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美术研修总结

高中美术研修总结

高中美术研修总结

高中美术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目的研究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整形美容修复方法,并观察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治疗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都进行整形美容修复治疗,随访调查所有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术后情况,包括患者是否存在瘢痕增生等情况,并测评患者对整形美容修复的满意程度。结果所有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都接受整形美容修复后,患者的总满意程度达到了95.00%。此外,所有的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在手术后都没有发生皮瓣坏死、血肿、感染的现象,也没有明显的瘢痕增生迹象。结论针对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采取整形美容修复的方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还能获得患者对整形美容修复较高的满意程度评价。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损伤;整形美容修复;方法;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整形美容修复已然成为治疗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主流方式之一[1]。本文研究当中,针对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采取整形美容修复的方法,取得的临床成效是非常可观的,现将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吉安中心人民医院治疗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临床诊治,均符合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标准。所有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均属于神志清晰、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明确、自愿接受本组研究、所有患者都能够做到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39.57±5.94)岁。

1.2方法给这40例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都进行整形美容修复治疗,其具体内容包括:(1)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2]。正确评估这40例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眉毛、鼻翼、唇部、耳部、眼睑等位置的受损程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损伤程度和患者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美学评估和手术设计方案。(2)对患者进行清创处理[3]。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针对受损面积小的患者,采取局部浸润的麻醉方式;针对受损面积大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然后对患者进行创口清理,使用3%的过氧化氢和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清洗患者的创口及周围皮肤,对已经失活的创口周围组织进行修剪并止血。(3)对患者进行手术缝合[4]。针对受损面积小的患者,使用V-Y推进、O-Z旋转、Z成形等方式进行皮瓣修复;针对受损面积大的患者,采取邻近皮瓣转移的方式修复。(4)对患者进行手术后的处理[5]。在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完成手术修复后,给患者采取适宜加压方式包扎患者创口,交代患者创口不能碰水等注意事项。在手术后5~7d,给患者拆线,并给予抗生素和抗瘢痕的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评价标准

1.3.1观察指标随访调查所有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术后情况,包括患者是否存在瘢痕增生等情况,并测评患者对整形美容修复的满意程度,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3.2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对整形美容修复的满意程度评价标准患者对整形美容修复的满意程度[6],采取模糊数字法评分,最低是0分,最高是10分,总分为0分~10分,分值由低分到高分表示患者对整形美容修复后的满意程度从不好到好。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满意的3个程度是:满意(8分~10分)、比较满意(6分~8分)、不满意(6分以下)。总满意程度=(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所有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都接受整形美容修复后,根据结果显示,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总满意程度达到了95.00%。此外,所有的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在手术后都没有发生皮瓣坏死、血肿、感染的现象,也没有明显的瘢痕增生迹象。

3讨论

针对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在实施整形美容修复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7-8]。(1)先缓后急。放在第一位的是抢救患者的生命,然后才是对患者进行美容修复。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要等到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再对患者实施整形美容修复,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2)彻底清创。对患者进行创口清理时,要严格清除患者创口及周围皮肤的异物,包括木屑、沙石、泥土以及患者的坏死组织等,以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保证整形美容修复的效果。(3)医学美学。保证患者在实施修复后,患者的容貌对称、各个器官比例和谐。(4)美容整形技术原则。尽量降低患者出现瘢痕的概率,保证患者创口边缘平整。(5)预告效果。详细说明患者创口的情况,同时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并预知性告诉患者实施整形美容修复后的效果,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6)随诊指导。给患者讲解创口在手术后的愈合情况、形成瘢痕的可能性,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愈合趋势,决定是否进行二次治疗。在本次研究当中,对所有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在采取整形美容修复后,患者对整形美容修复的总满意程度达到了95.00%,此外,所有的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在手术后都没有发生皮瓣坏死、血肿、感染的现象,也没有明显的瘢痕增生迹象。这种迹象表明,采取整形美容修复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采取整形美容修复的方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还能获得患者对整形美容修复较高的满意程度评价。

参考文献

[1]郭云,石东文,许国明,等.面部软组织损伤急诊即时美容修复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7):982-983.

[2]陈召伟,邵景祥,张福奎,等.重视皮下平台综合整形外科技术治疗面部软组织损伤[A]//第九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欧创面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60-61.

[3]赵勇刚.分层缝合与全层缝合对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患者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4,20(15):82-83.

[4]孙爱荣,邹宗芹,张琳,等.改良冷敷法在急性颌面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0):2455-2457.

[5]邱涛,刘晓燕,邢新,等.面中部软组织损伤畸形的颧颊纤维脂肪垫整复术:解剖与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0,21(2):82-85.

