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汉字;字体;演变

中国字体就是汉字的书写体态,即:汉字的外行和体式。相传,中国文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创,他是根据各种兽蹄印,鸟爪痕而创造的文字。不过,有据可查的是:汉字作为一种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其形成大约是在我国夏商相交的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古文字阶段。这个阶段汉字的特点是形象化,比较接近摹写的对象,秦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小篆等都是这种字体。第二阶段是今文字阶段。这个阶段的汉字的特点是符号化,象形的线条变成了笔画,形象性减弱而符号性增强,秦以后的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都是这种字体。汉字的字体演变有三次大的变革:商代甲骨文——秦代小篆;秦代小篆——汉代隶书;汉代隶书——魏晋以后的草书、楷书、行书。

一、汉字的雏形——象形文字

原始时期的一些图画、图纹、图符等,虽能够表达人的一些意思,但它们没有和语言建立稳固的关系,与语言的音节和词没有对应的关系,所以它们都还称不上是真正的文字。

1、真正称得上文字的图符——甲骨文

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最早的能真正称得上文字的图符应是甲骨文,是因为它的每一个符号基本上能找到一个与现代汉语相对应的字。①甲骨文是从殷商遗址中发现的刻在龟兽骨上的文字,所以被称之为“甲骨文”。其特点是象形图画性很强,大多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占到了总数的60?,由于显字的书写材料是坚硬的龟甲兽骨,书写的工具是契刻的刀,所以甲骨文的笔画特点是线条细瘦,圆转与方折相间,方笔画居多,字形瘦长,且大小形态参差不齐。甲骨文是汉字的雏形,堪称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2、铸在青铜器上面的文字——金文

金文是在殷商、周、春秋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文字的总称。②金文又称“钟鼎文”和“铭文”。因为当时用青铜器铸造的器物主要有两类:礼器和乐器。礼器多以鼎的形式铸造,乐器则多以钟的形式铸造。于是“钟鼎”就成了商周青铜器的代称,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自然就被称之为“钟鼎文”。后来则把凡刻在石碑和其他器物上的文字统称为“铭文”。商代金文的字体特征有渊源于甲骨文的明显痕迹,许多字仍似简化的图画。周代的金文较商代的金文有了明显的进步,字体结构趋向紧凑,结构已基本定形,开始摆脱了象形图画的面貌。

二、首次统一规范定型的汉字——小篆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下令统一全国文字,推行小篆,将原来的籀文称为大篆,于是有了大小篆之分。秦统一规范汉字消除了同一汉字的众多异体字,实现了汉字新的统一和规范。篆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受到政治干预最强烈的字体。

③大篆和小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笔画匀称,线条粗细一样;不像甲骨文和金文那么多的异体了;字形呈长方;大小划一;文字的图画意味在很大的程度上消失了。秦代统一汉字,从大篆到小篆其实就是字体的一个简化过程。首先在笔画结构上有所简省,在形体风格上较原来大篆方正、典雅、笔画多弧形圆转。从小篆开始,走出了汉字不规则、不稳定的图画风格时代,进入了汉字规范、统一、定型阶段。这是汉字产生以来的第一次通过官方行政和法令手段的正式定型,称得上汉字发展史上第二座里程碑。

三、古今汉字的分水岭——隶书

隶书的兴起是因为秦统一中国后,由于政务繁忙,官府里经办普通文书的“徒隶”们为了应急求快,便采用了民间草写惯了的俗体字,即快速简写的小篆字。因为这种简体字首先兴起于“徒隶”之手,于是后来便称为“隶书”。

汉字字体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作“隶变”,其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④一是隶书从小篆的圆转绵长的线条演变成为平直方折的笔画;二是隶书的字形从小篆的竖长方形变为扁方形;三是古文字属于线条文字,隶书已经演变成为初期的笔画文字,已具有横、竖、撇、捺、点、钩、折等笔画;四是隶书的笔画,从小篆的粗细一律演变成为粗细不一;五是隶书的字形比小篆的简省;六

是隶书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字象形的特征,象形的特征在隶书中已经完全消失。

篆书发展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一大飞跃。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是汉字走向正式定型的标志,是现代汉字的开端,堪称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四、速写的字体——草书

