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摘要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学员进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国培计划(2013年)”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脱产置换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2013)” 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进村校项目活动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科学国培计划(2015)县级教师培训团队“送教下乡”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 “国培计划”转岗培训心得 “国培计划”培训策略研究 “国培计划”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级的服务与管理研究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培计划”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解读与策略 “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课程建构 “国培计划”初中美术骨干教师培训问题及策略分析 "国培计划"农村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探索 体育游戏在留守儿童中的延伸"国培计划"2013 “国培计划”辅导教师培训总结 “国培计划(2011)”紧缺薄弱学科培训项目综述 “国培计划”中的“影子研修”探索 结合兵团实际 创新国培计划培训模式 “国培计划(2011)”紧缺薄弱学科培训模式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12-12/2013-10-24

11 李淑文.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需求的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62-64

(责任编校:齐媛)

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骨干院校 理念识别 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原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CIS形象识别系统,由MI(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和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这三个部分组成。CIS形象识别系统在企业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和运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形象识别系统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

众所周知,理念识别(MI)在建立CIS形象识别系统中是处于灵魂和核心的地位的,要想建立起高职骨干院校形象识别系统,首当其冲的任务当然就是要确立好学校鲜明的理念识别系统,以体现学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价值观体系。那么,在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围绕哪些重点内容,来设计高职骨干院校理念识别系统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1 把握全局,确立好合符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学校发展方向的办学宗旨与办学定位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理念识别(MI)其具体涵义应该是反映学校明确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体现学校自身个性特征、得到社会普遍认同、能够保证学校正常运作以及长足发展而构建的的价值体系。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明确“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 而要想确立好办学宗旨和定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1 认真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明确高职教育办学目的和发展方向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国家了很多关于高职院校建设的文件以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和发展方向。早在2004年4月国家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要求,确立了高职教育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国家教育部2006年11月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2010年9月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2011年9月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的确立,也都是围绕着“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这一总体思路进行的。高职院校的建设,特别是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在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的确立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教育部所提出的总体要求,明确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确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1.2 所确立的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必须体现行业和地域特色

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在不违背国家教育部所提出的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凸显学校发展方向和特色的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才是高职骨干校建设中最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我们知道,高等职业院校最终输出的是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服务,由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师资队伍和装备设施等客观条件的约束,高职学院所提供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往往会指向某一个或某一类行业,成为行业发展的支撑力量。而绝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是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立和建设的这一办学背景,又决定了其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特殊性,也对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所以笔者认为高职骨干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的确立,一定要体现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区域特色,才能完成其办学的最终目的。如湖北省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就结合十堰市的区域经济特色提出了“围绕轮子转、促进武当游、拓宽扶贫路、保障清水流”的办学思路和学校的发展方向:

“围绕轮子转”是指针对十堰市东风汽车行业的需要,做强做优做大汽车类、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使之成为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品牌专业;多渠道吸纳资金,与合作企业共建以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主的校内科技创业园,办好专业兴产业,办好产业促发展;

“促进武当游”是指顺应武当和神农架旅游的形势,培养优秀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艺术设计人才,参与武当文化、汉水文化的保护、发掘工作,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

“拓宽扶贫路”是结合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集中连片的秦巴山区的情况,加大县域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和免费培养力度,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为秦巴山区的扶贫开发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持;

“保障清水流”则是要加快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紧缺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开发,服务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建设工程,为“一江清水流北京”做出贡献。

湖北省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行业和地域特点所提出的这一系列办学思路和定位,值得其他高职骨干院校学习和借鉴。

2 结合实际,制定出学院师生能够达成并获得社会认同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竞争能力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能否培养出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较强的职业能力、能够适应工作需要并得到社会认同的学生,是衡量高职骨干院校办学水准的首要尺度。如何结合实际,制定出学校师生能够达成并获得社会认同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竞争能力,使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定位落实到实处,使学校的每一个师生都有明确前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应该是高职骨干院校理念识别确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方法来做好这一工作:

