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毕业实习环节工作总结

毕业实习环节工作总结

毕业实习环节工作总结

毕业实习环节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毕业实习对象

XX届全院本科毕业班学生。

二、毕业实习时间

XX-XX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和第二学期。

三、毕业实习进程安排

周次时间内容及要求

XX-XX学年第一学期9-11周XX.10.25­-XX.11.141、做好实习动员,制订安排计划,明确实习时间,确定校内指导教师。

12-14周XX.11.15-XX.11.301落实学生实习单位,以班级为单位上交《毕业实习登记表》

XX-XX学年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第一学期15-20周第二学期

1-12周XX.12.6-XX.5.151、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认真填写周记,教师进行过程指导。

2、指导教师每周与学生联系至少1次,教师进行指导。

3、二级学院组织教师对实习点检查,教师现场指导。

13周XX.5.10-XX.5.161、学生返校,上交实习鉴定表、毕业实践报告。

14周XX.5.10.-XX.5.201、毕业实践成绩评定、二级学院实习工作总结。

四、毕业实习环节的组织

1.重视集中实践环节的质量,成立集中实践环节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实习秘书:

指导老师:

2. 实习场所

自主实习生由其本人选定实习场所,原则上必须是医药、化工、生物、保健品、化妆品等相关生产、研发、营销单位,填写审批表,报药学院批准;由药学院统一安排的实习单位有合肥圣鹰药业、安徽国正药业、合肥先锋药业、阜阳金太阳药业、合肥国森药业、温州康之源药业等,学生确立实习单位前可向辅导员了解实习单位概况,并就实习单位确定事宜与家长沟通。

3.指导教师资格

根据学生及实习单位情况,组织实习小组,一个实习单位指定1-2实,由药学院和企业分别确定1名实习指导老师,实行双导师制,指导各组学生指定毕业实习。集中实践环节的指导教师应由较高思想理论水平、较好专业知识能力和较强写作能力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担任:

(1)具有药学专业或相近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取得药学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的高校教师。

(2)具有药学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从事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满3年的教师。

(3)没有达到以上条件,但是从事药学专业工作五年以上,对制剂原理和工艺路线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工人也可作为指导教师。

4.指导教师职责

(1)熟悉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药学专业见习、质询等教学环节的专业技能,药学理论及行业动态,熟悉药品管理办法及实际操作规程与方法。

(2)做好实习准备工作。用2学时时间指导学生准备好实习必须的各种文件、资料、器材;向学生讲明见习、实习的目的、任务、要求、注意的问题、各种报告撰写方法及其要求等事项。

(3)指导学生实习全过程。在实习开始后,及时指导、解答、处理疑难问题,做好学生与学校、实习基地及实习导师的联系、沟通与协调工作,并做好集中性指导与检查。指导老师每周与学生联系不少于1次,合肥市内每月到实习单位实地指导1次。

(4)在实习结束后,及时要求和检查学生撰写的实践环节报告;审查学生报告的真实性、科学性;评定学生报告成绩。写出评语并提出评分意见。

(5)指导学生做好毕业生时间环节总结撰写工作。毕业总结撰写集中指导课一次,不少于3学时。对学生撰写的毕业总结初稿进行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写出评语、评定毕业总结成绩建议。如发现作业(总结)有抄袭问题应责成重写。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个别指导次数不能少于3次。为了真实客观反映教师指导过程,提倡用电子形式如email,XX的方式进行指导,请指导老师保留实习周记、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等指导和批改记录,保存好指导内容、指导时间备查。

5.指导老师安排:按照学院相关规定,药学院XX届本科毕业生人数82人,共分成14组,需安排14位校内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及指导学生名单参照毕业论文(设计)。校内指导教师根据辅导员和自身了解确立实习小组长,原则上一个实习单位要确立1-2名。

6、指导老师工作量确认:依据学校规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每位学生平均8学时计工作量。

五、实习企业的责任与义务

1.实报到实习生进行生产和管理制度培训,明确遵守的规定及违反劳动纪律的后果。

2.企业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轮岗实习,轮岗实习有困难的应安排三到五习生进入企业后,企业要确定实习管理负责人,负责实习生的学习、生活管理;企业应对新天的岗位观摩,有专业指导老师解说。

3.企业要为实习生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对实习生进行专业指导、思想教育和实习成绩评定三项工作。导师对实习生应严格要求,对表现不合格,严重违反生产纪律造成恶劣影响的,应与校方沟通,并有权判定实习生实习不合格,学生将不能正常毕业。

