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根据《**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县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工作评估的通知》(永编办发(2018)6号)文件精神,推进全省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工作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基础工作质量和效率,现就我校基础工作达标情况自评总结情况如下:

一、基础主要内容

(一)基础工作分类和标准

基础工作确定为8类16项,具体分类及标准如下,

1.机构职能管理类(重点是建立我校职能明细表)。

标准:职能定位准确,内设机构设置合理。

(1)明确部门职能。厘清部门职能,合理划分事权,减少职能交叉重叠。

(2)优化内设机构设置。根据部门“三定”规定,结合大处(科、室)制改革,推进职能转变,明确内设机构职责。

2.岗位责任管理类(重点是建立上岗位责任书)。

标准:岗位权责清晰,工作运行规范。

(3)明确岗位职责。根据内设机构职责,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负责的主要工作。

(4)制定岗位工作标准。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要求,制定岗位工作标准。

(5)规范工作流程。规范主要业务工作和学校内部管理运转流程。

3.基础资料管理类(重点是建立单位文档资料库)。

标准:系统全面、准确详实、方便使用,做到资料齐、底数清、情况明。

(6)完善基础数据。建立健全各类台帐、报表、名册等,并实行动态管理。

(7)积累基础资料。汇总相关政策法规和文件资料,按类归档,形成定期归档制度。

4.管理制度建设类(重点是编制学校管理制度册)。

标准: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制度执行有力到位。

(8)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学校议事决策、人事管理、考核奖惩、应急管理、财务管理、教师管理等工作制度。

5.信息化建设类(重点是建立学校信息网)。

标准:信息技术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9)推动办公自动化。推动OA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10)建立信息平台。构建综合信息平台,逐步推进信息共享。

6.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建设类(重点是建立部门间协作制度)。

标准:部门间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形成台力,推动工作落实。

(11)建立部门间协作制度。围绕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协调配合、相互约束的工作机制。

7.考核检查类(重点是建立效能考核评价机制)。

标准:效能考核与日常管理、年度考核有机结合,强化结果运用。

(12)建立效能考核评价制度。建立限时办结制度、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AB岗制、一次性告知制、离岗告示制等制度。建立效能评估制度,完善以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为主的年度工作考核制度,加大服务对象评价的权重,充分体现效能建设在日常管理、年度目标责任制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干部职工年度考核的作用,强化结果运用。

(13)建立重点工作督促检查机制。按照13710工作督办机制等制度,建立流程式、无缝式责任分工、目标式跟踪落实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限期报告制度、调查复核制度、督查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8.服务群众类(重点是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

 标准:牢固树立学生观念,着力解决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学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4)建立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方便基层群众办事、服务平台建设、惠民政荣宣讲、定期民情沟通等制度,推动党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各项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

(15)建立深入基层帮扶困难学生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调查研究、走访帮扶困难学生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产生。   

(16)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制度,持之以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优良家风家教、校风校训、企业精神、新乡贤文化等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二)重点任务

1.系统梳理基础性工作。对照各自职能,改进薄弱环节,分层级梳理基础性工作,对履行职能的基础信息、工作规范、规章制度等基础性业务和管理工作进行分类界定,结合自身实际,编制基础工作目录、制定工作运行流程图。对照国家标准、行业运行规则和相关指标,分项制定基础工作内容和标准,及时做好与新出台制度文件的衔接工作,形成学校(处室、科室)管理手册、应知应会手册、便民服务手册,建设以宣传政策、惠集民意、便民利民为主要功能的移动公共服务平台。

按照基础工作分类标准,结合各自业务职能、分类梳理基础工作,形成条目清晰、系统准确的基础工作目录。省我校在认真梳理各处室基础工作的同时,坚持上下联动,按照自上而下逐级分解梳理和自下而上梳理汇总的方式,建立系统规范的基础工作目录,确保基础工作目录有效覆盖所有处室和岗位。

