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年教育论文

老年教育论文

老年教育论文

老年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老年人安度晚年应该是一个积极老化的过程

西塞罗认为“老年人不能积极工作”这个观点是片面的。老年人虽身体虚弱,不能担任年青人从事的体力劳动,但是,成就伟大的事业并不全是只依靠体力、速度和敏捷,有时需要依靠思想、声威和判断力。这些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而益发增强。因此,他认为老年人不仅要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而且要大力发扬老年人本身专有的深谋远虑和审慎的品格。他举例说柏拉图是在八十一岁高龄执笔写作时去世的;伊索克拉斯在创作《雅典娜女神节祝辞》这本书的时候已经94岁了,他的老师里昂提尼的戈尔加斯活到107岁也从未休止过研习和工作,因此,西塞罗认为只有愚蠢的人才把自己的错误和过失归咎于老年。为了证明老年人仍然可以不断的工作和学习,可以积极老龄化的,他还幽默地阐述了人的记忆力问题。“事实上,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位老人忘了他藏钱的地方。老年人记得与他们相关的一切。比如约定的开庭日期,他们欠谁的钱,谁欠他们的钱。而那些上了年纪的律师、大祭司、卜者和哲学家,他们的记忆力也是非常好的!老年人只要能持久的学习和钻研,就能保持良好的记忆力。”

2.老年人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来延缓老化过程

西塞罗认为,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征表现:童年脆弱、青年傲慢、中年峻厉、暮年老练,这些都是自然的属性,每个特征分别对应其相应的生命周期,但这无法表明老年人不能同时拥有健康。西塞罗说:“我很钦佩成熟的年轻人,更称赞怀有少年魄力的老年人。老年人只要做到这点,身体虽老,可他的心灵和精神是永远不会老的。”西塞罗认为羸弱不是老年人特有的,身弱的年轻人同样也会羸弱。他认为,我们应当抵御老年的侵袭,应该尽力弥补老年的缺陷。一方面,要向抵抗疾病一样同老年作斗争,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每天进行适当的锻炼,而且要注意饮食,以能够恢复体力为限,不要过度,成为负担。另一方面,还要关心智慧和心灵,西塞罗把他们比成灯火,如若不继续添油,老年便会使他们的光辉逐渐暗灭。

3.老年人应该加强修身养性达到健康老年化

西塞罗认为感官上的快活是自然赐予人类的最大祸端,它得寸进尺,疯狂地强迫我们去寻得满足。实际上,一切卑鄙的勾当,一切可耻的行为,都是因为追求感官上的娱乐而做出的。他认为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是理智,而其最大的仇敌便是感官娱乐。因为,我们受欲念支配时,节制是无能为力的。在欲念的王国里,美德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所以他认为,人到老年失去感官上的娱乐,“那是帮助我们解决了青年时期最严重的弊端,它是生活中最好的礼物”。正如西塞罗所设想的那样:想象一个人,彻底沉溺于感官娱乐时,他是失去理智,凡是需要思索、考虑的事,他都不可能去做。因此,他认为,“淫乐阻碍思维,是理性的敌人”。正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西塞罗强调和美德的对立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人的、情感并不是与道德、理性相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人只有在过度的情况下,才会失去理智,做出有违道德规范的行为;而道德标准的建立以理性为基础,以情感为依托。其次,需要理性的压制,使其与道德标准相符合。但是,西塞罗没有辩证的看待与理性的内在关系,而是更强调了它的论证说服力,即老年人从中解脱,是很幸福的事情。西塞罗的观点虽是片面的,但他委实论证了老年人在消弱后的另一番人生幸福景象,这也正是我们对待老年问题的可取之处。

