与作用,教师需要创新、更新语文教学过程与模式,用初中生感兴趣、熟悉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专注、自主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中。但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缺乏语文教学情境的融入,导致部分难点、重点知识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语文学习素材较为单一化、枯燥化,语文教学过程无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互动的机会,教师无法全面得到学生方面的学习反馈,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同时,在语文课堂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沟通,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困惑,设定的语文教学情境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根本无法展示出启发式教育的优势与作用。

(三)启发式教育不切实际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启发式教育不切实际的问题,教师依然会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只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即使在落实启发式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也是更加关注语文教学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压力学习状态之中,在语文课堂中师生缺乏互动与沟通,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单一。同时,当前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育,无法达到实现常规化、普及化的应用状态,只是在公开课落实启发式教育,没有意识到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当前启发式教育等同于问答式教学,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回答的方式,学生无法自主思考、积极参与,自身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激情有待增强。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育策略

(一)通过兴趣激发落实启发式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通过兴趣激发落实启发式教育,让学生能够自主、积极投入语文课堂活动中,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化的语文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只有融入学生感兴趣、熟悉的语文教学素材,才能够消除学生学习知识的畏惧心理,以最佳的状态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中,深化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兴趣激发的教育手段是多元化的,教师可以借助于设定问题、构建语境、留白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定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巧设质疑,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与兴趣爱好,设定一些有梯度的课堂问题,让学生大胆探究、思考。教师要抓住时机去启发,让其产生一种茅塞顿开的学习感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成就感、自信心、自豪感。教师可以用开放式的问题来启发学生,让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学习想法与观点,发展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梳理语文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想习惯,增强语文启发式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同时,教师也要借助于教学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落实启发式教育理念,用真实的语境呈现文本知识,发表一些提示性的课堂语言,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语文知识。

(二)借助知识迁移进行启发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借助于知识迁移进行启发,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育效果。教师要注重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迁移,通过旧知识启发性地引出新的语文知识,通过新的语文知识启发学生回忆旧的语文知识,实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循序渐进启发学生,让学生全面掌握文章中的主题、主旨、思想,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语文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迁移,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常识引出语文知识,通过生活经验、生活常识的启发让学生举一反三,展示出语文知识的实践性、生活化特征,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也要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迁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展、延伸教材知识,启发式引导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领域,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的融合,借助于启发式教育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为之后的语文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利用教具对学生进行启发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利用教具对学生进行启发,为语文课堂增添更多的教学活力,让抽象的语文知识更为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模型、图表、图片、标本、多媒体技术都可以作为教具来启发学生,再配上教师的启发式语言讲解,让学生融入真实情感去理解文本内容,锻炼逻辑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学会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发展综合语文学习能力。当前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把静态的、单一的文字知识用图片与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阅读,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之下,用心去感知文本中的思想感情、人文意蕴。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社会生活,利用生活化教具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在掌握文本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不仅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结果,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把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融合在一起,通过启发式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四)开展多元活动融入启发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开展多元活动,以此来融入启发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多形式展示文本知识,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课堂学习状态,这样才能够取得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教育活动来渗透启发教育,改变以往语文理论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我、展现自己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真实体验中获得感悟与启发,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在角色扮演教育活动中,通过教师启发式布置角色扮演主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主题、策划方案、积极表演,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梳理知识脉络,重点分析人物心理、表情、性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知识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互动、沟通的机会,借助于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渗透启发教育理念、模式,教师通过设定主题让学生之间去相互借鉴和学习,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感知到文本知识中的中心思想、主题脉络、写作手法,借鉴其中的语言魅力、文字技巧,让学生真正掌握文章内容,展示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和谐的语文课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启发式教育理念的运用,充分展示出启发式教育的优势与作用,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温馨的语文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语文知识探究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掌握文本知识的同时,锻炼语文学科思维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实践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明清.巧用“金钥匙”,智开高效门———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的提问艺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23):79.

[2]仝利涛.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性探究———“内化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8):280.

[3]夏宇.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课堂评价———基于对10节录像课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4(4):5.

