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我探索总结

自我探索总结

自我探索总结

自我探索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研究专项(2011FSZJ01)

1 问题提出

按照Super的生涯发展观点,15―25岁是人生的职业探索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包括了解职业信息、选择职业生涯方案、决定职业以及开始工作,大学生正处于这样一种探索阶段,此时的职业生涯探索对其整个人生的生涯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并不强,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危机的到来,促使许多大学生开始逐步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从而进行一些职业生涯探索和尝试。但在此过程中,由于个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由探索本身带来的动荡、不安、怀疑、努力、试探与不确定,大学生常常会出现抑郁或焦虑的情绪,显得无所适从。

考虑到样本的特殊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职业目标有限、教育教学方式统一的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作为被试群体。期待发现高师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的独特性,从而帮助师范类学生尽可能地减少职业生涯探索过程的盲目性,理性做出职业决策,顺利择业就业。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阜阳师范学院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包括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理科、文科、艺术体育科学生。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23份,回收率85.3%,经过筛选和统计整理,保留有效问卷965份,有效率94.3%。

2.2研究工具

采用由曲可佳(2009)编制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问卷》,该问卷共39题,包括五个维度:即自我探索、环境探索、自我-环境匹配、探索信念、探索意向。其中自我探索指个体对于自我内部特征,如人格特征、价值观、兴趣和能力的了解和评价;环境探索,是指个体对于不同职业的性质、内容和前景等各方面职业信息的了解和认识;自我-环境匹配度探索指个体在了解自我特征的基础上,寻找与自我特征、需要和能力相匹配的职业发展方向;探索意向指个体对于职业生涯探索所持有的态度中具有主动倾向的动机;探索信念指个体对于职业生涯探索意义和价值所持有的一种认知。

问卷采用5点式计分方式,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计算各维度项目的平均分作为各维度的得分,各维度均分之和为维度总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的探索程度越高。各维度内α系数在0.78-0.91之间。本次研究中五个维度α系数依次分别为:0.78、0.84、0.83、0.91、0.79。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3.1.1《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问卷》信度分析

对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见表1-1。由表1-1可以看出,《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1-0.83之间,且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同质性,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3.1.2《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问卷》效度分析

根据心理测验理论,一个问卷的总分与各分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作为衡量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标。本研究的内容效度见表1-2. 由表1-2结果可以看出,该问卷总分与5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呈非常显著水平,这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2高师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特点

3.2.1高师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总体特征

根据高师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高师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发展不平衡。从各分量表的得分来看,探索信念得分最高,其次是自我探索维度、环境探索、自我与环境匹配探索、探索意向。此三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差异非常显著。且从各个维度的配对T检验的结果发现,各维度均分差异显著。同时,从数据中还可以看到,探索信念的标准差较小,离散程度低,而探索意向的标准差较大,离散程度高。

3.2.2高师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以年级和性别为自变量,职业生涯探索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年级主效应显著,F(15,2877)=8.037,P

3.2.3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专业差异

以专业为自变量,以职业生涯探索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专业主效应显著,F(10,1912)=1.93,P

2 右上角的字母代表存在显著差异的组别:a=文史专业;b=理科专业;c=艺术体育专业

3.2.4城乡与是否独生子女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比较

以不同生源地(农村、乡镇、县城和城市)和是否独生子女为自变量,以职业生涯探索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源地的主效应显著,F(15,2865)=2.432,P

4 讨论与分析

4.1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整体特点

从整体上看,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水平整体较好,但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最高得分25分,最低分11分,标准差为2.45,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

另外,研究发现在职业生涯探索的五个维度上,师范类大学生的探索信念的得分最高,说明师范类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探索意义和价值持有积极认知,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的师范类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职业生涯探索,且职业生涯探索对其求职择业和未来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4.2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年级

从年级的角度来看,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在不同年级间变化明显,总体上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水平随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水平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和大三。经过进一步比较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差异(见表4-4),可以看出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5个维度在年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各维度的发展趋势又有所不同。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可能与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有关。刚上大学的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信心与期待也充满了困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大学生活学习的未知性是导致大一学生职业生涯探索水平较高的原因。进入大二后,大学生逐渐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的环境、方式,因此对外界环境的探索动机降低,而此时又处于对职业生涯目标的探索期,此阶段的探索任务在于发展职业兴趣、确立职业价值观,这些任务的完成都与了解自我特征密切联系,因此到了大二,更多的高师学生开始关注自我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大二也是专业课开始的时期,这时但由于对专业的认识还很不够,对职业与未来发展的思考也很不清晰,因此环境探索及探索信念和意向的得分都不高。而到了大三,许多学生对专业已经有比较多的了解,职业目标逐渐明确,因此又重新开始思考专业、前途、发展和自我的关系,同时开始为实现职业目标而进行针对性的准备。因此,大三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水平有所起伏,尤其是在环境探索和自我与环境的匹配度上探索水平起伏明显。