4.坦然面对死亡是老年人积极老年化最关键的心态

对于死亡的临近,西塞罗认为,这同样不是让老年人不幸福的缘由。他说:“当人到老年,仍然惧怕死亡,这样的老年的确是不幸的”他对死亡的解释是:如果死亡等同于灵魂熄灭,那就不必介意死亡;如果死亡能使灵魂进入一个永恒的境界,那应该憧憬死亡。死亡不是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相对来说,青年人应该更恐惧死亡,事实上老年人已经比青年人活得长久了,青年所希望的延年益寿,老年人已经拥有了。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一个人害怕死亡,他的心怎么能平静?西塞罗让人们以自然的态度来对待死亡,他认为,凡是合乎自然的,都应视为美好的,没有什么比老年人的死亡更合乎自然的了。年轻人的死恰似被洪水浇灭的烈火,而老年人的死则是油尽灯枯。年轻人的死亡是对生命的掠夺,而老年人的死亡则是生命的成熟,是人生之旅安息的港湾。因此,老年人暮年生活中不该过分留恋,也不该无故放弃,而是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充分的利用老年。老年人对生死保持乐观的态度,因而会比青年人有更多的自信和勇气。他举例说,当僭主皮西斯特拉托斯问梭伦依仗什么胆敢和他对抗时,梭伦回答说“老年”。这是因为老年人能更好的理解生命与死亡,所以,老年人无所畏惧。

二、西塞罗的老年观及其对当代我国老年教育的启示

联合国规定,凡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者,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都可以判定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速度快、规模大。截止到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超过了2亿,是人口比重的14.9%。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推进和开展老年教育事业,是应对老龄化的基本途径,也是必要措施。尽管我国十分重视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层次的推进和开展老年教育,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亟待解决。西塞罗在《论老年》中阐发了健康、乐观的老年观,并做了精辟论述,对当代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1.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年人的再社会化

西塞罗说:“轻狂是年轻人的特性,持重是老人的优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品质日益增加。他强调老年人应该积极参与工作,发挥老年人自己特有深思熟虑和审慎的优势。而1982年在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也指出的:“老龄只是每个人的生命期、事业和经验的自然延续,而他的知识、能力和潜力在整个生命期一直存在。”这都肯定了老年人的价值,而且强调了老年人有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应有的权利。因此,应对老龄化的基本途径和必要措施就是大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并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但事实上,我国的老年教育只注重丰富老年闲暇生活、陶冶老年情操,而相对弱化了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致使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滞缓。为此,在开展老年教育时应肯定老年人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制定系统的规划,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为“老有所为”和“老有所用”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老年保障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缩小代沟,协调代际交换关系,保证“老有所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

2.注重健康教育,提升老年人的生命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完好状态”。人到老年,身体各项机能开始逐渐退化,出现抵抗力减弱、经常生病的现象,因此健康往往是老年人最重视的问题。老年教育要重视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让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年人受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所限,对一些老年性疾病,未能及时发现,以致延误就医。有的老年人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养成不良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开展老年教育,大力宣传推广老年健康知识,可以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自身的身心状况,提高健康保健意识,把疾病消灭在萌芽时期,节省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另外,老年人退休后,在社会上,由劳动生产者向消费者转变;在家庭中由家庭主角向从属角色。很多适应能力不强的老年人,角色定位不准,感受不到存在的意义,便会出现孤寂、空虚甚至绝望的心理。若不能正确处理这种消极情绪,便容易封闭自己,进而逃避社会。而我国传统的老年教育以养生为主,只注重外显状态的健康长寿,相对忽视其内在心理健康,致使老年人陷入内心空虚的生活状态很普遍。因此老年教育在强调养生教育的同时要格外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老年人的心理郁结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不但可以缓解代际矛盾和社会矛盾,而且有利于消除孤寂感和失落感,更能够延缓衰老。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让老年人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老年的生命熠熠生辉。

3.培养超脱的心态,积极享受老年生活

当前我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受经济条件和家庭结构变迁的制约,并不能自主的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又因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转变造成内心情感的巨大落差,致使老年人不能惬意的享受晚年生活。另一方面,人至老年,身体器官和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日益下降,其自身的整个感官也在逐渐削弱,致使老年人郁郁寡欢、懊恼不已。实践证明,郁郁寡欢的老年人往往在晚年生活中提早谢幕,而那些在晚年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却神采奕奕。因此,开展老年教育首先要让老年人适应生理衰退这一自然现象,养成“恰当”与“自然”的心态,帮助老年人认识到所处年龄阶段的独特性,调整和建立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催生老年人新的人生价值观。其次老年人通过老年教育可以接受新事物,汲取新营养,以科学理智和乐观豁达的态度看待自己、看待人生、看待社会。再次,老年人在老年教育中培养兴趣爱好,增加生活情调,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另外通过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老年人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能力。

