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华节日文化 构建 原则 思路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传统节日文化纳入课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操,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实践。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的原则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在进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既要传承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精华,又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实际进行教育内容、途径方法、载体的创新。当前高校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教育上。对待传统节日文化不能全盘吸收,必须是吸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收的过程中还得合理地加以改造、创新,找出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益的方面。在教育方法上,既要保留节日的传统气息,保持“原汁原味”,又要对传统节日进行创新和包装,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元素,赋予现代意义和时代气息。要推进传统节日与现代网络技术的结合,利用移动信息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和数字娱乐产品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借鉴和吸收西方节日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增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节日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深入挖掘这些节日、纪念日的内涵,辅之以有效现代化传播形式,必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插上传统的翅膀,焕发无穷的人文力量。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更能发挥其凝聚力功能、行为约束功能、关系调节功能和宣泄功能,使受教育者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和熏陶,达到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原则。在进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坚持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原则,既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又能锻炼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开展活动的能力。通过课内讲授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习俗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知识。课外实践主要是引导学生阅读中华节日文化的名篇,节日期间,在校园内组织一些相关节日文化沙龙活动,并鼓励学生加入到节日诗文的创作中,培养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将德育寓于节日活动中,营造浓厚的校园节日文化。

联动与互动结合原则。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引导下,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在传统节日教育中注重整体氛围的营造,努力探索各种途径将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开创合理而有效的教育形式,使中国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又提高了现代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高校建立联动机制,调动领导、教师、学生多方面的积极性,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才可持续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形成师生交往互动观。课堂教学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课外实践活动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只有全员参与和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内涵和魅力。

知与行相结合原则。进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不仅要大学生知道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大学生在行动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必须克服说教为主和形式主义的弊端,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对学生实践的指导上来,把学生的自觉实践作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让学生结合实践认真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并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实践获得深刻体验和理解,使之真正转化为他们的认识以至信念。要组织学生通过校内外环境与社会环境相接触,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以社会调查导航计划、自主学习导航计划、服务社会导航计划、社团导航计划、文化育人导航计划为引导,努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路

以课程化的思路构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体系。所谓课程化就是开设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公选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按照五项标准:“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教材;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课程建设。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课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开设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公选课。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公选课可以规定2~3个学分,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国原有的传统节日名目繁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五光十色。因此,在构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内容时要精心选择,可按照2个学分的课时,精选九方面构成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中国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春节文化、元宵节文化、清明节文化、端午节文化、七夕节文化、中秋节文化、重阳节文化、其他重要节日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并都按照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个教学体系进行构建。课堂教学体系包括节日起源、传说、习俗和文化内涵。课外实践教学分为自主学习和节日文化活动两部分。自主学习内容包括名篇赏析和推荐阅读诗词篇目;节日文化活动包括活动设计、案例及其点评等。以上内容编写在《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程》中。

二是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课外实践教学内容纳入思想政治实践课进行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规定为3~4学分,专科本科每年一个学分,这门课贯穿大学全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的包括五个实践成才导航计划:和谐之家实践成才导航计划、社会调查实践成才导航计划、服务社会实践成才导航计划、社团活动实践成才导航计划和自主学习实践成才导航计划。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可以贯穿在五个实践成才导航计划之中,但主要是以自主学习和节日活动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写下心得体会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学校还以讲座、故事会、文艺演出、社区服务、主题演讲、征文等多种方式开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文化沙龙活动,组织策划或参加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分。

