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

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

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

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词汇 汉字

近几年,对外汉语文化教学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开始朝着与汉语各语言要素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由于词汇和文化之间直接密切的联系,与语言要素相结合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的论文著作大多集中在词汇教学方面,而汉字教学方面相对较少。本文从词汇、汉字两个方面对语言要素与文化教学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词汇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词汇是一个语言的基础,对社会文化的反应极为敏感,接受文化的影响也极为充分和突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某种语言的词汇就意味着接受一种文化,接受一套概念和价值”。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有不少词语负荷了文化意义,缺少该民族的文化体验就会给理解带来障碍,我们称这种词为“文化词语”。因此,在对外汉语文化词语教学中应当注重文化的导入。而这就涉及文化词语的界定和分类问题。

张高翔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一文中从三个方面:相对于词语直观的字面意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文化意义的附加性出发对文化词语进行了界定,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特指那些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能直接从字面上了解其含义,具有固定的文化附加意义的词语。”

“文化词语的分类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①,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教师对文化词语进行区别和选取,以及针对性的备课和教学都需要词语分类的支持。孟子敏先生曾根据自己对文化意义的理解,把文化词语分成三大类,即褒义与贬义词、口语与书面语及语言意义转化或消失之后产生文化意义的文化词语。梅立崇先生在《谈文化与词汇教学》②一文中大致将汉文化沉淀丰富,会给留学生的日常交际带来影响的词汇成员分为非等值词(指不同语言中无法对译的词)和不完全等值词(指在不同语言中意义、用法、色彩不完全相同的词)两类,并举例进行了讨论,例如“饺子”、“馒头”、“久仰”、“破釜沉舟”、“看”、“谢谢”等。还指出:“语言中有些词除了字面意义之外,还渗透着文化内容的内涵义;内涵义包括象征义、联想义、补充义、伴随义、情态义等。例如鸳鸯,因为总是成双成对,所以象征忠贞的爱情和恩爱夫妻。”王国安先生③则把文化词语分为以下五类:表现中国独有的物质文化的词语,如月饼、旗袍;表现中国独特的精神文化的词语,如禅让、道;反映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制度的词语,如上书、举人;反映中国独特自然地理的词语,如梅雨、乾坤;反映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的词语,如重阳、踏青。不过目前国内文化学者多采用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将文化词语分为物态文化词语、制度文化词语、行为文化词语和心态文化词语四类。

如何将文化因素与对外汉语词汇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呢?这至少涉及文化词语的选择、文化词语的讲练方式和文化词语的测试三个方面。

目前,不少国内的对外汉语教材中都只是通过中英文对译对词语进行解释,忽略了其文化内涵及其所带来的不等值性。不少教师则在课堂上或不谈文化,或根据自己对文化词语的领悟进行区别和教学。这就使得文化词语的教学呈现一种混乱的状态。徐文静在《词语・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一文中从词语项的缺位、词语的概念分类范畴、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习语及习惯表达等四方面对教材中词语的英文注释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了简单对译的不足,需要将文化因素引入并进行改进。该如何改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问题。

文化因素一般包括词语的文化成因、观念文化、文化背景知识和句义预设四个方面。④对于如何将文化教学与词汇教学的关系问题,陈光友在《汉语词汇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一文中提出应该注意适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必定还是语言技能的培养,文化因素的导入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汉语,而不是削弱语言课的教学。事实上“适度”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文化词语的选择问题,什么词必须讲,什么词无须多讲。不同的文化词有不同的教学处理方法,我们需要一个详细的标准对它们进行选择和分类。卢华岩从词语文化内涵、句义预设、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三个方面出发,对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教学对策进行了分别的讨论和研究,但仍缺乏一个量化的分类和分析。我们已经明确文化不是语言学习的主要对象,而只是辅助语言本体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汉语中的文化词语浩若烟海,如何阶段性地在它们中间进行取舍,并进行分类教学,是我们现在应该研究的重点。陈树峰提出通过隐喻进行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但我认为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同一事物经过隐喻可能得出不同的隐含义。在文化词语教学中,我们需要着重讲解的是隐喻的结果,即该词所隐含的文化义,没必要非把隐喻引入词汇教学不可。另外,陈娟还研究讨论了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⑤新词语是社会生活变迁、民族文化发展对语言词汇系统产生影响的结果,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然而就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来看,新词语的教学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我们应当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改进和推进词语甚至整个语言的教学。而对文化词语的测试,大都侧重于语用功能方面,或多或少地忽略了揭示其隐含的文化意义。我们需要将文化词语的文化隐含义提出来并体现在测试中,使“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相得益彰”。⑥

目前对外汉语词汇文化义教学的研究朝着类别化的方向发展。称谓词、植物词、身体部位词、颜色词、数字词生肖动物词等是其研究的重点领域,尤其是称谓词。中国重人际伦理关系的思想观念造就了汉语中庞大复杂的称谓词体系,丁夏的《称谓与文化――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汉语称谓词语》(《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0卷第4期),周悦娜的《本是同根生――浅析汉语称谓语与中国礼仪文化的密切关系》(《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9月),都对称谓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研究。岳长顺在《“同志”及其文化内涵》一文中更是对“同志”一词文化内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生肖作为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也在汉语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都隐含着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例如中国的“龙”,它是无法用英语的“dragon”来诠释的。赵静在《小议中国的“龙”俄语中“Дракон”――从文化不可译现象谈文化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一文中对龙进行了细致深刻的研究讨论,并强调词汇教学中应当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授。毛海莹更从隐喻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生肖语言的文化隐含义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引用。

