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预算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一)会计制度和报告的分离

适当的分离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能更好地满足教育领域的要求,预算会计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就需要分成两套,预算会计仍然是采用现金制,财务会计则是采用全责发生,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供成本信息和绩效信息。报告环节需要分别提供,使用者对这两者的报告的信息要求不同。

(二)核算的融合

在学院日常核算中,需要设计一整套科目体系,其中包括预算科目和财务科目,当遇到两者有相同的业务需要处理时就按照财务会计进行核算,月末的汇总要结转到预算的账簿体系,当两者处理的业务有不同时就按各自的体系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月末编制预算报表。

二、预算会计和高校财会结合的具体路径分析

(一)预算会计体系的重构

政府管理的现行规定对学院预算会计的设置体系有明文规定。预算会计不需要在其体系下设置完整的账簿,只要按照现金制反应收支即可,因此,预算体系需要设置的总账科目有:收入、支出、结余、累计净结余。

1.预算收入在收付实现制下确认的收入,确认口径可以和财务会计的一样,这样一来报表编制轻松了很多。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对于高校的收益影响不大,是非财政性的,预算会计体系的收入可以按财务会计体系的收入直接确认,无须再做调整。在学院确认预算收入时借方可记“预算结余”,贷方可记“预算收入”。

2.两者在支出的确认中存在差异,其中包括:固定资产的确认支出、在建工程的确认支出、无形资产的确认支出等方面。在财务体系中不会将这些确认为费用,在预算中却不是。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方面前者确认为费用,后者不再确认为支出。如果飞行学院的固定资产是融资租赁的形式取得的,应该在支付时认定为预算支出。

3.无形资产所应用的实际情况不同摊销方式不同,用于事业的价值一次摊销,用于经营活动的价值分期摊销。制度的改革后,统一了现有的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上与购置固定资产一致,无形资产的支出在预算支出中确认,确认后的预算支出应借记“预算支出”,贷记“预算结余”。

4.预算结余在预算体系中属于平衡性的,反应预算的收入和支出的差额,是在未来会计期间里可以使用的。5.累计净结余科目所表示的是累计净结余的数额。在年末学院应该讲预算收入和支出的余额转入累计净结余科目,借记收入贷记累计净结余,同时借记累计净结余,贷记支出。结转后收入和支出无余额。

(二)财务会计体系的重构

1.当购置固定资产时并不确认支出,而是需要资本化的相应处理,使用期间必须提折旧,记在当期的费用中。无论是用于什么性质的活动,取得无形资产不需要确认支出,直接进行资本化的处理。自行建造的固定性资产时需要进行资本化处理的,借方应记在在建工程,在工程结束时,需要转到固定资产,记在建工程在贷方。

2.关于资产类也有相应的调整,原来的各项基金综合的改为长期性、限定性、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分别反映长期资产形态的净资产、有特定用途的净资产、无特定用途的资产。

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需要用权益法。

预算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1998年中国对预算会计体系的改革及其由此引出的问题

在中国,预算会计是会计学在政府预算与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运用。在1998年实行新预算会计制度之前,中国预算会计体系主要由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即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两部分组成。1998年实行新预算会计制度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一拆为二: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一拆为二的主要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总体来说,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单位性质、经济业务内容、财务管理要求、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区别对待其各自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目前,中国预算会计体系主要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部分组成。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离,以及目前不少事业单位日益走向市场,在资金上与财政逐渐脱勾,实行自负盈亏,但与此同时,行政单位与财政的关系日益密切,而与其附属单位逐渐脱勾,这一现实使人们有理由相信,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这一现实也已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事业单位会计是否仍应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产生了怀疑。从1998年底起,中国财政部将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从原来的预算司(历来负责管理预算会计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转入了会计司(历来负责管理企业会计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与此同时,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的管理工作依然留在预算司。这一现实更引起了不少人对中国事业单位会计的归属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合理界定预算会计体系,首先有利于政府财政部门正确编制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反映了一级政府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和收支结余的汇总情况。由于目前不少事业单位面向市场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大量业务活动收支也全部并入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这样的收支汇总表,其意义值得怀疑。其次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中国目前要想制定一个内容能同时涵盖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的《预算会计基本准则》,依然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合理界定预算会计体系,有利于拟定《预算会计基本准则》及其他相应的会计制度,从而进一步完善中国预算会计制度体系。

