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范文第1篇

小班推普周活动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以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全面、深入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积极引导全园教职员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扎实提高师幼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道德水平和文化品位,共筑语言文字中国梦。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5-9月21日

三、活动主题:

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四、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推普周活动,进一步浓厚幼儿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养成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幼儿园用语用字良好习惯,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作出贡献。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加强领导,落实管理

成立第18届推普周活动领导小组,对宣传、推广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年级组长

(二)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1、利用集中学习时间,带领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关于开展第18节届全国推普周活动的通知,对全园教职工进行一次总动员,形成共识,进一步促进我园推普工作的深入开展。

2、在推普周期间,通过幼儿园橱窗、网站等形式展示宣传标语横幅,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广泛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三)活动安排

1、加强幼儿园使用普通话的督查力度,教师组织活动、幼儿园交际语言必须使用普通话。

2、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我的教育梦钢笔字比赛活动。

3、开展教师讲故事比赛、家长给幼儿讲故事、幼儿朗诵会活动

4、开展自愿纠错行动,对幼儿园内外橱窗、指示牌、广告牌等不规范字进行检查,发现不规范用字马上予以纠正。

小班推普周活动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以第18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为契机,把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及安徽省实施方案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和抓手。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推广普通话对我区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精神家园。

二、宣传主题

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

三、组织机构

为做好本届推普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工作力度,特成立推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杜朝晖

副组长:吴健萍、江欢

成员:王赛群、徐珍凤、张晓琴、刘虹

四、活动内容

(一)学习语言文字政策

深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进一步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提高语言文字能力,营造以普通话和规范字为主体的和谐语言生活与工作有机结合。

(二)宣传推普内容

利用电子屏幕宣传语言文字工作为内容的横幅或张贴推普周宣传海报;利用校园网、板报、广播、家园联系栏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

(三)开展相应活动

1、举行国旗下讲话,向全园师幼发出倡议。

2、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四)总结活动经验。

各班级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责任落实。各年级组要通力合作,明确分工,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切实抓好普通话在校园的推广使用,抓好规范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工作,以推普周为契机,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营造氛围,并总结活动经验,特色鲜明,重点突出。

各班在9月20日前,将本次推普周的活动内容、活动照片(不得多于2张)报送办公室。

小班推普周活动方案三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共筑语言文字中国梦。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1日20XX年9月17日

三、活动主题

本届推普宣传周的主题是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四、主要活动安排

1、布置校园环境,营造宣传氛围强化环境建设,通过宣传专栏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

(1)校园内布置宣传专栏、等进行广泛宣传。

(2)做推普周专题讲话。

(3)向全园家长发放《推广普通话倡议书》,倡导全园家长讲普通话。

(4)开展童谣诵读活动。

2、在年段内统一思路,明确以推普周为契机,各个年段、各班围绕推普主题,开展各类活动,延伸相关语言活动,贯穿整个学年,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3、各段推普周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小班段

(1)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各环节,鼓励幼儿主动说普通话,努力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用普通话交谈,培养幼儿听讲普通话的习惯,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落实一天学一句普通话的活动方案,

如小班的我们一起玩;我上幼儿园;老师好!老师再见等。在活动中注重和谐情景的创设,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主动参与到说普通话,爱说普通话的活动中,增进幼儿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其社会交往。

中班段:

(1)推广中班幼儿进行口述的语言活动,发动家长,宣传引导做好配合工作。利用家园联系本,幼儿向家长记录口述在园的活动、感受、趣事等,家长帮助整理记录。教师每天及时阅读幼儿口述本内容,与家长回应、互动。

(2)开展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的活动,幼儿与老师一起玩童谣游戏。

大班段:

(1)在主题墙面、区域创设、教学记录等活动和环境创设中注意与幼儿生动的语言、丰富的作品等积极结合,并与教师的语言、提示有机互动、巧妙展示,积极创设与幼儿语言密切联系的活动区域:如阅读区,从而引导幼儿说好普通话,有兴趣的认识生活中的文字,养成阅读兴趣。

(2)积极营造浓郁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开展幼儿讲故事表演。

(3)大班幼儿每周利用一天主持小喇叭广播。(内容:讲故事、念儿歌、颂童谣等等)

