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化学必修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必修课;选修课;课程设

AResearchontheCompulsoryandOptionalCoursesinCollege

andUniversityPhysicalEducation

LIBo

(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44)

【Abstract】Thisthesis,takingthecompulsoryandoptionalcurricularprogramsinfourcollegesanduniversitiesofHenanProvinceasexamples,investigatesintothefeaturesofcurricularprogramsforsportsteachingmajorsinHenanprovince.Itputsforwardthatweshouldreducecompulsorycoursesandincreaseoptionalones.Weshouldadjustthecurrentcurricularprogramstoconformtothenationalcurricularprogram.Thethesisishopetobehelpfultothereformofrelevantcurricularprograms.

【Keywords】HenanProvince;physicaleducation;compulsorycourses;optionalcourses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多种能力等内容重新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如何优化设置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师资水平和学校体育的发展的提高。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河南省4所高校(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洛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南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周口师范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省内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总学时数现状

新《课程方案》中规定体育教育专业4年的教学总学时数控制在2600-2800学时,除了公共基础课大约720学时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外,专业课程约为1900-2100学时〔1〕。专业必修课为1126学时,占总学时数的41.3%;其中主干课程为846学时,占专业必修课75.1%;选修课总学时数约为880学时,占总学时数的32.3%;其中,分方向限选课为530学时,占总学时的19.5%;任选课学时也达到12.8%。

从表1得知,河南省4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总学时数基本控制在2600-3000学时,这与新《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总学时数2600-2800学时大体相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总学时数为2902学时,比新《课程方案》平均学时2700多了202学时,与新《课程方案》有一定的差别的。

由表2可知,有3.4%的教师同意总学时数在2400-2600学时,有69.0%的教师同意2600-2800学时,有27.6%的教师同意2800-3000学时。由此可见总学时数控制在2600-2800学时比较适宜。

(二)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

1.公共必修课开设情况

公共必修课在国外称为通识课程,它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目的是造就“通识之材”,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综合化〔2〕。由表3和4所院校教学计划可知,4所高校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占总学时数的22.5%-28.8%之间,其中近一半的学时为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开设学时数与新《课程方案》要求的720学时也有较大的出入。

2.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

4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专业必修课均是按照新《课程方案》的规定开设了9门主干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田径、体操、球类、武术。一些高校还开出10多门一般必修课。通过调查分析,专业必修课开设的特点为:(1)为适应当今社会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提高学生教师素质的培养,增加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教育课程,如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材教法、中学体育教法,体育教学论等;(2)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多方位要求,在社会体育方面还开设了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学、体育史等;(3)为满足体育科研方面的要求,如开设了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统计学等。(4)还开设了生物科学类方面的课程,如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5)开设了运动训练方面的课程,如运动训练学等。

从表3可知,4所高校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数均高于新《课程方案》所要求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太大。专业知识学习过深过细,同样存在弊端。

(三)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情况

1.限制选修课的开设情况

选修课程是对学生知识结构水平更深一步的扩充和提高。是实现培养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规格的关键环节,学生能够在选修课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合理的、前沿的知识结构与体系,过硬的专业技术与技能。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新《课程方案》把限制选修课(下转第43页)(上接第39页)以模块形式开设5个专业方向的课程:(1)体育锻炼手段方法方向(2)社会体育方向(3)体育教学训练方向(4)体育保健康复方向(5)民族传统体育方向。每一个模块为一个专业方向,学生学习后能够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形成某一特长。

从4所院校教学计划可知,4所高校中开设的限制选修课程大致相同,涉及面较广泛。但其设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4所高校中只有南阳师院体育系把限制选修课分为体育锻炼手段方法,社会体育,体育教学训练,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5个专业模块方向。其他3所院校只是将这5种模块的课程混放在了一起,这样的设置方式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很容易使学生盲目地选课,导致所学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2.任意选修课开设情况

新《课程方案》中课程体系更显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一个突出表现是选修课比例增大,其中任意选修课的学时增长比例较大,约占选修课总学时的40%,提供给学生们选择课程的空间越来越大。由4所院校教学计划可知,4所高校一共开设50多门任意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个别院校仅开设了20多门的任意选修课。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少,覆盖领域不多,未能覆盖体育领域各方面的知识,自然科学类、技术科学类的、体育休闲类的教学内容少或无,不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需要。

四、结论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总学时、必修课与选修课学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模式,与新《课程方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尽量减少必修课,大幅度增开选修课,将现有课程进行适当整合、调整或压缩,将总学时数控制在2600―2800学时,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规范统一,使之与新《课程方案》的相关要求更加接近。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必修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九校联盟;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学分比例;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1-0087-12