4.3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在环境探索和探索信念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而自我探索、匹配度探索和探索意向上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师范类大学女生认为职业生涯探索更有意义和价值且在职业信息的搜索上表现更突出。这与国内部分研究不太一致,李亚真(2005)、王辉(2008)发现在生涯探索上大学男生比女生更成熟。究其原因可能与师范类院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师范院校女多男少,女大学生少了一些性别自卑感,也多了一些竞争机会,尤其是在兼职或某些专业实习方面实力更强,因此在环境探索上表现的比男生更积极。而严峻的就业压力更容易使女生产生危机意识,因此表现出高于同年级男生的探索信念。而在其他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这与陈欣怡(2000)的研究结论一致,她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在生涯探索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推断这可能与日趋变化的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态度观有关,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态度观已逐渐进入中国社会和家庭,同时由于高学历女性所承担的双重社会角色将给她们带来更大的生涯发展压力,因此高师女生表现得更积极也是可以理解的。

4.4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专业差异

在职业生涯探索的五个维度上,不同专业的师范类大学生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差异(除了自我探索外)主要集中在文科与理科师范类大学生之间。文科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显著高于理科生。这主要与文科专业性质和择业范围较宽广有关,理工科的学习负担较重,相比较而言,文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要更多,对职业生涯的思考和行为也更多,因此其职业生涯探索水平要更高。

4.5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城乡和独生子女差异

自我探索总结范文第2篇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每天的教学实践结束后应该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思考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并根据反思实践调整教学策略,真正把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在反思中,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和调整预设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确定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并思考为什么适宜或不适宜。教学活动的反思、总结教学智慧的碰撞中,教师获得了新的理念,新的经验和启示、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为细致地避免了重复失败,同时通过不断反思实践,认真分析失败和成功原因,并进行反思总结,逐步加深对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逐渐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教学 反思 教学经验 幼儿发展

反思,是以原有的教学经验为基础,以典型的教育事例为线索,以关键性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反思总结、自我领悟、自我构建,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讲究实效、更加追求真实、更加注重细节,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成长。

教学反思是我在每天的教学实践结束后必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帮助我总结经验、思考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并根据反思实践调整教学策略,真正把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在反思中,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和调整预设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确定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并思考为什么适宜(或不适宜)。下面是我对大班“沉与浮”科学探索活动的三次不同结果的情况分析和反思。

一、奇思妙想激兴趣

科学活动“沉与浮的探索”我曾在大一班中组织过,当时,我们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如回形针、小石子、卡纸、泡沫、橡皮泥、牛奶盒、饮料瓶、小木棍等等。孩子们探索的热情很高,想出了许多好办法进行沉浮转换,在小木棍两头插上橡皮泥团,制成小哑铃,让冰棍棒沉下去;把橡皮泥压扁了,放在牛奶盒上,这样橡皮泥就浮了起来。

这次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幼儿想到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进行沉浮转换。在幼儿在活动中兴趣很浓,在自由的空间里,他们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在这个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探索,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促进每个幼儿的潜能发展,真正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很符合新《纲要》的要求。

二、材料提供助探究

通过反思,发现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很感兴趣,而且又能有效地发展孩子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培养孩子探索精神以及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次,我又把它纳入大班内容,帮幼儿准备了与上次类似的材料,还精心准备了大量的吸管,期待着幼儿能将吸管做成“木筏”成为沉浮转换的辅助材料。整个活动中,幼儿探索的兴趣一直很高,我对幼儿进行沉浮转换的办法和需要我帮助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细心的观察、了解、统计。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远远不及上次活动那样富有创造性,大部分幼儿只是简简单单地把沉在水底的物品放在了可以浮在水面的材料上,即将泡沫板当作由沉到浮转换的唯一工具,把会沉下去的东西搁置在泡沫板上面就完成了操作任务,而没有探索其他的转换办法。我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教学内容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经过反复思考,并一一对比两次投放的操作材料,我终于发现问题主要在操作材料上,由于两次活动提供泡沫板的大小不一致,导致最后效果很大一样。第一次活动中的泡沫板比较小,只能实现个别物品的沉浮转换,这样,幼儿就必须开动脑筋,想出更多的办法来尝试才能获得成功。而第二次活动,我提供了大块的泡沫板,能将所有的小物品一起放在上面,幼儿几乎不用动脑筋就能解决沉浮转换的问题了。我再次体会到材料提供对于幼儿的学习特别是探索性学习是很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果。这个事例说明不是幼儿不肯动脑,简单模仿,而恰恰说明了本班幼儿发展水平普遍处于需借助外部因素完成沉浮转换的阶段,尚末达到通过改变物体的自身条件实现沉浮转换的水平。通过不断反思,我认为当幼儿不具备变化物体自身条件引起的沉浮状态转变的经验时,借助可以沉浮的物体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就是其独立完成任务时所能达到的水平。