五、活动要求:

1、利用丰富多采的推普活动,使教职工和幼儿、家长认识到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工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师;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5-0022-05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学者们已经就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问题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幼儿英语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兴趣”;〔1〕教育者要根据课程的长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统筹安排英语教学活动,使之成为幼儿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教育者在设计和组织英语活动时要考虑环境对幼儿英语学习的关键作用,为幼儿创设尽可能真实有趣的英语学习情境〔3〕……这些幼儿园英语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原则既符合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求,又符合我国汉语儿童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对教育者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幼儿英语学习的效果不仅受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情感动机以及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4〕还与教师的指导思想、英语水平、教育方法等密切相关。幼儿能否主动、有效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能否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习得英语语言技能,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全国各地不少幼儿园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研究者也发现幼儿园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双语幼儿园的两个英语活动案例,旨在探讨目前幼儿园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英语教学活动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案例一:Leaves are falling down(小班)①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1”和“许多”,并能积极参与活动。

2.掌握并表达“one”和“many”。

活动准备:

1.树叶若干,篮子一个。

2.一位教师事先藏在二楼的窗户下,负责扔树叶。

活动过程:

1.“one”和“many”游戏。

教师和幼儿围成半圈坐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正对教学楼二楼的窗户。

教师出示树叶,对幼儿说:“秋天来了,树叶落下来了。看,一片树叶落下来了。”

教师喊:“one leave.”一片树叶从二楼窗户边落到地上。幼儿欢呼雀跃。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喊:“one leave.”又有一片树叶落下来。幼儿非常开心。

教师捡起几片树叶问幼儿:“How many leaves?”幼儿不明白教师的意思,只是重复教师的话:“How many leaves?”教师说:“让我们数一数。one,two,three,four,five.”

教师喊:“one leave.看!”一片树叶落下来。教师又喊:“many many leaves.”几片树叶一起落下来。幼儿兴奋地伸出双手接树叶。

教师告诉幼儿:“喊one leave,就落下一片树叶;喊many many leaves,就落下许多树叶。”

2.捡树叶游戏。

教师要求每个幼儿捡一片树叶。有的幼儿没有按指令完成任务,捡了两片树叶。

幼儿将捡到的树叶放进教师准备的篮子里。教师问幼儿:“How many leaves?”幼儿没有回答。教师告诉幼儿:“one leave.”只有一两个幼儿模仿教师的回答。

教师请幼儿看收集在篮子里的树叶,问:“有多少树叶?”幼儿没有回答。教师又带领幼儿反复喊:“many many leaves.”

教师捡起一片树叶,问:“How many leaves?”幼儿回答:“one.”教师告诉幼儿:“one leave.”

教师捡起几片树叶,问:“How many leaves?”幼儿回答:“one leave.”教师又举起一片树叶说:“不,这才是一片树叶。How many leaves?”幼儿模仿教师的话:“How many leaves?”

教师捡起一片树叶,问:“有多少树叶?”幼儿没有回答。有的幼儿仍在捡地上的树叶。教师说:“one leave.”幼儿重复:“one leave.”

教师捡起五片树叶,问:“有多少树叶?我们数一数。one,two,three,four,five. five leaves!”

3.树叶落下来游戏。

教师边唱英文歌曲,幼儿边扮演树叶,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当歌声停止时,教师说:“one leave.”幼儿相应地捡起一片树叶;教师说:“many many leaves.”幼儿相应地捡起许多树叶。大部分幼儿没有按指令正确完成任务。

案例一是一个英语与数学整合的教学活动。教师希望幼儿能够“掌握并表达‘one’和‘many’”,然而从活动的实际效果看,幼儿表达的效果不好。例如,在捡树叶游戏中,教师要求每个幼儿只能捡一片树叶,但是有的幼儿捡了两片树叶;每次幼儿捡树叶后,教师问幼儿“捡了多少树叶”,幼儿不能用英语来表达“one”和“many”两个数量,只有在教师提示后才会模仿教师的回答。在本案例中,幼儿并不理解“one”和“many”的真正含义,教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够敏感,制订的目标过高。小班初期的幼儿虽然能背数到50~100,但会背数并不等于已经掌握了数概念。小班初期的幼儿并不理解数的真正意义,不理解“许多”是由许多个“1”组成。要实现本次活动的目标,教师要在之前的数学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数知识的学习,作为本次活动的铺垫。没有相关的认知基础,甚至没有掌握“one”和“many”的中文意义,幼儿不可能掌握并表达“one”和“many”。

