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 企业会计 预算会计 区别

一、我国会计中的两大分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体系及其分支也在这一过程中随之形成,其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管理日常的财务活动。会计按照具体的适用范围和核算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会计,另一类是非企业会计,即预算会计。企业会计主要适用的范围包括:农、工、商、交和金融等企业单位,并用以监督和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流通领域、生产领域的企业内部经营资金的活动情况。预算会计其具体适用范围包括:政府的财政机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用以监督和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福利领域、分配领域、精神生产领域等的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的情况。事业单位一般不直接提供物质产品,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位于上层建筑领域,其主要是从事各种为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服务的业务活动,在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物质生产及经营方面的职能。事业单位在进行各种社会性、公益性活动时,一般都是由单位或个人进行出资,并且投入的这部分资金是不要求回报的,就算个别单位或个人终止时,资金基本上也不会收回,他们在业务活动中大部分都是无偿提供服务的,虽然也有收费的,但却并不是足额补偿,其中的大部分资金通常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提供的。所以说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是以社会效益为目的,所有的会计工作也都是围绕着社会效益展开的,如计量、记录、报告等。

二、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基于上述对我国会计两大分支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会计作为预算会计的分支,具有预算会计非营利性质这一共同性,这与企业会计有着本质的区别,加之部分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生产性、营利性,所以,只有在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会计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才能让我们正确认识其与企业会计的之间区别。

(一)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

我国预算会计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事业单位作为预算会计的分支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可以在进行专业业务活动和辅助活动之外,允许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所以,在大部分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会计中均采用收付实现制,而对于具有一定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其非营利收支采用收付实现制,营利性收支则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只能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会计要素构成的区别

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在运行方式、运行结果上存在本质区别,所以两者在会计要素的构成上也存在差异。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主要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五大类,而企业会计要素则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类。由于两者的资产和负债在本质上基本趋同,所以,下面仅对其他要素的区别进行分析。

1.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事业单位净资产是指预算会计所特有的、产权单一的政府与非盈利组织拥有的资产净值。与事业单位净资产所相对应的企业会计要素是所有者权益,它是指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所享有的权益。

2.收入、支出(费用)。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本单位依法从国家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而企业的收入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且与所有者资本投入无关的资金流入,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为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而产生的。

事业单位的支出是指用于开展业务活动和基本建设项目所发生的资金消耗,其目的是为了耗费。而企业的费用是指企业为了日常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资金流出,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3.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利润是企业特有的会计要素,是根据企业自身具有

营利性质而设置的要素,而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组织,所有没有这一会计要素。

(三)会计等式的区别

企业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等式属于净态等式,其主要反映的是企业资产的归属、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等关系,同时也表明了企业与所有者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该式为企业会计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事业单位的会计等式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该式则属于动态等式,主要反映了单位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净资产的增值和收支结余情况。由于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来自于上级单位或财政部门下拨的款项,所以需对各项资金的耗费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管,以免造成国有资产柳生,因此,必须采用动态的等式,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也是以该等式作为主要依据。

(四)会计核算方法与内容的区别

首先,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在会计科目设置上和会计核算方法上存在诸多差别,两者相比较而言,企业会计科目设置更为细化和全面,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较为简单、数量也相对较少;其次,两者在某些相同的会计业务核算事项上,其核算方法不同,如对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就存在较大区别;再次,在会计核算内容上,事业单位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存在营利性业务,必须实行成本核算的,也只是进行内部成本核算。

结论: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之间存在诸多差异,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得到了逐步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两者之间差异会逐步缩小,但是可能完全达成一致,两者的本质差异性是无法消除的。

参考文献:

[1]崔秋霞.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j].中国科技信息,2007(12).

