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消费论文

高中生消费论文

高中生消费论文

高中生消费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口碑;矛盾态度;论据质量;评论数量;详尽可能性模型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4.24

中D分类号:F71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4-0108-04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s ambivalence attitude, this paper explored how consumers with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cope with electronic wordofmouth information based on ELM model. By a twostage experimental study, it proved that consumers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robustly moderated their processing to the external information. Three findings emerged from the results. Firstly, argument quality and review quantity of eWOM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customers attitude. Secondly, more ambivalent consumers took the central route in attitude change. That is, there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argument quality. Thirdly, less ambivalent consumers took the peripheral route in attitude change. That is, there were more influenced by review quantity.

Key words:wordofmouth ambivalent attitude; argument quality; review quantity;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作为研究热点的矛盾态度(Ambivalent Attitude)已经从社会、心理、政治和文化领域延伸到了消费情境中。现有研究认为消费者态度具有二维性,即对某一产品既有正面评价又有负面评价。当对一个事物的积极和消极评价达到一定程度时,矛盾态度就会产生[1]。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矛盾态度更加普遍。面对种类繁多的在线商品,消费者无法接触或体验到真实商品,相比线下购买会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消费者的矛盾态度。消费者需要更多的外界信息来减少矛盾,降低购后风险。

网络口碑作为第三方信息在消费者决策制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评价,网络口碑能为消费者提供客观公正和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充当着“销售助理”的角色,已经成为了企业越来越重视的具有潜在价值的销售资产。网络口碑的质量和数量会对消费者的态度和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网络口碑的这两种属性对不同矛盾程度消费者的影响是否相同?高矛盾者和低矛盾者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其矛盾态度如何变化?这些问题都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将Petty等人提出的详尽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Theory,ELM)[2]作为理论基础。该模型认为引起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主要存在两条路径,即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不同矛盾程度的消费者在态度改变上的路径是否存在差异,哪条路径对其影响更强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矛盾态度的视角,探讨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态度和决策的影响,以期完善网络环境中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研究,同时为企业营销人员合理地控制和降低消费者的矛盾态度以及制定适当的营销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文献回顾

1.1 消费者态度的矛盾性

当人们对同一事物存在着冲突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时,矛盾态度就会产生,这是消费者内在因素和外部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3]。以往研究认为态度是一维的,即消费者在喜爱和不喜爱之间只能选择一点。矛盾态度认为正面态度和负面态度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可以同时存在。矛盾态度引发的冲突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与一般社会问题中的矛盾态度(如有关种族问题等)相比,消费者矛盾态度是一种微观上可以改变的矛盾,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更适合作为研究对象。

矛盾性对于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是态度和行为产生不一致的主要原因。矛盾态度在消费者对外界信息的处理中起着调节作用。高矛盾性的消费者会注意外界的正面信息来减少自身的矛盾性,而低矛盾者由于矛盾程度不高,会注意外界的负面信息[4]。Clark等人认为高矛盾个体会增加处理能够减少矛盾的亲态度信息,而避免处理可能增加矛盾的反态度信息[5]。

1.2 ELM模型

ELM模型对揭示劝说效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框架[6]。该模型中态度的改变有两条影响路径,即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两条路径的区别在于个体对传播信息做精细加工可能性的高低。当个体采取中心路径在形成态度之前会仔细考虑和分析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在中心路径中论据质量是态度改变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相反,当采用边缘路径时个体不需要做过多认知上的处理,而是依赖诸如论据数量、信息来源的专业性和评论者个人情况形成态度。

2 研究假设

本文首先研究网络口碑的评论质量和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是否会产生影响;其次,以消费者矛盾强度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中心和边缘路径下,网络口碑引起的不同矛盾性消费者态度变化上的差异,图1为研究框架。

2.1 评论质量和数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具有显著的作用。消费者满意度随着评论质量的提高而增长,产生较高的购买意向[7]。高质量的评论表现为可理解的、易懂的,与评价的事物具有相关性,能够反映客观现。低质量的评论信息一般会带有感彩,表现为有很强的主观性。如果同样是正向网络口碑,口碑质量越高,消费者就会具有更多的正面态度。综上所述,提出假设:

H1:正向网络口碑质量越高,消费者正面态度越强。

消费者讨论一个产品的次数越多,该产品越有可能被其他消费者所知晓,获得更多的销量。网络口碑数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正向影响[8]。网络购物者缺乏信任,会利用其他因素形成态度。网络口碑评论数量经常被用来衡量产品受欢迎的程度,代表了产品的市场表现。评论的数量能够为增强消费者信心提供参考性依据,减少购后风险,基于此提出假设:

H2:网络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正向影响。

2.2 矛盾性消费者态度变化的差异

不同矛盾性程度的消费者在态度各维度上的改变存在差异[9]。高详尽可能性状态下个体更愿意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受论据质量的影响较大。低详尽可能性状态下个体态度受边缘路径影响,论据数量的影响较大。高矛盾性消费者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冲突较高,常常感到难以抉择,会对外界的评论做深度加工,因此说服性信息的质量是高矛盾消费者态度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低矛盾性消费者矛盾程度较低,没有减少矛盾和调整关于产品认知上的动机,受说服性信息的影响小,态度的改变主要受到评论数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3a:网络口碑评论质量对高矛盾性消费者态度的改变有显著影响,即高矛盾性消费者主要沿着中心路径改变态度。

H3b:网络口碑评论数量对低矛盾性消费者态度的改变有显著影响,即低矛盾性消费者主要沿着边缘路径改变态度。

3 研究设计

3.1 调查目标物及样本选择

调查目标物为忽略了品牌标记的某一4G手机。消费者对这类商品发表评论的积极性较高,在选择该类商品时也比较注重口碑。本次实验共邀请了某大学226名本科生参与实验,大学生样本具有同质性,且该类人群经常网络购物,可以作为有效的研究样本。实验要求被试独立地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采取书面问卷的方式填写,使用7点Likert量表,收到有效问卷214份。

3.2 变量控制和预调研

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一个变量是网络口碑评论质量。从亚马逊网站上搜集了30条关于4G手机的真实评论,通过加工形成了15条正面评论。预调研征集了30名在校大学生对这15条评论的说服力进行打分。最终选出4条得分最高的评论作为高质量评论,4条得分最低的评论作为低质量评论,表1中是评论示例。t检验表明4条得分最高的评论(6.58、6.55、5.97、5.97)与4条得分最低的评论(3.61、4.67、4.82、4.91)在说服力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

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另一个变量是网络口碑评论数量。邀请了另外18位在校大学生对评论数量进行调查。通过访谈得知,大多数人一般会阅读5至6条网络评论,这与Park等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10]。因此本文将6条评论作为高评论数量,1条评论作为低评论数量。经过预测试和t检验,高评论数量与低评论数量之间的差异显著。

3.3 调查步骤

本文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设计,采取的是前―后测实验方式。实验采用2(矛盾性水平:高、低)×2(评论质量水平:高、低)×2(评论数量水平:高、低)的设计,调节变量是消费者矛盾态度。

第一阶段借鉴已有的实验方法[11],首先请被试观看4G手机的一段图文描述,然后请被试忽略负面特征仅从正面特征考虑,给出其正面印象得分(“我会喜欢该手机”“使用该手机会感觉良好”),最后请被试忽略正面特征,仅考虑负面特征给出被试的负面印象得分(“我不会喜欢该手机”“我觉得使用该手机会感觉不好”)。

