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股市资金流向分析

股市资金流向分析

股市资金流向分析

股市资金流向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万向钱潮 现金股利 股利政策

一、现金股利分配总体概况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向钱潮”,代码为000559)创建于1969年,1994年公司股票“万向钱潮”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据相关网站,截至2012年,万向钱潮自上市以来总计向资本市场以发行新股、增发股份、配股等方式募得资金共26.87亿元,向A股流通股东派现23.78亿元(具体股利分配情况如表1所示),派现金额占募资金额的88.50%。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不分红、很少分红的情况下,万向钱潮现金分红政策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同时也具研究价值。

对于万向钱潮而言,2006年至2012年每年的净利润额(如下页表2所示)都足够支付现金股利,并且净利润用于派现的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尤其是2011年和2012年,如此高的比例可见万向钱潮坚持实施现金股利分红的决心。从下页表2来看,2007年至2009年3年的派现额占净利润的比例较低,但是分配比例仍高于再融资要求的30%的比例,再结合2010年万向钱潮增发股票进行募资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几年低现金分红的原因――即企业发展扩张需要通过留存利润来积累资金的同时又要按法律要求进行分红来获得再融资的资格。

2007年至2009年万向钱潮的投资情况如表3所示,投资项目所需的资金量巨大。从2007年开始,公司就在计划进行增股,直到2010年公司才完成了增股。因此,在这3年中,进行少量的现金分配,将大量利润留存在企业,同时又要使得分配比例满足企业的再融资比例要求,据此我们认为,万向钱潮的股利分配政策倾向于剩余股利政策。

二、股利政策制定影响因素分析

(一)法律因素分析

法律限制作为一种影响因素必然影响着万向钱潮的股利分配政策的实行。为了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公司法》、《证券法》、《税法》等都对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这些限制性条款主要有:资本保全的约束;公司积累的约束;在此基础上,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对剩余的利润进行分配。2008年证监会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其中规定上市公司再融资需具备的条件之一是“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2013年11月底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也会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制定产生影响。

(二)股东因素分析

作为股利分配方案的最终决定者,股东对股利政策的制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股东会从自身需要出发,对公司的股利分配施加一定的影响。因此,对股东的构成情况和实际控制人进行分析研究十分必要。万向钱潮年度报告揭示鲁冠球先生系万向集团公司的创始人及万向钱潮的实际控制人,因此,他的经营管理风格可以影响万向钱潮的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及实施。从2002年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的经典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鲁冠球的谨慎的操作风格,万向集团一路的发展也处处体现出鲁冠球稳扎稳打的经营风格,再通过分析鲁冠球作为实际控制人的其他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我们初步得出结论:鲁冠球倾向于现金分红政策,如万向德农上市以来总计向A股流通股东派现2亿元,募资共1.39亿元,派现金额占募资金额的143.98%。

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行为决策能够施加重大影响,但是股东的构成对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表4是万向钱潮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公司前十大股东情况。

从股东构成结构来看,有一半以上是证券投资基金,一般来说,基金追求的是投资收益,而不是以持股控股为目的,所以这些股东更倾向于现金分红。同时,万向钱潮前十大股东持有57.95%的股份,排名在最后的第十大股东中汽凯瑞贸易有限公司只持有万向钱潮0.37%的股份。可想而知,万向钱潮存在大量的小股东,每个小股东持有的股份必然小于0.37%。对于小股东而言,他们很少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他们对企业进行投资只是表明对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认同。小股东投资入股,希望获得企业经营的成果,现今分红必然是最佳的选择。多年来,万向钱潮已连续实施年度利润分配以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案,其权益分配方案及实施过程,充分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公司自身因素分析

公司本身具有盈利能力、拥有足够量的现金是企业进行现金分红的必要前提。万向钱潮作为一家注重回报股东的企业,具备了较强的盈利能力,为现金分红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通过下页表5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万向钱潮的盈利能力相对稳定,虽然逐年略有下降,但是在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前提下,万向钱潮还能够保持这样的盈利能力已是难能可贵。