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越来越感受到一种压力,一种来自国内外同类大学相互竞争的压力,且竞争日趋激烈。众所周知,大学的竞争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质量来体现,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课程。招生、培养、就业,是大学教育的三个主要环节,缺一不可,而课程则是培养环节中的主要内容。课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甚至就业。这也是为什么各国都注重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缘故。本文选取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九所高校(即“九校联盟”)为案例学校,试图通过分析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的课程设置改革及课程实施现状,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路径。九校联盟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各校办学实力、课程与教学资源相对较强,又各具专业学科特色,都重视本科教育改革,其实践具有参照、借鉴价值和示范意义。

一、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的校际比较:构成要素、内容、特点

课程设置指学校等教育机构对各类课程的编制、筛选、设定与实施计划。大学的课程设置涉及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各类课程结构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课程的修读要求与学分及课程实施的具体规定等方面,也涉及课程的性质、类型(如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划分等,并通过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以文本的形式体现出来。其中,课程结构变化是大学课程设置改革最直观的体现,反映了学校对本科教育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而课程结构则是课程设置的骨架,包括各类型课程(如通识课、大类平台基础课和专业课等)的组织、比例分配、领域范围相互关系等内容。课程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支撑并影响学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推进。

(一)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

通过对九校联盟的2010-2012年本科教育培养方案、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校本科生院、教务部/处网站公布的学校管理、教学等相关文件分别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笔者发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即全校性课程(国家课程/通识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中,“全校性课程”是指面向所有在校本科生开设的课程。虽然有些大学的结构尚不太清晰,有些设置也存在重叠,难以简单归类,但这三大课程板块结构还是各校所共有的特征,其构成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专才培养模式所采用的“思想政治等公共课+专业必修课”的课程结构。(见表1)

表1 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表

说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其《2010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提出课程设置将调整为“通识教育核心课+大类领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跨专业选修课”,并将重新修订培养方案。但至笔者截稿日止,在学校官方网站中,所获得的各院系专业培养方案均仍为2009年修订的培养方案,这里就先采用2009年的方案。

从上表可看出,九校联盟的本科课程结构不再单一,相对多元的课程体系构建逐步形成。同时,我们还可发现,九校联盟课程结构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结构相似,说明了九校联盟在本科课程设置改革方面都认识到了以往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期望通过课程改革来达到大学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也意识到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中的纲领性意义和框架作用,以及对具体课程的编制和教材编写的影响。课程结构变化也必然影响大学所希望本科生获得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这又从另一面反映了九校联盟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具有共性、趋同性。趋同的本科课程体系表明,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九校联盟一方面不断借鉴国外著名高校课程改革模式,同时也在相互学习国内同类高校的改革实践经验。

(二)九校联盟各校通识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存在差异性

出于对通识教育重要意义的认同,九校联盟各校均重视设置通识课程,但具体课程名称及内容构成不尽相同。与“通识教育课程”名称相似的有通选课、通识课程、通识通修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修课程等。就字面上来看,这些课程都可归于通识类课程。但通过对九校联盟的这类课程结构进行对比后,笔者发现,其课程结构还是存在诸多不同与问题(见表2)。

从表2看,九校联盟通识类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差异较大,如北京大学通选课由七大领域课程组成,而复旦大学通识课程由通识核心、专项、选修和国际课程四部分组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英语类、物理类、体育类等九类课程组成;其次,各校通识课程领域划分不同,如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同样是通识教育六模块,但彼此差异显著;再次,除思政、军事、体育、计算机、外语等课程外,九校联盟通识课程内容选择不同,如清华大学通识课程中的新生研讨课,复旦大学的暑期国际课程,上海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课程等。

表2 九校联盟通识教育课程结构

说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12级本科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明确提及“通识教育课程”,而在其他院系、专业培养方案中,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13]

九校联盟通识类课程构成的不同,一方面说明各校依据自己的理念、价值观、理解、办学特色来设置通识课程,并非随波逐流;另一方面,课程结构和领域划分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标准、不规范的现状。以北京大学通选课为例,就存在着“未能主动建设,呈现自发状态;课程数量失衡,教学质量悬殊;定期审核不严,缺乏表彰制度”等问题。[14]为什么九校联盟的通识类课程呈现出如此纷杂的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内涵和知识领域等尚缺乏清晰界定,对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尚缺乏明确阐述,对通识教育课程还没有明确的准入界线等等。当然,通识教育起步晚,课程体系构建尚未成熟也是影响因素。

(三)九校联盟均重视大类/基础课程的构建

九校联盟在本科课程改革都很重视大类/基础课程设置,但各校该类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大类课程、文理基础课、学科平台课、学科群基础课等课程均属于同一类课程,这类课程通常为一级学科或跨一级学科课程,面向同一类学科内各专业的学生以及其他学科的部分专业,如复旦大学的文理基础课。为什么要设置这类课程?笔者认为,开设这类课程是实施“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如实施大类招生,就需要这样与之相匹配的大类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另外,一定意义上,大类/基础课程也为编制和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创造了前提和基础。因此,也可以说,此类课程也可被视作为介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学科间领域互补的“共通性基础课程”,是学校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2002年复旦大学开始实施《复旦大学文理教育方案》,明确提出课程建设目标是“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并逐步向按文理大类实施全校性基础教育过渡”[15]。正因有这种全校开放的课程实施经验,使得复旦大学能够在2006年平稳地实施面向所有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九校联盟目前均开设了该类课程,足见其重要的课程功能及意义。

