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校合作论文

家校合作论文

家校合作论文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第1篇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重庆 400000)

摘要:家校合作是新时代的发展呼吁下的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探索家校合作对当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家校合作的角色定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家校合作的反思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家校合作的进展及其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家校合作;现状调查;文献综述;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02-02

苏霍姆林斯基说:“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1]因此探索家校合作以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参考了1999年至2051年校园CNKI中的30篇期刊论文及万方数据中的20篇学位论文,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1.家校合作的概念

“家校合作”目前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英语中表达“家校合作”的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对此,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家校合作进行了解释。

徐锦俊从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意义上指出,“家校合作指学校与家庭在认识一致、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双向互动地共同促进学习型家庭的生成和发展。”[2]刘衍玲,臧源,张大均,在其论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中指出“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教育互动活动。”[3]周丹认为“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他指出:“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4]岳瑛在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时指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指教师与家长通过交往实现的教育原则,教育要求,教育过程,教育手段等方面的一致互补。[5]杨俊认为"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已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6]我国家校合作研究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机构--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地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7]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家校合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综合以上几位教育专家,学者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他们对家校合作概念的理解中,我们对家校合作的内涵应把握以下几点:(1)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2)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3)家校合作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

2.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国内关于国内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有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其中苗建玲在其论文《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中对各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9]

对家校合作的认识。

在这一问题上,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在儿童教育方面家校之间要保持一致进行合作,强调共同发挥家校“合力”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互补。

许多教育人士从家庭、学校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配合,以达到两者的功能互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目标。

在德育方面强调家庭的作用。

有的学者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家庭环境的不同类型角度,阐述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有的研究者从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和角色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家庭与学校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对立与冲突。

3.家校合作中各参与人员的角色定位

家校合作中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家长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因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需要的不同,在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地点,充任的角色就有所不同。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也是这样。他们只有意识到自己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的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1]

3.1 家校合作中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学校管理人员在家校合作中具有四种角色.首先,他们是鼓舞士气的"宣传员"和组织者。他要通过对家校合作的大力宣传、指导,使教职员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使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对家长参与的欢迎,营造出学校与家庭合作,通力共育人才的新气象。

其次,他是家校合作活动的策划人和支持者。要实现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校长必须明确家、校、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建设这样一个合作关系。

再次,学校管理人员的第三个角色就是他自身,“学校管理者”。他必须在家长与管理人员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他除了影响学校的整体气氛和精神外,还要使学校保持"门户"开放政策,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等。

最后,学校管理人员是活动的协调人。缺乏对家校合作活动的有效协调与管理,家校合作就无法实现连续性。

3.2 教师在家校合作活动中的角色。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担任的角色除教师本身外,还包括活动的推行人、指导者、咨询者、活动资源开发人、家长的朋友、交流的对象等。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许多教师除以上角色外,还与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家长”。教师也会为人父母,也是一代儿童的抚育者。当他们从家长的角色再回到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时,他们就能很好的理解家长的想法和需要。

4.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家校合作的问题上,许多家长,学校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和在实践中的偏差两方面进行论述这一问题。

4.1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

马忠虎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包括以下两点:[12]

1.从家长方面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意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孩子的一切都应该学校负责,因而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的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自己只提供钱,供穿,从思想上放松了孩子的教育。在这种思想下,如果不是学校“请”,他们是不会主动与学校联系的。

2.从学校方面看,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忽视了家长的教育。

许多教师往往认为家长不懂教育,他们不能也无法参与孩子的教育,请他们来反而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因此,学校单方面教学生,使家长不能全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无法进行针对性教育;老师说教流于一般化,变成空洞的说教,泛泛而起不到相应作用。

(二)任学兵指出家校合作的问题出在政策上支持的力度不够[14]

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订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或法律,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的合法权益,使家长在监督、参加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时有法可依,合法的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强化家长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加强家长自我教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三)合作欠深度

关于这一问题任学兵在家校合作与素质教育一文中进行了讨论,他认为目前常用的合作方式是开家长会,让家长签字,家访和个别交流等。这些活动以了解通报情况为主,至于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各自的事情,缺少有计划,有深度的共育层面上的合作,更缺少对合作活动的检查,监督等措施。[15]

五、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家校合作前人已经从概念,各参与者的角色定位,理论基础,家校合作活动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我国在家校合作研究领域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水平较低,家校合作的研究比较分散、不成体系,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本研究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家校合作相关理论和经验,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并对学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探寻和发现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和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当前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一系列具有实践价值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 徐锦俊.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5,(9):100-105.