再通过对表6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各指标的增长率不仅数值本身很小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012年,持续增长率已为负。虽然前文提到万向钱潮的净利润足够支付现金股利,但就长期发展来看,万向钱潮发展势头不强劲,我们认为其已逐步步入成熟稳定期。

(四)生命周期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的判断有多种方法,本文采用现金流量法来判断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1)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表明该企业处于产品初创期。(2)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可以判断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3)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表明企业进入产品成熟期。(4)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可以认为企业处于衰退期。

如表7所示,万向钱潮历年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正时负。据此我们认为,万向钱潮现正处于成熟的稳定发展期,这与我们之前基于企业自身因素分析的结论一致。

2013年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对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状况造成重大的影响。该条文对上市公司的分红制度进行了硬性规定。当公司处于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的比例要达到80%;公司处于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的比例要达到40%;公司处于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的比例要达到20%;公司发展阶段不易区分但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可以按照前项规定处理。这项规定可以充分保护资本市场上中小股东的权益,改变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不分红、少分红的现状。正处于成熟发展期的万向钱潮,在实施剩余政策的过程中必然要考虑此项规定,减少利润留存额度,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融资来满足其拓展的资金需求。

三、总结

万向钱潮在各方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加入到为数不多的现金分红企业的队伍中。虽然万向钱潮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并不稳定,数据不多且暂无明显规律可循,但是结合其年报披露的投资发展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我们会看到,万向钱潮实施的是剩余股利分配政策。而且,我们通过分析历年派息总额占货币资金的比重可知,万向钱潮一直在努力维持每年一定数额的现金派现,尤其是2012年,派现额占了货币资金的93%,有“铤而走险”之嫌,但从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其坚持现金股利分红的决心。综合各方面因素,虽然万向钱潮综合能力有所欠缺,以致于其在实施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暂时还未能呈现出明显的股利分配特征,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一直都在努力。对于这样的企业,我们应该给予支持和理解,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因为投入和回报总有时间差。J

参考文献:

1.王国银.稳定现金股利政策探讨――评佛山照明股利政策[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5).

2.李芬芳,唐绍祥.基于财务报表角度分析佛山照明的现金股利政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9).

股市资金流向分析范文第2篇

大部分投资者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价格方面,或放在了研究公司内在价值方面。其实股价表现往往是由主力资金流向决定。大钱的共识才是找到了驱动市场变化的本质,即市场变化的根本是资金流向的驱动。市场价格的变化是市场趋势的表现形式,而推动这一变化产生的内在因素是主力资金的进出,即主力资金的流向。在这一过程中,主力资金的动向是市场上的主导因素,主力资金的流向才是拉动市场价格变化的最主要的驱动力。只有从影响市场变化的驱动本质一即产生变化结果的原因入手去分析,才是科学合理的方法。

主力认同度由三个指标综合构成,分析师情绪指数,主力关注度,机构风向标三个小图。我们以002304洋河股份为例,见右下图。

一、分析师情绪指数

分析师情绪指数是表示分析师看好程度高低的指标,即如果分析师看好这个股票,那么情绪指数上升,越看好情绪就越高。即如果曲线向上那么说明分析师情绪上升,即看涨,如果曲线向下,那么说明分析师情绪下跌,即看跌。见右下图中分析师情绪子图趋势是上升。那么说明002304洋河股份分析师情绪仍然看涨。

二、主力关注度

目前市场主力是机构。因此分析机构的持仓情况来判断主力流向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是目前基金三个月提供一次持仓报表,虽然往往给出的信息已经延迟了。但是仍然可以提供主力的动向。见右下图中主力关主度使用蓝色的直方图表示。当主力关注度图中如果兰色的直方图从左向右排列是递增的,说明主力关注度变高了,如果兰色的直方图从左向右排列是递减的,说明主力关注度变低了。