毕业实习环节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药学(专科)毕业集中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药学毕业集中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从国开大教学目标的设置、指导教师的素质和学生思想认识和能力几个方面来考虑。

1.药学(专科)毕业集中实践的设置问题

我校药学毕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严格按照国开大的要求进行,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作业两部分。药学专科专业安排集中实践环节时间共18周,其中毕业实习12周,毕业实习总结1周;毕业作业5周。实习地点要求是在医院以药剂科为主,可安排4周实习(一般不超过4周);在社会药房工作的学员可安排2周实习。学员的选择得到所在国开大教学部门批准后,可纳入到该学校的实习计划中。实践中大部分指导教师认为教学实践的时间和任务等设置过高过长,致使以下结果:指导教师降低对学生的实践和任务要求,学生根本不到规定场所实习而找人出证明,写评语等不良行为;指导教师根本没有长时间去对学生的实习跟随追踪、监控学生的实习情况,认为只要学生把实践环节的相关表格、总结等填好交来即可。

2.药学指导教师的素质问题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和工作认真与否直接影响学员实践效果。目前,我校药学毕业实践中多数指导教师的指导是粗放式的,做不到全方位的指导。有些教师有其他临时工作,或是必要活动安排走形式或在实际上不执行,最后只在学员毕业论文评审表上签署意见。

3.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我校学生在实践环节上思想认识严重不足:实践中一些学生基础不扎实,读书都是来拿个文凭应付了事,毕业实践做事不认真,诚信缺失,态度不端正,应付了事。

二、给国家开放大学药学专科毕业实践环节的建议

1.加强国家开放大学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

国开大毕业实践教学目标与普通高校毕业实践的要求是一样的,但国开大的学习者是成人学生,他们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如果用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实践的专业性要求衡量国开大学生的毕业实践,可能很多人无法过关毕业。国开大药学毕业实践首先应该是求实的原则,让学生实际参与集中实践环节成为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历程,其次,毕业集中的实践时间不能过长过高。要求集中实践1周是适度的,即通过毕业集中的实践训练,学生在结合原有理论知识能力基础上得到实践的锻炼和提高,国开大毕业集中实践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2.改进国开大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们应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方式,根据学生自己的时间、地点自主进行网上学习。尤其是在国开大网上资源愈来越好的条件下,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能够实实在在的学到知识。

3.分校有针对性的管理是毕业实践质量的保障

(1)严把指导教师选聘关按国开大要求选聘符合条件的指导教师,根据药学集中实践的特殊性,对药学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发集中实践实施细则,明确指导教师职责和具体要求。

(2)分校严格掌控集中实践过程分校要指派教务人员在集中实践环节时间和指导教师联系,询问学生毕业实践的进展情况,同时也要实地巡查学生的情况,并及时反馈到指导教师,及时解决集中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3)对学员宽严有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的完成大有裨益。有些学员不到规定药房、医院实习而找人出证明,写评语等,指导老师应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处理学生问题有理、有利、有节,绝不激化矛盾,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联系药房或医院去实践,以便达到实践要求。

毕业实习环节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为此,笔者在总结大连水产学院10年来创办环境类专业专科和本科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注意吸取相关院校的办学经验,对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和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建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框架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活动打好基础。改革后,我们的实践教学环节大体分为4个部分:与理论课教学相互配合的实验课;培养工程意识的实习课;培养工程设计能力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大学生课外科学实践活动,这4部分构成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框架。这一思路已体现在我校的环境工程教学计划中。

二、构筑环境类专业实验环节教学的新体系

第一,压缩环境化学理论课的授课时数,増设单独开课的环境化学实验。第二,单独开设水处理实验课。将原来分散在“给水处理工程”理论课中的实验内容和“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课中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单独开设“水处理实验”课。第三,压缩“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课和“环境监测”理论课的授课时数,分别増设实验内容。第四,増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増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内容。例如,在“活性污泥活性的测定”实验中,教师给定污泥负荷,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活性污泥的取样量和污水的取样量,制定COD工作曲线的制作方法。

三、建设各类实习基地,拓宽实习的教学功能

(一)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实习基地建设的新模式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我校先后与10多家生产单位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与一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从而解决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场地问题。同时,通过开展技术协作,共同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学校间也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明确认识实习的教学功能,改革实习过程的组织形式