根据Thompson等人提出的公式:矛盾态度=(正面态度+负面态度)/2-│正面态度-负面态度│+2,计算出参与者的态度矛盾性。被试态度矛盾性的范围是从0到9(M=4.24,SD=1.48),分值越高意味着态度矛盾性程度越大。将矛盾性大于4的被试作为高矛盾(HA)组,小于等于4的被试作为低矛盾(LA)组。高、低矛盾组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MHA=5.64,SD=0.72,MLA=2.70,SD=0.94,F(1,212)=476.09,p

根据要实施的不同程度的实验刺激确定第二阶段实验的8组被试(如表3、表4所示),分别测量被试态度的变化程度。

4 研究结果

4.1 操纵性检验

通过t检验发现被试对不同水平评论质量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MHAQ=5.39,MLAQ=2.49,t=19.56,p

4.2 假设检验

通过阅读网络口碑前、后对比,消费者的正面态度、负面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意味着网络口碑的评论质量与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产生了影响(见表3、表4)。

4.2.1 评论数量与评论质量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高评论质量组,被试的矛盾态度变化均值为-0.67。低评论质量组,矛盾态度变化的均值为-0.08。矛盾态度的变化在高、低论据质量组间差异显著(F=11.339,p=0.001),说明正向网络口碑论据质量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因此H1成立。对于高评论数量组消费者矛盾态度变化均值为-0.03,低评论数量组消费者矛盾态度变化均值为0.37。矛盾态度的变化在高、低评论数量组间差距显著(F=10.367,p=0.002),说明网络口碑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显著的主效应,H2也得到了验证。

4.2.2 对高矛盾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影响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受评论质量的影响,低评论质量下高矛盾被试的正、负面态度和矛盾态度无显著变化。随着评论质量的上升,对于高矛盾组正面态度显著增加(MPA后-PA前=0.5,t=2.78,p=0.02

4.2.3 对低矛盾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影响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高评论数量下低矛盾者只有正面态度变化明显(MPA后-MPA前=0.14,t=2.25,p=0.02

5 结果讨论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借助矛盾态度理论和ELM理论揭示了网络口碑对矛盾性消费者的影响机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网络口碑评论质量对消费者态度具有正向作用。高质量的网络评论具有事实性的说明和客观性。低质量的网络评论具有感彩和主观性。正面评论质量越高,消费者的正面态度越高,购买意愿也越高。评论数量对消费者态度也具有正向作用。评论数量的增多使消费者对自己的购买决定找到了合理化的解释,即“那么多人都买了这个产品”,消费者的正面态度会随着评论数量的增多而加强。

第二,较高的矛盾态度会引起消费者的不舒服体验,对信息的精细加工能够得到明确的正面或者负面评价,从而降低这种不适感。高矛盾消费者会对评论信息做较系统的加工,矛盾态度的改变更多地受评论质量的影响,即高矛盾消费者主要沿着中心路径改变态度。这一发现将ELM理论扩展到了在线矛盾性消费者相关领域的研究中。

第三,低矛盾消费者对产品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冲突较低,缺乏减少矛盾态度的动机,没有对信息做精细加工的倾向,因此会倾向于沿着边缘路径形成态度,即他们更容易受评论数量的影响。

5.2 管理意义

首先,态度的矛盾性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矛盾性会降低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从而降低购买意愿。企业应该了解由于产品或服务导致矛盾态度产生的原因(如价格、产品定位等)。另外消费者矛盾性不一定带来负向作用。矛盾性产生的前提是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一定关注度和兴趣,如何利用矛盾性这把双刃剑来促进交易是企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其次,由于不同矛盾性程度的消费者信息处理方式不同,销售人员应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从中心路径的视角,企业应考虑如何匹配矛盾性消费者和评论内容之间的关系,发挥用户评论的信息功能。从边缘路径的视角,评论数量越高意味着产品越能被大众知晓。为了发挥用户评论的推荐功能,企业要鼓励消费者尽可能多地发表评论,提高产品的评论数量,影响低矛盾性消费者的态度。

最后,没有任何产品是完美无缺的。企业在进行品牌宣传时,不应过分夸大产品功效,以免造成消费者对产品过高的预期。当出现负面评论时应及时进行服务补救,鼓励消费者追加满意的产品评论,使其对产品的态度维持在低矛盾性的水平上。

5.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只考虑正面评论给矛盾性消费者带来的影响,而现实世界的评论是正负面同时存在的。另外,三成分态度理论指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元素组成的,高低矛盾者在3个态度成分上的变化是有区别的。今后的研究将在这两方面进一步探讨,从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角度出发,探讨在多元化的网络口碑环境中消费者不同态度维度上的变化,进一步揭示矛盾性消费者态度改变的机制。

参考文献:

[1]Priester J R, Petty R E. The Gradual Threshold Model of Ambivalence: Relat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Bases of Attitude to Subjective Ambivalenc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1(3):431-449.

[2]Petty R E, Cacioppo J T.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of Persuasion[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6,19(3):124-205.

[3]Costarelli S, Gerowska J.Ambivalence, Prejudice and Negative Behavioural Tendencies Towards Out-group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ttitude Basis[J]. Cognition & Emotion, 2015,29(5):852-866.

[4]黄敏学,谢亭亭,冯小亮. 矛盾的消费者是如何解读多元化口碑信息的?[J]. 心理学报, 2010,42(10):998-1010.

[5]Clark J K, Wegener D T, Fabrigar L R.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and Message-based Persuasion: Motivated Processing of Proattitudinal Information and Avoidance of Counterattitudinal Informatio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8, 34(4):565-577.

[6]龚艳萍,梁树霖. 在线评论对新技术产品消费者采用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ELM视角[J]. 软科学,2014,28(2):96-99.

[7]方佳明,王钰莹,赵志荣. 不同产品品牌声誉对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的调节效应[J]. 软科学,2016,30(3):108-112.

[8]张敏,张哲. 网络环境下口碑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影响[J]. 软科学,2015,29(10):110-114.

[9]冯小亮,黄敏学,张音. 矛盾消费者的态度更容易受外界影响吗――不同态度成份的变化差异性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3,16(1):92-101.

高中生消费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现代性语境下的符号消费已成为现今中国消费文化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是仅仅消费“物”的实用价值,也在消费附着于这些“物”之上的“符号和意义”。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了国际市场,西方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也无不渗透到当今我国消费市场,而同时由于大众传媒解构了传统消费文化和心理,鼓吹和强化新的消费模式等原因,符号消费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一、消费的符号化

现代社会将人置身于一个消费世界.社会内在的商品交换法则则是人们生活在这一世界的“黄金法则”。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是指我们对物化的商品的消费。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是仅仅消费“物”的实用价值,也在消费附着于这些“物”之上的“符号和意义”。因此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活动,消费的发展变迁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的表现。

消费的表现性意味着消费不仅是物理或是物质层面上的消费.而且是象征层面上的消费,即“象征消费”。象征消费指的是具有符号象征性的消费。关于符号的象征性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对“炫耀性消费”的论述。他认为,所谓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须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性浪费,向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实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这种炫耀性消费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消费”。凡勃伦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地位是由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所决定的,消费是一种表现性实践,通过对物质和文化消费品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得以区分的符号和象征。