三、机构风向标

机构风向标是衡量有多少机构关心的程度的指标。判断方法同分析师情绪指数一样。从图4-1中所见机构风向标是上升趋势,即说明关注这个股票的机构比较多,同时给出看好评级的机构也比较多。因此这股票的主力认为同度还可以。

众所周知,大机构喜欢看分析师报告,其报告可以影响其投资意愿。这就是如何可以通过分析分析师情绪及评级可以预测主力的动向的原理。

股市资金流向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金流量权;控制权;现金股利;股权分置改革

股利政策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焦点,我国的民营上市公司中也存在着许多令人费解的“股利之谜”。从MM创立“股利无关论”以来,广大学者就对MM理论的完美假设进行了逐步放松,理论在股利政策方面的运用产生了股利理论,并成为解释股利政策的主流理论之一。面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集中的控制权结构,控股股东理论则为有关利益冲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较为完善的分析框架。

一、文献综述

LLSV(2000)率先在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理论框架下,将理论与股东权益保护结合起来分析股利政策,提出并检验了两个股利的模型,即结果模型和替代模型。FLY(2001)、Maury和Pajuste(2002)、Gugler和Yurtoglu(2002)也都从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角度来分析股利政策。国外有关股利政策与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研究,是将不发放或少发放现金股利视为内部人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外在表现,现金股利是一种约束问题的有效手段。而我国由于特殊的股权结构,情况并非如此。原红旗(2001)、华生(2002)、伍利娜(2003)、吴晓求(2004)、刘峰和贺建刚(2004)、肖珉(2005)、马曙光(2005)、李婉丽和贾钢(2006)、王宗军和董育军(2006)等在研究股利政策时,都是从分析股权分置的制度性缺陷开始的,他们认为股权分置的存在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决策的异化,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非流通股控股股东存在以现金股利“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在我国的这些研究当中,专门针对民营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比较少,只有邓建平和曾勇(2005)对家族控制上市公司的股利决策进行了研究,但他们使用的是2001年至2002年的数据,与上述众多研究一样都是基于股权分置的背景。针对股权分置改革后股利政策的研究则更少。所以本文参照《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5)》对民营上市公司的定义,试图对民营控制权结构和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分析,并对这种关系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差异进行对比。

二、民营控制权结构与现金股利关系分析

(一)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存在的差异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民营上市公司同样存在着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差异。民营上市公司存在着两种类型但又相互交织的利益冲突。一类是基于股权分置问题的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另一类是基于金字塔持股模式或独家控制的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冲突,两者都会对现金股利决策产生深刻影响,但在作用机制和层面上存在差异。对于前一类利益冲突,股权分置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种制度性缺陷,主要是从制度层面将我国资本市场人为地分割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市场。“股权流动性分裂的存在造成了股利分配政策的不公平,使利益分配动机处于失衡状态,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有着完全不同的红利分配偏好”(吴晓求,2004)。持有非流通股的控股股东与持有流通股的小股东在持股成本和股权利益实现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从持股成本上看,小股东的持股成本要远远高于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成本;从利益实现方式上看,控股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无法在股票市场上流通,无法实现资本利得,其正常的利益实现形式只有现金股利。这两项差异的存在,即使作为“共享收益”的现金股利,非流通股的股利收益率是流通股股东股利收益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致使非流通股股东把利益攫取的重点放在流通股股东身上,产生了对现金股利回报的强烈偏好。

(二)民营控制权结构与现金股利原因分析对于后一类冲突,源于民营上市公司微观结构,其控股股东通过独家控制、金字塔结构和成为管理者等方式,获取了远远大于现金流量权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不对称分布激励了控股股东对公司资源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侵害。在控股股东理论框架下,控制权的“外部性”使现金股利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不同的现金流量权和投票权结构深刻影响了控股股东的股利决策。当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越大、且现金流量权与投票权趋于一致时,大股东实现自身利益的成本越小,通过资金占用、关联交易等“隧道挖掘”策略侵害小股东利益的激励越小,更倾向于通过成本较低且“合法”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发放高额现金股利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当大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程度较为严重时,即现金流量权较小而投票权较大,派现成本太大,大股东会倾向于采取其他“隧道”方式来实现自身利益。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制度层面上的缺陷会通过公司的微观结构发挥作用,股权分置必然会“加剧”民营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冲突。当这两者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趋于同向时,也就会导致股利决策的扭曲。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1:股权分置条件下,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越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越高;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越低

