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我价值观总结

自我价值观总结

自我价值观总结

自我价值观总结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当代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的现状,分析性别、政治面貌等一些背景变量所导致的大学生工作价值观上的差异,研究了工作价值观与择业倾向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和择业观提供理性指导,有利于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发展目标。

目前,学术界对工作价值观还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以前曾有过几种经典、有代表意义的定义,如:1) super( 1970)认为n1,工作价值观是与工作有关的目标,是个人的内在需求欲及个人在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性或属性;2)台湾学者陈铭宗(1994)认为川,工作价值观是工作者认为重要或致力追求的事物、观念或理想等;3)大陆学者马剑虹等人(1998)认为川,工作价值观,即职工关于工作行为、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等的价值判断体系。综上所述,工作价值观是主体对工作意义的认识和对与工作相关的事物、环境、关系、目标、行为等的主观判断。

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工作价值观的分析和研究成为热点。我国也在20年前开始了对工作价值观的探讨和研究。黄希庭通过对全国7所大学的大学生的择业倾向进行需要结构的调查,将需要结构区分为6个维度,由强至弱分别为:发展需要、尊重需要、交往需要、贡献需要、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大学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研究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对于建立与之适应的人力资源系统,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生的工作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为大学生择业打开思路、拓展空间,使个人与企业在双向选择时,考虑各自的工作价值观因素结构,力求达到个人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匹配,有利于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发展目标。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研究对象为湖北省某师范学院在读本科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378份,回收360份,有效回收率为95. 2%。通过对360位大学生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掌握了大学生对工作价值观及择业倾向认识的第一手资料数据,为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量化调研

1.工作价值观盘表

该调查采用吴铁雄和supper的工作价值观量表(s),用于测量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结构。量表分为6个维度,依次为:组织安全取向、人际关系取向、自我成长取向、自我实现取向、安定休闲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采用六点式计分,依“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赋予1分至6分。被调查对象作答时,要根据自身的现状和想法,对每个题项的重要程度做出判断。经检验,总量表一致性信度为0. 8021,其中,人际关系、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安定休闲、社会价值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大于0.70

2.职业兴趣最表

该调查采用的是英国职业顾问处的心理学家编制的一套职业兴趣量表。该量表与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模型较为接近,将现代职业兴趣分为四类:照料人与影响人、程序与系统、交际与艺术、科学与工程,共包含64个题项。调查结果经检验,总体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 7521,四种职业兴趣类型的信度都较高,最低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也接近0. 7。为了进一步检验该量表的信度,考察其分半信度系数,其值都在0. 6以上。可见,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适用于本研究。

二、探究成果

(一)工作价值观的个体差异

1.工作价值观的性别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作价值观的组织安全和安定休闲维度上,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女性更加重视组织安全与安定休闲。这个结论与何华敏、黄国隆、胡坚等人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这也是由女性所被赋予的社会责任以及女性自身具有的生理心理特征造成的。如表1所示。

2.工作价值观的政治面貌差异

对于政治面貌变量,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政治面貌对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的社会价值维度有显著影响(p<0.01)。采用scheffe法进行事后检验,得出不同政治面貌的受试者在工作价值观的社会价值维度的差异,存在于共产党员与共青团员、共产党员与其它组别之间,而共青团员与其它组别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

(二)工作价值观与职业兴趣的相关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程序与系统类型的职业兴趣与工作价值观的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相关。照料人与影响人类型的职业兴趣与工作价值观中的组织安全、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维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安定休闲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p <0.05。交际与艺术类型的职业兴趣与自我成长和社会价值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科学与工程类型的职业兴趣与自我实现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工作价值观与职业兴趣之间存在相关,但关系比较复杂,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如表2所示。

(三)工作价值观各维度与职业兴趣类型的回归分析

1.工作价值观各维度对“照料人与影响人”类职业兴趣的回归分析

把工作价值观的六个维度作为自变量,“照料人与影响人”类型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自我成长、组织安全与社会价值三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其他三个均被剔除。如表3所示。

研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从总体上是显著的,三个变量可以解释19.3%的总体差异(r2=0.217,f=10.852;p < 0.001)。从表3可以看出,工作价值观中的自我成长、组织安全和社会价值对“照料人与影响人”类职业兴趣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2.工作价值观各维度对“交际与艺术”类职业兴趣的回归分析

把工作价值观的六个维度作为自变量,“交际与艺术”类型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只有社会价值与自我成长维度进人回归方程,其他四个均被剔除,如表4所示。

研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从总体上来说是显著的,社会价值与自我成长两个变量可以解释15.3%的总体差异(扩二0. 158 , f二8.634;p< 0.01)。从表4可以看出,工作价值观中的社会价值和自我成长对“交际与艺术”类职业兴趣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3.工作价值观各维度对“科学与工程”类职业兴趣的回归分析

把工作价值观的六个维度作为自变量,“科学与工程”类型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只有自我实现维度进人回归方程,而其他五个均被剔除。所得结果如表5所示。

研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从总体上来说是显著的,自我实现变量可以解释11.5%的总体差异(rz二0.145 ,f=6.693;p< 0.01)。从表5可以看出,工作价值观中的自我实现,对“科学与工程”类职业兴趣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三、影响大学生择业倾向的要素