综上,目前文化词汇教学的理论研究硕果累累,但缺少文化词汇教学方面的实践性研究成果。我们需要将文化引入词汇教学,但是怎样引入,哪些词在什么阶段引入,怎么引入,这些都是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而且尽管专家学者一再强调需要把文化引入到词汇教学,但事实上国内的教材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生词表上的注释一般都采用对译的方法,而且往往是一对一的翻译,这样会使留学生形成外语和母语的词汇之间一种一对一的错觉”,⑦这对外语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二、汉字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承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财富。只停留在读音、写法及意义上的汉字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丧失学习汉语的乐趣。我们必须将汉文化的传播与汉字教学结合起来。以下三篇关于汉字文化教学的文章都主张汉字教学中必须融入文化教学。

赵宁在《从中国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汉字教学》一文中举例讨论了如何结合文化因素进行汉字教学。例如“册”字,“形如一根绳子将几片竹子穿在一起,这就是古代‘书’的形象”。造纸术发明之前,中国古人使用竹木作为书写材料。文中还提出:“结合文化因素讲解汉字时应该遵循‘适度、适量、适当’的原则。”尽管文中给出了“三适”的定义,但是怎样才算是适度、适量、适当,仍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哪些字需要结合文化因素进行教学,哪些文化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都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讨论和分析。哪些文化内容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语言水平,更是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研究讨论。

朴兴诛在《对韩汉字文化教学》一文中提出:“从汉字入手教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教汉字,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举“姓”、“氏”、“婚”、“娶”、“墓”、“葬”字说明汉字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内容。但是文章没有谈及如何将在汉字分析中知道的文化内容导入到汉字教学中,这些都需要对外汉语教学一线老师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

余志鸿在《汉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兼评安子〈介解开汉字之谜〉》一文中从另一个角度,即汉字的认知功能出发研究讨论了汉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汉字不仅仅反映汉语言文化,更能动地作用于汉语言文化。汉字的认知功能还体现在分类和抽象上。“汉字的部首和偏旁基本上反映了汉人划分世界的几个基本大类”,例如人类(包括人体、动作、情感、心理等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习汉字是在认识汉民族的世界。而部首和偏旁本身就是一个“类”,是抽象的结果。例如,“机”字,最早指织布的木质机械,后来抽象排除了“织布”“木质”等义项,开始形成一个范畴,“泛指一切机械而成为了准后缀”。这给解决汉字教学瓶颈问题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文中还分析了安子介先生为解决外国人学汉字难的问题而提出的“部首切除法”,指出:“这个想法固然大胆,但实行起来显然会有问题。”

学者们都认同“必须将汉字教学与文化因素结合起来”这个观点,但对于如何将文化因素导入汉字教学实践、将哪些文化内容导入汉字教学则需要更多的讨论和研究,以有效地将汉语和汉文化推向世界。

注释:

①⑥张高翔.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7,(1),3.

②梅立崇.谈文化与词汇教学.语言文字应用,1993,1.

③王国安.论汉语文化词和文化意义.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1996.

④卢华岩.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文化内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174).

⑤⑦陈娟.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语言教学研究,2009,7.

参考文献:

[1]张高翔.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7,(1),3.

[2]赵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导入.语言教学研究,2007,3.

[3]石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文学教育,2007,9.

[4]赵忠江.对外汉语“词的文化义”教学几个基本问题解析.理论界,2010,4.

[5]陈光友.汉语词汇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文学刊,2009,12.

[6]陈娟.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语言教学研究,2009,7.

[7]徐文静.词语・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语文学刊,2002,6.

[8]梅立崇.谈文化与词汇教学.语言文字应用,1993,1.

[9]卢华岩.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文化内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174).

[10]陈树峰.隐喻与对外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考试周刊,2007,26.

[11]赵宁.从中国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汉字教学.语言教学研究,2009,9.

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将字理识字教学法运用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是一个新的话题,本文着重于探讨字理识字对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影响,从利弊两方面出发,列举详细的实例论证字理识字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优缺点,并依据此提出运用字理识字的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字理识字、利弊

一、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和字理识字教学法

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曾说“读书贵先识字,识字然后能通经,通经然后能致用。”①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汉字教学是一个以外国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汉字为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让以学习汉字为目的学习者能准确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教学活动。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一直存在诸多难题。从汉字本身的特点来看,汉字有着构造复杂,符号繁多,每一个汉字具有多层次的分析性和高度的综合性,承载的信息量大的特点,并且不同于很多学习者的母语,汉字的书写是基于二维空间的。②对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尤其是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外国学习者而言,在认识并且适应基于二维空间汉字的同时,既要注意字形本身的结构关系,又要建立字形与字音、字义三者的联系,是非常困难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道路之所以崎岖,就在于识记汉字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或途径帮助学习者学习汉字一直是诸多专家学者和教师致力于解决的难题。