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消除了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制度性缺陷,股东之间共同的利益平台――股价得以重新构建,股权流动性分裂对控股股东问题的“加剧”作用消失。控股股东通过派现来获取超额股利收益率的基础――低持股成本优势不复存在。控股股东的利益实现方式得到扩展,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从而可以分享资本利得。所以,通过现金股利进行直接“利益输送”的作用应当大为减弱。但股权分置改革只是缓解了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之间的冲突,基于独家控制或金字塔结构的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依然存在,小股东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在民营上市公司这个契约集合体当中,各利益相关主体都存在着保护个人产权资本的本能,控股股东必然会围绕保留收益、攫取组织租金和套现资本利得之间展开产权博弈。民营控股股东凭借其所拥有的控制权“强权”,在这场博弈中仍处于占优地位,经常会导致控制权的“外部性”,即以牺牲其他中小股东或公司价值为代价。从投资收益的获取方式上看,除了现金股利收入后,控股股东可以分享资本利得,但资本利得的获取意味着股权的转让,这可能影响民营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特别是近年来,证监会加强了对控股股东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财产、与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勒令归还所侵占的上市公司资金,并将资金侵占问题上升到了刑事责任高度,限制了控股股东的隧道挖掘空间。发放现金股利依然是民营控股股东进行套现的较好途径,但是对于部分所有权比重较高的控股股东,面对近期高涨的股价行情,可

以通过套现资本利得来自制利现金股利。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2: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流量权与现金股利呈“倒U”型关系;分离程度越大,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仍然越低

(二)研究方法 在分析民营控制权结构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时,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变量设计 通常的控制权结构指标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前十股东持股等。由于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前几大股东之间往往存在一致行动人现象,像第一大股东持股这种简单的股东持股份额并不能完全度量实际控制人在民营上市公司中的利益(张华、张俊喜和宋敏,2004)。现金流量权、投票权等终极产权结构指标则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控制人在民营上市公司中的利益。另外,加入实际控制人兼任指标,用于考察实际控制人成为管理者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股利政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选择获利能力、负债水平、企业成长性、股票股利、股改对价中是否含有分红承诺等作为控制变量。所有变量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四)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选取在2004年和2006年进行了派现的民营上市公司,分别取得139和157个样本。股权分置改革在2005年4月启动,至2006年底基本完成,故可以将2004年视为股权分置时期,将2006年作为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年度。对于这两个年度的数据做如下筛选:剔除ST、PT类及当年每股收益小于0的公司;剔除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剔除同时发行B股或H股的公司;对于2006年数据,剔除少数几家尚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于Wind金融资讯数据库,而现金流量权与投票权的数据根据巨潮资讯提供的年度报表自行计算而得,回归分析的软件采用EViews4.0。

四、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一)股权分置条件下的回归结果由(表2)可知,假设1得证:现金流量权(CFR)与现金股利(Cashdiv)显著正相关,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越大,股利支付水平越高;现金流量权和投票权的分离率(SCF)与派现水平(Cashdiv)显著正相关,通过5%显著性检验,说明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率越小,即分离程度越大,派现水平越低;实际控制人兼任和现金流量权组成的交叉变量(CFR*JR),与派现水平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表明实际控制人兼任加强了控股股东对股利决策的操纵。