[2]张淑霞.浅谈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6).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范文第2篇

摘要:我国会计体系分为预算会计体系和企业会计体系两大分支,其中,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自从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分开之后,国家相继出台和实施了适用于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两大分支进行简要介绍,进而对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区别进行探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区别

一、我国会计中的两大分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体系及其分支也在这一过程中随之形成,其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管理日常的财务活动。会计按照具体的适用范围和核算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会计,另一类是非企业会计,即预算会计。企业会计主要适用的范围包括:农、工、商、交和金融等企业单位,并用以监督和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流通领域、生产领域的企业内部经营资金的活动情况。预算会计其具体适用范围包括:政府的财政机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用以监督和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福利领域、分配领域、精神生产领域等的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的情况。事业单位一般不直接提供物质产品,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位于上层建筑领域,其主要是从事各种为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服务的业务活动,在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物质生产及经营方面的职能。事业单位在进行各种社会性、公益性活动时,一般都是由单位或个人进行出资,并且投入的这部分资金是不要求回报的,就算个别单位或个人终止时,资金基本上也不会收回,他们在业务活动中大部分都是无偿提供服务的,虽然也有收费的,但却并不是足额补偿,其中的大部分资金通常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提供的。所以说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是以社会效益为目的,所有的会计工作也都是围绕着社会效益展开的,如计量、记录、报告等。

二、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基于上述对我国会计两大分支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会计作为预算会计的分支,具有预算会计非营利性质这一共同性,这与企业会计有着本质的区别,加之部分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生产性、营利性,所以,只有在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会计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才能让我们正确认识其与企业会计的之间区别。

(一)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

我国预算会计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事业单位作为预算会计的分支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可以在进行专业业务活动和辅助活动之外,允许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所以,在大部分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会计中均采用收付实现制,而对于具有一定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其非营利收支采用收付实现制,营利性收支则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只能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会计要素构成的区别

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在运行方式、运行结果上存在本质区别,所以两者在会计要素的构成上也存在差异。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主要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五大类,而企业会计要素则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类。由于两者的资产和负债在本质上基本趋同,所以,下面仅对其他要素的区别进行分析。

1.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事业单位净资产是指预算会计所特有的、产权单一的政府与非盈利组织拥有的资产净值。与事业单位净资产所相对应的企业会计要素是所有者权益,它是指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所享有的权益。

2.收入、支出(费用)。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本单位依法从国家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而企业的收入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且与所有者资本投入无关的资金流入,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为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而产生的。

事业单位的支出是指用于开展业务活动和基本建设项目所发生的资金消耗,其目的是为了耗费。而企业的费用是指企业为了日常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资金流出,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3.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利润是企业特有的会计要素,是根据企业自身具有营利性质而设置的要素,而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组织,所有没有这一会计要素。

(三)会计等式的区别

企业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等式属于净态等式,其主要反映的是企业资产的归属、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等关系,同时也表明了企业与所有者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该式为企业会计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事业单位的会计等式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该

[1] [2]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式则属于动态等式,主要反映了单位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净资产的增值和收支结余情况。由于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来自于上级单位或财政部门下拨的款项,所以需对各项资金的耗费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管,以免造成国有资产柳生,因此,必须采用动态的等式,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也是以该等式作为主要依据。

(四)会计核算方法与内容的区别

首先,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在会计科目设置上和会计核算方法上存在诸多差别,两者相比较而言,企业会计科目设置更为细化和全面,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较为简单、数量也相对较少;其次,两者在某些相同的会计业务核算事项上,其核算方法不同,如对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就存在较大区别;再次,在会计核算内容上,事业单位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存在营利性业务,必须实行成本核算的,也只是进行内部成本核算。

结论: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范文第3篇

摘 要 我国的会计体系分为企业会计体系和预算会计体系两大类,而预算会计体系又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个分支。预算会计改革后,把事业单位会计同行政单位会计区分开来。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存在着较大的区别,通过本文的比较,可以更深入的掌握事业单位会计的精神实质。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 企业会计 区别

我国的会计体系分为企业会计体系和预算会计体系两大类,而预算会计体系又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个分支。预算会计改革后,把事业单位会计同行政单位会计区分开来。通过对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的比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二者的区别,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会计的精神实质。

一、会计核算基础不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预算会计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我国的事业单位在进行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还可以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因此,事业单位对预算资金的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以收入实现制为基础,对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而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会计要素构成不同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二者的资产和负债从他们的本质上基本是相同的,其他几类要素在实质上有较大的区别。

1.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事业单位当中的净资产是政府与非盈利组织所拥有的资产净值,产权单一,是预算会计所特有的。企业会计中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所有者权益,它是各种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同时,它也是与债权人权益相联系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权益概念。显然预算会计中的净资产没有上述明确的所有者权益特征,因而在预算会计中采用净资产命名以区别于企业会计的所有者权益命名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合适的。

