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车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车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车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车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地铁环控 能耗 环控负荷

1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倍受关注,地铁在我国已向中等城市发展,地铁环境质量与能耗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环控能耗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一是为保证乘客在车站内舒适与健康,车站内站亭和站台必要的热湿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光环境,而需要的通风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等的耗能;二是为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及运行时车厢内的通风空调系统正常工作,隧道必需的通风系统的耗能量。

要确定地铁全线全年总能耗,必须要确定全年逐时能耗,这样首先应确定在不同运行年段下不同位置的发热量,求出全线各车站的逐时冷负荷、各车站的逐时总冷负荷,确定装机容量。本文研究的内容是针对无屏蔽门情况。

2 地铁工程的概况

我国南方某城市地铁工程,有16个地下车站。地铁所在城市设计计算参数为: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4℃,湿球温度26.9℃;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8.0℃;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8℃。地铁工程内设计计算参数为站厅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0.0℃,相对湿度45~65%;站台空调计算干球温度28.0℃,相对湿度45~65%;车厢内空调计算干球温度27.0℃,相对湿度45~65%;室外空气全年平均干球温度为15.3℃。

地铁工程无屏蔽门时,影响车站空调系统能耗的因素比较复杂,有车站维护结构和岩土的热特性参数、室内外空气参数、设备发热、照明发热、人员发热、发车密度、乘客密度、停靠时间、牵引曲线、通风方案和新风量等。在计算发热量时将站台与站台处的隧道分开考虑。隧道有列车发热量、列车上乘客发热量(列车有空调时应为冷凝热)、隧道照明发热量及辅助设备(风机等)的发热量;站台有人员、照明及设备等发热量。

3 通风方案与模拟

根据地铁工程的发车密度、停靠时间和牵引曲线等确定各年段的通风方案。选择、布置通风机,确定它们的参数和运行模式。该地铁工程全年采用闭式通风、机械通风和夜间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案。

3.1 闭式运行

全线闭式,只有乘客出入口与外界相连,站台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列车运行时车站乘客出入口产生活塞风,可作为车站新风补给,如满足车站新风量要求,则车站空调系统就不需要另外进新风,隧道区间利用列车活塞作用通风换气。此模式一般用于夏季或冬季。对地铁全线进行闭式通风模拟,以下给出入地面至车站ST8之间的模拟数据。当发车密度为每小时5对时,车站出入口与隧道的通风换气量见图1,正值表示顺向,负值表示逆向,单位为m3/s;20对时见图2。

由图1、2可知,随发车密度增加,车站出入口新风量和隧道通风量均增加。按每人在站台和站厅平均停留时间5.5分钟计,高峰小时预测各车站客流量最大值为32070人/小时,相当于车站平均每时每刻同时有2138人,高峰小时列车满载的情况下相当于区间平均每时每刻同时有1386人,新风标准按12.6m3/h.人计,所需新风量为12.3 m3/s即可满足卫生要求,由图2可知,各站乘客出入口产生的新风补充量能满足人员卫生的要求,因此,夏季和冬季闭式运行时可不需其它新风补充。在发车密度每小时20对时,站台A点和隧道B点处的断面平均压力变化见图3、断面风量变化见图4。

3.2 机械通风

为加大车站和隧道区间的冷却或通风,可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当发车密度为每小时20对时,乘客出入口与隧道区间的通风换气量见图5,单位为m3/s。如各车站有四台排风机,则可替换使用。由图5可看出,车站新风量明显增大,此运行模式主要用于过渡季节或冬夏

高峰期的地铁通风。此时站台A点和隧道B点处的断面平均压力变化见图6、断面风量变化见图7。

3.3 夜间通风

为改善地铁空气环境,同时满足降温、节能需要,可在夏季凌晨4:00~500期间适当采用夜间通风,模拟结果见图8。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每次所开风机的台数和方向可作改变,以使各隧道区间段均匀通风换气和加热冷却。

4 热模拟方案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预制各年段热模拟方案进行模拟,初期热模拟方案见表1。由于地铁热环境的周期特性,在模拟时设定同一个月的任一天选用相同的通风方案组合。对各种热模拟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出全线各位置上的温度值、各车站的空调负荷和全年的运行能耗,综合比较选取合理方案。