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第2篇

1.双向交流孔子讲授仁义礼智,不是板着面孔正襟危坐地侃侃而谈,弟子循规蹈矩洗耳恭听,而是师生敞开心扉,双向交流,引导学生发问,启迪学生思考。所以遍观《论语》全书,大体记载的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孔子鼓励学生发问,很多问题的解答都是出于学生的发问。《论语•颜渊》篇记载: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在这段对话中,弟子子张向孔子请教“士要怎么做才能称得上达”,孔子并没有立刻进行解答,而是反问子张对于“达”的理解,让子张先经过一番思考,孔子从中了解到弟子认识上的偏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引导弟子思考“达”的真谛。而如果是古怪刁钻的提问,孔子也来者不拒。孔子有个弟子名叫子贡,言语功夫非常了得,时常爱问一些刁钻的问题。有一次,他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论语•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不满足,又问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还不死心,继续问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试想,如果没有子贡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二人的讨论又怎会如此深入?除了鼓励弟子发问,孔子也乐于与弟子聊天,在平等的沟通中给弟子以循循善诱的引导。《论语》中曾两次记载孔子与弟子关于志向问题的讨论。在这两次讨论中,孔子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友人,倾听着弟子们的志向与抱负,引导他们挖掘内心所求,树立美好志向。一句经典的“吾与点也”(《论语•先进》),更是引起了师生思想间的共鸣。通过平等讨论,既帮助孔子了解了弟子,也帮助弟子了解了孔子,促进了师生关系的亲密融洽。孔子与弟子间的双向交流,有时甚至还会采用辩论的方式。在《论语•宪问》中,孔子就与子路、子贡对“管仲是否具有仁德”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试想,如果孔子没有给弟子发表观点的机会,而是直接给出他对于管仲的评价,很可能他就不能了解弟子内心对于仁的看法存在哪些偏差,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正。正是因为孔子给予了弟子发表观点的机会,使得课堂上不再只是师傅一家之言,而是你来我往的辩论互动,使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两种观点找到更合理的答案。

2.“叩竭法”《论语•子罕》中对“叩竭法”有明确的记载: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凡事必有两端,譬如终始本末上下正反。孔子就鄙夫所疑之事的始末、正反等两端去叩问推敲,直到问到穷竭处,这正是《中庸》所说的“执其两端,用中于民”———执两用中的意思。这种“叩竭法”,实际上颇类似于今日之辩证法。辩证法讲矛盾,矛盾双方对应而生,彼此之间没有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依相存、相互转化。通过辩证矛盾着的两端的对比,受教之人必能从中得到启发,在两端的对比中找到正解。孔子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启迪受教者辩证地思考问题。《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贡让孔子评价子张(师)和子夏(商)谁更贤,孔子认为“子张才高意广,所失常在于过之”,而“子夏笃信谨守,所失常在于不及”。子贡听了这个评价,进一步认为子张的“过”比起子夏的“不及”要好些,但孔子却教导他过犹不及,惟有达到中道才为最佳。在这个例子中,孔子正是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启发子贡去寻求德性的中道。

3.因材施教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更令人称道的,是他所坚持的因材施教精神。孔子的弟子“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们的家庭背景、身份、物质条件、才性气质等大有不同,但不少弟子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弟子们之所以能有不同的成就,与孔子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是分不开的。正是出于对弟子的深入了解,孔子才能就弟子本身的缺陷入手,对不同的弟子进行不同的引导教育,让他们朝着不同的修养方向发展。坚持因材施教,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大众化的启发引导,而是体现了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精神,使得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带上了个性化教育的色彩。因材施教的精神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随处可见,《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典型的事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同样是问“闻斯行诸”,可是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的回答却恰恰相反,原因何在?我们且看孔子自己的答案:“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求,即为冉有,冉有这个人,平日做事谨慎畏缩,所以孔子鼓励冉有“闻斯行之”,听到了就去做。由,就是子路,子路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勇刚强鲁莽,行动果决,只要听到了,就一定要去做。为此,孔子曾评价“由也喭”,并认为子路这种性格最后会害了他,“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果不其然,子路最后就死于卫国之乱,可见孔子对其弟子的了解多么透彻。因此,为了规劝子路,孔子让他行动之前应参考父兄的意见,不要鲁莽行事。这正是针对弟子的不同弱点实施了因材施教的引导,防止学生在品性修养上出现“过”或“不及”的毛病。又譬如,“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有很多弟子相继问起“仁”的涵义,但奇怪的是孔子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样,也没有一次很明确地为“仁”下过定义。究其原因,就在于“仁”是诸德圆融的最高境界,有很多具体的表现,而每个人的才性气质不同,成就仁德的路径也不一样。所以孔子只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很具体地从各种角度去启发弟子思考自身存在的道德缺陷,从不同方向完成自我的道德修为。如果孔子对于每个人的教导都毫无区别,那么就不能针对每个人的长短加以引导,道德教育的效果也不会发挥到极致。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1.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的重要课程。就思想道德教育这部分内容来说,道德观、价值观等并不像数学、物理等科学性知识那样只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是对就是错。在思想道德领域,只要把握住主流取向,那么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更多的是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门课不是要教师简单地判断对错,给出惟一答案,而是要在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讨论争辩中发现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弱点,然后加以引导和规劝。如果不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只搞一言堂,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自然无法让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此外,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突出的个性特点之一就在于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大学生强烈关心自身发展,具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能力,并且非常相信自己,笃定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就是正确的,讨厌被灌输。可是,由于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不够理性,容易冲动,再加上自身社会阅历还不够,容易被一些不良价值观所腐蚀而不自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被动接受课本或自己的观点,那么学生就有可能不服教师所说。只有给予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然后再针对其弱点因材施教地加以启发引导,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价值观的优劣,从而接受教师的教育。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对于“基础”课来说意义重大。