(一)组织安全对择业倾向的影响

组织安全指工作能带来合理的经济报酬,组织能从制度、环境和前景等方面为员工提供安全感。它体现了大学生对薪酬、福利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主要包含的是一些保健因素。而照料人与影响人类型的职业兴趣主要指在工作中能够照料人并影响人。与该类型职业兴趣相关的职业包括医务、福利、教育、商业管理类。组织安全维度的工作价值观能对该类型的职业兴趣产生影响。因为,商业管理类的职位能够提供较好的经济待遇,而医务、教育类的职业一般也都是收人稳定,且福利待遇良好。

(二)人际关系对择业倾向的影响

工作价值观中的人际关系维度指工作中能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为工作创造人际关系融洽的环境。它反映的是大学生对工作单位人际环境的要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维度的工作价值观并没有对任何类型的职业兴趣有显著的预测力。虽然交际与艺术类型的职业兴趣也包含人际交往的成分,但它反映的是与该类型职业兴趣相关的职业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比如记者这一职业。工作价值观中的人际关系与职业兴趣中的人际关系指代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所以,工作价值观中的人际关系维度对交际与艺术类型的职业兴趣不产生影响。另外,维度的工作价值观对四种类型的职业兴趣都无预测作用,也说明了在现在的职场中,随着竞争加剧,任何职业的人际环境都趋于复杂和微妙。

(三)自我成长对择业倾向的影响

工作价值观中的自我成长维度主要体现在对工作性质的要求。比如,工作要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工作节奏要符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并在工作中能不断成长。照料人与影响人类型职业和医务类职业确实对个人的兴趣爱好有着特殊的要求,特别是社会福利工作者和演说家等都是出于强烈的个人爱好而选择自己的职业。另外,交际与艺术类型职业兴趣方面,他们对工作性质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他们追求高质量的人生,往往从自己的职业理想出发,投身工作,对经济报酬诉求较少,而对个人才华的发挥尤为重视。所以,自我成长维度的工作价值观会对照料人与影响人,以及交际与艺术类型的职业兴趣的形成产生影响。

(四)自我实现对择业倾向的影响

自我实现指工作中能肯定自我、获得信任、挖掘潜力,并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科学与工程类职业兴趣的个体,主要适合于研究与应用类的工作,如生物学家、机械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该类型的职业者大多文化程度较高,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对于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但极为重视人生目标的实现和个人价值的体现。可见,此种类型的职业兴趣确实对科学与工程类职业兴趣的形成有一定的预测力。

(五)社会价值对择业倾向的影响

本研究中的社会价值维度指工作中能帮助别人、为他人服务,工作能增进社会福利,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社会福利工作者在这方面表现特别明显,他们的工作无疑具有服务他人、造福社会的性质。而交际与艺术类职业中的艺术家,他们的职业也是能造福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因此,社会价值维度对照料人与影响人,以及交际与艺术类型的职业兴趣有一定的预测力很好理解,也较符合实际情况。

自我价值观总结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以金盛华等编制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和自编的“家庭基本情况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苏州市3所高职院校的780名高职生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家庭背景的高职生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重视程度排序总体上是相当一致的。但是对职业价值观个别雏度的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一、前言

从高校扩招和以“三改一补”方式增办高职院校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无论与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进行横向比较,还是与国内的本科教育进行纵向比较,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仍然是滞后的,而这也导致了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必然是滞后的。“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职业价值观研究对于指导高职生就业、澄清高职生职业追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意义深远。目前,国内关于性别、年龄、专业等个人背景对职业价值观影响的研究较多,而关于家庭地理位置、家庭经济水平、家庭文化程度等家庭背景对职业价值观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顺应了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填补了高职生职业倾向性研究领域的空白。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将金盛华等〔’〕编制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和笔者自编的“家庭基本情况问卷”作为测量工具,使用SPSS12. 0软件对施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分成目的性和工具性2个取向,共计34个项目。目的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内隐的动机性标准;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外显的条件性标准。前者包括家庭维护、地位追求、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4个维度,后者包括轻松稳定、兴趣性格、规范道德、薪酬声望、职业前景和福利待遇6个维度。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n )自评式5点量表记分,具体记分方法是:5=“非常重要”;4=“比较重要”;3=“中立”;2 =“较不重要”;1=“很不重要”。“家庭基本情况问卷”由笔者根据事实编制的客观选择题构成。

(二)被试

笔者以分层随机抽样方式,从苏州市3所高职院校的12个专业选取780名高职生作为被试,以专业为单位组织了12次集体施测,施测前编制了“施测程序和注意事项”, 施测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分层随机抽样时,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确保性别比例、年级比例、文理科比例的基本平衡。正式施测共发放问卷7so份,回收问卷7so份,回收率100%;回收问卷中无效问卷24份,有效问卷756份,有效率96.9%。

三、结果

(一)家庭地理位置对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1,城乡因素

分别计算来自城市、农村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及总分的平均分与标准差,对城、乡高职生各维度及总分的平均分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城、乡高职生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的顺序都是:成就实现>家庭维护>社会促进>地位追求;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的顺序都是:职业前景>规范道德>兴趣性格>福利待遇>轻松稳定>薪酬声望;城、乡高职生在轻松稳定维度的平均分存在显著差异(城>乡,P

2.区域因素

随着江苏省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我省已全面实现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了适应我省的历史性转变,省委省政府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以地级行政区划为依托,兼顾自然地理环境,将全省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3大区域。其中,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5市;苏中地区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市;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盐城、淮阴、宿迁5市。笔者以此为分类标准对来自不同区域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比较。

