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第1篇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变迁的显著特点,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它主要表现力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既导向多极化,又导向单极化的双重效应,但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既蕴含巨大的风险,更提供历史性机遇,从而引发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空前激烈的竞赛,其核心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在这场竞赛中,必定有一批国家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可能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可能逐步赶上,在大国中会出现此起彼落的情况,但不太可能出现“一国独醒,众国皆醉”的状况。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较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相对上升大国分享相对下降大国原先的影响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多无的力量空间,造成国际关系和大国地位的不平衡转换。正是这种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大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大国多元化正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在21世纪前期,中国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世界经济领域的这种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政治相辅相成和密切联动的。 经济全球化呈现统一的趋势,而多极化展示分散的趋势,两者似乎是逆向而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已有学者指”,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问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简言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绝对的。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干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经济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问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离不开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间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 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二) 经济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刀世纪挺进,自然引起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充分的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制定“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在上述活动领域抢占高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优势地位,并且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踞于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顶端。美国力图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性技术形成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锁定大国力量对比,在国际舞台上大大拓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无疑将给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国提供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在因经济全球化而迅速推进的国际金融(包括国际货币体制与国际投资规则等)和国际贸易制度化过程中,美国握有某种主导权或主动权,对现存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有掌控权。这使美国收益匪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国公司的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克林顿总统认为全球化趋势会使美国更加繁荣。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美国刻意利用这一进程把西方政治模式推向全球,即通过其占优势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力,传播甚至强行推行其理念、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上外部世界通过把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而施加的变革压力,也许能导致中国体制的逐渐民主化” 总之,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进而推进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构筑单极(至少是美国单极霸权治下的多极)格局。世界格局的两种走向何去何从,决定于主要世界大国的战略取向和他们在各种较量中形成的全球核心层次的力量对比结构。 (三) 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近十年的观察,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单极格局,多极化只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科索沃的炸弹彻底埋葬了多极化的幻想。有人认为,现在是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格局,它将长期存在。有人认为,“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性格局。笔者的看法是,现在处于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问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乙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力量对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量变达到临界点,世界格局赖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格局势必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邓小平把握了“三个世界”格局向“东西南北”格局转化的规律,揭示了整个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从而作出了对当代世界的新的战略判断:“东西”问题是政治问题,“南北”问题是发展问题。邓小平形成时代主题判断的思维方式是他对政治与经济、战争与革命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调整。他观察和分析社会形势,实事求是地对世界范围的政治与经济、战争与革命的相互关系重新进行认识,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

邓小平关于当代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判断,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根据之一。深刻领会这一判断的精神实质,必须对邓小平理论在形成这一判断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作一番考查,揭示它所蕴涵的哲学含义。

一、时代主题问题的提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

把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是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作出的概括。党的十三大在叙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挥和发展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时,把“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列为12个观点之一。十四大在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时,更明确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环境和时代条件时,是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两大问题提出来的。1984年5月29日,他提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1985年他进一步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一般说来,它产生于三种情况:一是新的观察与旧的理论的矛盾;二是原有理论之间或某一理论内部的矛盾;三是要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和超越传统的价值观念。邓小平之所以能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世界两大全球战略问题揭示出来,既基于一定的事实判断,又包含新的价值判断。

邓小平对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世界形势变化作出的事实判断是:在东西方关系上,一方面,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只有美、苏两家。因其在进行军备竞赛,因而世界战争的危险还存在。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现代战争的高科技条件成为美、苏两家企图直接毁灭对方的冒险举动的制约因素;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似乎已走进了“死胡同”。在南北关系上,一方面,在五六十年代殖民体系瓦解后,集中在南方的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解决发展问题,它们同大部分集中在北方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而矛盾越来越深;另一方面,在70年代,北方国家的一些有识之士也意识到南北合作的重要性,并开始了南北对话;南北合作形成了一股改变南北不平等关系的力量,从而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矛盾缓和。

