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信电缆技术论文

通信电缆技术论文

通信电缆技术论文

通信电缆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网络的发展对光纤提出新的要求。下一代网络(NGN)引发了许多的观点和争议。有专家预言,不管下一代网络如何发展,一定将要达到三个世界,即服务层面上的Ⅳ世界,传递层面上的光的世界和接入层面上的无线世界。下一代传送网要求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这非光纤网莫属。

1、扩大单一波长的传输容量。目前,单一波长的传输容量已达到40Gbit/s,并已开始进行160Gbit/s的研究。40Gbit/s以上传输对光纤的PMD将提出一定的要求,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种专门的40Gbit/s光纤类型。

2、实现超长距离传输。无中继传输是骨干传输网的理想,目前有的公司已能够采用色散齐理技术,实现2000-5000Km的无中继传输。有的公司正进一步改善光纤指标,采用拉曼放大技术,可以更大地延长光传输的距离。

(二)光纤标准的细分促进了光纤的准确应用。2000年世界电信标准大会将原G.625光纤重新分为G.625A,G.652.8和G.652.0三类光纤,将G.655光纤重新分为G.655.A和G.655.B两类光纤。这种光纤标准的细分促进了光纤的准确使用,细化标准的同时也提高了一些光纤的指标要求,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指标概念,对合理使用光纤取得了很好的作用。

(三)新型光纤在不断出现。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光纤的技术指标在不断改进,各种新型光纤在不断涌现,同时各大公司正加紧开发新的品种。

1、用于长途通信的新型大容量长距离光纤。主要是一些大有效面积,低色散维护的新型G.655光纤,其PMD值极低,可以使现有传输系统的容量方便地升级至10-40Gbit/s并便于在光纤上采用分布式拉曼效应放大,使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大大延长。

2、用于城域网通信的新型低水峰光纤。城域网设计中需要考虑简化设备和降低成本,还需要考虑非波分复用技术(CWDM)应用的可能性。低水峰光纤在1360--1460nm的延伸波段使带宽被大大扩展,使CWDM系统被极在大地优化,增大了传输信道,增长了传输距离。

3、用于局域网的新型多模光纤。由于局域网和用户驻地网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综合布线也采用了多模光纤来代替数字电缆,因此多模光纤的市场份额会逐渐加大。之所以选用多模光纤,是因为局域网传输距离较短,虽然多模光纤比单模光纤价格贵50%---100%,但是它们配套的光器件可选用发光二极管,格则比激光管便宜很多,而且多模光纤有较大的芯径与数值空径,容易连接与耦合,相应的连接器,耦合器等元器件价格也低得多。

4、前途未卜的空心光纤。据报道,美国一些公司及大学研究所真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空心光纤,即光是在光纤的空气中传输。如果真的实用,就能解决现有光纤系统长距离传输的问题,并大大降低光通信的成本。

二、光缆技术的发展特点

(一)光网络的发展使得光缆的新结构不断涌现。光缆结构的发展可归纳为以下一些特点:

1、光缆结构根据使用的网络环境有了明确的光纤类型的选择,如干线网光纤,城域网光纤,接入光纤,局域网光纤等,这决定了大范围内光纤传输特性的要求,具体运用的条件还可依据细分的标准及指标。

2、光缆结构除考虑光缆使用环境条件以外,越来越多的与其施工方法,维护方法有关,必须同一考虑,配套设计。

3、光缆新材料的出现,促进了光缆结构的改进,如干式阻水料,纳米材料,阻燃材料等的采用,使光缆性能有明显改进。

(二)光缆的自动维护,适时监测系统已逐渐完善,可保证大容量高速率的光缆不中断传输。光缆的维护对于保证网络的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在已开通的光网络中,光缆的维护和监测应该是在不中断通信的前提下进行的,一般通过监测空闲光纤(暗光纤)的方式来检测在用光纤的状态,更有效的方式是直接监测正在通信的光纤。目前最新的建议是2001年12月TUT-TSGl6会议通过的“光缆网络的维护监测系统”(L40建议)。美国郎讯公司曾提出了新一代光纤测试及监测系统,能在1s内发出故障警告,3min内找到故障点,且工作人员可以遥控操作,据称该系统还将开发有故障预测及对断纤(缆)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通信电缆的发展特点