在众多对汉字教学的方法探索理论成果中,以字理识字教学法为代表的汉字理据性教学方法尤为突出。所谓字理识字,即根据汉字的构形理据和汉字的组构规律,从汉字形与义和音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它注重借助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理论的分析来突破汉字教学这个难关。③

二、字理识字教学法的优势

(一)有效识记

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方块状的汉字与其说像文字,更像一幅画,但是不同于一幅普通的“画”,这幅“画”有偏旁,有部首,有笔顺,有结构,多一点少一捺都不成其为正确的字,识.记的难度可以想象。而字理识字教学法所展示的远非一个个单独的字,而是在众多汉字下潜藏的规律。这种识记的功能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联系字形与字义,二是联系字形与字音。字形与字义的联系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教授象形字的时候,象形字如“日、火、山、月”等本身在造字之初就字形就与字义紧密联系,除了象形字以外也有很多联系:指事字如“甘”,口中有东西的滋味;形声字“梅、柳、桃、梨、杨”等等都与“木”有关,表示树或木本植物的概念。字形与字音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形声字上,比如由“章”类推出的“彰、樟、嶂、瘴、蟑”等一系列字的读音。不论是字形与字义的联系,还是字形与字音的联系,都有效的减轻了学习者的负担,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更好地识记汉子的字形字义字音,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分析避错

汉字统共不过二十八种笔画,却组成了不计其数的汉字,所以在学习汉字之初,外国学生们写错汉字非常正常,但是无论分析哪一个学生的错误,都不难发现偏误,比如说一个留学生写“衤”少写一点写成“礻”,那么在写所有以衣字部为偏旁的字时都可能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极有可能形成偏误,在普通纠错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死记硬背也不可行的时候,运用字理分析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礻”是“示”的左偏旁变形,“示”字甲骨文作“T”,像祭台,神案形,所以以“礻”为偏旁的字多与祭祀、鬼神等概念相关,如“祈、福、神、祝”等等;而“衤”是“衣”的左偏旁变形,“衤”字旁的字都与衣服有关,如“袖、衫、裤、袜”等。同样的理论可以践行在“冖”和“宀”等一系列相似偏旁上,这样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掌握汉字规律,从根源避免写错字的发生。

(三)文化吸引

汉字是吸引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原因之一,外国学生不论出于什么动机学习汉语,多少都有对汉文化的向往,而汉字的教授是一个很好的文化展示窗口,与其让枯燥的讲述和机械的联系磨灭学生的兴趣,不如联系文化内容让汉字的学习生动起来。例如“家”字,上面的“宀”是房屋的意思,下面的“豕”指猪,就是有房屋养猪称其为家。这一类还有很多字“孝、智、模、能、歪”等等,都可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汉字乃至汉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三、字理识字教学法的局限

(一)规律多变化

字理识字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摒弃了字本位的教学,将有共同特征的字归聚起来形成有章可循的规律教学,但是这个最大的优势同时也是最大的局限所在:在造字之初或许可以说每个汉字都是有章可循的,但是汉字同汉民族的历史一起经历了数千年的变迁,经过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楷书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改变了无数汉字的字形甚至字义,后展出的行书、草书等虽没有大规模的改变汉字字形,但也影响了一部分的汉字字形,而新中国成立后的汉字简化对于汉字字形来说无疑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巨变,汉字的简化方便了汉字书写的同时也打破了很多汉字的规律,例如“隹”部,原意表短尾鸟,与这个义项相关的汉字如“雕、雉、雞”等,但是汉字简化后“雞”写作“鸡”,不在有“隹”部,同时汉字的发展使“隹”部衍生出更多的义项,如“高、尖、精”等意思,在“售”字里,“隹”表意“高”;在“淮”字里,“隹”表意“精”;在“锥”字里,“隹”表意“尖”;在“唯”字里,“隹”表意“焦点”或“聚焦”。不难看出发展与简化这个过程使得讲解这些字的时候不可能将它们划归“隹”部来统一讲解,而这样的例子在汉字中比比皆是,不仅存在字形字义中,同样存在字音中。如“戋”部构成的汉字,“贱、钱、笺、浅、线”等字义都有“细微,小”的含义,字音中韵母多是“ian”,但也有例外如“栈、刬、盏”等。不论是字形字义还是字音,规律的多变和不确定性使得字理识字教学法难以广而推之,只能局限于部分汉字。

(二)教学起点高

字理识字教学法的教学起点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高,即适用的学生年龄层要高。字理识字是一个对逻辑思维有要求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有归纳总结类推联想等思维模式,所以对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包括智力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低学龄学生都不适用;第二是对学生已掌握汉字的水平要求高,就如想要讲解“戋”部构成的汉字都含有“细微”含义时,至少要求学生已经掌握“戋”部构成的几个汉字,否则学生很难较好地理解,也无法类推学习其他“戋”部汉字含义,字理识字就失去了意义。