2.1 树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观,彰显人才培养特色

早在 2006年11月,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教育部就启动了“高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很多高职示范性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的制定,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的工作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比如同样是面向航空行业的国家高职示范性院校,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人才规格定位是:坚持培养服务航空事业、服务国防事业、服务区域经济急需的应用型“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为在技术应用、智能操作和高技能工作岗位上的高级“蓝领”的人才;而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则秉承“立足民航、服务地方、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特别注重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通用高技能人才,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市场国际化。

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确立人才培养规格时,不仅针对顺德的制造业经济为当地培养生产一线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还运用了超前意识来制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竞争能力,以满足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需要。如顺德市虽然五星级酒店很少,但是学院领导却始终向酒店及旅游管理系的师生灌输“走出顺德,与国际接轨”的思想理念,并要求全系师生以五星级酒店员工的能力标准来设置教学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超前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训方法,使得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生具备了很强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欢迎。

2.2 针对行业和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规格

高职骨干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竞争力的标准时,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理念就是一定要适应行业和市场需求。例如近年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的快速崛起,就得益于学院“瞄准产业设专业,瞄准岗位开课程、瞄准需求育人才”的独特的人才培养思路。针对旅游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这一市场需求,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将原有专业进行了改造、优化,开设了航空乘务与日语导游、韩语导游、闽语导游、旅游艺术、电子商务等新专业。大量增加了外语课时,为大中专学生同时配备了外教,要求中专生必须通过专业英语的基本功要求,大专生必须通过部级考试。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为了适应了市场需要,大力倡导、着力推行的外语教学和专业设置改革,突出了本校学生的特色和竞争能力,不但使学生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明显增强,而且大大提升了学院办学层次和水平,积淀了学院发展内涵,成功实现了专业教育与国际品牌教育的接轨。

2.3 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的人才

服务区域经济,推动区域产业,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在人才培养理念的确立过程中,如何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来制定人才规格和要求,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确定了“立足黄冈市,对接大武汉,面向大别山,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后,就号召广大师生员工要发扬老区精神,扎根老区、服务老区、建设老区、回报老区。在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导入老区红色文化元素,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构建“4+1”(4个素质拓展平台:思想政治素质拓展平台、职业素质拓展平台、人文素质拓展平台、身心素质拓展平台,1个保障机制)学生素质拓展,培养“素质高、适应快、发展好”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迄今为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为大别山区及周边地区输送了10余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黄冈市乃至大别山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高职骨干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和竞争能力的标准时,一定要结合行业的发展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标准和能力应该具体、明确和详尽,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才能使其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精心设计,概括出独特的学院精神和价值观念

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学校师生较长时间的努力,更需要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要想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使全体师生对学校有较强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使学校在社会上具备良好的口碑和美誉度,在高职骨干院校理念识别系统(MI)的建立中,就一定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即形成独具特色、彰显个性的学院精神和价值观念。

3.1 提炼出易记上口的理念口号,拟定出特色鲜明的校训

纵观CIS识别系统在企业管理和经营过程中的运用,我们可以发现,凡是世界上著名的企业,无一例外的都能用精炼的语言形成鲜明的理念口号来反映企业的经营观念和价值体系。如麦当劳的经营理念是:“时间、质量、服务、清洁、价值”;北京同仁堂的企业精神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海尔集团的价值观是“真诚到永远”, 质量观则是“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等。

从以上这些著名的企业所拟定和设计的口号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高职骨干院校识别理念的建立,也完全可以用精炼的语言传达独特的学院精神和价值观念并使其广为传播。而拟定特色鲜明的校训,则是值得倡导的一个最佳方式。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德艺双馨”等校训则是体现行业特点的佳作。下面二所高职院校的校训的拟定是值得效仿和学习的: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校训是:厚德尚能。“厚德”指出了该院坚持“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做到以德治校,以德治教,以德治学。“尚能”意为重视能力培养,重视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求学校师生确立以能力为核心的质量观和以技能谋求自身发展的办学理念。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校训是:致用致美。“致用”强调了将学与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治学态度,突出了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根本目的。“致美”则要求艺术设计人才具有高尚的情操、较高的文化素养、审美水平,不仅能够创造美的艺术作品,而且要有美的心灵和行为方式。“致用致美”这一校训符合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根本要求,也可以满足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长久渴望。