二、目前中国对预算会计体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及其理由

目前在中国,关于如何合理界定预算会计体系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

1.事业单位会计仍应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与行政单位会计一起合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古今中外,会计历来分成盈利性会计即企业会计和非盈利性会计即非盈利组织会计或称预算会计两大类,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质足以让事业单位会计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另外,如果将事业单位会计从预算会计体系中分离出去,这会打乱中国多年来精心建立起来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2.事业单位会计不应再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而应与企业会计一起合称“企事业单位会计”。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根据党中央提出的“面向社会,走向市场,减员增效,减拨经费,3年到位”,(注:黄明锦:《关于建立公共支出预算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预算管理与会计》,1999,4:22-23.)以及事业单位也需要“自负盈亏”(注:罗干:《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见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的事业单位改革方案,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指标将越来越重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也将逐渐从以核算预算的执行情况为主转向全面核算事业单位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主,企业会计中的诸多一般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收入实现原则等也将越来越多地可以适用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将逐渐向企业会计靠拢,而不是向预算会计靠拢。

3.事业单位会计既不应再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也不应归属于企业会计体系,而应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体系,即企业会计、预算会计(或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或非盈利组织会计)应成三足鼎立之势。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事业单位以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区别于企业,又以其不具有社会管理职能而区别于政府。由此,事业单位会计需要核算的是收支结余而不是利润,是净资产而不是所有者权益;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会计也需要采用资本保持概念,需要进行成本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另外,事业单位还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行业,例如高等学校、中小学、科研院所、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医院、广播电台、电视台、体育馆等等。事业单位行业之多及其情况的复杂性不亚于企业。中国1997年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要统一规范各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事业单位会计应当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体系,以满足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特殊性的需要。

三、西方国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可借鉴之处

中国的预算会计大致相当于西方国家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目前,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会计情况的复杂性也同样存在。美国将诸如高等院校、医院、福利机构等非营利组织区分成政府举办或公立和民间举办或私立两大类。公立非营利组织(为方便说明,以下公立非营利组织仅指美国州和地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组织。自然,美国的公立非营利组织也包括联邦政府举办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归属于政府会计体系,其会计准则由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overnment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即GASB)负责制定;私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归属于私立企业会计体系,其会计准则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即FASB)负责制定。但尽管如此,至今为止,GASB的主要精力依然集中在为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制定会计准则上,没有专门针对公立非营利组织制定一套符合其实际情况的会计准则。同样,FASB的主要精力也依然集中在为私立企业制定会计准则上,也没有专门针对私立非营利组织制定一套符合其实际情况的会计准则。怎样,在美国,不用说没有一套可以适用于全部非营利组织的统一的会计准则,即便是公立或者私立非营利组织的统一的会计准则也几乎成了一块空白地。

目前,美国在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方面,除了明确区分公立和私立外,行业特征比较明显。例如,对于公立高等院校,GASB的会计准则公告、全国高等院校管理官员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CollegeandUniversityBusinessOfficers)印发的《高等教育财务会计和报告手册》(FinancialAccountingandReportingManualforHigherEducation)以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Instituteof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s,即AICPA)的行业审计指南具有权威性。再如,对于公立医院和健康机构,GASB的会计准则公告、AICPA的行业审计指南以及美国医院协会(AmericanHospitalAssociation)和健康财务管理协会(HealthcareFinancialManagementAssociation)的会计与财务报告原则具有权威性。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私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尽管原则上执行FASB的会计准则公告,但由于FASB至今并未为其制定一套符合其实际情况的会计准则,因此,私立非营利组织为了其会计信息与公立非营利组织具有一定的行业可比性,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往往也会借鉴公立非营利组织的有关做法。例如,有些私立非营利组织也会模仿公立非营利组织设立相应的基金,将基金作为会计主体,组织会计核算。这样,在美国,尽管政府会计与企业或者确切地说是私立企业会计显然分属于两大类会计体系,但非营利组织会计应当归属于哪个会计体系或者是否应当独立成为一个会计体系也成了一个问题。