[3] 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7,30(2): 400-402.

[4] 周丹.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 34-36.

[5] 岳瑛.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家校指导,班主任.2003,2:34-36.

[6] 杨俊.关于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9:29-31.

[7]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5.

[8] 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科学院学报.2002,6(3):50-53.

[9] 苗建玲.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济南市棋盘街小学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8,10:7.

[10] 张丽竞.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50,(3):158-159.

[11] 岳瑛.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36-39.

[12] 马忠虎.影响家校合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3):25-32.

[13] 历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48-350.

[14]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8-95.

[15] 徐金贵,颜辉荣.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6-38.

[16] 岳瑛.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班主任之友.2002,(2):14-15.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第2篇

研究生论文

由校外专家匿名评审

本报讯(记者朱建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昨日公布的修订后的论文评审办法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由校外专家进行双盲评审,评审不合格者须推迟答辩。

该校规定,博士学位论文除有特殊规定外,全部实行双盲评审;硕士学位论文按二级学科抽取不低于10%的比例参加双盲评审。实施双盲评审时,论文作者不知谁来评自己的论文,评审专家也不知自己评的是谁的论文。

有学者曾调查称,“人情交易”成了当前我国博士论文评审中的潜规则,不少导师只邀请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专家参与评审。有的导师会把论文送审作为建立关系的手段,也不管对方是否是该领域专家。“导师之间私下协调,相互帮忙”。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唤醒学校 唤醒企业 唤醒社会 教育专家 国家力量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58-02

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进步的时代,在这个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正发挥着其他类型的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家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发展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一个发展关键期。

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06年11月教高[2006]14号文件,正式启动和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示范性院校)。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从2006年―2010年实施,按年度、分地区分批推进,稳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要重点建设100所示范性院校,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它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明显具有辐射能力和国际影响,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这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在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改革,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一项重大举措。

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通过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

笔者认为,要成功建设100所示范性院校,主要是成功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要切实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要“三唤醒”,即首先要唤醒学校,二是唤醒企业,三是唤醒社会(包括舆论和学生家长)。这其中当然主要的是唤醒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当事人”,即“学校” 和“企业”。 然而最重要也最困难的是唤醒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落脚点”――“企业”。

1 “唤醒学校”是基本

“三唤醒”当然首先是唤醒学校,即唤醒学校的领导、唤醒学校的各级干部、唤醒学校的全体教师。

全国现有1140所高职院校,经过教育部采用各种方式方法,下发文件、学校领导和干部学习培训、教育专家讲课演讲、各类研讨会,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正在)被唤醒,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组织,通过严格的评审程序遴选出了3批共100所国家示范性院校。虽然全国的示范性院校只有100个名额,但有许多省市还有自己的示范性院校,参加竞争的学校应该有数百所,这表明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正在)被唤醒。

“唤醒学校”,这一切正在更广泛更深入地进行之中,显然“唤醒学校”相对是比较容易去做的。现在教育专家们应邀到处去讲课、去演讲、去办各类研讨会、培训班,到处都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学校的领导、各级干部、全体教师都很愿意接受教育专家的“洗脑”。应该说广大高职院校的领导、各级干部、全体教师都积极接受并正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观念、新模式。

