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范文第1篇

问:为什么说2005年是改革攻坚年?

答:近两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科学实施宏观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宏观调控的实践也表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还远未消除,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宏观调控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主体多元化新形势的要求,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符合WTO规则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健全,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平衡,等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推进改革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2005年是宏观调控的关键一年,要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着眼于理顺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改革。所谓攻坚,即是要在通过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从改革本身来看,距中央确定的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时间紧迫,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抓住每一年。所谓攻坚,也是要求2005年的改革应在一些关键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央把今年确定为改革攻坚年,显示了党和政府着力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也表明了经济发展和体制建设对加快改革的迫切要求。2005年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必须抓住经济形势好、各方面改革意识增强的有利时机,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用改革推动全局工作。

问:200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答: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意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和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今年改革的部署,提出了今年的重点改革工作,主要包括:

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把工作重点放在搞好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上。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失误和重大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制度;继续深化电信、电力、邮政、铁路等垄断行业改革,推进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在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方面,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要加快推进中行、建行等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在深化财政税收投资改革方面,要完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和优化转移支付结构,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做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合并方案的研究和准备工作,继续搞好增值税转型试点,研究制定全面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在加快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继续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在行政管理体?

聘母锓矫?要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着力解决矛盾比较突出的职责交叉问题。

此外,还要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改革,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问:今年的《意见》有哪些鲜明特点?

答:在去年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改革意见的基础上,今年国务院直接年度改革意见,表明了改革在当前的十分重要性,也表明了中央对改革的高度重视。作为年度性的指导文件,2005年《意见》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紧扣发展,着力突破。《意见》紧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实现长远发展打下体制机制基础确定改革的内容和重点,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二是全面部署,突出重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综合性、配套性进一步增强,需要整体推进,但又必须抓住影响全局的重点方面。为此,《意见》在改革内容的确定上,尽可能做到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主要确定了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财税投资价格改革、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等10个方面的重点。三是立足年度,兼顾长远。《意见》提出的改革措施总体上是基于当年考虑的,但是很多改革措施往往并不是一年能完成的,具有中长期性。总体上说,《意见》中的主要改革任务可以分为四种情况:当年需要完成或基本完成的改革措施,如完善出台个人所得税方案,制定《国

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等;年内虽不能完成、但要在一些关键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改革,如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年内需要启动的或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的改革,如提出统一内外资所得税方案,研究提出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等;已经进行的需要继续推进和完善的改革或试点,如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等。四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为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意见》对各项改革措施逐一加以分解,明确了责任主体。这也是《意见》不同于以往的一个突出特点。

问:如何有效推进2005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范文第2篇

根据中共谭唐委员会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印发2018年区直各单位承接桂北市全面深化改革绩效考评指标的通知》(覃改办发〔2018〕2号)的要求,我局对照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清单,对涉及我局改革任务的事项进行逐一梳理并认真查缺补漏,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改革清单任务及完成情况

6月份时区改革办发送一份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改革任务推进情况表到各单位,任务清单中涉及到我局的改革任务有4项,经过与上级部门对接了解到我局的改革任务中有3项,但自治区、市还未出台相关文件,有1项是由教育局牵头实施,我局按实际情况如实向区改革办反馈。9月份改革办发送一份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改革任务推进情况表最终版到各单位,任务清单已无涉及我局的改革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1、公共指标

(1)组织开展改革督察,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①制定督察计划。根据职能指标,我局没有承接桂北市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和牵头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事项,故此项没有制定督察计划。

②组织开展专项督察。因我局没有承接桂北市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和牵头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事项,涉及到的民主法制领域和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也没有下达督察任务,故此项没有开展专项督察。

(2)改革推进及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①报送重点改革任务进展情况。我局自2018年8月份接到区委政法委要求草拟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后,每月均按时向区委政法委报送进展情况。

②我局已将上级出台的中共桂北市委员会办公室、桂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贵办通〔2018〕28号)及时报送区委政法委。

③目前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还没正式出台。相关备案工作由区委政法委负责。

④目前我局没有被督察发现的问题。

⑤我局每月均按要求报送改革信息2篇。

2、职能指标

涉及我局工作职能是(覃改办发〔2018〕2号)文件附件4第48项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相关规定的实施办法。该项工作责任单位为区委政法委,2018年8月份,我局接到区委政法委通知,要求我局以谭唐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草拟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我局接到任务后安排专人参照中共桂北市委员会办公室、桂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贵办通〔2018〕28号)草拟了意见稿,并拟好意见稿。经我局党组讨论后报区委政法委书记、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组长覃信朝同意,于2018年9月17日以谭唐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向全区各乡镇、各部门普发了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意见。9月20日,我局收集完反馈的征求意见后,将相关材料呈报给了区委政法委,由政法委汇总报区两办按程序流程发文出台。目前,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还没正式出台。后续工作由区委政法委负责。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范文第3篇