5 热模拟结果与分析

热模拟方案确定后,就可进行模拟计算。4-3热模拟方案对应的车站ST7附近A点和隧道B点处的全年月平均逐时温度变化见图9。该地铁工程各年段各车站有无夜间通风时的全年空调能耗模拟结果见表2。

初期夏季有夜间通风时,全线全年空调总能耗为1459.9万kWh;无夜间通风时,全线全年空调总能耗为1477.5万kWh。无夜间通风时全线全年的空调能耗比有夜间通风的多17.6万kWh。如空调系统的COP=2.6,则无夜间通风时空调耗电量比有夜间通风的多6.77万kWh。按前面模拟中的夜间通风方式,风机效率取0.75,每天夜间通风1小时,每年6~9四个月按夏季运行,则夜间通风风机额外总耗电量为28.8万kWh。初期夜间通风风机额外耗电量多于减小的空调耗电量,其值为22.03万kWh,因此初期夏季夜间通风从节能的角度是不可取的。

近期夏季有夜间通风时,全线全年空调总能耗为1668.5万kWh,无夜间通风时,全线全年空调总能耗为1690.3万kWh,无夜间通风时空调耗电量比有夜间通风的多8.38万kWh,近期夜间通风风机额外耗电量多于减小的空调耗电量,其值为20.42万kWh;远期夏季有夜间通风时,全线全年空调总能耗为2404.6万kWh,无夜间通风时,全线全年空调总能耗为2412.0万kWh,无夜间通风时全线全年的空调能耗比有夜间通风的多7.4万kWh,远期夜间通风风机额外耗电量多于减小的空调耗电量,其值为25.95万kWh,因此近期、远期夏季夜间通风从节能的角度也是不可取的,故夏季不建议采用夜间通风。

以上是对初期、近期和远期方案“4-2”和“4-3”进行的全线全年热模拟得到的部分模拟结果,应该在对各年段的各热模拟方案进行全面模拟的基础上,在站台和隧道的温度、风压、风量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比较全线全年的综合能耗、考虑初投资及运行管理等必要因素,确定地铁工程环境控制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 朱颖心、秦绪忠、江亿,站台屏蔽门在地铁热环境控制中的经济性分析,《建筑科学》,1997年第3期;

车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翻车机;解冻室 ;蒸汽

1前言

邯钢具备年产13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每日需要外购和消耗大量的原燃料来满足生产,但邯钢位于内陆地区,铁前物料运输成本压力较大,必须寻求一种低成本的运输方式。火车运输具有运费低、运输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连续性强、平稳可靠的优点,增大火车进料比例成为降低物料运输成本的一个理想选择,为此公司将增加火车进料量的任务逐层分解。贮运中心原料车间工序主要负责火车的卸车工作,缩短火车卸车时间便可提高卸车数量。火车卸料最难的季节在冬季,冬季天气条件恶劣,火车粘帮沾底和冻块严重,如何克服火车卸料过程中的粘帮沾底和冻块问题,成为贮运中心原料工序乃至整个火车进料系统提高作业效率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2冬季火车卸料存在的问题

邯钢没有自己的矿山,大宗含铁原料主要都是用火车从港口运回来,冬天气温低时,火车从港口运回来的原料进入厂区就上冻非常严重,邯钢贮运中心第二原料车间设计有两台翻车机,设计和投运之初并没有翻车机解冻室,冬季翻车机无法正常翻卸,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机械提前将冻结的大块破除后才能翻卸,翻卸后还需大量的人工将冻结在火车帮底上的料清除,卸车非常艰难。平时一辆车皮翻卸需要四分多钟能,到了冬季至少也需要三四十分钟。火车运来的原料,遇到沿途有下雪冰冻的天气,到了翻车机整个冻成一个"实疙瘩",卸车更是难上加难。曾出现过全公司支援卸火车的壮观场面,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卸车效率还十分低下,给后续生产的连续性造成了巨大的隐患,并且随着邯钢生产节奏的加快和成本压力的加大,冬季火车卸料效率低下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3翻车机解冻室的筹建和技术参数

