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听课总结

教师听课总结

教师听课总结

教师听课总结范文第1篇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1.明确听课对象

听哪位教师的课?听课的内容是什么?需带那些有关材料去听课?听课者要一清二楚,尤其要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做到先备后听,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听课的重难点,发现课文中的亮点,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课前与老教师进行交流

上课前,可以向老教师请教,他们是如何把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设想、重点难点,在脑海中有了大概的轮廓以后,听起课来才会清晰明了,这些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3.和同事结伴而行

根据实践,与一两位或更多同事一同听课,效果要比自己一个人去听好得多。因为在听课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听课后大家可以及时地进行交流讨论。如此,才能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领悟其中的意蕴。

以上几点听课前的准备工作对听课是很有益的,它可以使年轻教师尽快适应、熟悉教师这一职业,从而更快地成长起来。

二、灵活多样的听课方法

如何提高听课的质量,要注意以下几个易忽视的问题:第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学习者、欣赏者的角色去听课,要“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不是以旁观者、评课者的身份去听课。第二,要有的放矢,有的教师听课时只顾埋头做笔记,课下一看密密麻麻、详尽至极的笔记,的确很认真,实际上听课恰恰要多听少记,而且还应讲求记笔记的技法。要专心听,有重点地记下讲课教师的教学过程、重难点处理,以及听者自己对课中出现的亮点的点评和感悟。第三,要在听课中提升自己,简单归结起来就是在听课时要会看、会听、会想、会记。

1.会看

听课看什么呢?看教师的教态是否自然,板书是否清晰、美观,教学的方法是否灵活多样,驾驭课堂能力是否自如,组织教学的方法是否合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否科学,师生感情交流是否融洽,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时间安排是否得当,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发挥……都要用心去看。不过,光看不行,更要对照和比较自己教学环节中的优缺点,力求不断提高,而不是单做“评论家”,那样就难获新知了。

2.会听

听的内容很多,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要把自己当做学生去认真听,深刻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弥补自己备课中的不足。第二,要听完整,既听教师的提问技巧,也听学生的回答内容;既听课前的预习检查、新课导入,也听课终小结、作业布置;既听基础知识的讲解,又听学习技能的培养;既听课内知识,又听课外知识的延伸;既听教师充满激情的音质,又听学生的朗朗书声。总之,要强调“完整性”,如此方能领略到老教师独特的教学个性,进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吸收并予以创新,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会想

听课时及课后,要思考如下问题:授课教师是如何处理教材的?假如是自己又该如何去把握?他们是如何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的?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他们又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呢?怎样才能找到文章突破口,激活学生的思维?面对新课改,自己该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些问题都要深入思考,用心感悟。需要明确一点,看、听、想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并融会贯通,才能做到听有所得、听有所值。

4.会记

并非前面所述的少记,“会记”就是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简而言之,就是要选恰当的时机记下重要的内容,亮点一闪即逝,一定要提高记录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要明确:动手是建立在会听的基础之上的,记录的目的就是便于查阅、对比研究,为自己的构思提供借鉴之材。

上述几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平时只有多听、多想、多比较,方能从中把握听课的技巧,提高听课的效率。

三、善于总结

听课者大都会注重听课的过程,很少注重课后的总结,这样不仅易忘,而且易造成半途而废。因此,有必要在课后做必要、及时的总结。

1.及时交流

每听完一堂课,要立刻与老教师交流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最好先听教师讲自己的授课体会及目的,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疑惑。

2.要进行客观对比

听课后,可以将听课记录与自己的教案或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经过客观理性的思考,大胆地去粗取精,在当前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也可大胆地予以创新,重新设计教学思路。

3.时常翻阅

听课记录上留下的是听课者一步步前行的记忆之痕,得失错漏尽在其中,只有时常翻阅,才会常出新意,才能使听课的意义真正体现出来,仅仅停留于听课过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由此可见,听课后的总结是不能忽视的,更不能把听课作为一项简单、轻松的小事去对待。

教师听课总结范文第2篇

一、如何听课

1.听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安排

(1)确定听课范围。做到既要听青年教师的课,也要听中老年教师的课;既要听骨干教师的课,也要听一般教师的课;既要听考试学科的课,也要听考核学科的课。

(2)明确听课内容。要严格把握各学科教学进度,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做到不改变教学计划,不随便调整教学内容,严格按学科教学进度计划,确定和安排听课内容。