目前在美国,由于公立非盈利组织会计归属于政府会计体系,因此,其财务报表并入政府财务报表。但私立非盈利组织会计由于不归属于政府会计体系,因此,其财务报表也不并入政府财务报表。笔者认为,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供我国借鉴,即归属于政府会计体系的非盈利组织会计,其财务报表应当并入政府财务报表,否则,则不予并入。

四、解决中国预算会计体系问题的方法

为进一步完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中国目前应考虑制定一个内容可以同时涵盖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的《预算会计基本准则》了。但中国在这方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例如美国的做法。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实际情况。目前,中国的事业单位数量庞大,不仅区分成国有或公立和私立,而且还区分成纳入预算管理或非企业化管理和不纳入预算管理或企业化管理。根据国务院的设想,中国事业单位“除了教育单位和极少数需要由财政拨款的以外,其他事业单位每年减少财政拨款1/3,争取3年基本达到自负盈亏”。(注:罗干:《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见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国有或公立事业单位将在近3年内发生一次巨大的变革。大量的文化、运用型科研、卫生、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等将全面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当然教育单位以及其他需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的数量以及政府财政对它们的投资从总量上说仍然会是很大的。

笔者认为,纳入中国预算会计体系的事业单位,可以仅限于那些国有或公立并且是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至于那些私立以及不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可以考虑不纳入预算会计体系,而纳入企业会计体系。这样处理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由于私立以及不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与财政脱勾,如果将其收入与支出的数据并入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汇总表,汇总的收入与支出数据缺乏意义。试想:如果将与财政脱勾的国有或公立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汇入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那么,是否也有必要将国有企业的收入与支出汇入“行政企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另一方面,由于私立以及不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会计原则更接近于企业而不是行政单位,因此,如果将私立及不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会计纳入预算会计体系,那么,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就难以完善。试想:中国目前是否有可能制定出一个能同时适用于企业和预算单位的“公认会计准则”?超级秘书网

笔者不赞成将中国事业单位会计设为是一个与企业会计、预算会计(或改称政府会计)相并列的第三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体系。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在中国的事业单位中,有的为国有或公立,有的为私立,有的纳入预算管理,有的不纳入预算管理,各种事业单位的情况各不相同,要想将中国事业单位会计设立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体系几乎不大可能。试想:如果将90%的经费来源于政府财政的中小学,与100%的经费来源于业务活动的剧团、科研所、电视台等放在一起,如何恰当地制定出能让它们共同适用的会计制度?另一方面,会计体系也不宜设立得太复杂,相互割裂不利于寻求会计的共性,总结会计发展的一般规律。

笔者认为,将中国预算会计体系仅局限于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以及公立且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会计,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这样来界定中国预算会计体系,不仅有利于政府财政部门编制出富有意义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而且还有利于目前在中国制定出《预算会计基本准则》及其相应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当然,这样做的前提之一,就是必须明确:已全面走向市场并与财政完全脱勾的事业单位,不论其公立或国有与否,均属于不纳入预算管理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参考文献]

[1]李建发。政府会计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2]赵建勇。中外政府会计规范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预算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是1997年颁布、1998年开始实施的,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但随着预算改革不断深入以及建立公共财政框架需要,但目前预算会计制度核算与公共财政预算改革要求尚有较大距离。笔者认为:当前探讨政府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运用权责发生制尤为重要。

