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股市心得体会

股市心得体会

股市心得体会

股市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医学专家指出,在大牛市行情下,在全民炒股的氛围中,无论是股民还是准股民都容易作出“利好”的从众判断,认为炒股赚钱,很少有人去直面风险,因此眼下的社会已经出现了一种群体性心理疾病:“股市症候群”。

一时不看股,生活无滋味;宁可食无肉,不可心无股。”如今,已有不少股民把证交所当成了家,当成了全部生活:有带孩子去炒股的,有在证交所里吃饭睡觉的……佟先生是个老股民,去年出现大牛市后,更是重仓买入。从那以后,股市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由于身为上班族,佟先生每天只能在办公室里炒股,成为了典型的“九三一族”――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最精神的,每天上午9点30,他一定会在电脑前守着股市,只要一天不看行情,心里就憋得慌,坐立不安,一看见那些红红绿绿的行情显示就浑身舒畅、精神百倍;只有下午3点收市过后,佟先生才能把心思收回到工作中来,但业余生活也完全被股票填满了,看电视荐股,报班学习……难怪他说自己都有点“神”了!

怕赔钱是许多股民的典型心态。市民张勇就是这样,由于曾经历过1997年的股灾,面对股票的下跌,他生怕一跌就再也涨不起来,为此,他老是逢跌卖股,股市一跌他就觉得股灾又要来了。张勇在1月19日以22.38元的价格买进了三精制药,买进以后,该股票迅速进入调整期,一路下跌,等了近半个月的他实在忍不住了,便以16.43元的价格全部抛出,不料刚刚出手,该股就一路走强,一直涨到了24块多,他“肠子都悔青了”。

跟股票下跌相比,不少老股民更怕股票涨:“再大的震荡我都受得了,但股市越涨我越心慌。”在一家国有单位工作的李女士也是个老股民,被股票套了多年都不曾害怕过,但是自从股市冲上3000点继而又冲上4000点以后,她越来越慌了,加之媒体不断“预警股市可能出现震荡”,李女士就成天想着要震荡了,该出货了,连晚上做梦都是股票。由于担心节后出现大调整,原来喜欢旅游的李女士今年“五一”黄金周破例没有出远门,一心等着节后开盘下手。“自从重返股市后,就像又生了个娃娃似的,随时都放不下心,唉,人都变得悲喜无常了。”

对股民来说,没有起落涨跌的假日是最熬人的。以前人们只晓得休完长假上班会有“假日综合征”:上班难免走神,工作效率降低。然而,如今习惯了股市节奏的股民恰恰相反:周一到周五,因为精神亢奋而神采奕奕,一旦进入假期,没有了心中那份寄托,反而浑身不自在,怅然若失。为了股市,佟先生连五一都没离开过成都半步,没事就到网上看看股经,上面有一群跟佟先生同病相怜的人,“大家在一起说说话,心里才踏实。”

股市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保守主义;隔离效应;反应过度;反应不足;自我归因;非理性波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limitstoarbitrage)和投资者心态分析(inverstorsentiment)。有限套利就是基于人的非理性假设,在噪声交易和市场交易规则限制的影响下,再完美的套利也只能部分发挥作用。投资者心态分析就是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对心理学的研究能对金融市场的许多现象解释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解释很多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市场泡沫和崩盘现象。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弱点是一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的,可以被利用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总结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股价是对股市总体心理状态的客观反应,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股价走势发展,向上或是向下,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共同造成的。过去的事件谱写出了过去的K线走势,过去的K走势或者说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决定了某一时刻市场参与者的总体心理和财务状态。而这决定了未来基本面和消息面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反映,每个投资者的反应总合则决定了未来股市的走势。因此,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市场,面对市场中投资者的不同原有心理状态时,结果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提升存款准备金,在牛市疯狂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会被认为是利空兑现,股市会更加的上扬,这在2007年的中国股市屡次可见。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当资产价格上升波段发展到后期,此时资产的价格已远没有原先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已经远远高于其价值,但上升的趋势,使得“过度自信”现象很容易发生。人们经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当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市场上总是乐观的情绪蔓延,长期的上涨行情使得参与者的自信不断得到正强化,因而操作上更加的主观和激进。同时长期高扬的股价会让人产生价格偏移,产生对当前股价的认同的倾向。信息窜流和“羊群效应”现象使得在一轮行情末期的投资者总体的乐观情绪很难被扭转,人们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于是人们很难想象股价会突然的暴跌,即使有所下跌,由于见过更高的价格,而认为其实也在历史高位的价格很便宜,而大举买入,当有很多人这么做时,群体的非理性就产生了,这就是股价在达到通常的估值上限后还会波浪式上升的原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资金效应”,资金效应是指在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再次的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形容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在下跌的趋势之中,慢慢地人们开始认为下跌时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羊群效应”在群体中的投资者间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惜买现象,造成资产价格启稳的困难。此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开始从“安心”,“关注”转变为“投降”。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地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如格雷厄姆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他们都是著名的投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股市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小投资者 心理偏差 投资行为 影响