分别计算来自苏南、苏中、苏北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及总分的平均分,对苏南、苏中、苏北高职生各维度及总分的平均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存在显著差异的维度或总分的平均分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苏南、苏中、苏北高职生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的顺序都是:成就实现>家庭维护>社会促进>地位追求;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的顺序都是:职业前景>规范道德>兴趣性格>福利待遇>轻松稳定>薪酬声望;苏南、苏中、苏北高职生在成就实现维度的平均分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F=5.077,P

(二)家庭经济水平对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江苏省统计局的《2006年全省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显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年收人15249元(以一家三口计算,相当于城镇家庭平均月收人3812. 25元),农村居民人均年收人5813元(以一家三口计算,相当于农村家庭平均月收人1453. 25元)[z}。此外,江苏省统计局的K2oo6年江苏统计年鉴》(电子版)显示,截止2005年底全省城镇人口3774. 62万人,占总人口的50.5%,农村人口3699. 88万人,占总人口的49.5 % }’ }。笔者根据以上数据将全省家庭平均月收人粗略估计为2644.545元。结合正式施测问卷的选项设计情况,笔者将月收人2000 -- 3000元的家庭定义为“中等收人家庭”,低于2000元的家庭定义为“较低收人家庭”,高于3000元的家庭定义为“较高收人家庭”,然后以此为分类标准对不同收人家庭的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比较。

分别计算不同收人家庭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及总分的平均分,对不同收人家庭的高职生各维度及总分的平均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存在显著差异的维度或总分的平均分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收人家庭的高职生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的顺序都是:成就实现>家庭维护>社会促进>地位追求;较高收人家庭的高职生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是:职业前景>兴趣性格>规范道德>福利待遇>轻松稳定>薪酬声望,中等、较低收人家庭的高职生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的顺序都是:职业前景>规范道德>兴趣性格>福利待遇>轻松稳定>薪酬声望,肯德尔(Kendall, M. G.)和谐系数W=0.975(P

(三)家庭文化程度对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1.父亲学历

分别计算父亲学历不同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及总分的平均分,对父亲学历不同的高职生各维度及总分的平均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存在显著差异的维度或总分的平均分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父亲学历为高中及以上和初中的高职生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的顺序都是:成就实现>家庭维护>社会促进>地位追求;父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高职生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成就实现>社会促进>家庭维护>地位追求,肯德尔和谐系数W=0.911(P规范道德>兴趣性格>福利待遇>轻松稳定>薪酬声望;父亲学历为初中的高职生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是:职业前景>兴趣性格>规范道德>福利待遇>轻松稳定>薪酬声望,肯德尔和谐系数W=0.975(P小),在薪酬声望维度的平均分存在显著差异(F=3688 ,P初)。

2.母亲学历

分别计算母亲学历不同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及总分的平均分,对母亲学历不同的高职生各维度及总分的平均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存在显著差异的维度或总分的平均分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母亲学历不同的高职生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的顺序都是:成就实现>家庭维护>社会促进>地位追求;母亲学历不同的高职生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的顺序都是:职业前景>规范道德>兴趣性格>福利待遇>轻松稳定>薪酬声望;母亲学历不同的高职生在成就实现维度的平均分存在显著差异(F=4.493,P

四、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具有不同家庭背景的高职生对职业价值观个别维度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但是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重视程度排序总体上是相当一致的。

(一)通过计算肯德尔和谐系数,笔者发现具有不同家庭背景的高职生在评价和选择职业时对内隐动机性和外显条件性标准的重视程度排序是基本一致的,不同类型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比较高的同质性和稳定性。

价值观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价值取向的总格局。当前,我国的政治局面稳定,社会发展和谐,主流文化鲜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与管理体制、高职生接受的专业定向教育与所处的校园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也都比较统一,这深刻影响了高职生的职业价值判断,直接导致了高职生群体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职业价值观。

(二)通过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笔者发现具有不同家庭背景的高职生在评价和选择职业时对某些具体职业价值尺度的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来自城市的高职生比来自农村的高职生更加重视轻松稳定,北方的高职生比南方的高职生更加重视成就实现、目的性职业价值观总体和福利待遇,高职生的家庭经济水平越高越重视轻松稳定,父亲学历越高的高职生越重视轻松稳定、薪酬声望,母亲学历越高的高职生越重视轻松稳定,而越不重视成就实现。

家庭地理位置差异可能与地区经济状况和文化氛围有关。目前,虽然国家正在积极进行宏观调控,合理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但是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就江苏省而言,城市地区和苏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文化相对开放,人们在享受优越生活的同时往往降低了职业的进取心和成功欲,转而更加关注职业的轻松性和稳定感;农村地区和苏北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文化相对保守,人们在追求改善生活的同时往往无暇顾及职业的轻松性和稳定感,转而更加迫切渴望事业的成功和物质的丰富。

家庭经济水平差异可能与生活质量和改进生活的愿望有关。来自富裕家庭的高职生常常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满足于现有生活的维持和延续;来自贫困家庭的高职生常常会不甘落后,奋发图强,执著于现有生活的改进和提高。因此,高职生的家庭经济水平越高往往越重视职业的轻松稳定。

自我价值观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价值观 冲突 调适

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与深刻变革,是当代一种世界性、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全面、复杂而深刻的转型时期。就其整个过程来看,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与解构,即旧的社会价值体系消解、失效,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生成、发展。社会转型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多元价值观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面的矛盾冲突和相互碰撞。