现行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建国以来,我国预算会计都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1998年开始的对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会计的经营性收支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下满足了预算会计的核算需要。但随着我国当前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对预算会计的新要求,预算会计完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已与新时期财政管理目标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负债。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政府负债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财政支出只包括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并不能反映当期已经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政府债务,不能反映政府债务有多少。特别是一届政府办一届事的情况下,没有能力搞基本建设的乡镇也上马“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乡镇负债越来越大,还有如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缺口、欠发工资、粮食亏损挂账等政府债务。

这样,一方面不自觉地夸大了政府可支配的可用财力,导致虚假现象,对经济决策和市场运行产生错误导向,不利于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另一方面造成政府权力和责任不统一,往往一届政府债务转嫁到下一届政府身上,导致各届政府间权责不清,不能客观评价政府和领导绩效。政府财政存在风险。

二是不能适应当前预算管理改革需要。目前,预算管理改革中央和地方正在不断深入,如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这次改革需要相应的会计制度相配套。但是,目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滞后带来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部门预算改革需要分部门分具体项目,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具体项目当年无法支出,按收付实现制规定,形成结余。这样就造成财政结余资金的虚增现象。

同样,政府采购改革不仅目前预算会计科目设置不能满足政府采购改革的需要,而且也存在着由于采购和付款时间不统一,导致账实不符。

三是会计报表信息的不真实,易造成政府经济决策的失误。收付实现制以收到款项或支付款项的时间作为记账凭据。这样容易造成权利与义务不相配套,往往当年要承担的支出,没有体现在当年的支出中,如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支付的社会保障资金。一方面政府反映可支配的财力数额较大,另一方面政府要支付或者要承担的费用没有反映在账面上待下年支出,往往为决策者提供了虚假会计信息,易造成政府决策的失误,如重复建设,一味追求规模效应造成资源浪费。

完善和改进预算会计制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财政管理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的方向,使财政工作进一步规范,进一步公开和透明,也有利于财政、财务信息的正确反映,更有利于政府对经济的决策。如推行部门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这次改革就要求预算会计不仅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而且也要反映政府财政运行情况和持续运行能力,为适应新的改革需要,完善和改进预算会计制度中不适应的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全面反映政府财政会计信息,适应财政改革需要

目前,我国预算会计财务报告的重心是预算执行结果,目前能提供的也就是预算执行结果。对于政府负债、正确的地方可用财力需另外计算统计。财务报告没能体现政府预算管理的业绩和政府的工作效率,不能全口径反映预算结果,未能对或有负债实施有效监控。随着我国预算管理的改革也必然对预算会计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改革我国预算会计财务报告体系,在报告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同时,反映政府整体预算结果,对政府工作效率实行有效评价。只有对部分项目实行权责发生制才能及时、准确提供预算会计财务报告所需数据。

二、有效制止政府不利行为

实行权责发生制,能准确核定可用财力,使各种政府债务公开化、透明化,对各政府、部门具有一定的约束力,防止超财力上“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财政风险具有预防作用。同时对政府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政府效率的提高。

三、适应加入

WTO新形势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把预算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列为国家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有选择地在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政府机构内进行运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目前这种趋势正在加强。当前,我国已加入了WTO,与国际间接触不断增加,政府部门也不例外。只有对部分项目实行权责发生制,相互间财政收支数具有可比性,才能与世界接轨。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可行性分析

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和对或有负债的有效监控,预算会计核算对象和范围比以前更为广泛。与收付实现制相比,预算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能更好地反映政府行为所实际耗费的资源,使会计信息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政府行为的成本。改革后的预算会计核算对象,除了反映当期预算资金运动及成果外,还应该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整个预算资金运动的连续过程及积累的结果。但考虑到当前的国情,我认为财政收入方面不宜采用权责发生制,主要从财政支出、债权债务方面来探讨权责发生制实行的可行性,重点解决政府财政可用财力不实和政府负债的问题。