从该类课程的实质意义和作用看,九校联盟是基本相同的,但各校划分此类课程的学科领域存在较大差异(如表3所示)。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既与各校所依据的具有本校特色大类划分标准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学科优势与专业侧重。

表3 九校联盟大类/基础课程结构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与“宽口径、厚基础”的理念和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是达到目标的有效载体;九校联盟各校无论在通识类课程,还是在大类/基础课程的设置和管理方面,都有较充分的课程权力。但同一类课程的不同课程构成和领域划分,也使学生在理解大学课程和教育内容方面产生困惑。因此,明确各类课程的定义、领域边界、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规范课程的准入制度,是课程设置与管理改革需要考虑的内容。

(四)九校联盟各校的全校性课程的设置及存在问题

第一,全校性课程内涵与具体构成。

如上所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其中,我们所指的“全校性课程”主要包括思政等公共课程和通识类课程,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就目前设置而言,笔者注意到,大部分九校联盟高校把思政、外语、体育等公共课归类到通识类课程之中,只有少数学校,如北京大学,将思政等公共课和通识类课程分开列出。因大学思政等公共课由国家统一规定,政策支撑并组织实施,所以,课程设置各校相同。此类课程统一大纲、材、统一考试、统一管理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国家的要求,国家的标准,其实施面覆盖我国全部高校,显示了课程的国家性质。为此,笔者将这类课程统称为“国家课程”。

第二,“国家课程”在九校联盟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挑战。

本世纪以来,“国家课程”在九校联盟高校课程设置改革中已面临多重挑战。挑战一是,国家课程受到通识教育课程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本科课程结构中,国家课程以从属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存在。或许是课程结构分类的缘故,或者是通识教育日益受到推崇,除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外,九校联盟其余七所高校均把五类公共课程列入通识教育课程中。这似乎隐含这样的概念界定与划分:通识教育课程包含“国家课程”。但问题是,我国没有在国家层面明确规定要在各大学实施通识教育,它不是“国家课程”。不得不提的是,在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方面我们也存在认识分歧: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即通识教育,据此诠释,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也就包含国家课程。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据此释义,通识教育课程不应包含国家课程,即国家课程不从属于任何一类课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渗透于国家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大学的其他课程之中。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值得商榷,但由此引出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在国家层面制定明确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标,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编制相关的课程标准等,以便在已授权建立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正式课程的形式参照实施?

挑战二是国家课程的实施存在问题颇多,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课程的目标与价值意义认识偏差,课程学习动力缺乏;教师课程教学形式单一,重讲轻学,缺少方法吸引学生;课程考评不力,学生逃课严重等现象。笔者在复旦大学所实施的课题“本科课程设置的整体设计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项问卷调研(以下简称《复旦大学问卷》)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复旦大学问卷》项目主持人为乐毅。2012年12月,笔者在复旦大学采用当场发放填写收回的方式,对大一至大四部分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236份问卷,收回236份问卷,有效问卷228份。问卷内容共包括五部分:课程设置、大学生科研/创新、招生、就业、助教等。本文仅涉及课程设置、大学生科研/创新和就业三个方面的部分题目。在问及对国家课程持何改进建议的时候,《复旦大学问卷》的统计显示,有48.2%的同学希望缩减国家课程学分在学校总学分中所占比重。此外,网络及各类媒体上也不时出现大学生对国家课程的诸多不满言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未能适时变革课程管理模式,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满足90后大学生知识需求。因此,关注国家课程设置与实施,改革相应的学分制管理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也不可忽视系统思考国家课程师资/教材建设等问题。

二、九校联盟各类课程比例的校际比较:课程总量、学分比例

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实施的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直接外显于课程结构的变化中,如复旦大学为实施通识教育,其课程结构也随之作出调整,目前通识教育课程板块已取代原综合教育课程板块。调整课程结构,也就意味着各类课程在学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有所变动。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取向及对某类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学校各类课程结构学分比例设置的合理性,不仅影响课程的顺利实施与管理,而且对学生能力结构也产生重要影响。