(3)授课教师要充分备课。听课内容确定以后,要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备课,做好上课的各项准备工作,让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和教学素质,以便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

(4)做好听课准备。作为校长,切不可盲目地听课,要做到有备而听。有一次,一个校长去一所学校听课,课文题目是“凡卡”,其中教师讲到泥鳅在床前走来走去。校长在评课时说:“泥鳅是水生动物,怎么在床前走来走去?”授课教师解释说:“泥鳅是一条狗的名字,不是真正的泥鳅。”弄得听课的校长很尴尬。因此,听课前,校长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课标要求,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弄清教材知识的脉络体系。同时要了解任课教师及上课班级学生的情况,确定听课目的。其次,阅读教师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做到心中有数。最后,事先可以通知教师说明听课目的,了解教师对要听课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重点难点的确立,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活动的安排及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等。当然,一般情况下,校长很难精通所有学科教学业务,如果对某一学科不是很精通,也可邀请该学科教学业务骨干参加听课,并同时借鉴他们的评课意见。

校长听课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做到学期有计划,如,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都准备听什么样的课,重点研究解决什么问题,推动哪方面的改革,做出逐月、逐周安排,争取做到定听课时间,定听课对象,定听课内容。听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2.校长听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摆正位置关系。校长听课不要摆校长架子,要和教师平等相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校长不一定比教师强,所以校长听课要虚心要端正目的,听课不是为了找茬儿整教师,而是为了检查了解学校课堂教学情况,帮助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的。是为了与教师携起手来,总结课堂教学经验,改进教师课堂教学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只有建立起这种互助协作的良师益友关系,教师才会欢迎校长去听课。

(2)尊重授课教师。校长作为听课者应该尊重授课教师,不要高高在上、盛气凌人,颐指气使,要有甘做小学生的心态。要做到上课前提前到达听课地点,上课时全神贯注听课,不管课上得如何,没有特殊情况中途不能借故离开,课结束时要等教师宣布下课后才能离开,这是对教师最起码的尊重。尊重教师是校长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法宝。

(3)做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是评价课堂教学和指导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听课时必须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要尽可能地将课堂教学实况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如有录音录像设备的还可以辅之以录音和录像,以便课后更好地进行分析和总结。

(4)记下体会感受。听课过程中,可能会随时发现课堂中教与学的闪光点,也会发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听课时往往还会引发一些感想、感受和体会,这些都要及时地将其记录下来。

校长在听课时还应注意思考教师的教学思路与设想,要听他是怎样逐步达到设想的,做到五看:一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二看教师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落实情况;三看教学方法是否灵活,能否适应课堂情况;四看教学活动组织得是否紧凑,是否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次,我去听课,一位高度近视的老师上课,提问坐在最后一排的张三,张三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老师又说:“张三,回答问题。”张三坐在那里还是不动。老师把桌子一拍说:“张三,你给我站起来。”张三坐在那里还是一动也不动。老师把书往桌子上一摔,走下讲台说:“张三,你给我出去。”当老师走到最后一排一看,坐在张三位置上的学生不是张三而是李四。这时,老师又问:“张三呢?”李四回答说:“今天,张三请假没有来,我坐到他的位置上来了。”老师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就对李四说:“李四,谁叫你串桌来,你给我回到你座位上去。”李四悻悻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王老师因这件事批评了李四半节课,直到下课也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五看教学效果反馈是否及时。该教师课堂设计特点是什么,好在哪,不好在哪,如何发扬与改进。听课时精神要集中,观察要全面、细致,记录要准确。

3.听课后的反馈指导

(1)及时总结得失。听课后,校长要对所听的课进行认真回顾,分析研究,总结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找出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不足,改进的理由和依据。

(2)个别交换意见。第一要看教学设计实现得怎样。第二要说设计上总体讲好不好,还有哪些不足,对此校长要拿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评课要以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要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防止就事论事;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问题,做到客观全面。听课后交换意见要及时,态度要诚恳,要民主平等,不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并允许教师保留自己的意见。集体评议会要注意营造开诚布公的气氛,使与会者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引导大家抓住中心,深入讨论,使大家通过评议都受到启发,提高认识。评课时要充分肯定课堂教学成绩,并鼓励授课教师进一步发扬成绩;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要求。

(3)综合分析情况。一轮听课结束后,校长要将所听课的信息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认真总结学校目前课堂教学中所取得的成绩、成功的经验和典型的做法,以及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对学校课堂教学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