3.1翻车机解冻室的筹建

邯钢处于河北省南部地区,冬季最低气温也就是零下十几度,2010年以前冬季卸火车压力不是很大,但是随着邯钢规模的不断扩大,卸车的生产节奏越来越快,并且受外部市场影响公司对卸车成本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如何既不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又能提高冬季卸车的效率,成为邯钢贮运中心冬季卸车的一个难题。为克服这一困扰贮运中心多年的的难题,该中心发动职工集思广益,提出了在重车停车线上建解冻室的建议。

3.2翻车机解冻室的技术参数

为节约费用解冻室用钢材全部利用废钢库的废旧钢材,所有工作量全部安排邯钢维保单位人员施工。该项目从西区能中主管道取蒸汽,敷设管道1500米。翻车机解冻室为半封闭三面烘烤式结构,分别位于1#,2#翻车机重车3,4号线,采用蒸汽伴热和烘烤的方式提前将停靠在重车线的车皮进行解冻。解冻室全部由防腐蚀合金板材覆盖,棚高3.5米,宽5米,2012年为基础长度为115米,占地总面积约575平方米,翻车机单机作业可一次解冻9节车皮,解冻容量约2000立方米,蒸汽开启时解冻室温度可达26度左右。2013年解冻室长度延长到221米,占地总面积约1105平方米,翻车机单机作业可一次解冻17节车皮,解冻容量约3800立方米,蒸汽开启时解冻室温度可达29度左右。解冻室的内部结构可见图1

4解冻室的使用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4.1使用效果

正常翻车时冻车从解冻室南侧进入解冻室,冻料不严重时,平均每节车在解冻室的滞留时间,2012年30分钟左右,2013年为60分钟左右。由于采用两侧及地面三面大型蒸汽管焙烘方式解冻,可以有效解决冻料沾帮沾底的状况,大大减少清车底的作业时间。以下为邯钢贮运中心第二原料车间2011年12月份未用解冻室的翻车情况,与2012年2013年解冻室投用优化改造以后翻车情况的对比。见表4.1

4.2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解冻室对蒸汽依赖度过高,蒸汽管网的压力波动直接影响解冻室的解冻效率,当所有的蒸汽喷管同时开启时,蒸汽管网的压力跟不上,解冻效率大大折扣。应铺设解冻室的专项管道,增强管道压力,以保证蒸汽阀门集中开启时的蒸汽压力。

(2)由于蒸汽解冻效率较差,解冻室只能解决翻车过程中的一般冻料问题,遇到特殊天气冻料特别严重时,车皮中的大块无法有效解冻,虽然能够消除沾帮沾底状况将物料翻下,但是结冻的大块会积累到翻车机箅子上,给清箅子工作带来困难。只能靠增加解冻时间来减少物料中的大块,但是这样会降低翻车的效率。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翻车效率,只能靠增加蒸汽温度,提高蒸汽压力,延长解冻室长度等措施来提高解冻的速度。

5结语

(1)利用翻车机解冻室可以有效解决冬季翻车过程中的冻料问题,尤其是沾底沾帮的状况,大大缩短了卸车时间,从而增加了卸车量,提高了火车的进料比例,降低铁前物流成本。

车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2013年1月至9月,我国共实施汽车产品召回活动97次,涉及车辆269.4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43次(同比增加79.6%)和134万辆(同比增加99.O%)。其中受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召回114.6万辆,占全部召回数量的42.5%。

在全部召回活动中,国产合资品牌汽车召回24次,涉及车辆194.2万辆,占召回总数的72.1%;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召回23次,涉及车辆34.9万辆,占召回总数的13.0%;进口品牌汽车召回50次,涉及车辆40.3万辆,占召回总数的14.9%。

按召回涉及汽车总成统计,因制动/车轮问题召回数量最多,召回24次共计68.7万辆,约占今年汽车产品召回总数量的25%;因发动机缺陷召回16次,共62.0万辆,约占召回总数量的23%,排第二;排在第三位的是转向/悬架问题,召回14次共计59.2万辆,约占22%;其他原因依次为动力传动系统缺陷(14次,42.0万辆,16%)、电子电器缺陷(22次,23.9万辆,9%)、车身部分缺陷(7次,13.5万辆,5%)。