4.以人为本,注重死亡教育

老年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从20__年起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老年群体已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群体的精神政治面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影响。老年大学是终身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做好老同志工作的重要途径。老年大学可让接受教育的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校针对老年人的思想状态和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人性化策略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老年大学 老年教育 思想政治 人性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活动,老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目的在于实现老同志的教育终身化、巩固老同志的政治思想、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其自身价值。实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员、理解学员需求,开设人性化的教育内容,制定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建设人性化的教育环境,真正关注老年同志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所需,促进老年同志的进一步发展。

一、提供人性化的精神需求

进入老年期后,人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会产生较大的改变,在应对这个改变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问题和矛盾,另外,老年同志的心理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特点。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不能良好的适应角色的转变,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和心理关爱得不到满足,渴望实现自身价值而身心机能衰退等。心理发展的特点:更加关注精神需求,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自我,重视自身的权益的维护和公平诉求。老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群的心理特点和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对老年同志充满热情、诚恳宽厚,关怀体谅他们,了解他们的处境和条件,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了解他们的需要,尽量满足学员的合理要求。

学员生病了有班委会进行探望,及时慰问;对于丧偶、空巢家庭按时随访,给予亲情化、精细化、人性化的生活帮助,使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得到慰藉;对于家庭生活条件不好的学员给予力所能及的帮扶;对于思想偏激、诉求方法欠妥的学员主动出击、认真听取他们的想法,用真心实意的关怀赢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通过人性化的服务去感染打动他们,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对于有悲观情绪的学员,特别是有烦躁情绪、易冲动、思想偏执的学员,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避免不良心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和理解学员,了解学员的真正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给予有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达到预期效果。

二、设计人性化的教育内容

老年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应当根据老年群体的特点,实施相应的教育内容,促进学员的身心健康发展。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优化、层次合理、重点突出,真正起到释疑解惑、提升思想的作用。老年同志已历经了几十年的社会实践和风雨洗礼,丰富的阅历使他们对生活和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真正被老年同志接受,进而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当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思想实际,多用事实来说明处于深刻变动中的当代社会现实;选择老年同志关心的问题,确定主题,要求具有理论深度和思想高度;注意扫除老年同志思想上的“盲点”,补充法律、经济、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多方面提升老年同志的综合素养,协助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结合学员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使内容体现层次性与循序渐进性,体现时代性与实践性。

具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课可采取以下措施:内容少而精,重点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老年同志坚守思想防线,保持革命晚节;采取授课辅导与小组学习,理论灌输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对于身体不好的学员可送学上门、送教上门;学员一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每次45分钟即可,学习中,学员可随时处理一些个人情况,不必一味追求遵规守纪;组织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如广场晨练、文体娱乐、民 事调解、互帮互助等,将政治思想教育融合在各种公益性社会活动中。

三、制定人性化的管理体制

具体的管理体制如下:⑴争取政府支持与主导:思想政治人性化教育需要物资保障,政府支持可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的补给有利于人性化措施的实施,例如设立班级、团队活动经费反馈、演出服装经费补助、参赛奖励费用等。⑵班主任、教师协调配合制度:班主任是学员和教师以及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联系的纽带,起到协调凝聚的作用;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对学员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配合学校的班主任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班主任和教师之间的协调配合即可促进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和效果。⑶班长沟通制度。每个班 级的班长负责学员、学校、教师、班主任之间的联系沟通,学员的部分建议和意见不好直接说出来可通过班长传达,反之亦是。另外,联络员的存在可密切各角色之间的联系,缓解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⑷骨干带头、互帮互助制度。班级的骨干学员在各方面有带头模范作用,学员中出现问题,首先由他们处理,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骨干学员还可及时带领班级同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学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有利于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员的和谐进步,更好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建设人性化的教育环境