从我校业务工作实际出发,编制基础数据资料目录,我校要加强对各处室的工作指导,确保我校系统基础数据资料目录上下贯通。按照系统全面、准确详实、方便使用和资料齐、底数清、情况明的标准,对照目录建立健全为各项业务工作提供支撑的各类台帐、报表、名册等。要结合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单位内部基础工作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完善优化平台功能设计,逐步实现基础数据资料电子化和定期动态更新、资源共享、信息化管理。

2.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各处室要普遍建立岗位责任书制度,科学设置工作岗位,严格定员定岗定责,明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权限、标准、程序、衔接方式和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内部工作制度和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规范工作计划管理,提出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将年度工作从时间、数量、质量等维度,细化分解为季度考核指标,形成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规范文书和档案管理,明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形成定期整理归档制度。提高内部工作信息化水平,推进无纸化办公和文书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构建综合信息平台。

根据我校的不同职能和管理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基础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党政机关一般分为领导岗位和若干业务主办岗位;我校一般分为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

以岗位确定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要与岗位职责相对应,体现工作质量和效率要求,应有定性、定量指标。工作流程主要围绕业务工作设置,注重体现工作环节。将基础工作内容整理归纳为“三个手册”,即:以组织机构、工作任务、管理制度和考核检查为主要内容的单位(处室、科室)管理手册,以基础数据、基本资料为主的应知应会手册,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各项惠民政策为主要内客的便民服务手册。

3.强化效能建设。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度,对内设机构、工作岗位办文办事的具体时限进行确定。部门之间办理请示、报告、询问、答复、征求意见、会签文件、商洽工作等,由牵头部门负责明确办结期限。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AB岗制、一次性告知制、离岗告示制等制度。优化提升学校服务平台功能,构建全省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强化效能督促检查,抓好会议决定事项、领导批示和交办事项等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运用效能考核、效能评价等方式,对工作完成情况、改革创新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抓好本校效能建设。

4.扎实做好家长群众工作。强化服务理念,密切学校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各项政策举措和惠民政策的落实,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服务均衡配置,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在城乡协调配置,增强群众获得感。沉到基层去,接地气、办实事,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围难,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二、组织实施

(一)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我校党委(党组)是抓好本单位基础工作达标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警惕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要在党委(党组)的领导下,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推动达标深入开展。党支委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家长、学生、教师三基联动机制,在基础工作达标基本完成时,深入总结达标经验,研究制定行业系统基础工作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各处室要做好基础工作达标的组织指导和评估验收工作。校“三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对本级党员干部、各处室基础工作达标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总结各处室达标中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二)提升工作标准,创造一流业绩。我校按照省委部署,自觉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基础工作达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照中央部署要求,梳理已经得到落实和落实不到位的具体情况,明确改进工作的举措,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对照发达地区和我省先进典型的好做法好经验,找准差距,补齐短板,提升工作标杆;对照人民群众期盼,分析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人民满意为最高目标,认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提升工作标准,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找准薄弱环节,主动攻坚克难,持续树标、对标、达标,自加压力、争创一流,紧跟国家大政走向,动态调整政策措施,对工作滞后地带、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和加强,不断提高学习研究的能力,对重大工作专深研透,防止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不断提高聚焦举纲的能力,善抓主要矛盾,盯住突出问题,攻城拔寨推进;不断提高开拓创新能力,积极与全国先进经验、做法对接,强化横比意识,防止固步自封、得过且过。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工作达标,是一项创新性实践,要大力宣传“三基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及时报道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推介先进、鞭挞落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自我评估总结

我校在基础工作达标实施方案后,对照达标验收指标,逐项打分,完成达标验收,最后再次进行自查自评,形成自查评估总结报告。虽然我校圆满的完成了基础工作,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1、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2、组织管理还是不够精细化。

下一步,我校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三基建设工作的相关要求,并针对我校存在的不足,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把基础建设工作做到实处。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考语文复习 基础知识 重点突破 解题方法

高考语文复习的方法是每个高三教师都在思考总结的。很多语文老师都在关注它,学习它,研究它,思考它,从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学校与学生的复习攻关之路。因此,我们要按部就班,夯实基础,找准对策,突破难点,从每个方面做好高考攻关工作。