中国股票市场经历21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投资的重要渠道。有人在股市里获得巨额财富,有人在股市里倾家荡产;股市是一个制造神话的地方,也是一个制造悲剧的地方;股市给人以希望,也给人以绝望。在我国股票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力,个人投资者账户占 99.97%,其中小户和散户占 88.08%。他们资金量较小,知识经验相对贫乏,信息来源途径单一、不正规且掌握比较滞后,对政策的把握不够精准,抗风险能力差,等,在股票买卖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差。这些由个体认知、情绪、态度、动机、意志等组成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结构对其投资行为进行调节控制,容易使投资者做出错误和非理性决策,出现一些非理,因此有人说“炒股玩的是博弈,心理的博弈”。投资者心理偏差的存在,从小处讲影响到个人投资成功与否,从大处讲影响到整个股市健康发展。在中小股民身上存在种种心理偏差,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

一、过度自信导致轻率入市与过度交易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面对难度大的任务时会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任务难度越大,越容易产生过度自信;做出某种决策的时间越短,对该决策的自信心就越大。在投资市场,产品价格的预测是一个难题,尤其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综合大量信息做出判断,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更容易过度自信。

投身股市的人都相信自己可以在股市里赚到钱、赚到大钱。虽然他们也知道“入市需谨慎,投资有风险”,也听到股市中赚钱的只有少数人,但坚信自己就是“少数人”,这种心理状态会让他们有意无意过滤损害他们自信的信息,关注那些能增强他们信心的信息。看到或听到身边有人在股市里快速赚了钱、发了财,心里盘算一下,感觉自己的学识、才能、智商等都要比对方更胜一筹,入股市也一定可以赚到大把银子,出现高估自己赚钱概率、低估自己投资风险的心理倾向。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一些人轻率入市。2006年1月到2007年5月是中国股市大牛市时期,股指疯涨,由1161点飚升到4208点(有人形容这是一个闭上眼睛,用纸团扔到哪只股,买下它都可以赚钱的时期),在同一时间内新开户数量为2856.02万, 1400万人蜂拥入市。这其中有的是对股市有些研究,虽然觉得股价较高,泡沫成份多,但相信自己不会是“击鼓传花”最后一手,觉得是入市的一个好时机;也有许多对股市不了解、没有投资基本知识与经验的人,他们看到红红火火的投资市场,搞不清楚股市这潭水的深浅,也忍不住加入进来。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没过多久,股市由“牛”变“熊”,当看到自己帐户上的金额激剧缩水,他们更急于证明自己,频繁交易、过度交易,急卖急买,一只股票捂不到三五天就觉得不稳――怕跌;看到其它股票涨得好,追高换股;买到手的高价股转瞬间开始狂泄,卖出的股票又红火起来,时时踏空;不论上涨还是下跌,他们不愿放弃任何操作机会,仓位一直处在高位。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于新股民来说,无知者无畏,他们更容易过度自信。总恨自己手中资金太少,同时手握多只股票,总是这山望得那山高,总是看到比自己手中涨得快的股票,喜新厌旧。事实证明股票换手过快,增加了交易成本,收益率反而较低。