草书是一种比规范体写得潦草一些的字体,是由于“救速”、“赴急”而产生的。⑤ (下转第250页)

(上接第248页)草书的书写之所以可以迅速完成,效率极高,其技术性因素有三:一是损隶书之规矩,存字形之梗概;二是结构省简,笔划纠连,书写自如;三是笔划简捷,线条活泼,纵任奔逸。

草书主要的是章草、今草、狂草三种。最早的草书是章草,从汉隶演变而来。章草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西晋,延续至东晋中叶。其形体的特征是保留隶书的“波磔”,笔画有连笔,略带草意,有点类似于楷书为基础的行书,实际上是隶书的简捷书体。今草由章草演变而来,这种字体,随书写方便的需要,笔画相连,一气呵成,给人以自由奔放之感。狂草比今草还要放纵肆意,狂妄不羁。

五、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体

楷书又叫“真书”、“正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最初兴起于汉末,东晋时大发展,唐时大盛。楷书继承了隶书和章草的优点,将隶书的“波磔”的笔画改为平直,把原来扁平的形体改为方正,纠正了隶书之难写和章草之难识的不足,并适当吸取草书的简化规律加以简化。

楷书自汉末兴起,至今已有约1700年的历史,成为历代正规使用的一种典范文字。楷书之所以能在这么长的时期中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就在于楷书字体方正、横平竖直、笔划清楚、准确易识、便于书写。从楷书开始,汉字的笔画形式和方块字形,均已基本定型。

六、亦楷亦草的中间体——行书

行书始于楷书之后,在晋代开始流行。此字体简化楷体笔画,兼采用草书连绵笔画,是介于楷体、草体之间的一种亦楷亦草的中间体。行书分行楷和行草两种。写得稍微规矩些,接近楷书的叫行楷;写得放纵一点的,接近草书的叫行草。

行书比楷书易写,比草书易认。一千多年来,行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字体,现今人们的手写体基本上是行书字体。而篆、隶、草不适宜于时代所要求的简洁的需要,因此,已经被楷、行所代替。篆、隶、草作为书法艺术,仍然具有重要的保留价值。

总之,中国汉字的字体经历了几千年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变历程。字体的演变和官方标准文字的替代是同步进行的。然而由于唐宋以来印刷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汉字几千年来自然的演化进程才被大大延缓乃至停滞了。新形势下的电脑打字的普及,更进一步地延缓或改变了汉字几千年来自然演化的进程。总的来说,中国汉字的字体演变的总体趋势是由繁趋简。中国汉字的字体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字体简化易写的过程。

注释:

①②廖才高.汉字的过去与未来[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42,52.

汉字的演变范文第2篇

传统汉字学着眼于汉字的字体变化,把汉字的历史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但是,把3400多年的汉字历史只分为2个阶段,显然是把问题简单化了。因此有学者以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不同形体为标准将汉字划分为四个阶段。

1、大篆:从广义上讲,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文字都属于大篆。商周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且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该时期的文字具有很强烈的图画性,线条自然,随体诘屈,字形多变。

西周时期,出于实用和审美的需要,人们常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青铜器中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因此被称为钟鼎文,又叫金文。其内容是关于当时祭典、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与甲骨文相比,金文仍具有图画色彩,且异体字较多、字形讹变严重。

战国时代,汉字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东周王朝的中央集权几乎丧失殆尽,诸侯国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各国的文字在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上都有许多差异。此外,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文字在这一时期比较普及,除青铜器上的金文外,陶文、简帛文、货币文、玺印文等也大量出现。

2、小篆:许慎《说文?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曾采纳李斯等人的意见,实行“书同文”的政策,“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据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所讲,小篆并不是由籀文省改制定出一套文字,而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但李斯等人的确为小篆的形成做出很大贡献。小篆的字形进一步趋于规整匀称,象形程度降低,更加规范汉字结构和汉字笔画、统一了汉字书写风格。无论是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还是小篆,都还具有图画色彩,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刘又辛先生这一阶段为以表形文字为基础、以表音文字为主体的表音文字阶段。