建设人性化的环境可从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两方面来入手。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在整个学校教育中起着导向作用、继承作用、凝聚作用、调节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开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老年书画、摄影、文艺联欢活动;举办比赛、书法比赛、门球比赛等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用党的思想文化去占领老干部的业余文化阵地,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时俱进、以新鲜的信息构建学习结构,建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学校建设了思想政治内容的宣传栏,对于教师风采、先进学员、职工优秀人员公示;收集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老年学习、生活的言论,以营造向上、和谐的校园氛围。

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是老年大学的重要工作,而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成效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加强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制定人性化的学习内容和管理体制,建设人性化的教育环境等措施,使老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谨以此文,与广大同仁探讨老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如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老年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运动干预

适当的有氧运动能延缓并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根据患者的年龄、爱好、病情等方面制定不同的运动方案,一般餐后90min为最佳运动时间,保持1次/d,每次30min左右,可在公园、体育馆等人多的地方活动,以免出现紧张情绪。一般运动方式包括散步、下楼梯、骑自行车、打太极、做广播体操、轻松的家务劳动等。⑤家庭随访:由社区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每月1次的家庭随访,查看患者服药、饮食、运动、心理及血压情况,如有不足可给予进一步指导、纠正。观察指标[2]:于两组患者护理6个月后,观察其饮食、锻炼、用药、心理、定期查体等方面的情况,并采用SF-36生存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健康感觉、躯体感觉、睡眠状态、生活满足感、认知功能,每项均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所有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处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健康感觉(89.36±5.37)分、躯体感觉(83.67±6.68)分、睡眠状态(88.45±6.43)分、生活满足感(91.81±5.49)分、认知功能(88.64±5.5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护理后舒张压(83.28±10.26)mmHg、收缩压(128.89±10.25)mmHg,均优于护理前(t=8.9181、15.1444,P<0.05)及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老年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及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评价和干预的过程,其中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是核心。健康管理循的目的是调动管理对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护和促进健康,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的目的。

2、对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的意义

健康管理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通过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等方式帮助老年人建立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风险状态,远离疾病,并可以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1]

3、老年人健康管理实施的步骤

3.1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就是对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一次健康测评,科学客观地了解个体身体状态,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纳入到健康管理系统中进行动态跟踪管理。体检项目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调整。例如对于体型偏胖的老年人应该侧重于血脂、血糖及血流变的检查。

3.2健康评估及调理

根据体检结果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从整体上对老年人的健康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了解身体处于何种状况,然后确定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调理方案。

3.2.1处于疾病状态

对处于疾病状态的老年人应确定病因,明确诊断,给予及时的就医和用药方面的指导,并给予营养指导和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例如对于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要明确现在处于高血压的哪一级,并根据身体状况和血压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并在饮食和起居上对患者进行指导。

3.2.2处于亚健康和基本健康状态

对处于亚健康和基本健康状态的老年人应该从预防入手,在心理减压、饮食营养、运动保健、生活起居等方面给予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调理。例如对于体型偏胖的老年人虽然血脂、血糖及血流变检查是正确的,但仍然要注意定期复查,同时要调整饮食结构并加强锻炼。

3.2.3处于疾病预警、疾病前期状态

对处于疾病预警、疾病前期状态的老年人应从预防和改善入手,把好饮食营养关,进行系统的膳食指导,同时配合各种综合调理方法,以调理不适的症状,恢复健康状态。例如对于血糖异常,但有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应该要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和锻炼,同时适当配合食疗,如多吃一些如苦瓜、山药等有一定降糖作用的食物。

3.3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个人健康管理的后续服务可以根据个人及人群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2]健康教育是后续服务的一个常用手段。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老年人树立正确的营养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学会自我心理状态调整,让疾病远离自己。如对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可以通过发放糖尿病宣传手册,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并通过回访,随时了解患者血糖的变化和用药后的效果,并针对患者血糖的情况,根据需要对药物进行调整。

老年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老年教育 理论取向 运行模式 课程设置 承载主体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老年教育是世界性共同的课题”,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各国老年教育均得以相应的发展。我国老年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老年教育的发展差距,是举办范式、参与主体、理论指引、运行模式、市场机制等多元老年教育发展要素不同整合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理论取向、运行模式、课程设置、承载主体四个方面,对比分析如下。