二、贪婪恐惧心理丧失理智难挣钱

华尔街有句经久名言,贪婪与恐慌推动了市场。贪婪与恐惧是投资人最大的心理弱点,它们会严重扭曲投资者对现实的了解,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平日里难以做出的决定或行为。一些操纵股价的机构正是利用中小投资者这一心理弱点,设计一个个陷井,致使投资人在投资行为上屡犯错误、中了庄家之计。

贪婪是新股民身上常见的一种特征。贪婪使许多股民失去理智,失去科学的判断力,不知不觉中踏入险境。买也贪婪,卖也贪婪;涨了还想涨、跌了还想跌;总幻想在最高位抛出手中的股票,在最低位购买看好的股票。贪婪的结果不是踏空就是套牢,在应该进场的时候反而割肉出场,在应该出场的时候反而追高买入而深套其中,成了山顶站岗人。从希望开始,由于贪婪到失败结束。某股民今年2月9日12.38元买入新民科技,随后8个交易日,新民科技股价涨到16. 7元,涨幅达35%以上。朋友劝他出仓,持续的涨幅使其处于狂热状态,失去理智及应有的判断,相信分析师几个月内目标价值到27元,就是不出仓。3月3日,该股开始回调,他仍盲目乐观,认为回调一下更会猛涨。结果,该股一路下跌。跌十个点,不愿走;跌深点,又贪涨回;跌惨了,又贪翻本。苦守了几个月,错失了出仓的大好良机,直到6月22日,该股跌至10.53元,亏怕了,终于亏不住,斩仓出局。此君投资目标订得过高,“想赚足最后一块钱” ,致富的欲望过于急切,贪婪使之忘却了风险,难以做到见好就收,原本可以赚到的反倒是亏了。

恐慌是投资者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在老股民身上表现更为显著,它会影响到进一步的股市投资行为,加剧人们的盲目与冲动,在不适当的时机抛出买进,丧失大发赚钱的机会。今年4月19日始,沪深两市A股跌风突至,不少股民对这场大风暴的来临毫无心理准备。每天股市开盘,荧屏闪烁,股市似过山车,跌了再跌,成千上万的股民惊魂未定。惶恐不安者有之,大哭所失者有之,强作镇定者有之,跳楼自杀者也不乏其人。恐慌心理还会蔓延,持股者见大盘不断下跌,谈“股”色变,风声鹤唳,纷纷“多翻空”加入杀跌行列,个股一泻千里,割肉的股民越来越多了,有人亏怕了,发誓从此不再涉足股市。中小散户投资者容易出现股市好的时候盲目乐观,股市不好的时候盲目悲观的心理特点,乐观与悲观容易影响人的判断与操作。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当大家都在杀跌的时候,或许就是机会的来临,好好研究股市,选中一只业绩好的股票或正在启动的股票,在大家纷纷逃离市场、股价低的时候买了它,拥有一段时间,是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的。

三、心理害人害己害市场

股市绝不是,而一些股民却误认为中国股市就是投机,抱着这种心态入市的人并不看重上市公司真实的投资价值,而是带有一种浓厚的投机行为,总是梦想一夜发财,恨不得手中的股票一下子就涨几倍、数十倍,制造创富神话,因此他们特别偏好于短线操作。在这种心理引领下,他们的投资行为胆大妄为,用吃饭钱、养命钱投资股市。当他们在股市上稍有获利后,便利令智昏,像赌徒一样,频频加注。有了钱便买股,发了工资就进了股市,有的卖房卖车,有的借贷融资,不顾风险投入股市,“赌对一把赚,赌错一把算”。投资个股不考虑基本面是否具有爆发性、成长性,不考虑政策是否支持其发展,不考虑国内国外经济货币环境,一味追求趋势,追涨杀跌。当他们失利后,输红了眼,不惜背水一战,孤注一掷。俗话说的好,十赌九输,用心理去炒股,对股民本人贻害无穷。南京股民方某用银行卡套现炒股,幻想在短时间内能大发一下,事以愿为,亏空25万元,银行催缴还款,方某整日心神恐慌,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最后选择跳楼自杀。用心理去炒股,对股市也是十分有害的。心理推高市场,泡沫成分增大,透支未来业迹,给市场带来巨大风险。