[6]任高宏,余斌,王钢,等.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10):844-849.

[7]张学鹏,钟声.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6.

高中美术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关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自1999年以来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文献研究也举起而上,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资源的数据显示,有涉猎“艺术教育”、“公共艺术课程”这样关键词的文章过万篇,可见,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处于上升阶段。基于从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教育以及音乐课程三者的关系出发,带着对音乐课程的教学疑惑,通过对近五年关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得到了一些启示,大致涉猎有这样几个层面的内容: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笔者选取几位学者的实际案例调研分析,在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中反映出了以下问题:孟展《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现状透析河南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文中提到:高职高专公共音乐课程普遍的两种授课模式,一是过于专业的教学;二是音像资料堆积的欣赏。在公共音乐课程体制从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例如课程开设单一、没有固定教材、授课内容随意、缺乏标准的指导性纲要。曾姝《高校公共音乐课探究》,通过数据调研得出:目前我国高校尚有56%-57%的学校未开设公共音乐课程。授课多按照普通本科院校和师范音乐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上课,授课形式基本是先声乐后器乐、先国内后国外、先小型后大型曲目。同时,高校音乐课程评价体系的缺乏,没有评价标准可依,无法判断是否符合音乐教育规律,导致授课随意,教学模式的单一,只重视技能知识的学习,造成了美育的缺失。裴洪胜《素质教育视阈下高校的艺术教育研究》提到:部分高校只重视专业建设与发展,忽视了艺术教育的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得不到领导老师的重视,设置内容随意,在学校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恰当加入艺术教育的份额。王玲莉《湖南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研究》一文认为:音乐教师本身对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在音乐教学方式上缺乏创新理念和意识,采用原始的直接传授音乐知识这种灌输性质的授课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高衡《浅谈高校综合艺术修养》提到:教学内容不应该单纯的讲解音乐知识。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改革建议

    孟展提出要进一步确立公共音乐教育在高校中应有的地位,同时,完善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开设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兴趣培养课程,以达到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艺术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目的。曾姝提出改革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模式,要有创新,改变填鸭式教学,并结合各自专业的授课模式。以学生为主,老师为次,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适当融入通俗音乐,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评价标准。裴洪胜提出应重视团委与学生会的作用,多开展校园艺术节,增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胥佳《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探析》认为: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全面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发掘学生的音乐智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优势,对学生进行多元式教学;加强教材建设,构建特色教材。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硬件、软件问题在教学当中,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有一些相关性的硬件与软件问题,如音乐师资队伍与教学设施的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学生自身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协调,学生音乐常识欠缺、音乐素质普遍偏低等。这些问题不是单一性,而是相互映射的。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思考

    基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要充分体现艺术修养的作用,是进一步吸纳公共音乐课程的改革建议?还是有所创新的加入新的教学内容、方法?笔者认为,只借鉴音乐欣赏作为载体还是有些单一,还应涉及美育的问题。美育(aestheticeducation),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寓教于乐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美育的愉悦性,就是要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既能给人以快乐,又能给人以教育,有吸引力。其任务在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这便与本文一开始提到彭先生认为的艺术修养内涵不谋而合。美育成为了提高人们艺术修养、审美修养、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看来,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是必须要涉及美育的问题。音乐欣赏(musicappreciation)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是对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就必然离不开对音乐各个门类基本知识、规律、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对优秀作品的艺术鉴赏实践操作,涉及音乐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等方面。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鉴赏力,美育和音乐欣赏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说美育作为理论的意识形态带给学生一种感性认知,那么音乐欣赏完成了美育的理性认知,让学生以实际的感性进入美的体验。通过具体的音乐欣赏,完成审美活动,反映美育的寓教于乐的特点,体现艺术修养教育的作用,达到提高艺术修养的目的。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如何将美育、音乐欣赏溶于其中而得以实现?笔者认为,应该基于当下音乐欣赏课程的研究现状,吸取可借鉴理论,并结合美育思想,形成比较规范的教学标准。具体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1.美育理论与音乐概论:美育理论涉及美育的性质、意义,美的内容与形式,审美意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内容,是传递给学生对于美的理性认知。音乐概论完成对于音乐基本理论的概述,是让学生对林林总总的音乐世界一个整体的把握。2.音乐门类的有效结合:可以从传统音乐、新兴音乐、与各专业结合的音乐、地方音乐四个层面出发,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的种类,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认识与自身专业有关系的音乐。3.以音乐历史发展作为线索,讲述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精神,体现音乐与文化历史的关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性知识。4.音乐资源的利用:利用音乐讲座、选修课的形式,将网络资源、历史文献等信息传递给学生,增长见识,体现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充分体现。5.音乐操作体验: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合唱、乐器演奏的艺术团体中,亲身体验,不仅使学生了解到音乐技术理论,包括乐理、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也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证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艺术细胞。