同时,质检总局进一步加大缺陷信息收集分析力度。2013年前三季度,质检总局共收到汽车产品缺陷投诉13313例,比2012年同期(7790例)增加5523例,增长70.9%。

《北京市2013-2017年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任务分解表

《北京市2013—2017年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任务分解表,从2014年起,每年24万个的小汽车摇号指标将变为15万辆,而且不同类型机动车配比额度会有变化——新能源车的配比率逐年递增,普通小汽车则逐年收紧。

从明年起,北京市小客车配置机动车指标每年降至15万个,未来4年,新增小客车数量最多为60万辆,这比2010年一年北京市新增机动车的数量还少。北京市机动车总量突破600万辆大关因此将被推迟大约19个月的时间。

目前,北京市小客车配置指标为每年24万个,平摊到每个月,个人指标为17600个,单位指标为1600个,营运类小客车还有800个。由于弃号等因素,个人指标数平均每个月会增加几百个。截至2013年10月8日24时,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1662527个有效编码、单位共有55418个有效编码。而这上百万摇号个人争夺的有效指标只有18415个。

未来,限购令的范围也将扩大,9座以上的大中型客车、货车以及其他车型也将受到调控。

全球各大车企陆续公布2013年第三季度汽车销量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全球各大车企陆续公布第三季度汽车销量。而今年前三季度全球车市销量同比增长2.8%,其中中国市场领涨全球。

丰田集团宣布今年前三季度在全球销售了741万辆汽车,保持了全球销量最高车企的头衔。通用和大众仍然分列第二、三位,但相对丰田的差距有所减小。在国内市场,日系汽车的销量从9月开始逐月攀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信息部主任陈士华表示,刚刚过去的10月日系汽车和美系汽车表现都非常抢眼。

车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从36氪+收录的入驻项目数据来看,整个第二季度新增创业项目的类型仍然主要集中在以下5大热门领域:电子商务、移动应用、生活消费、社交与工具,这5个类别的项目占据了整体1363个项目近6成,而热门领域的情况与今年一季度数据基本类似,因此从整体大的方向来看,基本没什么变化,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细分方面的情况。

在5月份的报告中,与曾谈到移动应用几乎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无论是面向B端的企业级应用还是面向C端的个人服务,都把移动应用作为自己整个项目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可以说这是移动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不断普及所带来的巨大机遇。

另一个就是基于微信的创业潮,和智能手机普及带来的移动应用创业潮一样,微信用户的快速增长以及其带来的潜在机会,让创业者进入的门槛又大大降低,特别是一些服务型项目逐渐开始把微信作为一个与用户直接沟通服务的渠道,二季度仅36氪公开报道过的基于微信的初创项目就达到了15个左右。而随着微信支付的打通、强化服务属性以及游戏平台的出现,相信未来基于微信的O2O项目、游戏以及服务型产品会越来越多。

电子商务领域的项目数量在整个二季度所有项目中占据了第一位,达到了15.2%,但是具有非常大亮点的项目并不是很多,除了生鲜电商引发较大关注外,更多项目仍然集中在导购和各种解决方案以及垂直服务上。由于整体电子商务领域有各大平台巨头占据主要资源,新项目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想取得非常大的突破仍然比较困难。

而结合36氪的公开报道和36氪+的数据来看,二季度则出现了很多其他一些热门领域的项目,虽然某些领域因进入的门槛较高导致整体初创项目较少,但是它们的出现却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有些甚至可能正在改变当前的市场格局。通过对第二季度所报道国内外初创项目的观察,我们认为以下这些领域值得关注。

1.在线金融(互联网金融)

国外Square的成功也带动了国内的移动支付创业,先后出现了很多类似创业公司;而这里讲的在线金融(或者说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是与传统的金融业务有关,而不只是支付。在今年的互联网报告里,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Mary Meeker将在线金融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章节,认为它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一个潜在方向。

国内随着阿里巴巴以及京东等都开始布局在线金融,这个领域也有大量创业公司涌入,根据公开的数据,2012年年底,仅P2P借贷领域,中国就出现了超过200家的P2P借贷网站,如人人贷、有利网等,同时还出现了类似融360、好贷网以及像91金融超市这样更加垂直的服务平台。随着金融改革的步伐加快、互联网金融有望出现更多形态模式的创业企业。

2.软硬结合智能硬件?