3、隶书:在秦系文字的俗体里,用方折的笔画改变正规篆文的圆转笔画的风气颇为流行,有些字具有了浓厚的隶书意味。隶书到了汉代成了正规的字体,就是所谓今隶,也叫汉隶。由篆文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演变最为重要的一次变革。隶书解散篆体,改曲为直。不再顾及象形原则,把古文字“随体诘诎”的线条分解或变为平直的笔画。隶书笔画带有波势挑法,形成了一套由点、横、竖、撇、捺构成的笔画系统。汉隶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4、楷书:隶书之后,汉字形体虽出现了由古隶草化而来的草书、行书和复归端庄的楷书,这只是汉字不断简化和符号化的结果,其本质并未发生改变。刘又辛先生认为这一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还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阶段,汉字经历了由图画性表意文字到符号性意音文字的演变。汉字形体的发展历程,简化是总的趋势。

二、历史中重要的汉字规范行动

汉字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虽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但文字靠自身却不能形成内部的系统性,历史中两次重大的汉字改革对汉字发展规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秦朝的“书同文”运动:秦朝整理规范文字,以期在文化领域内适应政治上的大一统。秦朝的“书同文”运动,显示了当时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与重大举措。首先,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都有秦朝严酷的法律作保障。其次,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将这一系列字书作为社会用字的规范。再次,秦始皇巡行天下在各处刻石记功,把统一度量衡的诏书铸刻在权量上颁行全国各地。这些文字成为当时文字使用的样板。

“书同文”运动结束了战国时期文字使用混乱的状况。虽然秦朝统治者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巩固其统治,但客观上确实起到了规范文字、促进文字健康发展的作用。同时对其后历代的文字规范活动具有深远的影响。不过由于秦朝二世而亡统治时间不长,秦朝疆域又空前辽阔,加之又没有学校教育加以推广普及,所以“书同文”运动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2、建国初的汉字简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评价的主流思想仍然是承袭前人的“汉字革命论”的传统,认为汉字繁难,不易学会、掌握,妨碍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从建国到改革开放,汉字改革综合了前30年的经验,落实了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行简化汉字的三大政策。制订出了《汉字简化总表》,积极推行简化字。简化汉字是汉字自汉代隶书、楷书正式定型后约两千年来最为重大的一次改进。这种改进的前提是不改变汉字整体形态风格,对结构繁难和笔画过多的汉字进行简化,目的是使汉字在书写使用时更为便捷,更易掌握。

三、汉字演变应遵循汉字的自身演变与人为规范相结合的原则

1、应约定俗成 深得民心:文化的发展变化受当时当地的生产力的制约,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因此也会随之变化,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汉字结构系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变化,当秦丞相李斯奉命整理统一文字,这是一次人为促进汉字演变的行为,短时期内小篆被推广,六国文字退出历史舞台,但后来小篆并没有长久坐在汉字王国的宝座,而是像创造它的人们一样,消逝在历史之中,相反,由人民大众创造的隶书迅速赢得民心,成为汉字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汉字改革依托于用字群体,更服务于用字群体,没有群众的支持和传承,何谈改革?汉字改革应当考虑它的实用性和人们大众的可接受程度。

汉字的演变范文第3篇

[关键词]部首 演变 方式

[中图分类号]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49-02

一、常见部首的演变

汉字的部首很大一部分都有表意作用,有些字保留了其部首的原义,以下只列举一小部分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部首演变情况。

(一)“火”

1.仍写作“火”:大多在汉字的左边,如“炜、烙、炮”。

2.转化为“灬”:基本在上下结构字的底部,如“热、煮、烹、烈”。

3.演变成“小()”:光、票(本义是火飞)。

但有些字是从“灬”,却与火是没有关系的。如:“燕”“魚”下部的“灬”本为鱼尾和燕子尾的象形体;“鳥”“烏”“馬”下部的“灬”本为鸟雀、乌鸦、骡马、大象的爪、尾的象形体。后来简化字把“魚、鳥、烏、馬”的“灬”都改写成了一横。

(二)“月”

1.“肉”字小篆像肉的形状。因为它的形体跟“月”的小篆十分相近,所以后来很多从“肉”的字都是月旁,这些字大都跟身体和肉体有关系。如:脚、肩、背、肚、脑、胃、肝等。