四、成瘾心理影响工作生活与健康

由于股市的刺激效应,不少股民出现炒股成瘾的症状。具有炒股成瘾的人往往想方设法弄到钱来炒股,不顾风险投入股市。与股市有关的事务占据其绝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成了其生活的重心。上班时间偷偷看大盘走势,查看信息,闭市下班后到股吧里“潜水”,无节制地在网上阅股评、查评级、看信息、寻主力资金流向趋势;股市一开盘就相当的兴奋,不能看盘则“股瘾”难耐,不盯着大盘心不安,一天看不到股市信息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遇到炒股的人话特别多,聊得特别投机,和不炒股的人在一起觉得没话题。心系股市,什么事不愿做,什么事也都干不成。将精力和工作时间都投入炒股,丧失工作兴趣,缺乏工作成就感。

沉湎于股市的人也容易导致身体机能、情绪上的变化。近2个多月,股市的“跌跌不休”,股民疲倦和烦躁更为显著。《中国城市“股民”健康状况报告》,近三成的网络股民每天持续在电脑前工作及炒股的时间为5至8小时,超两成股民甚至达到了8至12小时,有接近一半的人(49.5%)每天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运动量过少,眼睛干涩疲劳,头晕脑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下降;绝大部分时间面对机器,与人缺乏交流,生活简单随便,变得自我中心,烦躁更感疲倦,以至生理紊乱、情绪低落、自我评价降低,出现种种心身症状。

五、盲从心理导致被动买卖加剧

该买什么、什么时候买,该卖什么、什么时候卖,有些人缺乏自己应有的判断,喜欢听从他人的意见建议,尤其是那些自诩有内幕、有经验的人。跟风、追涨杀跌,具有较强的盲从性,都是一种被动行为。造成盲从心理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在购买股票前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查找相关信息,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综合以识别其真假,投资者感觉自己知识贫乏、经验不足、精力有限,相信证券师或投资机构掌握更多的内幕信息等,对证券师或投资机构推荐的股票不管是否熟悉、成长性如何一味地照单购买。二是从众心理造成的。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判断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个人去接受这种判断,以免被排除在群体之外,这就是从众心理。在股票买卖过程中,从众心理随处可见,股价越涨,风险越高,股民却愈有信心;股价越跌,风险越小,一般的投资者却越来越担心。也有人原本做了深入的研究,决定投资某只股票,但当受到群体意识的压力,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听信他人意见而陷入迷惑甚至贸然改主意,或多或少地产生从众心理[5]。巴菲特不买“不了解的股票”,而一般的投资者买的股票大多是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对自己了解的倒是由于看到了其中不少的负面消息而舍去。研究表明对所投资的企业越了解,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6]。盲目投资、盲目跟风会降低投资效益。

股市像“过山车”,心理也历经“过山车”。 股民的心理和操作行为,决定其对股票买卖判断、成败、盈亏。炒股想挣钱,必须把心态调节好,克服人性弱点,涨跌看淡点。

参考方献:

[1]黄中南.我国权证市场个人投资者行为异象的行为金融学分析[J]. 特区经济,2011, (03) :112-113

[2]徐韫帆,陈玲,王清流.投资者过度自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J].新金融,2008,(04):42-44.

[3]尹海员,李忠民.我国新股民过度自信现象及其效应研究[J].西部商学评论,2008,(02),79-88.

[4]唐现杰,任松涛.投资者行为偏差及其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6,(0)4:149-152.