邓小平在考察世界形势变化时所蕴涵的超越传统的价值判断是:在东西方关系上,和平问题之所以凸显,重要原因之一是,现在有核武器,一旦发生战争,核武器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同时,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使世界任何国家,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综合国力,乃至不同对外政策的国家,都不得不认真对待。

就南北关系而言,发展问题之所以突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南北差距的拉大阻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由于人口数量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一方面使发展成为南方国家最突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北方国家的资本、贸易和市场的出路受到限制;同时,社会主义优越性没能充分发挥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多大发展与提高。因此,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这些判断,同样也反映了邓小平对整个人类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强烈愿望。

很明显,邓小平的思维判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一是以人类的利益为重,二是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没有这样的价值观,是不可能从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强烈地意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二、时代主题的概括过程: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与时代主题相互关系的把握

邓小平对当代全球性战略问题的概括,是在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基础上,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一步变化了的世界格局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

面对60年代开始的世界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以及苏联对中国威胁的增加,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新形势,毛泽东在1971年第一次向世界宣告:中国属于第三世界。1974年,在第六届联合国特别大会上,邓小平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两个阵营”的传统观点,客观地反映了世界局势的新变化,也为调整中国的外交战略提供了理论根据。

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没能透过世界的变动进一步揭示出蕴涵其中的时代主题演变的端倪,以把握时代变化的脉搏。他正确地看到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后果的严重性,却夸大了战争的现实危险性;他正确地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反霸斗争形势的发展,却忽视了这些国家反霸斗争的注意力已更多地转向发展经济的事实,从而高估了它的革命性质以及世界革命的形势。

邓小平考察了80年代初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把它概括为“东西南北”四个字。这一概括继承了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格局的基本思想。首先,在划分标准上,同“三个世界”理论一样,“东西南北”格局的划分也超越了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传统划分方法;其次,在基本态势上,“东西”格局包含了“三个世界”格局中的“第一世界”的内部矛盾,以及“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之间的矛盾。而“南北”格局则体现了“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之间的矛盾。因此说,“东西南北”格局的概括发展了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邓小平把握了“三个世界”格局向“东西南北”格局的转化,揭示了整个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从而概括出对当代世界最突出问题的新的战略判断:“东西”问题是政治问题,其实质是要不要和平;“南北”问题是经济问题,其实质是要不要发展;由于和平离不开发展,因此,“南北”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核心问题。邓小平对当代世界格局和问题的分析,体现出了当今伟大无产阶级政治家放眼全球,透析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趋势的气魄与胆识。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才把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和“时代主题”。这是完全符合邓小平的思维逻辑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战后形成的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两极格局已经终结,世界各种力量开始重新分化组合,新的格局尚未形成。邓小平从“东西南北”格局中揭示出来的时代主题,是否会因两极格局的终结而改变呢?邓小平的回答是: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的。首先,苏联解体后,和平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一方面,西方某些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延续了冷战思维,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两极对抗时期被掩盖着的、反映大国利益的一些地区性矛盾,不时酿成局部冲突。其次,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南北差距仍在扩大,而冷战思维也被一些人用于对付落后国家。再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两极对抗时期一些世界热点趋向缓和,加之反对霸权主义意识的增强,表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希望依然存在。总之,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但是“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因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三、形成时代主题判断的思维方式:对经济、政治、战争、革命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调整

如果说,作为科学研究出发点的问题的提出,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其中包含了观察现象的理论视角的转移的话,那么,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对原有的思维方式作出调整。邓小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了他科学的思维逻辑和唯物辩证的哲学方法,观察和分析世界形势,敢于实事求是地对世界范围的经济与政治、战争与革命的相互关系重新进行认识和作必要调整,在重新审视社会主义模式和理论的基础上,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这种战略思考与判断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时,对促进世界政治、经济走向进步和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首先,邓小平在1987年曾提出:现在有能力发动世界大战的只有苏美两个国家,我们把第三世界看作是和平力量的支柱,也把欧洲,包括西欧和东欧看作是维护和平的力量。他在1987年又说:“如果下一个世纪五十年里,第三世界包括中国有一个可喜的发展,整个欧洲有一个可喜的发展,我看那个时候可以真正消除战争的危险。”从这个分析中可以看出,“和平力量”在不断增长,革命并不是消除战争的惟一手段。