2.“月”字甲骨文像半月形,有月字旁的字大都跟月亮和时间有关系,例如:“明、期、朝、朗(指月亮明亮)、朦、胧”。

3.“舟”字小篆和“月”的形体很相近,所以一些字的“舟”旁被错写成“月”旁。如:“服”,像用手按住一个跪着的人让他降服,左边原先是“舟”,意思是用船运送降服的奴隶。“俞”字本义是指掏空树木做的船,左下边最先也是“舟”字。“前”,古文字从舟从止,意思是脚在船上不动而前进。还有“朕”,字本义是指舟船之间的缝隙,左边最初是“舟”字。

(三)“止”

1.“止”字甲骨文,是脚趾的形状,有“止”旁的字大都跟脚或走路有关系。如:“步”是两只脚一前一后在走路,“武”像人拿着武器在行走,“此”最早的意思是人停止在那里。

2.“夂”的小篆,其实就是“止”的反写,也是像脚的形状。所以从这个偏旁的字也大都与腿脚有关系。如:“夏”,字本来就是一个手脚齐全的人形,“各”下面的“口”表示门坎,本义是到达。“复”,本义就表示返回。

3.“前”其上半部分也是“止”的变形,只是现代汉字没有建立这个部首。

(四)“刀”

1.“刀”甲骨文,字形就像一把刀,有“刀”字大都跟刀具或者使用刀具有关。如:剪、切、劈。

2.“刂”:“刀”字在右边时大都写成“刂”,如:刻、剑、割、刮。

3.还有“辨”“班”中间的部分也是“刀”的变形,只是现代汉字没有建立这个部首。(辨别、区分),(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表示分割玉)。

(五)“心”

1.“心”:像一颗心脏的形状,有“心”旁的字大都跟心理活动有关,写作“心”字时一般出现在上下结构的下部分。如:愿、意、忘、想。

2.“忄”:当“心”写在左边时往往变成了“忄”,如:恨、怕、悔、快(本义是心里愉快)。

3.“”:这个也是“心”旁的演变,如:恭、慕。

(六)“水”

1.“水”,像水流的形状,从“水”的字多跟水有关,如:浆、淼(水大的样子)、泉、汞。

2.“氵”,当“水”出现在字的左边时,往往写成“氵”,如:江、河、湖、海。

3.“”,这个部首也是“水”的变体,只是现代汉字从这个部首的字,现在看起来好像与水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它们的最初意义还是与水有关的。如:泰(从廾从水,滑也)。

4.“冫”:从这个部首的大多与寒冷有关,但是有些也是与水有关的,大概是因为在汉字演变过程中,漏写的缘故。如:冲(繁体字写作“沖”,是水流向上涌动的形状)、减(繁体字写作“減”,本义是水流减少)、决(繁体字写作“決”)、净(繁体字写作“凈”,是指水清洁干净)、凑(繁体字写作“湊”,是说水边的人聚集)

(七)“目”“臣”

1.“目”字是眼睛的形状,有“目”旁的字大都跟眼睛有关系,如:眼、睛、看、睁、盲、眉。

2.“臣”,甲骨文字形“”,是竖着眼睛的形状,古代奴隶和战俘都是低着头看人,所以人们用竖着的眼睛“臣”字来表示臣民、臣仆的意思。从“臣”字旁的字也大都跟眼睛有关系。如:“卧”字小篆“”像人伏在几案上休息时睁眼看人,眼睛的形状是竖着的。“监”(繁体字“監”,小篆体“”),像一个人俯首睁大眼睛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自己的面容。“望”字甲骨文字体“”,像一个人站在土堆上睁大眼睛遥看月亮,后来人们为了增加字的表音能力,就把左上角代表眼睛的“臣”换成了形体相近的表示读音的“亡”。“临”(繁体字“臨”小篆体“”),文字形像一个人睁大眼睛在俯视。

(八)“王”

1.“玉”字(小篆体“”)古文字像三片玉串连在一起的形状,“王”字(小篆“”)的古文字不同,一个是三横距离相等,一个是上面两横距离更近。“玉”字做左偏旁时,写成斜玉旁。如:珍、珠、环、琢。在其他部位时,有的写做“玉”,如:莹、璧、玺。有的写做“王”,如:弄、班。