股市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保守主义;隔离效应;反应过度;反应不足;自我归因;非理性波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limitstoarbitrage)和投资者心态分析(inverstorsentiment)。有限套利就是基于人的非理性假设,在噪声交易和市场交易规则限制的影响下,再完美的套利也只能部分发挥作用。投资者心态分析就是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对心理学的研究能对金融市场的许多现象解释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解释很多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市场泡沫和崩盘现象。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弱点是一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的,可以被利用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总结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股价是对股市总体心理状态的客观反应,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股价走势发展,向上或是向下,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共同造成的。过去的事件谱写出了过去的K线走势,过去的K走势或者说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决定了某一时刻市场参与者的总体心理和财务状态。而这决定了未来基本面和消息面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反映,每个投资者的反应总合则决定了未来股市的走势。因此,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市场,面对市场中投资者的不同原有心理状态时,结果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提升存款准备金,在牛市疯狂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会被认为是利空兑现,股市会更加的上扬,这在2007年的中国股市屡次可见。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当资产价格上升波段发展到后期,此时资产的价格已远没有原先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已经远远高于其价值,但上升的趋势,使得“过度自信”现象很容易发生。人们经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当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市场上总是乐观的情绪蔓延,长期的上涨行情使得参与者的自信不断得到正强化,因而操作上更加的主观和激进。同时长期高扬的股价会让人产生价格偏移,产生对当前股价的认同的倾向。信息窜流和“羊群效应”现象使得在一轮行情末期的投资者总体的乐观情绪很难被扭转,人们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于是人们很难想象股价会突然的暴跌,即使有所下跌,由于见过更高的价格,而认为其实也在历史高位的价格很便宜,而大举买入,当有很多人这么做时,群体的非理性就产生了,这就是股价在达到通常的估值上限后还会波浪式上升的原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资金效应”,资金效应是指在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再次的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形容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在下跌的趋势之中,慢慢地人们开始认为下跌时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羊群效应”在群体中的投资者间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惜买现象,造成资产价格启稳的困难。此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开始从“安心”,“关注”转变为“投降”。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地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如格雷厄姆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他们都是著名的投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五、结论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贪婪与恐惧的存在使得价格和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具体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市场总体心理状态的不同,故而对于即便相似的基本面市场总体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流行的技术分析就其根本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统计总结,并试图通过概率指导投资。但参与者在不断变化,参与者的数量和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也在不断变化,此外不同股票可能吸引不同的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投资者,这使得在另一个股票上的数据分析变得钝化。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行为金融学无法精确地为投资预测价格的波动和走势,但却可以在分析投资者心理和大众预期的基础上来研判资产价格波动的发展阶段。从投资的战略角度来把握一轮行情的发展,发现机会,规避风险。

参考资料:

股市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一、引言

中小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主体,其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决定着证券市场能否有效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而良好的证券市场应该是能够让投资者参与、分享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成果,也就是让投资者能够赚钱。但在发育尚不完善的中国资本市场上,中小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因为股权分置问题,投资者已经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股权分置改革让中国的资本市场发生了积极的、本质性的变化,它不仅仅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也使证券市场利益大幅调整。股份全流通是一种制度安排,是落实股东权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全流通的环境下建立起更为市场化的证券市场运行机制,进而确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是改革后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全流通后中国证券市场的变化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有利因素

(一)证券市场功能的逐渐转变

中国目前仍然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显示出强烈的政府主导下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先前政府赋予中国证券市场太多政治功能,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的初衷之一就是为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现筹资的多元化提供融资渠道。由于中央政府确立以“筹资”而非以“投资回报”作为的证券市场初始定位,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根本无法得到保证。政府的这种行为模式,导致证券市场功能长期被锁定在筹资层次上,证券市场本身所具有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制度创新、提高经营效益等功能则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证券市场的效率极低。全流通的到来为证券市场功能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平台,证券市场将逐渐恢复其本身的功能。这样证券市场将逐渐成为一个对融资者和投资者都具吸引力的功能完善的场所,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使广大投资者得以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二)中国证券市场法律制度环境的变化

哈佛大学la porta等几位教授对49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国家对投资者保护的程度决定了这个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中国资本市场先为国企改革服务,后为国企脱困服务,我国法律制度的安排显得过于刚性,具有很强的管理性特征,但在投资者保护方面难有作为。全流通蕴藏着各种利益的冲突和法律困境,同时也蕴藏着新规则产生的契机。为了能顺利地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我国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