2 “唤醒企业”是关键

现在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在十分积极地努力探索并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院校十分积极地去寻求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去创建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但在目前许多学校实践的情况看,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地位比较尴尬,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校企”双方的地位似乎是不平等的,是学校在向企业“求婚”,是“凤求凰”。学校热情高涨,一些企业却冷眼相望,学校伸出了橄榄枝,一些企业却不接手,大部分企业缺乏合作的愿望和动力。

只靠学校去求、去拉企业,既费力也收效不大,一所高职院校需要几百家甚至上千家企业做为校外实习基地来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要建立、维护和发展这么多的校外实习基地已是非常不易的了,而将几千名学生撒在这么大的面上来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去实施管理也是极其困难的,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精力,显然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只有学校的一方面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校的单方面努力,而合作和结合的对象――企业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不合作,那一定是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如果企业愿意和高职院校携起手来一起干,那一定是事半功倍,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许多高职院校认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校企合作不可能建立在“支持教育”和“热心公益”的基点上。双赢是校企合作的基本点,一定要寻求双赢的基点,优势互补,互助互利。如果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能够跟企业、行业、产业紧密结合,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就能得到企业的支持和帮助。

但笔者认为,不是每所学校和每家企业都能做到优势互补互助互利、实现双赢的。应该认识到,毕竟培养人才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它是国家的大事、民族的大事,而企业是学校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并且是无偿受益,既然受益,就应该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不应该坐享其成。

纵观世界上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发达成熟的国家,无一不是动用国家力量来制订法律法规及政策,促使或迫使(甚至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让我们看看职业教育发达成熟的德国和澳大利亚的情况:

德国高职教育采用“双元制”模式,即学生一方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又用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与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德国基本法(宪法)的规定“双元制” 的一端――职业学校属于各州的高教部门管理,而“双元制”的另一端――企业则由政府负责管理。其中由教育科学部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则是企业培训的法律基础。在“双元制”课程模式中,学校按照各州整体教学计划实施理论课程的教学,企业则按照培训规章实施实践课程的培训,双方通过教育文化部和自主的形式加以协调,保证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并共同合作来达到国家对职业人才的总体教育目标。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强了企业对职教的参与意识,并视之为己任,能从各方面给职教以帮助。这样既保证了企业的需求,又满足了国民基本文化素质要求。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企业的培训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职业学校则处于从属或配合方的地位。企业按照课程计划实施实践教学内容的教学与训练,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毕业后马上能上岗工作。

澳大利亚为加强与企业、行业及学校的合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学院都设有行业咨询组织。他们专业技能和理论功底较强,主要职能是联系大小企业,协调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和学校提供企业的需求信息,向企业宣传政府的政策,把学校的教育培训推荐给企业等。各州、学校也设有培训咨询组织,协助政府实施方针政策,它们既可将各种信息反馈给政府,帮助政府决策;又可为办学实体提供服务,还可对办学实体进行监督、评估。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系统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政府、企业、学校联合,注重把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结合到一起。

在我国,尚未动用国家力量来制订法律法规及政策,促使或迫使(甚至强制)企业支持、参与、合作职业教育,目前只处在“动员和引导”的层面上,显然是不够分量的。

2005年10月28日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及“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在“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这里只是提出“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而未提出“推动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提到了“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

国家教育部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意见》,研究提出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的办法,研究制定从根本上有利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政策举措。

笔者认为,要使企业主动积极地与学校合作办学,也要首先唤醒他们,然后再动用国家力量来制订法律及政策,促使或迫使(甚至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为此吁请教育专家们迈开双腿走到企业中,去讲课、去演讲、去办各类研讨会,把企业的领导们、企业家们发动起来,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必须唤醒企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利实施,示范性院校建设才能最终达到目标。企业的真正觉醒,企业的主动参与是校企合作的根本条件。唤醒企业,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示范性建设成败的关键点。应该首先花大力气唤醒企业,随后应该动用国家力量来制订法律法规及政策,促使或迫使(甚至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3 “唤醒社会”是补充

现在全国1千多所高职学校搞示范性院校建设,但社会(包括高职学生的家长)的反响却并不大,甚至不大了解。舆论传媒似乎也并未给予足够关注。我们应该把舆论传媒调动起来,大造社会舆论,鼓励、支持、促进、推动企业与高职学校合作,并使社会(包括高职学生的家长)给予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4 结语

必须花大力气唤醒企业,企业的真正觉醒,企业的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利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才能最终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端正思想,建设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职教论坛.2006,06.