在案例一中,教师试图创设“喊――树叶落下来”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感知‘1’和‘许多’”,“掌握并表达‘one’和‘many’”,但是由于教师过于注重活动的外在形式,一味追求活动的新奇性、趣味性,没有强调指导幼儿认知“1”和“许多”,导致本次活动的实际教育意义降低。虽然活动气氛很热烈,幼儿参与了活动,很兴奋地用英语喊出“one leave”和“many many leaves”,但是让幼儿真正感到好奇和兴奋的是“喊――树叶落下来”这一现象,幼儿并没有掌握数学概念“one”和“many”的真正意义,以至于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每当教师问“有多少树叶”时,幼儿都无法作出正确回应。很显然,在本案例中,教师没有恰当处理活动形式与活动意义的关系,没有根据幼儿情况灵活调整活动计划,导致本次活动的实际效果与教师的期望不一致,幼儿的学习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案例二:Pumpkin and Jack-O-Lantern(大班)

活动目标:

1.使用英语描述南瓜和南瓜灯的特点。

2.体验万圣节的独特气氛,感受节日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四周的墙壁上装饰南瓜、巫婆、蝙蝠、黑猫、鬼、骷髅、黑蜘蛛等。

2.南瓜形状的纸板每人一个。

3.教师事先用南瓜形状的纸板制作“高兴”“悲伤”“恐惧”“生气”四种不同表情的南瓜灯。

活动过程:

1.学习句型“They are the same”和“They are different”。

教师采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大小不同的蝙蝠,引导幼儿学习英语句型“They are the same”。

教师出示“Pumpkin(南瓜)”和“Jack-O-Lantern(南瓜灯)”,引导幼儿学习英语句型“They are different”。

教师引导幼儿区分和表达南瓜和南瓜灯的特点。

2.制作南瓜灯。

教师出示“高兴”“悲伤”“恐惧”“生气”四种不同表情的南瓜灯,请幼儿说出它们的英语词汇。

幼儿制作南瓜灯。教师巡回观察,并问幼儿:“你想做哪种表情的南瓜灯,高兴,悲伤,恐惧,还是生气?”

全班幼儿每人制作一个南瓜灯。

3.“trick or treat”游戏。

教师请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幼儿手提自己制作的南瓜灯,到观摩该教育活动的教师跟前,与他们玩“trick or treat(恶作剧,还是款待)”游戏。一些幼儿对这个游戏感到陌生,只是跟着教师唱“Trick or treat.Smell my feet.Give me some thing good to eat”,但没有按照教师的指令行动。只有部分幼儿到观摩该教育活动的教师跟前玩游戏。游戏在进行1分半钟后结束。

在本案例中,教师不恰当的指导语影响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教师的指导可以避免使学生陷入定势模式,从而为他们带来一定的成功。”〔5〕教师作为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指导与建议对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会产生重大影响。有时因为教师一句不恰当的指导语,幼儿可能会失去思考、创造的机会。在本案例中,制作南瓜灯环节应该是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好时机,但是教师不恰当的指导干扰了幼儿用英语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兴趣。教师在巡回观察时规定了幼儿只能从“高兴”“悲伤”“恐惧”“生气”四种表情中选择一种表情制作南瓜灯,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不利于幼儿学习用英语表达更多的表情词汇。

在案例二的最后环节,教师组织幼儿玩“trick or treat”游戏。这是幼儿与观摩该教育活动的教师互动的环节,教师希望在模拟真实情景的游戏中让幼儿“体验万圣节的独特气氛,感受节日游戏的乐趣”。但由于一些幼儿对游戏感到陌生,所以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没有作出积极回应,只是跟在教师身边唱歌,游戏活动仓促结束。这是因为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视了幼儿对隐含在教育活动中的多元文化的感悟,导致幼儿对异国的万圣节活动感到陌生,无法全身心投入活动,体会不到活动的乐趣。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教师虽然具有将英语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整体的理念,但在将理念转化为实际教育行为方面存在欠缺。案例一中,教师试图整合数学活动与英语活动,但是在制订活动目标、组织活动实施方面存在欠缺,没有制订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目标,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高有限;案例二的教师试图将英语活动与主题教育整合,但是未能使幼儿在中文主题课程中获得足以支撑英语学习的经验,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幼儿园缺少合格的英语教师,缺少英语与中文主题整合的课程教材,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视了对幼儿的多元文化导入等都会导致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中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提高教师设计与实施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质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运用能力。