(二)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回归结果由(表3)可知,假设2只得到较弱的支付:现金流量权(CFR)及其平方与派现水平存在弱相关性,只通过了15%置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一定程度上表明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派现水平出现“倒U”型关系,这与04年现金流量权与派现水平显著正相关的结果完全不同。当实际控制人的所有权达到一定比例后,呈现出“保留资金”的倾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有权较高的民营控股股东可以通过套现资本利得来自制现金股利;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率(SCF)与派现水平为正相关关系,但完全不显著;当实际控制人兼任(JR)与现金流量权组成交叉变量时,大大增加了现金流量权与现金股利之间“倒U”型关系的显著性水平。

股市资金流向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现金股利; 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0-0090-04

一、前言

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股东的股息红利,也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股利形式,如每股派息多少元,就是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最容易被投资者所接受。远期收到的股利对投资者来说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现金股利的发放可以消除股东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疑虑,增强他们对公司的信心,促进公司的发展与壮大。

2010年7月15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最后一家,中国农业银行上市,同年8月18日,光大银行上市。目前,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总共有16家,虽然上市商业银行数量不多,但基本都采取了以现金股利为主的分配形式。现金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重要内容,关系着股东当前利益和企业未来发展之间的权衡。它不仅会引起企业资金存量和股东权益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也将对企业内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影响。而且,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上市商业银行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不仅对商业银行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宏观领域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于以上原因,结合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相关其它文献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剔除掉以前文献研究结果中的不显著因素,同时补充一些其它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对我国上市银行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供相应的参考建议。

二、理论分析

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是股份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其影响的内外部因素很多。宏观经济环境、法律法规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影响现金股利分配的内外部因素。目前,国内外对于商业银行股利政策的研究较多,如John Theis 和Amitabh S.Dutta(2007)选取了99家银行控股公司的2 006个数据,对Dickens et al.model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原先的模型仍然适用,但其中有些变量失去了意义,还发现银行内部控股与股利分配曲线存在着非线性关系。陈立泰等(2012)认为,股权结构决定银行是否分配现金股利。陈■(2012)发现,净资产收益率及股权融资增加额均与上市银行的现金股利支付率负相关。

本文主要从内部因素入手,分析其对上市商业银行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文中选取了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2年的财务指标,以及在此基础上整理计算得出其它指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同时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选取以现金股利分配率(y)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的选取参考了仇世昊(2012)和陆妍、刘兆框(2013)等人的研究结果,他们在研究中指出资本结构、投资需求和筹资能力,对股利分配率影响显著,而盈利能力和变现能力对股利分配影响不显著。因为在当前的情况下,上市银行的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并不取决于公司的收益情况,每股收益较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发或少发现金股利;而且,上市银行每股经营现金流向与现金股利分配率的关系不显著,与银行特殊的经营性质有关,管理者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并未考虑企业的现金流情况。

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剔除掉一些不显著因素,补充一些新的独立因素来进行相应的计量分析,从而进一步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现金股利分配所受到的因素。因此,本文的解释变量选择为资产负债率(x1)、每股净资产(x2)、营业收益增长率(x3)、每股未分配利润(x4)、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率(x5)。被解释变量现金股利分配率(y)是指普通股每股现金股利与每股收益额的比率,它反映公司股利政策的指标,表示公司分派的股利在净收益中所占的比重。而之所以选择后面五个财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是出于以下原因考虑:

1.结构因素。资产负债率,指企业的负债与资产的比值。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受资本结构的影响较大。财务杠杆过高的公司发放股利会使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因此具有较高负债比率的公司一般不派发或少派发现金股利。本文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状况。而且从上述现实经济意义上看,现金股利分配率与资产负债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2.资产质量。每股净资产,反映每股股票代表的公司净资产价值,反映公司经济实力高低,可以说明公司资产质量的状况。每股净资产值越大,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财富越雄厚,通常创造利润的能力和抵御外来因素影响的能力越强。从现实意义上看,一般公司为了积累资产,倾向于不派发或少派发现金股利,因此现金股利分配率应与每股净资产呈负相关关系。

