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语言学论文

心理语言学论文

心理语言学论文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1篇

    1.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2.英语阅读中心理语言学理论的作用探析        

    3.心理语言学卡罗尔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理论述评      

    4.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       

    5.从心理语言学语篇理解的角度理解网络神回复       

    6.心理语言学在英语语言学中的应用     

    7.心理语言学     

    8.提高日语培训课堂教学效果的心理语言学思考    

    9.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背诵对母语学习的影响     

    10.否定句研究中的几种心理语言学理论和模型探析     

    11.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对心理语言学发展的贡献     

    12.从心理语言学视角谈二语词汇教学     

    13.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失误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14.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15.心理语言学研究对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16.心理语言学理论运用于对高校公共英语听力教学的思考     

    17.英语阅读中的心理语言学图式理论     

    18.浅析心理语言学关照下的英汉语句翻译     

    19.心理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与工程心理语言学          

    21.花园小径句理解过程的心理语言学特征       

    22.关系从句的心理语言学模型评述          

    23.习题反复出错现象的心理语言学探究       

    24.心理语言学对中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     

    25.心理语言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6.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日本女性用语的变迁      

    27.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中学生口试中的自我修正    

    28.心理语言学理论模式下中式英语的成因分析    

    29.试论运用心理语言学提高专业英语的口语教学    

    30.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浅谈言语理解的特点    

    31.心理语言学视角下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心理特征研究     

    32.基于心理语言学的听障儿童听觉记忆的临床探究     

    33.心理语言学观照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34.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35.阅读的心理语言学研究模式    

    36.心理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积极心理培养     

    37.基于心理语言学理论语篇分析与语篇记忆在英语言中的作用     

    38.回顾与展望: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相关原理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39.句子——语篇理解与心理语言学模型     

    40.国外关于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模式研究综述    

    41.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析造成民航英语陆空通话歧义的原因     

    42.东巴文认知研究对心理语言学的贡献及展望     

    43.基于心理语言学理论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探究    

    44.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解读英语阅读教学     

    45.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英语语感培养     

    46.浅析心理语言学原理对克服高职学生外语焦虑感的应用启示     

    47.从最近发展区理论看维果茨基心理语言学观     

    48.从心理语言学视角解读语言迁移现象    

    49.心理语言学对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启示    

    50.心理语言学中的心理模块和语言模块的综述    

    51.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设计的一例高中英语课堂教案    

    52.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究中职英语教学      

    53.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究中职英语教学    

    54.心理语言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5.隐喻理解的心理语言学分析     

    56.口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语言学研究初探     

    57.俄罗斯神经心理语言学研究      

    58.基于心理语言学基础上的外语学习     

    59.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谈词汇的异常搭配     

    60.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心理语言学依托     

    61.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62.汉语词汇产出的心理语言学研究:现状及前景     

    63.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究大学英语教学    

    64.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65.心理语言学理论对计算机辅助英语阅读课程的启示    

    66.从心理语言学中注意的角度分析二语习得中话语的自我修正     

    67.心理语言学概述    

    68.大学英语教学中心理语言学原理渗透       

    69.浅析心理语言学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     

    70.心理语言学支持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71.心理语言学理论在英语快速阅读训练中的启示     

    72.心理语言学理论对计算机辅助英语阅读课程的启示    

    73.心理语言学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C级学生对话式英语学习的启发和应用     

    74.外语教师课堂中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之心理语言学阐述     

    75.乔姆斯基语言习得机制的天赋性和普遍性思想及其对心理语言学的贡献    

    76.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     

    77.心理语言学证据:如何学习英语更有效     

    78.心理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79.从心理语言学研究看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自我提高    

    80.心理语言学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81.从心理语言学谈影响大学英语听力的心理因素     

    82.构建对外汉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心理语言学依据    

    83.言语习得——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84.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改进写作教学    

    85.心理语言学的发展     

    86.心理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87.英语“写长法”中心理语言学的运用      

    88.心理语言学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89.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式英语和中国英语探究     

    90.听力理解过程的心理语言学分析    

    91.心理语言学视角下英语听力障碍分析及应对      

    92.心理语言学观照下的听说教学法述评    

    93.英汉口译听力中的心理语言学基础及其启示    

    94.论多项选择试题的心理语言学基础与命题原则       

    95.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组织形式透视     

    96.心理语言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7.心理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98.语言理解过程中句法分析的心理语言学研究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合流;阐释学;交往行为理论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主要研究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与学习规律,是一门跨学科的理论。在语言获得的研究中,经历了从“教”到“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重心的转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教”放在主导地位,重视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才开始受到应有的关注,第二语言的学习理论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理论和假说。其中舒曼(schu—mann)的“文化合流理论”是最具影响力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理论之一,它享有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塞林格的“中介语”理论等着名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模式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与这些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不同,舒曼把“文化认同”作为第二语言获得的着力点,认为这一因素对第二语言的获得极其重要。文化合流的第二语言获得理论顺应了当前全球化的趋势,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为此,非常有必要在更深的层次上探讨这一理论。此外,由于文化合流是在心理语言学背景下诞生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出发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本文从阐释学这一角度论述这一获得理论的合理性,并且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论述良好的交往环境能促进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