3.2 全盘思考,传达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

高职骨干院校理念识别系统(MI)的建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如何把学校比较完整的理念识别系统(MI)通过精炼的文字传达出来,使学院师生把握学院价值理念的精髓,使广大的社会人士留下深刻印象,是每个高职骨干院校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2010年就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单位的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校训:笃学立信 淬砺成人

学院精神:永远创业无止境, 一切没有不可能 ;

核心价值观:不求最大规模, 但求质量特色;

学生培养目标:进来的是学生,走出的是能手;

就业理念: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能手,让每一位能手成为就业抢手;

办学标准:老师教得好不好,学生说了算; 学生学得好不好,企业说了算;学校办得好不好,就业说了算。

办学模式:工厂本色定教学,产业本色定专业,企业本色定教学,车间本色定实训,岗位本色定课程。

我们可以看到,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学院办学目的和理念,运用极为精炼的语言,不仅对学院师生价值观念的建立、终极目标的实现、教学标准的评判、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向社会各界人士宣扬了学院的价值理念和办学目的,在社会上树立起了学院鲜明独特的美好形象。

总之,在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过程中,学校理念识别系统的建立,对内可以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对外则可使社会公众更明晰地认知学校,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建立起鲜明的学校品牌形象,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创造整体的竞争优势。如何建立学校理念识别系统,是高职骨干院校建设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晨.论“CIS”与高职院校形象的塑造[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2] 颉晓明.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和人才观念[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

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20xx年是十五继续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一年,也是落实北京市和通州区教委十五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培训,教师培训工作抓出成绩、抓出实效,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教师教育工作跨入新的发展时期。下面将20xx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xx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xx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xx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xx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xx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20xx年师训工作特点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构建骨干教师群体的背景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的素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首先是教育发达,其真正的立国之本是教育。美国是站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和知识经济浪潮前列的国家,为了适应全球的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全美新的国民教育纲领,要求8岁以上的儿童“能读会写”,13岁以上的少年“能上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18岁以上的青年都接受“大学教育”,成年人要接受“终身教育”。美国正是凭借其发达的教育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推动经济主要靠科技,科技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优秀的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是教育之本,而骨干教师又是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现代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排山倒海之势推动着基础教育飞速发展,突出地表现为人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已成为教育的主流思想。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未来教育需要培养具有独立意识、创新精神的学生,这必然需要有一大批创新型教师。没有创新型的教师,就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而骨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核心力量,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师群体必然具有引领作用、示范作用、促进作用。所以说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骨干教师必然对知识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学校内涵发展的有力支撑。发展是学校的第一要务,而骨干教师群体则是宣传学校形象,打造学校品牌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优秀的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是学校实现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新的突破的有力支撑,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丰富教育内涵、拓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升教育之乡品牌含金量的长效举措。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下,需要有一大批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的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骨干教师潜能的有效发挥将对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一所学校来说,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有其必要性。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选择。教师是一个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职业,知识就是教师的从业资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只有了解和把握科学知识发展前沿的教师才能教出具有丰富的学识、开阔的视野、与时俱进的态度和把握时代脉搏的学生。另外,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更趋多样化,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理念也催促着教师知识的更新。因此,教师不是一种仅仅通过大学教育就能一劳永逸的职业,它需要不断的挑战、不断的更新和发展。骨干教师必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要意识到并通过接受再教育来保持自身知识的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新课程计划的迫切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教师角色的变化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骨干教师作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力军,必须尽快地走进新课程,适应新课改,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才能为新课程计划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骨干教师群体的实践与思考

面对现代教育崭新的发展趋势,我们敏锐地感觉到,加速造就一支骨干教师队伍是学校走持续发展之路的根本。我们结合教育形势,立足我校实际,联系系统理论,在这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实践与探索。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职业道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导人“求真”的探索者,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所在。我们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教师中开展“形象工程”活动,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适时对师德高尚的骨干教师进行表扬宣传,以起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作用。建立定期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学习时事政治理论,提高政治觉悟;不定期地组织有关专家来校作报告,引导、启发教师提高师德觉悟。突出骨干教师的“立身”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骨干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人格去塑造人格,以心灵去培育心灵。突出骨干教师的“献身”教育。我们通过一定途径要求骨干教师终身献身教育事业,逐步铸造安贫乐教、敬业奉献的崇高职业道德。