(一)九校联盟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设置状况

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首先反映在课程结构的三大板块中。笔者通过对复旦大学64个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分综合统计分析,又随机抽取八所大学某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关课程学分比例统计,整理结果显示,九校联盟同一类课程在不同学校中所占的学分比例不同(如表4所示)。从表格中我们可看出同类课程在九校联盟各校中的具体比例数值不同,如同为专业课程,复旦大学约占47.32%,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均不超过12%,数值相差较大;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类/基础课程所占学分比例,高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全校性课程约占校总学分的30.44%-32.85%之间,学分也相差不大。可见,课程学分比例不同,与学校总学分设置以及课程结构相关。

表格中的北京大学专业课程学分,是指金融学专业课程27学分,以及光华管理学院课程(不含大类平台课)3分,合计66学分。笔者依据培养方案中学院课程的具体构成,暂将其学分计入专业课程学分;南京大学专业课程学分,包括历史学专业核心课程40学分,专业选修课30学分(不含跨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第二课堂),合计70学分;上海交通大学专业课学分,包括专业教育专业类课18学分,专业核心课程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5学分,专业实验课程6学分,合计42学分;西安交通大学专业课程学分,包括专业主干课程45.5学分,专业课程必须课程15学分,专业进修课程6学分,合计66.5学分。

表4乃针对三类课程研究所得,权加不满100%的高校,或因任选、实践、论文等课程不包含于三类课程中的缘故。另外,表格中复旦大学的校总学分、各类课程学分是所有专业的平均分,而其他八所高校因笔者暂未找到全部相关的公开资料等原因,所以此处均选择随机抽取的各校某一具体专业的培养方案作为替代进行案例分析,所选的各校相关专业已在表1的相关注释中有具体说明。表5、表6中的情况相同。

基于上表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这三类课程在九校联盟各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整体上趋于相似。笔者对九校联盟各类课程学分比例作进一步梳理,发现全校性课程所占比例低于30%的有四所,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大类/基础课程学分比例低于30%的有五所;九校联盟专业课程学分比例低于30%也有四所高校。也就是说,九所高校有一半以上的学校,其全校性课程在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超过30%,大类/基础课程所占比例低于30%。另有四所大学的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均低于21%。这种比例结构表明,九校联盟各校都比较重视全校课程建设,而全校性课程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和通识课程,在国家课程学分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则反映出各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表4 九校联盟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分比例表

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九校联盟这三大板块课程的比例结构设置是否合理?如果说,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衡量课程比例设置合理性的重要标准之一的话,那么,学生又赞同怎样的课程学分比例结构呢?针对九校联盟目前课程设置中一半以上的学校全校性课程学分比例高于30%,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比例小于或接近30%的现状,笔者在《复旦大学问卷》中设置了相关题目,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与各校的改革现状似有相悖:希望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15.4%,希望增加文理基础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9.2%,希望增加专业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53.1%,希望三类课程比例均衡的学生占21.4%。归而纳之,一半以上的同学希望学校今后增加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虽然笔者所实施的样本较小,但管中窥豹,相信其他同类高校的学生也有类似的需求,即希望增加专业课程的比重。然而,九校联盟在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大多表现为压缩总学分,减少专业课程比重,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如北京大学2002-2003年将毕业总学分数由150学分压缩到140学分以内;清华大学自80年代以来,进行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表层特征为减少专业和学分总量,增加通识教育的内容与份量。[17]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学校的课程设置改革措施似乎与学生的需求背道而驰。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是结构及学分比例调整不合理?是专业教育影响的根深蒂固,还是社会需求、就业要求强化了专业的作用使然?

(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之争

本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课程存在三大主要矛盾,“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矛盾、规定性和选择性的矛盾、学术性和实践性的矛盾”。[18]就“规定性和选择性”而言,问题就主要集中体现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中。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看,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同样也反映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重中。增加选修课,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是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但课程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达到这一目标的做法只能是减少必修课的学时。因此,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与各方利益等原因,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所占学分比例增减就成为九校联盟各校课程设置改革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学校、院系和教师都各有各的诉求,致使博弈难分伯仲。

第一,九校联盟本科全校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地位。

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虽重视选修课建设,但必修课仍然占主导地位。笔者对九校联盟各校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进行统计整理,发现其必修课比例均高于60%(见表5),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更加重视必修课。实际上,九校联盟在本世纪的课程设置改革中,正逐步提高选修课在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如浙江大学提高选修学分比例至25%-30%。[19]

学校课程设置改革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据此推理,学校必修课学分比例占绝对优势的课程设置现状,也应是学生期待的结果。笔者在《复旦大学问卷》中设置相关题目验证这一假设,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仅有14%的学生希望减少选修课比例,大部分学生都表达了希望增加选修课的意愿,甚至有10.5%的学生希望全校选修课学分高于必修课学分。但有趣的是,统计显示,总体上学生依然对学校必修课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现状表示满意。

第二,九校联盟各类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相对选修课占优势地位。

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选修课与必修课学分比例设置,是大学本科课程编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不单显示了大学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也反映出一所大学的课程管理和师资水平。九校联盟不仅总的全校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其他各类课程(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也均超过选修课,虽然同类课程必修课在不同学校中的具体比例数值不同,但均高于50%(详见表6)。