3.发展能力。营业收益增长率,其代表一个公司的发展情况,而公司的发展情况则直接决定是否发放现金股利。如果商业银行营业收益增长率越高,说明银行发展情况就越好,那么银行也就倾向于向股东多发放现金股利,这也有利于银行在股东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因而,现金股利分配率应与营业收益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

4.积累能力。每股未分配利润,是指公司历年经营积累下来的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它是公司未来可扩大再生产或是可分配的重要物质基础。从数量上看,企业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它与股利分配率之间应为正相关关系。

5.盈利质量。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率,是评价企业盈利质量的一个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创造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这个比率高,说明企业盈利质量好,现金流充足。这个比率低,说明企业盈利质量不好,虽然有利润,但是没有收到现金,都是停留在实物和应收账款,实物可能损坏或者贬值,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这些没有收到现金的利润,其风险明显比收到现金的利润要大的多,收益质量要低。从现实意义上看,这个指标和现金股利分配率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三、数据整理与描述

根据新浪财经和中财网,整理和计算我国2010—2012年各家上市商业银行现金股利分配率的数据,现金股利分配率等于普通股每股现金股利与每股收益的比率(见表1)。

同样收集整理2010—2012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每股净资产、营业收益增长率、每股未分配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率数据。

根据对各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2。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差距较大,最大值为0.3833,最小值则为0,即有的商业银行未分配利润;各上市银行间的资产负债率差别不是很大,这与商业银行的经营性质有关,商业银行是高负债经营的特殊企业,这也决定了银行的资产负债率都会比较高;在每股股东权益方面,各银行间的差距比较大,其标准差达到了3.7291,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总股本规模普遍比较大,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规模相对较小,其每股股东权益比大型的国有控股银行要大;在营业收入增长率方面,银行间的差异也较大,说明各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每股未分配利润方面,各银行之间的差距也较大,最大值为6.6816,最小值只有0.14;而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率,各个商业银行间差距不算明显,其标准差只有0.0496。

四、计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一)研究结论

从经济意义上来看,资本结构、每股净资产对股利分配率的影响显著且为负相关关系,这与前文的理论分析一致。负债率较高的商业银行发放股利会使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易于采用低现金股利分配率的股利分配政策;同样,每股净资产较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积累的需要不发或少发现金股利。

营业收益增长率,对现金股利分配率影响显著,但是却呈负相关关系,与前文分析不符合。不过,这点也能从现实意义上进行解释,一般说来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说明银行发展情况就越好,那么银行也更加愿意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可是如果希望将更多的收益留存,用作银行未来的经营扩张需要,管理者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就会降低现金股利的发放。

积累能力方面的分析,也在验证着上述的结论。每股未分配利润,对股利分配率的影响显著且为正相关关系,每股未分配利润是公司历年经营积累下来的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它的数值越大,则银行越愿意采用高现金的股利分配政策。

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率,是评价企业盈利质量的一个指标,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和股利分配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一般认为公司的盈利质量越高,分红就会越多,然而实证结果却不支持这种说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目前我国上市银行上市时间普遍比较短,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并不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盈利质量情况,更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二)对上市商业银行现金股利政策的建议

综合上述各方面的分析研究,资产负债率、每股净资产、营业收益增长率、每股未分配利润对商业银行的现金股利分配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营业收益增长率、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比率与一般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存在明显的差异,故建议:在保持营业收益增长率、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比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建议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采取适度较高的现金股利政策,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及刺激潜在投资者。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和不断完善,上市商业银行必将逐渐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利润分配机制。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作为净利润的留存与分配之间的博弈,应该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同时应尽可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而选择适合自身的股利分配政策。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上市公司自身的不断发展,公司管理决策人员不懈努力的探索,投资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必然会越来越趋向合理与科学。

【参考文献】

[1]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25-232.

[2] John Theis & Amitabh S. Dutta.Explanatory factors of bank dividend policy: revisited[J]. Managerial Finance,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2009,35(6): 501-508.