(三)文化的复杂

汉字与汉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六书”理论自然也一样,汉文化悠久博大涉及甚广,这对字理识字教学法的实际运用有所羁绊。例如“夫”字,是“大”字上加一画,这一画是指事符号,指插在人发髻上的簪子,故一画上边出头儿,表发髻。古代男子幼童时结双角,二十岁前少年时期披发,称垂髫,二十岁成年时则挽发别髻固定发型,再加冠以示成年。故“夫”本义为成年男子,后引申为女子的配偶,以及从事某项劳动的人。以上对“夫”字的理论阐述让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用来教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并不恰当,且不论学生很难理解涉及历史文化的加冠这个过程,要具体的解释起来颇费时间和精力,如果一一摊开来讲的讲述将是一个无底洞。所以文化的错综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字理识字的发挥,是字理识字教学法只能择时择字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字理识字教学法的运用

字理识字教学法有它显著的优点,也存在局限,在实际教学中能否发挥其优势,全看教师的运用是否得当。

(一)正确地看待

字理识字教学法归根结底只是一种被证实有效,长期效果尚待考查的汉字教学手段,并不是万能的狗皮膏药,有的看法认为字理识字可以将识字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并举出如下例子“外国人只要近距离接触中国人的生活,就会发现中国人喜欢‘三’这个数字,老子早就说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汉民族的文化中,‘三’就代表一切,表示‘多’的意思。其实,我们只要看看汉字就明白这个道理了,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三水为‘淼’,三石为‘磊’,三火为‘焱’、三日为‘晶’、三金为‘鑫’等。分析理解了这些字的字形和构成,我想外国学习者对于中国人的一些日常习俗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了,他们会很快地融入到中国文化当中去的。”④且不说“品”字结构的字由来是否如是说,这种联系大有将文字和文化生拉硬扣的趋势,而且这样讲解让外国学生理解“品”字结构的效果如何很难说,倒有可能把简单化复杂,使学生更糊涂。所以字理识字需要择时择字的使用,与文化的联系也很注重度的把握,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探索。

(二)避免过度推移

字理识字教学法在国内小学的汉字教学运用中也颇有成效,但是在这些年的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字理的过度推移,例如将“告”字解释为:“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般认为是牛鸣,牛口会意。)“办”字被释为:“办事要用力累得汗直流”,认为办外的两点如汗珠;(“办”是辦的简化,力外的两点由两个辛字的合体字简化而来)。这些联想、拆分均属不依字理的创造性活动。以上教法或许可以让学生较快地记住字形,但对字义的理解却进入了误区。而在汉字教学中,如果不懂汉字的意义,只是认识形体,这就只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跟认字完全不是一回事。汉字必须是以自己的字形关联了语音、语义才能称为‘文字’,才有价值。完整的识字过程,是把汉字的形体和词语的音义全面联系起来,也就是把口语词转化为书面语词的过程。这种不合程序的识字操作,教一些不合规范的识字内容学生也许能记住那些“半识字”的形体,如此造成的后果就更令人担忧。因为这会给后续的教学带来危害,当学生以后的教学内容与以前的歪曲联想发生冲突时,定会产生混乱,如果无法判断或准确表述联想的前后差异,那些不合字理的识字内容无形中将会打乱正确的识字教学,对正确的识字教学带来严重的干扰。

五、小结

字理识字教学法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早已运用于国内小学的识字教学中,但是将它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确并不久,在证实它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形声字教学中确有成效的基础上,它能否发挥更大的作用困扰着每一个教学工作者,要让字理识字教学法与对外汉语这门综合性学科融合,让它适用于第二语言教学,同时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还有很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无数对外汉语教师和学者的不懈努力。(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亚川.六书说,简体字与汉字教学[J].语文现代化,1992年第3期

[2] 何其昌,何顺超.六书理论在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J].河套大学学报,2010年9月

[3] 贾国均.字理识字教学法[J].中国教育,1996年第3期

[4] 刘斌.浅谈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汉字教学[J],云南电大学报,2008年第4期

[5] 刘振平.汉字字形文化研究与对外汉字教学[J],天中学刊,2008年第6期

注解:

① 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

② 浅谈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刘斌,2

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日语汉字 来源 分类 地位 读音

一、日语汉字的来源

一千多年前,大量的日本来华留学生即遣隋使、遣唐使,将先进的中华文明,包括汉语及汉字带到了日本。日本从此正式有了使用文字记载语言的历史。

最初日语的每一个音,都是由一个汉字表达。公元九世纪,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假名。假名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具体做法是:将中文的草书衍生成平假名,把中文楷书的偏旁改成片假名。例如平假名的「あ是由汉字的“安”简化而来的;而片假名的「ア则是汉字“阿”的左偏旁变化而来。

早期,日本正式的文章都是汉文,而片假名则是佛教僧侣们读经典时用来做标音的,平假名则是女性所用的文字。目前日文中常用的汉字约有两千个,片假名大多用来表示外来语,其余的多用平假名。在现代日语中,假名共有71个,最基本的有46个,排列成“五十音图”(字母表)。