实习是安排在专业课学习前的一个实践环节,应起到向学生灌输专业意识、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兴趣的作用。在参观实习前,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学生做专题报告;参观过程中,由实习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整个处理流程和单体构筑物以及某些功能实验室和主要的实验仪器做较为详细的讲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接待单位的人员进行交流;参观实习结束后,在指导教师的主持下,学生与学校邀请的校外专家进行座谈,以开阔视野,改变了以往的认识实习大多停留在走走看看的层面上。此外,将实习成绩的评定进行量化,把参观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日记与实习报告的撰写质量相结合。具体办法是:实习结束后,学生须提交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并规定:实习期间的表现占成绩的50%实习日记占25%实习报告占25%以评定最终的实习成绩。

(三)以毕业设计选题为核心,发挥毕业实习的先导作用

毕业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完成全部课堂教学内容后进行的最后一次实习,是本科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我们认为,毕业实习最主要的目的应是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完成搭建一个平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是依托水产养殖专业建立起来的,以水环境保护为特色,因此,水污染控制工程一直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选题方向。我们认为,应结合水处理工程实际,以水污染控制工程构筑物的结构形式、细部构造、工艺装备的性能、尺寸、控制方式等具体细节问题为主要实习内容,为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计算和绘图提供直接的感性认识和必要的基础,而不仅仅是到实习单位进行劳动锻炼。

目前,我们改变了以往那种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不同程度地存在脱节的状况,使毕业实习和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结合起来。为此,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同一个学期,即第8学期进行,使这两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要求有关教师在毕业实习前确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向学生公布,根据学生的选题内容进行分组,使学生的实习内容更具针对性。带队教师与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相互配合,分析处理流程的合理性、处理构筑物和有关设备的优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设计规范、设计手册等。学生也可进一步熟悉有关手册的使用方法,明确有关设计参数的选取依据和有关构筑物的构造特征等。这样一来,学生实习目的进一步明确,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不仅熟悉了实习单位的工艺情况、设备情况和运行管理情况;同时,也可验证、巩固已学过的专业知识,这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完成将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

(四)通过金工实习,向学生灌输工程意识

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应是金工实习的主要任务。在我校新修订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増设了金工实习这一环节,为期一周。学生要按一定的要求完成车、刨、铣、钳等训练,此外还要安排电工、电焊等工种的实际操作。学生经过这些技工训练后,对机械产品加工中的各工种有了较深刻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灌输了“工程”概念。

四、提高设计环节的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提高课程设计教学效果,改革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我们在新制订的教学计划中,课程设计由一门増加到3门,即“CAD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和“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在每门课程设计的教学时数上,多数学校设置为一周。在我校重新编制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在理论教学时数普遍削减的情况下,共安排了4周的课程设计时间,体现了压缩理论课学时数、而向实践环节倾斜的指导思想。

我们在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中,一方面,充分注意到要发挥课程设计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作用,做到二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同时,注意发挥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上,要求指导教师尽可能从近年参与或有关设计部门的实际工程中筛选出题目。为使同班同学拿到的课程设计题目的难度要求相适应,我们仅对设计内容做了适当的简化,使题目的总体难度相近;但在内容与设计路线上有较大的差异,做到一人一题。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某一工艺的兴趣,自主选择题目,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课程设计成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计算说明书,二是一定数量的图纸。我们认为,图纸是一门工程语言,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是对环境工程师最基本的要求,其中绘图技能特别是手工绘图技能,是培养环境工程师严谨、求实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途径。再者,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已修完制图课,而课程设计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进行的,一部分学生对绘图的一些基本规范已感到生疏,从这个角度来说,铅笔出图也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同时,我们注意到,现代的环境工程设计图纸均要求采用CAD绘制,这表明,CAD绘图能力也是当代环境工程师必备的一个能力。因此,我们提出,学生提交的设计图纸中,其中的一张工艺图采用铅笔绘制,其余的图纸均采用CAD绘制。

此前,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评定学生课程设计的成绩时,仅仅只依据学生提交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现在,我们提出,在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时,要加上答辩这一环节,这样,一方面可借此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课程设计的成绩就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计算说明书占20%;图面质量占50%;答辩效果占30%以综合评定最终成绩。