[3] 陈立泰,梁乐,林川.财务特征、股权结构与上市银行现金股利政策[J].金融论坛,2012(3):42-47.

[4] 陈玥.上市银行现金股利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2(2):147-148.

股市资金流向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控制权 现金流权 融资结构

企业来说,各项经营活动都需要资金,企业要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功效,保障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经营目标。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

1.控制权、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本文所述的控制权侧重于以股权为基础构建的对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等方面施加的影响力,涉及企业的经营策略、投融资决策、管理层任免等。最终控制权也称为实际控制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这是直接方式;二是间接方式,主要形式为金字塔持股、交叉持股或双重持股。间接方式下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将分离,形成股和权不对等的现象。现金流权即现金流量权,它衡量的是最终控制人的所有权,即能获得经营所得的份额。理论上股权和现金流权是对等的,但实际上部分股东获得的现金流权是控制链条上所有股权的乘积。

2.融资结构。融资结构是指企业所筹集资金总额中各类型资金的构成和比例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资金的来源和数量,即自有资金、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等。其中自有资金包括折旧和留存收益等;债权融资来源于银行、民间和政府等;股权融资主要是股票上市和增资扩股等,最终形成企业的自有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

(二)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概述。

1.分离形式。(1)双重股权方式。双重股权方式下,公司发行两种投票权的股票,形成投票权和股权的分离。即有些股票的投票权要大,实践中还包括投票权较小的股票。该种方式在部分欧洲国家较为常见,但在许多国家是禁止发行双重股票的。(2)金字塔控股方式。通常最终控股股东处于金字塔顶端,沿着金字塔的层级逐级控股,纵向延伸至最低级的公司,实现以最少的资金控制最多资源的目的。金字塔的层级越多,链条就越长,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就越严重。该种方式在我国被广泛采用,但是要满足相关条件和规定。(3)交叉持股方式。如果控制链中两家公司互相持有对方股份就属于交叉持股,它指的是集团内纵横交错的所有权链接关系,最终会增强最终控制人的权力。一般情况下,交叉持股的比例都不高,而是侧重于多家公司交错持股。

2.分离度测量。本文所述控制权为最终控制权,一般以各控制链中最小值之和为衡量标准;而现金流权则以链条上各持股比例的乘积来度量,如果存在多链条时需要求和。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差值即为两权分离度。举例说明如下:某上市公司n中25%的股份为股东m直接持有,则股东m作为该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其现金流权和控制权均为25%。假设该股东还持有另一上市公司g40%的股份,而g又持有n35%的股份,则股东m的控制权为25%+min(40%,35%)=60%,现金流权为25%+40%×35%=39%,分离度为60%-39%=21%。

二、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一)有关两权分离的研究现状。有关两权分离理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欧洲国家,大都集中在最终控股方面。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关于最终控制人的数据难以取得,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晚,具体研究包括最终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对公司绩效、会计透明度等的影响。

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来说,在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后其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也发生了变革,国有股由原来的绝对控制转变为相对控制,控股比例大幅度下降,为控制权转移市场的创立创造了条件,给公司的有效治理带来了积极影响。据统计显示,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司的股权制衡水平仍然不足。现代公司理论中认为要想遏止控股股东的独占行为、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必须提高股权制衡程度,维持差异不大的股东持股比重,但这也会形成经理人过度控制的现象,最终使得公司的成本加大。

(二)国有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研究现状。综合各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比例不足2%,与占绝对地位的股权融资相差甚远,而内部融资仍然被大多数公司所忽视,是众多融资方式中规模最低的。股权融资愈发壮大与上市公司不断的增发配股、未上市公司争取上市获得初发股权等息息相关,公司都依赖这样的融资方式吸引投资者,会导致公司错过优良的投资项目。另外,该种融资结构下公司没有财务杠杆效应,对公司来说也是一种损失。由此看来,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优序理论相悖,前者重视股权融资,而后者认为应先内部再外部、先债权后股权。具体原因有:“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导致市场上流通股较少、中小股东利益受损以及派发股利不合理等;经理层基于自身利益等因素会限制债权融资规模;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股权融资标准过低;债券市场发展缓慢,法律约束尚不健全,再加之审批障碍使得公司对债权融资避而远之。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以2012年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经过筛选剔除并整理之后得到最终样本32个,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公司控制权和现金流权比重数据均来自公司年报并经手工整理。