一、培养合格的幼儿园英语教师

目前,一些双语幼儿园拥有专职英语教师,但人数不多,这些专职英语教师不得不轮流负责大中小三个年龄班的英语活动,有时难免会顾此失彼,不能根据各个年龄班幼儿的特点科学设计和组织英语活动,无法科学设计和开展整合双语课程。有些幼儿园从园外聘请外籍教师、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培训机构教师等来担任英语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训练,很难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设计与组织英语活动,更谈不上开展整合双语课程。他们只是将英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教学,无法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角色。因此,要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质量,迫切需要培养合格的幼儿园英语教师。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技能是有效实施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主动、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幼儿园要对现有的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学前教育院校还应该重视幼儿园英语教育后备力量的培养。学前教育英语方向学生是良好的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师资源,他们既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英语技能,是担任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合适人选。学前教育院校应加强对学前教育英语方向学生的培训,加强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英语专业学习,提供英语教法培训,锻炼学生的幼儿英语与主题活动整合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能力,为学生们成长为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幼儿园英语教师提供机会。

二、研发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的课程教材

一些幼儿园已开始进行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的尝试,但这种整合正处于起步阶段,要么是整合单词、儿歌、歌曲、对话等不同形式的语言内容,要么是整合各种活动方式,要么是将英语作为其他领域教育活动的一种语言补充,还难以实现科学整合。例如,在计算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用英语数数,“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our class?Let’s count!”或者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用英语发口令,如“Attention! Left, right, left. Turn right!Turn left!”因此,如何将英语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整体,以同一主题架构中英文课程,使英语教育内容尽可能与当前课程内容相配合,使幼儿在中文主题课程中获得的经验成为他们英语学习的支撑,这成为研发幼儿园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课程教材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幼儿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生活经验开发大班的“小小美食家”主题活动,围绕主题开展我喜欢的美食(了解食物的中文名称)、美食的另一个名字(学习食物的英文名称)、我会做美食、开美食中/西餐厅等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和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I like……”“Here you are.”等简单的英语对话,还可以丰富和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使英语活动和主题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然而,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开发科学的幼儿园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课程不仅需要研究英语活动与主题活动各领域如何渗透,更要关注英语学习与汉语学习及生活经验的连接,这有一定难度。因此,有关部门应该组织既懂幼儿园课程又懂幼儿英语教育的专家,带领幼儿园英语教师一起研究和开发科学的幼儿园英语与中文主题活动整合课程教材,为幼儿园英语教师设计和实施科学的英语教学活动提供载体。

三、注意必要的文化导入

语言是社会和文化的表现和承载形式,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不脱离文化而存在的,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6〕因此,要学好英语,离不开对英语语言所代表和承载的文化的了解。对于外语教学中单纯教语言不教文化的现象,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W.E.Lambet有这样的见解:“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7〕

幼儿园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认识到英语活动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让幼儿学习语言的同时进行文化知识的同步传授,适时向幼儿介绍与语言学习有关的符合幼儿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展幼儿的视野。在进行文化导入的同时,教师更要注意启发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因为“成功的双语教育表现在其教育对象拥有一种理想的文化人格,包括对两种文化的协调互补和文化价值的多元宽容”。〔8〕教师应有意识地比较日常生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启发幼儿发现不同文化之间诸多的相通性和特异性,提高幼儿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幼儿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幼儿多元价值观的萌发。

参考文献:

〔1〕〔4〕周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0,248-255.

〔2〕〔3〕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94,412.

〔5〕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8.