齐美尔认为,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上层阶级出于阶级分野意识与标新立异欲望总是企图拥有一种明显的风格.如社交形式、衣着服饰、美学判断的标志与其他群体分开。而中间阶级的成员出于拉平化的本能尽可能地去模仿这些风格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口。布迪厄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消费行为都涉及一场符号斗争,都是一场为寻求不同群体之间区隔而进行的斗争.通过这种符号斗争。他们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与认同感。

著名消费社会学家布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里提到了在消费社会里商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还具有符号价值。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物”和“商品”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体系”,对“物”和“商品”的消费可以成为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及其内在区分的主要基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档””中档””低档”似乎是在指物的分类而实际上是指人的关系和人的地位”。以上消费符号论对现代社会变迁中消费的符号化做了深入的阐述和研究,他们的理论研究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符号消费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这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消费;符号化;符号消费

【论文摘要】现代性语境下的符号消费已成为现今中国消费文化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是仅仅消费“物”的实用价值,也在消费附着于这些“物”之上的“符号和意义”。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了国际市场,西方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也无不渗透到当今我国消费市场,而同时由于大众传媒解构了传统消费文化和心理,鼓吹和强化新的消费模式等原因,符号消费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一、消费的符号化

现代社会将人置身于一个消费世界.社会内在的商品交换法则则是人们生活在这一世界的“黄金法则”。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是指我们对物化的商品的消费。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是仅仅消费“物”的实用价值,也在消费附着于这些“物”之上的“符号和意义”。因此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活动,消费的发展变迁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的表现。

消费的表现性意味着消费不仅是物理或是物质层面上的消费.而且是象征层面上的消费,即“象征消费”。象征消费指的是具有符号象征性的消费。关于符号的象征性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对“炫耀性消费”的论述。他认为,所谓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须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性浪费,向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实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这种炫耀性消费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消费”。凡勃伦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地位是由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所决定的,消费是一种表现性实践,通过对物质和文化消费品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得以区分的符号和象征。

齐美尔认为,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上层阶级出于阶级分野意识与标新立异欲望总是企图拥有一种明显的风格.如社交形式、衣着服饰、美学判断的标志与其他群体分开。而中间阶级的成员出于拉平化的本能尽可能地去模仿这些风格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口。布迪厄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消费行为都涉及一场符号斗争,都是一场为寻求不同群体之间区隔而进行的斗争.通过这种符号斗争。他们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与认同感。

著名消费社会学家布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里提到了在消费社会里商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还具有符号价值。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物”和“商品”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体系”,对“物”和“商品”的消费可以成为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及其内在区分的主要基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档””中档””低档”似乎是在指物的分类而实际上是指人的关系和人的地位”。以上消费符号论对现代社会变迁中消费的符号化做了深入的阐述和研究,他们的理论研究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符号消费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这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

:快速、低价、包过!就找论文天下!

虽然符号消费在任何社会都存在,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中国人对于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推崇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地步。符号消费在我国消费文化中已经成为一个凸显的问题。以穿名牌、戴名表、开名车、住豪宅为人生目标的人大有人在。并且这些都在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社会标尺。

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不仅追求物质商品的符号意义。而是开始重视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等非物质商品,如休闲方式、流行音乐等。正是因为如此循环,进一步使得物品的实用价值和符号意义纠缠在一起而难以区分,使得人们对使用价值和物的符号意义的追求永无止境。

(二)空间的符号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伴随着人们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以前从未有过的消费场所(它们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如KTv、网吧、咖啡厅、KFC、超级市场等等,以及在旧形式下赋予新的消费符号意义的消费场所。如茶馆、酒吧、发廊、桑拿洗浴房等。这些新兴消费方式和场所的诞生和变化反应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的变化。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例子做出分析。

在大中小城市中,各类型的超市见缝插针地深入到街区的每个角落。尤其是在大城市中的大卖场、超级市场到处都是。这些超市有着非封闭的柜台,不同收入、年龄、职业、学历的人尽情的表演着自己的角色,随意的在场内选择.没有营业员不耐烦的眼光和别人的眼色。这种新的消费场所和消费环境使得城市人的购物消费形成了定向:买菜不再首选农贸市场而是进社区超市和大卖场;日常购物不再是街角的小卖部.而是商场里的大超市。这个具有“一次购足、就近便利、自主性选择强”特征的新的消费环境被赋予了“以人为本”、“自由、便利、平等”的符号意义,成为人们所认同的地方。

像网吧、酒吧、迪吧、r、,等新兴消费场所,是年轻人和中产阶层充分放松自我,展示自我,获得精神上满足的“理想地”。这类场所也被赋予着“时尚”“青春”“高品味”“主流”等符号意义。

另外还有像KFC一样的洋快餐店和咖啡厅,人们已经把它当作是悠闲消遣的好去处,在美国以快捷廉价取胜的快餐店到了中国却被赋予了不同的符号意义。洋快餐厅成了中国人们就餐的地方.人们很少关注快餐店食品本身,而是其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似乎光顾肯德基、麦当劳可以体验他们想象中的“美国文化”和“麦当劳”。他们“快捷”的特征也被“慢”所替代,其就餐时间往往长于美国。因为在肯德基店里舒适宜人的环境使得不少中国人将之作为闲聊、会友、新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上述新兴消费方式、场所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更多体现了一种现代化、全球化、西化的趋同,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卷入了国际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我们不光接受了西方全球化模式的话语方式.而且遵循西方的经济逻辑和技术逻辑。西方的消费观念、方式也无不渗透到我们的消费市场,消费日益差异化、多元化、西方化。消费所承载的意义也日益丰富.消费的符号化也就日益凸现出来。新兴的消费场所所赋予的新的符号意义。使得人们昔日的消费观正在发生变化。而新兴消费场所的出现也使得人们不再是简单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而是更注重消费的个性化和品质化。

(三)身份的符号意义

身份,是人类社会组织活动形式的反映,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行为符号。每一个个人都是基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性而存在的。正如我们在寻找自我的时候,必须将自我置于组织当中才能进行自我认识和定位;否则,任何一个以个人而存在的非社会成员,都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人类社会作为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权力社会系统,从远古的氏族部落社会到现代具有高度组织性的法制国家。这一系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对于生活在这个组织当中的人,其社会关系的组成体现在不同角色之间的联系,例如老师与学生、商人与消费者、官员与老百姓的关系,即符号与符号的关系。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一样.他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一论断来看.马克思否认了以人的肉身来决定个人的身份所属,而将它归咎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显然身份符号绝对是人的这“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突出代表。