一、对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与反思

舒曼在1978年提出了文化合流理论。文化合流是指一种逐渐适应新的文化的过程。这一模式的中心命题是:第二语言的获得是文化合流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能将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合流多少决定了一个人获得第二语言的成败,也就是说,文化合流理论强调的是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学习者的学习愈成功,反之亦然。文化合流理论力图说明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对第二文化的认同感对于语言获得的关键作用。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如果学习者对于第二文化有崇拜感、亲近感和认同感,他就越容易获得第二语言。

自文化合流语言获得理论提出以来,尽管其实践效果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争议也是颇多的。例如,有的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驳斥了这一理论,认为其并没有说明第二语言规则是如何在大脑内部建立的,学习者综合各种语言信息的机制是如何运作的,也就是说,该理论未能进一步解释第二语言知识是怎样在“黑箱”中被内化和吸收的,即输入是怎样变成摄入的,然后又是怎样进入学习者现存的中介语系统而改变中介语知识结构的。诚然,文化合流理论缺乏对大脑的语言学习规则的深入的实证研究,但文化合流理论避开这一复杂心理现象的说明是有客观理由的。

心理学是植根于经验和假设的实证研究,尽管实证研究极其重要,但实证研究往往是带着某种先人为主的理论指导的研究,或以验证某种假设为目的的研究,不仅如此,其结果常常与理论并不相符或与假设并不相关,使研究陷入困境。例如,关于双语者的语言是如何在大脑中表征的探讨,就遇到类似的困难。问题就在于实证研究是基于一些自以为是“不言自明的理论和假设”而操作的,而这些理论恰恰最值得反思。也许舒曼正是意识到用实证的方式来研究大脑的运行规则会有诸多的“未知”,毕竟这些关于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规则是不可感的,即使是可感的,你也无法确认你的可感是否与他人相同。所以,对于文化合流是如何通过大脑的规则运行影响第二语言学习及学习者如何综合语言信息,舒曼并未作出任何阐述。他的这一做法给予人们的启示是某些研究,尤其是关于大脑的心理学问题也许是无法从实证科学研究中得到确切的结果的,或许某些人文科学的问题如文化合流的问题,可以应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即寻求元理论性的问题得到深刻的揭示。

除此之外,与第二语言学习更为密切相关的是,有些学者指出它不适于课堂学习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是一种强调学习者深入到第二国自然习得第二语言的模式,而非本国的课堂教学.不可否认,对于与第二语言文化的心理距离,当然是深入到第二语言学习的国家而能够更加的接近。但这种学习语言的条件并非所有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都能够实现,所以只能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尽量创设这一条件。许多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文化的导入无疑比拒绝渗入任何第二语言文化去学习语言要有效的多,尽管没有深入第二语言国家学习语言有效。正像舒曼所指出的那样,心理距离决定了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只要是能够让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距离趋近,就能够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并非只能通过深入第二语言国家才能实现文化合流。为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要尽量导入相关的文化因素,建构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第二语言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合流,更好地取得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

可以看出,对于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其一,是针对文化合流的理论问题:如果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模式进行论证,人文科学的方法是否能够迎难而上?其二,文化合流理论的适用范围问题:如果没有条件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内学习语言,文化合流是否可能?其三,如果文化合流可能,如何才能加强文化合流,从而能更好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以下就这3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论述。

二、文化合流的元理论建构:阐释学视角

对于第一个争议的问题,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深层次问题似乎要轻松得多。因为语言和人文学科关系密切,语言对于人文学科来说具有本源性的意义,一切人文学科的问题都要到语言里去寻求答案,反过来,人文学科又为研究语言提供方法。阐释学就是一门与语言联系紧密的学科。很多人认为阐释学与语言的联系是在语言学转向之后的事,然而阐释学从来都是与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阐释学的演变尽管历史久远并数易其貌,但始终与语言相伴而行。施莱尔马赫曾指出,在阐释学中所预设的一切问题都是语言的问题。第二语言获得与语言,或者更确切地说,与语言的理解是分不开的,研究它当然离不开阐释学。阐释学为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合理性提供了极强的元理论支撑。