一、价值观与社会转型

价值观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和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价值关系的观念形式,是集中体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选择和追求的态度、准则、目的、理想,并以评价方式发生作用的、较固定的取向性、评价性的价值意识体系。它具有以下功能:第一,价值观的核心是价值目标、价值追求,它使主体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指向一定的价值目标,具有定向功能;第二,价值追求就其内容来说,是对主体利益的追求,因而能激发主体的热情和意志,对主体具有重要的激励功能;第三,价值观使价值主体强化或增加一些符合自身价值观的行为,抑制、克服一些与自身价值观相矛盾的行为,并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调节社会生活和改善社会生活,具有调节功能。

社会转型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转型一般指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换。它既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又包括社会制度的转变和社会体制的变革;狭义上的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经济体制的转型,特别是指我国自七十年代末以来,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竞争和利益导向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本文的社会转型主要指这种狭义意义上的社会转型。

我国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三个层面:其一是结构转化,即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结构、社会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身份结构等均在发生转化;其二是机制转换,即当前中国社会的利益分配机制、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沟通机制、社会流动机制及社会保障机制等也都在发生转换;其三是观念转变,即随着中国当前社会结构的转化和机制的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1]

二、价值观冲突的基本态势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冲突表现在不同层次和许多不同的方面,但从冲突的态势和基本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对立。我国现阶段坚持一元价值指导思想,主要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具体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坚持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转型造成了主体利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格局,不同利益主体形成不同的群体或阶层,在这些特殊利益主体之间必然形成不同的政治价值、伦理价值、人生价值并由此发生冲突和对立,致使一元主导价值观的地位发生动摇,作为其核心的政治思想理念与道德理想理念为更现实的生存斗争、生命发展观念所淡化。

第二、个人主体本位与社会主体本位的价值观冲突。市场经济的实践,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个人利益,它唤醒了人们的个人主体意识,凸现出个人的主体性。但由于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很容易滋长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可能滑向个人主体本位的深渊。“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他人利益;只顾个人需要,不顾他人需要;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以及过分强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价值等,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准则。”[2]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是社会主体本位的价值观,要求坚持以集体主义原则为核心,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同时兼顾合理的个人利益。这与上述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三、道德取向和利益取向的价值冲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体作为经济主体的性质为政治与道德的力量所掩盖,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主体作为经济主体的性质日益凸现,适应这一转变而形成的价值观(如奋斗、选择、创造、竞争、注重经济利益等)便与作为道德与政治主体相适应的传统观念相冲突。如重义轻利、重“理”轻欲、提倡 “中庸”而扼杀进取等观念与个体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的客观要求很不适应。经济主体的角色使功利性与实用性成为衡量价值的重要尺度。当义与利相悖时,取利而忘义成为许多人行动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价值观冲突的原因探析

导致价值观冲突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分化以及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与冲突重要原因。

首先,社会结构的变迁引发价值观冲突。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化速度加快,社会结构要素的类别增多,社会结构诸要素间的差距拉大,体制外活动增加,民间非政治性的经济活动群体也增多,由此社会结构由总体性行政整合型向分化性契约合作型转变。地方绝对服从国家的总体生存模式向地方社区相对独立生存模式转变。国家再不是唯一的利益主体,利益的分化使地方成为利益主体,地区间在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异质性明显增强,地方社区独立性增强,单一的“全国一盘棋”格局为多元化的政治——经济格局所取代。由此造成了个体(地方)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冲突。

其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的社会现状导致了贫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对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分享社会资源的机会极其缺乏,只能远离资源分配的权力中心,当社会利益的需求强烈而致富机会短缺时,有些社会成员会不顾自己的条件,用非正当方法去获取利益,而当卷入越轨行为的人数量较多时,消极价值观产生的条件就成熟了。这些与主导价值观格格不入,但在现实生活中逐步累积起来的消极因素,经过一部分越轨人员的相互交流和补充,构成了消极价值观,它的一些解释系统和行为方式被相关的人所认同和共享。如此,消极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就在所难免。

再次,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导致传统计划经济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计划经济强调集体与社会优先,市场经济强化人的主体意识,张扬人的主体性;计划经济要求的是一种附属关系,而市场经济要求一种契约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强调政治忽视经济、强调精神忽视物质、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忽视利、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个人价值为基本特征的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倡导的自主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开放观念、法制观念等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同时并存,这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

四、价值观冲突的调适

对当前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及所呈现的价值观冲突,科学的态度应该是提倡多样化,坚持主导性,在法制的基础上协调、解决各种价值观冲突,在实践探索中寻求交流、理解、沟通,逐步达到共识。

(一)坚持价值观“一元”与“多元”相统一。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价值观都是一个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并有多层面的价值观与之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第一,面要努力吸取各种价值观的合理因素,确立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使功利价值与超功利价值、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义与利、理与欲之间保持平衡;第二,又要承认其各自的合理性,对各种价值观采取宽容的态度,避免用主导价值观去代替一切、将主导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对立起来的做法,力争冲突各方的融合或达成价值互补;第三,健全各种价值观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和机制,以有效消除相互冲突价值观之间的隔膜和误解,实现多种价值观在新形势下协调发展。