(二)变量解释。见表1。

(三)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最终控股股东会在控制权稳定时偏向股权融资,在控制权不稳定时偏向债权融资,会产生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因此提出假设1:公司资产负债率会随着最终控制权的增强而降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差值越大意味着两权分离程度增加,此时最终控股股东会倾向于债权融资,既能保证控制权还可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反之最终控股股东要想获得高控制权就需要较高的现金流权,会选择股权融资来规避风险。因此提出假设2:两权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的资产负债水平就越高,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对于公司规模提出假设3:负债比率会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增大。因为规模越大需要的资金越多同时规避风险的能力越强,而债权融资相比股权融资来说融资较快并且容易得到债权人信任。一般来说获利能力较高的公司其留存收益也会增加,理论上会依赖于内部融资,就会形成较低的负债率。由此提出假设4:获利能力会反向影响负债水平。具体模型如下:

LEV=β0+β1CR+β2SEP1+β3SIZE+β4ROE+ε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笔者对样本公司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进行统计,发现95%以上的国有上市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20%,经过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大约1/3以上的国有上市公司该比例超过50%,呈现出一股独大现象,形成绝对控股模式,而余下2/3为国有相对控股模式。根据表2数据可以得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两权分离程度较小,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为57%,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平均为43%,公司规模和获利能力的波动性都比较小。

2.回归结果分析。根据表3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构建的模型拟合优度不错,看DW值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由F和Sig的值可知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回归效果较好。根据表4中t值说明潘多模型没有多重共线性问题,下页图1中散点位置均靠近直线,说明资产负债率和最终控股权存在紧密联系。通过观察表4中相关变量的相关系数可以得知:CR和ROE反向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SEP1、SIZE与公司的资本结构呈现正向变动关系,最终的研究结果与前文所做假设基本吻合。

四、政策性建议

结合实证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速发展债券市场,创新债券种类,实现债权融资多元化。当前我国有关发展债券市场的相关法律制度不仅缺失而且低效,导致债券市场发展放缓,弱化了公司的外部控制,股权融资仍然是投资者的首选方式,不利于融资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加快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多对投资者有利的规定。此外,债券种类有待改善,如增加相关衍生品并提供有利条件,给投资者较大的选择空间,最终达到优化融资结构的目的。

(二)构建有效的股权机制,重视并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倾向一时难以改变,而股权机制有效与否、股权结构合理与否都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必须重视股权结构的调整。此外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往往没有话语权,多数是由终极控股股东决策,一定程度上来说不能代表整体利益。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改善:创新体制使国有股在可控范围之内,改善“一股独大”的局面;将控制权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发挥投资者效用;缩小两权分离程度,减少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损害,同时重视独立董事的话语权和监管权;联合众多利益相关者加强对公司的内外监管等。

(三)完善融资风险预警和破产机制,加强对风险的监管力度。目前我国有关风险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监管力度也不到位,必须进一步完善。首先可以通过融资风险预警运用相关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有关的财务数据进行测算分析,揭露上市公司的融资风险,使上市公司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将损失降到最小。其次我国国企存在成本意识不强、终极控股股东过度维护绝对控股权和破产后政府干预过多等现象,使其置破产风险于不顾,最终影响了上市公司应对破产的能力。S

参考文献:

1.程仲鸣.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与企业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投融资管理,2010,(8).

2.冉茂盛,彭文伟,黄凌云.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企业R&D投资[J].企业管理,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