一、夯实基础知识

不仅要抓住22分基础知识,还要关注细节,做到位。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言文、默写、时文评说、文学名著、诗歌。文言文方面要时时复习,抓好阅读与翻译,抓好180个实词的积累,抓好重点词语的推断。默写,要克服浮躁自信的毛病。抓实际抓具体,有的学生轻敌,有的学生懒惰,总写错别字,我们需要狠抓,而且要变化形式,比如抄写、默写、听写、考试等招数一起用。争取优生不丢分,后进生少丢分。进行时文评说时要具体指出学生丢分的原因,写规范,抓要点。让学生经常思考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的距离,总结得失,提升自己的答题水平。文学名著是可以抓好基础,从质检考题来看比较人性化。平时积累很重要,但要临时突击,教师归纳总结很重要。诗歌鉴赏要注意点面结合,五个知识点要面面俱到,要抓好学生对类型题的解答、答题的步骤,抓住得分点。要依托练习做强化训练,在训练中逐步深化对专业术语的理解与应用表达。夯实基础,补缺补漏是首要任务。

二、重点突破

文化经典要做好变化的思想准备,从质检考发现选择题没了,这是一个信号,我发现有的学生就适应不了,但这几年这一题的难度在下降,2013年也不例外。从2013年的质检考题来看,注释很详细,这一题估计要考查学生对于孔孟基本思想的了解,教导学生联系实际,拓宽思路,多做几题,让学生克服为难情绪。现代文还是选考,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喜好和体型上选择。教师事先不要误导。感觉很难判断哪个文本比较简单。现代文要做好术语的引用,让学生理解性地记忆,避免死记硬背。题目的作用,其实平时学生应该有所领会。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作文,更容易理解记忆,提高阅读水平。

三、做好语文的解题方法训练

语基方面的做法:一是抓规范答题,我在改卷时发现学生思路凌乱,特别是诗歌和大阅读,碰到有代表性的经典题例,我先让学生思考要考查的知识点,然后请学生讲答题思路,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进行比较,如果有可能就要让学生发现答案的不足之处,适当背诵规范的答案,让学生举一反三, 学会迁移。二是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概括提炼能力。现在大多数学生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思考能力差,对文章的解读一般,这一点在时文评说、文化经典、论述类文本甚至作文审题上表现得很明显。我常常发现学生一段材料抓不住要点,作文的审题很差,概括能力需要提高。我会训练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然后让他们联系生活,思考对应生活的哪个方面,最后问作者为什么写这一点,顺便说说写作目的,这对理解文学类文本和诗歌的情感主旨都很重要,最后让学生反问自己文段想告诉我们什么问题,什么想法,什么道理。总之,一段文章的归纳就是关键词加文段想教我们什么道理。三是教会学生筛选、研究答案,这阶段学生已经构建了知识框架,下面就是“装修”,除了让学生明白怎么答外,还要明白答什么,答完整。学生很多答案答非所问,究其原因,是脱离文本和不注意题干,如果能带着题干筛选信息,效果就会更好。让学生找一找自己没想到的点,争取答案更完整。四是复习时让学生记类型题,举一反三。到高三、高补,很多学生身经百战,练习较多,但效果一般,究其原因就是不懂得迁移,死记硬背。其实相同类型的可以合并,依葫芦画瓢,让学生懂得高考考查什么,这一类型如何解答,分几步,要结合文中哪些话。五是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合理利用其中的题例,让答案更规范。