首先,第二语言的获得离不开理解,因为理解的可能性为第二语言的获得提供了信心。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思想符号,虽然语言存在差异,但是所有思想是一致的,理解还是可能的。到了中世纪,人们认为具有一种普遍的,独立于任何语言外壳的思维内核“精神语言”。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为了反驳怀疑论者皮罗的“一切都可以怀疑”的观点,提出至少“我活着,我存在,我理解”还是不能怀疑的。即使是现今,也不乏持这种观点的人,最为典型的就是着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这些观点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世界文化合流及人类的相互理解提供了理论上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把世界作为一个篇章进行理解)的理论。阐释学提出理解不是一种认识模式,也不是一种行动模式,而是此在的原始性的实在形式和根本活动,人的一生就是以理解这一方式生活的。所以说它是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说,阐释学的原则对于人类的各个方面普遍适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阐释学原则也适合于研究在第二语言获得中有什么样的理解活动发生以及如何促进这种理解活动。

阐释学认为,人是理解的动物,只要活着,就会拥有一定的自我理解和理解世界的能力,缩小间距,即人具有去远、定位、去陌生化、把世界周围化的,从而把自己融入一个更大的世界中去的能力。所谓“间距”,其本质是指理解者与对象之间的差异。如果没有差异,理解就成为不必要——差异产生理解。间距是一切理解的前提,因为间距的存在,理解才成为需要。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当中,间距主要表现为心理间距、语言间距、文化间距。从根本上说,这些间距的存在使第二语言的获得成为必要,但是同时也成为第二语言获得的障碍。从这一意义上说,第二语言获得也属于“在世之在”——人的理解活动的一种形式,为此,理解中所发生的一切基本活动,必然也发生在第二语言获得当中。

那么在第二语言的获得中,发生了什么样的理解活动,间距是如何被缩小的呢?正像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常常是已经归属于特定的“传统”,因而被抛入到一定的成见之中。无论怎样的理解都总是以成见为立足点,都以成见开始。但是面向未来,我们一面筹划自己存在的可能性,一面以过去为现在的媒介,自觉地跨越间距,将过去的“真理要求”适用于现在的修正。这就是伽达默尔提出的“视域融合”——即将过去的视野和现在的视野相融合,结合事件的真理会在更高的层次实现。视域融合对于经验是开放的,也说明理解是具有创造性的。通过这种视域融合,并不一定最终能够到达“绝对真理”。根据每一次的历史状况,自我理性的完结性会不断地被打破,这是理解的不尽源泉。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接触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文化合流与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相伴相随,即使没有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同样也是可能的。理解作为此在的根本存在方式,不管学习者是否意识到,理解活动确实在发生;而第二语言初学者又必然是带着本国文化“成见”的人,所以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即理解过程中,本族文化是敞开的,第二语言文化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本国文化成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形成新的“成见”,在新一轮的交流学习中充当理解的立脚点。此时的状况又会成为新一轮学习的源泉,即语言的基础。如此这般,视域融合不断发生,理解不断循环,即第二语言学习者以及所在国成员的成见都发生了改变。经过这样的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实现了本族文化和第二语言文化的合流。这是第二语言学习和获得的必然趋势,即使在课堂教学上,文化合流也不可避免。

可见,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文化合流理论的元理论问题得到深刻的剖析:第二语言学习同时是理解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不断发生视域融合,文化合流必然发生,为此,即使是非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也是可能的,这是第二语言学习的起点也是归宿。

三、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交往行为理论视角

如前所述,文化合流贯穿了整个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舒曼提出,文化合流程度的大小有赖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自身对第二语言文化归附动机的强弱,更详细地说,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第二语言越易获得。可见,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决定社会距离的各种社会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动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态度、目的语输入的品质和数量以及总体学习环境的优劣。能带来“优质的”学习环境以及质和量均合乎要求的目的语输入的社会因素应具有以下特征“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互视社会平等,并均希望前者被后者同化;两社团自我封闭性小;学习者社团规模不大且缺乏凝聚性;两社团的文化冲突不大;两社团对彼此有好感;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语地区长期居留。若上述各社会变量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如当学习者社团自视社会地位优越或低贱时,“劣质的”学习环境便会产生,从而对文化适应和语言获得构成障碍。

同时,舒曼特别提出,在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要强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是在社会距离难以确定,即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不构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时才发挥作用。所以,在外语教育环境下,学习者不能与目的语社团直接接触,反映两社团关系的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的作用变得模糊,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心理感受,即心理距离的作用可能变得更加突出。这时,如何帮助学习者克服语言和文化震惊,选择合适的学习动机,跨越语言自我的心理屏障便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以上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自然习得第二语言也好,课堂学习第二语言也好,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是可以缩短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不良的心理因素的关键,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主观和客观上的优越条件,增进了文化合流,对第二语言的获得起着关键作用。