2.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把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运用到“基础”课教学中,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问题导入。教材上的内容,主要是知识点的陈述,要想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可以采取问题导入的形式,把平铺直叙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例如在“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一章中,有一个关于道德起源的知识点。笔者在讲述这个内容时,就采取了问题导入法,设置如下几个问题“道德是上帝赋予的吗”“道德是人天生就有的吗”“人的道德跟动物的本能情感反应是一样的吗”,让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生产实践劳动才是道德起源最重要的条件”这一结论。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比直接说出答案要好得多。第二,随时发问。孔子重视与学生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问,在“基础”课教学中若也能允许学生随时发问,这有助于学生勤于思考,对于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的课堂反应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三,课堂辩论。孔子的“叩竭法”强调就问题的两端进行研究,最终得出最合适的答案。这种方法在“基础”课教学中也可以广泛运用,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课堂辩论,启发学生在激烈辩论中理解彼此观点的利弊,找到正确的结合点。例如,在讲授“法律和道德的作用”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设置“维护社会秩序主要依靠法律/道德”这样的辩题,让学生通过辩论体会到法律和道德的作用各有优劣,认识到最恰当的约束自身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方式还是要做到二者结合。第四,主题发言。按照教学内容,让学生去搜寻相关案例,并对案例加以评析,最后在班上进行主题发言。这项实践活动既可锻炼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又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因材施教做好准备。同时,师生共享案例资源,实现教学相长。第五,小组研究性学习。为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一个研究主题,如“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值与幸福指数研究”“大学生信仰缺失状况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对社会道德现象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去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方法;应用

启发式方法具有鲜明的教育特色,是一种以充分体认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征为前提,以营造自由平等的教育情境为条件,以教育双方充分互动交流为基本路径的方法,对于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也特别强调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宣传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使得这种刻有中国传统文化烙印并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发挥出更好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效应。

一、高校思政课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重要价值

(一)人本性价值。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2]在高校思政课中,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同时也是参与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育的人本性,这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要求。教育中的人本性包含着双重内涵: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要求教育要围绕着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与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价值;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则要求教育要关照与服务于学生,在解决一切现实问题时,始终确立对学生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启发式教学方法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教育氛围中学习和探索,最终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彰显了教育的人本性价值。