(4)反馈信息,帮助指导。最后还开学校全体教职工会议反馈听课情况,从总体上对学校课堂教学工作进行帮助指导。要肯定成绩,摆出不足,并指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提出措施,明确要求,指导教师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对下一轮听课做出布置和安排。

4.听课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凑节数

教师听课总结范文第3篇

一、授课教师

(一)充分展示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水平,在课堂上展示了教师的风采

(二)显示了语文教师在评课方面的功力

评课的过程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过程,老师们开诚布公、认真细致的评课,既显示了老师们评课的水平——因为听课也是需要准备的,也显示了学科组教师们之间互相帮助和团结共进的和谐气氛。

(三)展示了老师的反思水平

有人说过,没有反思的教学是难以提高的,我们的老师在评课之后,主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抓住亮点,反思错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显示了我校语文教师的积极进取精神

1.善于应用多媒体教学

每位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课件水平提高。

2.课堂设计精、结构巧

语文课不同于语文课,往往比较枯燥无味,但老师们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结构紧凑,有张有弛,学生的兴奋点被调动起来,思维非常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相对枯燥的语文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3.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灵活

课堂气氛活跃,不是指外在的形式,而是指学生思维的活跃。好的课堂总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气氛活跃还指课堂气氛的和谐,师生之间有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对学生的反应能正确引导和评价。只有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才能达到课堂气氛的和谐。

4.课堂教学充满趣味、课堂语言亲切

成功的课不会是知识的干巴巴的罗列,总是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中,理性思维往往需要感性材料作支撑。大多数教师能对身边课程资源进行挖掘。关于课堂语言,比如声音清晰,语调沉稳,富有穿透力,善于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之中。

二、听课教师

在听课期间,大家都做了听课记录,记录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反应,之后听课的教师对授课教师的课程讲授做了分析评价,指出了授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并及时对授课教师提出了一些改进教学的建议;也有个别老师的听课记录未能反映出听课的目的,评价较笼统模糊。

从听课情况来看,几位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基本的教学素质都比较好,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有条理,语音清晰,对教材内容都比较熟悉,能合理安排板书,有教案,课堂气氛较好,与学生也有一定的交流。

现以教研整体角度从以下几方面对这次活动做一下总结和评价:

1.注重导教引练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环节清晰,明了。

2.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弊病,使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有效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于财会教学的意识得到强化,全体授课教师都有课件, 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张宁等两位青年教师做得更为突出。

4.在遵循共性的教学模式前提下彰显了个人的教学风格,发挥了各自的教学特长。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问题一是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学”突出的不到位,老师放手“放”的不到位,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还在牵着鼻子走。

2.学生的小组交流只是流于形式,小组交流应是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初步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再与同学交流,达成共识。

教师听课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说课;听课;评课

一、领导的公开评课少一点,个别听课指导多一点

领导一听课,老师们总是很紧张。在好多老师参与的评课中,领导的评议结论是乎是对一个教师上课的定论,大家认为很重要,总是很在乎。特别是对一个老师一节课下了否定性的评价,老师的心里压力很大,有时对上课失去了信心,甚至会想象成领导对自已的工作否定了.领导参与老师的评课,要在全面熟悉教材、教法的基础上,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有利于调动老师积极性方面多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最好是听而不在众人面前评,单独同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先肯定老师好的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共同探讨,最后对老师指出希望。这样鼓励了教师,也拉近了领导与教师的距离,溶恰了关系,有效解决了问题。达到了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说课公开一点,评课隐蔽一点

说课是上课教师向大家阐述教学设计的一种教学活动。不同学科的教师相对都能听清楚,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说的过程是一个更加完善的备课过程,在准备上课阶段,上课的老师总希望大家多提出好的意见,建议,心情是高兴的,这样有利于自己上一堂成功的课。而一节课上后评课就不一样了,作为上课老师总想上的完善无缺,一旦出了失误,自己本身就心情不好,如果再要组织教师面对面评议,且评的不如意,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达不到促进教师进步发展的目的。因此,我提倡在评课时让上课老师回避一下,有利于大家发表意见和看法。