当代西方着名思想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提出,交往是以言语为媒介,通过对话即“话语民主”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一致”的行为。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到,他把交往的最终目的归结为“理解”,他所说的“话语民主”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展开自由、平等的辩论、对话、商讨并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哈贝马斯认为,真理由共识构成,而共识是人们在没有内外压力和制约下的理想情境中通过交往达成的。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会追求一种平等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对这种道德理想的追求先验地存在于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所以,他进一步指出,对话必须是基于对话双方的平等、真诚,参与愿望和切合情境的意向性,表达清晰的基础上。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构建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争辩(对话)双方必须具有沟通的真诚愿望,这是进一步争辩的立足点。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对相互文化的认同,希望互相借鉴交流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心理准备。参与对话双方必须是平等、自由的,这样的对话才是民主的,才能真正进行下去。参与对话的双方必须能够相互抗衡,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团结一致,统一起来,让所在国成员与之对话成为需要。对话双方的表达必须是清晰的,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的文化相差太远,表达无法清晰顺畅进行,将为平等顺利对话带来障碍。

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语言交往行为理论为如何促进文化合流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能有效缩短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促进文化合流,进而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四、结语

文化合流理论是一种顺应世界文化大合流时代的第二语言学习模式,它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它有着诸多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合理性,对第二语言获得的动力机制以及获得过程中的洋泾浜化现象作出了独到的解释,为习得理论的深入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尽管如此,文化合流理论也不乏值得商榷的地方。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3篇

西方文论即西方文学艺术理论,古典文论包括了从古希腊文论到新古典文论期间的过渡思想,经历了从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然后到新古典文论的时期。近代文论有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现代文论有唯美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批评,直到结构主义。后现代文论有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述—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到后殖民主义批评。

二.西方文论和英语语言学的相互影响

(一)形式主义对西方文论的影响

起初语言学对西方文论的影响是关于形式主义所讲的文学,形式主义对文学史的研究,是把作品看成意识之外的现实,即作品本身与作者创作意识并没有必然联系,包括作者在创作时对作品赋予的特殊感情意识以及社会发展对作者本身的影响,形式主义将这些因素与文本隔离开来对作品的内在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在分析作品时排除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对其的影响,仅对创作技巧和语言结构成分系列作分析,经过如此纯粹且封闭式的文学性分析,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内部有着必然的发展规律,不随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受影响。对于纯粹艺术形式的探讨导致了西方文论开始偏重于语言学的影响,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语言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历时性即强调读者阅读时与文本存在的历史间隔。共时性则与历时性相对,语言共时性的研究,即对一段时间内语言系统中各个成分之间的逻辑,以及语言结构在该时间段内所代表的人类心理因素的研究,这些因素和成分意义都是为该时期的同一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而语言的历时性则强调的是语言成分在不同时间段连续和互相替代的性质,如古汉语中的“乃”被现代汉语中的“是”所替代,这便是语言历时性的研究。形式主义强调的便是语言结构成分分析,因此文学艺术理论开始逐渐受到语言学的深层影响。

(二)英语语言学研究

英语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包括普通语言学、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等。文学作家往往是对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进行深刻的研究才有流传至今而不朽的文学著作。

英语语言学的形成最初是来自西方哲学,源自哲学的理论成果。语言和言语的提出区分给传统语言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英语语言学不只是对单个语句的意义做研究,而且是要对整个语言符号系统研究。语言本身只有与客观对象建立联系才产生了意义。这样的理论提出为二十世纪语言学的研究和西方文论对语言本体的研究提供了契机。语言学本身经历了很多的变革,二十世纪初得到了空前发展,西方文论随着这一思潮的影响也逐渐由语言学批判转为话语学批判。

(三)文学语言学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西方文论延用了语言学的很多有价值观念,用语言学的范式来研究文本的意义,以此来寻找文学内在的不受外界影响的根本规律。此研究倾向称作文学语言学批评。文学语言学批评主要是采用语言学的研究方式来对文学进行研究,文学语言学批评将文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确定和不确定两方面,确定性的研究是对研究对象共性的找寻发现,但是语言做为文学创作的载体,又是表征客观事物的符号,本身的不确定性就极其明显。文学话语批评是语言环境和话语两者的联系,多组对话构成的语境可由读者自己进行选择,所以文学话语批评本身也具有不确定性。而由语言学影响产生的文学语言学批评已经说明了语言学在西方文论中占据着越来越显著的地位。

(四)英语语言学和西方文论的相互影响

语言学由语言论逐渐转向话语论开启了语言学的新时代,语言学因此而转变为语言本体论,即语言作为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人类集体思想的具体体现,使得语言成为研究,对语言的内在规律研究离不开对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语言的研究,所以某种程度上是西方文论在影响着语言学的发展,而正是因为语言的艺术性才造就了文学。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 语言学 心理学