从下表可以看出,九校联盟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的结论是有案可稽的。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学中仍然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除了全校性课程必修课学分的设置,学生对其他类课程中必修课学分比重也占优势地位的现状又是怎么看的呢?从笔者所实施的《复旦大学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中选修课的期待持相反的两种观点,即希望增加通识教育课程选修课比重,同时却希望增加专业课程必修课比重。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态度与通识选修课的态度截然不同。

表5 九所高校必修课所占学校总学分比例

说明:表5中“全校总必须课程学分”指各校中全校性课程必修课、大类/基础课程必修课、专业课程必修课的学分之总和。上表中的百分比,是全校总必修课学分与全校课程总分之比。

表格中南京大学课程性质与分类,包括必修课、选修课、指选课,但是依据历史学专业培养方案,指选课为必修课。

表6 九校联盟各类课中的必修课程所占比例

综上,九校联盟各校的三大板块课程(本科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设置整体上趋于相似。相对而言,全校性课程的学分比例差异不大,有增加的趋势;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差异略大;而同一类课程在不同学校中所占学分比例的具体数值不同;全校必修课程以及各类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比例均占绝对优势地位,学生对目前全校必修课高于选修课学分比例的设置表示认可,但同时又希望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教育必修课。当然,这里也仅是《复旦大学问卷》所涉及的部分学生的意见,九校联盟全部在校本科生是否持同样观点,还有待进一步了解。九校联盟课程学分比例的现状,一方面体现了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增加并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缩减专业课程学分比重,注重大类/基础课程建设的课程改革走向;另一方面,虽九校联盟正试图提高选修课学分比重,但依然不能改变必修课在校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三、九校联盟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课程结构及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的课程设置改革,而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可小觑:如全校性课程中“国家课程”与通识课程关系模糊对深化结构改革会造成困难;同一类课程中的具体课程构成及领域划分在各校存在显著差异,课程性质定义及准入标准不清既影响课程质量,也不利学生选课及校际交流;专业课程学分缩减与通识学分增加之间的博弈可能导致课程权力难以划分;大学院系培养目标与各类课程目标缺乏一致性会使得改革目标失效等等。针对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与各类课程所占学分比例等问题,我们以为可尝试如下改进举措:

(一)重新规划本科课程,顶层整体设计课程结构

破除二元组织结构中的壁垒,理顺大学与院系之间的管理职能与课程权力,协调各方的权利和需求,打通学科与专业之间的隔阂,是顶层设计本科课程的组织保证和制度环境。大学层面本科课程顶层整体设计,应基于“宽口径、厚基础”理念,统筹通专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倡导学生的自主与探究学习能力培养。重新规划本科课程,应阐明国家课程、通识课程、文化素质教育三者关系,明确国家课程与通识课程互不隶属,均可包含于全校课程,明确界定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区别及联系,强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渗透到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课程中;应调整课程结构与各类课程比例,合理设置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学分比例,按照学生需求和课程特点调整各类课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比重,以及课程实施、教学方式、学分制管理等相关的修读规定。限于篇幅,仅择如下阐述之。

高中化学必修总结范文第3篇

一、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产生背景

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项目于2015年4月启动,历时一年多。精品选修课程建设是为了深化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高色多样化发展。目前,首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处在中期建设阶段,第二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名单已经评审公示,这就需要进一步理清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标准与策略,进一步完善管理与指导机制。

二、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从评审立项的结构布局以及项目建设的进展状况来考察。

(一)精品选修课程的立项分布

1.按课程类别分类

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分为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兴趣特长以及知识拓展四个类别。从表1可见,课程类别分布极不平衡,其中兴趣特长类和知识拓展类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80%以上;社会实践类和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是实现普职融通与改进学习方式的有效载体,由于申报数量过少,导致立项比例不足20%。

2.按区域布局分类

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评审在注重质量优先原则的基础上,同时关注区域协调发展。从表2可见,课程区域分布不太平衡,其中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约75%;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由于申报数量过少,导致立项比例约25%。

3.按城乡布局分类

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是促进学校特色内涵发展的有效载体,为此就必须考虑项目的城乡合理布局。从表3可见,项目城乡分布极不平衡,其中首批城市高中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90%,第二批立项比例降为81%;农村高中由于硬件不佳以及师资力量欠缺,加上成果意识淡薄,申报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导致立项比例偏低。

4.按学校类型分类

全市普通高中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数量相当,但重点中学集聚着优质的办学资源和条件,办学水平与质量也明显高于非重点中学。从表4可见,重点中学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80%以上;非重点中学立项比例不足20%。

