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范文精选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范文第1篇

一、普及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质量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特别是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是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我国质量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

1980年3月原国家经委颁发的《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要求我国广大企业认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由此指引,中国质协会同国家经委开始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巡回演讲,直接参加培训的积极分子近50000人,形成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骨干队伍。中国质协还在国家经委等单位的支持下,连续6年(1980-1986)举办了全面质量管理电视讲座,收看电视讲座的人数达**0万人次。与此同时,机械工业部、上海市质量协会等各部门和各省市质协也都广泛深入地开展普及培训,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方法在广大职工中得到了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有3000万人次参加了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达标考试。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扩大到工业各部、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和服务业。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1年中国质协受政府经济质量主管部门委托,组织全国质协系统开展了新一轮的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截止到**7年底,全国累计有百万名企业员工参加了全面质量管理普及教育培训,超过90万人取得了合格证书。

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对促进全民学习应用质量管理知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在我国广大企业中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另一项重要活动。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主要是以企业中的班组为单位,以开展技术创新、降损节能、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活动。

自1978年在北京内燃机总厂诞生第一个质量管理小组以来,这项活动至今已持续开展了30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制造业发展到服务业,从内地发展到沿海。活动的课题类型也突破了原有的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出现了一些“创新型”课题。截至**7年底,30年来全国累计登记注册的质量管理小组达**0多万个,长年活动跃在生产第一线的质量管理小组近150万个。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不仅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员工队伍的素质,培育了大批人才,塑造了全员参与管理、不断改进的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宝钢的QC小组活动始于1984年,至今已开展20多年,公司QC小组活动年年有进展,仅**6年一年,实施合理化建议89599条,创收12亿元,通过活动产生专利204件(其中发明39件),技术秘密872项,QC小组的普及率和成果率分别达到63.7%和85.2%。

三、贯彻国家质量标准,实施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的认证制度

提高全民质量意识,普及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的落脚点,最终是要提高产品质量。而制定、实施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是促进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

为此,1993年2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进一步明确了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并提出了对认证机构进行认可的要求。1993年3月15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国质量协会,为了落实产品质量法关于“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的要求,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快贯彻GB/T19000idt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的通知》。自此,我国广大企业开始积极实施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的贯标认证工作。根据国家认可委员会年报,截至**6年底,我国共有16万余家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177443个,通过自愿性产品认证的产品11729个。

上述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后,有效的提高了我国产品、服务和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逐步改变了我国出口商品质次价低的现象,使国家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迅速提升。

四、引导我国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模式

日本戴明奖和美国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对实现日本和美国的经济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仿效这两个奖项,1983年我国政府开始设立国家质量管理奖,由中国质协负责组织实施,从1983年至1991年共有121个企业荣获国家质量管理奖,并结合国家的重点工作,表彰了一批“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全面质量管理范文第2篇

我国自推行全优工程以来,建筑工程的质量不断地有所提高。但是目前工程质量问题仍然是我国建筑业当前十分突出的问题。多年来,因劣质工程的返修、加固、补强而发生的器材、能源的浪费数量巨大,使得用户蒙受了不必要且巨大的经济损失;因劣质工程而造成的各类事故的发生也比较频繁,由此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令人痛心[1]。因此,必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从而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即TotalQualityControl,就是全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全体人员,对生产的全过程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它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本工久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管理的作用,建立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用科学的方法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以建造满足设计要求、用户需要的优质高效低耗的建筑工程。

1、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2]

(1)全面对待质量的观点

(2)为用户服务的观点

(3)以预防为主的观点

(4)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5)文明施工的观点。

2、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称为PDCA循环。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的形象图,它好象一个车轮,不停地向前转动使产品质量不断地提高,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想、干、查、改”,即边想边干,边于边查,边查边改,边改边想,反复循环。

三、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即为施工前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包括准备工作以及此阶段影响质量的各因素的质量控制[4]。

(1)认真做好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文件的核查工作。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流程图,确定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和重点控制部位,周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条件下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5]。

(2)落实施工准备情况。检查工程是否符合工程质量要求,施工机械设备是否能够正常投入运行,施工队伍各工种的质量教育和质量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分包施工队伍的技术质量考核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五通一平”是否能够保证工程需要[5]。