2.但在文字演变过程中有一种情况基本都换成了“王”旁,而它们最初是与“王”没有任何关系的。那就是“望”“圣(聖)”的下半部分的“王”。如:“望”,它下面的“王”就是“人”和“土”合成了“ting”(其实就是“壬”旁的最后一横加长了,但与“壬”旁不同),后来再改写成“王”。

二、部首演变方式

从上述部首演变所列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部首的一些演变方式。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分化

许慎的“部首”说是在分析汉字小篆形体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汉字表意特点而创立的。但是汉字经过隶变,其符号性更强,象形性逐渐减弱。这就必然使原来的独立的象形部首分化成了若干个更倾向于符号性的部首了。如本文上面所列举的“火”分化出了“灬”、“”,“水”分化出了“氵”“”。

(二)混同

所谓混同,是指几个部首来源不同意义迥别,只因形体相似而互相混同了。如上面所举的“月”“肉”和“舟”,因为三个部首原本是意义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因为古字形相似,所以一些从“舟”部的字演变成了从“月”,从“肉”的字也演变成了“月”字旁。还有一些没有列举到的,如“艹”与“”,由于“艸”与“”的字形比较相近,所以很容易混同。“笑”的“”就是由“艹”讹变而来的。

(三)归并

归并就是把一些不同部首的合并为一个部首。其情况主要是因为部首中所隶属的字很少而被归并。如:将“入”归入“人”部。因为自古以来隶属“入”部的字就极少。现在的《辞海》和《新华字典》都把“入”部归入“人”部。其次一个原因就是把以前重体的部首归并,如“木”和“林”,把“林”归入“木”部。

(四)精简

汉字需要精简,部首也不例外。在《说文》的540部中,有很多只有部首而部中却没有一个字。如:“丙”“丁”“壬”等等,部内无字,部首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那些部内无字的部首基本都被删掉了。

很多部首的演变并不是单一的方式,如上述列举的“水”,它既存在分化,又有混同(“冫”与“氵”的混同)。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说那个部首是按哪种方式演变的。本文认为了解以上四种方式是在学习现代汉字部首中尤为重要的,尤其是“分化”和“混同”。熟悉这两种方式更能使我们对汉字的形体演变脉络更清晰地掌握,在现代汉字教学中更好地利用部首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黄伟嘉,敖群.汉字部首例解[M].商务印书馆,2008.

[2]姚敏.现代汉字理据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2).

[3]李香平.汉字教学中的文字学[M].语文出版社,2006年12月.

汉字的演变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字、妇女地位、演变

中图分类号:H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在中华名族近万年的历史中,妇女地位几经浮沉。大抵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地位极尊,我们可以称之为女权制时代。父系氏族公社至殷商时期,妇女地位处于由尊至卑的转折和过渡中。周代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妇女地位极卑。至其地位回升从而男女平等,则是近代之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汉字与其有着密切联系。

一、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权制时代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氏族社会中出现了简单而合理的分工,妇女从事的采集与比男子从事的狩猎相比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对维系氏族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妇女在氏族公社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遍受到重视。原始社会处于人类的婴儿期,人们尚未懂得性生活和生育的必然联系。女人生育这一现象赋予女人一种神秘的力量,除此之外,界定父子关系远比界定母子关系来的复杂,除非母亲认定,否则无法判断谁是孩子的父亲。那么,女性在原始社会这种神秘的生殖力和后代的确认能力使其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受人崇拜。在早期的文字中,也保存着女性极尊地位的影子。

(一)“母”

许慎《说文》日:“母,牧也。从女,象怀子之形,一日象乳子也。”甲骨文和金文的“母”都是在“女”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点,这两点是的标记,女性的在生殖后膨胀起来,“母”字正是抓住这个特征而形成的。这种形体上的结构特征传递出女性与“生命的创造者”之间的联系,说明女性在生殖后所受到的崇拜和敬仰,突出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崇高的地位。

(二)姓

“姓”字《说文》曰:“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而赐姓。’”“姓”字由“女”、“生”二字会意组成,“生”本“像草木生出土上”,“女”则表明女性为人之母。这样“姓”字就表明人由谁而生,是血统的标记。古代书籍中保留至今的一批古姓,如:姜、姬、姚等。姓是人类的本源,古有“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说法,可见自古人们就把姓氏看的极其珍贵,这些古姓的存在也说明了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妇女地位由尊而卑的转折点