5.按学科划分分类

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旨在为全市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体系,为此就必须兼顾学科协调发展。从表5可见,学科分布存在较大差距,体育与健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通用技术等学科立项数量较多,而化学、物理与生物等学科立项数量则较少,这与教师的固有思维息息相关,高考学科教师常常只注重必修内容的教学,不善于去挖掘相关学科的选修教学内容与方式。

(二)精品选修课程的建设情况

1.多数学校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基础较好,课堂教学水平较高

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来,各普通高中学校充分释放师生的课程开发权,积极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不断加强选修课程评价。从课程师资与水平、课程定位与价值、课程纲要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支持与保障等维度出发,确立了精品选修课程的立项名单,这就确保了精品选修课程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前期建设基础。从调研反馈的情况来看,多数项目组在立项后,进一步梳理了课程纲要与教材讲义,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重视课堂教学研讨和改进。

2.部分区县与学校建立了建设管理机制,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不少区县积极贯彻执行市教委关于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对于项目建设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场地保障和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和教师的自主精神。此外,部分区县还针对市教委政策精神,制定了区县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相关配套文件,通过专家引领、学校支持以及经费保障,对区县精品选修课程的规划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统筹培育的作用,实现了学校选修课程的合理规划、区县选修课程的精心培育以及市级选修课程的精品示范,形成了三级联动机制,有利于项目建设的持续深入发展。

3.多数学校着手系统规划校本选修课程,发挥精品的示范作用

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目的之一,在于发挥其辐射示范的作用,借鉴精品选修课程开发、实施、评价与管理方式与方法,将其运用到其他选修课程建设与发展中,进而构建层次清晰、递进有序的选修课程体系。比如,重庆八中经过引领探索阶段、成长系统阶段以及成熟深化阶段的发展历程,不断推进校本选修课程的系统规划与发展,学校探索必修课的选修模式以及选修课的内容整合,并在每个学科选择3门课程作为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范畴,同时以精品选修课程建设来探索尝试相应的教学方式,并在其他选修课程中推广和应用。

三、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

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的立项申报,课程负责人、学校领导以及区县教委都很重视,对项目申报表认真填写、反复研讨。然而,获准立项后却疏于建设与管理,对精品选修课程的深化研究与建设不够。如有的精品课程团队,立项后没有组织相关的教学研讨,在课程标准研制、教材修订完善、教学资源建设以及精品案例搜集等方面没有进展。区县和学校层面的跟踪检查、管理、投资有时不能及时到位。学校普遍缺少“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二)师资团队建设发展不平衡

在调研中发现,师资团队建设主要存在部分课程负责人年龄老化以及主讲教师团队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比如,部分课程负责人即将退休,课程团队却暂时没有能够承担起精品选修课程建设与管理重任的教师,因此积极培养接班人就成为当务之急。老中青相结合、各专业相匹配的师资团队,有利于精品选修课程持续性、综合性发展。部分课程团队主讲教师数量过少、年龄结构与学科结构也不尽合理。

(三)成果物化意识普遍比较淡薄

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成果一般可以分为基本认识类、操作技术类和实践探索类,具体表现为调查报告、实施方案、教材、评价标准以及精品案例等。中小学教师由于受教育评价制度、自身生存环境以及教育教学惯习的影响,缺乏成果物化意识,不能自觉主动地将教学、教研、教改、育人等成果进行积累、传播与共享,这就阻碍了选修课程的深度发展。

四、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管理办法,建立定期督导机制

为了加强和完善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管理,确保项目立项、建设、验收工作的顺利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市教委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必须明确管理的组织机构,廓清相关机构的职能职责,确定申报与立项、建设与指导、评审与验收、应用与推广的内容与要求。此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启动市场建设阶段、中期建设阶段以及评审验收阶段的定期督查机制,协同教研机构做好督查与指导工作,确保建设质量和水平。

(二)各级教研机构要深化项目研究,加强项目调研指导

教研机构的主要职能在于研究、指导与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精品选修课程建设作为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教研员有必要深入研究选修课程建设的策略与方法、指导选修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服务建设成果的提炼与总结。为此,教研员有必要加强精品选修课程建设项目的调研指导,促使项目学校推出精品成果,并在全市发挥辐射效应与推广作用。

(三)普通高中学校要明确建设目标,注重总结提炼成果

要实现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顺利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必须明确建设目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实施方案。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对精品选修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步骤、保障以及预期成果做出明确的规划,这能够很好地统筹与引领精品选修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2.编制课程标准。课程团队要从选修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以及实施建议等维度着手,提出基于学生学习基本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3.加强教材建设。教材是重要的教学材料,进行教学内容编排时,要主题鲜明、线索明晰、突显课程目标;布局合理、结构科学、符合学习规律;生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作业适当、活动适合;体现个人经验、乡土知识、民族文化与国际视野的结合。