其次,邓小平认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运用“和平方式”或“非和平方式”是解决世界争端的“新办法”,战争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惟一途径。

再次,邓小平认为,南北问题即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应把和平的希望寄予发展。这一思维方式调整的重要客观根据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当代世界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世界金融;世界金融秩序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一、 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导致了国际产业的重新布局,开辟了世界生产与交换的新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产业国际转移步伐的加快。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凭借其高速的经济增长、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规模日益扩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发达国家众多产业特别是其传统产业最为理想的转移目的地。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导致国际产业出现了新的布局,表现为发达国家的许多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在本国逐步消失,其空间存在集聚在中国伴随着发达国家众多产业的转出,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而其传统产业则呈现出空洞化趋势。“工业欧美、原料亚非拉”这一世界生产体系的长期格局,因中国的参与和发展而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一般工业品不再主要由发达国家提供,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和出口占据了世界的大部分份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以往不同,这次产业国际转移主要是通过要素国际流动和要素集聚的形式进行的。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的国际自由流动促进了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在某些国家集聚,在这些国家形成某一种或几种产业,并面向世界生产和出口。要素集聚促成了生产型国家和消费型国家的形成,生产型国家集聚世界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并出口,消费型国家为生产型国家提供生产要素,进口产品来消费。由此,以往各国主要是使用本国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并出口,而现在则出现了各国生产要素在某些国家的集聚,并进行面向世界的生产和销售。因成功改革开放而获得高速发展的中国集聚了来自世界的大量资本、技术、标准、品牌、优秀人才、跨国生产经营网络等广义要素,在促进上述生产与交换新格局的形成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国资金、技术的质量和水平

一般而言,相对落后的国家在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起飞阶段,都会出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这就使引入外国资金、技术促进本国经济建设成为必要。根据“起飞理论”和“金融主导模式”,巨额的国际资本是否会流向急缺资本的落后国家,关键取决于所在地的资本盈利水平以及投资风险水平。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以亿计的国际资本之所以敢大胆地涌入并没有悠久文明历史的美利坚共和国,正在于那里有可观的资本回报和有保障的投资低风险。正是美国当时成功地引进了大批资本,美国支配美洲及世界经济的梦话在20世纪初就变为现实。目前,中国具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经济增长率持续居世界前列。不仅在投资安全方面有保证,而且在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中也能获得可靠的收益。2001年上半年中国利用外资同比增长达到了21.7%的世界最高增长率。至2001年6月底,来自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已在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37万家,合同外资余额达7 101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余额超过3 693亿美元。为此,中国应对吸引来的外资加以引导,使其投向基础设施、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等,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前东南亚一些国家用大量外资片面追求产业结构升级而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投资过热使证券和房地产价格攀升出现的“泡沫经济”、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过剩所形成的“泥沙经济”等。在技术引进方面,日本是―个成功的例子:1950―1975年间, 日本引进了25 777项外国技术,而支付外国专利费、技术指导费等仅有57.3亿美元左右,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发这些技术则需1 800―2 000亿美元。大量的技术进口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引进外国技术方面成绩也十分显著,从1981年到1996年,我国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总计高达1.5万多项技术引进合同,引进技术的质量也不断提高。正是在此意义上,前总理朱基曾强调指出:“一定要把引进国外智力的政策一直坚持下去,并继续扩大,向纵深发展”。为此,中国引进技术应制订吸收性发展技术的战略,技术引进还应该注意积极消化、吸收、推广和扩散先进技术,同时更应着眼于对引进技术进行必要的改进,使之更适合本国的要求。反对盲目引进,浪费资金。