(二)交往性价值。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曾强调教育的实质就是心灵对话、精神契合、文化传递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要依赖于教育双方的“交往”,即“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3]。教育过程中的交往是达到教育目的之必要途径和方式。教育交往是以承认教育双方的平等性和创设自由平等的教育情境为前提,以选择合适的语言为中介,并以教育双方的充分对话交流为方式,从而实现教育双方情感共鸣、心灵沟通、意义共生的过程。在启发式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双方都是独立平等的主体,教育者能够借助于各种启发引导的策略,包括选择教育的语言、方法、手段、载体以及创设教育情境等,使教育双方在“启”与“发”的双向互动过程中真诚敞亮、自由平等地对话交流和探讨问题,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渗透性价值。孔子曾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4]面对提问,孔子并没有直接言明问题的答案,而是在问与答的互动过程中共同求解,其隐藏了教育的目的,却更好地达到了教育的效果。启发式方法深刻地体现了教育的渗透性。教育过程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教育者不事先言明教育目的,而是将教育内容和信息隐藏于施教过程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教育的渗透性能够减少教育过程中的阻力,并增加教育的灵活性和亲近感。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理论、知识、信息巧妙地融入到各种教育载体当中,并结合教师设疑提问、反诘引导等启发策略,则更容易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从而“水到渠成”。

(四)发展性价值。“教育是立足于人的发展,通过把人的发展提高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水平上来解决其所面临的基本矛盾的,并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以教育为中介的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5]。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也是实现人的发展最重要途径。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身心发展水平的完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而启发式教学方法,既注重创设自由平等的教育情境以及发挥教育者的启发、引导、疏通作用,也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更为和谐融洽,学生也能够更为深入、有效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从而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得到更好的锤炼和提升,这也就给予了学生更加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高校思政课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主导性与主体性并存原则。所谓主导性原则就是要坚持统一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6]。因此,社会主义高校的思政课就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宣传贯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主体性原则,则是要求肯定教育双方的主体地位,构建教育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互动模式,给学生创造自由民主的教育空间,通过教育双方的交流、沟通以及教育情境的启发、感染作用,促使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从而达到认同与接受教育的目的。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主导性与主体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体现。其中主导性是正确政治方向的保障,而主体性是学习能动性的保证。同时主导性必须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为前提,而主体性并不是放任自流、价值虚无,而是在跟随教育者的点拨、开导、施教下的能动性特征。

(二)显性与隐性互补原则。所谓显性,即教育形式的公开的、直接的、规范正式的特征,它是教育过程“有形”的特征。所谓显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依靠各种显性的手段、载体和活动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准则。而所谓隐性,即教育形式的内隐的、间接的、隐蔽的、带有自发性质的特征。相对显性来说,它是教育过程“无形”的特征。为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须发展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特征,这符合现代教育本质与规律的内在要求。因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并时刻受到人类其他实践活动的影响。这既使教育的隐性原则具有了现实的紧迫性,同时也具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因此,坚持隐性原则就是要将特定的教育信息寓于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存在形式之中,从而实现教育过程的生活化、常态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认知性与情感性结合原则。认知,既指认知的内容,即教育信息,包括理论形态信息与经验形态信息,也指认知的能力,即学生知觉、注意、理解、记忆与接收的效度。因此,从认知的内容角度讲,认知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促使学生有效地理解与接受各种教育信息。从认知的能力角度讲,认知性原则是指教育过程中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同时,从教育目的来讲,高校思政课除了要培养学生高度理性的思想认识能力与水平之外,还应该着力于学生情感培育,即应该积极地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发展情感调节能力,促进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心态,尤其是要培养人们的使命感、道德感、荣誉感等等”[7]。因此,情感性原则,即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因素、注入情感力量,在教育双方之间架设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实现师生之间的心意相通、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与情绪调节的能力,培养其高尚的情感体验。并且还要将认知性与情感性统一起来,在认知过程中借入情感的力量,在以情动人中提高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去追求真理。

三、高校思政课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具体方式

(一)事实开导式。事实开导式,就是针对特定议题,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依据,从而开启思路、引导正确认识、澄清错误观念的方式。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8]事实是人们形成思考、得出结论,乃至认识与探索真理的客观基础。而要增强事实开导过程的说服力,其所依据的事实必须符合客观性、全面性、时效性和典型性的要求。其中,客观性要求以真实的数据、事件、成就等事实为依据,在教育双方充分交流探讨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从而揭示事实真相及其内在本质与规律;全面性要求向学生充分展示事实内部的矛盾性,包括存在的问题与成就、挑战与机遇等,让学生在对比分析、质疑析疑中,分清主流和支流,得到启发与进步;时效性要求以最新的事实来澄清谣诼、辨明真相;典型性则要求以典型人物、事例作为榜样,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