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和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发展,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于是母权制自然过渡到父权制。然而这种权利的转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女性为了不失去其权利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男权和女权保持相对程度上的均衡。父系氏族社会至商代是妇女地位由尊而卑的缓慢的过渡阶段,从当时一些复杂、特殊的社会现象即可考察:女子参政、先妣受祭,女偏旁字做地名和姓等。但与此同时,也有诸多现象说明其地位较以往而言正逐渐降低。甲骨文中有六十多个商代参政的妇女名字,如妇好、妇娘等。“帚好”即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之一,谥为“司母辛”。“辛”是殷礼祭日中十分高贵的天干,王族的高祖的祭祀都在辛日举行。可见她身份的高贵。

综上可见,父系氏族社会至商代,女性不是纯粹男权的附庸与社会边缘角色,女性极尊的社会地位虽然受到男权的冲击,但男尊女卑的秩序是不明显的。她们频繁地活跃在社会舞台的各个领域中并从事后来只有男性才有权从事的各种职业。

三、周代以后――女性沦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周人特别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发明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当时主要的生产劳动中,男性占据统治地位,控制着经济大权。妇女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逐渐被非社会性的、繁重的家务所取代。这时的人类社会已进入少年时代,他们逐渐意识到:女人能够生孩子,并不是因为女性拥有神秘的力量,而是男女结合的一种自然现象。男性认识到自己在繁衍后代上所做起的决定性作用和所做的巨大贡献时,女性的崇高地位正一步步走向瓦解。此外,私有制更是加速了妇女地位由尊而卑的转化,妇女沦为男性的附属品,丧失了独立自由的人格。从文字角度考察,则可见诸于以下三方面:一是对卑微、低贱的称呼,如“奴”、“婢”等;二是邪恶而不正当的行为,如“妒”、“奸”等;三是丑陋的外在和污秽的内心,如“嫫”、“婪”等。

甲骨文的“奴”和“女”有一定联系,“女”字是一个端庄正坐的女性形象,表明女性地位的尊贵。而“奴”字表现的是一个被反绑着手、跪着的女性形象,体现出这只是一个被俘虏者,只是男子争夺的战利品而已。在金文中,这个情形被一只男性的大手形象地表达出来,更突出了女性任人摆布的地位。

四、近代社会以后――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从一些表示美好意义的褒义词中可以看出妇女为争取平等地位所做出的努力,如“婉、娴、娟、媛”等,这些是男女创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词,是女子优良品德的体现。妇女作为社会一大群体,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推进社会变革和前进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妇女解放运动早在辛亥革命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就已轰轰烈烈地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更是将“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抓,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实践证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实现男女平等对推动社会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字的演变范文第5篇

“乙”字的本义为鱼肠,但后世这个本义完全不用了。我们看看“乙”字的字形是不是有点像“鸟”的形象:上部左弯为头,中间曲状为腹,下部右弯的末端为尾。所以古人又把“乙”字当“燕子”讲。比如:“非凫则乙。”这里的凫指的是野鸭子,意思是说:不是野鸭子就是燕子。“乙”字还有表示暂停的地方之意。《史记・滑稽列传》中有“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这个“乙”字就不是燕子的意思了,而是指画“乙”字的形状做符号,这是古时候读书时标志暂停的地方。这句话的大意是:读书时,从上面读下来,停住了,常用“乙”字符号勾住。所以今天我们在修改文章时,在文章中勾进增补的字也常称为“涂乙”。

至于“乙”字在天干中排列为第二位,这是一个假借字,与“乙”字的原义无关了。

“乙”字是个部首字,也正是因为“乙”字又像云气之状,所以“气”字就在“乙”字部首里了。

“气”字是个象形字。1.是甲骨文字形。你们看这三条线像不像浮在空中的云气。2.是金文字形。3.是小篆字形,都与甲骨文的字形相似,仍可见云气之形状。4.是楷书繁体的字形,5.是楷书简体的字形。从“气”字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本来很简单又象形的字演变到楷书反而变得更复杂了,在“气”的下部又增加了个“米”字。变成了外声(气)内形(米)的形声字,表示馈赠之意啦。比如《左传》:“齐人来氟诸侯。”这句话是说:齐人以物来馈赠诸侯。古人为了更加明白的说明事物,不嫌繁琐,所以后来当“馈赠”讲的“氯”则又加了“食”字旁,成为左形(食)右声(氟)的新形声字“甑”了,你们看麻烦不麻烦。而“氯”字当“天氯”、“氯味”中的“氯”用时,就不再使用“气”字。直到新中国成立实行汉字简化字的时候,有的字又借古体简化字形,就将“氟”字费掉,写成了“气”字。好家伙,几千年了,绕了一大圈又回来了。想想,也真累呵。