1从老年教育的理论取向审视

理论取向是组织构建老年教育的哲学观,其实质是老年人被整个社会置于一个怎样的价值地位,老年教育如何提升、帮助、塑造老年人的问题。在“权利理论、福利理论、自我完善理论、终身教育理论、社会参与理论”的指引下,国外老年教育呈现出明显的“我有权利获得老年教育,政府理应为我提供接受老年教育这一福利”的主体基调,且在这一基础上,“通过接受老年教育,实现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保持社会适应性,坚持终身不退出的社会参与”成为绝大部分老年人的主流思想观。与此不同,“老年人仍被整个社会视为被抚养人口,甚至老年人也自认为是社会、家庭的累赘,这种社会地位不高、自我价值贬低和精神资源的贫瘠”是我国老年群体和社会普遍存在的思维观念,尤其在权利理论上,虽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老年的受教育权利,但与之相关的老年福利支持总体还不够,尤其是老年人进行自我完善和接受终身教育的意愿还不强,退休即退出社会的思想意识有待改变。

2从老年教育的运行模式审视

我国虽然总体上形成了集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为主力,正规化教育和非正规化教育于一体的多形式的老年教育,但从总体上看,与国外“政府保障利主导+非政府组织和民间机构广泛参与+市场积极推动”的老年教育模式相比,我国的老年教育尚处“政府补充利主导+非政府组织和民间机构零星参与”的阶段,无论是作为老年教育核心承载体的老年大学(学校),还是新兴的社区老年教育,其受众面都极为有限。作为一个60岁以上人口近2亿人的老龄大国,单纯的政府投入势必难以满足老年群体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市场机制、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理应在老年教育中发挥更多作用。最为重要的是,与国外高等学校普遍参与老年教育不同,中国高等院校对老年教育的参与和介入还不多,这是我国老年教育发展不足的重要肇因所在。

3从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审视

国内外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不同教育理念引导的直接结果,“实用主义”哲学观在国外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得到了极为明显的体现,并与其主导的福利理论、权利理论、社会参与理论等融为一体,形成了为老年人“退出职业角色――扮演新社会角色――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的一整套课程体系,有助于老年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和老年群体社会潜能的不断发掘。与此不同,我国老年教育课程设置明显属于“锦上添花”的“闲暇教育”和“自我陶冶教育”主导,从价值导向上将老年人置于“非必要的社会劳动者”的角色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老年人身上丰富社会经验的累积、大有可为的智力资源潜能以及人力资本价值,虽然有助于老年群体从长期的社会职业角色中解脱出来,追求生理闲适和心理超越,实现安享晚年、乐渡余生的中国儒家文化“尊老、敬老、奉老”的价值导向,但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从退出社会职业角色到走向生命终结,这期间的时间跨度明显延长,以60岁为基点的“闲暇教育”导向也在相当程度上有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浪费之嫌,且对于老年人更好地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总体上助益不大。

4从老年教育承载主体审视

教育承载主体是任何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是连接教育主体,整合教育中介、附着教学材料的综合体。国外老年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既有遵循教育规律的组织优化发展,也有基于福利、权利和人力资本增值考量的“功利化”政府推动。与此不同,我国正规有组织的老年教育具有明显的“老干部”教育倾向,与高等学校在运行机制、举办方式、参与主体、目标取向方面长期分属不同“轨制”。一方面,发展老年教育尚未作为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组成得以全面实践;另一方面,体制壁垒、机制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学校对老年教育的全面介入;不同如此,闲暇教育的理论取向,亦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老年教育接入正轨教育体系的路径,由此导致我国近30年的老年教育发展严重缺乏高等教育的支撑和高等学校的全面参与,部分高等学校创办的老年大学与老年远程教育仍属“两张皮”,初具雏形的省、州(市)、县、乡(镇)、村五级老年教育体系尚未形成一以贯之的“联动轴心”,总体上阻碍了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红梅.老年教育:世界性共同课题[J].教育科学研究,1999(2).

[2] 王娟.美国老年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