[2] 教高[2006]1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6年11月03日.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示范校建设;行动研究理论;雷达模型

一、现有研究述评

(一)现有研究概述

200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这一项目,已经先后有70所高职院校通过了专家的评选,进入了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行列。这一年来,有关国家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文献也有雨后春笋之势,从CNKI(中国期刊数据网)收录的文献看来(从2006年11月示范校建设启动到2007年11月),在示范校建设项目启动以后,我国学者和示范校建设实践者在这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所掌握的文献及其研究范式来看,目前我国关于国家高职示范校建设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于示范校精神及价值取向的研究

启动示范校建设的主要宗旨之一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因而关于示范校建,设计划的核心精神与价值取向也就成为了广大研究者们的主要方向之一,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陈玉华在《国家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的发展愿景》一文中,所提出的“加强物质条件建设,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健全机制建设,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探索文化建设,形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核心发展力”等观点,全文基于企业文化三个层次的视角,分别从物质层、制度层和文化层探索了示范校建设,并且还强调了高职校园文化及领导者愿景对示范校建设的重要作用。贺修炎等则主要从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角度研究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办学模式,提出“示范院校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示范院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致力于健全高职教育体系,赋予示范院校足够的办学自主权。示范院校应积极探索与实践‘学校—企业—社会’的办学模式、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服务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全面的社会服务模式。社会应为示范院校提供办学咨询与协助,组建有机的企校联合体,及时反馈人才使用情况等。”并且分别研究了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内涵、主要特征、对示范校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路径等。

2.关于示范校建设本质与内涵的研究

关于示范校建设精神与内涵研究的文献,其数量虽然占现有研究文献的大部分,但是研究者们所表述的观点基本一致,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对国家示范校建设精神领悟深度略有区别。我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金潇明等提出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本质在于教育创新,它有四个基本特征:前瞻性、探索性、先行性、主动性,要以领导力强化为关键;以文化力培育为核心;以培养力铸就为基本内容;以服务能力提高为宗旨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这种观点认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本质就是一种教育创新,通过创新来解决中国高职教育的矛盾和建设中国高职发展的领头羊。从创新的角度来研究示范校建设的本质同时凸显了建设的本质和示范的本质,并且作者还从领导者角色的角度强调了在整个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领导个人领导能力和领导愿景的重要作用。李光在《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质性思考》一文中则提出“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核心内涵,一是中国特色,二是世界水平。两者联系紧密,互相依存,特色体现着水平,水平支撑了特色。把握住‘特色’‘和水平’两个核心,就能把握住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方向,实现质的提升。”全文不但论述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内涵,并且提出入选示范校建设的领导要有眼光、有胆略、有魄力、有自信,以政治家、教育家、改革家的气魄和素质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张亚军等则从实践者的角度出发,系统探讨了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十个方面研究了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策略,并且提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是一项长期的、分阶段实施的、系统性的质量工程……”。傅筠也从总结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和建设示范校的实践经验角度出发,提出示范校建设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着力营造争创示范院校的浓厚氛围;夯实基础,提升内涵,着力强化自身办学特色;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文中特别强调了,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示范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些研究中,楚金华基于教育服务经济的本质,从经济学角度解读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征和专业集群建设的思路,阐述了从经济学角度认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高职国家示范校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改进的过程。需要我们的建设者深刻理解与把握这项工程的核心思想与精髓,严格把握教育经济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设规则,从而实现国家提出这项计划的目的。”这把示范校建设的内涵与本质回归到了最根本的出发点——服务于社会经济。