一、财政收入方面不宜采用权责发生制

我们认为财政收入上还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宜。财政收入按权责发生制处理可以与有关统计数据相统一,但在实际核算中有一定难度。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若实现权责发生制,财政收入是按所属年度来确定,而不是按入库时间来确认,与目前国库入库方法存在较大差距,必然要求国库会计处理实行相应调整。二是目前财政管理体制的限制。由于财政收入与中央、地方利益密切相关,财政体制的改革往往在财政收入中做文章,从目前体制上看,在财政收入运用权责发生制涉及中央、地方财政利益,涉及面太广。正如某些文章,提出对政策性退税应退未退和国有企业应补未补方面,采用权责发生制。从理论上讲,可行,但实际上难以操作。

二、权责发生制适用项目探讨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支出核算

财政总预算会计支出、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实际支出或费用发生的时间,列报支出;另一种是平时按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年度终了,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列报支出。

具体要增设会计科目“待清算支出”或“应付支出”,核算预算已安排但未支出或应付未付的款项。以后年度实际拨付时,作冲减“待清算支出”或“应付支出”处理,不再列报支出。

(二)政府债权债务处理

1、应设置“应收款”、“应付款”科目。财政总预算会计科目中“暂付款”、“暂存款”科目是适应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预算会计,预算会计部分项目采用权责发生制后,其核算内容涉及范围太窄,不能准确核算应付利息等新内容。为准确核算和反映经济内容,应改为“应收款”、“应付款”科目,具体核算应该回收款项和应该支付的款项。

2、对直接显性债务建立还贷准备金。直接显性债务是指由特定法律或合同所确定,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支付的债务,如政府直接借入的各类债务等。

(1)利息处理。根据合同约定的利率,按月或按季提取应付利息,提取利息费用同时列报支出,并转入到负债款项下作应付款处理,支付利息时冲减应付款。

(2)本金处理。政府行为产生政府负债,一定程度上存在财政风险。为全面反映政府财政可用财力和政府债务的真实情况,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对显性债务要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财务处理。

具体要增设会计科目“应付款———还贷准备金”科目,核算分摊的显性债务。在显性债务的合同受益期内,要合理分摊债务,分摊债务按月或按季列报支出,并计入“应付款———还贷准备金”科目。如合同到期发生还债务本金,直接冲减“应付款——还贷准备金”科目。

3、对或有隐性债务处理,增设“预计负债”科目核算。或有隐性债务指在特定事项发生的情况下,政府才需要支付的法定债务,主要包括政府提供担保的债务,以及根据法律和政策规定政府需要兜底的支付事项。

政府对或有隐性债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当特定事项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下,财政应将其确认为负债:一是该项目是政府承担的现时行为;二是有迹象表明由于该项目引起政府利益流出;三是该项目引起政府利益流出能够用金额可靠计量。

预算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一)收付实现制局限性大

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对本期已经发生的收支情况进行如实的记录。总预算会计在收付实现制度下,对未进行现金支付却又发生本期的情况,或者是需要偿还的利息以及债务本金,不能及时的反映出来。因此,收付实现制不能全面而真实的记录和反映资产、负债的具体状况,很难对财政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另外,收付实现制的另一个缺陷是导致了在会计期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非配比性,影响了对收支结余的真实状况的评价。财政的重要目标就是收支平衡,但是收付实现制下的财政收入与支出难以反映出预算结余的真实状况,不利于预算信息的真实性。

(二)财务报告制度不统一

与企业会计不同,目前财务总预算报表格式的标准还不统一,财务预算报告也只是单一的反映政府收支预算决算情况,没有反映政府债务、债权和资产的状况,公众难以掌握与了解政府财务状况,影响了政务的公开化。从财务的内部管理上看,由于政府资产以及负债方面的会计信息不完整,不能对政府具体财务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这样就缺乏了财政政策的预算编制依据。而在财政外部管理上看,预算会计信息传布方法比较简单,致使政府财务情况透明度不高,极易引起腐败,影响了政府威信的建立,司法机关和公众难以对政府资金的分配、运行进行监督。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改革的思路