四、抓好作文

一是认真学习高考作文的评分规则,只有研究了高考评分规则才能明白学生面临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二是研究学生,看看学生处于什么档次,是要争取50分还是争取60分,还是有更高的要求,只有明确了努力方向,才能更好地指导,指出学生的不足,切忌一锅煮。三是研究规范作文,在这次的省质检中文体不分,不知道议论文的基本框架的大有人在。规范的写作对基础中等以下的学生尤为重要,观点明确加条理清楚是得基础分的条件。四是研究题目的拟定,认真研究2013年漳州市和厦门高分作文就知道,题目对于作文得分的重要性,题好文一半,好的标题能让老师刮目相看。五是研究篇章结构,篇章结构就好比人的身材,身材好也是美的一种。每段的字数到全文分为几段都要引导学生思考、揣摩,还要注重开头结尾怎么安排,等等。六是研究后进生和优生辅导,后进生注重如何完篇,优生从论证和个性创新等入手,中等生注重从发展等级要分数。七是研究如何语言修饰,适当背一些名言,读一些开头和结尾的语言,还有一些过渡性的提示语。

五、关注学情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长株潭地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大班教学,“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绝大部分“基础课”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基础课”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基于调查提出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精神和教育部的总体安排,自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开始按“os方案”开设“基础课”,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门课程。这门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等变化给高校“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挑战。如何切实加强和提高新形势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目前,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界对于教师如何改革教学方法的研究也相当多,但基于教师教学现状实证分析来探讨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并不多见。对于“基础课”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态度等对教学实效性影响很大。为了了解“基础课”开设以来的教学现状,从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组织了一次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高校“基础课”教学教师为对象的关于“基础课”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基于此次实证调查提出,可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一、“基础课”教师教学现状实证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采取随机发放形式,总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54份,其中有效问卷54份,有效回收率为oo%。基于回收的有效问卷,我们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对教学互动的注重与评价、教学喜欢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一)“基袖课”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

小班(1个班)教学和大班(2个以上班联合)教学是当前高校“基础课”教学的两种主要形式。调查结果显示,50位被调查教师最近一次承担“基础课”教学采取的是大班教学,占总数的93%,采取小班教学的只有4位,仅占总数的7%,由此可见,当前大班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有29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大班教学更好,占总数的53%,有23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小班教学更好,占总数的43 %,此外,有2名被调查教师对哪种教学形式更好表示“不知道”,占总数的4%。由此可见,尽管当前大班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但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被调查教师还是认为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效果更好。

(二)“基拙课”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有so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板书”这一教学方法,有5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这一教学方法,有4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课堂讨论”这一教学方法,有1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小游戏”这一教学方法,有40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视频资料”这一教学方法,有51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有4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其他教学方法。在被调查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中,按使用普及度大小排序依次为“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视频资料”和“板书”。由此可见,当前“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同时,调查还显示,在问及“哪种教学方法最好”这一问题时,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板书”,2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多媒体课件”,2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课堂讨论”,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小游戏”,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视频资料”>2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案例教学”,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其他形式”。由此可见,在“哪种教学方法最好”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教师之间不存在高度一致的看法,比较多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

(三)“基袖课”教师时教学互动的注重情况与评价

教学互动是现代教学区别于传统“填鸭式”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教学互动,有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教学互动,有巧%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注重“一般”,没有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比较不注重”,有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不注重”(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被调查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只有45%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或“比较注重”教学互动,还不足50% o

同时,调查显示,被调查教师对教学互动是否重要的评价,与他们自己在教学中对教学互动的注重情况存在较大的不一致。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很重要”,有2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比较重要”(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100%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很重要”或“比较重要”。这与前文分析的不足50%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和“比较注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说明,尽管几乎所有的被调查教师都认为教学互动重要,但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多的被调查教师并没有很好地贯彻白己都认为重要的教学互动。

(四)“基袖课”教师对教学的喜欢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基础课”教师是否喜欢“基础课”教学,也即是否喜欢自己的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基础课”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有26%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很喜欢”“基础课”教学,有48%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比较喜欢”“基础课”教学,有22%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对“基础课”教学喜欢程度“一般”,没有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比较不喜欢”“基础课”教学,仅有4%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不喜欢”“基础课”教学(如图3所示)。由此可见绝大部分被调查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共有7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很喜欢”或“比较喜欢”“基础课”教学。