三、 中国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做出了贡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的金融体系危机,如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的金融动荡。金融危机既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实质经济和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也破坏了世界金融秩序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其中,以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破坏力和冲击力最大。在那场危机中,中国表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积极采取了果断措施保证人民币币值不贬值,避免了危机的进一步扩大。虽然在危机中,中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中国的措施有效阻扼了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稳定的破坏,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3年,以美、日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转嫁国内经济困难,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但是,一,人民币升值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进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有资料显示,中国出口的商品中有50%以上为外商投资企业所为。1999-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5.5%、47.9%、50.2%和52.2%。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出口的55%左右是“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出口和进料加工装配出口,即加工贸易出口。中国出口贸易量的下降将会直接影响这些外商的利益,从而影响国际经济循环的现有秩序。二,人民币升值将会使过去吸引外国投资的低廉劳动力价格优势逐渐丧失,从而减缓国外对华直接投资的步伐,这既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更会破坏当前世界经济的商品和资本的运行机制,引起世界经济的动荡。三,人民币升值将会使中国的通货紧缩形势进一步恶化,并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大量缩水,给中国经济的内部和外部平衡带来不良影响,最终将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另外,人民币的升值还必然加剧世界金融的动荡。因此,中国政府以世界经济的大局为重,顶住内外压力,继续保持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再一次表现出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在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浪潮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应用科技水平)的不平衡,相互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在不断扩大,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对上升,而以非洲为代表的大多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则不断下降。第二,美、日、欧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始终随着各自知识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不断微调。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率先发展知识经济,经济发展在发达国家中一枝独秀,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相对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影响不断增强,但2l世纪初,随着欧、日等国知识经济的较快发展,美国与欧、日等国间的经济和科研水平差距又在逐步缩小。日本由于在20世纪90年代忽视了科技自主创新和基础科技研究,导致日本经济与美国及欧盟经济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并使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迅速下降;但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随着日本实行以促进技术发展为核心的科技发展计划,日本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有很大回升。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科技共同体和成员国政府的支持下,注意利用整体力量促进成员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追赶。由于三者都是世界上知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因此三者的综合实力与其他国家相比仍保持着较大优势,而这也意味着世界经济中的三“极”格局仍然存在。第三,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作用下,部分发展中大国或地区,如中国、拉美地区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有成为世界新的一极的趋势。由此可见,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书波,谢治秀.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J].春秋,2000,3:59-61.

[2]华民.全球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及中国的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6,2:39-42.

[3]李扬.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6,1:69-71.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字: 当代 国际关系 国际体系转型 特点

当代国际关系的范畴,主要囊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已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各国之间和国际社会主要行为者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交往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面貌。从世界格局结构的演变及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来看,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一、当代国际关系演变规律的探析

(一)“冷战”爆发及两极格局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在冷战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的美苏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1947年作为冷战标记的杜鲁门主义明确提出遏制战略,意图阻止苏联扩张,施加强压,力图最终搞垮对手。[ 肖月,朱立群,简明国际关系史.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P13]美国以遏制苏联为借口,进行全球扩张。通过复兴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和亚洲同盟体系,建立前沿基地,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美国建立以其自己为领导的西方联盟充当自由世界的领导。同在1947年苏联与东欧一些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还成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组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的形成、对峙和斗争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两极格局,其主要特点包括:(1)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拥有超强的军事实力、经济资源及政治控制力,对全球事务起着支配作用;(2)以美苏为盟主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立的两大阵营组成对立的军事集团在各自势力范围和分界线对峙,在中立地区保持默契;(3)互视对方为主要敌手和威胁,保持高度紧张与敌意。(4)系统的平衡机制在两极自身。双方的相互核威胁是战略平衡的基础,地区的常规威慑构成均势的子系统。两极竞争的零和性质决定双方对威胁的反应迅速、及时、适度,在战争边缘上保持克制。