一般来说,人的身份表现是多维度多形式的.服饰、首饰、语言、交通工具、居住环境等等一系列物品都能表现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地位和身份。汉唐盛世中,人们推崇的多为一种大气、粗犷的精神.能够体现身份的东西也多为此类.如人们多喜胡服、骑射。而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汗血宝马”。明清时.人们玉器的制作及玩赏达到一个顶峰.优质的玉器也成为了身份的象征。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中国的古籍中把昆仑山称为”群玉之山”或”万山之祖”。《千字文》中也有”金生丽水,玉石昆仑”之说。因此,一件好的可随身而带的玉器,更是在不经意问凸现出主人的身份地位。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先富起来了。名车,豪宅,甚至是斗十千的金樽清酒让人眼花缭乱.而这样的花花世界也的确让人欲罢不能。就如电视里的广告:“x x x,是身份的象征。”便是这个时代消费理念的典型代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符号消费在我国社会中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大众传媒功不可没。大众传媒解构了传统消费文化和心理,鼓吹和强化新的消费模式。如今的广告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介绍、传递媒介。而是“通过营造与商品有关无关的生活方式印象来操纵人们的欲望和品味的追求”。尽管人们有着选择消费的自由.但是往往还是收到大众传媒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告也暗示着人们.传递着这样一种符号意义:不同款式、不同价格的物品应由不同职业、不同人群所使用。富有个性的广告语,以明星为代言人的广告等等不仅传播了特定的消费意识形态和享乐主义.激发人们追求消费品及其背后所隐含的符号意义所象征的生活方式的冲动。大众传媒总是无休止的追求商品符号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这本身也对符号消费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物品的符号意义和空间的符号意义毫无疑问能够凸显出一个人的品味、内涵乃至是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钱了,便应进驻高档社区,购置豪华座驾,以名牌武装自己.出人高级娱乐场所。物品的符号意义和空间的符号意义都被我们进行着充分的挖掘。如今,我们采用琳琅满目的商品来证明我们自身于他人不同所在。以此来界定自己的身份所属。

三、小结

在过去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当中.一套完善而严密的礼制系统行使着给每个人赋予其应有的角色符号的作用。同时社会活动中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一套完整的规范系统。而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关系的剧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了~次根本性的变迁。因此符号消费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凸现出来并非偶然,这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以发展所必然会面临的问题。“不是消费物,而是消费符号”这样的消费文化,日益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领域。并对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符号消费.不仅影响了人们在需求内容和满足需求方式上的变化.而且人们的生活目的、生活愿望、生活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这种变化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不仅是消费文化的变化,也是经济社会结构乃至整体性的文化的变化。

高中生消费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食品消费结构,问题,措施

 

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经历了一个从生存型到数量型再到质量型的过程,食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食品消费的社会程度不断增强,居民营养水平不断得到满足。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食物消费水平和食物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与营养健康的消费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一、我国食品消费结构现状

消费结构(consumptionstructure)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

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直到我国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一直坚持建国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思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通过资源的高度倾斜配置,片面发展重工业,最终建成的是一种以自我服务为目的、为生产而生产的工业体系,而将居民消费品的增长长期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政策和人均国民收入翻两番计划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食品消费模式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①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食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②食品供给多样化,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消费结构趋向于肉类食品消费量的迅速提高。③广大居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崇尚和青睐。④食品消费方式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这方面突出表现为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包装产品和“深加工产品”。 ⑤外出就餐支出成为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

二、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消费量下降过快, 偏离东方饮食模式

1993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突破100公斤底线, 到2004年迅速下降到78.2公斤。中国居民粮食下降趋势逐渐偏离东方国家以谷物为主的消费模式, 粮食消费减少程度大大超出西方国家相应阶段的消费水平,与粮食消费量较少的西方国家基本类似。今后中国居民食物消费观念如果没有根本上的改变, 粮食消费量继续下降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影响,造成这一时期居民收人水平和食品消费水平极其低下( 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生活水平停滞不前。这一时期的居民和家庭还处在一种勉强温饱的状态,食品消费档次很低,消费结构雷同,居民食品消费模式呈现生存型发展态势。

(二)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动物性食品消费出现动物性食品向肉类食品集中,肉类食品向猪肉集中的倾向。在动物性食品中, 肉类食品所占比例到2004年仍维持在40%左右,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奶类、水产品类食品所占比例较小,只占26%、18%,动物性食品过于向高脂肪的肉类食品集中;在肉类食品中,又过于向猪肉集中,猪肉消费量占整个肉类食品的60%以上,牛羊肉、禽肉所占比例较小。

居民饮食消费主要还是一个习惯问题。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要改变营养过剩的状况, 必须首先改变居民不科学的饮食习惯。

(三)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居民食品消费存在较大差距

1、目前边远落后地区及农村居民刚刚跨越以粮为主高谷物膳食阶段,正在向低层次的副食消费转移,今后对蔬菜、食用油、猪牛羊肉等副食消费有一定的需求空间,对较高层次的禽类、奶类、水产品类副食需求有限,但是由于一般认为其需求弹性较大,增长率较高,农村居民对这些食品的消费潜力很大。

2、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对蔬菜、食用油、猪牛羊肉、蛋类等较低层次的副食消费趋于稳定,甚至下降,开始向较高层次的副食消费转移,今后对禽类、奶类、水产品类食品需求大增。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

3、农村居民仍处在“粮食+蔬菜 +动物性食品”的第一消费阶段,城镇居民目前基本步入“ 蔬菜+动物性食品+粮食”的第三消费阶段,城乡居民之间相差一个“蔬菜+粮食+动物性食品”的食品消费阶段,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差距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无法消除的。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的档次上、数量上都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二、改善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措施

(一)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

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适度调整,继续发展奶类等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家禽饲养业,努力提高动物性食品的供应量,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二)改变居民的食品消费观念

加强对居民的膳食营养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加强对广大居民的膳食营养知识普及力度, 改变饮食消费依着个人或家庭的嗜好进行的定势和习惯, 科学合理搭配食物。引导居民改变以味领先的饮食观念, 摒弃高油、高盐的饮食方式, 提倡少油、少盐、清淡的饮食方式。硕士论文,食品消费结构。引导居民增加对杂粮、薯类、豆类食品和对牛羊内、家禽、鱼虾、奶类的消费, 减少对耗粮多、油脂大的猪肉的消费。

(三)通过多种途径、多条渠道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实证分析表明,收入增长是制约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只有稳定的收入增长才能保证稳定的食品消费支出增长。因此增加收入才是改善食品消费结构的关键所在。

1、建立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从而提高低收入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将这些措施纳入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全力抓好并落实到位。

2、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狠抓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3、增加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

进一步提高西部居民整体教育水平,在加强西部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职业教育和中短期培训; 切实提高西部城镇就业者工资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郝梅瑞.论小康生活中的食品消费问题—北京市食品消费研.消费经济,1996(02)

(2)李哲敏,李干琼.中国农民食物消费与营养状况.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10)

(3)陈莹.武汉市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实证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5(06)

(4)陈启杰.中国食品供求结构的发展及对策研究.财经研究,2000(01)

(5)王秀杰.1985-1999年中国农民收入:变化、原因、对策.当代经济研究,2001(10)

高中生消费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消费—生态”悖论;生态消费;消费伦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学研究”(11AZX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伦理学视野下的‘消费—生态’悖论研究”(10YJA720005)

作者简介:曾建平,男,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井冈山大学教授(江西 吉安 343009);丁玲,女,闽南理工学院讲师(福建 石狮 362700)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3)04-0053-07

人是自然环境塑造的产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了一定的生态位,人的消费也是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环节之一。不管人类的科技如何发达,文明程度怎样高,人始终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任何形式的消费必须以自然生态环境的馈赠为基础,因而,其消费也必须要遵守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力量转移和均衡定律,保持与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才能存活与发展。