那么,影响被调查教师是否喜欢“基础课”教学的因素有哪些呢?调查结果显示,有27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态度”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44.4%;有22位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40.7%;有17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31.5%;有11位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方法”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20.4%(如图4所示)。由此可见影响被调查教师对“基础课”教学喜欢程度的主要因素排序依次为“学生学习态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

我们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尽管有相当大一部分“基础课”教师认为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效果更好,但当前“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还是大班教学;当前“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比较多的教师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尽管几乎所有的“基础课”教师都认为教学互动重要,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绝大部分“基础课”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影响“基础课”教师对教学喜欢程度的主要因素排序依次为“学生学习态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当前,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重点是要加快教学方法改革,使我们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满足教学的需要。那么到底该如何来改革教学方法呢?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是非常可取的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是加德纳在他的专著《智力的结构》中提出的。他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至少有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七项智能。fzl语言文字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旋律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作出适当行为的能力。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天赋与发展都不一样,有自己不一样的理想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各项智能发展的需要,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体验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在“基础课”教学中可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采取哪些途径来提高教学实效性呢?

(一)充分发挥多嫌体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主要形式,它能克服传统单纯板书教学的不足,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等,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重视不够充分,尽管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绝大部分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形式,但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把教材上的内容做成演示文稿,而没有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影视功能。因此,我们建议,“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播放一些与教学有关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视频资料、音乐等,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等智能,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大力推行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也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具有实例性的课程实习,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fzl它通过广泛的信息收集和开放式的讨论,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背景,并讨论案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困境和选择,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多维度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等智能,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指出的是,案例教学一般适合小班教学,在当前大班教学依然是主要的教学形式的情况下,适当推广小班教学将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一、如何处理好主体性与主导性的关系?

所谓主体性讲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所谓主导性讲的是以老师为主导。这里讲的是一个根本理念问题,以前一直在讨论,今天还有人在翻来覆去地讨论。我不想参与这种理论性的讨论,只想说一点,从根本说应该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像过去的那种老师主宰一切、包办一切的做法应该停止了。可现实状况令人担忧,新课改至今已经进展了五年多,我到全国各地,跟老师交流,听各种公开课,感觉在落实各种新理念的进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的落实最为艰难。在很多地方,课堂仍旧是老师表演的舞台,学生仍旧是看客观众。老师表演得好,学生听得入神,就成为“好课”的榜样,众人给好评,皆大欢喜。我所设想的好课堂、新课堂,应该是学生和老师一样重要,一样地独立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一样地具有尊严和权威。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像课堂外一样精力旺盛,灵活敏捷,而不是萎靡不振,麻木迟钝。老师最好多提问,以问题来贯穿教学过程,把课堂变成探究问题的场所;老师即使知道答案也最好引而不发,只引导学生思考和下结论,而不要每次的结论总是由你老师作出,即使老师准备好了精彩的思想和言论,如果学生自己说出来,你老师也不得不“收藏”起来,把“精彩”让给学生;老师最好多多鼓励,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轻松;如果刚开始学生不适应以他们为主体的课堂,不会讨论,不愿意讨论,怎么办?是的,学生在自主独立学习的道路上刚起步,肯定不习惯,不适应,不愿意,我认为,可以先多多鼓励,要发现好的苗头,寻找活跃的因素。可能刚试着独立思考、自由讨论时效率低,秩序乱,不要紧,慢慢来,以后会逐渐进入正常轨道的,我们要的是最后的结果。

二、如何处理好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现在新课程强调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这是好事,顺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人才要求。现在的考试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这方面的素养、能力。所以老师们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