(二)从量变到质变:两极格局终结的原因和过程

剧变使得苏联迅速解体,独联体取而代之,其速度之快,令世界惊愕。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来看,剧变是质变。这种质变的发生是以从冷战初期开始的国际形势不断发生量变的积累为前提基础的。具体地讲,两极格局终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世界政治舞台上新兴力量的崛起。二战后,一大批民族独立国家登上国际舞台,面对美苏激烈对抗的冷战环境,他们积极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与超级大国的干涉、控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展开了坚决斗争。作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遏制了美苏对世界霸权的争夺,促使两极格局不断发展、变化,推动了国际政治的多极化进程。

(2)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所致。早在60年代,美国的经济开始走向衰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美元危机日趋严重。与此相反,日本和西欧的经济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六十年代末期,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形成了美、日、西欧三大中心三足鼎立的局面。

进入七十年代之后,美国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1970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8年的54%下降为37.8%,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也由32%下降为15.2%, 1950年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49%年下降为15.5%,[ 袁明,国际关系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P290]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更使美国元气大伤。

而在进入80年代后,西欧的联合也不断加强,1979年欧共体九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第一次超过美国对外贸易3倍于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贸易集团;黄金外汇储备大大超过了美、苏、日三国黄金外汇储备之和;同时欧共体强调“用一个声音讲话”,对内加强协调, 对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成为一支颇有影响的力量。,此时的日本迅速崛起,其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万亿美元,占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1%。同时日本采取“多边自主外交”,以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而对美国来说,长期的争霸导致美国国力相对衰落,加之1979年战后第七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其经济为“滞胀”所困扰。与此同时,第三世界、日本、西欧、中国等力量继续向前发展,有力地推动着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3)社会主义阵营的解散。随着实力的增强,苏联开始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由于苏联共产党在处理同兄弟党关系上搞大党主义,在处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上先是奉行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后来则发展成为霸权主义。以中苏关系恶化、直至宣告中苏关系破裂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解散的标志,以致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乘美国内外交困之机,加强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美苏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苏联由大国主义发展为霸权主义,美苏争霸首次出现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进入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更加明显。此时苏联的经济出现停滞的趋势,1987年苏联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被日本取代,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连连受阻,政治上也矛盾重重,苏联作为两极中的一极,已难以为继。到90年代初,病入膏肓的苏联终支持不住而解体了。

最终,美苏争霸,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拖垮了苏联,造成两个超级大国“一死一伤”。两极格局的发展从发展成为了质变,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迅速发展。纵观两极格局发展的全过程,可以看出,正是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世界各种力量不断发生变化,从而推动两极格局从渐进的量变发展到90年代初的质变,直至最后终结了两极格局。

二、当前国际体系转型的主要特点

国际体系,实质上就是国际政治体系,也就是国际关系体系,具体的讲,它是由民族国家组成的,由国际法和国际制度规范的抽象的实体,是国际领域内各种行为体(主要是国家)相互作用形成的固定关系组合。[ 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目前这次转型是本世纪国际关系的第三次转型。{在此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凡尔赛体系取代了延续百年之久的维也纳体系,二战的剧烈变动又造就了美苏抗衡的冷战格局。}与本世纪前两次的国际体系转型相比,两业已展开的第三次转型在主体、主题、转型的主要方式和理念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参与主体的角色多元化和类型多样化

主体,即为转型的主要参与力量。第三次转型主体得特点包括,数量多、类型多、实力增强。首先是参与角色的多元化,是本次转型的主要发展趋势。从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要国家的实力对比来看,虽然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出现若干新的力量中心,如欧盟、俄罗斯、日本和中国是国际公认的主要力量。它们拥有比较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力,成为国际关系中基本矛盾的主要参与方,在今后的发展中可能上升到具有支配意义的极的地位。

另外参与角色的多类型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非国家行为体的大规模涌现,为国际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以具有代表性的有:超国家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紧密型的共同体-欧洲和松散型的国家群体-第三世界。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在同一个国际舞台上展开活动,发挥各自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由于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正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各参与角色的实力显现出普遍增强的趋势。