一、消费主义:“消费—生态” 悖论的历史境遇

就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而言,有什么样的文明形态就有与之相伴的消费形式。消费主义滋生蔓延与西方哲学及工业文明下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密切相关。在西方哲学中,人是一种真正的“理性动物”,被视为“万物的尺度”;人类的使命就是通过体力和智力了解世界,进而征服和控制世界。这种“以人为中心”、满足自身需求的哲学立场,必然把自身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看作是工具,把二者置身于征服与被征服、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而表现在消费领域必然是对自然资源的任意占有和利用。在这种哲学立场的影响下,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到来,人类在生物圈的基础上开辟了独属于人类的技术圈,它极力推崇人的理性,尊崇人性的自由消费,奉行的是“控制自然”的机械论。在西欧,人们已经不可阻止地从农村不断涌入日益扩张的大都市和城镇,新兴的市场逐渐形成规模,工业化下的大肆生产成功地解除了人们过去受制于客观历史环境的物质匮乏的压抑,让人们看到了拥有丰裕产品的社会图景,极大地激发起了人们过度消费的欲望。同时,消费对牟利性生产的影响,使得消费者的欲望对商品交换价值的实现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和扩大国民的消费需求也成为国民经济体系良性运作的条件之一。于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者的欲望、需求和情感便成为资本作用、控制和操纵的对象,催生了史学家所称的“消费社会的诞生”之场景。

尽管这一时期文化也参与生产,但它却是因功利主义观念而渗入到生产环节,是资本主义解决内部社会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而采取的拉动消费的措施。消费——追逐彰显自身独特身份荣誉的奢侈消费,追逐自身难以获得但却梦寐以求的符号消费,似乎就是人们整个生活的中心和精神支撑。人们对消费产品的需求渴望有如《庄子·至乐》中所描述的“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以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工业的发展,实实在在地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的这种想望;但是,工业消费品的大量生产与消费的影响也使得新的稀有之物出现:纯净空气、干净水、宁静、时间、绿色……在生产资料和服务大量提供的时候,这些过去无需花钱即能唾手可得的财富却开始成为有部分人展现优越性的消费内容。

二战之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鼓励和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相继出台,这一政策的鼓励和推动,为消费主义创造了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同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垄断性使得贫富差距更为扩大,人们的利益冲突更加明显,人们对物欲的追逐更加强烈,因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泛滥,人们往往用过度的物质消费当作精神上的狂欢。正如阿瑟·米勒其剧本《代价》第一幕中描述的:“今天,你如果难受,不知所措,怎么解脱呢?去消费!”转引自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西方国家作为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扩展全球市场,通过其价值观的渗透,迅速地在其他国家“生产”了一批有消费激情的消费者,消费主义被急切渴望富足国家的民众迅速地接收。

很多时候,人们的消费行为并非是自身的真正需求,而是义无反顾地跟随着生产者的引领,进行着被某种消费主义激发的对消费品更“多”更“好”的欲望。除了生产直接的消费品对资源的耗费造成生态破坏之外,人们消费后所留下的生活垃圾的指数级增长,也超出了生态系统的降解能力。“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于环境的压力并威胁着地球支持的生命的能力。从本质上说,这种影响是通过人们使用或耗费能源和原材料所产生的。”[1](P13)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1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分析指出,自1970年以来,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了30%,在情况最严重的热带地区,地球生命力指数在不到40年内降低了60%,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超出了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生态足迹指标显示,自1966年以来,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了一倍,需要1.5个地球来支撑。如果按照人均生态足迹排名前十的阿联酋或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我们将需要4.5个地球。消费问题成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消费越多就越幸福”,“不消费就衰退”的信条不可遏制地带来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当今世界,无论是从科技观测还是在思想认知方面看,人类都深刻地认识到:“现在,人类的物质力量的增长,已足以使生物圈变成一个难以栖息的地方。如果人类仍不一致采取有力行动,紧急制止贪婪短视的行为对生物圈造成的污染和掠夺,就会在不远的将来造成这种自杀性的后果。”[2](P1)人类迫切需要守护能够满足自身作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良性运作。因为不管人类文明程度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类都无法否认:人是自然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3](P161),自然就是作为人直接或间接的消费对象来实现自身生物机能的能量循环需求,人的消费是执行生活职能的根本载体。正是生态与消费共同组建了人类社会文明,开始了人类文明独立构建自我的发展历程。人类也正是由于专注于自我建构的消费活动,才产生了人类由低到高发展的文明形态。所谓文明其实就是人类依赖能动性的社会群体行为的结果和成就,是对人类社会群体的生存消费行为状态的界定。因而,针对消费社会下的这一危机,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费观被认为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罪恶之源。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在20世纪涌现出五花八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如动物福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深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等等。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似乎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消费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3](P187)生态危机实质是我们人类的生态危机,而不是地球的生态危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前提仍然是人的“类”发展。

然而,消费主义蔓延在拉动经济增长及其在近百年呈现的历史事实表明,“假使每个人都吃最简单的事物,穿最朴素的衣服,住最简陋的房屋,则不会再有别种食物、衣服及房屋之存在”[4](P101)。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无从谈起,人类被逐步唤醒的“自我”解放的消费需求就得不到满足。只不过在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为提高效率的组织化和制度化的管理,人们的劳动过程普遍受到不断加强的程序化的管理和控制,“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就会使人逐渐变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5](P495)。劳动的异化使得工业社会中的人们必然将视线转向依靠这种劳动带来的消费品的多样性上获得体现自由的补偿。这也让社会产品的生产者找到了避免生产相对过剩的突破口,刺激了消费主义潮流的奔涌。可惜,人类社会个体及其组织的壮大、发展在消费需求上的拓展与人类的智性对自身欲望的控制还无法使自身的消费与生态系统实现协调一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劳动异化和为补偿这一社会发展的状况下,那种单调乏味、非创造性的劳动却致力于从劳动创造的丰裕消费中获得的丰富人性使得“消费—生态”悖论不可遏制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生态文明:“消费—生态”悖论的现实超越

“消费—生态”悖论是人类社会捍卫社会公平正义和作为一个“类”的生存根基的文明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当今世界文化领域,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下的人类发展状况,在这一思考中,处理“人—社会—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学迅速兴起与发展,处理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生态经济学大力发展,处理人类政治与自然环境的生态政治日益凸显——“生态”成为人类文明关注的核心问题,生态文明成为人类社会变革自身文明的视域。

(一)生态伦理:生态文明的价值导向

“消费—生态”悖论是一场人类消费欲求异化与生态限度之间的矛盾,是人们在一定环境系统中为彼此的异化消费欲望而相互竞争、扩张,以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结果。消费异化的竞争与扩张带来的是严重的畸形状态:即使消费主体认识到,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臭氧空洞、城市病损害人们的生存质量及可持续发展,造成社会阶层的严重分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但消费主体还是不可遏制地想要获得以生态环境为代价、造成当下生态危机的消费方式。“消费—生态”悖论其实就是一场人向往平等消费的生存发展危机。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具有一致性,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消费主体的物质生活水准已远远超出了肉体生存的基本需要,主张追求实现个性自由发展、自我生活要求。而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他们仍停留在向往极大提高物质生活水准的阶段。早在20世界中叶,全球范围内呈现的生态危机就充分表明,少数国家高水准物质生活是大多数国家想要达到与其同等的消费水平,对于我们已知的地球而言是根本无法承受的。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以现代生态科学和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哲学学科,要求消费主体的消费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追求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正是在当今世界生态危机下,要对消费行为异化的反思并告诫、警醒那些已经享有了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权利的消费主体,为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承担起减少甚至是放弃享受型和挥霍性物质消费的义务;同时,那些大多数仍在追求改善物质生活权益的国家,也有义务警惕并遏制已产生的、要求在享受型和挥霍性的物质消费上试图要达到少数发达国家同等水准的欲望和盲目攀比行动,以维护生态系统对人需求的满足,保证人类自身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生态伦理学是现代生态学和伦理学的有机融合,它提醒被科技的魅力遮蔽了视线的人们,“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3](P161)。尽管人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3](P187),但“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6](P64)。人类的发展需要消费,但消费的异化亦会给生态难以承受之重,殃及自身的发展前景。生态伦理学以生态存在论为基础的“主体—客体—主体”的类共同体以自然为中介的一体共在的伦理规范,为提高消费主体的文明素养,扭转消费异化的文化思维提供了价值导向。