智能硬件领域很早已经获得了巨大关注,其特点是软硬件结合,国外已经是巨头和创业公司齐头并进的状态;而国内同样紧跟国外步伐,涌现出了大量团队和产品,主要体现在各种电视盒子、智能锁、手表、腕带等可穿戴设备以及路由器上,下面我们单独说说路由器。

3.路由器

基于WiFi做文章的路由器在国内感觉像是二季度突然冒出来的一个概念,就像之前的电视盒子一样,成为近期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和其他一些方向不太一样,此次的路由器WiFi潮基本来自国内自身,并没有看到太多的国外身影。

目前涌入这个领域的公司有像360、盛大旗下果壳电子这样的大企业,也有像极路由、开发了如意・云路由的谛听科技和JooMe这样的创业团队,尽管都是围绕WiFi来做,但是彼此仍然各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像极路由和果壳电子从硬件角度来做路由器,而如意・云路由则完全从互联网角度来做,通过结合自身原本已经较成熟的私有云系统,最终落地到智能路由器上。除此之外,还有像JooMe这样希望打造一个WIFI开放平台的创业团队,可以说都在这个领域做新的尝试。

4.基于汽车的服务(车联网)?

汽车已经有了很长历史,对汽车本身的变革也一直在进行着,比如像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和Tesla的电动汽车。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围绕汽车这个链条做文章也逐渐开始多起来,如汽车共享、车联网技术解决方案、App与汽车终端结合、汽车代驾等,甚至前段时间风风火火的App打车潮也是围绕汽车这个大的链条做的服务。

随着国内拥有汽车的家庭不断增加,人们对基于汽车的各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无论是做这个链条的售前、售后以及使用中,甚至围绕汽车的周边服务,都有很多机会,比如提供车位的解决方案、二手车交易等,而目前正开始涌现这方面的创业团队。

5.to?B类服务产品?

通过我们的观察,面向企业B端的产品在今年第二季度再次获得市场和资本的大量关注,经过前两年的市场培育,现在这块市场显现出更加成熟的迹象,同时产品的发展则更多呈现差异化、垂直化发展,仅团队协作领域,像Tita、Teambition、纷享科技、微部落及为知笔记等均再次获得投资人关注并完成了进一步融资,而在产品上各自开始出现差异化,有的在行业上有所侧重、有的则在产品上有所偏向。并且这种差异化也导致彼此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双方或者多方的合作来实现自己产品的优势互补并且共同把市场做大,同时还有大量新的产品和团队进入这个领域。

6.垂直细分领域O2O?

这个领域涉及的比较广,主要是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O2O项目,比如婚礼、美食订餐、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在此不详细述。

在地域分布方面,整个第二季度新增项目的绝大部分仍然来自北京、广东和上海三个地区,几乎占据所有新增项目的近7成,其中北京占据了近37.7%的项目,从各方面来看都是目前创业的绝对中心。比起一季度北京的29.1%、广东的15.3%、上海的17.8%,北京仍然在快速扩大这方面的优势,而上海也获得了一定增长;尽管最近经常能听到创业公司逃离北上广的声音,但从我们关注的这些领域来看,目前的数据还不支持这种声音。

36氪+?创业搜索关键词热榜?

对于创业或者行业的热点,36氪+的创业搜索关键词也是一个参考对象。微信仍然是目前业内最为关注的一个热点,这与它作为人们生活的常用工具以及其所带来的机遇显然有非常大关系。作为拥有4亿级用户的平台,其每一步变化都在引发行业的关注。随着确定以服务属性为未来微信发展的导向,即将来临的微信支付、二维码及游戏平台有望带来更多探索机会,相信业内未来对微信的关注仍将持续。

同样,投资人对项目的关注情况也是反映创业热度的一个维度。通过36氪+平台的数据统计,二季度有明确融资需求的项目在一季度561个的基础上新增了145个,达到了706个,占二季度整体新增入驻项目的51%,总体上创业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仍在增加;而投资人对项目的约见方面,二季度虽然新增只有145个,但总体约见量达到了587个,占总体融资需求项目的83%,从这里来看,投资方对项目的关注度非常高。