(3)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首先要抓好源头控制,这一方面需要精选采购人员,挑选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高质量鉴定能力的人员负责各种材料的采购,另一方面要掌握各个厂家生产材料的详细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其次,材料进场时,要加强检查验收,对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以及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严格核对验收,并且要对材料做二次鉴定,鉴定不合格不能在施工中使用。再次,加强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提前安排材料存放的布置规划以及运送路线,施工中,落实材料管理的责任制,本着“干什么,用什么,管什么”的原则,划片分区,责任到人,搞好材料平衡[1]。

(4)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有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在安装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在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试压和试运转,这是确保配套投产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和维修上方便等原则。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要能满足施工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如起重机的性能参数,必须满足构件吊装中的起重量、起重高度和起重半径的要求,才能保证正常施工[6]。

(5)环境控制。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环境因素较多,所以应以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为依据,对工程质量的有影响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控制。此外,严寒季节、炎热季节以及梅雨季节,要采取季节性施工保障措施,以免工程遭受冻害、干裂、冲刷的危害。另外,要对现场的环境加以改善,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文明施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总之,对环境因素的控制,由于涉及面广,各因素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必须在全面考虑和综合分析基础上拟定控制方案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1]。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为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所有与施工过程有关各方面的质量控制,包括对中间产品(工序产品或分部、分项工程产品)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按工程项目施工层次的结构可划分为:工序质量控制、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分部工程质量控制、单位工程质量控制、单项工程质量控制[4]。

(1)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这是质量控制的实质性工作阶段,具体控制要落实到岗位和人员。工序质量达不到要求决不验收。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下道工序质量验收,在确认达到质量标准后再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中要经常进行工序质量分析,发现异常因素,采取措施纠正,做到预防为主,要使每道工序都处于严密的控制之中[5]。

(2)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是操作者直接加工或改造劳动对象的技术措施和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分项、分部工程编制工艺保证措施,向操作者进行技术交底,使操作者熟知设计要求、技术规范和施工操作方法,明确质量要求,并制订提高工程质量的改进措施,使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5]。

(3)不合格品的纠正与通病消除。对常见的质量问题要事先加以预防,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属一般可以纠正的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和处理,达到结构安全,消除缺陷,保证使用功能要求。产生通病的原因比较多,除了建设部提出的10项质量通病外,还应结合当地和该工程在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对症治理达到消除的目的。消除质量通病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和施工程序,认真执行技术责任制。

(4)成品保护。成品保护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项目施工中,必须建立严格的成品保护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对已完分项、分部工程采取包、拦、护、盖、封5种保护措施。对重要部分或薄弱环节要经常进行预检和复核;对成品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等等。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就地解决,严重的问题还需立刻停止施工,进行核查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1]。

全面质量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护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实证研究

护理管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医院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给护理管理提出新的挑战,赋予了新的内容。

笔者运用质量管理的技术、方法对护理管理的一些实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力求探讨具有较强实用性、操作性的管理方法,从而使护理管理的每项工作都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实例分析如下。

1利用直方图判定考试内容的难度及信度

以A医院外科《护理技能》考试为例,统计该次考试成绩,计算均值x=78.62,标准差s=10.51;并绘制图1。根据统计原则,由直方图及样本参数(x和s)可见,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从数理统计的观点看,该次考试内容难度适宜。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利用χ2检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2利用分层法和排列图[1]

找出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B医院03年对护理工作差错的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绘制表1及排列图2。表1B医院2003年护理差错百分比(略)

根据巴列特分类原则“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认为“累计频率在80%左右以内的因素为主要因素”。本例中的发错药和打错针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因为它是“极重要的少数”,如果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把护理质量提高一大步。

3利用质量控制图监测护理交班报告的不合格率

C医院对2003年护理交班报告每月随机抽样检查一次,并绘制不合格率控制图3,计算出均值,标准差,警戒上界(P+2Sp),警戒下界(P-2Sp)。护理交班报告合格率在上、下警戒线之间,超过上、下警戒线应究其原因。超过上警戒线,其原因可能是对护理交班报告的重视程度、病房的压力(如危重病人的多少、护理工作的繁忙程度等)、有的护士尚不懂正确书写护理交班报告、综合素质较差等有关。超过下警戒线,注意追究是否有造假行为,如无则是最理想的护理质量。且结合分析知,护理交班报告不合格率与护理差错率成正相关,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4利用因果图分析造成护理差错的主要因素

用排列图找到主要原因后,可用因果图寻找主要矛盾产生的根源。如为进一步查找造成“服药差错”的各种可能原因,召集若干有关人员,进行因果分析,绘制图4。

5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2]