(一)宽带的HYA通信电缆需要更好地为数字通信新业务服务。原有的电缆网络虽然可以支持一些数字业务,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在通信距离,速率及质量上仍有一定的限制。对于新的网络当然是以光纤为主,对于光纤所不能达到地方或因各种原因仍然要新建电缆网络的地区,应该考虑新型宽带结构的HYA电缆,以便更能符合新业务发展的需要。一些公司对现有的电缆高频特性作了测试,他们得到的结论是所研究的电缆不能达到5类电缆的技术要求,户外电缆要实现5类电缆的特性,必须通过特殊的设计和制造来达到。但在20MHz以下,所有电缆都显示出充分适宜的传输性能。

(二)超5类及6类电缆将替代5类电缆成为布线系统发展的趋势。随着智能化大楼,智能化建筑小区对宽带布线的要求越来越高,超5类和6类电缆已逐渐成为布线系统的主流。超5类电缆与5类电缆的频带都是100MHz,但其具有双向通信的能力,用户可以同时收发宽带信息。因此超5类电缆比5类电缆在电阻不平衡性,对地电容不平衡性,传输速度等指标上都有提高,并且增加了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音功率等一些指标,因此在工艺和结构上要做到一定的改进才能达到。

四、光纤光缆和通信电缆技术与产业发展中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积极创新开发具有良好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虽然这几年来,我国光缆电缆技术有很大发展,有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已发挥作用,但是应该看到这种比例仍是很小的,国内有近200家光纤光缆厂,但大多产品单一,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含量较低,竞争力不强。

(二)开发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与使用环境,施工技术相配套的新产品。电信网络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对光缆电缆产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今后光缆建设的重点将会随着接入网,用户驻地网的建设不断展开,新一代的光缆结构和施工技术也会基于如微型光缆,吹入或漂浮安装及迷你型微管或小管系统的全套技术而有一系列新的变化,以便有限的敷设空间得到充分,灵活的利用。

(三)利用已有设备与技术,改善HYA市话电缆的相应特性,为数字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对于已经敷设的铜电缆,我们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利用其特性开通数字新业务。而现有的HYA电缆,虽然亦可开通ADSL等一些新业务,但是容量有限,当ADSL数量增大到一定限度后,还是会出现干扰问题,而且还会影响以前开通的业务。

通信电缆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两分岔;社会温度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005-02

1 产业集群的两分岔模型及理论

产业集群两分岔模型及理论在产业集群研究中引入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把产业集群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和两个分岔点。三个阶段依次为产生阶段、成长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阶段的交界处是产业集群成长分岔点(分岔点一和分岔点二)。

通过引入理论生态学中资源有限的逻辑斯蒂增长方程、爱辛模型和索洛――丹尼森模型,两分岔模型及理论得出结论是:在产业集群成长的第一个分岔点,社会文化类型决定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进取型社会中的产业集群获得发展,而保守型社会中的产业集群难以形成;在产业集群成长的第二个分岔点,中等开明程度的社会有利于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而低开明程度的社会,对有用知识的主流舆论决定了产业集群的演化。如果主流舆论偏向于接受有用知识,则有用知识被大量接受,产业集群获得进一步发展;如果主流舆论拒绝有用知识,则产业集群会走向衰败,甚至灭亡。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三个阶段上,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等因素促使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不存在淘汰问题,淘汰只发生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两个分岔点上。而在两个分岔点上,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 无为县高沟镇电缆产业集群的理论解析

2.1 高沟镇电缆产业集群的产生阶段

高沟镇电缆企业产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创办早期家族式电缆生产企业的主体主要是当地的在外销售人员和早期的电热管等企业的企业家。电缆产业的兴起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影响。主观方面原因是当地人勇于尝试、勤奋刻苦的奋斗精神以及当地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客观方面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信息渠道畅通、资金积累充分、电缆生产技术壁垒低、企业转行难度低、电缆生产企业利润高等。这些主客观原因对于电缆生产企业创办主体都有一定的影响。