〔6〕萨皮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86.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范文第3篇

一、研究的缘起

2016年,笔者参与了重庆市某幼儿园的教学评价会,发现由于每个教师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与教学能力不同,教师编写的教学设计、组织的教学活动也有很大差异。于是,笔者从重庆市4所幼儿园(Q幼儿园、Y幼儿园、X幼儿园、B幼儿园)收集了绘本教学设计,共计32份(见表1),针对幼儿园教学设计包含的活动名称、活动目标、重点与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六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设计上有环节缺失

针对32份教案,对照绘本教学设计的6个方面,笔者发现只有9份教案设置了“重点与难点”,14份教案设计了“活动延伸”,5份教案设计了“活动反思”。针对“重点与难点”及“活动延伸”的缺失,笔者与Q幼儿园和老师进行了交流,教师反馈准备绘本教学时间仓促,通常只在教学前几小时完成。教学设计是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教师需要充足的时间选择绘本、分析幼儿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更需要时间去了解绘本、确定活动目标和重难点、选择活动内容、确定活动方法、设计活动过程和延伸活动。设计环节的缺失也反映出教师用在教学设计上的时间不足。

(二)教学目标设置欠妥

良好的教学活动目标应当具备全面性、适宜性和操作性。针对这32份教案,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成分缺失

完整的教学目标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动作与技能三个方面的要求,但笔者收到的教学设计中有11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成分缺失。具体说来,如在Y幼儿园的大班教学设计《老轮胎》中,教学目标为:“1.体会到老轮胎在行走过程中的快乐和停留下来之后的满足;2.认真观察图片,敢于在众人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阅读图书之后的想法和自己的心理感受。”目标1体现的是情感目标,目标2体现的是动作与技能目标,显然,缺少认知目标。

2.教学目标难度过大,超出儿童发展水平

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要将目标锁定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如在Y幼儿园的小班教学设计《去哪儿了》中,目标2是“理解文本内容,掌握‘飞呀、飞呀,落到____上’的句式,并尝试仿编。”显然超越了小班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应当根据小班儿童的语言特点,降低目标难度,可以将这一目标改成“在游戏中学说‘飞呀、飞呀,落到____上’的句式”,幼儿可以通过游戏感知句式,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仿编。

3.教学目标的学科特点不突出

尽管绘本教学鼓励教师整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和内容,但应有主次之分,不能在领域整合的同时,失去语言教学活动本身的意义。Q幼儿园的中班教学设计《我为什么快乐》中,教学目标表述为“1.认识无聊、嫉妒、害怕、难过、害羞和生气六种情绪及产生的原因。2.能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并能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虽然体现了整合的教育理念,却没有“语言发展”这一目标的体现。

(三)物质活动准备单一,忽视知识经验的准备

教师为绘本教学所做的活动准备主要包括物质准备和知识经验的准备。在所收集到的教学设计中,有21份是绘本PPT和背景音乐,比较单一。只有11份设计了其他的物质材料。如X幼儿园的大班教学设计《妈妈摘的葡萄》中的葡萄架挂图、相关动物叫声、紫色纸圆片和笔;Y幼儿园的中班活动《沙拉沙拉》中还包括各种角色头饰、记录卡等。

在教学设计中,幼儿如果没有经验储备,活动过程中就缺乏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所收集到的教学设计中,只有5份体现了知识经验的准备。如X幼儿园大班活动《妈妈摘的葡萄》中,活动准备要求“幼儿知道老鹰会吃幼小动物,理解‘翻山越岭’和‘不辞辛劳’的意思。”B幼儿园小班活动《大风》中,要求“前期经验准备:幼儿对老鼠有初步的认知,了解老鼠会啃东西的经验;认识风车,了解风车的制作方法;有被大风吹的感受,能大胆表达自己的体验”。

(四)活动过程模式化,形式单一

32份教学设计中,大多数的活动过程通常采用“导入――讲述故事――提问讨论――完整复述故事”的模式,片面地将绘本教学活动等同于故事教学活动。教师边出示多媒体课件,边讲述图意,边提问。

(五)缺乏有效的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是所学的知识技能的继续巩固和应用,教师说明向哪里延伸、做什么和怎么做,可巩固幼儿经验或得到经验。本次样本中共计10份设计了活动延伸。所涉及到的延伸活动类型有角色表演、家庭、故事仿编、画画、说唱活动、户外活动。笔者发现,一次绘本活动时间有限,教师往往在讲述和提问上花费大量时间,最后导致时间不足没有延伸活樱或者无法对延伸活动进行有效指导。