而在具体领域方面,被投资人约见的项目主要还是集中在移动应用、电子商务、社交、生活消费及企业服务这几个方向;而地域方面北京占据35.33%、广东17.66%、上海12.25%、江苏与浙江分别为4.84%和4.56%。与一季度比起来,北京从29.4%到现在的35.33%出现大幅增加,广东与上海的位置则出现了对换,其他地区变化不大。

此外,媒体的曝光度也是衡量行业关注度的一个参考因素,通过对二季度各个领域创业项目在媒体上的曝光分析,我们发现面向企业及工具类的产品更易获得媒体的关注,如果再算上社交类产品,那么这三大类产品在二季度获得媒体的曝光率占据了所有项目曝光率的50%。

融资&并购?

今年互联网行业的融资并购相对比较活跃,二季度经过媒体公开披露的融资事件达到了89起,金额超过了10亿美元。相比于一季度的32起融资事件,数量上有了大幅增加。而阿里巴巴在移动互联网的投资布局占据了总体金额的绝大部分,接近8亿美元,包括5.86亿美元投资新浪微博和2.94亿美元投资高德地图以及其他几起小的投资。

以上是对二季度媒体公开披露融资信息的一个整理,从中我们看到,处于天使和A轮早期阶段的融资事件达到了66起,占整体融资事件的74%。对这些项目做一个简单的归类,我们发现投资的主要方向集中在电商、工具类产品、旅游、企业服务、汽车、社交、教育以及游戏等领域,其中电商仍然是投资人最为关注的一个方向,占据17%。

如果从更加细的方面来看,电商这一块主要分布在垂直细分领域的导购以及预订服务上;社交的分布同样如此,主要在挖掘像同性、旅游以及校园等细分领域社交;而游戏则几乎出现在手游行业,这与近段时间手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一脉相承。2B类企业级产品和汽车领域如我们前文所述,分别集中在团队协作和汽车租赁等服务。

项目投资向早期的天使与A轮方向聚集,显示资本市场对初创项目给予了非常大的热情,二季度所有融资项目中,天使与A轮融资项目占据总体项目的74%,如果算上B轮,则达到了85%;这个数据对于已经开启项目或者即将进入创业的新人来说,显然都是一个好的现象。同时我们看到,巨头的战略投资在二季度也达到了9%,巨头加大收购和战略投资,不仅给创业公司的未来带来更多新的可能,也给投资人适时退出提供了更多机会,这对国内整个创业环境的发展显然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从二季度披露的以上信息来看,该季度比较活跃的一些投资事件主要包括投非常早期的中路资本、苏河汇,以及IDG资本和真格基金,而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今年的大量战略投资也表现抢眼。同时我们观察到,无论是顶级VC还是一些小的投资机构,二季度对创业项目都显示出非常大的热情。

并购方面,剔除掉一些未经证实的并购消息,我们整理了8起在二季度发生的并购案例,金额也超过了10亿美元,主要有百度3.7亿美元收购PPS、大唐电信17亿人民币收购要玩游戏、科大讯飞4.8亿人民币收购启明科技等。经历了一季度的大量收购和二季度的疯狂战略投资后,包括阿里在内的BAT第二季度在收购方面放慢了脚步。

死亡地图?

在这里,我们判定一个项目的死亡,主要是监测其网站在一定时间段内是否能打开,因此未必100%准确,但从统计的效果来看,总体相差不大,在此作为参考。按照这个规则,二季度我们统计到的死亡项目共计535个,比一季度的443个增加了1/5。死亡项目类型整体分布与创业新增项目类似,也主要分布在社交、移动应用、电子商务以及工具类产品上,可谓热门领域增加的项目多,死亡的也多,真正最后存活下来的少之又少。

而在地域分布上,北京延续一季度情况属于重灾区,占据整体死亡项目的近一半,达到了49%,其次是上海的14%和广东的9%。

车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能否摆脱第四季度事故多发魔咒,已成为安全生产工作亟须破解的问题。