2.收入:事业单位和企业都有收入要素,名称虽然一致,但在本质上有较大的不同。事业单位的收入指国家或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主要从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通过上级拨款,所以具有非偿还性的特点,他的目的是为了补偿支出,而不是为了盈利;而企业的收入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企业收入的实现主要是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产生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企业盈利。

3.支出与费用:事业单位的支出是指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事业单位的支出有着财政资金再分配以及按照预算向所属单位拨出经费的性质,其目的只是为了耗费。而企业的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营业收入,获得更多的新资产;只有那些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各种支出,才是费用。

4.利润:利润是企业特有的,指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而事业单位没有利润这个会计要素,因为它是非盈利组织,不涉及到盈利问题,所以也就没有利润。即使有一定的经营活动,期末也只是结转到“结余”。

三、会计等式不同

事业单位的会计等式是“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此等式为动态等式,反映单位在业务营运过程中收支结余情况及净资产的增值情况。因为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上级拨款取得的,所以要严格监督各项支出的耗费,因此要采用动态等式,资产负债表也是以此等式为依据的。

企业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此等式为净态等式,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表明了企业和所有者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同时,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四、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

在预算会计中,有一些核算内容和企业会计有明显的差异,有其特殊性。

1.固定基金:事业单位核算固定资产,需设置“固定资产”和“固定基

金”两个账户。固定基金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一般由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拨款,也可以是其他单位投入或融资租赁。事业单位的支出具有消耗性与不可补偿的特点,所以无需计提折旧。而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磨损,要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中去。

2.专用基金:专用基金是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设置的专门用途的资金,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和住房基金,各项专用基金都规定专门的用途和适用范围,除财务制度有特殊规定外,一般不得挪用、占用。

3.投资基金: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适应。不仅要设置“对外投资”账户,还要设置“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

4.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事业单位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

以上仅仅是两者不同表现的一部分内容,还有大量细节性差异,不再冗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两类会计的差异将会逐步缩小,但不可能消灭差异。

参考文献: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范文第4篇

(一)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对企业利用预算的方法对各部门、各单位的相关财务资源及非财务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审计、控制,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有条不紊的情况下进行,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该种模式下的管理是企业全员参与的模式。预算管理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1)全额性。预算的金额涉及了企业的每个方面,主要包括了业务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投资预算等。

(2)全员性。主要是指预算管理要在企业各个部门和员工共同努力下才能够顺利完成,只有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够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3)全程性。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贯彻在了整个经营生产活动中,主要包括了执行、分析、监控、考核预算等,这样才能将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二)会计核算

会计反映也称作会计核算,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情况,通过会计核算可以对会计主体完成或者是已经发生的财务活动实施事后核算。

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主要工作之一的会计核算,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性。会计核算是对一切会计对象进行的记载,要保证所有数据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同时也要连续计算所有的数据,避免出现间断的现象发生,这样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内容的整体性。

(2)全面性。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是需要较多的计量工具和不同的度量,通过会计核算可以统计和计算企业经营活动中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形成系统的记录,可以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情况。

二、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一)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

从实际情况来看,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期间不同

预算管理主要的工作是通过计划、分配、组织、制定控制和调节等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然而会计核算主要工作是事后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

2.法律效力不同

在预算管理中的预算报告并没有法律效力,企业内部主要是其责任范围,然而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经过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是具备法律效力的,会计报告的责任人承担着报告合法性、真实性的主要责任。

3.应用方法不同

预算管理在应用方法上是建立在实现各项管理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采用各种方法,例如固定预算、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滚动预算、概率预算等方法,最终实现管理目标的目的。然而会计核算的方法不能人为进行更改,必须采用国家规定的方法,例如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等。

4.管理职能不同

预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控制和计划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也包括了控制和计划企业的财务活动,然而会计核算是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

5.施人员不同

预算管理人员的实施人员并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是实施会计核算的人员必须是由国家认可的专业人员来担任,即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够上岗。

(二)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联系

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同的加工对象。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加工对象都是能够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原始数据。