(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的核心秩序

任何文明都是建立在以环境资源为根基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上的。“消费—生态”悖论看似是人类自身文明的危机,归根结底是根植于生态系统中的经济危机。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推动文明发展的经济系统,只要经济秩序基础背后的理论目标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消费—生态”悖论就可能得到解决;没有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体系的支撑,生态文明对“消费—生态”悖论的现实超越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厢情愿的幸福价值期望而已。生态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可以说是响应生态伦理召唤的实践转向。从构词上看,生态经济学是掌控人类存在的命脉的生态系统和把握人类发展走向的经济系统的有机结合。在词源上,生态学和经济学都是关于住所的科学,生态强调事物之间的系统性存在和发展的关系,注重系统本身的自平衡性、自主性和稳定性;经济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组织的能动的管理活动——在中国古汉语中“经济”具有“经世济民”、“经国济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意,而在西方“economy”也有住所和栖息地的含义,引申为家庭日常活动的场所,后演变为对家庭成员、家庭事物和社团资源的管理,也就是说经济一词根本来自于对家计的管理。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类”意识的不断提高,地球生态系统成为人类共同的家园已然是共识——生态经济学以生态法则为前提,凸显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同自身生态环境相适应是一切社会和一切发展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这突破了传统经济学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将自然生态资源作为独立于人类经济系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外在因素,有利于克服将经济运行置于无权限预设的线性经济运动为经济增长而拉动消费导致的生产异化,是在生态文明视野下人类经营家园,超越“消费—生态”悖论瓶颈,守候幸福的现实基础。

对人类社会而言,生产的目的在于消费,但消费是为了满足需要——人性追求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不是为了部分人的最大限度经济利益的需要。生态经济学着力突出经济增长要以生态资源的持续对人类社会的持续供应力和自我承载的修复力为依据,强调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中,当人类的财富、福利和消费都难以持续时,要求经济的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既是对一味强调遵从生态规律考虑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而忽视了人类关注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的根本出发点的突破,也是对仅从经济学考虑接近环境容量极限谋求经济发展的经济运作的突破,还是对复杂的“生态—社会—经济”动态系统理论的重新审视。生态经济学可以说抓住了消费社会对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性的依赖和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之间的天然联系。从捍卫生态支撑经济发展的生产潜力出发,要求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然要求生产方式由为推动量的消费而扩张转向为真实需求而消费的量的扩张和质的要求。当今社会循环经济的发展便是生态经济学引导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生产变革,它的发展也为进一步推进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生产的普遍化奠定了基础。要保障经济持续增长就必须转变高端消费品只是针对社会少数人而进行的竞争和扩张的生产模式,经济增长点应侧重于满足、扩大底层民众的消费需求,提升中上阶层通过消费“买卖幸福”的品质,实现生产方式致力于广大国民的“真实需要”。用广大民众的真实需要,真实的幸福体验代替那些缺乏实质内涵的象征物品的消费和“浪费性”的满足。经济领域这一生产方式的转变,将有利于破除经济系统中把经济的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等同的误区,实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线性运动经济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而消费需求引导生产而导致的“消费—生态”悖论逆转,打破竭泽而渔式发展的经济繁华和国民幸福指数的非平衡状态的局面。

(三)生态政治:生态文明的权力依托

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蔓延,生态文明的发展迫切需要生态政治来完成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转变,从而构成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政治生态观、经济生态观、文化生态观,展现一个全新的社会文明形态。

人类最初组建国家无不是为自身立足于生态系统中的幸福提供一个强大的后盾。随着社会系统的发展,国家“生产出了或者说管理者获得、使用以及脱离包括‘环境’在内的生产条件的整个过程”[7](P247)。国家政权与生态危机之间可以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生态政治主张把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到政治问题的角度,把政治、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辩证地统一起来,自觉地把政治这一人类文化成果放到构建人类社会的生态系统之中。回归“政治—社会—生态”是一个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巨型系统,将生态、经济、政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对政治制定的路线纲领和已采取措施的行为的正负效应进行多方位的宏观考察,这不仅是以国民代表的身份提醒人的消费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同时,也承担着向国际社会表明捍卫本国国家利益的立场。从国家整体利益来审视人们的生态需求,需要政府能够在衡量各种相关利益因素之后,把保障国民的根本幸福作为政府决策的宗旨,这是民族国家应对生态危机和环境不公正以谋求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国民的现实幸福所应具备的国家道德。

不管是人类社会的生产行为还是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涉及的都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对群体关系的协调,不是单单靠一个人自省、反求诸己就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个相互的过程。经济作为社会的支柱,始终受整个国家政治的引导与制约——在生态危机下,思想者的《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高瞻远瞩,各国政治的生态化及非政府环保组织在世界政治舞台的活跃度,政治生态化成为扭转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党的十报告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格局,把建设美丽中国纳入生态政治视野,政府权力机制对国家建设的生态化明确导向为我国的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政治依托。宏观方面的这种生态政治规划使得社会建设领域针对处理“人—自然—人”三重关系,捍卫民众公正地享有消费权益及环境权益方面能够借助制度机制把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实现公正消费等各方面的诉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制定具有深层价值的“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总值”,并通过政府的公共决策、政策导向、教育工程等方式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文化素养,引导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幸福观。同时,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以及以此为导向的教育方式将其对公众行为的影响力从精神型上升到制度型,为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制度和文化层面实现蜕变,自觉扭转消费方式,突围“消费—生态”消费悖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生态消费:“消费—生态”悖论的超越前提

生态消费是一种健康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和模式,它要求人类的消费既要体现人类的物质发展水平,又要符合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既满足人们对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的质量要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可以预见的潜在危害。生态消费不仅成为一个国家为迎接人类美好未来的综合理想模式,也成为个体理性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意识已成为环境意识的重要内容。

(一)创意经济下的消费

生态文明的转向要求消费成为构筑人的自我发展,丰满自身作为文化存在的核心要素,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生产出消费主体的素质,而消费为人们自身生理机能的生产提供能量的基础作用则退居隐性地位。在这样一个反思过程中,通过总结现有产业机制、政策和运作所提供的消费方式,一个新的产业——创意产业,借助信息化的这一现代化条件迅速地发展起来,随之,一种新的消费形式——创意消费异军崛起。