建立三位一体联动进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组织运行体系。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始终,要让全程化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整合多种资源,建立领导、教师、学生三位一体联动育人机制:第一,学校党委和行政制定文化建设规划。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牵头,主办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第二,建立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由从事文化教育的教师组成,负责节日文化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课外节日文化活动的设计,制定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大纲,编写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教材,承担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公选课教学任务,还要承办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课外实践活动。第三,成立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教研室。教研室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学工部、团委负责人为正副主任。明确教研室的职责:选拔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师并负责排课;制定每学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组织实践课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考核督察实践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负责开展实践课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活动;组织实践课教师考核学生实践课成绩。同时,组建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工部、团委干部、学生政治辅导员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组织和考核学生参加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情况。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价值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04-2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历史沉淀,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56个民族中,一年之间的节日文化活动多达400多个。汉族一年之中就有近百个民间节日文化活动,仅七月份,36个少数民族就有62个民间节日。[1]这些名目繁多的民间节日,形成了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文化活动。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生动的表现形态,它们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突出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是广大民众精神世界的生动展示,也是国家历史积淀与文明性格的具体象征。在新时期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冲击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节日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中国传统节日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考察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早在上古时期即已因生产活动、原始崇拜而初露端倪,后又随着神话传奇故事的融入,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意义而渐渐确立。如我国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也有人把这一天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因为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和七夕节结合起来,使这个节日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中国很多古籍中都记载了这个节日以及随之而产生于不同时代的风俗习惯。这对我们现在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俗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二、文化价值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凝聚人心、构筑民族心理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于它们亦雅亦俗,亦庄亦谑,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成为全民参与的盛会。随着历史的演进、民众文化意识的自觉,传统节日中原始崇拜、禁忌迷信的色彩越来越淡化,逐渐变成纯粹庆贺意义上的日子。这种文化现象大致出现在隋唐时期,当时,传统节日已经普遍转化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佳节良辰。充满喜庆欢快的气氛,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内容伴随着相应的节日而成为时尚,广为流传,这就极大地吸引了普通并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从而全面拓展了传统节日的群众基础,使得它们拥有了更强大的活力与生机。

其次,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大融合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特定群体的文化观念中,节日时间是区别于平日的“大日子”。这种区分并不是仅凭意识上的认定,而是用各种各样的郑重仪式和庆祝方式体现出来的。这些仪式活动和庆祝活动往往在较短的时日内集中展演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蕴涵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有通过口头文学、年画图案、礼俗活动、仪式庆典等传承的理想追求、伦理道德、民间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的精神文化,有节令饮食、节令服饰、仪式用品、工艺品等方面的物质文化,也有祭典、礼仪、表演、技艺等行为层面的文化。这些文化含量的大部分是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如其中的物质文化、民间艺术,强调人际和睦、欢乐吉庆、丰收富裕、健康长寿、天人合一等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

三、经济价值

节日是文化的结点,也是经济的结点。不同的经济文明,将导致不同的节日特点。[2]春节就与农耕经济紧密相关。从具体功能看,节日对经济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定作用。

首先,在生产方面,节日所体现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节日有利于生产的合作建设。节日的聚会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因为聚会本身就是一种合作。第二,节日聚会也具有一种扩散生产知识的功能。大家聚在一块,谈天说地,既交流生活方面的信息,也交流生产方面的信息和经验。

其次,节日也是一种交换的“集市”。节日有一种类似农村集市贸易的功能。节日的交换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精神产品之间的交换;二是物质产品之间的交换;三是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之间的交换。在精神产品交换方面,节日的聚会使大家都收获了一种归属感与安全感;在节日里,大家相互祝福,互祝问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产品的交换和享受。在物质产品交换方面,过节时,大家提着礼品和地方特色产品相互拜访,既有人情方面的交换,实质也体现了一种物质交换的涵义;同时,有些节日本身就是集市交易的集中时间。

最后,节日在消费方面的作用是最明显和最直接的。节日是消费的聚点。节日所提供的消费满足不仅表现在精神上,也表现在物质上。一是增加了精神方面的消费满足。二是增加了物质方面的消费满足。不论在吃,还是在穿等方面,节日期间都提供了比平时更大的消费支出。由于消费和生产是紧密相连的范畴,二者有一种互相推动的关系。所以,节日的消费也促进了生产。

四、现代价值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这些具有浓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节日,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已牢牢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土壤中。这些传统节日对现代社会的建设都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能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每逢春节、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海内外华人华侨、中华儿女,无论是国家首脑还是普通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普天同庆。这些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成为我们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契机。例如,每年的春节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无数的家庭守在电视机前欣赏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也都能通过电波感受到节日气氛,此时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无疑能得到最深刻的强化。

其次,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铸造“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上,如果能剔除其中的糟粕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有用成分,就能起到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素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例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都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和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它们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凝聚着历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又如端午节缅怀屈原,龙舟竞渡,正如民谣所唱:“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屈原是我国伟大的诗人,195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端午期间怀念他的高尚情操,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

最后,能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节日消费,改善人民生活。现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旅游黄金周已经形成。其中,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直是节日消费的热点。现在春节期间,很多人都选择去旅游,感受节日的气氛。另外很多人也选择在酒店吃团圆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春节期间人们也会购买很多东西,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总之,在节日期间人们的消费明显提高。人们生活也是明显改善。

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从远古流传至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在里面,再有附加其上的审美情感、趣味,它的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所以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发掘我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真正认识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编.中国民间文化(第二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2]宋圭武.节日的经济功能[N].海南日报,2007-4-18.