二、日语语种的分类

虽然汉字很早就已经进入日语词汇,但作为中国汉民族的语言,对日本人来说,也是外来语的一种,现在已经成为日语语种之一。当前日语词汇分类通常有「和语、「汉语、「外来语三类,但严格来讲,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1.根据造词素材来分类

①造词素材来源于日本固有词汇――和语。

②造词素材来源于外来语――外来语(汉语・和制汉语;洋语・和制洋语)。

③混合多种造词素材――混种语。

2.根据造词人来分类

①日本人自己创造的词汇――和语(固有の日本语;和制汉语;和制洋语;混种语)。

②外国人创造的词汇――外来语(汉语;洋语)。

三、汉字在日语中的地位

正如前文所说,尽管后来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假名,有了属于本民族的文字,但是汉字在日本文字中仍占主导地位。

日本政府于1946年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规定了一些汉字作为使用的范围,共有1850个,这叫做“当用汉字”。“当用”即“当前使用”或“应当使用”之意。这1850个之外的汉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记。但这只是政府的规定,仍有人按习惯使用非当用汉字。1981年10月1日,日本政府又公布实行了“常用汉字表”,规定1945个常用汉字作为“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在日本社会中,知道汉字,尤其是清楚古代、近代汉字的人,都被认为是有教养的人,即使是在明治维新以后具有浓厚西方色彩的社会中也不曾改变。

四、日语汉字的读音

很多学者在对现代日语汉字音进行分析和阐述时,以汉语中的古音为标准,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日语汉字音主要为吴音与汉音两种,吴音的母胎音是隋唐时期的汉字音。

2.形成吴音与汉音两种体系的原因主要是,吴音是伴随着佛教文化传入日本的,是在佛教界人士的坚持下,得以保存和坚持下来的。汉音是伴随着儒教文化传入日本的,它得到日本朝廷的大力提倡,在社会上广泛使用,因此得到迅速发展。由此形成了吴、汉两音并存的独特现象。

3.吴音和汉音无论是在声母系统还是韵母系统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日本在引进汉字音时,是根据日语音韵的特点,有所取舍,有所改造的。我们通过对日本国字这一现象的观察,认为日本人的祖先不但接受了汉字作为本国的文字,而且为了适应记录日语的需要,创造了汉字体文字――日本国字,由于这些字的造字方法深受中国会意造字的影响,因此绝大多数的日本国字是会意字,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的国字有的消亡了,有的保留了下来。但这些所谓国字都是中国汉字的继承和发展,有着汉字的本源属性。

五、关于汉字问题的争论

明治时代前后,日本人有感于科学技术的落后,决定要急起直追。日本的一些文学家在研究了西方文字以后,认为日本文字有很多的缺点,特别是汉字难学难记,有必要加以改革。从此,关于汉字问题的争论,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现在,各种意见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全废汉字论、限制汉字论和拥护汉字论。

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曾经试图以假名全面取代汉字,以便全盘西化,结果因为种种原因而失败,但日本政府从此便开始了实行限制汉字的国语政策。但是奇怪的是日语中的汉字并没有因此而逐渐衰退、消亡,相反还在逐渐地增加、复活。这是什么原因?

1923年日本开始实行限制汉字的政策,至今,汉字在日本现代社会中使用的状况究竟如何?得出的结论是在明治与大正时期,用汉字记录的新词语约占80%以上,占压倒多数,进入昭和时期,汉字记录的新词语约占50%,用假名记录的新词语约占40%,发生这种逆转,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在专业用语方面,汉字的占有率也是相当高的,其中汉字占有率最高的是逻辑学占88%,最低是化学占48.2%,化学在23个学科中是唯一的汉字占有率低于一半的学科。汉字是日本的人名、地名的主要的物质材料,用汉字书写的人名、地名占95%以上。还有通过对日本的报纸、杂志、公用文、书信使用汉字的现状的考察,我们发现如报纸和公用文在限制汉字方面比较坚决,用字较规范,而杂志和书信在用字方面却比较灵活,个人色彩比较浓重。再如,在同样的字数内,报纸的汉字占有率比杂志高,这是因为报纸的版面少,而汉字能反映较大的信息量等。

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完全废止日语中汉字的使用是完全不可能的,汉字在日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不可能消失的。原因如下:

1.汉字在日本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日本的重要典籍和文物,都是用汉字载录的,废弃汉字,等于切断历史,使日本人与他们的传统文化隔绝。此外,汉字跟儒教有关,跟忠君爱国有关,废了汉字会动摇日本的国体。

2.日语中的同音词太多,据统计,日语的同音词约占日语词汇的36.4%,同样的读音,往往可以理解成为几十个不同的意思。如果不用汉字书写,就会混淆不清,就会发生误会。

3.汉字是具有音、形、义的表意文字,它在日语中作为表意文字使用起来,极为简洁精密,有时只从字形或字义就可以了解它的意思,它是汉字文化的精华。

4.汉字在创造新词方面,有很强的优越性,几乎每个汉字都可以作为日语词汇的构词成分,据统计,在现代日语中,汉语词汇约占47.5%,几乎达到日语总词汇的一半。

5.汉字一旦熟识以后,脑神经马上就会起闪电式的反射作用而得知其意义,拼音文字因为不能形义结合,必须经大脑转驳而生反应作用,才能知其意义。如日本交通部曾一度废弃汉字而改用拼音地名,后来经常出错,在不得已之下重新恢复了汉字地名,这是现实生活中汉字不可废弃的例子之一。

参考文献:

[1]董淑珍.漫谈日语汉字的读音[J].经济管理与干部教育,1997,(4).