高中美术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一、我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公共艺术教育地位不高,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通过调研发现,贵州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缓慢,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艺术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相当薄弱,仍然处于一个附属的位置,大多数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指导机构,没有从事公共艺术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的教研室,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人们对公共艺术教育认识不够,艺术教育机构不健全,大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完整,学科门类不全面。目前,贵州省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数量参差不齐,学科门类不全面,杂乱无章,形式大都是全校任意选修课,上课时间均在晚上或周末,教学质量整体不高,甚至有的高校根本没有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3. 缺乏必要的教学条件。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没有很好地进行归口管理,日常运作经费短缺,加上学校对必要的教学设备投入不够,一些学校连起码的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教室都没有。教学设施资源的严重不足导致了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开展时断时续,朝不保夕。

4.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无法提高。面对现实我们应充分看到,贵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艺术教育系统全面研究,许多高校忽略了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师资队伍建设与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发生脱节的状况日趋严重。师资队伍的良莠不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自身文化修养差,文化底蕴不足,科研能力不强,敬业精神与教学能力欠佳,势必影响到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我省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1.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加强艺术教育的制度建设。就普通高校教育而言,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创新思维的提高,进一步完善人格,服从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总体教育目标。高校首先应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给高校艺术教育一定的地位。

2.调整教学计划, 增设艺术类课程, 加强艺术类课程体系的建设。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是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 而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是搞好艺术教育的前提。笔者认为,首先,要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立一到两门美育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教学必修课,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相应的教学评估标准。如:《大学美育》、《美学原理》、《艺术概论》等。

3.加大硬件投入,创建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投入经费,大力建设兼容性多媒体教室,以满足开设艺术必修和选修课的要求,逐步做到公共艺术教育设施和器材设备基本配套,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在选修课方面尽量配备适合学生的教材,同时组织教师队伍,加强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结合高校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实际,编写相应的教材,努力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普及工作。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我省公共艺术教育的步伐。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既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又区别于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当务之急,是组建一支精干的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保障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不断加强现有师资的培训和艺术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整体水平,以达到公共艺术教育的要求。只有这样,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事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5.加快艺术团的建设,营造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校园艺术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学校应该大力扶持艺术团,积极为学生提供开展课外艺术活动的经费和场所。加强学生文化艺术社团的建设,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培养高雅气质,提高文化素质,巩固第一课堂的艺术教育成果。

高中美术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新时期适应高师音乐教学的教师素质结构包括:音乐教师的品质、音乐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音乐教师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知识修养等几个方面。新时期的高师音乐教师,除了要保持优良的教育传统以外,还要紧跟时代的形式和要求,不断学习和研究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

新时期,国家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高师音乐教师的品质、文化知识修养、业务能力与专业知识修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一、高师音乐教师的品质

品质,即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在思想道德品质、生理心理品质和个人行为规范上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1.思想道德品质。作为一个合格的高师音乐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正当职业的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时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主要表现为: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2.生理心理品质。音乐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有自己特殊的职业需要,“除了具备健全的生理器官和健康的生理机能外,还应该具有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有突出特长的生理条件,如良好的呼吸器官和发声器官、较长而灵活的手指、灵敏而富于听辨力的耳朵等。另外还要有对音乐和音乐教育学的兴趣,丰富的情感,积极的、坚强的意志品质”。①除此之外,音乐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谦虚好学的态度、深刻的理解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平和愉快的心境,等等。

3.个人行为规范。音乐教师的个人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对教师语言、仪表、风度等方面的要求,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首先,教师的课堂用语,应该深刻体现出教师高明的课堂智慧,高超的教学技能,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宽容的人文情怀;其次,教师要注重仪表修饰,做一个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态度和蔼的受学生敬爱和尊重的教师。

二、高师音乐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

音乐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可以分为一般文化修养和姊妹艺术文化修养。一般文化修养是指非艺术类的文化知识,如史、哲、地、数、理、化、心理等一些基础性的学科;姊妹艺术文化修养是指非音乐类的艺术文化修养,如:文学、舞蹈、电影、戏曲、戏剧、美术、工艺美术等。软化学科边缘,使各学科有机整合,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音乐教学改革也可以借用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和方式方法。史、哲、地、数、理、化、心理等一般文化的修养,看似与音乐教师的本职工作关系不大,但仔细推敲,音乐教师在工作与学习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又都与它们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作为现代音乐教师,要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相关知识,使之与音乐学科整合,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当前艺术教育课程综合化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音乐教师更需要加强姊妹艺术文化的修养。文学、舞蹈、电影、戏曲、戏剧、美术、工艺美术等非音乐类的姊妹艺术文化修养,对丰富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师音乐教师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知识修养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知识修养包括:音乐专业修养、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理论修养、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