三、幼儿园绘本教学设计的改进策略

(一)确保设计环节的完整性

一个完整的绘本教学设计包括6个方面。教师不但要认真钻研绘本,了解幼儿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内容,将绘本教学整合到各个领域中,还要重视教学设计的编写,尤其是比较容易缺失的部分。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在制订绘本教学活动目标时应注意目标的全面性,包括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层面,考虑到和其他相关领域目标的融合,促进幼儿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还应注意目标的适切性,即在充分研读绘本的基础上,分析绘本中所蕴含的意义,还要充分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内在需要,使教学目标处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既面向全体儿童的发展又适应个别需要。此外还要关注语言发展目标,不能只关注整合和追求活动多样化,忘却了绘本教学是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之一。

(三)充分设计准备环节

由于幼儿思维的形象性和以直观学习为主的特点,在活动中需要充分考虑绘本特点、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创设“会说话”的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丰富绘本教学物质准备,除了PPT和背景音乐外,教师还可以准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图片、卡片、头饰、手偶等。此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幼儿的知识经验的准备,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幼儿。

(四)精心设计活动过程

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一般是20~3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过程设计应在围绕目标的前提下,确定活动的重难点,选择活动内容,确定活动方法,分配活动时间,考虑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设计重点问题。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师幼互动,幼儿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儿童自主阅读在前,师生共读在后的形式;或者师生共读在前、儿童自主阅读在后的形式;或者采取师生共读部分再让幼儿自主阅读,再进行集体阅读的形式。

(五)巧妙设计活动延伸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班数学 幼小衔接 教学策略

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备受重视的工作,如何采取有效的大班数学教学策略,促进幼小衔接,是所有幼教数学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误区

(一)教师观念的误区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学习数学是从小学开始才合适,是小学学段该干的事情,在幼儿园学不学,学得如何并不重要,只要孩子接触到了数学知识就够了。这个误区的存在,导致有些教师认为幼儿园学不学数学无所谓,影响了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效果。而科学研究发现,儿童在4岁左右会有一个数学关键期。这个时期幼儿对数学有强烈的兴趣和接受能力。这时候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孩子学得很快,也会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应用的误区

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考虑孩子的学习规律,过于重视教孩子学习计算训练,学习内容上偏向算数以及教学方式方法上倾向于死记硬背等。这样忽略了孩子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数学思维的建立,影响了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活动效果,也影响了孩子升入小学后顺利进行数学学习,导致孩子虽然能够把加法表背得滚瓜烂熟,却不会做简单的加法运算,甚至对数学失去兴趣,抱憾终身。

(三)课堂语言应用的误区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数学语言的应用缺乏逻辑性和规范性,对自己说出的话不作考虑,往往前后矛盾、错误频出,导致孩子思维混乱,不知所云。

案例1:6的组成

在学习6的组成时,教师要求孩子将6根小棒分成2根和4根后,没有任何铺垫就提问:“为什么6能分成2和4?”这很莫名其妙,容易把孩子问住了,让幼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假若老师让孩子拿出同卡片上的动物一样多的小动物图片。老师再问:“你的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你就从盘子里拿几只小动物放在盒子里。”由于老师语言繁杂而嗦,影响孩子理解“一样多”的数学概念。一堂课中,教师紧张忙碌,孩子没有很好的学到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可以说,这节课至少从教师语言上是失败的。

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表达的好坏与能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息息相关。从数学学科的特点来说,教师语言应用应以简洁明了为好。

二、走出误区,促进数学幼小衔接的策略

幼儿园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一般以教为辅,育为主,课堂上没有严格的规范性和纪律约束力,教学形式以游戏为主,趣味性强,灵活自由,注重让幼儿在玩中学。而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知识密度大,教学组织比较严谨。幼小这种不同的教学形式造成了很多孩子升入小学后不能适应小学的数学教学。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数学教师,如何走出误区,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时期呢?