3.示范校建设中某些专题实践的研究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启动一年以来,也有不少学者基于自身工作实践,对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某些环节进行了研究,例如,苏志刚在《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一文中所提到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要通过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顶岗实习、工程实践等环节的管理,提升办学质量。要开展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的示范性专业建设,通过构建持续性和专业性发展平台,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全文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学校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总结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的探索。黄晓峰从实训室管理体制和机构、制度、方法、职能和实验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了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管理问题,提出“学校在整体规划实验室时,首先要解决体制问题,必须打破目前实训室存在的教研室分散管理的旧体制……”等观点。吕凤明等从专业建设的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等方面,重点研究了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建设的内容,并且指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支撑和保障。顾京从课程建设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出发,研究了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如何在操作层面上深谙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建设内涵及特色等,提出“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达到优化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教育交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二)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从上述文献述评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建设实践经验的丰富,关于示范校建设的研究,我们已经由最开始的宏观层面意义和本质研究,到微观层面的建设过程、层次和思路研究,再到基于实践过程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的研究,这个过程遵循着“理论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基于实践的经验和思路总结——基于实践的理论升华”这样一个范式,最终形成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经过实践检验的高职教育模式与理论体系,并藉此以指导和带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正是国家启动这项计划的真正目的和战略目标。

从上述研究文献概述中,不难发现我们对示范校建设计划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由最初的意义、内涵的认识逐渐上升到文化和价值层次的认识,在理论认识和精神领会方面较以前有了一个层次的上升,因为只有从价值与文化层次深谙示范校建设的精神与内涵,我们建设的成果才具备强渗透性和示范性,不只是投资的示范,而更多的是管理的示范、改革的示范和理念的示范。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虽然我国高职示范校建设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

1.过多地研究示范校建设的内涵与本质等,现有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更没有根据这些理念而构建出示范校建设的一个概念模型。

2.虽然很多研究文献都强调校长的领导能力和领导魅力在整个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没有研究示范校建设任务实践者的能动认识作用。

3.虽然很多研究文献强调了示范校建设是一个阶段的过程、长期的过程,但是并没有明确阐述这个建设过程的层次性、动态改进性和全程性等。

我国高职示范校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成型的模式可供借鉴,但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研究者一般又都是实际建设者,所以他们可以在实践中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我们的建设项目,并且最终达到国家示范性水平。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行动研究(AR)理论视角的高职示范校建设概念模型。

二、基于AR理论视角的示范校建设概念模型

(一)AR理论概述

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一种研究类型,源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50年代开始被应用于教育研究之中,从70年代后开始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目前,也已成为广大教育技术实践工作者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式。美国学者R·Rapoport于1970年将行动研究定义为“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在双方都接受的框架中通过共同努力,同时解决人们面临直接困境时的实际顾虑和实现社会科学目标”这是目前学术界引用得比较多的关于AR定义。行动研究是一种收集由行动直接导致的现象的相关信息的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对于描述和研究整个过程的进展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其本质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结果来自于参与者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改进。行动研究理论不仅包含理论和实践,而且还把研究者和实际参与者整合在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框架中进行交流和反映。它同时还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参与者一起循环地进行问题诊断、行动干预和反射性学习等一系列活动。图1列出了该理论的循环周期活动。

通过上述定义, 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有学者归纳出行动研究的三项主要特征:为行动而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 inaction);由行动者研究(research by actors)。

1.为行动而研究

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理论的发现以及推广普及,而是为了改进实践本身。它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行动研究强调解决问题的实践者必须意识到所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这种研究的动力来自实践者本人。通过实践者的研究和对自己实际工作的反思,不断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

2.在行动中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情境和方式的特质性。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实际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一般性。行动研究的实验过程,既是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反省、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的过程。

3.由行动者研究

行动研究中充当研究主体的是实践工作者。行动研究强调实践工作者要实际参与研究工作,亲身投入研究过程,因而实践工作者须具备专业水准与工作热忱。在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践者是被研究者,是研究的客体或对象,而在行动研究中,他们成了研究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局外人的研究成果,而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实践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与行动的密切配合,提高自己改造实践的能力。