(二)建立选拔和评定机制。我们对骨干教师的选拔已形成一种制度。每年学校进行一次市级、县级和校级骨干教师的推荐、选拔工作。一般采用“个人申报”和“组织考核认定”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参与竞争。实施“名师工程”。从2002年9月开始,我校建立了“名师、骨干教师、教苑新秀”评选制度。在坚持师德高尚的前提下,对取得高级职称且业绩突出的教师可评选为“名师”,对取得中级职称的且成绩显著的教师可评选为“骨干教师”,对30岁以下,奉献精神强且教育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可评选为“教苑新秀”。对入选“名师工程”的教师,学校在评职、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同时学校分别发给每月数目不等的津贴。对不履行职责,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称号,不享受其待遇。

(三)建立培训和保障机制。我们坚持让骨干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接受一定层次和一定学时的培训,采用校本培训与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积极鼓励骨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对参加继续教育和提高培训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创造条件加快提高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学研究水平和应用新的教育技术的能力,造就了一批思想品德好、业务水平高的骨干教师队伍。几年来,我校已有多位教师分别参加了校长培训、研究生课程研修班、高中新课程的培训和进修;邀请了市优秀教师教学大赛的获奖者上了观摩课;同时聘请一些校外名师作专题讲座,用名师的人格品质和精湛的教学技巧为骨干教师树立奋斗的目标。

(四)健全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学校对骨干教师实行一年一次考核,两年一次滚动,并专门制定了骨干教师业务考核实施细则。考核的业务内容分工作量、论著、课题、成果、学术活动等五大方面,对优秀者实行奖励,对达不到培养要求者予以淘汰。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科研津贴挂钩,做到评价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学校先后出台了《骨干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办法》、《骨干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学生竞赛及教师辅导奖励办法》等激励机制,明确了奖励标准、原则、考核办法。同时要求定期拿出教学成果,主持教研课题,开办专题讲座,上公开示范课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压力中奋勇向前。

(五)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构建骨干教师群体还存在以下困惑:

1.骨干教师培养、评价机制不科学不完善。学校对骨干教师的培养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普遍重视骨干教师引进,忽视其可持续发展,重使用、轻培养;重视短期教学效益,轻视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带来的长期效益;人才观念落后,缺乏系统完善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继续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影响骨干教师群体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评价机制,现在考评教师,人的主观因素占的比重较大。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过于片面,唯考试成绩至上,考试成绩的好差成了评价一位教师优秀与否的主要标志,忽视了其他的评价指标,重结果轻过程,重过去轻发展,重横向比较轻纵向比较。

2.骨干教师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不够。骨干教师因其自身的优势,学校往往把他们充实在教学一线。他们为了在教师群体中不削弱自身的影响力,不得不在上课、改作业、考试分析等问题上投入比别人更多的精力、时间,不得不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而对自身的发展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此以往,其创造力必然受到抑制。

3.骨干教师群体结构不均衡、不合理。师范院校的扩招使师范生大增,学校普遍存在青年教师居多现象。学校在骨干教师培养中往往忽视青年骨干的培养。另外,一些骨干教师被选拔以后没有能够赋予他们相应责任和权利,或仅仅把这当作一种荣誉,或只赋予责任而不给予相应的权利,使得骨干教师很难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这就直接导致了骨干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与断层现象的出现。

4.骨干教师缺乏应有的待遇,外流情况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流动给师资队伍的建设带来了活力和契机,但同时也对稳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学校财力有限,难以提供骨干教师应有的待遇,学校人事分配制度的制约,也加剧了骨干教师的流失。例如,从2001年至2003年,苏北某部级重点中学平均每年有20名左右的教师“南下”,三年走了60多人,而且大多是青年骨干教师。少部分年纪较大、资历很深的特级教师也提前退休,去南方一些重点中学任教。外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工资收入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骨干教师群体可持速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健全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体制。学校要进一步健全多层次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体制,尤其是培养出一批敬业精神强、教学质量高、学术造诣深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青年拔尖人才是青年教师队伍中的标杆和旗帜,是青年教师的带头羊。他们的快速健康成长对整个青年教师群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强烈的感召力,对促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学校要认真选拔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促进拔尖人才顺利成长,使其成为学校骨干教师。对特别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要大胆任用,委以重任,可提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中任职,使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在事业上有成就感。要多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在教学、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真正发挥在教学、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带头作用。