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创意经济是人们面对经济的不可持续及对人的生活质量、人性缺失而对经济的新型创新。如果说电气工业化时代的创新,主要是心物二元对立的科技意义上的创新,是工业化下的“用”,那么现代信息化意义上的创新则是“体”,凸显的是其“创意”的内涵。现代信息化意义上的创新不仅是针对中间生产手段和工具的技术创新,而且是对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创造性响应,它打破了心物二元论后的科技和人文结合意义上的创新。创意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一国的经济不仅是由自然资源、工厂的生产能力、军事力量或者科学技术构成,创意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经济理论的核心要素是3T,创意人才(Talent)、技术(Technology)和包容(Tolerance)。这三个必要性要素,充分体现了创意经济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人本化的现代知识服务业,它的所有技术创新追求、文化创新追求均力求充分考虑现代社会中那些集体和个体消费者的独特创意。这些独特的创意是现代社会进步下消费主体文明素质提高对个体自由的主张,也正是对自由的追求,身处消费主义漩涡的众多消费主体开始理性地认识到,现代社会下生产者把文化当商品,把商品当符号的营销模式下的创新生产消费,“是享乐主义的,它的过程不再是劳动和超越的过程,而是吸收符号和被符号吸收的过程……在消费普遍化的过程中,再也没有先验性,再也没有合目的性,再也没有目标;标志这个社会特点的,是‘思考’的缺席,对自身视角的缺席”[9](P80)。

在现代社会下,消费主体展现自身个性、体现自由的消费,不仅在于社会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而且注重怎么消费,以什么方式消费。商品的象征属性不仅仅是被人们利用和参与调整他们的社会关系,还应体现为具有强大的、充实自身丰富性的实用价值。生产主体不能像过去那样,光是为消费的数量而生产东西,而要以生产出来的东西出售生活的智慧和欢乐。创意经济时代要求商品不能仅是利用文化的象征意义兜售自己,而应该是蕴含着文化;不仅讲究使用价值,还注重审美价值、知识价值、社会价值等文化内容,生产能满足人们精神愉悦、体验幸福的商品。简言之,创意产业的发展突破了消费社会人们对物质的占有与浪费为基础的享受消费,而是以消费主体的体验作为基础进行消费。消费主体消费的不仅仅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体验,还包括对商品承载的智慧、欢乐和乡土生活方式的体验。如此一来,知识和创意便能够在经济活动中减缓社会消费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和有形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失业压力,成为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新活力,展现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模式。

面对动摇人类生存根本的生态危机,创意经济的发展无疑为当前全球范围寻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出路。在现代信息化的推动下,发展创意产业已经被提到了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战略层面。如支撑“德国制造”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研发和创新;在德国的加工工业中,27%的销售额来自于创新产品的销售。同时,创意经济强调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及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全体社会消费主体素质的提高。当消费主体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依赖知识、创意来创造价值,而非仅仅是财富时,也有利于人们将工作也变得像是艺术,而非机械的赚钱工具,人们的消费也将变得更有品质,从而有利于消费主体自觉扭转当前消费主义的消费模式。

(二)协作消费模式

协作消费模式是一种并不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以分享、交换、交易和租赁等方式拥有某一物品的商业模式。它借助社交媒体和科技的发展实现并进入市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不断增多,闲暇消费成为新的时尚,这是人自我实现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有些西方学者就提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闲暇时代,闲暇是“生活的艺术”,是“人的尊严所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其《政治学》一书就指出,休闲本身就可以产生快乐、幸福和对生活的享受。休闲成为新的时尚,它是既体现和尊重人个性发展,创造劳动能力的消费自由,又能体现满足人完善自身,富足人性的精神需求的消费自由。这种消费的自由表现为闲暇消费内容的多样性:有的人从事文化方面的消费,有的人从事体育活动的消费,有的人喜爱旅游活动。但不管从事哪种休闲消费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而从事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对于消费主体来说,某项休闲消费需要一定载体,但往往又不能让“物”尽其用。协作消费运动让部分人的消费模式从“扔掉型”转变为“再利用型”,这不仅让人们意识到物尽其用的好处,而且在“物物交流,物物共享”中,人们能够结交新的朋友。这有利于人们分散专注于“物”消费的注意力,使其在进行个体生活消费的过程中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人”身上。随着休闲产业的发展,我们看到,玩是现代社会人生的基本需要之一,是一种精神享受。过去,为了满足主体的闲暇消费,也为了使消费能促进生产推动经济的发展,生产主体不断研究玩的艺术,发展玩的艺术。而今,面对生态危机下经济的不可持续、弊端凸显的时候,人们开始探究掌握玩的技巧——在不改变人们生活水准的情况下获得更多休闲享受。对于消费主体而言,我们不仅要有玩的文化,而且要玩得有文化。各种休闲消费是人们辛苦工作换取财富后的放松,但休闲消费过程中,造成对消费载体的污染与破坏及自身消费财富的浪费,也透露出休闲消费方面,我们缺少消费的艺术和素质。

协作消费模式通过对所占之物的分享、交换、交易和租赁等方式实现与他人的共享,不仅使得人们休闲消费的载体能物尽其用,而且让消费主体也玩得尽兴——不用购买也可以实现等质量的消费。这不仅节约了休闲消费的成本,避免了浪费,而且有利于提高其生活品质。消费者出于其消费成本的考虑,利用信息科技重新审视早已被遗忘的古训:“不要浪费”。“不要浪费”是当今人类社会致力于保护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而节约自然资源的呐喊——面对社会文明的引导、社会经济压力和自身对需求向往,消费主体对协作消费具有极大的热情,在消费活动中重新凸显它是一个具体的、自觉的、有情感的、融合了判断力的消费主体形象。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赢取财富,产品正在不由自主地向协作消费模式移动,作为这一消费模式桥梁的网络平台也催生了不少市场商机,以至于几年前还无人问津的“协作消费”正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新经济——网络化的共享经济越来越成为风险投资金所青睐。

如果说工业时代,人们的消费专注的是“我”,而后工业时代下的协作消费模式“我”将被“我们”所取代。人们正在养成“共享”的习惯,让大家都能受益正是对消费主义物质性占有消费而带来的道德和精神危机的超越——这意味着消费主体的休闲消费逐渐从被动的消费“文化产品”走上自主的“文化”消费之路。协作消费对物质性占有的共享,其前提是消费者对其想要共享的物品的特性及用途有着明确的了解,能够避免消费主体与购买的消费品之间关系受其他影响而发生异化,避免自身消费这一物品行为的异化和消费过程中人本身的异化。克服自身异化的消费方式对自然来说是一种低熵的生活方式,这种消费行为必然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生态化,是消费主体消费方式生态化。

参考文献:

[1] [美]施里达斯·拉尔夫.我们的家园——地球[M].夏泓堡,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 [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M].徐波,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英]马尔萨斯.经济学原理[M].郭大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5] [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九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高中生消费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生;媒体舆论;同质群体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整个社会物欲横流,政府行为表现之一就是拉动内需,鼓励消费,也许是中国比较传统的文化背景使老百姓不敢消费,因此目前刺激消费的举措很多。睁开眼睛,打开电视,广告到处可见,这些对没有踏入社会的高职生就有很大的影响,当然,高职生的消费行为还受其家庭背景和同质群体影响。从总体情况来看,高职生消费现状除了受外部环境影响之外,最终消费决策还是由自己做主,因此,高职生的心理因素、性别差异和习惯不同对其消费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众传媒因素

大众传媒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目前主要包括电视、互联网、手机、报纸、杂志等手段,向为数众多的人们提供消息、知识、思想、观点、广告的活动。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媒体消费已成最近增长最快的消费品。对于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高职生,一方面,他们从小接触互联网;另一方面,有限电视普及农村,从而这批学生成为媒体发展的受众群体。由此可见,这些学生的信息量非常大,再也不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对国家乃至世界的信息获得非常便利。对于高职生群体来说,大众传媒对其消费如何产生影响,笔者拟从媒体舆论导向和广告煽动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