三、支持探索善引导

如何发挥材料的隐性指导作用呢?我意识到大块材料需要准备,但不宜过多,这样就会促使幼儿在获得成功体验,强化学习动机的同时,因材料不足而引发新的探索,为此,我又准备了第三次活动。活动一开始,我就提出明确的要求:“你有什么好办法让沉的东西浮上来,猜想一下子你的办法会有什么结果?事实是怎样的。怎样让别人知道你的做法?”以此增强活动的计划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并引出“记录”方法的运用,培养幼儿求真求实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活动过程中,我详细地观察着幼儿的操作行为,当我发现,在活动过程中成成小朋友无法把牙膏皮浮起来时,我及时给予了间接的帮助,让他在教师的暗中帮助下自己获得成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对此,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在组织每一个教育活动时,特别是当幼儿在动手操作探究时,我们应随时关注幼儿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善于及时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观察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并及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体验到参加活动并成功的快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我认真观察、分析每位幼儿,对那些借助漂浮物完成转换的幼儿,了解他这种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还通过拓展提问幼儿:假如不用这些大块材料,能不能让沉下去的东西自己浮上来呢,使幼儿面对挑战认真思考,开始新的一轮探索活动,从而生成了下一次探索活动。

自我探索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自主探索 自主发展 教学模式

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自主探索正是一种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理念,我在教学中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和“引导自主探索,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了“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实践应用—反思体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获得发展。

一、设疑激情,注入发展动力

教学初始,使学生“有疑”,乃是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究,推进学习过程即时进入有效情境的重要步骤。而“有疑”门道之一,即需教师的精心设计。

“疑”是探究的起点,有疑才能产生“认知冲突”。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出示课题后,我就刻意设疑:“看到课题,同学们想到什么?有什么问题?”学生在静默片刻之后“问题四出”。其中有一个学生说:“看到课题,我想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又想到了商不变性质,我猜想分数中也可能有类似的性质。”我惊喜万分,立即顺水推舟:“你说的‘可能有类似的性质’,那么你能先讲讲商不变性质吗?”学生欣然圆满作答。这里,不难看出,是学生自己联系已知并进行了大胆推断,这其实等于是学生自己找到并初步明确了学习的主要目标,初步搭建了一个自主发展平台——尝试完成了温旧知新的意义建构。在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之后,探究新知的时机遂然而生。这样设疑激情能唤起学生上课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学习动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二、引导探索,开发发展潜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即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主动融入自主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之中,通过观察、操作、思忖、交流等方法探索新知,并从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首先分给每个学生三张一样大的长方形纸条(每张纸条上的阴影和空白部分各占一半),让学生随意将纸条折分成不同的若干等份再用分数表示出各张纸条的阴影部分。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有所发现。结果是鼓舞人心的——学生通过一阵沙沙的“手工活动”,得出了多样化的答案:“三个分数虽然不同,但它们实际上是相等的”;“我从左往右看,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在扩大,从右往左看,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在缩小”;“我发现分子和分母扩大和缩小的倍数都相同”;“我从左往右看,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我故作惊讶,随机取来一学生的“作品”当场展示,果不其然,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奥秘”探索已是“唾手可得”了。他们一个个“其喜洋洋者矣”因为是他们自己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感悟了抽象概念中所蕴含的奥秘。这就是自主探究的魅力所在。这样,问题让学生去揭示,知识让学生去探索,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归纳,使学生学会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演绎推理等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见,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前台,给予他们自利和探索时空,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学习。

三、重视应用,拓宽发展渠道

新的课程观认为,学习数学知识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掌握学习,并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懂得运用有效方法探索新的问题,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

实践应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场的信息反馈,不但可以让学生巩固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还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差异,为后续学习提供策略依据。因此,我根据学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多层次的课堂练习,让学生“皆大欢喜”,人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规律应用阶段,我力求紧扣重点,精心设计新颖、多样、层次分明、由浅入深的练习题。基本练习,旨在巩固知识,认识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的重要性,知道性质的用途;综合练习,旨在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拓展练习,旨在拓宽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选择练习,旨在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但这还不够,高品位的训练应有创新的成分。我于是特意设计了一个紧贴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训练题:应用今天所学的新知编拟奇趣的童(神)话故事。结果,学生各自凭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之“双翼”,编造了一个个“精妙的奇闻”。其中有个故事是这样的:“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四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甲猴子一块。乙猴子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于是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了乙猴子两块。丙猴子更贪,硬说要三块……”此时学生已进入了数学的乐园,遨游在创新的自由天地。