由此可见,本次国际体系转型参与主体在数量上的多元化、类型上的多样化和实力上的增强等种种变化,使得第三次转型的复杂性、竞争性和综合平衡难度显著增加。

(二)主题内容复杂化和范围扩大化

主题指的是转型期所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二战以来,人和国际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本次转型逐渐把重点从具体事务的解决转向共处规则的确立和全球文明的维持。因为目前世界事务的广度、难度和深度为以前所不可比拟,结合目前局势,转型的内容在范围和内容上都有所突破。

首先,本次转型除了竭力解决面临的种种问题,如利益对立、民族对立、贫富对立、区域对立等之外,还试图确立对危机的干预机制,对越轨行为的管理机制,区域间的协调机制,大国间沟通机制,重大问题的协商机制,全球事务的管理机制。

其次,作为国际事务的主题不再局限于通常的军事问题和武器问题,而增添了经济科技的新内容,增添了事关全球文明发展的内容。现阶段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竞赛的广泛展开,经济科技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份量大为增加,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对个参与者来说,都是十分紧迫和至关重要的事情。与此同时,今天围绕人类的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诸如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资源保护、能源危机、人口控制、经济债务、政治难民、大规模饥饿、国际恐怖主义、跨国贩毒等难题均成为转型中亟待解决的任务,与诸如大国均衡、军备控制、局部战争、边界纷争等传统主题具有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以上这些问题的恶化将危及整个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这就迫使国际大家庭和主要大国正视这类超国界问题的解决,将其作为转型期乃至今后新格局和新体系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三)和平转型的主要方式

追溯历史,国际体系的转换都是以流血战争的方式完成的。而此次转型至今总体上保持和平转型的势头。和平方式使得某些传统的军事手段作用下降,各国由此积极调整国家战略和策略,更加注重外交斡旋、政治谈判、政策应对、合作策略等和平运作手段。由此不难看出,流血战争样式的转型其实是较为低级的国际政治,非流血的和平转型则预示着一种更为高级的国际政治实践的出现。[ 冯绍雷等,国际关系新论.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P368

]这样反映出国际关系在进步,国际体系的转换方式也在进步。但这次和平转型终究不完全是世界各国自觉、理智、成熟基础上的选择,所以不能排除战争因素在某个发展环节上局部的发生作用。冷战后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当今的利比亚战争就是此类现象的反映。

(四)指导理念新颖

指导理念是支配体系转型的上层建筑。之前两次体系转型的主要参与者信奉的是强权政治论和地缘政治论,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追求权力、崇尚军事暴力、奉行秘密外交和零和博弈等观念。相比较之,第三次转型涉及更多领域、更多课题,需要有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指导思想与之相对应。目前兴起的相互依存论、世界秩序论、区域一体化论、全球主义、依附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都针对转型期的现实的各个侧面具有一定的理论解释力。随着局势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将不断修正、补充和改进现有的认识和观念,使之符合于变化中的现实状况。

三、结语

国际体系是建立国际秩序的客观基础,国际秩序如何建立则从主观上反映了国际体系格局。国际体系的变动,必然引起国际秩序的转变,而国际秩序则是国际体系的表现,并且一些新秩序思想也总是在格局形成之前就产生的。国际秩序始终处于变动之中,但在一定时期内,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国际秩序一旦确立,就会发挥维护国际体系稳定性的作用。各国关于国际格局的主张决定和制约着各自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国际体系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保证世界和平的需要,受历史时代的制约;适应国际关系发展需要的国际体系就存在,反之则消亡,故而国际体系处于不断的转换中。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对于当代国际关系与国际体系特点与规律的探究,对现在和未来国际体系发展与变化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俞正粱.21世纪全球政治范式[H].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H].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3]刘廷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冯绍雷.潘世伟.国际关系新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5]林利民.张浩.现代国际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2010.