1.音乐专业修养。音乐专业修养是音乐教师从事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基础。音乐教师要具备音乐史、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等多方面的音乐学知识;基本乐理、曲式、和声、旋律写作、音乐伴奏等音乐创作知识;以及有关音乐演奏、演唱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些是音乐教学活动中,实施美育的载体,这些载体不坚实、不丰富,教师就无法把美的信息忠实地传递给学生。现在许多学校对于专业课程的结构重新进行了设计。

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为例,他们将专业课程的结构分为四大板块:音乐基础理论及音乐创作、鉴赏知识板块;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板块,分为声乐、合唱与指挥三部分;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板块,主要有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演奏、钢琴伴奏编配;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板块等。这需要高师的音乐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大量的信息、专业的实践能力、新的艺术视野和拓宽的专业口径和全方位的知识结构,简称“深、大、专、新、宽、全”素质结构。除此之外,音乐教师还要有较高的音乐审美修养。音乐教师能否站在美育的高度和一定的审美修养层次上施教,决定着学生能否从音乐课教学中真正收获美育的效果。

2.教育教学能力。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讲、写、唱、奏、演”等五个方面。(1)“讲”指的是语言表述能力。学会讲课,善于讲课,是对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讲授性”学科,其教学着眼点更在于音乐本身,所以,音乐教学语言要特别注意简洁并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给音乐以性格化。(2)“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板书能力(还包括课件制作的能力)。教师的板书就如一面镜子,直接反映教师的艺术修养和精神面貌,教师的课件则可以增强课堂的信息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二是指撰写工作总结和科研论文的能力。(3)“唱”指的是“范唱”能力。通过声乐教师的示范演唱,可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尚未消化的声乐理论和歌唱技能迎“声”而解,从而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4)“奏”是指教师的钢琴演奏、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和器乐演奏能力。这里主要指的是钢琴伴奏能力。好的钢琴伴奏可以使学生得到对作品情绪的提示,意境的烘托与情感的交流、融合,更好地进入角色,完美地表达作品。(5)“演”是指教师还应该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表演能力。一个具有良好舞台经验与表演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演出中的各种困难,总结经验教训,鼓励学生的再实践。

3.教育理论修养。音乐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可以分为一般教育理论修养和音乐教育理论修养,两个部分相辅相成。一个出色的教师应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并不断深入学习。而音乐教育又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音乐教师要熟悉和了解这些规律,具备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各种教学内容的教育方法等音乐教育理论修养。还要熟悉当代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教学方法,如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铃木教学法等。

4.教育研究能力。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要求教师具备教育研究能力。教师作为人类经验和文明成果的传递者,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者,历史使命要求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造型转变。教育科研既需要专门教科研人员的努力,更需要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探索。通过“教学—反思—研究—总结—再教学”的系列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高师音乐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时期的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处处都要以学生为本。

1.体现民主,变“独白”为“对话”。“对话式”教学的内涵表现为一种参与,一种介入的态度,一种平等的关系。它需要的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往与理解,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对话式”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的是唤醒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体验、去感受、去展示、去创造音乐的美,以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音乐表现和创造性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2.给学生动力,变“指挥棒”为“引导者”。教师有新的理念和教学思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仅仅是指挥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变“技巧性传授”为“艺术性指导”。“技术”教学是短暂的,容易生疏甚至遗忘;而“艺术”教学给予学生的则是永恒的,能让学生终生受益。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完全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真正的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那些生硬的、繁难的技巧和技能性训练,而应从学生出发,为他们营造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激发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社会对从事高师音乐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时期的高师音乐教师,除了要保持优良的教育传统以外,还要紧跟时代的形势和要求,学习、研究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断进取,完善自我,永立潮头。

高中美术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不同材料; 前牙牙冠延长术; 牙周状况; 修复

doi:10.14033/ki.cfmr.2017.12.0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2-0026-02