提出的关于改革“四个有利于”的导向,为我们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什么要强调这“四个有利于”?因为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司法、财税、户籍制度、考试招生、农村土地、公立医院、科技体制……这些以前难碰、难啃的“硬骨头”正在陆续被砸开。

对于我们执政党而言,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让国家更富强、更繁荣,让人民生活更美满、更幸福。这既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充满了为民谋福祉的勇气和担当。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于是,从2013年启动全面深化改革至今,我们党勇立改革潮头,抓难点、补短板,抓试点、求突破,抓督察、促落实,抓宣传、聚共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啃“硬骨头”,破“中梗阻”,积极解决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简政放权,“一带一路”,“自贸区”,“中国制造”……在这些名词的背后,涉及民生方方面面。

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加大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发展全民健身……这些具体的改革举措更是对准了民生痛点。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突出重点”,则是中央深改组多次会议强调的一个关键词:“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出来,排出优先序,重点推进,发挥好支撑作用”;“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在中央深改组第三十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四个有利于”要求,不但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还进一步完善了改革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重点带动全局”。

而“四个有利于”便是找准重点的坐标。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范文第4篇

一、2007年改革工作进展

(一)明确了“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在认真总结改革经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4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继国务院国发〔2002〕5号文件之后,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文件在总结“十五”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分析当前电力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为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明确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把各项改革工作落到实处。8月24日,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又将《实施意见》,分解为30项具体工作,印发了《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与工作分工的通知》,根据发改委、国资委、电监会、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进一步落实了任务分工。

(二)组织实施了预留发电资产变现工作

为支持电力主辅分离改革,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和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的工作部署,从2006年8月开始,电监会牵头组织实施920万千瓦发电资产变现工作。在国家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的大力支持及共同努力下,按照“依法合规、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缜密细致”的要求,经过中介机构选聘、尽职调查、审计评估、出售方式确认、竞价、签署出售协议等过程,顺利完成了920万千瓦发电资产变现工作。变现结果超过原有预期,变现资金收缴工作进展顺利。

按照国务院和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的要求,为支持电网建设、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2007年上半年,电监会会同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647万发电资产变现工作。在听取主要发电企业、目标企业、有关部委司局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647万千瓦发电资产变现工作操作方案》,提出了具体工作计划。2007年底,647万发电资产变现主体工作按期完成:定价方式、出售方案及后续工作安排建议已经电力体制工作小组审定,并在年前签署了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移交协议。

(三)研究解决了发电资产划转移交遗留问题

自2002年厂网分开后,有关发电资产移交工作,计划于2003年6月底完成,由于在建项目资本金、投资收益分配、折旧和流动资金返还、担保责任、债权债务和陈欠电费等资产财务问题,以及产权归属、企业改制、外商投资等遗留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资产财务划转移交工作一直没有完成,不仅影响到发电企业的项目建设、安全运行,也影响到职工队伍稳定和电力体制改革形象。

从2006年10月份开始,按照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的要求,电监会牵头,会同财政部、发改委、国资委对厂网分开以来所有遗留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区分共性和个性问题,分类处理,协调和督促有关各方互谅互让、形成共识,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发电资产划转移交遗留问题已处理完毕。

对共性问题,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电力企业采取集中办公方式,按照依法合规、公平合理、操作简便和先易后难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听取有关各方意见,经过反复核对和多次协商,最终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提请工作小组印发了《关于电力资产划转移交有关遗留问题的通知》,处理了涉及40余家发电企业、18家网省公司,高达346亿元争议资金的遗留问题。对个案问题,采取专题小组方式,按照轻重缓急原则进行专题研究,按照有关政策文件,深入调查研究,分清是非曲直,逐一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协调处理了丹河电厂归属、青山热电厂“一厂多制”、闸口艮山门离退休职工上访、天生桥二级电站股权归属等一批典型个案问题。

(四)研究提出了主辅分离改革和规范电力企业职工持股行为的有关方案

按照国务院154次常务会议精神和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的工作要求,国资委会同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研究提出了《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方案》。为了规范电力市场秩序和企业改制工作,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国资委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电监会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电力系统职工投资发电企业的意见》。