(二)坚持集体主义主导原则,赋予集体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我们所提倡的集体主义应该是在兼顾个人利益基础上的集体主义,而不是那种泯灭个人的集体主义。建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主导价值观,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对集体主义的科学认识,更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使集体成员的个人利益得到应有的伸张和维护。价值观体系越是体现对每一个个人的关心,个体就越容易形成集体观念。我们在传播我们的价值观时,一定要使这些价值观念与人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把握这个价值观念,不是停留在人们的观念中,而是体现在人们的行动中。例如,在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如果说假话、空话、大话者总能获得实际的好处,、损公肥私的行为总是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查办,在经济生活中那些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的人总能得到实际的利益,而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那么无论我们怎么宣传要诚实、廉洁,这些观念都是难以普遍生效的,即使人们认同了诚实廉洁是一种美德,不少人也不会付诸实践。

(三)健全道德价值导向机制和法规制约机制。道德价值导向机制主要通过良心自律、社会舆论监督和道德教育等途径得以实现。一是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坚持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的价值导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团结、互助、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二是在价值观教育中要坚持以先进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都需要有先进价值观的指导,同时也是为了把这种先进的价值观变成人民群众接受、认同和遵从的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三是要为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社会提供有效的社会价值规范,健全法律法规,以引领社会转型期价值迷茫的人们走出价值冲突带来的阴影。哈贝马斯曾对这种规范结构加以肯定,他说:“这些规范结构的发展乃是社会进化的领步者,因为新的社会组织原则意味着新的社会一体化的形式。”[2]所以,要加强立法,用法律来惩治那些为谋私利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损人利己的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自我价值观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拓展意义;拓展内容;拓展程序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是大学生的核心观念,大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主体结构。

积极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当今社会,“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挑战,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高校价值教育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积极探索拓展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1]拓展训练,是在新形势下,完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拓展训练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意义

拓展训练(Outward Development),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 原意为小船驶离港湾,投向旅程,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拓展训练概念最早由德国人库尔特·汉恩(Kurt Hahn)提出,1934年,库尔特·汉恩与人合作在英国成立Gordonstoun学校,这是拓展培训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哈密尔顿韦恩哈姆高中校长皮赫,把拓展训练引进了学校教育。

20世纪90年代中期,拓展训练被引入我国,在商务公司团队精神和个人能力提升训练中广泛使用。2002年3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启动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该计划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奠定了坚实政策基础,指明了清晰发展方向。

2010年5月,笔者和哲学社会科学拓展研究组的同志们采用了分层抽样法,历时一月之久,对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遵义师范学院、安顺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铜仁学院等多所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4000余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初步掌握了贵州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和规律特点,也初步理清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1、拓展训练变传统价值观教育的说教模式为分享模式 当前价值观教育工作方法滞后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需要,流泛于说教模式,“主要原因在于受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党政工作两张皮的困扰等等。”[2]说教模式弊端是说教的人很辛苦,听教的人很痛苦,往往忠言逆耳,教育效果甚微。针对传统价值观教育说教模式的弊端,必须改变这种强迫的说服模式,去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去考察学生的接受状态。虽然教学内容完全相同,但是教学模式不同,效果就大不相同。拓展训练对于改变传统价值观教育说教模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拓展训练运用于价值观理论教育,可以将理论的说教模式变成理论的分享模式,分享模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自愿模式。拓展训练将教育与现场环境体验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与社会、与大自然紧密联系,不仅突破了价值观教育封闭式格局,而且丰富价值观教育体系,符合现代价值观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2、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良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下,大学生面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承受就业、情感、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调查情况表明,有严重思想价值问题的占10.89%,有某种思想价值问题的占14.64%。现阶段,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价值观教育并不是学生思政教育的强项,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压力、情感压力、就业压力下,思想的疙瘩越结越大,面对挫折的应对能力与康复能力很差,学生的价值观走极端化趋势明显。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训练,它可以及时化解学生不良情绪,让学生及时放下生活学习中的思想包袱,煽起学习热情,改善人际关系,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重新了解自己内心需求,重新检查人生奋斗目标,重新调整价值观念,保持轻松愉快步伐向前迈进。所以,用拓展训练模式高效率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热爱生活、钟爱生命,培养学生遇挫不馁、自信自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意义十分重大。

3、拓展训练对挖掘大学生潜在的价值效度起着强大的动力作用 从外在角度看,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能够把校园内外的教育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良好的互动教育效应。这种训练将课程安排在特定环境中,扩展学生学习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精心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以体验学习为中心,寓教于乐,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和体会,给学生创造挖掘自身潜在价值效度的硬件条件和机会。从内在角度看,价值观拓展带有挖掘潜力、开发潜力的特征,“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去发现自己走向成功的特质,唤醒自己内在的素质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4]唤醒的内在价值观效度资源在拓展训练中被开发利用,可以更加有效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生活力,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价值观效能取得新的发展。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的内容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就是让许许多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强化,被引导而健康发展。因此,从实际出发,从理论具体出发,努力构建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内容,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十分重要。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的具体内容从科学的政治价值观、世界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鲜明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对民族命运对他人关注的价值观四个方面展开。

1、科学的政治价值观、世界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这部分内容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政治、世界、人生三个方面上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些总评价和总看法不是一般层面上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因此,拓展训练内容在这里特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价值观、世界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包括对政治的阶级本质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对国家政权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对政治历史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等方面,通过调查了解到,有87.73%的学生赞成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拓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内容。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要与时俱进,要注重结合社会实际来解释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的具体拓展训练内容,尤其是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角度来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内容,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观念拓展训练。