(二)基于AR的示范校建设概念模型

根据AR理论的核心思想,结合国家高职示范性院校遴选指标体系及示范校建设的核心思想——“管理的示范、改革的示范而不是投资的示范”,本文开发出基于AR的示范校建设概念的雷达模型,具体见图2。

该模型共分四个部分组成, 示范校建设内核、幔层、层和示范校建设价值观指针。具体内容如下:

1.概念体系的内核

内核为示范校建设理念层,具体包括:示范校建设使命、领导魅力与领导愿景、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等,这是整个概念模型的核心,同时也是承建单位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之一,具备不可复制性、不可模仿性和异质性等。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管理遗产,是承建单位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发展规划及战略愿景等。

2.概念体系的幔层

幔层为示范校建设的制度和管理层,包括:学生管理、学校管理范式、学生就业质量与社会评价、教学改革模式、组织结构、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等,这些是示范校建设的保障。这些方面为承建单位顺利实施和完成示范校建设任务提供制度的保障,正如前面所说,示范校建设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就是对原有制度的“毁灭性创造”必须要有制度层,面的保障。

3.概念体系的层

层主要是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的物质层,具体包括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等,这是示范校建设精神价值的载体,同时也是示范理念对外界的体现和建设的物质保障。从知识传递过程来看,示范性的办学理念属于隐性知识,不易模仿和传递,所以如果没有这些物质层的建设,示范校承建单位的先进理念很难起到辐射和引领作用。

4.概念体系的价值指针

示范校建设价值观指针主要是指承建单位所有员工对整个建设项目核心精神的领悟,把这种领悟带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并且以这种价值观来督促、指导、检验工作,藉此形成工作的标准,该指针具备动态性、全程性和监控性等特点,它就像雷达的指针一样能对整个组织的方方面面进行动态扫描,例如图2所示的T1、T2和T3等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和时间点,同时该指针的精神能不断延伸到组织的每一个角落。

(三)基于雷达模型的示范校建设内涵

1.在组织内全面渗透示范校建设价值观是示范校建设过程的核心

示范校建设是个全面的过程, 要在整个组织内进行一场“颠覆性”的改革,势必要求整个组织中参与建设的实践者深谙示范校建设的理论精髓和核心思想,只有这样整个组织中才能形成一种以示范校建设为价值取向的组织文化。而且这种文化一旦形成,会具备很强的渗透性、指导性、凝聚性等。

2.示范校建设是基于人的行动研究的持续改进过程行动研究理论强调在实践中通过干预活动发现问题,然后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示范校建设同时也是一个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完全合适的理论可以借鉴,我们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升华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理论。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深谙示范校建设理论,并且藉此来指导、校验和改进工作,所以在整个承建单位中,形成示范校建设价值观指针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当指针在T1时点时,我们觉得建设状态处于良好,但是随着我们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当指针达到T2或T3时,我们觉得以前认为处于良好的建设状态还有改进的空间,因此对原方案进行了部分改进。之所以采用雷达模型来描述整个概念模型,就是为了体现这种改进是全程性和不断持续进行的,就像雷达一样,这是一种以示范校建设价值观为标准,基于人的行动研究的一种动态改进过程。

3.示范校建设是系统建设的过程

示范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组织的诸多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项目建设进度或质量。图2的雷达模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以示范校建设的标准、使命和价值观等来对整个组织系统进行全程扫描,并且使这些子系统紧紧聚集在“以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引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之旗帜下,从而发挥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佳效率,在团队合作中实现产出最大化。

4.示范校建设是分层递进的过程

从图2的概念模型,我们可以看出,示范校建设大致可以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次。根据国家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的精神与本质,实施这项工程主要是要建设一批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改革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高职院校,从而引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示范校承建单位,要先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渗透示范校建设工程的价值与理念,然后以这种理念与价值为标准对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最后才应该启动物质层面的建设,例如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管理、理念和改革的示范,而不是投资的示范。