(一)扩大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

财政总预算服务于各级政府部门,管理政府的会计核算和日常事务,不仅要反映出各级政府部门实体投资的情况,展示出当期预算执行情况,还要真实反映出政府的整个财政收支状况。因此,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不能只是当期的预算,同时还要对会计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扩大,使总预算会计可以对预算资金的运作流程情况以及资金积累结果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反映。比如对内、外债权债务的反映、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反映、对预算外资金收支并账核算的反映等。

(二)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第一,和收付实现制相比,权责发生制更能准确、真实和全面的反映出在会计期间的财务与预算执行的状况。因为权责发生制的标准是是否已经发生收入与支出,从而对本期的收入与支出进行确认,能及时对采购材料、未付工资等进行入账。所以能够准确反映出政府的财务信息,并提升了会计信息透明度。第二,有利于处理年终结转账务的问题。因为存在有已经安排预算单但开支不及时的状况,而实行权责发生制便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当年的资金收入,还能实现财政部门应收款项的增加。次年也能以财政部门下达的恢复指标为依据,对财政部门的应收款项进行相应的冲减。第三,权责发生制符合财政管理体系改革的需求,可有效防止各级政府部门在途资金与浪费闲置的情况。权责发生制可以有效反映出实际的收付情况,以此加快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进程,极大提升了各级政府的工作绩效。

(三)不断健全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健全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能让使用者掌握财务方面的整体情况,了解财务业绩的信息,以此对政府绩效以及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估。因此,一方面,当前的总预算会计报表体系需要得到拓展,可以通过设计让总预算会计报表体系能够全面、准确的反映政府各方面的财政信息,比如政府预算执行信息、政府采购资金信息以及各项专户资金管理的财务信息等。另一方面,要做好预算内外资金的合账并表,让预算管理能适应改革的需要,统一管理核算预算内外资金,加大部门综合预算的推进力度。

三、结束语

预算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从历史沿革来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和非盈利机构所使用的预算会计体系制度,大部分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苏联得到经验所成立的。在几十年发展的过程中,预算会计体系经过了几次较大的改革,但是总体预算体系的核心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从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建立的大环境来看,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与社会主义制度对预算会计体系的影响比较大。事实上,很多学者认为,政府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政府的预算会计体系就是披露政府预算运行情况的一个信息平台。作为既得利益的所得者通常指的是政府内部利益获得者、立法机构与监督机构的代表,通常指的是这些系统的高层官员,这些人往往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利来制定游戏规格,由这些人所建立的各种制度偏向自己人是必然的。另外,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影响预算会计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财税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指的是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设立一个独立的帐户系统,国家中一切的财政性钱财都会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搜缴、支付和管理。在这种制度的管理下,预算体系的发展就带上了很强的社会主义色彩。所有的政府收支可以全部统一到一个大的支付平台之下,解决了财政总预算会计系统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缺乏对接的问题。建立先进的预算会计体系制度本身是为了有效地记录和控制特定主体法定预算系统预算运行的全过程,确保政府等非盈利单位的法定预算得到有效地执行。建立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制度,实际上是有一套具体路径可循的,即对现有的预算会计系统进行优化和整合,实现预算和后期开支的透明公开化。首先,目前我国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资金周转情况,由于各种客观情况的影响,实际收支与预算相差较大,也就是说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预算制度的认识程度不够,预算往往不能有效对政府的花销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必须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政府财政体系,用来保证预算会计体系制度的认真执行。其次,建立财政总预算会计与各级政府预算核算标准的一致性,对总预算与子预算项目进行协调,保证预算会计制度上下的一致性。最后是对政府和非盈利部门的预算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细化政府收支分类醒目。2014年,我国对现行的预算制度进行了改革,其核心就是对政府的收支进行细化,改变过去"糊涂账"的局面,从制度的顶层设计方面来对政府的开支进行约束,真正实现了预算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必然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十分长远的影响。我国的预算会计目前还处于不断改革和逐渐发展的阶段,建立真正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预算制度,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目前我国预算会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在预算会计在我国政府和非盈利部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的问题,下面列出了几个比较重要的。