一、心理语言学的含义

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语言活动时,遇见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看似简单的言语活动却复杂无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借助语言和他人进行交流,让他人明白我们的意思。然而我们却很少有人可以解释语言是怎样实现这一功能的。尽管如此,一个婴儿,可以在几年时间内习得母语并进行交际。要解释这些问题,就要弄清楚语言活动的构成。语言首先是思维的载体。无论怎样,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头脑里都有一个观念的存在。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转化成我们能看得见听得到的言语,才能够表达这个观念,为他人所理解。在《心理语言学》里,桂世春开宗明义的指出了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过程。他认为这样可以把心理与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区分开来。理论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本身的结构,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功能。其实,正是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我们可以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然而正如桂世春所指出的,只是研究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还不够,我们还要注意语言结构实现功能的手段,这些手段就是我们使用语言的心理基础,或者说是语言结构的心理现实性。只有这三者有机的联系统一起来,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言语活动,当然,要有效的使用语言,语言还必须如g. miller所说,具有五方面的知识。前三种和语言结构有关,即语音,句法和词汇知识。后两种与心理学有关,一是理性知识,二是概念系统。具体的说,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是个体怎样理解,生成,获得语言的一个心理过程。要更好的理解心理语言学的含义我们有必要区分以下两组概念。

二、语言与言语

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差别。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强加给全体成员的一种特殊的规约,一种必须遵守的规范,它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等特点。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作为人们互相了解的工具,它不从属于说这种语言的个人。相反,个人应以现成的形式来吸收它,并应付出巨大努力来精通语言系统。而言语是个人的现象或活动,是“个人的意志和智力的行为”。个人通过言语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使用语言工具来实现交际的目的。它具有不稳定性和一时性的特点。语言和言语有区别但又紧密相连,互为前提。不懂语言无从研究言语,要研究语言也离不开言语。“语言学把语言当作抽象的系统来研究”,而心理学则“研究语言运用的特点、语言在规划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儿童交际过程的形成途径等”。(《普通心理学》,1981)心理语言学则结合语言结构来研究言语行为。语言既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结构特点,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是个体怎样理解,生成和获得语言。语言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口语的生成、理解和获得,而且要研究书面语言的生成,理解和获得。

三、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

乔姆斯基在上世纪提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的概念。前者指说话人——听话人所具有的关于他的语言的知识,即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了解;后者指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环境对语言的应用。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隐秘的语言规则的集合,包括了音位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等许多方面。是语句或语言知识的核心。但是研究语言只限于研究语言能力是不够的。语言能力只是描述语言中的规则,这些规则怎样应用,就构成了语言研究中的另一重要领域,即语言运用的领域。研究语言应用就是人们在具体的环境中如何利用语言进行交流。这和人的语言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语言能力是语言运用的基础。研究语用能力就是要研究人们使用语言能力的过程包括语言的生成理解和获得过程。如果说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能力,那么心理语言学要研究就是语言应用。可见语言学和心理学联系之紧密。

四、早期研究

语言学领域,schleicher 1863年发表《达尔文主义与语言学》,把生物学的物种分类和比较方法引入语言学研究。humboldt也进行过语言种系分类研究,在语言学基本问题的考察中,尤其注重语言中的心理因素。现代语言学创始人f.d.saussure在《普通语言学教程》里论证语言的符号性时指出,语符联系的不是名与物,而是概念与声音表象;声音表象也不是物理的声音,而是心理上的标记。这些早期研究,心理学家研究语言旨在揭示人类心理的特性,而许多语言学家关注心理也是为了研究语言的特征,然而他们却都涉及到了现代心理语言学的很多问题,儿童语言获得的机制及儿童语言发展、语音研究、词句的理解和产生、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语言发展的比较研究以及阅读心理学等等。所有这些研究工作均为20世纪心理语言学或语言心理学的学科建立奠定了基础。

五、形成

1.理论背景

心理语言学的交叉学科性质,使其发展受到其他学科,特别是心理学和语言学,发展的极大影响。在其产生之初,科学界对心理语言学的建构和发展影响最大的三大理论是:以j.b.watson (1878~1958)和b.f.skinner(1904~1990)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以l.bloomfield(1933)和r.harris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以c.shanon(1948)和w.weaver为代表的信息理论。

信息论原本是电子通讯理论,1948年问世。但很快,它的信息处理模型、信息的计量、传递、交换、处理和储存等术语乃至研究方法,都大量地被用于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学家仿照信息处理模型从事语言信息分布的分析,语言的编码和解码,采用其研究方法对言语的感知和言语的产生进行实验研究,并进行语言信息的统计分析。信息论与心理语言学汇合留下的一些永久性成果为后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主张研究语言系统本身,它使用分布主义研究方法分析语言表面结构,注重语言形式和使用频率而不管心理过程。心理语言学进行“句子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来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