5.示范校承建单位应建立自我测评、监控与反馈体系之所以采用雷达模型来描述整个示范校建设的概念模型,就是为了通过雷达系统的全程监控性、反馈性等特性,来描述示范校建设的本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示范校建设是个摸索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大胆的创新与改革,承建单位也是在“投石问路”(a pebble in the pond),“石头”投到水中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波纹,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系列的波纹进行评价、监控与反馈,对不符合建设理念的要进行筛选与改正。上级部门的监管更多的是起到宏观监督与调控的作用,而要真正建设具有示范性质的院校,需要承建单位建立严格的自我测评、监控与反馈体系,需要在图2中的价值观指针带动下,不断对整个建设工作进行系统扫描与监控,不仅要在组织内进行监控与扫描,而且在组织外也要进行监控与扫描,和同类院校形成竞争,推行标杆管理。

三、评价与结论

1.对基于AR的高职示范校建设概念的雷达模型的评价

示范校建设概念的雷达模型,是建立在行动研究理论的视角上,通过对示范校建设计划启动一周年以来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述评的基础上得以形成的,从上述关于该模型内容和内涵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该模型较以前关于示范校建设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成果相比,具有以下突破:

(1)该模型体现了示范校建设的真实本质和内涵——理念的示范。

(2)该模型体现了示范校建设的阶段性、层次性——先进行价值渗透、然后进行制度和组织变革,最后进行物质层建设。

(3)该模型强调了示范校建设的全程性、全面性和持续改进性。

(4)该模型强调了示范校建设是一个基于实践者行动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

2.研究结论与不足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这个过程涉及到组织多方面的变革,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分配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等。根据Kurt Lewin的观点,组织的变革是一个“解冻——变革——再冻结”的过程,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这些变革之间的关系并且形成一个新的具有示范程度的稳定组织结构对广大领导者和实践者来说都是一项新的挑战,上述概念模型能为广大 示范校建设者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而且对实际建设工作也具有一定指导性,但是该模型并未对每项概念给出具体的建设指导,也没提出一个衡量示范性程度的标准,这应该是下一步研究应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廖克玲,李洛.试论高职院校示范性专业建设的市场导向[J].职教论坛,2007,(4):35-38.

[2] 陈玉华.国家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的发展愿景[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4.

[3] 贺修炎,李建求.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7,(1):36-39.

[4] 贺修炎.示范性高职院校应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7,(6):3-5.

[5] 李光.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质性思考[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3.

[6] 张亚军,胡晓旭.解读“示范校计划”精神明确学校内涵建设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7,(2):58-59.

家校合作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德育 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177-02

德育是国家重要的教育方针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以及政治觉悟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难度随之增大,这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时期德育环境背景的前提下,提出建立系统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设想。

一、构建横纵向结合的管理组织架构

合理的组织架构是保证高校德育管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保持稳固关系,相互顺利合作的基础。由于各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受教育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内容的多种多样,这就要求高校德育管理的组织架构必须是多层次立体式的结构,而且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目前的德育工作者由包括党政领导、党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级辅导员等在内的多种人员构成,各高校一般采取纵向组织架构,所设立的部门包括党委、团委、学生会、学生处、学工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马列主义教研室、德育教研室、思想政治教研室等。一些高校存在着党、政、工、团机构设置不合理,分工不明确,缺乏配合,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最终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一些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达到预定的整体目标。

纵向的组织架构是各个高校通用的管理组织架构,具有一定的优势所在,不能够轻易打破,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通过引入虚拟横向架构的方法,结合各个学校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信息等因素的独特性,将组织架构进行二次优化组合。在管理学中横向管理是一种以特定项目或任务为主线,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进行的组织管理,是消除各部门之间障碍,增强沟通协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就高校德育管理而言,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主要任务,整体任务下面又可以分为若干子任务,以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为例,两者就涉及多个部门的分工与协作,那么就可以以这样一个子任务或更下级的子任务为主线,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齐抓共管,并且责任到人,打破各党、政、工、团部门的局限性,以学生为本,在满足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更有效率的完成各项任务。在实际操作上可以单独设立协调部门,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创建一体化的德育环境