[2]汪树俊.漫谈日语中的汉字(上)[J].日语知识,2003-1.

[3]汪树俊.漫谈日语中的汉字(上)[J].日语知识,2003-3.

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文学课一直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必修科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以语言、文化交际和文学教学为内容,以培养对外教授汉语言文化的专门型人才为目标。然而,对于以教授汉语为本职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学课实在难以直接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因此,在传统文学课教学中学生无法直接体会文学与文化、汉字发展的关系,造成很多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和误解。为突出文学课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提出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教学中,应转变传统教学思路,以文学为载体,突出文化、审美和汉字教学重点,为学生日后的汉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教学重点

(一)文学的文化载体作用

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另一方面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的学习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中说:“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1]中国传统的文学定义,取其广义的“文学”内涵,包括一切与文献有关的学问。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指儒家经典;“史”指中国古代史书;“子”指诸子散文;“集”指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专著。

现代将“文学”归属于语言艺术范畴。因此,中国古典文学中只有“集”部才可勉强符合现代的文学定义。尤其,在中国先秦诸子散文和《春秋左传》、《战国策》等史书的教授中,显然突出了文学作为中国历史和哲学思想(即文化之一部)的载体功能。

文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便是中国现代社会和思想的发展,在从五四文学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最直观表现是中国白话文学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现代文学不仅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更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激烈变革。

外国文学同样携带着本国独特的文化思潮,它一方面为中国读者展现世界各国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的发展。透过他国文学看到的不仅仅是外国作家的情绪和文字的艺术,还呈现出区别于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变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讲授的关键,不应落在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史的梳理上,而应重点强调文学中的文化因子。通过文学作品的讲解,梳理文化的发展,在掌握文化基础后,文学还应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从而达到文学课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余虹将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门艺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以感受、想象、虚构为特征的审美艺术。”[2]首先,文学是意识形态的集合体,它通过适当的文学体裁表现出作家“美”的体验,在阅读中传递给读者。传播的后果,一方面读者感受到文学艺术中的“美”;另一方面为阅读文学艺术的读者,创造出新的“美”感,改变读者的思想,影响读者的生活。文学艺术是蕴含着审美意识的物质载体,文学阅读是审美意识的传播过程,文学讲授就是将阅读过程提升到审美教育的境界。

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是大学生。大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外,还应该建立“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除了在文学中挖掘文化因子以外,还要通过文学艺术培养“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从而树立“美”的追求。因此,现代大学教育中广泛开设文学课的目的,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作为以传播中华文化为本职的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很高的鉴赏能力,涉猎广泛的世界“美”。在了解他国文化的“美”的基础上宣传中华文化的“美”,是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美”是真实心灵的释放。在文学课中,无论是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歌还是奇幻惊悚的波德莱尔诗歌,都被称作“美”的代表。对于李白诗歌的崇高美,学生容易接受,但法国波德莱尔的死亡美,学生则难以理解和感受。文学课的学习目的是带领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区别中外审美差异,从而更好的了解以审美为基础的文化差异。

(三)文学对汉字发展的承载

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将“文学”定义为:“它诚然被视为美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散文、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样式。”[3]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文学是通过语言反映作家审美观、展示审美体验的艺术。从历时性的角度看,随着文化的发展,文学也在变化着,结成文学的文字自然跟随着文学的变迁不断演变。因此,在学习文学的过程中,同时积累了文字的演变知识。

汉字作为中国独创的文字,是中国文学的主要载体。汉字在历史流传中不断演变。它不仅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字形变化,还经历着字意义的变化。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假借字和通假字等造字方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常出现。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强调,用白话文书写新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开始了对古典文学的反叛。中国现代作家们大胆改革旧文学,建立新的文学观。在这场轰轰烈烈地文学改革中,汉字也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受到世界流行文化的巨大冲击,在文学机体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作为细胞的汉字也经历过分裂和重组。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课是汉字课,汉字的发展演变,是汉字讲授中的基本知识点。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以中国文学为基础,感受汉字的发展过程,掌握各时期汉字的发展规律,才能够顺利地将汉字传播到世界各国。

“文学既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和文化现象,又是独特的艺术现象和审美现象;它既植根于广泛的文化结构之中,……又依存于特定的语言形态,关联着人类的情感、心智与形象,有突出的审美品格和审美属性。”[4]依靠汉字传播的中国文学,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内涵,艺术化的表达着中华民族“美”的情感。文学与文化、汉字和美育的关系,是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教学中,必须体现的课程重点。