2.1.1 销售人员创办早期的电缆生产企业

(1)生活条件因素。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高沟镇的人民生活条件非常贫苦。年轻人为了生活选择去城市做销售、跑业务,期望获得温饱。这些在外打工的经验为高沟镇电缆产业的兴起提供了信息和资金来源。

(2)信息的搜集。在外地做业务的年轻人,可以获得最新的商业信息,也最容易把握先机。由于高沟镇靠近长江,从来往于渡口的那些商人那里,他们也很容易获得关于电缆市场的信息。

(3)资金积累。高沟镇在外跑业务或自己转手买卖电缆的人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回乡,与亲戚朋友商量,开始集资,着手创办家族作坊式的电缆生产厂。规模扩大以后,逐渐的转变为现在的传统家族式管理的企业。由于是小规模的家族作坊式企业,所以资金主要是企业家自己积累,很少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投资等。

(4)电缆生产技术壁垒低。高沟人能够顺利地创办电缆生产企业一方面是原因电缆行业的技术难度不高,进入壁垒低,所以当地人纷纷效仿。高沟镇的电缆企业以这种扩散的方式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企业大多是家族作坊式企业。

2.1.2 电热管等企业转产电缆生产

20世纪九十年代初高沟镇的主导产业是热处理设备、电加热、工业电炉、温控仪表等产业。这些企业的企业家纷纷转行生产电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电缆产业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是暴利的行业。企业家看到电缆企业利润很高,为了追求同样的高利润于是就转行生产电缆;第二,企业转行难度低。由于热处理、电加热、温控仪表等行业与电缆行业的基础差别不是很大,在生产技术上有一定的相似程度。于是企业在转行做电缆时不会有太多的损失,在电缆生产上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企业家们都愿意尝试,有些企业家就开始改行创办早期的电缆生产企业;第三,技术壁垒低。与销售人员创办早期的电缆生产企业一样,一部分原因也是电缆行业的技术难度低,技术壁垒不高。新进入者可以很快的进入该行业,而且基本上不存在风险。

2.2 高沟镇电缆产业集群的分岔点一

依据两分岔模型理论,高沟镇的电缆产业集群在经历了产生阶段后,将面临第一次分岔。根据调研时搜集的资料,高沟镇最早电缆企业安徽华海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大多数企业成立于1992年。于是本文把这个1992年至1993年看作产业集群发展的第一次分岔点。两分岔理论认为在这点上,集群的发展受当地的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一群人的文化,指高沟镇大部分人表现出的文化心理特征)影响会面临成长和灭亡两种情况。2.2.1 假设条件

(1)依据两分岔模型把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进取型文化,表示愿意承担风险的文化;另一种是保守型文化,表示不愿意尝试新事物,不愿意冒风险。文中用来衡量这两种文化,把称为敏感度。如果>0,表示文化是保守型的,如果

(2)假设高沟镇是个封闭地区,即,该地区的企业都是本地的企业。

2.2.2 模型分析

下面本文将引进理论生态学中资源有限的逻辑斯蒂增长方程(logistic equation)对高沟镇电缆产业集群在第一个分岔点上将面临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nt=kn(N-n)-dn(1-αnN)(1)

这里,N代表有能力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总数,n是已经进入集群的企业数目,N-n是尚未进入集群的企业数目,k是进入集群企业数目的增长率,d作为学习能力的衡量尺度或掌握技术的困难程度。

对(1)式稍作变形,得:

k=n/t+dn(1+αnN)n(N-n)(2)

对(2)式

d(k)d(α)=-dnN(N-n)(3)

电缆的生产技术并不复杂,当地人的学习能力足以基本掌握整个生产流程,所以d>0;高沟镇电缆企业的数量从九十年代初期创立开始就一直在增长,到2003年已经达到300多家,所以n>0,N>0,且N-n>0。从(3)式的等式右边来看,d>0,n>0,N>0,且N-n>0,即(3)式是小于0的,也就是说k与α是反向关系。说明,随着的增长,k是逐渐变小的。即越保守的社会,进入集群的企业数目增长率越低,那么集群进入成长阶段就越困难;反则反之。