1.《公司法》、《证券法》的修订,正在逐渐增加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内容

根据国际公司立法通例,股东大会一般授权董事会召集,但允许中小股东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召集临时股东大会。法律之所以赋予中小股东以股东大会召集权,主要是为小股东提供平等权利。我国修订后的新《公司法》第102条补充了该方面的规定。同时,新《公司法》首次引入了累积投票制。通过累积投票制,在制度上增强了小股东选举董事和监事的权重,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成为保护少数股东的一项重要措施。

新修订的《证券法》强化了证券交易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具体包括:一是扩大了责任的主体范围;二是责任更为具体;三是责任形式增多;四是罚款力度上升。同时,新修订的《证券法》还完善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提高了信息披露质量。其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增加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诚信义务的规定和法律责任;其次引入预先披露信息制度,要求首次公开发行的申请人预先披露申请发行上市的有关信息,以拓宽社会监督渠道,防范发行人以虚假手段骗取发行上市资格。这些规定都给中小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2.ipo询价制,分类表决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自2005年1月1日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正式启动。可以说,询价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发行定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为形成一个市场广泛接受的发行价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全流通后,询价制的优势将真正充分地体现出来。虽然询价制只是面向机构投资者询价,但是新股发行不再由证监会确定,发行市盈率也不再是固定的20倍,新股发行价将更趋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笔者讨论的分类表决制度的核心是承认股东可以按其所持有股份种类享有权利,其目的是杜绝大股东利用非正常手段获得非法利益,保护社会公众股东的利益。分类表决制度是“一股一权”原则的有益补充,某一类别的股东虽然没有拥有足够的份额让公司股东大会通过某项决议,但是他在必须通过分类表决的事情上有充分的话语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不能流通的控股股东的行为。

(三)创新性金融投资文化将引导中小投资者向价值投资转变

中国的金融投资文化是伴随着中小投资者的发展而发展的。从1996年开始,由于降息即居民资产多元化的推动,中国股票市场的参与者空前扩大,其中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及熊市洗礼,由于大量投资者抱有一夜暴富的心态,因而投机性金融文化发展的深度及广度均为空前。2001年7月开始,中国股市终于被“国有股减持”这一部门利益驱动下的金融创新行为所击垮,“政策市”成为证券市场金融文化的主流。

资本市场金融投资文化主要表现为一种行为文化,它是由市场参与者综合分析了政策、市场机会、上市公司素质之后而形成的,是深入思考的结果。当市场创新发生时,市场参与者对新的金融工具或交易规则的思考,引发了新的行为模式,经实践证明为有效之后,其最终模式便固定下来,并通过口碑相传或媒体放大就可能成为一段时间内的主流金融文化。全流通的环境下qfii制度的建立、权证的引入、t+0的恢复都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创新引起了投资者对价值的深入思考并与金融文化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进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金融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反过来,良好的创新性金融投资文化也将引导中小投资者向价值投资转变。

(四)投资者自身的变化

1.投资者对未来预期大大增强。投资者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是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心理支撑。而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不仅与上市公司现有业绩相关,更与投资者对市场发展的未来预期以及由此确立了投资者信心相关。几年的熊市让中小投资者对市场丧失了信心,于是投资者纷纷离场。股权分置改革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转折点,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大大增加,许多投资者又回到了证券市场,股指从1000点一路上涨。

2.投资者投资理念的变化。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全流通市场的逐渐形成,可以从推动企业家的产生、财富激励效应及财产所有权流动三个方面为投资增值理念注入要素保障,从而可使投资者将获利的关注点由获取价格变化中的价差收入转到获取红利及价值增长上来。

3.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的资本市场将形成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以散户竞价交易为辅的投资格局,机构投资者将成为投资群体的主导力量。我国的投资者结构正在向发达国家的市场结构靠拢。这对于股改之后全流通情况下的中国股市来说,将是十分有利的。由于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长期持股、理性持股,较少进行短线的进出投机,因而即使在股改后股权的流动性有所增强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频繁的买进卖出,从而稳定中小投资者因担心股改后股市仍会暴涨暴跌而变得十分脆弱的投资信心。