(2)相同或类似的实施手段。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实施手段都需要通过归集、分配、计算等方式来进行。

(3)相同的目的。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都在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防范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尽快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有机结合的对策

从上述可以看出,工业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了提高工业企业集团综合竞争实力,需要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紧密的结合起来,工业企业集团要正确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对策。

(一)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协调应用

工业企业集团要实现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相互分离,两者可以通过预算编制的方式实现完全独立以及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财务人员应该首先算出会计核算的结果,然后再写进预算管理报告之中。由于在工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因此也就应该加大考核的力度,可以以会计核算为主要依据,例如可以利用会计核算数据和信息作为考核的参考,这样就可以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工业企业集团为了保证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性,在进行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要运用最新的企业资料,并委任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统计、制作数据和表格,这样有利于及时地更新工业企业集团的财务情况,逐渐形成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为一体的财务管理体系。

(二)考虑到预算管理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工业企业集团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进行销售、生产、财务、专项预算,要按照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来实现集团企业的经营目标。工业企业集团为了更好的实现对预算管理的控制,要对各个执行人的业绩进行考核,要从责任中心的角度来重视预算工作,集团的总体计划也要按照责任中心来落实,这方面的工作被称作责任预算,主要目的是使预算责任中心的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和控制,因此在设置各种明细账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相关责任中心的需要,保证与预算的口径相一致。工业企业集团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要对相关责任进行转嫁,在进行分配共同费用的时候要根据责任的归属选择出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工业企业集团为了便于单独考核部门的业绩,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要适当地拟定内部转移的价格,这样有利于客观地反映预算报告的情况。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工业企业集团要重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要认识到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积极性,要在与管理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中引入电算化的方式进行工作,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量,简化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人员就可以进行全面的预测、研究和调整,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也可以弥补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工业企业集团要认识到现代经济是信息化的时代,要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工业企业集团的领导者要组织财务人员进行相关软件培训,让财务人员熟练的掌握财务计算机软件,使得财务人员从繁琐的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中脱离出来,这样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四)要进行差异性处理

工业企业集团在进行经营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利用会计进行生产、营销和收支进行会计处理,工业企业集团在经营过程中具体战略目标是制定预算的主要依据,需要衡量工业企业集团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这样有利于对预算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工业企业集团的领导者要认识到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之间差异性的存在,要制订出差异性的处理方法,首先,工业企业集团在会计核算中要设立独立的科目,集合会计核算中的模糊事项,并进行详细的记录,这样有利于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判断;其次,工业企业集团要定期的组织预算管理与会计工作进行讨论,要仔细地分析每一个项目;再次,要利用预算与会计核算来分析出责任差异,并进行详细的整理和记录。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保证两者在单独运行的基础上实现有机的结合,促进工业企业集团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

同时,在制定预算目标的时候也要进行差异性的处理,例如在初创期工业企业的战略目标应该以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种类为主,因此,预算管理的目标也要在坚持战略扩张的原则下,积极地开展业务预算和筹资预算管理;在成熟期的工业制造企业经营情况比较稳定,主要以巩固、防御的战略目标为主,主要的任务是保护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因此在制定预算管理目说氖焙蛞惨设定为巩固、防御的类型;在衰退期和转型期的工业企业,一些业务会逐渐退出市场,不断寻求出新的业务领域和寻找出转型的机遇,因此预算管理的方式也应该采用紧缩型、保守型的方式。

四、总结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都可以给工业企业集团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不断完善工业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系,因此工业企业集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工业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工业企业集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黄立江.试论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运作[J].企业研究,2013(10).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行业环境风险 财务预警 矩阵

一、 引言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行业环境,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建立优良的财务预警系统成为了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代表性的财务预警模型主要包括单变量模型、Z模型、Logit模型及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各种预警模型的优缺点各异,但整体看来,这些方法都只是站在微观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只展示了财务风险的“果”,没有阐释其中的“因”,缺少对客观条件――外部环境的探索;近年来,也有学者试图将行业环境因素纳入企业风险分析中来,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都是通过统计方法来分析行业环境与企业内部财务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却没有探索出一套适用的预警方法,将行业环境风险融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中来。