通过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高沟镇情况的描述,可以说当时在高沟镇α

综上分析,高沟镇的电缆产业集群在通过第一次分岔点的时候,由于当地的文化是进取型社会文化,所以产业集群进入了下一个成长阶段。

2.3 高沟镇电缆产业集群的成长阶段

高沟镇电缆产业集群在当地文化的影响下顺利的进入成长阶段。这一阶段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直到2001年,因为2001年电缆产业集群的雏形已经形成。期间高沟镇电缆生产企业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产量和销售量不断上升。高沟镇电缆的产量和销售量是不断上升的,尤其是到2003年,发展非常迅速。

第二,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高沟镇电缆企业数量的增加,中小企业不断增加,发展到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也在增加;另一方面,规模以上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厂房已经满足不了因市场需求的生产需要,政府不断的规划新土地给企业,以便企业建设新厂房,扩大产量。

第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电缆产业是高沟镇的支柱产业。其发展直接决定整个高沟镇经济发展。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规划了工业园区、修建了公路、加强了城镇规划,从而保证了集群的健康成长。2.4 高沟镇电缆产业集群的分岔点二

两分岔模型及理论认为,在产业集群成长的第二次分岔点上,“有用的知识存量”的增加和扩散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来说是关键性因素。这里的“有用的知识存量”包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理念等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技术、文化因素。该理论在分析这时候集群的发展情况的时候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社会温度。社会温度来源于哈肯研究人类集体行为的爱辛模型方程式,是一个集体的风气参数,相当于热力学中的KT,所以称为社会温度。社会温度可以分为中等社会温度和低社会温度。社会温度越高是指社会压力或紧张程度低,社会对各种言论比较宽容。

从发展状况上来看,高沟镇的电缆产业集群的分岔点二是2002年至2003年。要分析高沟镇的电缆产业集群在这个分岔点上面临的情况就先要弄清楚高沟镇的社会温度是属于中等社会温度的还是低的社会温度。由于社会温度是个抽象的概念,不是经济学的概念,在经济学上也很难用指标来衡量。所以本文就把社会温度看作是接受“有用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主要从企业家价值观、行为方式,技术创新情况,掌握技术知识的程度和企业战略、同业竞争等四个方面来分析。

2.4.1 企业家价值观、行为方式

从对高沟镇的实地调查来看,高沟镇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成长与企业家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企业家们敏锐的市场预测能力和灵活的经营方式,才能使高沟镇的电缆行业迅速发展,一直成为高沟镇工业经济发展的先驱。

但是,长期以来,高沟镇的电缆企业的管理方式一直是传统的家族化管理模式。这与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冲突。企业家庭内部成员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动向。所以,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很混乱,企业很难做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决策。目前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种管理理念的缺陷,有的企业已经开始在外界或是政府部门引进管理人员组织管理。但是,一方面由于外界人士对当地的情况不了解,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高层人员都是家族亲戚,很难服从新进人员的管理。所以,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始终停留在传统的家族式企业时代。

2.4.2 技术创新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在18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中,通过购买来获得最新技术的只有安徽省热力电缆有限公司、安徽慧艺线缆有限公司和安徽华峰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三家,通过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研发获得最新技术的企业有11家,通过与大学、研究所等研发机构合作获得最新技术的企业有9家。在这18家企业中,自主技术研发占50%以上的企业有7家,完全自主技术研发的企业共有4家。另外,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有些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技术研发部门。说明当地的技术创新情况是很及时的,当地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整个高沟的技术创新优势很好。

2.4.3 掌握技术知识的程度

(1)技术含量的高低。电缆的生产工艺流程固定,无论是普通电线电缆还是船用、军用等特种电缆,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材料质量的不同,除了设备新旧不同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电缆生产技术含量并不高,容易掌握。

(2)员工受教育程度。当地企业的员工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90%企业员工都经过企业内部培训。对于这些员工来说,他们对于电缆生产这类技术很容易接受掌握。