四、总结反思,体验发展愉悦

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具体数学问题时,他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这是一种强有力而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一旦有了这样的体验,就会产生再体验的情感、愿望。如果他能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继续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这种内在需求就会持续加强,“会探索”和“爱探索”双翼齐飞,教学已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自我探索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探索;人生规划;辅导体系

中图分类号:D9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179-02

职业生活对犯罪人的再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为犯罪人出狱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对于他们重返社会、重新规划人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价值观的一部分,职业心理、职业价值取向又是犯罪个体自我实现的重要渠道,也影响着犯罪人未来的行为选择。特别是未成年犯,他们还处于人格的塑造期,对于他们的刑罚和管教更应趋于理性、缓和,帮助他们进行适当的人生规划,最终实现由“失足少年”向“良好社会人”的转变。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早期以来,随着职业理论的成熟,职业探索的理论也发展起来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S·P.Mailand)在1971年全美中学协会年会上提出了关于人生规划的生涯教育,以期“治理”失学、失业和社会骚动。继美国之后,英国、德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纷纷采取立法等措施,积极开展有职业倾向的人生规划教育。

我国的未成年犯管教系统,特别是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系统已经十分重视未成年犯的心理矫治工作,但这些工作主要还是着眼于未成年犯已有问题的解决,对他们未来人生发展的规划性指导还有所欠缺。未成年犯职业探索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二、未成年犯的职业探索现状

为了解未成年犯在少管所内的职业探索状况,研究者对江苏省句容少管所的未成年犯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选择了国内张淑华、施国春于2006年对Stumpf.S.A(1983)等人编制的职业探索问卷(CES)的修订版,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针对未成年犯的量表修订,修订好的量表,一方面,可分为职业认知探索和职业行为探索,另一方面,又可分为职业自我探索和职业环境探索。通过SPSS13.0软件经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一)未成年犯职业探索的总体现状

职业探索量表分五级评分,“1”表示很少、非常不确定,“2”表示有些、不太确定,“3”表示一般,“4”表示较多、比较确定,“5”表示非常多、非常确定,总分范围是10—80分,分值越高,说明未成年犯的职业探索程度越高。通过数据分析,职业探索总分的描述性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平均值为46.8667,相比最高值80而言,并不乐观,再从均分角度来看(表2),选择“5”的人数为0,选“4”的人数也只占到了总数的16.7%,大多数未成年犯处于一般和较低水平。此外,从表2我们也可以看出,男性的职业探索状况要好于女性,经方差分析,Sig值为0.01,说明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这可能与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普遍高于女性相关。

(二)未成年犯在职业认知探索和职业行为探索方面的状况

从表3可以看出,未成年犯在职业认知探索和职业行为探索方面还是有些差异的,从后两项上看,职业认知探索状况要稍好于职业行为探索状况,不过,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差异并不显著。

再从具体题目上来看,第五题“你清楚你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吗?”选择“4”和“5”的人数比例总和达到了41.7%,其中“5”的人数占到了21.7%。说明有不少未成年犯思考过自己的职业需求。

在各选项上的百分比

在职业行为探索方面,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未成年犯没有或很少有人定过将来工作的详细计划。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们,要对未成年犯职业行为探索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相应的辅导。

表5 第十六题“定过将来工作的详细计划吗?”在各选项上的百分比 (三)未成年犯职业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现状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未成年犯对自我的探索要好于对环境的探索,这可能是由于他们与外部环境接触较少造成的。

表6 职业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得分在各选项上的百分比

例如,在职业自我探索方面,第14题“想过自己以往的行为对将来的工作是否有影响吗?”选择“4”和“5”的人数比例总和达到了48.3%,几乎达到了半数。而第3题在“对于外面的工作市场和环境,你了解多少?”上选这两项的则是极少数(表7)。

表7 第三题“对于外面的工作市场和环境,你了解多少?”