鉴于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在系统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风险矩阵”的基本原理,将企业所处行业环境风险和内部财务风险两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刻画企业财务状况。从而摆脱了传统仅依靠线性回归分析来简化地研究财务危机的痼疾。

二、行业环境视角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形成机理

本文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与行业环境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耗散结构理论从系统内外两方面影射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熵导致了系统的无序化,即风险的产生,系统的熵(无效能量)总是在不断的增加,但整个世界是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任何系统都会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系统内部熵的变化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总熵变ds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ds=des+dis。其中,des称为系统外部的熵流。而dis称为熵产生,是由系统内部自发的不可逆过程产生的。

其次,行业环境深刻影响企业经营环境。企业的生存环境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而行业环境是企业最基础的外部环境,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影响行业环境而波及具体的企业的,企业内部环境的调整也是以行业环境的要求为基础的。因此,行业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最后,行业环境不确定性间接导致企业财务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行业环境总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必然引发行业环境风险,包括行业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这些外部风险因素通过影响企业内部的供、产、销等生产经营活动,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变动的风险,即企业财务风险。因此,研究企业财务风险必须研究它所处的行业环境及其同行业环境的相互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企业财务作为一个耗散结构体,它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系统中的熵可以理解为企业财务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而行业环境风险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在客观条件。

三、预警指标体系设计

(一)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遵循重要性、全面性、先行性、可得性原则,选择9个财务指标,建立了自由现金流量指标体系,它们分别反映了企业盈利风险、营运风险和偿债风险。下页表1列示了该指标体系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二)行业环境风险指标设计

行业环境风险主要包括6个方面,即行业资源风险、行业竞争风险、行业生命周期风险、行业技术变革风险、行业信用风险、行业利率风险。这些风险含义丰富,难以用单一的客观指标进行清晰的描绘。因此,本文对每一行业环境风险都分别设置了主观与客观两类指标:①行业资源风险。本文定义的行业资源风险主要是原材料市场状况。定性指标为供应商依赖性;定量指标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和供应商集中度。②行业生命周期风险。定性指标为行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定量指标包括销售增长率和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③行业竞争风险。定性指标为产品差异化程度;定量指标包括行业集中度和行业内企业年增加率。④行业信用风险。定性指标为企业回收账款的难易程度;定量指标包括行业坏账率和行业现金流动比率。⑤行业技术变革风险。定性指标包括产品更新速度和本企业技术水平;定量指标为行业技术投入比率。⑥行业利率风险。定性指标包括利率波动幅度和利率波动频率;定量指标为行业利率水平。

对于定性指标,可以采取专家咨询、打分法来计算,并利用几何平均法来计算各定性指标的综合评价值,即令有n个专家参加评分,且第j个专家给出的第i个指标的分值为aij,则第i个指标的综合评分值为:ai=(aij)1/n。对于定量指标,笔者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到如表2的计算公式,公式中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行业内所有企业财务数据。最后,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维度行业环境风险值。

(三)行业环境风险与企业财务风险的逻辑关联

行业环境风险与企业三个维度的财务风险间存在的客观逻辑关联:第一,行业资源条件影响企业原材料的购进价格从而影响企业的成本自由现金率,行业竞争状况和行业生命周期影响企业的销售自由现金率、净利润自由现金率。因此,这三类行业环境合称为行业盈利环境,它与企业财务盈利能力有必然的联系。第二,行业信用水平决定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的难易程度,行业技术水平决定企业内部生产效率和周转能力。因此,这两类行业环境合称为行业营运环境,它与企业财务营运能力有必然联系。第三,行业利率水平的大小决定企业偿付利息的压力,因此,把它称为行业偿债环境,它与企业财务偿债能力有必然联系。因此,依照企业财务风险分类标准,同样可以将行业环境风险划分为行业盈利环境风险、行业营运环境风险和行业偿债环境风险三个维度。

四、企业财务预警矩阵定位模型设计

(一)企业财务预警矩阵定位原理

本文建立的企业财务预警矩阵定位模型最重要的特征是整合性,将企业所处行业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内外两个层面全面刻画企业的财务状况。首先构建一个以行业环境风险作为纵坐标,企业财务风险作为横坐标的二维矩阵(如图2),然后分别测度行业环境风险值RY和企业财务风险值RX,并将该点(RX,RY)定位在矩阵中的不同区域,不同的区域代表了企业不同的财务风险涵义。利用矩阵定位方法,能够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直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二)风险指数的计算