2.4.4 企业战略、同业竞争

企业的当前战略任务是扩大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质量,塑造品牌;抢占市场份额,争取站稳脚跟;维持市场份额,打击现有对手,扼杀潜在竞争者。而且,当地企业之间的同业竞争很激烈,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人才相互挖掘等方面。从调查中得知,电缆生产企业是通过接订单方式来生产的,也就是订单式生产。而这些订单主要是靠业务员来提供,于是每批新订单过来的时候,同业之间会相互竞价,价格最低的厂商就可以竞得订单。在人才相互挖掘方面,同业竞争就更加明显。由于当地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生活条件艰苦,所以人才引进很困难,企业之间就会从同业企业里挖掘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

通过对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地企业拥有合理的战略目标,同业竞争也相当激烈。说明当地企业的发展势头和发展冲劲很强烈。

综合以上四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地企业接受“有用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据此可以判断当地的社会温度属于中等社会温度。按照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该产业集群可以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但是,该集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必须及时地解决。

3 结论

通过运用两分岔模型及理论对高沟镇电缆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1 社会文化是封闭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主导因素

封闭地区的社会文化一般与外界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受当地特有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家所追求的最原始目标不同。例如高沟镇电缆企业的企业家最原始目的是通过最简单的方式使自己摆脱贫困。所以,在一个封闭地区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并不存在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的社会类型以及社会温度是引导集群成长的动力因素。

3.2 产业集群在发展阶段面临诸多问题。

受地区基础设施、人文素质等条件的制约,封闭地区的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拥有其局限性。通过对高沟镇电缆产业集群成长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产业集群进入发展阶段以后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人才匮乏问题。由于当地的人文素质比较低、基础设施简陋、交通不便,企业很难获得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企业的整体素质偏低,自主创新能力受到限制,不能迎合经济全面、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其次,管理理念的落后。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方式不能促进企业长远健康的运营。企业管理上面出现了很多漏洞,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存在激烈的冲突。最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产业结构的单一化不能确保集群健康的发展。正如文章前面所分析的,高沟镇的产业基本上就只有电缆产业,该集群内部配套产业不齐全,企业仍然存在高交易成本,竞争无序等问题。另外,产业结构的单一性给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如果不能与外界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很容易受到同行业竞争的冲击,失去地区原有的优势,使整个地区陷入经济低谷。

参考文献

[1]郭静.安徽博望、高沟两地产业集群实证分析[N].北方经济,2007.

通信电缆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光纤通信因其具有的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备受业内人士青睐,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光纤光缆已经进入了有线通信的各个领域,包括邮电通信、广播通信、电力通信和军用通信等领域。综述我国光纤通信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这大幅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使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 

不断扩大。 

 

一、我国光纤光缆发展的现状 

 

(一)普通光纤 

普通单模光纤是最常用的一种光纤。随着光通信系统的发展,光中继距离和单一波长信道容量增大,g.652.a光纤的性能还有可能进一步优化,表现在1550rim区的低衰减系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光纤的最低衰减系数和零色散点不在同一区域。符合itutg.654 规定的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和符合g.653 规定的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实现了这样的改进。 

(二)核心网光缆 

我国已在干线(包括国家干线、省内干线和区内干线)上全面采用光缆,其中多模光纤已被淘汰,全部采用单模光纤,包括g.652光纤和g.655光纤。g.653光纤虽然在我国曾经采用过,但今后不会再发展。g.654光纤因其不能很大幅度地增加光纤系统容量,它在我国的陆地光缆中没有使用过。干线光缆中采用分立的光纤,不采用光纤带。干线光缆主要用于室外,在这些光缆中,曾经使用过的紧套层绞式和骨架式结构,目前已停止使用。 

(三)接入网光缆 

接入网中的光缆距离短,分支多,分插频繁,为了增加网的容量,通常是增加光纤芯数。特别是在市内管道中,由于管道内径有限,在增加光纤芯数的同时增加光缆的光纤集装密度、减小光缆直径和重量,是很重要的。接入网使用g.652普通单模光纤和g.652.c低水峰单模光纤。低水峰单模光纤适合于密集波分复用,目前在我国已有少量的使用。 