教师听课总结范文第5篇

一、培养学生“读书预习”的好习惯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一要读统编教材,因为它基础、规范、易懂,适合课前预习。预习既能为听课服务,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时,要找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读懂了、哪些还没有读懂,把它们统统地记下来,烙在脑海里。二要读参考书,因为它是课堂的延续、知识的巩固、能力的升华。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一至二本很好的参考书,参考书数量不能过多,内容不宜过难,适用就行。读参考书时,对好的思想、好的题型、好的解题方法要认真记笔记,反复思考,仔细琢磨。读书要全神贯注,排除干扰,静心思考。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对学生来说,认真听讲是基础,是先导。学生听课,要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不说与听课无关的话;不被同桌所干扰,不受外界的影响;精力要集中,精神要饱满;不瞌睡,不走神,不偏不离,眼睛平视前方,紧盯黑板。要尊重老师,不偏科,不挑剔,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虚心接受同学的建议。

对教师来说,要让学生认真听你的课,首先你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喜欢你。要发扬民主,平等对话,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转变观念,改变作风。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组织好教学,当好学生的参谋。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不打击、不讽刺、不挖苦,要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用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要准确、精练,条理要清楚,内容要丰富,要由浅入深,通俗易懂。要贴近学生实际,走近学生生活。语言要生动,音调要有高低,语速要恰当。要严格控制讲课的时间,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写的答案坚决不写。教具要直观,手段要多样;方法要灵活,启发要到位;模式要深入,思想要突出。一个幽默,一个笑话,一个姿态,一句和蔼可亲的语言,一段师生情感的相互交流,都能调节课堂气氛,减轻学生压力,打动学生心灵,提高听课效益。

三、培养学生“超前思维”的好习惯

我们如果把学生的思维相对于教师的讲解分为滞后思维、同步思维和超前思维的话,那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超前思维。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一要预测,二要推断,三要评估。听课时,学生应该在老师的答案出来之前,推一推、想一想、猜一猜:老师下一步的结论是什么?我能推出来吗?如果我猜的答案与老师的讲解一致,说明我已经想在老师的前面了;如果我猜的答案与老师的讲解不符合,不要气馁,回头是岸,找找原因,想想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陶维林老师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慢’的艺术。”教师要把课堂节奏“慢”下来,为学生让路,让学生说在前,想在前,做在前,冲在前。要让学生学有所思,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要始终站在学生后面,扬鞭策马。要给学生练习的时间、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鼓励学生大胆思维,超前思维,不断进步,超越自我。

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只有善于归纳、善于总结的人才会学习。”总结是为了进一步地提高,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逐渐增多,我们很有必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要总结内容。上完一节课后,教师要进行小结,学生也要认真思考:这节课老师讲的内容是什么?重点在哪儿?难点如何把握?学完一章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用知识树、表格或者条理的形式把本章的内容串起来,连成线,结成网。

二要总结方法。⑴解题方法。解完一个题以后,要总结这个题的题型是什么、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能否进行推广、可不可以变形等。⑵学习方法。总结时多问问自己:我认真听讲了吗?认真作业了吗?认真思考了吗?认真复习了吗?认真做笔记了吗?学会反思了吗?学会举一反三了吗?学会劳逸结合了吗?学会自主学习了吗?看课外书了吗?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了吗?

三要总结得失。通过一课、一章、一学期的学习,特别是学期考试的结果,要认真地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教训。对成功,要不骄傲,不自满,再接再厉;对问题,要不含糊,不遮掩,实事求是。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制订可行的改正措施,就一定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教师要指导学生时时反思,天天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慌、不忙、不乱,才可以少走弯路。

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规律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我们抓住了它的规律,理清了它的思路,掌握了它的命脉,它就是一门很好学习的学科。

五、培养学生“做好笔记”的好习惯

课堂上,学生既要认真听讲,又要做好笔记。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要顾此失彼,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要以听讲为主,笔记为辅。课堂笔记不是将教师所讲的内容全都记下来,而是选择性地记。教师教学时要提醒学生哪些该记、哪些没有必要记。要记好的思想、好的题型、好的解题方法;要记重点,记难点。切忌笔记一大本,问题一大堆。同时,还要准备一个错题本,把错题工工整整地写上去,认认真真地加以改正。在笔记本或错题本上写写心得,谈谈体会,加深印象,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六、培养学生“相互讨论”的好习惯

问题越辩越清,是非越辩越明。“讨论法”可以开阔视野,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因此可以说,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讨论前,教师要认真设计讨论的提纲,引领讨论的方向,预测讨论的结果。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组,选定组长,每组推选重点发言人。讨论可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在课后完成。讨论时,学生要抓住机会表现自己,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立场,倾听同学的意见;要积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求同存异;要对讨论中不同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报告。

老师要发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所有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讲解。对学生的任何回答都要鼓励表扬,充分肯定,正确评价。

七、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