1.预警临界点的确定。本文在确定“预警临界值”之前,先需要对所有风险指标进行定量测算。然后将每个风险指标的预警临界值规定为三个数值η1、η2、η3,将风险划分为无警、轻警、中警和重警四个区域。η1、η2、η3分别为该指标前5年的平均值、落后平均值和先进平均值。

2.风险等级判定原理。为了便于风险矩阵的设计,须将行业环境风险指标值和企业财务风险指标值无量纲化,并界定在R∈[0,4]的区域内。假设ti表示实际风险值。tmax表示最大值。tmin表示最小值。η1、η2、η3分别表示三个预警临界值(如图1)。由此,可以给出如下定义:

定义1:如果计算值η3≤ti≤tmax,则R∈[3,4]。表示风险水平为“重警”。

定义2:如果计算值η2≤ti

定义3:如果计算值η1≤ti

定义4:如果计算值tmin≤ti≤η1,则R∈[0,1)。表示风险水平为“无警”。

根据定义,可以得到如下数学模型进行R值的计算(如公式1):

3.风险指数的计算公式。经过数学转换后的行业风险指数值与企业风险指数如表3。

由此,根据几何平均值的计算方法,给出以下风险指数的计算公式,如公式(2)-公式(4):

(三)企业财务预警矩阵定位模型设计

企业财务预警矩阵定位模型是根据行业环境风险指数值和企业财务风险指数值,将风险定位在矩阵的不同区域,从而直观全面地识别风险水平。首先,根据[1,2,3,4]四个风险指数临界点,将二维矩阵划分为十六个区域。X轴表示行业环境风险值,Y轴表示企业财务风险值,并可以在矩阵识别模型中找到该点(RX,RY)。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区域用预警信号灯标识出来,就可以得到企业财务预警定位矩阵(图2)。 其中每个区域中的前信号灯表示横坐标即企业财务风险的警情,后信号灯表示纵坐标即行业环境风险的警情。由此,可以根据RX和RY的值定位于不同的区域,发出不同的预警信号。而每一对组合信号灯代表着不同的涵义。最后根据信号灯的涵义,可以将企业财务预警矩阵划分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区间(图2)。绿色区域代表企业财务和行业环境风险都较小,属于“无警区”。黄色区域代表企业财务风险较小,而行业环境风险较大,说明企业当前财务状况良好,但较差行业环境对企业经营有着潜在的影响,随时可能波及到企业内部,因此,该区域属于“潜伏期”,亦称“轻警区”。橙色区域代表行业环境风险较小,而企业财务风险较大,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已经出现危机,但行业环境良好,有益于企业摆脱暂时的困难,因此,该区域属于“发展期”,亦称“中警区”。红色区域代表行业环境风险和企业财务风险都较大,说明不仅单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已经出现危机,而且整个大的行业环境都非常低迷,因此,该区域属于“恶化期”,亦称“重警区”。

五、结论

本研究在深入剖析行业环境风险与企业财务风险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企业财务预警矩阵定位模型在微观与宏观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具体而言,得出如下结论:

1.耗散结构理论从系统内外两方面影射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企业财务满足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是一个耗散结构体。企业财务系统中的熵即为企业财务风险,它不可避免地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2.自由现金流量指标能很好地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状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根据行业环境风险与企业三个维度的财务风险间存在的客观逻辑关联,可以将行业环境风险划分为行业盈利环境风险、行业营运环境风险、行业偿债环境风险三个维度。

3.借鉴“风险矩阵”的基本原理,可以构建一个以行业环境风险作为纵坐标,企业财务风险作为横坐标的二维矩阵,并设定相应阈值,将二维平面划分为多个评价区域,并赋予不同区域相应的经济涵义,全面地刻画企业的财务状况。J

(注:本文系2013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编号:Q13G020022;绍兴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20125040)

参考文献:

1.张友棠,黄阳.基于行业环境风险识别的企业财务预警控制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11,(3).

2.于晓红,张立.基于行业环境因素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通讯,20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