行为主义理论主张对客观行为的研究,以动物实验取代心理过程实验,强调经验塑造行为和环境刺激对语言习得的强化作用。b.f.skinner 1957年发表的《言语行为》主张,正确的言语行为是在有正确的言语示范的环境中习得的,是言语错误得到纠正的结果,即言语是习惯经强化的产物。过分强调对语言的行为主义的处理,造成对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忽略,其结果是疏离心理学与语言学的交互活动,滞缓了心理语言学的发展。然而,当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美洲大行其道之时,欧洲法兰克福学派wertheimer提出的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后来却对认知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2.正式形成

“心理语言学”这一术语最早见于美国心理学家坎特(j.r.kantor)1936年的著作《语法的客观心理学》,但学术界普遍承认这一术语是在本世纪50年代。1951年夏天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简称ssrc)在康乃尔大学召开了一个关于语言行为的跨学科讨论会,与会者有3名心理学家和3名语言学家,这次会议事先没有明确的意图,但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结果。第二年,成立了“全国语言学和心理学委员会”,意味着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并肩从事语言研究。1953年夏天,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的支持下,在印第安拿大学召开了一个跨学科的语言讨论会。次年,奥斯古德(c. osgood)和西贝奥克(t. seboek))把这次会议的文件汇编出版,书名为《心理语言学:理论与问题概观》。这次会议和这本书的出版通常被看作心理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形成和确立的标志。它提出了研究的方向、对象、范围、方法等根本问题;并在解决和探讨上作出了初步的示范。

六、重要发展

1.转换生成语法对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推动

20世纪实际60年代,语言学领域,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崛起对心理语言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57年,n.chomsky发表了《句法结构》,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1959年他又著文(a review of b. f.skinner’s verbal behavior),深刻批判行为主义。乔氏全新的语言学理论震撼了整个心理学语言学界。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它象少类的其他行为一样,是受规则支配的,这些规则就是语法,人们利用语言的规则,可以从有限的基本语言单位去构成无限的、复杂的语言系统,”这就是语言的生成性。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思想还包括“句法规则占核心地位”的理论及“句子的双层结构”理论。它对心理语言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打破了行为主义理论的思想禁锢,解放了思想。人们不再拘泥于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转而研究言语活动的内部过程和机制。第二,在乔姆斯基观点的影响下,一方面,人们试图用新的观点重新考察心理语言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从语言能力角度探讨语言获得和语音发展。布雷恩(l. braine)、米勒(w. miller)、欧文(s. ervin)、布雷姆(l. bloom)以及布朗(r. brown)等相继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进行追踪研究。这类研究的目的不同于以前的计数研究。计数研究满足于描述儿童的话语,而现在的研究则试图探讨儿童对语言究竟知道些什么,这些语言知识是在什么时候怎样发展起来的,以及是什么规则控制了儿童的语言发展等等。另一方面,人们试图探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规则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即这些规则是否反映或揭示了言语行为的实际心理过程。第三,由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以句法为核心,以解释语言能力为目标,因此,许多心理语言学家开始重视句子水平上的心理语言学分析。另外,语义问题渐渐成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2.认知心理学对心理语言学的影响

到了20世纪80年代,心理语言学研究受到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影响,心理语言学工作的主题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哲学、神经科学以及其他相邻学科。语言理论、语法规则、语言分析再度受到重视。句法结构在言语处理中的作用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因为人工智能首先需要对人的智能有透彻的了解,并对语言作形式化的处理后,计算机科学家才能实现智能型的人机对话。在言语听辨研究方面,根据神经网络特点提出的新的连接主义模型,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结点之间的平行互动,扩展激活作用等方面解释连续性语音听辨,心理词汇和词汇检索等语言理解过程及其神经心理基础,把心理语言学研究导向纵深发展。心理语言学对语言与思维之关系的探索,进一步深化了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七、结论

这篇文章旨在描绘出心理语言学发展历史的大概框架,从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确立到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语言学经过了不少的发展。文章试图介绍相关的背景信息,这样可以能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心理语言学。然后,文章介绍了邻近学科对心理语言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心理语言学的跨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受到了相邻学科的很大影响。心理学和语言学是对心理语言学产生影响最大的两门学科,正如文章所呈现的,无论何时这两门学科的新发现都会给能力语言学注入新的动力。相应的,心理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创新,也可以对其相邻学科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carroll d.psychology of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press, 2000.