由于高校德育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以及当前社会与家庭环境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单方面的进行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很难满足高校德育工作的整体目标要求,必须要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高校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统筹建设。创建一体化的高校德育环境一定要明晰各个子系统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家庭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有三大特点,亲情性、启蒙性和长期性。从孩子的诞生到走向社会,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庭环境下度过的,这段时间的思想道德培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家长是孩子的终身德育导师,由于至亲的关系,对孩子的德育管理很容易出现偏激,过分溺爱或者过分要求,所以家长应摆正心态,言传身教。另外,还应注意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融洽的家庭德育环境。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社会上形形的人与事复杂多样,学生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很容易误入歧途,而又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与范围很大,极大的增加了对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难度。学校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与组织性,高校的德育管理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校园社区环境内,有组织、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可控性较强,但应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学校与家庭之间应打通定期沟通的渠道并制定重大问题应急方案,学生家长应该经常与学校辅导员沟通,将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等方面信息通知校方人员,学校方面也应把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反馈给家长,当学生身心有重大变动时,双方应及时商讨应对方案,避免严重事件的发生;学校与社会之间应建立政治思想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与行的高度统一;若干个家庭构成了社会,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家庭在营造各自温馨环境的同时也有义务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另外还应发挥社区居委会等中间部门的纽带作用,便于家长及时获得学生在社会上的行为反馈。

三、推行多元化的德育方式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与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要打破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课授课方式,引入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结合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创新授课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课上内容吸收率,同时,引导学生课下能够积极的自我学习。思想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理论课上,还应与其他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内容与思想。教师是编排课程内容以及课上讲解的主要执行者,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很严格,既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丰富的授课经验,还要讲究师德师风,以身作则。

(二)实践活动

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指引学生的实际行为,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加社会阅历,并且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深刻的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高校德育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社会活动,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把握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结合党和国家的最新指示,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

目前传统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学校为主要的组织者,由相关教师带领学生简单的做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浅层次的接触社会。传统模式下,由于学校的职能范围以及资源调配是有限的,无法为学生创造深入的接触社会机会,简单的实践活动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校应联合家庭、社区、民间组织、企业、政府,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各类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创新实践项目、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深层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可以更投入的体会认知的过程,更深入的挖掘实践活动的主题,使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推动德育工作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心理辅导

高校学习阶段是学生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很多学生一直在家庭的呵护中长大,对于突然的改变,生活上无法适应,思想上也很难转变,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情感上或思想上的障碍。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在尊重教育公平原则,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重视心理活动对道德行为的影响。高校应把德育工作引入人心,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实际工作中应尽可能的丰富心理辅导的形式与内涵,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与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应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精神等多方面进行专业辅导,通过开设心理咨询室、咨询热线、网络咨询、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使其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自己,克服成长中的心理障碍。

(四)文化宣传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办学理念、宗旨与精神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并不是在一个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是经过长期的创造与积淀而最终形成的师生普遍认同的集体价值观。学生在校期间时时刻刻沉浸在校园文化的渲染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所以深入的文化宣传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进行高校文化宣传,营造和谐高校文化氛围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学生反叛文化、另类文化等个别极端文化的冲突,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的范围与速度都大大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大大增加了文化宣传治理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高校的文化宣传工作者应更加丰富文化宣传手段,加强宣传内容的感染力与思想渗透力,使得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主流文化能够深入人心。另外还应注意校园文化应是领导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的集合,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应符合师生的共同发展需要,师生共建和谐校园。

[ 参 考 文 献 ]

[1] 张静芳,陈进华.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挑战及其对策[J].道德与文明,2012(6):115-119.

[2] 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 薛桂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德育生态观及其价值选择[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