[6]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7]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8]塞缪尔・亨廷顿,李盛平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家形象;中国共产党;塑造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055 ― 03

引言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始于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努力奋斗,富起来了。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号”上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扬帆起航,奔向中华民族ゴ蟾葱恕S氪送时,西方自冷战时期起对中国实施的和平演变,在两极格局瓦解后变本加厉,它们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直接解构中国国家形象。为此,中国共产党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回顾和总结这段历史,吸取积极有益的经验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学者孙有中认为“国家形象是一国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包括政府信誉、外交能力与军事准备等)、经济(包括金融实力、财政实力、产品特色与质量、国民收入等)、社会(包括社会凝聚力、安全与稳定、国民士气、民族性格等)、文化(包括科技实力、教育水平、文化遗产、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与地理(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数量等)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可分为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1〕由此可见国家形象是由综合要素构成的,中国国家形象包括国内与国际形象。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从历史上来看,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前主要是解决“挨打”问题,改革开放后主要是解决“挨饿”、“挨骂”问题。前两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现阶段主要是为了解决“挨骂”处境,在世界上呈现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国家形象。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的塑造

1.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奠定新中国国民经济基础与社会主义制度基础

针对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特殊情况,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了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恢复了国民经济,治愈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创伤,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国民经济部门,直接奠定了新中国国民经济基础,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基础。

一五计划完成之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即三大改造。具体而言分别是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将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转变为公有制。经过三大改造,我国于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

2.中共与四个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与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中共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执政新自觉,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依附苏联、模仿苏联的历史,开始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在政府工作报告系统阐释了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战略的构想。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可以说,四个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独立自主: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与形成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1955年同志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大力支持,随后被世界所接受,成为国际共同遵守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这是中国建国后的外交原则,也是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塑造。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高举和平发展大旗、始终承担国际道义的国家形象。

中共之后,中共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改革开放后始终如一的贯彻执行,奠定了中国走在世界前列的坚实基础。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1.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创造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阶段论、改革开放论、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制度前提,同时让整个中国呈现出一片改革的生机和活力〔2〕。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何去何从,人们内心摇摆不定。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给人们指明了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通过“三个代表”来指导中共的一切工作,进而实现对国家形象的美好塑造,展现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政党。

3.“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新世纪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逐渐迸发出来,巨大的人力资本、广阔的消费市场、优惠的改革政策、强有力的政党政府、良好的国际形势、丰富的国内资源等要素让中国经济快速跃迁,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城乡二元结构、经济速度与质量不协调、区域发展差异大等一些列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协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统筹兼顾来实现发展模式的优化,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通过科学发展观塑造了一个在发展中逐渐强大、和谐、奋进的国家形象〔3〕。

4.“中国梦”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2012年,参观完复兴之路提出了中国梦,此后他在多个场合提及到中国梦。他认为近代中国以来,最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国梦。这实际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自觉、新高度,也是中国共产党努力向世界展示的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国家形象。

二、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塑造

不论是两极格局,还是多极化时期,西方世界从未放弃过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丑化,西方世界制造出各种“异样的声音”来丑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家形象,其实质是唱衰中国,扭曲中国在世界中的国家形象,进而否定中共的领导地位,实现和平演变,这样便达到了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塑造的目的。

(一)两极格局时期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塑造

1.奉行经济遏制和政治孤立

冷战格局中,两种制度明争暗斗。西方世界针对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奉行经济遏制,即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任何商品货物,断绝一切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在政治上推行政治孤立政策,一致制裁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问题上排除社会主义国家,在应对地区性事物中也以意识形态来排除中国。在此背景下新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又实行了“一边倒”,这使得中国在冷战格局中完全被动。

2.实施军事封锁和思想渗透

在两极格局中,西方世界除了推行经济遏制和政治孤立之外,还进行军事封锁。1950年的朝鲜战争、50年代到90年代扰乱中国边疆治理格局以及通过军事封锁威胁中国周边国土安全,阻碍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经济文化贸易往来等都是其表现。另外,西方世界还扶植了一些极端分裂势力,对他们进行思想渗透、文化洗礼、价值引导、精神培育,使得中国内部出现了一些西化分子,腐蚀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3.执行和平演变政策