二、文学教学改革

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其他民族理解中华文化,从而建立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是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所在。然而,过度甚至于夸大中华文化,给他国文化带来巨大压力,是传播中遇到的困难。美国认定中华文化具有文化侵略性,强行关闭孔子学院事件,为汉语国际教育敲响了警钟。因此,中国国家汉语办公室强调,汉语国际教学中应将中华文化与他国文化公平对待,以强调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之一部分。为此,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教学中,应借鉴比较文学的方法,将中华文化与他国文化对比,既突出个性,又显现共性。从而,建构世界文化圈下的中华文化特征。

(一)比较文学的介入

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5]比较文学在文学课中的应运是必然趋势。文学的传统教授是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三部分。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受到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影响,文学的三部分便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交汇、碰撞。然而,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始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在教授过程中很难发生关系,这便需要比较文学的介入。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中西文学的相同与差异,透视中西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作为文化载体的中西文学,在共通的文化平台上强调突出各自的个性,从而加深文化的相互了解。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因此,在文学课的教授中,应用开放性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将独立的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文化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理解异文化的能力,训练学生与异文化的交流能力,教授学生在异文化环境中传播中华文化的方法。

(二)文学文化学的引导

“所谓对文学的文化学认识,是指对文学的性质、活动过程及其特征、活动的功能等作文化阐释,它构成文化学的一个分支:文学文化学。”[6]对于重视文化教育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文学活动反映的文化现象是学习的重点。然而,在普通的文学教学中,教师只是引领学生阅读文学文本,带领学生参与到文本的解读过程中。这便将文学与文化完全割裂,僵硬地单方面传播文学,与文化传播保持距离,加深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对文学课学习的困惑和误解。

文学文化学强调文学活动对文化的建构作用,建构的过程由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参与完成。作为特殊读者的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与文学作品的交往中探寻文化根源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这势必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挖掘文学背后潜藏着的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便成为教学主题。

文学文化学以文学追求的自由精神价值为研究主体。对自由的向往便是对“美”的追求,而文学作品通过塑造带给读者美感的形象、讲述美的故事、抒发美的情感,构筑读者的精神事实,并肯定这种获得是美的,从而积累人的审美体验。在文学讲授传播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次文学活动,作家情感和文化通过文学传递到课堂,教师作为接受中介,利用个人分析干预学生接受的想象,从而达到教授文化的目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功能。

(三)汉字文化学的借鉴

“宏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本规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微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自身所携带的,通过构意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信息。”[7]汉字构成汉语,汉语联结成为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在层层组合的过程中最终与文化产生了联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为对外汉语教学输出人才。把汉字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演变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文学课的教授得到实现。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文本解读及文学史讲解中,需要教师关注重点汉字的古今演变。在中国现代文学文本分析中,文化变迁影响下的汉字演变规律,应该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在中国软实力不断提升的今天,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在这种世界环境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参与培养此类专业人才的教师及教学方法更加受到重视。作为本专业必修课的文学课,一直难以直接参与到汉语国际的教学中,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中被边缘化。本文划出文学课中文化、美育、汉字演变的教学重点,并以比较文学、文学文化学和汉字文化学研究方法的介入,提出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的些许建议,希冀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注释:

[1]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选自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2.

[2]余虹。文学知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蔡江浓.原始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5]曹顺庆.比较文学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6]畅广元.文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建构活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纵观汉字的发展,总趋势是从繁到简,从图画性到符号性。但不论怎么发展变化,汉字的内在精神并没有变,始终被一脉相承地继承与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到了近代,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大幅接轨,汉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严峻的现实挑战下,倔强的汉字正以自己博大的胸怀,一方面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一方面又勇于吸纳其他文字的长处,从而使汉字作为古老而又焕发新意的文字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大地上。

一、汉字的古今发展演变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最迟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体系完整的甲骨文,说明甲骨文只是汉字的流而不是源,汉字的起源还应上推一个历史时期。汉字起源的准确时间无从得知,具体过程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结绳契画说,有八卦易符,有仓颉造字说,但不论怎么说,汉字都是中华民族自己创造的,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汉字的发明可以堪称是史上一件非常伟大的史实。