目前,全瓷冠材料由于强度及韧性更加理想,生物相容性更高等优势,在临床口腔科中被广泛应用[1-2]。本次对应用两种不同材料对接受前牙牙冠延长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实施冠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接受前牙牙冠延长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病程1~19个月,平均(6.9±1.5)个月;体重42~78 kg,平均(54.7±6.5)kg;年龄25~58岁,平均(37.4±8.2)岁。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病程1~16个月,平均(6.2±1.4)个月;体重40~74 kg,平均(54.3±6.1)kg;年龄24~52岁,平均(37.1±8.6)岁。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在入院之后,均接受前牙牙冠延长术治疗,采用碧兰麻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处理之后,根据患者龈缘的实际位置,对手术操作切口的位置进行确定,在翻瓣操作之后以高速的涡轮钻对骨实施修整处理,修整达到根面处于平整状态为止。再对龈瓣实施修剪,使外形和厚度都达到适宜状态之后进行缝合。在手术治疗后的2周内应该佩戴临时的修复体,待龈缘的位置保持稳定之后可以实施永久性修复处理。术后一段时期,进行常规牙体预备、排龈,采用硅橡胶进行制模,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比色之后,加工制作成相应的修复体。采用钴铬合金烤瓷材料对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实施冠修复处理;采用氧化锆全瓷材料对治疗组患者在术后实施冠修复处理[3-4]。

1.3 治疗效果评价

治愈:在治疗后患者牙龈的色泽没有明显的变化,牙周探诊的深度可以保持在3 mm以下,牙槽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吸收;显效:在治疗后患者的牙龈色泽与邻牙比较相对较深,但没有观察到明显的颈缘黑线,牙龈位置存在程度轻微的水肿,探查过程中没有发现出血症状,牙周探诊的深度可以保持在3 mm以下,牙槽骨位置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吸收;有效:治疗后患者牙龈的颜色表现为深红,出现明显的肿大,牙龈表现光亮,探查结果显示有明显的出血症状,牙周探诊的深度已经超过3 mm,牙槽骨的吸收程度低于根长的1/3;无效:在治疗后患者的牙龈可以观察到程度严重的炎性反应,有明显的红肿、溃疡、出血症状,牙周探诊的深度仍然在3 mm以上,牙槽骨的吸收程度高于根长的1/3;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

1.4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研究对象在修复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治疗的总有效率、在口腔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等几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经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修复治疗前后牙周状况相关指标改善程度

治疗组研究对象在修复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水平达到70.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水平达到9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口腔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6例,治疗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牙冠延长术具体指的是遵循牙周生物学标准宽度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使更多牙体健康组织能够得以暴露,可以通过实施手术使牙槽骨及牙龈被完全去除,使牙齿的暴露量明显增加,使牙龈的形态和外观得到有效改善[6-8]。而临床上对于牙神经发炎、牙髓坏死等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根管治疗之后均需要进一步的实施全冠修复处理。临床及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实施冠修复治疗的患者,选择不同的修复材料会对牙周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9-10]。对于接受前牙牙冠延长术和冠修复治疗的患者,在对牙龈实施切除处理的同时,需要将冠向部分的牙槽骨完全取出,以使在牙槽嵴顶以上位置的牙体组织实际长度增加,使正常宽度能够得以维持。如果不对牙槽骨实施完全切除处理,而仅仅将牙龈切除,病情在治疗之后出现反复的可能性较大,甚至会使牙龈状态恢复至手术治疗前的水平。故寻找一种合适的修复材料,对该病患者的牙冠修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全瓷材料菌斑的附着能力相对较低,可以使牙周健康得到有效维持,有效避免金属铸造操作过程中发生缩孔、杂质、不均匀等一系列问题。钴铬合金烤瓷材料金属内冠主要采用传统的蜡铸造法进行制作,制作工艺的精度相对较低,边缘的完整性不够理想,边缘的收缩密合性不佳,对修复体与基牙边缘位置的密合度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长期应用会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而氧化锆全瓷材料则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使修复体的长期应用和牙周状况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采用氧化锆全瓷材料实施冠修复的总有效率达到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分别有1例和6例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李惠学.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的临床治疗评价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5):197-201.

[2]张华芳.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冠延长术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179-182.

[3]李雪峰.牙冠延长术结合全瓷冠修复在前牙烤瓷冠失败病例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19(33):144-146.

[4]吕杰,王远勤,左陈启,等.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材料对牙周状况影响研究[J].中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24(7):124-125.

[5]李二红,薛杉.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和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对前牙牙冠延长术后牙周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137-138.

[6]李慧,崔广,伍小臻,等.不同材质桩核冠在前牙美学区修复的临床研究[EB/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2):9980-9981.

[7]张磊,李晓利,谢秋菲.可塑性玻璃纤维桩修复牙本质肩领不完整的前牙牙体缺损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47(1):171-172.

[8]吉红星.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4):109-110.

[9]徐业高.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治疗的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12(3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