(四)室内光缆 

室内光缆往往需要同时用于话音、 数据和视频信号的传输。并目还可能用于遥测与传感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光缆分类中所指的室内光缆,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局内光缆和综合布线用光缆两大部分。局用光缆布放在中心局或其他电信机房内,布放紧密有序和位置相对固定。综合布线光缆布放在用户端的室内,主要由用户使用,因此对其易损性应比局用光缆有更严格的考虑。 

(五)电力线路中的通信光缆 

光纤是介电质,光缆也可作成全介质,完全无金属。这样的全介质光缆将是电力系统最理想的通信线路。用于电力线杆路敷设的全介质光缆有两种结构:即全介质自承式(adss)结构和用于架空地线上的缠绕式结构。adss光缆因其可以单独布放,适应范围广,在当前我国电力输电系统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dss光缆在国内的近期需求量较大,是目前的一种热门产品。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光纤通信而言,超高速度、超大容量和超长距离传输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全光网络也是人们不懈追求的梦想。

(一)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技术波分复用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在未来跨海光传输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波分复用系统发展迅猛,目前1.6 tbit/的 wdm系统已经大量商用,同时全光传输距离也在大幅扩展。提高传输容量的另一种途径是采用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与 wdm通过增加单根光纤中传输的信道数来提高其传输容量不同,otdm技术是通过提高单信道速率来提高传输容量,其实现的单信道最高速率达640gbit/s。 

仅靠otdm和wdm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容量毕竟有限,可以把多个otdm信号进行波分复用,从而大幅提高传输容量。偏振复用(pdm)技术可以明显减弱相邻信道的相互作用。由于归零(rz)编码信号在超高速通信系统中占空较小,降低了对色散管理分布的要求,且rz编码方式对光纤的非线性和偏振模色散(pmd)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现在的超大容量wdm/otdm通信系统基本上都采用rz编码传输方式。wdm/otdm混合传输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基本上都包括在otdm和wdm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中。 

(二)光孤子通信。光孤子是一种特殊的ps数量级的超短光脉冲,由于它在光纤的反常色散区,群速度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相互平衡,因而经过光纤长距离传输后,波形和速度都保持不变。光孤子通信就是利用光孤子作为载体实现长距离无畸变的通信,在零误码的情况下信息传递可达万里之遥。 

光孤子技术未来的前景是:在传输速度方面采用超长距离的高速通信,时域和频域的超短脉冲控制技术以及超短脉冲的产生和应用技术使现行速率10~20gbit/s提高到100 gbit/s以上;在增大传输距离方面采用重定时、整形、再生技术和减少ase,光学滤波使传输距离提高到100000km以上;在高性能 edfa 方面是获得低噪声高输出edfa。当然实际的光孤子通信仍然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但目前已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使人们相信,光孤子通信在超长距离、高速、大容量的全光通信中,尤其在海底光通信系统中,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全光网络。未来的高速通信网将是全光网。全光网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理想阶段。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但在网络结点处仍采用电器件,限制了目前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网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全光网络以光节点代替电节点,节点之间也是全光化,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交换机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不再按比特进行,而是根据其波长来决定路由。 

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形成一个真正的、以 wdm技术与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消除电光瓶颈已成为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更是理想级别。 

 

三、结语 

 

光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平台,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将起到重要作用。虽然经历了全球光通信的“冬天”但今后光通信市场仍然将呈现上升趋势。从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来看,光纤通信也将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主流。人们期望的真正的全光网络的时代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到来。 

 

参考文献: 

[1]辛化梅、李忠,论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 

通信电缆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如何在现今经济形势下乘风破浪,百尺竿头?这成了众多线缆企业不断探讨的话题,各类大型行业论坛也将之定为主题加以深入探究,以求得突破。作为国内线缆行业的领军企业——远东电缆的CEO,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使我明确地认识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企业创新,虽然最通常是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但实际上,创新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等,且各方面彼此关联,需要全盘考虑。篇幅所限,本文将主要围绕“技术创新”进行论述,希望能为全国线缆产业的转型升级贡献一些经验。