在对华政策上,和平演变是最关键的一招。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提出和平演变的六项政策,艾森豪威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和平取胜”战略,其目的是促进苏联和共产党内部发生变化。1957年6月,美国国议员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宣称:“如果它(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继续要有孩子的话,而他们又有孩子的话,他们的后代将获得自由。”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实行的和平演变政策是一个长周期的战略布局,其本质是让中国人从文化价值领域开始发生变化,最终西化成资本主义国家。

(二)世界多极化后,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塑造

1.经济上传播新自由主义,欲将中国纳入西方体系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国家盛行,其核心观点是私有化、资本自由化、。9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借助西方经济学开始传入中国,在经济学界新自由主义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国内,一些人没有认清资本主义经济学虚伪的本质,盲目地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4〕。这样一来,新自由主义便成了西方世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一个工具,其目的不言自明:欲将中国纳入西方经体系。

2.政治上唱衰中国,质疑中共的合法性

当代西方世界打着人权、民主、自由、法治等旗号来质疑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欲使中国实行普选制,推行他们所谓的“民主”。与此同时他们积极传播福山的“政治阶段论”棒杀中国形象,抛出中国、国强必霸轮、大国崛起论、中国崩溃论、大国责任论等来从负面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从历史终结论到政治阶段论体现了西方世界策略和思维的变化,但其真正的目标还是以“他者”的身份来塑造中国国家形象。

3.文化上散布,进行文化殖民

现阶段西方已经不能从军事上封锁中国,不能从经济上遏制中国,因此他们企图从文化上来殖民中国〔5〕。他们散布,扭曲雷锋、、狼牙山五壮士等民族英雄。歪曲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甚至断言外蒙古的丢失都是苏联和共产党秘密契约所造成的。另外,向中国输出美国的好莱坞大片、芯片、薯片等,企图从器物上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

4.推行西方普世价值,扰乱中国人的价值观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形成了以自由、民主、法治、人权为核心的普世价值。他们企图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建设他们的国家,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等国家就是陷入了美国的圈套之中而无法自拔。西方普世价值在中国也有一定的传播,一些人接受了西方的普世价值,按照西方的希望来变革自己的价值观,这使的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些混乱。

三、治国理政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自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凭借巨大的政治勇气以及政治智慧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举措、新论断,涵盖了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其中五位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自信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将中国塑造成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形象。这些治国理政的新举措对于粉碎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展示中国形象,阐释中国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一)五大发展理念与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中共十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至此环境治理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目前中国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受人口、资源、环境的约束,发展逐渐放缓。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唯有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边污染边治理,或者先污染后治理是葬送国家前途的发展模式,我们必须完全摒弃。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处理了深化改革、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小康社会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此同时,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发展模式下,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抓住发展机遇,提出了“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6〕五大发展理念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必将向世界展示最美的中国、最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四个自信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针对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中国元素、西方思想,这三元文化元素整合了国人的价值,起到了凝魂聚魄、强基固本的作用。而提出四个自信也是具有深刻的缘由的。第一,西方近年抛出来的中国、国强必霸轮、中国崩溃论等言论完全丑化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第二,西方人千方百计的制造各种“异样”的声音,负面报道中国形象是为了遏制中国发展,在文化领域进行文化殖民,让中国人西化,让中华民族丧失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四个自信,振奋人心,树立中国自信,努力诠释中国道路。

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在不同的阶段尽管治国理政的策略不同,但是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即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始终在和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塑造进行斗争,也正是在较量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同时也锻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智慧。

〔参 考 文 献〕

〔1〕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国际论坛,2002,(03):14-21.

〔2〕王欢,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6.

〔3〕赵英,21世纪初中国国家形象的优化战略〔D〕.长春:吉林大学,2007.

〔4〕洪银兴.《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话语体系〔J〕,经济学家,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