[2]timothy b. jay.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3]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彭龄.语言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5]朱曼珠.心理语言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心理语言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不但对语言研究,特别对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语言习得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对文学的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维度对文学要素中世界要素和读者要素进行了再思考,对传统的解读方法作了补充。

言语行为理论讨论的是言与行,讲的是说话与做事的关系。把“言”和“行”区别对待,在中西方的语言中都能找到一些例证。如《论语》中有关于孔子见其弟子宰予白天睡觉而表达气愤的记载:“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在孔子看来,“言”是“言”,“行,,是“行”。西方有一句谚语“action speaksthan words",这反映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言”与“行”也是分立的。而作为奥斯汀“语言现象学”这一哲学范畴精髓的言语行为理论,它的主旨是把言语看作行为,就是说,人们强调说话时的语境与说话者的意向,语言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各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打破了“言”与“行”的对立,为言语与行为之间建立了一个桥梁。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不仅对语言研究,特别对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语言习得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文学的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言语行为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让我们在一个新的维度中重新思考了文学要素中的“世界”要素和“读者”要素。从而使我们对文学的发展和认知走进一个新阶段。

一、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首先提出了言语行为(speech act)这一概念。指人们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言语行为理论则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首先提出的。1957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去作讲座,以《以言行事》为书名发表了讲座的全部内容,在其论述中,贯穿了一个思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当他说一句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他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说出某句话便是做出某件事,说任何一句话时,人们同时要完成3种行为:以言表意行为(the locutionary act)、以言施事行为(the illocutionary act )、以言取效行为( the perlocutionary act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方面,从而突出了用语言做事或言语的社会功能。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创立后立即引出了大量哲学论述。其中美国哲学家塞尔的影响最大,他将言语系统化,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 speechact theory)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正是通过他的努力,才使言语行为理论成为当今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言语行为理论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其对文学研究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让我们在新的维度中对文学要素进行了再思考。

二、言语行为理论维度中的“世界”要素

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一直是文论关注的焦点,它已成为探讨文学意义和价值的重要基础。在我们熟知的文学观念中,要么将文学定义为对世界的摹仿,要么认为文学卓然独立于世界。它们大多忽略了文学与世界之间互文的、动态的、“相互性”的关系。而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则改变了这一状况,它把文学视为一种言语行为,一种以社会规约为恰切条件的述行,一种作者、文本、读者与社会规约之间的话语互动。这样,文学话语并非“反射”或“指涉”某个外在的纯然客体的中介物,而是像日常言语行为一样,创造了自己的文本世界,同时也参与了对物质世界的建构。

传统的摹仿说认为,文学作品的摹仿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所创造的形象反映了某一公认的历史、社会或心理现实,如鲁迅对五四时期种种人性弱点的揭露,《红楼梦》对封建主义末期封建家族走向衰落的揭示,或者张爱玲对女性细腻心理的描述等等;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对理想的、“形而上的”现实的展望。

在言语行为理论的维度中,文学摆脱了附着于现实、附着于日常语言的地位,它因此成为理解文学与现实关系时与摹仿说、表现说、客观说、实用说(艾布拉姆斯的四分法)等并列的新维度。上述四说的共同点在于总是假设存在着某一时间上“先在”、空间上“位于语言外部”的原初可供文学参照和摹仿的东西。被摹仿者与摹仿者之间构成本质与非本质、中心与非中心的二元对立。即使是在看起来与摹仿论相对的表现论那里也同样是以“文学即再现”为假设的,它不过是将再现的对象由客观世界替换成了作者的创造性个性,即心理现实。在早期将这一理论引人文论的学者那里,仍然维持文学与哲学、虚构话语与日常话语之间二元对立的等级关系,现实仍然是文学不可撼动的指涉物和摹仿对象。塞尔(john searle)在其《虚构话语的逻辑地位》一文中提出文学是对日常言语行为的摹仿,而且这种摹仿正如低级序列、简单行为常常摹仿更高级的序列和复杂的行为一样。在这里文学的摹仿对象已不是客观物质,而是描述现实的日常话语或“自然语言”。

斯坦曼则将文学阐释与言语行为的“言后行为”联系起来。在他看来,虚构话语中存在一条原则将非虚构话语中的言说行为、命题行为和言外行为悬置起来,虚构话语要想有意义,作者又必须佯装实行命题行为和言外行为,即“佯装报道有人正在实施言说行为,命题行为和言外行为”。因此,虚构话语寄生于非虚构话语之上,或者说“倒骑在非虚构话语的背上”。虽然斯坦曼承认虚构话语的言说行为和非虚构话语一样具有同等的意义,而且这种意义不是来源于对存在的或曾经存在的事物的指涉,而在于话语产生的言后行为。但是他给虚构话语贴上“虚假的”或“摹仿的言语行为”的标签似乎又使文学的地位降到了原点。至此,在文学与世界、文学话语与日常话语之间都隐含着一个二元对立的等级制,而且认为文学永远处于依附的、次要的地位。