对相关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图3C医院2003年护理交班报告不合格率控制图5.1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评价指标的权重是根据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所赋予该指标的系数。重要程度愈大,权重系数愈大,所有评价指标权重系数之和等于1。例:“护士长综合素质考核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邀请有关专家(根据需要,也可以是不同层次的相关人员)召开会议,对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发表意见,汇总整理,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2。表2护士长综合素质考核指标体系表(略)根据表2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为:W=∑mi=1wym(j=1,2,…n)W1=0.1+0.12+0.13=0.1;同理可得:W2=0.18,W3=0.18,W4=0.16,W5=0.15,W6=0.09,W7=0.08,W8=0.06(W1+W2+W3+W4+W5+W6+W7+W8=1)。

5.2综合评价将评价项目的原始分乘以该项目的权重系数,即该项目的综合分。据此可用于评价不同对象之间的优劣。如个人综合素质、科室护理质量等。见表3。例:护理质量加权综合分(F):F神经内科=∑4i=1w1f1=0.17×100+0.47×94+0.13×93+0.23×99=96.0表3护理质量评价表(略)

6护理管理

“PDCA”循环护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包含“三全”,即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全程性是“PDCA”循环的全过程,其基本工作程序是:PD计划(PLAN),DD执行(DO),CD检查(CHECK),AD处理(ACTION),并总结分析把信息反馈到下一个循环中去。这种循环往复进行的科学管理方法,形成互相促进的有机联系,总结阶段是“PDCA”循环能否前进的关键,每转动一圈就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找出护理工作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后,制定对策表(见表4),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反馈实施进度和改进效果,作为指导下一个“PDCA”循环的依据。表4护理措施与对策表(略)

总结经验与继续探讨实施护理措施后,质控小组对计划落实的情况采用不定期抽查法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有环节质量(即每位护士是否严格执行了各项护理措施)和终末质量,并将检查的结果做好记录,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不断通过“PDCA”循环解决护理问题,其最终结果就是促进护理质量阶梯式提高,值得同仁们探讨。

[参考文献]

全面质量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全面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泊油路即沥青砼路面,有着平整和行车噪声低等诸多优势,在公路项目施工中的使用十分普遍。对沥青砼路面建设的质量展开全面管理,是保证路面建设质量与预防施工问题不可或缺的。在建设公路项目时,施工人员要认识到强化质量管理的意义,并根据公路实际情况,掌握工艺流程及质量管理措施,顺利建设公路路面,防止安全隐患与保证路面平整,为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打好基础。

1沥青混凝土的优势

沥青混凝土属于一种良好的装饰物料,相较于水泥砼而言,更为环保,节省资源,而且使用得十分普遍,几乎使用在国内所有工程施工中。其一,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采取不同的方法就能塑造出不同的产品,而且在修建公路路面上也是良好的材料。其二,混凝土产品的形成,具有很强的耐久性,施工材料也非常丰富,不会因长期的风化而失效或是褪色。其三,沥青混凝土属于一种全新的材料,能够给企业创造很多经济利润,而且还能够美化人们周边的生活环境,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人工选择具有很高级配构成的矿料、碎石和轧碎砾石、石屑以及砂、矿粉等等;和特定比例的路面沥青物料,在严格管理条件下搅拌制成的混合物。根据混合物的密实性差异,能分成密级配、半开级配与开级配等类别,开级配混合物也叫做沥青碎石。同时,热拌热敷的密级配碎石材料经久耐用,有很大的强度,总体性好,是建设高级沥青公路的重要材料。沥青混合物内的沥青用量得当,要以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工地实际状况进行确定,通常在相关标准内都有可供借鉴的沥青用量用作试配的依据。当矿料种类、级配标准、沥青稠度与类别、搅拌设施、地区环境和交通特征相对固定时,也能采取经验公式计算。

2影响沥青砼路面建设质量的各种因素

2.1环境原因

针对公路项目来说,路面施工是保证交通顺畅的主要内容,但在修建沥青砼路面时,因为公路工程涵盖的范围非常广阔,地质条件、外部环境等均在发生改变,加之路面施工工作基本上是在外界环境之中进行,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施工的难度。若在施工之前,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勘察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且不重视施工环境变化,将极易造成施工管理策略的使用缺少科学性,从而影响到路面建设的质量。