(二)情感渗透式。情感渗透式,即在教育过程中找准教育双方理解、沟通的心理基础,营造自由温馨的氛围,在情理交融、事理交融的过程中最终达到教育双方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思想统一。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和关心学生,做到热情、平等、友好,在交流过程中其言应情真意切,其行应友善关爱,做到富于亲和力,善于倾听,使教育过程成为一门以情感人、用爱育人的艺术。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与载体,既可以在教育者的言行中渗透情感,也可以设置特定的情境,如展示相关的视频、图片或者感人的故事情节等,从而使教育双方感觉到情感力量之所在。再次,要有鲜明的目的性。情感渗透既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接受真理、追求真理的热情与动力。总之,情感渗透式教育方法就是要将教学过程建立在教育双方相互理解、同情、感恩的基础之上,让情感去丰富体验、开启智慧、激发潜能、点化心结,让情感的力量化为对真理追求的力量之源。

(三)论理说服式。论理说服式,即针对特定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通过教师对理论依据耐心细致地分析、推理与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知的方式。首先,教师自身对理论本身要有正确的认识。对理论的断章取义、歪曲篡改会引起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其次,论理必须彻底。“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9]。论理彻底既需要把握理论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内在逻辑,也需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论理说服的过程还必须将先进、正确的理论、思想与“歪理”作比较。所谓“歪理”即虚假的、歪曲的理论。比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自觉地鉴别理论的真伪。再次,论理引导还必须依靠丰富的载体与手段。即充分地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与载体,如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地引导与启发。

(四)情境交融式。情境交融式,即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教育情境,教育者、教育情境及受教育者之间交互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首先,合理设置显性和隐性的教育载体。显性的载体即可以为人的感官所感觉得到的载体,包括物品、文字、图画、声音和视频等。而隐性的载体,即是容易被感官所忽视但是又能产生教育影响的载体,一般是指教育环境或氛围。显性载体和隐性载体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与价值,并且是逻辑关联、意义相通的有机整体。其次,巧妙隐藏教育者的教育目的与意图。教育情境的设置就是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影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使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10]他坚信隐藏教育意图是教育艺术的重要因素。再次,建立起“教育者—情境—受教育者”之间的充分互动。教育情境既是一种静态的客观存在,也是一个动态复杂的“交互关系场”,是在教育双方之间,以及教育双方与教育情境之间形成的双向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既包含着信息的交换,也包含着意义与价值的沟通以及情感的交流。

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第4篇

一、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系统、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以启发式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业务素质是核心,文化素质是基础,身体心理素质是前提,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做到学习理论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作为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努力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以此为基础,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培育出适应社会的各类人才。

二、教师要树立勇于创新观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精神不竭的动力源泉”,教育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知识、创新意向、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创造能力。教学要以传授学生知识、培养能力、个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把学生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当前,世界各国在教育普及程度和知识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越来越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并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优秀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加以重视。而造就创新人才的途径是教育,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以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带动教育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敢于对现有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进行改革。教师要能够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教师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教师要树立以终身教育为信念的价值观,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向学生提供真正理解知识社会的钥匙,引导其学习,促使其终身学习,因此,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引导水平,并且首先自己要进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娴熟的教育教学能力、优良的个性品质和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要彻底改变那种“学校几年充电,社会一生放电”的传统教育观念,不仅重视知识的存量,更要把握好知识的增量。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应始终处在终身教育的大环境中,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水平。

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第5篇

一、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系统、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以启发式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业务素质是核心,文化素质是基础,身体心理素质是前提,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做到学习理论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作为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努力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以此为基础,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培育出适应社会的各类人才。

二、教师要树立勇于创新观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精神不竭的动力源泉”,教育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知识、创新意向、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创造能力。教学要以传授学生知识、培养能力、个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把学生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当前,世界各国在教育普及程度和知识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越来越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并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优秀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加以重视。而造就创新人才的途径是教育,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以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带动教育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敢于对现有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进行改革。教师要能够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教师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教师要树立以终身教育为信念的价值观,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向学生提供真正理解知识社会的钥匙,引导其学习,促使其终身学习,因此,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引导水平,并且首先自己要进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娴熟的教育教学能力、优良的个性品质和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要彻底改变那种“学校几年充电,社会一生放电”的传统教育观念,不仅重视知识的存量,更要把握好知识的增量。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应始终处在终身教育的大环境中,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