汉字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这与汉字的构字规则或俗称造字法有关。关于造字法,也有很多学说。如“六书”、“三书”、“四体二用”等,现有的学者还把“六书”细分为十种造字法,可谓见仁见智。不过这些观点都始终没有摆脱“六书”的影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给“六书”下定义的:“……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拙,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扌为,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一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释似乎不是按六书出现次序排列。最早出现的应是象形字,不但汉字如此,其他民族的古文字如苏美尔的稧形文字,埃及的纸草文字,最初也都是象形字。这是人类先民对自然界的共同反应。但能够画成象的文字毕竟有限,后来就出现了指示和会意。这大大扩大了汉字的范围,也使汉字从图形化向符号化迈进了一步。从理论上讲,这三种造字法能造出一切汉字,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扩大,造字速度远跟不上思维和语言的发展。于是依声托事出现了假借字。假借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极具挑战的关键。其他古文字在假借字大量涌现后,纷纷转向了拼音文字,惟独汉字英雄不改本色,从此汉字走向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解决假借字带来的困扰就是后来的转注字和形声字。因为假借字是借用已有的汉字表达新事物,所以一个汉字就会有数个几乎毫不相关的意项,这很容易造成混乱,转注字就往这些身兼数职的假借字上填加不同的义符把它们区别开来。到后来造字干脆就择取义符和声符拼起来便成为形声字。形声字的出现,使汉字最终定形,使汉字几乎不可能向表音文字发展了。从象形字到形声字,这是汉字构字的特殊思维方式,所谓文字,就是“盍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与此同时,汉字的字体也历经数次变化,一般认为是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隶书以前是古文字阶段,其字体非常繁杂,也颇有争议,从隶书起是今文字阶段,意见较为统一。汉字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中举足轻重的一步,它对后世的影响和作用几乎可与仓颉造字相媲美。隶书从秦代开始逐渐形成。秦始皇“六王毕,四海一”,但他最大的贡献应是“书同文”。因为文字的统一,使后世中国基本上处于团结统一的大局面。当然秦国最初统一的是小篆,但小篆的统一直接推动了隶变。隶书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大为减弱,却大大增强了汉字的符号性,也使汉字更加整齐统一,更加简化,便于辨认和书写,为汉字的推广和运用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对汉字进行了简化,这是继秦始皇后第二次运用行政手段对汉字的整理。简化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八种:保留轮廓;部分代整体;更换形声字部件;形声字与非形声字互变;同音代替;借用古体;草书楷化;记号代替。这些方法都是“古已有之”,并不是随意简化的。简化字的作用是明显的,至少在扫除文盲方面有积极意义。不过繁体字在现代仍有很大的市场。秦始皇的“书同文”被历史证明是伟大进步,简化字的意义也将有待于历史的检验。

纵观汉字的发展,总趋势是从繁到简,从图画性到符号性。简化的结果是普及,使汉字从统治阶级的特权中解脱为大众使用的工具。符号化的结果丰富,使汉字能表达记录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但不论怎么发展变化,汉字的内在精神是没变的,那就是汉字的表意性。无论是秦汉的隶变,还是当代的简化字,都还保留了表意性质,表意性是汉字与其他文字相区别的本质特点。汉字之美,汉字之神,几乎一切汉字现象都可以从它一脉相传,从未间断的表意去寻根究底。

二、汉字演变中遭遇的种种现实挑战

在古代,中国人虽没有狂热的宗教信仰,但绝对信奉自己的文字,几千年来几乎没人怀疑过汉字。然而到了近代,随着国力衰退,列强侵凌,汉字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倔强的汉字毕竟经受了这严峻的挑战,古老而又焕发新意的汉字依然屹立于东方大地。

汉字所遇的第一次挑战是拼音文字。当晚清被迫卷入世界,大量洋文随着洋货涌入中国时,因汉字是表意文字,在读音方面不如拼音文字那么直观,加之难写难认,汉字一时显得那么手无足措,孤独无援。为了图强救国,不少学者提出全盘西化,包括汉字拼音化。连鲁迅也不可置信地说过“汉字不灭,国家必亡”。汉字拼音化的争论持续了很久,乃至建国后还有拼音化的言论。可是汉字没灭,中国也没有亡。但这场争论确实促进了中国对汉字注音的反思。汉字的单音节虽然和谐,但我们长期缺乏为汉字注音的好方法。所以汉字音韵有受外来语滋乳的传统,东汉魏晋时印度佛教梵文的传入促进了反切的形成和发展,这次西方文字的输入则促进了汉字音韵的更大发展。

当时,受西方拼音文字的影响,曾出现很多种注音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一套“注音字母”,这套注音系统,除了书写不同外,其他都很接近汉语拼音方案,而且与汉字有直接联系,故当时很受欢迎,现在的字典也同时用“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为汉字注音。1958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取代了“注音字母”。《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有力地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从此不难看出,汉字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拼音只是辅助认读的手段,我们成功地处理好了汉字读音的问题。

不久,另一个更具威胁的挑战接踵而来,那就是汉字的计算机输入。不能用计算机来处理汉字信息,那就注定要被现代化的浪潮所淘汰。对汉字来说,这几乎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计算机是为英文输入设计的,制约汉字编码的瓶颈是汉字字数繁多,字型复杂,相似字又很多。可是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汉字总量不断增多,但常用字基本保持不变。上世纪80年代国家教委国家语委公布了常用字2500个,覆盖率为97.97%,次常用字1000个,两者共覆盖99.48%,其中最常用的42个字就达25%的覆盖率。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汉字是躺在字书里休闲的,这对汉字编码很重要。经过中国人自己的努力,汉字编码问题很快解决了。不但解决了,汉字输入还有诸多特点,从创新的角度再次表明古老的汉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总之,所谓传统,“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有个发展的过程”。汉字更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汉字有着博大的胸怀,一方面它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一方面又勇于吸纳其他文字的长处。我们当然不希望看到,汉字仅仅作为艺术品存在于博物馆里的某些真迹或伪迹中,也不希望看到,汉字仅仅作为外国汉学家和中国汉学家研究的对象。正如一位外国人士所说:“世界上有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字,都是一首优美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参考文献

[1]许嘉璐.古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董琨.中国汉字源流[M].商务印书馆,1998.

[3]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