(二)明确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加强毕业设计的指导与教学管理

我们以毕业设计的选题和指导为核心,在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笔者认为,在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面向社会需求,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以増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紧迫感、市场观念和经济观念;同时,选题应有益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有益于理工渗透,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题目类型应多种多样,这样也便于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来选择。按照这一思路,毕业设计的题目主要应来自于:教师在生产实践和社会需求中收集的资料,并经过剪裁和加工组合而成的题目;教师在社会上承担的工程项目;学生受一些机构委托自立的题目。

选题的分配原则是一人一题,独立完成,突出个性化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选题分配实行双向选择亦可根据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定向选择使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能够接触与今后工作性质和内容接近的选题,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社会需求。

毕业实习环节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在实习基地建设环节

(一)建立毕业实习体系和完善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

选择最佳的实习单位,有计划对实习基地进行优化整合;落实外出实习前的准备;校外实习以及返校后实习工作总结;各个阶段的计划,从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实习分组、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内容等安排上均应制定规范的计划标准。毕业实习实践是高等院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面向企事业用工单位办学,需要不间断地了解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因此在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细节方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建立稳定、高水平的实习实践基地,就是通过实习基地,把高校的教学理论与企事业丰富的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形成强强联合的管理模式。

(二)制订务实性实习大纲

抓基础、抓过程、抓重点、抓细节。实习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为目标。其中,实习计划、实习指导书要明确学生在实习期间应达到的实习目标要求。通过实习,学生获得真实体验,感受实际责任,从而受到全面训练。在实习中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懂得学以致用,拓宽知识面从而达到充实自己的目的。高等教育的招生比例的逐年上升,使得大学教育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成了学历教育,人力资源的“蓄水池”越来越大,企事业单位在实习、招聘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和选择余地,从而形成即将毕业学生的一种无形压力,在毕业前的实习实践环节表现的尤为突出。通过毕业实习为学生就业进行减压,实现毕业后工作压力的软着陆。国家传统的3.5+0.5的培养模式就是基于这种考虑,最后一学期进行毕习实习,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了解企事同时,企事业单位也在培养和选择将来可能入职的员工,实际工作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就业的选择的成功率和职业选择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理上,从学校到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一有效的缓冲空间。

二、在专业教学环节

毕业实习实践是高等教育最后一个环节,可以说是人才培养最后的锤炼和检验阶段,能否达到企事业用工单位要求和社会的认可,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基本训练和学习环节至关重要。在实习实践环节,学生需要从生产一线认知了解最直接的专业信息和资料,如何应用在校所学专业理论进行归纳、整理及应用,一般都放在了最后一个学期。在实际操作中已经遇到了多方面的问题。作为高校组成单位的每个专业教学科研团队少则三四人,多则几十人,如何选择实习基地,以保证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这是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一)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提高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的合作的意愿

需要深度了解合作企业的实习岗位的设定。根据实习岗位的设定,在校大学生在学完本专业的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已达到企事业单位的要求。强化高校的一个专业或一个研究方面,使得该企事业单位知道如何在特定行业中建立自己的品牌效应。

(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一般模式是什么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必然趋势,正呈多模式的方式有效运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一般分为两种: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这种合作的综合化社会功能,显示出其不仅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动力。

(三)如何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企业要求短平快、高校要求教师科研有深度、有广度,要发高水平文章,因而高校在教学科研过程中,要多注重如何兼顾企业的要求,从而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

所以,高校专业教学科研为适应与企事业对接,在教学环节的工作如何进行运作,关系到产学研合作和相互促进的长效性。高等教育培养水平提高到的程度高低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只有深入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才能更加有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所以结合高校教学科研实际有必要进行下列调整:

1.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总体思路是在进入第八学期的学生要求全部在校,来完成大学四年最后各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分批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采取以班为单位为主要形式,辅以学生自愿报名,统一调配。

2.第六学期开始毕业实习前完成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2周的时间为课程实习,由院、系统一安排实习地点和单位,并配备教师负责指导;2周的时间为生产实习,由院、系统一安排。

(四)落实实习地点和单位

以往的实习基地建设情况需派人联系实习单位,做到每位学生的实习都得到落实,逐步实现有导向性培育实习基地的目的,以科研团队牵头联系实习基地,促进产学研结合。依靠社会力量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作为补充,以保证本模式的顺利实施。高校非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现代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综合高素质人才。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路线,与相关企事业合作,选择和优化产学研结合紧密的实习实践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就业、科研合作的目的。现在与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系合作的企事业有东湖老陈醋有限公司、山西省生物所酸奶厂、六味斋食品有限公司、榆次双合成、灵丘国威苦荞有限公司、蒙牛乳品有限公司、伊利乳品有限公司、左云佳鑫食品有限公司、文水大象禽业集团、朔州佳微食品有限公司、平遥冠云牛肉集团。