各选项上的百分比

三、未成年犯的职业探索特征

首先从总体上看,未成年犯的职业探索现状并不乐观,大多数未成年犯还处于较低水平或一般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未成年犯重返社会的再适应性。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帮助未成年犯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有效的职业探索活动。

其次,未成年犯的职业探索行为随机性强,规划性差,大多数未成年犯没有或很少有人定过将来工作的详细计划,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进行过良好的规划。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但有未成年犯主观上的原因,同时也表明少管所的职业辅导工作还未发挥良好的作用。

此外,通过具体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未成年犯对环境的职业探索活动明显有所欠缺,很多未成年犯不知道怎样去了解这些外部环境信息,将来出狱后该去哪里找工作。因此,未成年犯的职业探索行为需要少管所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强力支持和配合。一方面,在少管所内的职业规划辅导上要重视培养未成年犯对职业环境的剖析能力,尽可能多地提供外部工作市场和职业环境的信息;另一方面,社会有关方面和相关的企业尽可能地为未成年犯提供工作机会,为他们狱内和狱后生活的衔接提供最大的帮助。

四、未成年犯职业探索能力的辅导体系

(一)提高少管所对职业探索辅导的重视程度,完善各方面的配套设施

首先,少管所要充分认识到对未成年犯进行职业探索辅导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将职业探索辅导纳入到少管所心理辅导工作的体系之中,使人生规划辅导工作日常化、系统化。其次,在硬件配置方面,少管所要加大投入,针对未成年犯的特点引入沙盘、绘画疗法等,实现辅导方式的多样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分阶段在未成年犯中开展系统性、连续性的人生规划辅导。

(二)加强未成年犯对职业探索的自我认知,引导他们尽早确立职业目标

科学的人生规划离不开对自身的了解,因此,在少管所的职业辅导中,首先应引导他们对自我进行探索,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引导未成年犯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自我的能力及性格等。在此基础上,再引导未成年犯结合环境特征,尽早确定职业目标。当目标确立后,未成年犯就可以针对性地挖掘自我的潜能,为将来寻觅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三)引导未成年犯努力建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对未成年犯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他们再社会化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正向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人生规划辅导中引导未成年犯学会辨别支持系统对他们影响的利弊,挖掘父母、师辈、兄弟姐妹、朋友等角色的正向榜样作用,充分利用他们所提供的物质和信息支持,将他们的职业经验和人际关系网络转化为自身职业探索的资源。

(四)提高未成年犯对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的认知

少管所在未成年犯服刑期间就应尽可能地多向他们提供关于社会现状的信息,引导他们认清所选职业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状况、发展趋势等。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对所关注的职业在社会环境中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弄清职业环境对职业发展的要求、影响及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未成年犯实现职业定位,按照既定的目标和理想循序渐进地做出全面的规划,从而缓解他们的压力,增强他们重返社会、重新适应社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张怡.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构想[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2).

[2]张淑华,青少年职业探索发展特点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自我探索总结范文第5篇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中的教师定位

⒈设计者

有效的探究学习,不可能是由学生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这些设计包括探究学习的任务、探究学习的过程和需提供的材料、合作交流的时机和方式等几个方面,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精诚合作、乐于探究的教学氛围.

⒉组织者

“合作交流”的教学必须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组建时一定要注意合理性,能使每位学生都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对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需要的帮助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有效地组织他们运用已知的基础知识,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认知和掌握新的知识.在此期间,教师应着重于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必要时可给学生提供有关的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引导他们探究、创新.

⒊参与者、指导者和激励者

教师要自始至终参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指导学生如何围绕探究的问题去收集资料、准备材料;指导他们运用哪些知识、怎样的思路、什么方法去探索新知;在他们碰到困难时,用适当的语言激励他们通过合作交流的方法去克服困难;必要时还可亲自动手帮助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合作者、探究者、创造者.

二、创设“问题”背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如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等,使学生通过自己探究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数学中充分利用创设“问题”背景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主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满怀激情地学习.如,学习《四边形性质探索》中,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问题的探究当中.

三、巧妙设计学习“空间”,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数学课堂上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和交流的机会,学生才能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四边形性质探索》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让学生独立发现四边形性质,用几何语言写出四边形性质.因为每位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四边形性的性质.

2.小组交流.以4—6人为一小组,交流各自了解一些四边形性的性质结果,并说明理由.然后总结出本小组认为比较合适的一种结论.

3.全班交流,在小组的基础上,各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情况,使多数学生形成代识,并从定符合问题实际,接近四边形性的性质,老师进行前面总结.

四、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我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证明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加深学生对证明过程的认识,在主动探索中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证明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会用数学解决问题.教材中处处含有探索的内容,生活情景的再现——它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去挖掘教材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索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方法及应用实例

互动式探究就是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互动探究的学习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主动、开放、灵活的状态.下面以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等角对等边”定理的教学,简述这一方法的运用.可以归纳为四步骤:问题解决、同类变换、方法总结、扩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