1.目前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

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会计实务。这些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不断的进行会计体制的改革,不断的完善预算会计体系和制度,这样一来会促使我国的预算会计的方法产生变化并且在财务报表的内容上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和改进。目前,我国新的预算会计制度和体系以及现行的政府单位的财务规定对政府的采购现象都缺乏管制制度和准则。对于政府采购如何列报支出,是否应在行政事业财务制度中增设有关政府采购内容等相关问题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监管。这样就造成了现在政府单位难以真实、准确、完整地全面核算和反映本单位的政府采购活动,伴随这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政府的发展,这种会计管理落后于政府采购会计实务的情况越来越明显,亟待解决。

2.报表中财务支出内容缺乏全面性

在当今的会计制度体系下,财政支出仅包括以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但是对于那些当前时间段已经产生,还没有完成现金支付的部分,同时也不包括应该在这个时间段偿付,但是归为之后年度偿还的债务,如应付国债及借款利息等。这种情况致使,一定时期内财务支出被低估,反应不全面。造成国家可供支配的财力资源出现虚增的现象,对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有阻碍的作用;可能导致国家经济政策的错误;同时,还造成了有关的债务信息被隐藏,不利于国家财政风险的防范。

3.成本、费用的核算出现失误

基于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支付现状,作为费用确认的依据,对于当前还未进行现金支付的款项不计入,例如固定资产折旧费在目前的预算会计中就没有反应,造成行政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耗费不能进行完整地进行债务的核算,阻碍了政府部门对有关人员或部门进行考核。对从事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业务的事业单位来说,虽然经营性业务要进行成本核算,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两种业务的计算上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开,费用难以合理分摊,成本的核算很不准确,这样长期发展下去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也不能使预算内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

为了完善我国的预算会计准则体系,解决这些问题,弥补现存的缺陷,经过研讨,总结出了三点举措建议。

l.采取相关管理措施规范权责问题

进行预算会计,实施权责发生制,这种方法是对政府财政的管制还有责任的落实进行监管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伴随着会计改革,也成为了政府进行会计信息管理的方向。严格按照预算会计的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要想进行收入信息的确认,只有在政府提供相关服务的时候才可以,并且只要政府接受了相关的服务,相应的就应该履行职责和义务。只有这样,政府的会计报告才能够相对系统的显示出政府的财务收支状况以及相应的实施结果。综合考虑我国会计系统的情况,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应该考虑实际情况,对应收和应付的款项进行确认。实现各个环节和各个时期的财务收支平衡,明确政府当期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规范征服财务报表形式,建立完善的报告体系

财务报告是对一定时期会计信息的总结和审核。纵观国际会计改革史,几乎每个国家都充分考虑了会计系统的重要性,建立了相对比较规范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为的就是通过完善的体系能够更全面的总结会计信息,反应一定时期内政府财务的使用情况以及财务的流动情况。

3.采用部门预算的方法

部门预算已经是广为人知的一种预算编制的方法了,广泛应用于市场经济的国家,这种方法是政府各部门编制,并且交财政部门进行审核,最后才能通过,它是用来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这也就是说,部门预算是包括了政府部门所有的公共资源还有相关的非营利性收支。这里必须要提及的就是在部门进行预算的时候要遵循的准则:将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按部门编制预算后,能够非常清楚的反应可以清晰地反映政府预算在各部门的应用状况,这种方法取消了财政与部门的中间环节,克服单位预算交叉、脱节和层层代编的现象,并把部门预算作为独立的政府预算法案汇编于本级总预算。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