[3]葛新.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重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01).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范文第3篇

中华民族不倒,中华魂还在,将中华民族的旗帜树立于民族之林,在风雨中坚挺,于磨难中生长,成一棵巍然耸立永远不倒的柏松。共同阅读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请您阅读!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1为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热爱传统,增强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的情感,_区_路学校在中秋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

一、刨根问底话中秋活动

在_学校国学馆。队员踏着“花好月圆”进入场馆,流动影视背景墙上呈现的中秋月夜图,灯、荷花、诗人与学生互动体验。孩子们从认识中秋的来源开始探索,到中秋习俗的知晓,赏明月、品月饼、庆团圆、放孔明灯。

每一个习俗都离不开有趣的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经典故事,还有几首关于中秋的诗。

队员们还用软件学做孔明灯和月饼学,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秋节的意义。

二、百花齐放庆中秋活动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五(1)中队以各种形式庆祝节日。一组队员吟诵诗词,大家搜集了千百年来描写思念家乡的许多美好的诗词,像“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

二组队员演唱歌曲《明月几时有》,三组队员则设计“家乡画展”,诗情画意、美轮美奂。四组队员给大家当“小导游”,带大家走进了不一样的城市,让大家足不出户尽享异城风光。五组队员创编的课本剧《嫦娥奔月》引导同学们步入神话般的境界,特别是嫦娥吃了仙药升上天空,一直飞到了月亮之上,大家屏住呼吸,默默相送,带着对嫦娥的祝福与思念沉醉其间。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一年级三班的小风铃们,在距离中秋节还有好几天的时候,便开始问“中秋节我们怎么过啊”,终于到周五这天了,当孩子们听到要去国学馆体验中秋文化的时候,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下午的课程中,携手一年级三包班家委会全体成员,为小风铃们精心准备了暖心的月饼特色主题课程,让孩子们再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会节日的甜蜜二(2)中队的孩子们也利用义工课制作了一个个精美的月饼,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乐在其中。

三、你写我唱诵中秋活动

进入中秋团圆周,学校少先队大队委的队员们每天为全校师生更新关于中秋节的故事趣闻,大课间时满校园响彻着《水调歌头》等关于中秋的歌曲,孩子们在校园里走着都会哼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三(1)中队的队员们借着中秋的欢愉写下一首首儿童诗,为_学校“中秋团圆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朗诵诗词、唱诗写诗、制作月饼等一系列的活动,队员们更加了解、喜爱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了队员的文化素养,增强了队员的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2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非常的重视这一个节日。和春节一样,中秋节也是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所以在中秋节的时候,都会用“合家团圆”这四个字作为祝福的语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祝福。学校一向都非常的重视传统节日,每到节日的时候,都会进行相关的活动,借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学生也能够从这些活动中了解更多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是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的,所以也不奇怪学校为什么会这样的重视这些传统活动了。

这一次的中秋节,进行了四个活动,都非常的有意义也有趣。第一个是中秋节的黑板报,每个班都要出一个关于中秋节的黑板报,会进行评比。第二个是手抄报的评比,先在班级的内部宣告这一个活动的有关消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每个班选出5张参加年级的评比,每个年级再选出10张参加全校的评比,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第三个就是征文比赛,字数要求1000字以上,主题为中秋节。这三个是每一个节日都会有的,最后一个才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第四个活动就是主题班会了,这一次的班会花了我们班干部很多的心血,我们争论了很久,也准备了很久,可以说是非常的用心了。我们给同学们预留了15个节目的位置,让他们有想表演节目的人自己准备节目,最后选出15个节目。这次的主题班会一共是用了三节晚自习的时间,气氛非常的活跃,总算我们这些班干部的心血没有白费。这一次我们计划了三个大的活动,一个是“中秋诗词大赏”,一个是“知识竞赛”,还有一个是“话剧演出”。

“中秋诗词大赏”就是让同学们分为两组,背诵有关中秋节的诗词,一句就可以了,背的多的一组有奖品。这个会提前告诉同学们,让他们多搜集一些有关的诗句,背诵下来。这个活动能够让同学们知道更多的中秋节的诗词,而不是只知道课本上有的,也是进行了一次课外拓展。“知识竞赛”就是班委搜集有关中秋节的题目,包括习俗、古代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知识等,是个人赛。这个活动能够让同学们知道更多的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话剧演出”则是挑选跟中秋节有关的故事,由同学们演绎出来。