技术创新是线缆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项发展战略,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企业要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拥有知识产权的革命性的技术,获取更高的产品附加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技术创新,企业是主体、投入是保证、机制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唯有通过成熟的技术逐步产业化并不断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才能让持续研发的新产品进军市场前沿,才能真正体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远东电缆为例,公司投入巨资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并对科研项目累计投入数亿元科研经费,使得公司科技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研发速度进一步加快,为企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为企业产品抢占国际领先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更推动了行业的整体科研水平。此外,远东电缆积极搭建自主创新平台,组建电缆研究所,大力开展自主研发,并建成国内一流的实验室和检测中心,以确保产品从设计到批量生产的整个流程都能达到高标准。远东先后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及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将高层次人才与公司的实际科研课题相结合,开展科技合作和联合攻关;同时,积极开展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吸纳和转化国内外的最新线缆技术,始终保持远东产品和技术的领先优势,以强劲的实力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

坚持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线缆企业须建立并不断升级电子商务平台及模式,整合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以“轻资产、平台化、全球化”为路径,做优做强电线电缆产业。远东电缆在全球首创“一网两平台”模式(即全球电缆行业门户网站“电缆网”,全球首个电缆交易平台“电缆买卖宝”,全球首个电缆材料交易平台“中国电缆材料交易所”),有效促进了电缆全产业链、信息产业、物流产业和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转型发展。通过“电缆网”为业内提供全面、及时、专业的信息资讯,分享资源,促进互动,推动全产业发展;通过“电缆买卖宝”为用户的短段电缆需求、库存电缆调剂、电缆附件配置提供信息、交易、物流、金融等快捷服务,从而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库存滞留和浪费,增强线缆企业之间的商务沟通,并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诚信交流;通过“中国电缆材料交易所”有效提升现货商品流通,合理配置资源,衔接产需、调剂供求,促进信息产业、物料产业、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技术创新的载体。有了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技术创新才能向前推进,创新的目标和任务才能得以实现。企业创新,须坚持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引进人才方面,不唯学历论,注重人才的实际技能和发展潜力,为企业招徕英才,增强企业活力。充分尊重、鼓励员工的能力和创造力,人尽其才并着重内部培养,充分挖掘内部人力资源的价值,这是维持企业人才队伍稳定的内在动力。同时,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学习型企业,通过企业内训、外派培训及聘请专家授课等方式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和工作效率。

创新不仅是企业提升效益的重要引擎,而且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实现电线电缆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活力源泉。我们应通过创新加快线缆行业从加工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变,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从现代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

参考文献

[1]张国元.《企业创新理论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2]王绪君.《管理学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通信电缆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仪表;控制电缆;优化措施

前言

在现代火电厂的技术改造与升级中,必须加强对于火电厂热工仪表与控制电缆设计优化措施的研究与实践,在综合各种先进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火电厂热工仪表与控制电缆设计优化措施的智能化、科学化、高性能化、一体化发展,为火电企业的生产与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

1 火电厂热工仪表设计优化措施

火电厂热工仪表主要由管路仪表、程控仪表、地表计等设备组成,通过电缆将各种设备连接形成回路或系统,实现对于各机组设备的检测、调节,有效提升了各种设备的可靠性与利用性。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是为火电厂生产工艺服务的,加强对于相关技术应用与发展问题的研究,为提高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提升了火电机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1.1 火电厂热工仪表故障特性分析

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火电厂热工仪表系统中应用的不断完善,对热工仪表故障诊断及排查提供了详细的数据信息资源。在对热工仪器仪表系统故障进行检查过程中,检修校验人员应对故障发生前后的相关特性参数进行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进而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定位和故障类型的准确判断。对于火电厂热工仪表的故障问题,DCS系统中的自动控制记录曲线是仪表运行工况和故障特征的重要数据信息,校验检修人员要详细分析和提取记录曲线中的相关波动数据信息,尤其对于无规律可言的混乱波动特性工况应非常重视,以便为故障定位和故障排除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有效提高仪表检修校验工作质量和效率。在热工仪表自动化的实际应用中,自动化系统比较复杂,同时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热工测点分散距离比较远,安装施工比较复杂,并且周期比较长,这就需要我们在安装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准确。