马克思主义世界价值观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就是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很多学生口口声声叫着要反对马克思主义,而实际上很多学生持的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价值观,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例外,持的是迷信的唯心主义世界价值观。但在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上,学生却存在着很大问题,一部分学生明显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羡慕,一部分学生则把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看成是一个笑话,只有少数学生把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当作自己人生价值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86.88%的学生确立的是处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大背景下的人生价值观。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取向上,82.07%的学生重视自己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人生价值,89.37%的学生重视社会肯定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拓展训练内容的构建上,要结合当前社会使命进行,要与时俱进,要有新的诠释和发展。

2、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内容上,要紧紧抓住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关键,学生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定要坚定四项基本原则的信心。调查表明,82.56%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坚定的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价值观,85.77%的学生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观,94.18%的学生坚决反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85.43%的学生在社会的阴暗面和美好面的对比拓展训练中,对人、对事、对社会充满希望。通过这些调查数据的分析,能精确看出学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上需要加强巩固的程度是多少,可以精确算出在这方面可以挖掘提升的空间是多大。如果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不坚定,其政治价值取向就容易见风使舵,容易错位,故此,在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拓展训练内容的构建上,还要大力加强学生坚定四项基本原则信心的内容,要让学生为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感到自豪。

3、鲜明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 当前,西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闯入我国,学生也受到了不良影响。通过调查了解到,87.40%的学生感觉自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鲜明,12.60%的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淡薄,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不够,15.61%的学生功利心较强,还有少数学生比较崇尚西方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在这部分内容的构建上,要针对大部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强,能积极为集体和社会作奉献的学生,继续巩固他们饱满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情,继续加强他们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做贡献的责任感。而对少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有点自私的学生,则应以改变他们淡薄的爱国主义价值观,以培养他们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为内容构建重点,通过拓展训练,让他们舍得付出和懂得付出。

4、对民族命运对他人关注的价值观 大学生普遍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调查结果表明,90.10%的大学生有关注民族命运的价值取向,他们认为这是作为一个中国合格大学生的基本标志,如每年3月份,全国两会在京举行,其中涉及到国家民族重大议题的地方,大学生们都非常关注。在对他人关注的价值观上,89.30%的学生表示,平时会留心会关注他人,会自觉协调人际关系。在这部分内容的构建上,要继续深化那些能调动学生民族情感的内容,继续巩固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同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对他人真诚关注的拓展训练内容,让学生体会到真诚关注他人是一种态度和品格,它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维护他人尊严,只有真诚关注他人,才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关注。

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的条件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就是要根据大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新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用拓展流程呈现或再现教育任务,还原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让精神经由训练而获得彰显和扩展。要达到这个教育目的,就必须具备训练的相应条件。

1、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的时间条件 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安排,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集中安排在大一和大二两年。大一可以安排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进行;大二安排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中进行。在上这些课程的时候,可以把科学的政治价值观、世界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坚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鲜明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对民族命运对他人关注的价值观的拓展训练加入进去,提高学生价值观教育质量。

2、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的环境条件 拓展训练实践中,环境媒体是必需的硬件条件,没有环境媒体,无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感官感受,无法高效进行拓展训练。无论是实地环境媒体,还是虚拟环境媒体,都不能照搬照套,而要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环境媒体被照搬照套,容易分散主题,削减拓展训练效果。选择和设计环境媒体,必须根据训练内容需要,选择符合主题的环境媒体,经过剪辑和设计,重新组合出一个能层层推动主体发展的环境媒体,才有助于拓展训练效果的取得。实地环境媒体硬件条件要求要高一些,可以结合现场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建筑环境条件进行,最好是两者兼而有之。实地环境媒体分为专业性职业性实地环境媒体和一般性实地环境媒体。专业性职业性实地环境媒体指教育基地或某方面的专职场所,一般性实地环境媒体是教育者自己动手布置的象会场一样的环境媒体。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可以借助专业性职业性实地环境媒体,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可以借助专业性职业性实地环境媒体,用黑板画或幕布等形式来布置教室,让学生对爱国教育产生亲近感,扩大拓展训练的感官影响。

实地环境媒体硬件条件带来的拓展训练效果虽然相当高,但是必须以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建筑环境条件为依托,实地环境媒体硬件很难全面满足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实践体验的需要;更多情况下选择的是虚拟环境媒体条件,虚拟环境媒体条件主要指多媒体技术条件,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仿真虚拟视听环境材料,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感觉功能,有利于激起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理解,提高学生拓展体验的质量。

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的实施步骤

李薇,肖丽哲认为“拓展训练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它是借助于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成果,针对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特点设计出来的一种课程模式。是一种在模拟或自然的环境下,让学员体验经过设计的活动项目,接受个人潜力激发团队凝聚力的挑战,并从中分享相关理论的一种课程。”[4]这种理论分享课程模式要达到有效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水平的目的,就必须要有效地展现它,要有效地展现这种理论分享模式,除了必须具有拓展环境硬件的支撑外,还要有拓展程序这个软件的支持,拓展程序分成准备、实施、反思三个步骤。

1、准备 准备阶段主要是制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实施方案,该方案包括拟定训练目的、了解训练对象、细化训练任务、设计拓展方式及截选训练环境等。要注意的是,拓展训练要紧密围绕价值观教育内容进行,虽然会大量调动环境资源,但是训练不能以活动为目的,而是要根据单元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严格控制时间,适时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思考,在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去分享理论,达到教育目的。

2、实施 实施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的理论分享阶段,这个阶段包含破冰、体验、交流、总结等基本环节。