4.重视团队培育。精品选修课程的建设、深化与发展,需要教师着力挖掘选修课程的育人价值,着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些都离不开课程团队的实践智慧与研究能力。团队培育要评选校内优秀教师,优化团队年龄和学历结构,加强针对性培训,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还可以把培养对象范围扩大到校外,加强学习与培训。

5.深化课程评价。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发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真实反映学生参与精品选修课程的态度与成果;对课程本身的评价,重在针对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目标、内容与实施等要素之间的一致性与科学性进行修订与完善。

6.发展精品案例。对精品选修课程的典型案例进行文本和视频材料的录制,可以发挥教学实录在教师教学研讨中的作用,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同时也可以作为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的物化成果。

高中化学必修总结范文第4篇

2004年开始印刷第一版的,期间已经经过多次修改,每次修改均能发生一点小小的变动,但是不管怎么变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始终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实际、发扬科学的精神,它既尊重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又尊重人的个性发展需求;所以它的编排是非常好的,这一点无可否认。但生物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都有交集,特别是化学,两者交集非常多,其他学科或多或少都与生物有一些交集;所以如果生物中有些章节知识不能和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协调好的话,学生在生物课上就会出现“大脑断片”“大脑空白”等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为此,我对现行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提以下几点建议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模块化 教法 人教版 大脑

断片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108

生物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都有交集,特别是化学,两者在很多领域都有联系,教化学的教师可以教生物,教生物的教师可以教化学,所以后来就有“生化不分家”一说。

现行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总共六本,其中必修三本,选修三本,分别是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必修三《稳态与环境》、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选修二《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这些教材与前一版人教版生物教材相比,在设计理念上结合大学生物课本以模块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插入了大量图片,非常简洁易懂,并且每一节中都有问题的探讨,使内容充满活力;它的题目也是精挑细选的,针对性非常强,基本上每节课的标题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学生很容易抓住一节课的重点。但是,正是因为知识模块化了,使得高中所学的所有生物知识都在这几个模块里面。我们知道现在大多数学校在高一就开了生物课,上课顺序是先必修后选修,每一本书基本是一节一节往后上,直到上完;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化学中有机部分在高一还没有讲, 但蛋白质在高一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第二章第二节就出现了,这对于一个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讲,什么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羧基、羟基、肽键根本就一窍不通。还有在我国有些州县,中考都不考生物,他们只在初一、初二简单学一下生物就可以了,初三一年都没有生物,所以他们的基础非常差,一上高一就接触这么复杂的东西根本就理解不了;所以这时学生就会出现“大脑断片”“大脑空白”“迷茫”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下面我就结合各科课本和生物课本以及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把现行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中需要调整上课顺序的章节列出来,并给出自己实际的教学建议。

一、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以及第五章的全部都可以等到化学中有机和化学反应这部分学完以后再讲

我们知道蛋白质、核酸、糖、脂质、ATP、酶都是有机物,所以这些章节里面涉及好多有机的概念,比如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羧基、羟基、肽键等等,包括后面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涉及的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如果学生对有机这部分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很难理解这些概念和反应的,特别是对于我国有些地区中考并不考生物的学生来说,他们基础本来就不好,现在一提到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羧基、羟基、肽键等概念,简直就是“一个头两个大”,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等化学把有机这部分讲完时,学生积累的知识就比较多了,特别是对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羧基、羟基等概念的把握,然后我们生物再讲这些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学生就轻松多了。我们生物中讲的酶,化学中也会讲到,不过化学中讲的是无机酶,而我们生物中讲的是有机酶,但酶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催化效率不一样而已。学生先在化学中把这部分学完,然后再学我们生物中的蛋白质酶和RNA酶,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这是两个复杂的化学反应体系,里面涉及多步有机化学反应,很复杂,所以这两节的内容我是安排在化学中――化学反应学完以后再讲,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学完后学生的基础也就比较好了,学生学起来容易,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高了,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上去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孟德尔遗传定律放在第一章,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却放在第二章第一节,我建议生物教师可以先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后讲孟德尔遗传定律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可以这样说,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就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学生学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就可以知道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包括在形成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和基因重组,而且在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可以提前把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联会、基因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基因重组,基因分离、配子等概念告诉给学生;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整个过程学完以后就可以上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了;这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各位同行的一些建议,对于这两章节的内容大多时候是这样安排的,我自己在上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后给学生又加了一节课,我把基因、DNA、染色体三者的关系以及基因控制和决定生物的性状又给学生介绍了一下,因为我认为在讲孟德尔遗传定律时这些都会讲到,但这仅仅是我的建议,各位生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讲。

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既然已经涉及基因工程,那么我们可以将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专题一的基因工程给学生直接讲解,学生学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涉及种群、基因频率和物种等概念,这些知识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第四章、第五章都有提到,而且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主要介绍了它们的概念,所以我建议生物老师可以将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七章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放到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第四章、第五章上完之后在讲解。

这是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的一些对现行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在教学中的几点建议与教学方法,希望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观念和态度均得到培养和提高,充分重视、利用教材及配套资料、社会环境等资源实施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9(7).