(五)费用问题

学生虽然是在实习,但实质上是在为企业完成部分生产任务,企业可以适当考虑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尤其对于一些家庭贫困、在企事业表现良好的学生,在给予一定量的生活补助之外,应当给予一些额外的奖励,以此来激励大学生在工作上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解决学生食宿问题。

(六)结合学院产学研优势和“一院一策”推进实习模式

借助高校的科研教学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或联合攻关,学生可以从企业带回项目或课题,当作毕业论文来完成,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以及解决技术难题。借鉴国内知名高校校院董事会模式,把相关企组织起来,形成合作平台、联系平台、交流平台。这样,既解决了企事业的技术难题,同时也给了大学生接触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七)推进“毕业论文(设计)双导师制”夯实毕业实习运作

把学生分配给企业所在的研发部工程师,这样在校的教师是社会实习的指导教师,在企业有工程师作指导教师。学生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实习单位都有教师指导,这样就可以无时无刻的纠正自己,提高自己了。逐步考虑部分学生在企业与企业导师一道从事科研研发性课题的研究。

三、在学院与实习基的对接环节

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可以在实践中了解、熟悉本专业各类产品的生产工艺、设备配置和作用、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巩固已学过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为继续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力。

(一)加强校企合作办学 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基础,这直接关系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实际需要为依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丰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培养模式。为促进学生更快了解企业对员工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要求,学校应定期举办讲座、专题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获得来自生产一线的管理经验,增加真实感受。

(二)在实践环节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发展符合校企合作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工作模式。实现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在合作企业就业;实现校企双方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最大范围内达成共识。这种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共同打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改革,受到了企业和师生的一致好评。这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构筑以实践为导向的实习培养体系,将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纳入常规教学环节,强化“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

(三)引入教师科研团队管理

毕业实习环节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在经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后,每个专业课都要附加实验教学,实验能够很好的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到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并对实验原理、过程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这无疑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专业课的实验课题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使使学生感到有兴趣,并能全身心投入到实验探究中来,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实验讲解改变学生的一些错误的操作方式,为以后的厂房实训奠定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我校曾多次建立创新小组团队,由责任老师负责管理,以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实验探索。

2厂房参观、厂房实习

外出参观往往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离开熟悉的学习环境,来到一个新的地方进行参观学习,往往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探究的双重教学后,本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以接受一些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在污染物处理厂的参观,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厂房的实际操控技术相联系,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结束厂房参观后,可组织学生做参观演讲,让学生总结在参观中所学到的知识,通过总结和交流达到强化专业知识的目的。厂房参观能够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强化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通过厂房参观,学生将对厂房的一些仪器操作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厂房实习奠定了基础。通过厂房参观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会对本专业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厂房实习可以强化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实习是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基本技能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本科教学的一门重要实践课,通过该教学环节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设计、厂房实践、组织管理的基本技能,还能使学生了解环保治理设施以及设备的运行管理知识。学生的厂房实习需要通过学校联系实习单位,由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好实习计划,针对实习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实习指导教师,选择所带核心课程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实习中遇到相关专业知识,指导教师可把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来进一步讲解,丰富实习内容。通过生产实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做好生产实结,确保学生在厂房实训过程中学到了真本领,同时促进理论知识的升华。

3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系统的全面的归纳、总结、应用和提高的重要环节,即是总结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情况选择毕业设计导师,导师则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学生确定论文题目,论文题目采用一人一题,毕业课题要来源于科研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毕业课题确定后,由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学期内,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通过实验等方式进行毕业设计的探究,最终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要严格要求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由负责课题的老师之外的教师参加论文的评定,从学生的选题、查询资料、开题、实验设计、开展试验、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严格要求,严令禁止论文抄袭的现象,最后综合各个老师的意见,给出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4考核方式

专业课传统的考察方式为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形式,为了避免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可适当的增加期末考核中平时成绩的比重,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综合考虑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做出最终的期末成绩评定,避免学生因考试而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学得快,忘得快”,无法掌握专业相关知识的问题,将传统的“应试型”教育理念转化为以注重学生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育理念。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