这一次的活动举办的是非常的成功了,希望明年学校还能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自己策划中秋节的活动。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3为了切实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9月21日到25日,_区_小学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目的在于深度挖掘蕴涵在中秋节中的教育意义,使学生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真对待传统节日、由衷喜爱传统节日,传承节日文化。

1、学校通过布置假期作业,让少先队员们主动自行了解中秋节文化,收集地方中秋习俗,让少先队员们更易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体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中秋节是人们盼望团圆、思念亲人这情感的寄托节日,是一个以亲情为主干线的节日。

全校广泛开展了“表孝心、送关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实践活动。

3、开学后各中队组织“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队会。

4、开展了以“品月饼、赏圆月、过佳节”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帮助少先队员们合理表达过节的愉快心情。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4为更好地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街道于9月17日—9月24日开展了安宁市20_年“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活动。

(一)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街道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并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确保此次活动顺利进行。

(二)广泛开展慰问活动。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市委政协主席耿玉立一行到街道开展慰问活动,街道党工委办、街道社会事务办组织工作人员陪同。慰问人员一行到_敬老院、_村胡桂英家、_村郭安邦家以及铁厂村魏汝仙家开展了慰问活动,关心老人们和困难群众的日常生活,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问候,并他们送上月饼、粮油及慰问金。广泛开展文艺活动活动。各村(社区)精心组织各类文艺活动,有精彩的表演类活动以及诗歌朗诵等,在传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营造和谐的节日氛围。广泛开展中秋座谈会活动。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自古有吃月饼的习俗,22个村(社区)利用宣传栏等形式对中秋节传统文化进行广泛宣传,激发人们爱国热情。

(三)活动取得效果。中秋节主题活动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积极进取的社会氛围和节日气氛。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5又是月圆时,又是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节目,更是对古老中华魂的一种传承与祭奠。然而面对时下各种洋节的蔚然成风,人们似乎忘了本土节日的精神、灵魂之所在,亦是忘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有人说过节无非吃吃喝喝,有人嫌弃中秋节回家团圆的老套,有人认为扭捏作态拍几张照片就是过中秋节,诸如此类的误解、曲解不一而足,是对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怎样的一种嘲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在继承中发展,自发展中传承。尊重先辈,敬仰传统,这是历经几世浮尘砥砺打磨后的悠悠中华魂。祖辈、圣贤的古训理应此时相追随,终生莫相忘。可看看如今的国人,又有多少人在崇洋媚外、奴颜婢膝,甚至数典忘祖,忘了本,也忘了根?

君已知韩国、日本纷纷抢占中国的传统佳节所带来的市场,更有甚者,将中国的传统习俗申请成为本国的文化遗产。面对这种文化侵略,作为泱泱华夏的骨肉血亲,为何竟这般麻木不仁不为所动?

不只是对待本国节日,乃至中华五千年多少优良传统,我们已经忘却它们所真正代表着的,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再次走向繁荣富强的铮铮铁骨和磐磐基石。

正因为中华传统节日于华夏子孙炎黄儿女举足轻重意义重大,国家才要设立条款予以保护。身在祖国未去过国外的人,对于中华传统节日于我们的意义或价值,也许并无深切具体的感触,当你一旦踏出国门,走进异国的领土,能给你力量的,或许就是这中华魂。

传承,不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继承,更是对中国历代所有优秀文化的承续。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载的历史见证、精神载体。

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古老训条至理箴言矢志不渝的坚守;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民族信仰的顶礼恪守、不悔的虔诚;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华夏文明不变的崇敬永远的守护。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范文第4篇

201x年的6月__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活动通知精神,我校在端午节期间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端午节又是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体验亲情的魅力。

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任务,收到良好的活动能够效果,我校高度重视,精心策划,首先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校加强了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我们通过国旗下演讲、倡议书等形式,对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及其意义,做了大力宣传,充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我们又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的端午节手抄报创编活动。同学们通过阅读书籍和上网查询,了解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配以插图、剪贴画,制作了一张张美观大方的手抄报。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加深了对端午节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和过传统节日的意义,更加认同、喜爱传统节日,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爱乡情感,提高了科学文明素养,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进了与亲人之间的亲情,让学生时时刻刻心怀感恩之心,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6月__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端午节。为强化“中国梦”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弘扬端午节日习俗,唱响“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让学生通过端午节来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体验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华林小学开展了“我们的节日 端午”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1、少先队大队部要求各中队在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之前,先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led、华旭电视台、黑板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