[2]张迎春,李金钢.现代生物学教师教学技能概论[M].陕师大出版社.

[3]唐恩勇,吴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高中化学必修总结范文第5篇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地域文化教育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要发挥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基于地域文化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实施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将优秀地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术创新活动,必将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需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地域文化教育内容。但是,目前地域文化教育并没有引起河南各高校的足够重视。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该校2009年出台了《关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的若干意见》,该方案强调要以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等为基本原则,兼顾教师教育专业与非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及规格,并指出公共必修课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组成,公共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与任意选修两部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教育实习与见习、专业考察、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但地域文化教育在该方案中没有得到重视。这种人才培养方案,不具有任何区域特色,必然削弱高校为区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职能。周口师范学院《关于修订2012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的若干意见》,将原有课程纳入由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构成的课程体系,增加了教师教育平台的教育拓展课程,并在专业教育平台中赋予各教学院系更多的课程设置权。目前,周口师范学院正以“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4X)+X”的分类培养模式[3]。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新方案下,地域文化教育的内容只是零散地分布于人文社科各专业选修课程,仍然没有被列入通识教育、教师教育以及实践教学平台,整体上讲,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仍然游离于课程体系之外。地域文化教育没有真正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为了解这一问题存在的普遍性,笔者认真查阅了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许昌学院等河南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了比较研究。依据洛阳师范学院2006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总则,该校设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拓展教育平台四级课程平台,各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师范类专业附加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与周口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洛阳师范学院的通识教育平台含有非本专业15学分的任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拓展教育平台主要设置专业方向的延伸课程,以选修课为主,要求突出本学科前沿、学术动态、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研创作,以及艺术创作的课程模块等,拓展了更多的自由教学空间。商丘师范学院2007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其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其课程结构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教育必修与专业必修,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专业任选和公共选修。从课程结构上看,这一人才培养方案几乎等同于周口师范学院的2009人才培养方案,不同的是其必修课分属于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三个平台。根据许昌学院2012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由通识教育课、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课“三大平台课程”构成,另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就上述四所高校而言,其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都是从最初单一的必修课与选修课,逐渐修订为搭建课程教育平台,这是实施课程改革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但是,笔者看到,洛阳师范学院等三所高校虽然都建有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地域文化重点研究基地,但在其课程结构中很难看到地域文化教育的影子。第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或总则中,均没有提及地域文化教育问题;第二,在通识教育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均看不到地域文化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地域文化教育活动的举办,更谈不上校外文化教育实习基地的合作建设;第三,对于自下而上的教师结合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自发行为,也没有积极的鼓励与引导措施。笔者相信,这些问题在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笔者尝试提出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地域文化教育的构想。

(二)以地域文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丰富的地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可以应用于不同专业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以中国知网的上网期刊论文为例,近三年来此方面的教改论文有20余篇,涉及中国古代史、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思想道德修养、中外设计史、中国美术史、区域音乐与文化、大学语文等多门课程。为弄清地域文化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情况,笔者对周口师范学院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表明:第一,地域文化资源较为集中地应用于历史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除必修课中国古代史、文化学概论之外,还有地域文化专题讲座和历史地理学、地方史、中国文化概论、文化民俗学等课程,其中地域文化直接作为课程资源的有地域文化专题讲座以及文化民俗学与历史地理学课程;第二,地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等)或学科的教学活动,均能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第三,对于通识教育与教师教育平台的部分课程,甚至理工类专业的部分课程,有选择性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够增加教学活动的生动性。需要指出的是,理工类专业部分课程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大多与中国传统思想或理论有关,如《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可说是学习自然科学的理论原点,这些理论及其出处,可能就是构成该区域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地域文化资源是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的,鉴于它对教学活动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积极倡导地域文化教育,因地制宜,适时进行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理应成为高教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地域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可能灵活多样,但为了规范或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教师的积极性首先应予以激发,教师的专业性技能也需要进行培训。在这个意义上,地域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高校,应加大地域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的力度,适时开展地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把地域文化教育进课堂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师资培训工作应建立在以下工作的基础之上:第一,认真做好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研究,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研讨其本质特征、基本内容以及在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发现学术问题并予以解决;第二,结合不同专业与学科的教学实践,做好地域文化的扬弃工作,经深入广泛的调查与研讨,组织专家编订培训材料;第三,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对象(建议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全员参加,自然学科的教师自主参加),做好培训师的遴选工作;第四,制订具有激励性的教学评估机制,鼓励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教学活动,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地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目前地域文化教育尚未在河南高校大规模开展,因此通过师资培训指导或引导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三)以实践教学促进地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