(五)继续加强和完善电力市场建设工作

电监会继续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平台建设,对东北、华东电力市场试点工作进行了总结,客观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加强市场建设的工作意见。开展了电力市场建设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东北、华东、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的制度设计,为进一步模拟运行创造了条件。华北、西北、华中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的研究工作,也取得重要成果。

结合电力市场建设,电监会会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开展的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和扎实推进。吉林、广东的直接交易试点初见成效。同时,研究制定了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用电企业准入技术条件和能耗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用户和独立配电企业情况调查。在积累改革经验、统一各方认识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企业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为进一步组织和完善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奠定了工作基础。

(六)着手开展电力体制改革重大问题研究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于2007年下半年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电力体制改革重大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会同电监会、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计划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分别对输配电和调度管理体制、农电发展与管理体制、节能调度与电力市场建设、输配电价与销售电价、输配业务财务分开核算、深化电力企业改革等涉及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组织国内外专家和电力企业进行专题研究,并适时组织相关试点工作。

二、2008年改革动态

“十一五”期间,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2007〕19号文件要求,在巩固厂网分开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主辅分离,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创造条件稳步实行输配分开试点和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面推进电价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初步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下的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主要工作有以下方面:

1.利用市场化手段,大力开展节能优化调度。

2.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区域电力市场建设。

3.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理顺电价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范文第5篇

一、要把机构编制工作重心转变到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上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部署安排。为加强对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去年12月30日,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亲自担任组长;省委也成立了姜异康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中,行政体制改革既是重要内容,也与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有着紧密联系。编办承担着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重点领域体制改革、严控机构编制等重点任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可以说,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主旋律和主线,必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对此,我们在思想上要有清醒认识,牢固树立改革意识,坚定改革信心,进一步增强推进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行动上,要把行政体制改革牢牢抓在手上,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改革任务。随着各领域改革的推进,机构编制部门将面临方方面面的要求,改革和管理的头绪很多,我们要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清主次难易,排出轻重缓急,做到既坚定不移又准确有序。对中央已有明确要求、实践中条件成熟的,要抓紧出台贯彻意见,立说立行,加快推进,争取率先突破;对实践发展有要求,中央有方向性原则性意见,但操作上暂时把握不准、条件尚不具备的改革事项,要积极创造条件,深入研究、搞好试点,在试点基础上大胆探索、敢于尝试,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予以推进。

另外,机构编制管理要更多地转到在“减”、“调”两个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减”就是要严控机构编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用减的办法从根本上扭转各方面增加编制的预期;“调”就是要创新管理思路和办法,更加注重向深化改革要编制、向加强管理要编制、向运用信息技术要编制,通过优化配置来满足事业发展需要。

二、要积极创新工作推进机制。随着多年的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已进入深入区,再改下去必须触及一些部门的核心利益,出血割肉甚至伤筋动骨,难度和阻力非常大,没有党委、政府的支持,没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改革很难顺利完成。因此,借势借机借力推进改革非常重要。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都在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深化改革工作,这为我们放开手脚推进改革提供了最大支持。我们要研究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办法,调动起部门的积极性,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压力,而不是简单地死打硬拼。首先要建立评估倒逼机制。当前在职能转变、权力下放、机构编制调整方面,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就是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进改革,社会各界期盼改革,而一些部门因涉及自身利益不想转、不愿放。怎么办?那我们就请服务对象、行业协会、专家学者来提意见,建立专家评估组进行评估,利用新闻媒体来营造氛围,借助社会共识推动改革、形成倒逼。其次,要建立竞争比较机制,定期通报各单位改革进展情况,让大家相互了解工作进度,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第三,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最近,省委确定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纳入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我们要充分运用好这一有力抓手,科学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加强考核评价,加大督查问责力度,推动各级各部门深化改革。总之,我们在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想新招、出实招、下狠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科学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

三、要贴近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中央政治局把“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摆到今年重点抓好的7个问题的首位,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改革和管理任务非常繁重,完成好这些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深入研究重大体制机制创新上。为此,班子成员都要围绕今年的重点工作带队下去搞调研,大兴调研之风。如何开展调查研究?这有个方式方法问题。同志所著的《之江新语》,开篇就讲,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这五个字讲得很到位,既有标准要求,又有方式方法,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我体会,开展调查研究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强化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什么、难题是什么,就要研究什么,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切忌调研与业务相脱节,出现“两张皮”。要强化成果运用,真正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形成方案式、措施性的调研成果,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操作性,做到出实招、见实效。比如,今年要制定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指导意见,就必须全面了解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摸清市县政府运行情况,把存在的问题找准,制定的改革方案才能符合基层实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要搞好调查研究,把部门现有审批项目底数摸清,确定好工作目标和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