2.2材料原因

在修建公路路面时,施工材料有质量缺陷也是导致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于沥青砼在路面施工中是主体内容,若在施工材料上存在质量缺陷,将会极大影响到整个路面项目建设的质量,而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在选择施工材料时,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造成施工材料存在问题并被使用于项目之中;其二,在施工中没有严格监管材料,造成材料遭受环境、人员等因素的干扰而产生损坏或质量降低的问题,再加之在材料分配、生产等环节未严格根据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处理,造成加工以后的材料质量不合格,路面建设质量无法获得保证。

2.3人员原因

尽管在高新科技的进步下,各种施工工作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员在施工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降低,但是,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机械化程度尚未满足全自动化水平,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管理的重要对象,但因为员工专业理论与能力不高,造成相关管理策略执行不到位,公路施工标准性不足,减小了路面建设的质量。

3.沥青砼路面建设的全面质量管控措施

3.1确定路面建设控制目标

为加强沥青砼路面建设的全面质量控制,施工企业需要了解更多与公路项目相关的信息,基于此,结合公路项目后续应有特征及路面周边土质、水文特征,确定路面建设管理目标。第一,沥青砼路面施工企业要采集与施工工作有关的信息,具体而言,主要涉及路面后续应用方向、路面最大通车重量和路面计划日通车总量,总体上明确路面应用要求,并做好项目方案和相关信息的审核工作,确保后续施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1]。第二,施工企业要根据设计机构和业主方所确定的建设目标,建立出更为详细的质量控制目标,其中不仅要涉及路面垫层质量管理目标、基层建设管理目标、面层建设管理目标,还应当详细包括每一层次工作计划与具体的质量管理方案,针对质量管理者采取适当的惩罚和奖励措施,使得施工管理者可以在确定管理目标的前提下,了解到自身在沥青砼路面建设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从而发挥出自身较高的专业素养及职业道德,处理好每个细部管理任务;第三,施工企业要确定质量管理者的工作范围和主要职责,在确定权责范围的前提下,提升路面建设管理目标的实现效果。

3.2选取优质材料

严格监管采购材料的性能,为保证公路路面的平整性,施工企业首先要选用恰当的施工材料。例如,选取一般的硅酸盐水泥,减小由于气温改变引起路面裂缝出现的几率[2]。粗集料采取直径低于或等于40mm的质量均匀、级配科学的有机砂。确保细集料的性能,管理好其中的含砂量,确保加入添加剂适当数量,而且,还能够适当加入粉煤灰等物料,符合路面施工要求。

3.3科学确定材料配合比

对需要混合的各种材料进行称重并仔细搅拌,以提升沥青的质量。其中,胶凝物的数量不得超过399kg/m³,改性物料的防腐蚀系数要超过0.8。在混合施工材料时,要控制好温度,保证拌合均匀[3]。而且,要常常检查混合物的质量,严格监控原料质量。在路面建设中,施工企业要用搅拌机混合拌制原材料,通过精准电子秤称重施工材料总量,根据工艺流程开展施工工作,确保施工材料充分混合。严格管理砼的入模温度,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施工时,需用水对施工材料实施冷却处置,并在施工材料堆放位置安装遮阳设备。施工结束后,要对路面铺设工业布和喷水养护,防止沥青砼路面由于温度过高而出现裂缝,保证公路路面的平整性。

3.4加强沥青路面混合物的摊铺与碾压处理

在沥青砼路面摊铺管理过程,首先,管理者要严格管理摊铺机的运速,若摊铺机的运速太快,就会干扰摊铺的平整性,且在摊铺环节质量管理者需确保摊铺机操控者运速操作摊铺机,不断提高摊铺水平;其次,管理者还要严格管理摊铺机之间的间距,一般会采用2台或2台以上的机器构成梯队联合展开摊铺,这时质量管理者要确保前后摊铺机可以保护10-30米的距离,并尽量确保前后摊铺机可以处在相同的运行速度下。在摊铺的全过程,还要严格管理摊铺厚度,不得产生一处厚一处薄的现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项目的路面建设质量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对其质量展开全面管理,对发挥出公路项目的作用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所以,在建设沥青砼路面时,施工企业必须全面了解各种影响路面建设的因素,根据路面实际状况,进一步加强质量全面管理,由此提高公路项目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梅.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24):81-82.

[2]王飞.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7(36):54-55.