破冰:它起源于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指人就像海面冰山,露出的有意识的层面仅仅是一小部分,潜藏着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无意识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却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破冰就好比打破人厚厚的“冰层”,把人的注意力引到现在,让现在不易被无意识干扰,以排除人际间的怀疑、猜忌和疏远。破冰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的把握整个团队,可以帮助大学生放松并乐于互动学习,它相当于思政课教学中的导入。

体验:体验也叫体会,是拓展训练的核心,因此,有时也把拓展训练称为体验式培训。体验在这里指亲身体会训练过程,感悟道理,留下印象的观念拓展训练环节,这个环节本质上就是团队直接分享身心感受的环节。它本着煽起理论激情,分享理论趣味的设计原则,每单元训练由一组环境教育资源构成,每组环境教育资源分成若干项活动场景。师生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具体活动场景中充分调动环境教育资源,去重现,去理解或去创新教育任务,在过程中相互配合,承受考验,达到理论整合的目的。体验必须建立在环境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在体验过程中,没有观众,只有主角。

交流:交流是在体验结束后,参与训练人员分享心得的环节,实际上是体验上升为理论的环节,这个环节把传统价值观念理论教育向下输入的方向,直接改变成了向上归纳总结的方向,其实就是把演绎式教育变成归纳式教育,它符合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队员数少时,交流以队员为单位进行,队员数多时,交流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总结:拓展训练结束时,一定要进行总结,否则会功亏一篑。可以由教师进行总结,也可以选学生总结。如在“人生观”拓展训练中,有学生这样总结:“通过这次训练,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人生目的,深刻感悟到为他人着想,为社会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取向,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在整个实施阶段过程中,教师最核心的事情不是和学生去凑热闹,瞎起哄,也不是去参与分享理论,而是要留心观察,随时抓到触发点,对大学生进行即兴激励。因为在拓展中,大学生可能会偏离主题,也可能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要通过激励让大学生及时回到主题上,或让大学生在激励下克服困难,这时大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会更高涨,信心会更大增。因此,激励是拓展保持热场或转换热场的关键性手段,是调整拓展节奏的指挥棒,也是理论分享的调味剂,甚至是理论创新的催化剂。

3、反思 拓展训练结束以后,对本次拓展训练要进行客观评价总结,分析它的得失,继续巩固好的方面,修改不足之处,并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拓展训练,能有效提高价值教育的鲜活度,变学生的“逆反率”为“参与率”, 达到价值教育“进头脑”的目的。价值教育延伸到生活中,当学生遇到情感、交友等价值观问题时,他们把理论顺利转换为生活指南的素质会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利福. 拓展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

[2] 张龙. 价值工作流泛于“说教模式”的原因分析[J].探求,2004(6).

自我价值观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真理 标准 价值维度

实践既是真理标准也是价值标准,真理与价值都来自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真理与实践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解真理标准的时候,通常是认为真理标准只有客体性的尺度,而没有主体性尺度。认为承认真理标准的主体性尺度就等于是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因而,我们在判断真理的时候,只注重了其符合外在的客观规律性,而忽视了其是否符合主体内在的需要,亦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想就真理标准及其所包含的价值性特征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而使我们在考察真理问题的时候不失之于偏颇。

一、正确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这在理论界现已经形成共识。其实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就曾指出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因此,以实践检验真理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对于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本身的看法却是各有千秋。有学者认为实践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检验真理即是看实践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的目的,符合即为真理,反之则不是真理。另有学者认为实践的结果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而检验真理即是分析实践结果的过程。本文认为检验真理时,需要分析去实践的目的与结果,但是并不是意味着仅仅分析实践目的或结果中的某一个方面。因为实践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它既具有直接现实性,同时它也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结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应然与实然、认识与事实以及真理与价值的桥梁。而且,实践活动还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其特殊性是指实践活动在具体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征。而其普遍性是指不同实践活动虽然各具特色,但是却蕴含着带有普遍性的本质与规律。也就是说只要具备同样的条件,以前的实践活动在现在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并产生出同样的结果。

因而,这一方面决定了唯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而理论或者认识,以及客观事物本身是不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另一方面,这也告诉我们实践它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事物,而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因此,这也就规定着我们在检验真理的时候必须全面考察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研究由诸多实践过程总和构成的实践系统。

1、检验真理时必须全面考察实践过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强调用实践的结果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认为检验真理主要的要看实践的结果。恩格斯说:“我们的行动结果证明我们的知觉是和知觉到的事物的客观本性相符合的。”列宁说:“行动的结果是对主观认识的检验和真实存在着的客观性的标准。”同志也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据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但是,实践的结果又不是独立于实践过程之外的,与其它的要素相脱节的,而是存在于实践的过程之中与其它要素相联系的。马克思说过:“生产活动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劳动总是联系到它的有用效果来考察的。”其中,实践的目的是观念形态的实践结果,而实践结果是实践目的的对象化或物化。实践目的在实践活动的一开始就制约与影响着最终的实践结果。但是实践结果绝对不是实践目的的简单再现,这一方面与实践目的甚或实践主体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的正确与否有关。同时,也跟实践的操作方式、手段等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实践的操作方式、手段是实践主体达之于实践客体、实践目的见之于实践结果的必要中介。所以,手段、方式科学与否,也会影响实践结果的出现。因此,可以说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实践诸要素矛盾运动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常常会出现实践结果与预期目的不相符合的情况,如果我们仅仅将目光聚集在对实践结果的批判上面,而不去具体分析实践过程的其他要素,那么我们将会错失很多发现真理的机会。无论是俄国的革命实践活动还是我国的革命实践活动都说明了这个道理。这也就告诉我们在检验真理的时候,既要对实践的客观性结果进行正确的、实事求是的反映与概括。同时,也要去全面分析实践的目的、方式与手段等。实践并不是单一客观性的,我们也应该去关注实践过程中的价值性的特征。