(二)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主的骨干教师培训机制。为了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帮助其发展,学校要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开展教学交流、考察等活动,尽可能在时间和费用上提供便利。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体系,以学校为培训基地,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开展教师培训。校本培训是骨干教师继续教育的改革和补充,可以有多种模式,如以理论学习为线索的培训模式,以研究交流为主体的培训模式,以问题、案例分析为主的培训模式等。专家和骨干教师的交流,能较好地解决长期以来理论学习和实践脱节的困扰,将教师的教改和研究与教师业务学习很好地联系起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推动骨干教师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进而从根本上促进骨干教师的自主发展。

(三)建立发挥骨干教师示范、辐射作用的使用机制。骨干教师往往师德高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拥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努力构建骨干教师使用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如根据培养对象的学科类别、研究方向、个性特点的需要,以骨干教师为指导教师,并让培训对象与骨干教师结师徒对子,签订师徒合同,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发挥其示范作用;可以通过开展名师讲坛、教改专题研讨和教育科研论题答辩、教学基本功大赛以及教学经验、学术论文和试验报告的交流、发表和获奖情况汇报等各项活动,使骨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展技验能,发挥其辐射作用。

(四)建立注重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机制。当前,学校对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基本上都是终结性的、以奖惩为目的的考核,这种制度虽然在目前和将来一段时期内对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学校稳定的、基本的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弊端也早已暴露出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它不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发展性评价则不是以奖惩为目的,而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目的的面向未来的一种评价机制,着力于对教师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其核心是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学校要建立健全多形式、多侧面、多层次表彰奖励制度,及时对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予以肯定;要强调骨干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骨干教师能从多方面获取信息而立足于创造性地工作,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及实施新课程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初中教育教学实际,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出发点,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落脚点,求本、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初中研训工作。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工作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研训工作中,我们既要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又应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2、坚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开展各项研训活动,既要讲究工作的科学性、层次性,还应考虑工作的可行性,不能流于形式。

3、坚持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树立新观点,形成新思想,努力探索注重实效性,讲求科学性的研训工作新方法、新途径。

4、坚持“研训一体、管训结合”的原则。

我们将在教研中发现问题,在培训中解决问题,用严格的管理提高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

三、工作目标为教师队伍建设服务,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努力建设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2、为课程改革服务,开展教科研活动,做好秋季学期起始年级使用新教材的基础建设工作。

3、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通过研究与探索,寻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4、为质量监控检测服务,做好质量监控检测工作,让质量监控与检测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四、具体工作及措施贯彻落实《校本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提高全员培训工作质量。

“十五”继续教育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它是以教师任职校为基地,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开放式的教师在职培训。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以其针对性、实效性和自主性等优势逐渐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本学期我们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校本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内容、具体要求、监控评估等五个方面对校本培训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目的就是为了加大对这一工作的导控监管力度,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逐渐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中小学校长、教师几者互动的效应,把教师全员培训落到实处。

2、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进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为提高骨干教师队伍质量,我们将在今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对骨干教师实施动态管理。根据“以评促训”的原则,综合考虑地区(平原与山区)与学科(语、数、英、政、史、地、生、体、音、美、劳技、理、化等)的平衡,将对原确定的县级骨干教师进行复评或适当的增删调整。其具体内容详见《方案》。

3、做好典型教师的培训工作,创我县中学教师名优品牌。

典型教师的质量和数量是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培养典型教师,既能使其很好地发挥骨干教师以点带面的辐射、示范作用,又有利于提高我县教师的声望。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分步推进,分层实施,加大对典型教师的培训力度,拟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各学科培养出2-4名在市、县有影响的中、青年典型教师,并有计划地构建典型教师梯队,具体操作办法是:

①听课了解,发现典型。

②研讨交流,扶植培养。

③课例汇报,跟踪指导。

4、以新课改为契机,加强对常规教学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⑴在教学质量方面,各学科要做好学科教学的调研工作,教研员在深入一线的基础上提出既有利于课改,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