全面质量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科研管理;发展;应用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研究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对提高科研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研究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的水平也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人们也开始注重对科研管理的研究。力求通过对科研管理的研究来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研究成果的质量。目前,社会对科研成果的质量予以了广泛的关注。而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俨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全面质量管理。本文将就当前我国科研管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应用的具体措施以及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当前我国科研管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我国科研管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时间较短,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着科研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全面质量管理经验,没有结合科研管理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还处于成长阶段,在科研管理上的应用缺乏丰富在经验,没有结合科研管理的具体特点进行。甚至有很多科研管理团队盲目照搬国外科研管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方式,而忽略了自身的特点,使得全面质量管理不能很好地为科研管理发挥真正的作用。

2、质量管理体系与科研管理结合还不够完善

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的应用中,缺乏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是导致科研管理研究成果质量不一的重要因素。很多科研团队在开展科研的过程中,一味追求速度,认为只要完成了某项科研,就能达到另一种高度。殊不知,很多的科研作品还尚未达到质量要求就能被发表,所以能发表的科研作品并不代表就是另一种境界。这是科研管理在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时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所造成的结果。

3、科研成果管理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

数据证明,我国的科研成果与产业经济的转化率低于十分之一,这是我国科研管理在应用全面质量管理中,还未真正意识到全面质量管理内涵以及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的表现。是我国科研存在的一大重要不足,但是究其原因,是科研管理部门没有真正利用全面质量管理,对科研项目提供正确的指导,才导致很多科研项目肆无忌惮地忽视质量。

二、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科研管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还处于成长初期,为了促使全面质量管理能在科研管理中发挥更大的功能和作用,未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1、奠定理论基础

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发展应该以理论为主要出发点,奠定理论基础。首先,应当对科研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深入的研究,解决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问题;其次,对科研质量的模型予以高度的重视,现阶段,科研的质量模型主要集中在科研质量管理的流程上,但对其手段或方法的研究力度还不够。所以,未来要真正发展科研管理中应用的全面质量管理,应当对其质量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尤其重视对科研管理的方式的研究。

2、加大实践力度

实践是真实落实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手段,所以,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发展也应当加大实践的力度。第一,可以对科研管理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进行全面的研究,将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式贯彻落实于科研管理中,重视科研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第二,重视对全面质量管理和科研项目本身的深入研究,由于科研是在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中进行的,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如果能深刻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的真正内涵,将能有效地促进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科研管理中的实践发展;第三,注重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的应用成果转化为产业,未来,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科研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的应用成果将会越来越重要,有可能成为科研管理的重要质量标准之一。

三、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分析了当前我国科研管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我们有针对性地就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完善质量管理体制、加大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加大监督力度等,具体分析如下:

1、完善质量管理体制

质量管理体制是科研管理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所以,为了促进全面质量管理得以在科研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必须完善的质量管理体制。首先,我们必须先改变传统的以课题为主的科研管理方法,而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其次,对当前已有的质量管理体制进行重新的设计和编制,拟定新的文件来适应全面质量管理对科研管理的要求;再次,我们应当建立健全各种科研管理相关的工作规范,对科研过程提出重要的参照标准;最后,我们还需建立科研项目质量评价机制,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借助一定的方式对科研成果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2、加强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

人是科研项目的执行者,也是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应用的操作者,因此,为了促进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应用中发挥应有的效果,我们应当加大对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第一,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力度,引进一些专业素质足够高或相关工作经验较丰富的优秀人才;第二,增加对已有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聘请权威的专家为其进行授课,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其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也可以安排他们参加一些专业的讲座,通过专业的学术气氛不断感染他们,让其真正掌握更加先进有效的科研管理方法。当然,还应当向这些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大力宣传全面质量管理的真正内涵,让其更加深刻地认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其在科研管理中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3、加大对科研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

监督是促进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手段,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要求。通过监督,我们可以促使更多的科研队伍提高对质量的重视,也可以及时发现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另外,为了提高监督结果的真实性,我们可以采取不定期监督的方式,即对科研项目的方式采取不告知监督的方式进行“突击监督”,以防止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提前知道了监督的时间而做好准备,而在没有监督时却消极工作的现象出现。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提高科研成果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以促进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当前科研管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最科学的精神、最严谨的态度以及最专业的水平,研究出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措施。完善质量管理体制,加强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大对科研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

【参考文献】

[1]迟迅,郭骏骐.探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展望,2016(03)174.

[2]杨丽.科研管理中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及发展研究[J].管理观察,2015(19)29-30.

[3]朱琳.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