(一)媒体舆论导向对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高职生消费行为影响。媒体舆论导向传输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潮流或者说是一种思想,媒体受众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消化吸收,从而对其行为具有导向性。最近江苏卫视推出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非常火爆,引起很大的舆论反响,也带动了很多媒体开始探讨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等,并带给学生很多这样的舆论导向: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老公;工作好不如嫁得好;找个有钱老婆可以少奋斗几年等,这些与中华传统的吃苦耐劳、辛勤劳作这些传统美德相背离。

社会的媒体关注热点会对高职生有很大影响,虽然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高职生多数为住宿生,在学习期间看电视比较少,但是每个学生都有手机,手机可以上网,因此,社会信息透明度很高,从他们的语言中,可以揣测这种媒体舆论导向对他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一,偏激的媒体舆论使很多学生家长树立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因此,很多家庭开始张罗应届毕业生的相亲活动。这些学生在校期间不是将学习视为首要任务,而是将逛街,如何装扮自己视为重任。第二,媒体过分关注所谓的富二代生活及明星、歌星的私生活,在无形中使年龄不足二十岁的高职生盲目崇拜物质主义,追求享受的生活。没有明确价值导向,不要说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他们身上没有体现,过分好逸恶劳、拜金主义却显得非常严重。

(二)广告煽动效应对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高职生消费行为影响分析。吴茜在其硕士论文《大学生消费行为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中提出:大学生是对商品广告反映最敏感、最强烈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一些广告的反映速度、反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其他年龄段的人,特别是对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广告尤其如此。高职生的年龄比大学生小,没有形成自己的消费模式,其可支配收入来源相当,因此,高职生受广告影响更为明显。

广告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由铺天盖地广告陪伴成长的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高职生一代,他们更是不习惯没有广告的时代,对于广告就有一定的依赖性,并且很受广告煽动效应影响。

第一,目前广告代言人选择大腕明星,对于追星的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高职生具有很大促动作用,有些学生喜欢某些产品的原因变得异常简单就是喜欢本品牌的代言明星。第二,学生属于感性消费的代表群体,容易相信广告语言,并受商家促销活动牵制,听说促销,就等同于便宜,因此表现出过于冲动消费。第三,目前广告符合学生求异、求新心理。因此,广告嫁接的媒体如果具有这些广告,将会吸引学生眼球,并会增加对此的消费。追求广告带来的知名效应,追求广告带来的信息效应、享受广告带来的鼓动效应,因此,广告煽动效应对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高职生的消费行为就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社会环境因素

(一)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先赚钱再消费到现在先消费再赚钱的转变。记得在转型时期有一很经典的营销学案例讲的是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那段对话。中国老太太说,“我终于赚足了钱可以买一套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终于把我们房子的贷款还结束了。”到底是先存钱还是先住房的问题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发展至今,大家还是比较接受贷款买房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刺激了高职生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值提高。这种消费主义文化背景,对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高职生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见以下几名学生的认识:

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观念对高职生的消费理念影响深刻。在学校教育中虽然一直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但是从学生的消费行为中看不到这些优良传统,学校也没有给新时代的生活作风进行定义,没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从这些学生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他们追求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对这种社会观念有意见,也有些人试图去改变自己,但是很难控制。总之,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对高职生的消费观念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挥霍不去。

(二)社会环境中的物质因素。市场经济繁荣,产品琳琅满目,物流发达,为学生消费带来更多的可能,一方面,扩大了消费范围和消费空间;另一方面,为炫耀消费、过度消费、攀比消费提供了物质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质产品应运而生,对于没有消费经验的学生来说,这种物质流充斥着他们在消费长河中摇曳不定,对其影响可见一般:

第一,卖方市场的供给远远大于买方市场的需求(供>求),可替代产品、换代产品层出不穷,从而加速了产品被淘汰,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物质商品的不断更新,对于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高职生来说,正好是追求新鲜的年龄阶段,这样的社会物质背景,刺激他们消费,消费欲望膨胀在所难免。第二,目前物质产品的价格相对来说价格比较便宜,使作为没有足够收入来源的高职生消费群体可以支付,再说这些学生没有认识到何谓勤俭节约?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中过多掺杂的是个人感性和情感消费。

三、家庭环境因素

根据市场调查得出家庭收入不同对高职生消费支出具有影响,这也是不难理解的问题,总体来讲,家庭收入较高的高职生来自家庭的新经济来源就会多一些,家庭收入较低的高职生来自家庭的经济来源就会少一些,90.2%的高职生生活费来源于家庭,因此,家庭收入情况直接影响高职生的消费行为。

还有就是家庭文化背景、父母的职业对孩子的消费行为也有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人生第一所学校,都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很多的消费行为都沿袭家长的消费行为,但是中国多数的家长都有个观点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一切的一切都是开绿灯”。这样的家庭理念教育下,使很多孩子理解成父母养育那是理所当然,就不去考虑父母生活的艰辛,一味地向父母索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第一,家长过分纵容孩子,对孩子的生活费不关心,也不敢过问,每个学生在家庭里的地位就像“小皇帝”,高高在上,在他们的意识里,上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母,因此家长对孩子只能顺从,没有引导和批评。第二,家长的消费倾向对孩子消费行为的影响巨大,孩子如何消费?或者说消费什么?他们的第一任消费老师就是家长,那家长的这种榜样作用对他们来说一直是模仿的对象,还有家长的引导消费会让孩子养成对应的消费习惯,很难去改变。

四、同质群体因素

同质群体是由特点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组织行为学研究将群体分为同质和异质群体,相比较而言,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高职生的年龄特征更容易受其同质群体的影响。

同质群体对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这些高职生的影响确实很大,证实了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方面表现在:同质群体会在空间上给你带来相似消费的可能,由于大家的身份背景相似,平时消费需求相似,那当高职生甲在消费的同时会对高职生乙带来面对面的消费冲击,因此,消费乙比较容易采取从众消费行为。另一方面表现在:长时间的朝夕相处,使同质群体在时间上对其消费影响带来保障。比如高职生甲有了手机消费,那平时高职生甲和高职生乙一起吃饭,一起学习形影不离,那手机给甲带来了哪些便利和快乐,乙最清楚,因此,高职生乙就有手机消费的动机和欲望。为什么,大中专的好朋友在一起久了,别人就会觉得他们相像,原因就在于此。

五、个体行为因素

高职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特征和习惯对其消费行为比较有影响。第一,他们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其可支配消费金额比较少,那在消费的优势因素利诱下,应该首选就是满足其生活中的习惯,这点从马斯洛的消费层次理论可以推测,第二,消费也是一种行为,是行为就受惯性影响,因此,高职生的消费习惯对消费行为影响颇大;第三,他们有别于其他消费群体,不仅消费心理不够成熟,而且他们追求不被控制的心理在消费行为中有所体现,因此越是家长、社会、学校不认可的事情,他们越是喜欢去做。第四,还有高职生普遍存在攀比心理、炫耀心理,这些心理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高博.透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

[2]黄小兰.试论当代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的培养[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5).

[3]刘聪,欧阳力胜.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甘肃农业,2006(6).

[4]高明,陈美玲.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及治疗[J].商场现代化,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