1.2 火电厂热工仪表设计优化主要体现在自动化技术上

(1)设备智能化,在现代电力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火电厂热工仪表中的各种设备基本实现了智能化监控,借助先进的电子及计算机管理系统,配置先进的智能型机械仪表与精密元件,从而实现对于电力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控;(2)技术高新化,火电厂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综合运用了现代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以及最新的热能工程技术与控制理论,实现了对于火电机组运行中相关热能与电力参数的科学监控与检测,自动化技术趋向于高新化发展。

2 火电厂控制电缆设计优化措施

总结多年的设计经验,电缆优化无非从几个方面着手考虑:现场设置接线盒合并电缆、现场配电、电子设备间分散布置,设置远程IO以及采用现场总线。

(1)基于合并电缆原则的优化方案

目前,通过各方调研,包括对国外电厂参观调研的结果,通常做法都是在现场设大量的接线箱, 通过物理区域同类型信号的合并,采用大对数或多芯数电缆将信号接至控制系统。针对这种情况, 在广东省某百万千瓦燃煤电厂的设计过程中,前期对锅炉区域和汽机区域规划了大量的开关量接线箱,同一工艺系统内的各个阀门状态反馈和指令信号接至同一接线盒内,合并电缆后送至同一个 DCS 机柜,由于 DCS 是按工艺系统划分,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同一接线盒内电缆的合并效率最高。

(2)基于分散配电原则的优化方案

由于目前电动装置均采用一体化设备, 所有的配电箱不再设置控制功能,仅配电而已。 当配电箱采用集中布置方式时,电缆数量大,敷设工作量大,对桥架的占用量也大,非常不利于设计优化。 通过对国外电厂的调研,发现也采用了就地分散配电的方式。由于这种分散配电方式是近期才开始推广, 目前还没有在施工图中实施。 这种方案的实施也会引起配电系统切换设备投资的增加,但安全性也会相应提高。

(3)基于电子设备间分散布置及远程 IO 应用的优化方案

随着技术的发展,DCS 厂家的高速数据总线的通讯距离均能满足在主厂房内分别建立锅炉、汽机电子设备间的物理分散要求。 火电行业常用的DCS 厂商的I/O 模件均能够适应 0~40℃ 环境温度,5%~95% 的相对湿度 , 振动达到 0~200Hz,0.75G, 完全能适应汽机房振动较大的环境, 抗电磁干扰符合CE 和 IEC 标准,各 DCS 厂商的I/O 模件抗物理干扰的问题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完全符合在锅炉房及汽机房就地建立电子设备间的要求。

分散控制系统(DCS)物理分散可采取电子设备间(DCS 控制站) 分散布置及采用远程I/O(站) 等实现。 分散控制系统(DCS)物理分散涉及到通讯和抗干扰条件 、远程 I/O 和远程控制站应用等。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电子设备间的分散布置以及远程I/O的应用对减少电缆量的效果是最显著的。

(4)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优化方案

现场总线技术从根本上彻底实现了控制系统的物理分散。根据现场总线的定义:现场总线(fieldbus)为:“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双向、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的应用原本是为了提高信息化水平, 但是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现场总线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电厂的信息化水平,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电缆。 虽然节省电缆不是它的初衷,但实践证明采用现场总线技术之后,确实节省了不少电缆。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采用串行通信技术,这个是现场总线节约电缆的根本。同一个设备,有多个 IO 点,常规控制系统中采用的是并行传输,每个 IO 点都需要一对电缆芯来传输。 但是采用现场总线之后, 多个设备的多个信号信号可在一根电缆中进行并行传输,大大节省了电缆的用量。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从辅助车间到主厂房均有大范围的应用案例。 例如,广东平海电厂化水车间常规电缆只用了 3.5km 左右,算上通讯电缆后,电缆量也不过为常规电厂的 15%, 而常规电厂化水车间电缆用量在 36km 左右,当然,这其中最显著的是电缆桥架明显减少。全面应用现场总线技术, 不仅能大大提高电厂的数字化水平,也能很好的节约电缆的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火电厂的生产与管理工作中,仪表与控制电缆设计优化措施是其正常运转与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电力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这些优化方案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体现了热控专业采用先进的技术以及创新的精细化设计对于节省电厂建设投资以及节能减排起到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电力行业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 5182—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