二、各年级分层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1、一、二年级开展“背一背屈原诗歌”、“画一画屈原”、“纸粽子制作”等活动。各班辅导员根据本班实际,让孩子们以大组为单位,进行了“背一背屈原诗歌”、“画一画屈原”、“纸粽子制作”等比赛活动。该活动让孩子们在动口、动手等有趣的活动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2、三、四年级各中队开展了“传统节日故事大家讲”活动。

各中队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在班上举办故事会,把“传统节日故事大家讲” 活动开展得有模有样。

3、五、六年级各中队开展“屈原诗歌颂”、“我心中的屈原”演讲等多种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活动。通过诵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本次活动,不仅让学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更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学到了关于端午节的有关知识,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意义,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增进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

为使活动取得成效,学校高度重视,对如何开展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组织了各具特色的“端午节”主题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的

根据有关精神,为了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校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让队员们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国、爱社会注主义情感。

二、活动内容

1、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班会上开展了有关端午节文化的朗诵会,引导学生不忘传统,满怀信心的建设现代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2、利用板报、标语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亲身体验节日民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3、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介绍“端午节”来历的视频,撰写笔记,表达对先人的感恩和敬仰。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贯穿于我国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体现着中华各民族儿女对祖国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很多传说故事以及历史人物都表达出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处处彰显着爱国主义情怀。其中,最具有典型性的就是具有浓厚爱国主义色彩的端午节,人们一直都把端午节和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屈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不仅如此,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也是各种各样的,赛龙舟、佩香囊、吃粽子等作为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这些习俗也都有其相关的起源传说,端午节的各项庆祝活动无一不蕴含着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日子,烈士纪念馆、英雄纪念碑、烈士陵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人们纷纷到那里去缅怀先辈,寄托哀思,并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是对自己的民族和祖国深深的依恋之情,在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这种情感升华为爱国意识,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中国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的“文化渗透”,中华儿女更应该正确对待传统节日文化及其时代价值。加强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有利于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民族性文化,它不仅体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共同发展的灵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作出了科学概括,提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节日不仅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着整个中华民族,体现了中华儿女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

在传统节日文化中,像春节,俗称“大年”,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在春节期间的普天同庆,家人聚在一起守岁、放鞭炮、吃饺子,中华人民如此,海外华侨也是如此。这充分说明了中华儿女无论在国内还是漂流海外,都会对中国传统节日魂牵梦绕,都有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国强烈的归属感。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以不同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和庆祝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春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礼仪形式,象征“孝”的清明节和象征“忠”的端午节,这些都是传统节日中传统美德的体现。因此,通过让大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传统节日习俗,进而以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民族自信心,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国传统节日体现出“天人和谐”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传承和谐精神的一种重要形式。” 传统节日的主体是人,人际交往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传统节日具有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凝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功能。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活跃开放、感情细腻丰富,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方面,传统节日可以增进大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感情,中国传统节日重人伦,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睦,所谓“家和万事兴”,也证明了这一观点。传统节日为大学生提供了与家人情感交流的机会,亲朋欢聚,互送祝福。通过共同参与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彼此打破代沟隔阂、共同感悟亲情。例如,中秋之夜,亲人欢聚在一起,作诗、赏月,思念亲人,这些使人心情愉悦,精神放松。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年轻一辈都会回家看望老人,给予关心等,这些习俗都体现了亲情在传统节日中的渗透。另一方面,传统节日还有利于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少,部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冷淡。传统节日活动为大学生的情感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组织节日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表达同学之间的友情,表达对教师的感激之情,促进大学生之间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理解、关爱和宽容,有利于调节大学生人际关系,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四、有利于坚定大学生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网络传媒技术的优势,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侵蚀部分大学生的精神灵魂。受其影响,部分大学生道德品质低下,理想信念淡漠。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文化复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凝聚大学生的智慧和力量,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保障。所以,要对大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尤其是要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密切的关系,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撑,它有着强大的凝聚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不容推卸的使命,只有大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优秀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比如说,春节期间所表现出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和合”精神;重阳文化所尊奉的“无伦之孝,推家至国;孝齐家,以孝治国,达至和谐大同”的传统美德等,这些都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精华,它们为大学生树立“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提供了精神营养。此外,利用传统节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更易于大学生参与与接受,这样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在庆祝节日的同时领悟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质内涵,还可以让大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自信心,进而实现思想上和道德情操的升华。

(李莹,女,23岁,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08

[2]赵东玉著.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