“气”字的本义为“云气”。由“云气”又可引申为“天气”,“气候”之义。我们经常听到“养气修生”里的“气”字则与“天气”无关,那个是中医学中指人的“元气”,是一种无形的“气”。

“人”字是汉字中笔画最简单的字之一,别看笔画少,它指的可是万物之灵的“人”。1.是甲骨文的字形,其形状如面朝左站着的一个人形,上端是头,向左下方伸展的一笔表示的是臂,中间是身体,身体以下是腿。2.是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字形十分相似。3.是小篆的字形。表现腰部的弯曲更大了一些。4.是楷书的字形,一撇一捺一点也看不出“人”的样子了。

用“人”组成的词非常多,不过我们在阅读和使用时有几个词是应当注意的。如《尔雅・释木》中的“核人”,其实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果仁”的意思,在这里“人”与“仁”是通用的。当我们偶尔看到一些老中医开药方时写“枣人五钱”,可千万不要笑话人家写错了,其实把“枣仁”写成“枣人”是有古代典籍根据的。

“人”字是个部首字,凡由“人”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比如“仆”、“伏”、“介”、“从”、“体”等字。

“匕”字是个象形字。1.是甲骨文的字形,表示一个面朝右侧立的人形。《说文》认为“从反人”。2.是金文的字形,仍像人形。3.是小篆的字形,颇像“比”字的一半,也是“人”的形象。4.是楷书的字形。

如果你认为“匕”字像“匕首”之形,这是不对的。因为从甲骨文、金文的字形来看,“匕”字根本不像“匕首”,而似人形,其本义为“人”。在卜辞中“匕”字与“媲”字为一字,应为女名。由人扩展及动物,如“牝”从“匕”,指的是雌兽。但其本义在后世已消失。 那么“匕”字又因何为“匕首”之义呢?说来话长了,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有:“匕入者三寸”一句话,这是指箭头射入三寸的意思,以后又从“箭镞”中引申出“匕首”义来。如柳宗元《古东门行》:“冯敬胸中函(插入)匕首”。意思是说:冯敬的胸膛被短剑刺入。短剑又可称为“匕首”。这个“匕首”就是我们今天所指之物了。

“千”字也是汉字中笔画最简单的字之一。但是,对这个“千”字的本义解析历来不一。在此,我们也暂不做探讨和说明。1.是甲骨文字形,中间实为“人”形,下部附加一个短横是个指事符号,表数目,以区别于“人”字,所以“千”字是个指事字。在甲骨文中“二千”就写作“千”,“三千”就写作“千”等。2.是金文的字形,已看不出“人”形了。3.是小篆的字形。4.是楷书的字形。

《说文》:“千,十百也。”这是正确的,但又说“千”字“从十”。对这个说法,后世就有争论了。因为我们在前面已讲过,在甲骨文中的“十”实为“七”,而“I”才是“十”。当然,这是古文字中的争论,我们能做到了解就可以了。

在汉字中能保持本义古今一致的不是很多,但“千”字的本义古今是一致的――“十百为千”。

与“千”字组合的有一个词为“千古”,“千古”一词在古代有两个意思。其一,是指时代的久远。如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固亭有怀》一诗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其二,是指人死了,也就是“一朝永别”之意。如《新唐书・薛飞传》:“岂其一朝成千古也。”“千古”为哀挽死者之辞,至今仍在使用。

“仁”字是个会意字。1.是甲骨文字形。其上边是个“人”的侧立之形,下边的“二”是“重文的记号”,也就是说仍然是个“人”。其意思是“人”与“人”相处。那么“人”与“人”相处就要讲“仁”了。2.是小篆字形。3.是楷书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