(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学习是无止境的,当前处于信息爆炸的信息时代,知识和观念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作为培养祖国未来花朵的幼儿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跟上时代的脚步,以适应教育形势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才能从事幼儿园的数学教学工作。

(二)明确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数学是一门因果关系紧密、逻辑严谨、推理性强的学科。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一些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的学习与演练提高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儿童独立工作的能力,从而使儿童将来能够成为独立的有智慧的人。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动脑,在语言交流中获取知识。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改为让幼儿亲自参与,主动体验式教学。还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进行数学教学。

案例2:时钟教学

在学习时钟的认识时,老师不只让孩子说一说、指一指,还引导孩子把美工作为辅助手段,拿出彩笔画一画。在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动手,互相指导,从而使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促进了幼儿对时钟知识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结语: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是两个相邻阶段,大班数学教学活动应为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数学做好准备。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使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梁振.幼儿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广西教育,2004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言环境;普通话;语言发展能力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一个人要顺利进入社会,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相应的语言能力是不行的。一个不具备优秀语言能力的人是无法进入未来的高科技社会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现在农村年轻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的特别多,孩子一般都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由于受农村文化水平的限制,这些孩子从小听到的学到的都是方言,儿童语言的发展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他们入园后,和小朋友、老师的交流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改变这种受语言环境影响而导致的交流上的困难?下面就是我对班级中受语言环境影响的一个儿童的个案研究:

一、基本情况

我们班有一个叫曹××的小朋友,说的是一口南方方言,他说的话,我和配班老师连蒙加猜也猜不出,常常是这个孩子急得要哭了,我们也只能是一遍又一遍地猜测证实,再猜测再证实,直到他点头为止。因为语言上的障碍,有几次这个孩子都尿裤子了,正值冷天,孩子身上应该多难受,那是可想而知呀!作为班主任的我就着急了,怎么办?怎么办?

二、家庭调查情况

我首先把该幼儿的情况告诉了他妈妈,从他妈妈的口中我得知曹××小朋友从小在外婆家长大(他外婆在浙江温州),入园前刚从外婆家回来,从小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一直就这样说话。现在刚刚从外地回来,自己也不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请老师帮帮忙。

三、情况分析

从入园以来的表现看,该幼儿性格活泼,好奇心较强,爱模仿,他与小朋友、老师的交流产生障碍的原因就是南方的方言,确切地说是由于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

四、基本措施

1.教师坚持说普通话,树立学习的榜样,给幼儿提供模仿的机会

幼儿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特别是曹××小朋友特别爱模仿,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契机,我心别高兴。针对此种情况,我在课内外一直坚持说普通话,并让配班老师也坚持这样做(年龄已50岁的配班老师能一直配合坚持说普通话,特别不容易),幼儿整天在家听惯了方言,他们对老师的普通话有一种新鲜感,特别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去模仿。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对他的话“连蒙带猜”已基本上理解了。但他和小朋友之间的交流还有一定的困难。

2.家园共同努力

要想让该幼儿尽快融入这个大集体中,还要取得家长的配合。我就主动与曹××的妈妈取得联系,让她配合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曹××的妈妈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是浙江温州的,文化水平还可以,我让她和孩子坚持说普通话,多交流,并让她买一些适合孩子的书,用普通话讲给孩子听,读的时候语速要慢,并夸大口型让孩子模仿。

3.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吸引幼儿说话

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每班都有一块种植园。曹××小朋友经常到种植园去玩耍,有时流连忘返,上课还要老师喊,不是拔一棵蒜苗就是拔一棵葱。我想这与他从小在南方生活见不到这些植物有很大的关系。既然孩子感兴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的教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因此,作为教师,应时刻留意幼儿身边可以挖掘的素材。在下午活动课,我把幼儿带到我们的种植园去参观,所有的小朋友都欣喜若狂,特别是曹××小朋友特别兴奋。我问:“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争先恐后地说:“我看到了蒜苗。”“我看到葱了。”……有一天,我在种植园挖大蒜头,曹××跑过来用普通话问:“老师,您在干吗?”我回答说:“老师在挖好‘东西’呢!”当我挖出一棵蒜头时,他竟然用非常惊奇的语气对旁边的小朋友说:“老师挖出一棵小蒜来。”尽管量词用得不准确,把“头”说成“棵”,我仍然感到很欣喜,毕竟他能主动用普通话与小朋友交流了,并且我们都听懂了他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