三、全流通后中国证券市场的变化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不利因素

(一)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仍然会高度集中

研究表明,股权结构分散时,股东大会庞大而笨拙。传统的“股东大会中心主义”的治理模式会出现失效问题,众多分散的中小股东可能对参与股东大会,行使监控权上表现得比较消极,主要体现在“理性冷漠”和“搭便车”的行为倾向上。中小股东的权益不能真正地行使,而控股股权高度集中在少数大股东的手中。由此将导致另一类问题,即控股股东掠夺小股东。laporta (1999)认为,控股股东和外部小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两者之间经常出现严重的利益冲突,控股股东一旦控制了企业,他们常常利用企业的资源谋取私利,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这类问题在新兴市场尤其严重。虽然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是使上市公司成为股东的利益共同体。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很难一致,因为在未来,优质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了保持控制权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减持;而有些公司的大股东可能会利用内幕信息高抛低吸,盘剥中小股东,或者大股东在骗局未暴露之前大规模套现,然后一走了之,让中小股东深陷其中;另外如果原股东大比例减持,管理层可能会成为内部控制人,使公司行为严重短期化。所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仍然会高度集中。

(二)更为严重的虚假信息披露将误导中小投资者

股权分置改革前,控股股东通过虚假信息披露来操纵公司盈余进而形成较高的每股收益、较高的发行价格达到融资规模最大化。全流通后这些动机仍然存在,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动机,具体包括:

1.业绩承诺。这是股改后近几年比较容易诱发虚假信息披露的主因之一,不少公司为了保证股改过关,对近三年的业绩作了承诺,如果没有完成这些指标,大股东要付出追加送股等代价,等于是业绩承诺没完成就要赔钱。

2.股权激励及全流通。全流通时代股东价值最大化就是市值最大化,大股东利益与股价是捆绑的,如果公司实行股权激励机制,则管理层的薪酬也与股价是捆绑的,这使大股东及管理层一心想使股价往上走。

3.新会计准则实施。新会计准则为管理层提供了更多的会计选择权,这就为管理层提供了更多的盈余管理(利润操纵)机会。

4.分析师盈利预期。分析师在估值与定价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使管理层不得不被动配合分析师迎合其预期的盈利,分析师也借此提高自己的身价,从而给予业绩配合的公司以更高的估价。这些动机的结果就是产生更为严重的虚假信息来误导中小投资者。

四、全流通背景下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根本

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目前股市的主要问题是不少上市公司质量不好,因而不能长期持有,造成市场投机性强。而质量好的上市公司能够让中小投资者通过“分红”获得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回报。因此,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是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根本。要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必须完善公司治理,针对全流通后公司治理方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优化股权结构,引进多元化投资者。在国有股逐渐减持的过程中,优化股权结构意义重大,我们应积极发展和激励机构投资者,积极推进法人持股和银行持股。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有助于培养长期投资的理念,克服短视行为和“羊群效应”。积极推进法人持股和银行持股。法人持股能够形成牢固的资本联系,迫使法人股东加强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控;银行持股可以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实现或者直接参股被投资公司。

2.强化董事会职能,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全流通后,股权逐渐分散有可能造成股东更迭频繁,董事会难以稳定,不能很好地行使决策监督权,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占比,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3.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中国上市公司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内部控制系统,但多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难以有效保证上市公司合规经营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因此,应尽快出台权威性较高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确立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

(二)调整监管定位:从全能型监管向透明度监管转变

中国目前的证券监管是一种全能型的监管,这种全能型的监管一方面导致监管力量分散,监管重点不突出;另一方面,对某些方面的过度监管既造成了“寻租”空间,又增长了各方的交易成本。全流通后,这种监管体制必须要进行转变,要转向一种透明度监管。

世界各国都将投资者利益保护作为证券监管的根本精神,中国也不例外。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在日常监管实践中将“维护市场透明度”作为可操作的目标和核心任务。证券机构必须尽力改善信息披露体系,加大对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作市场行为的打击和监管,使得市场参与各方能够低成本地及时取得可靠的信息,免受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侵害,平等地参与市场交易。只有这样,资本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才能维护,“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立法精神才能得到最好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