文学言语行为理论则认为,文学绝不是对现实的被动反映,不是社会规约的附庸,它同时也创造自己的文本现实,影响甚至塑造社会现实。德里达认为,文学通过语言产生了一种启迪的力量,一种在某种程度上与司法语言共有的力量:它不仅教会我们更多、甚至是“基本的”关于所有写作及其阐释时的哲学和科学局限性,而且甚至“可能超过它们,质询它们,‘虚构化’它们”。

作为虚构话语的文学,它又是怎样创造世界的呢?伊瑟尔的解读比较有代表性。文学要具有吸引力,就必须带给读者一些新的东西。因此文学不可能以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为自己的主导思想,相反它常以打现有制度的球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伊瑟尔明确表示:“虚构话语具有言外行为的基本属性”,一方面,它关涉规约;但另一方面,它又引领读者理解文本得以形成或述行的选择机制,进而使得读者生产出文本的实际意义,最终达到文学成功述行的目的。虚构话语正是通过解除所选择的规约的实际功能而产生效应:“我们的言语行为需要的是纵向规约,但是不同规约的横向组合又能使我们完全看清我们怎样实施行为。在他看来文学文本既不复制世界,也不与世界唱反调,它将既存的意义模式进行重新安排和重新分等。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语境和规约,以此形成话语并受其制约,文学也不例外。文学离不开世界,否则文学话语便无法生成,更无法成功交流,最终也就失去了作为话语的意义。在言语行为理论的维度中,将文学视为言语行为:一方面,文学创造自己的世界,或者改变原有世界;另一方面,世界又是文学成功述行的首要条件。

三、言语行为理论维度中的“读者”要素

读者是文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文学到了读者那里既可以说是文学活动的终结也可以说是文学活动的重新开始或者说是真正的开始。读者对文学的参与活动也就是文学的阐释或者说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一直是西方美学和文学批评领域里的核心论题,20世纪70年代之前西方的理论批评家们一贯认为文学批评是一种从属于文学创作话语的,是用来阐释作品的意义、说明作品文学形式和创作规律的。70年代以后,解构主义者提出文学批评是独立于文学创作的。文学批评在于具体深刻地开发文学创作话语,以达到开辟新的空间。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对文学批评的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学批评是一种既需要完全依从于文本、准确把握文本定义,又需要走出文本、独立自主地处理文本,对之再命名的施为性活动,文学批评不是一种自在自律的机械的话语形式,而是一种自主自卫的能动的行为方式。

从人说语言的观念出发,奥斯汀认为言语行为是一种完全受制于演说主体的活动,言语的功能主要是用来传达和履行言说主体的意向意图,完成某种行为。在奥斯汀看来,将具体言语放到特定的语境中,联系言说者的意图,全面准确地理解它的本意,是言语阐释的唯一正确的思路和方法。一个真正的言语阐释者既应关注言语“行”的层面,更应关注“言”的层面,将再现和再创造结合起来。再现言语是记述性的复述言语,再创造言语是对言语进行再命名,重构言语是施为性的。一个真正的言语阐释者既应是记述性的,更应是施为性的,应将记述和施为密切结合起来。这种言语阐释的理论运用在文学领域中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阐释和批评理论,以希利斯·米勒为代表。米勒把这种新的批评理论命名为“阅读的伦理学”。

文学行为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在于文学所做的事也就是文学活动制作的作品会促成新的事物,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引导人们走向新的生活,也就是奥斯汀所说的以言行事。不过这一切的完成都需要读者的参与,借助于阅读行为。一方面,一切阅读都是对某个文本的阅读,只有全面细致地了解具体的文本,才能进人到文本中去。另一方面,任何阅读都是在特定状态下的阅读,基于特定的立场、视角之上,必然是有偏离的,是一种再创造,具有开发性。人们借这种具有施为性的再创造活动来再造现实,再建新的生活方式和法则,开辟新的生活视野。比如踩在雪地里第一个脚印上的第二个脚印,第二个脚印踩在第一个脚印上,两者有重合之处,有同一性。另一方面,第二个脚印的大小及它所处的时间和状态又不可能与第一个脚印完全一致,第二个脚印必然会改变第一个脚印,两者也必然会有差异。

在以言、行互补为本质特征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影响下,言语行为理论纬度中读者要素也有了新的意义,特别是以读者为参与主体的文学批评活动。文学批评既是从具体文学文本出发,全心全意追踪作者原意,阐释文本本意,又是走出原文本、有新意地开发文本的新层面、创造新语境的行为,是一种集记述性与施为性的活动。言语行为理论纬度中的文学批评观念是西方文论中全新的思路和成果,使我们对文学批评和文学活动中读者要素的理解有了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