2、检验时必须把握实践的总和或系统的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淮,我们除了要分析实践过程的内部要素之外,也要分析实践过程的外部联系。在现实当中,针对某一个相同的认识、理论或者目的,人们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时,这些实践活动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我们不能任意把个别的孤立的片断的实践活动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应当尊重实践的整体性,努力把握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总和,这样才能对某个真理作出正确的检验。列宁说:“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又说:“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末,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末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真理是客观的,关于某一事实的真理只有一个,它是由事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构成的。然而,事实的全部总和应该是与实践的全部总和是一致的。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实践也必须从“全部总和”中去把握它。也就是说,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应该概括、总结、分析实践的“全部总和”,即实践结果的总和或事实的总和,有时还需要抓住众多实践结果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次,把握主流。这样我们才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事实当中去检验与发现真理。此外,实践总是社会的历史的不断发展的实践。因而,实践的总和既包括静态的总和(即把握同一时期的实践的总和),而且更应该包括动态的总和(即不同时期的实践的总和)。那么,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还应该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系统。相应的,实践检验真理,也不能不是一个多次反复和不断检验的过程。

二、真理标准的价值维度思考

从对真理标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事物,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一个系统。很显然,实践的进行离不开主体的维度,实践目的的设定蕴含着主体的需要与动机。而实践工具、方式、方法的运用则是主体选择、评价的的结果。最后,实践结果的出现虽不能够说是实践目的的自然呈现,但是却始终不能离开实践目的的导引,而这种导引实质上包含着主体内在尺度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的命题,从更深层本质上说也是一个价值论的命题。“‘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可见,价值是表征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范畴,简言之,就是指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价值的本质就是客体主体化”。它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效应,包括对个体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的积极效应。因而,换句话说,价值在于促进主体发展、完善,最根本的在于促进社会主体发展完善,使人类社会更美好,上升到更高的境界。那么,真理标准的价值维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真理标准问题的提出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应有之义。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改造世界的活动即实践活动。马克思在《德意志形态》中说过:“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可见,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个基本前提,而为了进行这一项活动,首先就必须获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认识世界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实践的成败问题。只有当人类获得的认识与物质世界相符合时,才有可能指导实践活动活动获得成功,才有可能获得对人类有益的结果。对于这个问题,列宁曾明确地指出“认识只有在它反映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时,才能成为对人类有机体有用的认识,成为对人的实践、生命的保存、种的保存有用的认识”。诚然,对真理的追求关乎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最鲜明的例子就是马恩等经典作家为追求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孜孜不倦地探索与实践真理。因而,对真理的追求也就决定了对真理标准的追求,对真理标准标准的也就成了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的应有之义。关于真理标准及其重要性的问题,马恩等经典作家对此都有过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同时,中共历史上关于探索真理标准的重要事件就是“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已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也是价值验证的过程。

任何真理都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因而对真理的检验就应当包括科学性检验和价值性检验,即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事实检验是合规律性的检验,价值检验是合目的性的检验。合规律性即为客体尺度,而合目的性则为主体尺度。因此,对于真理的检验过程实质上是以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检验认识的过程。同时,作为真理,它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与反映,即与客观一致的主观认识。而判定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也就是检验真理的过程。但这不仅在主观的范围内无法判定,同样的,在客观的范围内也是无法判定的。而只有解决了主体与客体是否一致,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实践。实践的一般过程是:首先将主体的需要与意志转化为实践的价值目标(即实践的主观方面),然后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即实践的工具、方式、方法等)作用于实践的对象,即实践的客体。最后,才是产生实践的结果。显然,实践活动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也必然是作为抽象可能性的实践价值目标向作为实在可能性的实践结果的矛盾转化的过程。那么,这一过程从实践的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上来说就是主体改造客体之后所实现的价值满足了主体的需要,而实践的结果也正是主体价值目标的物化表现。因此,我们可以说,检验真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检验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过程。

3、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也是价值实现与创造的过程。

真理标准的实现,或者说对思维、认识的真理性的检验是以一定的价值目标的实现为手段和途径的。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把这种认识转化为实践的价值目标,然后通过实践去实现这一目标。其结果如果和对象世界相符则真,反之则错。这一实践结果既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所必需,同时又是价值目标的实现。检验思维、认识的真理性过程,实际上同时也就是人的价值目标实现的过程。

另外,检验真理的过程,不但是一定价值目标实现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本身也具有价值,既其本身也创造价值。因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错误的思维与认识,导致行动的失败;只有正确的思维与认识,才能在实践中转化为积极的物质力量,使人的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真理标准作为判断真理和谬误的尺度,使人们有效地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修正、克服谬误,帮助人们更加有效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使人类不断地摆脱各种盲目必然性的束缚和支配,不断地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它的有用性及价值含义是无庸赘述的。

综上所述,那种将真理标准简单理解为单一客体性标准的认识显然是失之公允的,这种认识一方面割裂了实践过程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对于实践活动的僵化认识。实际上,作为真理标准的实践应该是客体标准与主体标准的内在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2]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35.

[3]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5]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0.

[6]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