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我想,首先要明确一点,所谓创造性是与主体结合在一起的,主体性强的人创造才强,相反,缺乏主体性的人一定缺乏创造性。其实当代中学生都是富有创造力的,只是在语文课堂上被压抑了。那么,语文的基础性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我觉得,凡是语文工具性所包含的都属于语文的基础性的内容。就是说听说读写要全面地协调地发展,尤其是读写方面的基础一定要牢固扎实。如果再细化、条理化,语文基础性的建构大致可以分出这样几个不同层次:一是语文知识的层次,二是语文能力的层次,三是语文学习方法的层次,四是语文学习习惯态度的层次。当然,第四层次似乎与语文的人文叉了,但也确确实实可以划入语文的基础性范围。这四个层次的排列是从微观走向宏观,重要性也逐渐加强,就是说,从奠定和语文的基础方面看,习惯、态度、方法等是最重要的,这是上位的,这方面做好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至于语文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不是不重要,而是说在习惯、态度、方法等确立之前,它总是外在于学生主体的,如果习惯不良、态度不正、方法不当,最后的结果应该是事倍功半的。此外,是否还应该补充所谓应试素质或素养,也作为语文基础性的一个层次?我讨论这个问题有些不便,请老师们自己思考吧。

三、如何处理好评价与教学的关系

新课程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评价对教学的意义和作用,这也是课程标准相对于此前的教学大纲的一个新的变化。初中新教材在方面也作出了诸多的努力。但是许多老师对这一问题还认识不清,或者说反应较为迟钝,没有积极地把评价引进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存在两个认识误区:一是对评价的概念认识有误,一是对评价的意义认识有误。两个认识误区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

评价的基础是总结。教学的总结包括归纳、概述知识要点的呈现和吸收,能力目标的明确和达成,学习方法的探究和接受,好坏习惯的克服和培养,情感态度和涵养和提升。老师应该对此时时心中有数,而且应该对学生提目标、作总结,让学生自己也逐渐学会总结和评价。当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时候,或者当学生自己进行一项探究的时候,就得习惯性地作一个总结评价,考量成败得失,设想下一步改进的方案。

比如,在一堂课结束后老师可以对教学内容作一概述,对学生的表现作一估量,对成长进步表示欣喜,对缺点不足提出改进的希望,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保持和发扬什么,改正和克服什么。再比如,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可以直接参与评价,甚至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做,他们可以评价活动的得失,评价他人的优劣表现,评价自己,反省自己,激励自己,督促自己。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善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人,才是成长进步最快的人;反之,缺乏反省和自我评价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四、如何培养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基础文明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笔者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及进行相关的研究,认为语文课内容新颖、句子生动优美、情节曲折动人,故事耐人回味,特别是新的语文教材,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实用性,古今中外,包罗万象,让同学们大饱眼福,增长了见识,为加强语文课的学习,现粗略谈谈学习窍门:

一、泛读——就是一般地读、粗浅地读,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性、常识性地知识。这种阅读也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以说,泛读在促进学生均衡而又有个性地发展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广泛的阅读,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课内课外,坚持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只有深入文章中,才能感悟其中的内涵,品味其中的哲理,领略其中的情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在泛读的基础上,读中思考,读中悟情,读中激趣。

二、深思——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逐字逐句进行思考、反问。即:思意、悟情,在读的基础上,思的过程中,用笔进行归纳、总结,把自己的情感体验标在旁边。

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定要开动脑筋多思考,随着作者优美的词句,体会其中的意境,深入体味作者的情感。进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移情于己,与作者产生共鸣。只有在不断的思考中,才能沉淀自我,所学知识才能进一步升华。

三、总结——语文文章的分析学习也是有规律可循,有窍门可找的,在读书的过程要勤于总结。就文章的段落结构而言: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对应典型的文章进行分析总结,之后就会“闻一知十”,分析同类文章。就文章的体裁而言: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总结各类文章的行文特点,叙述方法,不但要学会鉴赏,更要学会自己动笔操练。就文章的写作顺序而言: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这些都是常用的叙事顺序,有些以时间为转移,有些以空间变换来开展,有些以事件发展经过来行文,要有意识地掌握积累,善于分析运用。

当然还有很多规律可循,例如从文章的命题入手:有以人物名字命题,《孔乙己》《老王》;有以动物名字命题,《猫》;有以地理风光命题《长城》《桂林山水》;有以主要事件命题,以植物名字命题,点明中心命题等等,不再一一列举。

四、勤动笔——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阅读写作,都离不开勤于动笔,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之后,有代表性地选择有关题型进行练习、巩固、掌握,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加深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