事故频传

10月23日,在传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会议上,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告诫,当前要着力抓好四季度的安全生产工作。四季度往往是事故多发期,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较多,必须倍加警觉、倍加努力,坚决完成“落实年”、“攻坚年”各项任务。

李毅中显然有备而言。他一口气列举了最近3天中发生的重特大事故。

10月23日,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三无”农用船因严重超载翻沉,10名准备渡河收庄稼的农民,7人命赴黄泉,3人下落不明。

10月22日,山西阳泉荫营煤矿生活区内道路隧道改扩建时发生塌陷,5户民宅陷落,至少13人死亡。

10月21日,更是祸不单行。21时50分左右, 福建莆田市一“多合一”鞋面加工作坊发生火灾,造成37人死亡,20人受伤。当日上午9时, 重庆秀山县一非法烟花爆竹作坊发生爆炸,造成17人死亡,2人下落不明,15人受伤。

短短3天时间,4起重特大事故,事发黑晋闽渝四地,涉及沉船、塌陷、火灾、爆炸四种类型。

进入第四季度,虽然形势总体平稳,但是重特大事故依然时有发生。

10月13日,江西建新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9名矿工死亡。

10月6日, 云南富源县顺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9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

10月3日,辽宁丹东市一渔船被货轮撞沉,1人死亡,10人下落不明。

10月2日,重庆市綦江县一辆公交车起火,造成27人死亡。虽然初步调查是人为纵火,但是也暴露了安检流于形式等严重问题。

10月1日, 湖南常德市桃源县一辆农用车翻车,导致11人死亡,8人受伤。

就在记者写稿之时,又传来了两个噩耗:10月28日, 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发生沉船事故,1人死亡,15人下落不明;25日, 重庆南川县跃进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0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

这些事故是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不断深入、全国安全生产保持前所未有高压态势情形下发生的,岂不令人震惊和深思!

前车之鉴

记者手头没有权威的安全生产状况季度分析报告,但从国家安监总局网站历年的月度情况通报中可以得出结论,近年来,第四季度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多发,是不争的事实。

2003年,全国发生特别重大事故14起,死亡818人。其中,发生在第四季度的有4起,分别是江西丰城矿务局建新煤矿“11・14”瓦斯爆炸事故(51人死亡)、广东清远市连州市“12・21”翻车事故(32人死亡)、重庆开县西南油气田分公司“12・23”井喷事故(243人死亡)和辽宁省铁岭市“12・30”烟花爆竹爆炸事故(38人死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年的28.57%和44.5%。

2004年,全国发生特别重大事故14起,死亡861人,但发生在第四季度的就有7起,死亡542人,分别占50%、62.9%。其中,10月份2起,死亡185人;11月份4起,死亡324人;12月份1起,死亡33人。

2005年,全国发生重特大事故134起,死亡3049人。其中,发生在第四季度的共45起,死亡1089人,分别占33.6%和35.7%。如河南鹤壁煤业集团二矿“10・3”瓦斯爆炸事故,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11・27”煤尘爆炸事故,河南洛阳寺沟煤矿“12・2”透水事故,河北唐山刘官屯煤矿“12・7”瓦斯爆炸事故,以及河北邢台石膏矿坍塌事故,中石油吉化双苯厂爆炸和污染事件,山西长治祸及学生、教师的交通事故,吉林辽源中心医院火灾,四川都江堰董家山公路隧道施工瓦斯爆炸事故等一系列特别重大事故,都是发生在第四季度,损失惨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2006年,全国发生特别重大事故7起,死亡263人,但发生在第四季度的共有4起,死亡143人,分别占57%、54%。

事出有因

第四季度事故多发有着多方面原因。

有关专家分析,进入第四季度以后,生产经营指标“后翘”,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加快,试车投产项目增多,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旺盛。一些企业不顾安全盲目扩大规模、增加生产的冲动强烈,一些不法分子甚至目无法纪、铤而走险,“三非”(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超”(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交通运输单位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行)现象有可能更趋严重。今年10月份以来的重特大事故,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除了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外,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如天寒地冻、风干物燥引发的隐患也不容忽视。

河南省的一份报告指出,每年的冬季,因瓦斯变化异常等原因,都是煤矿事故的高发期,在该省煤炭工业史上,大量的恶性事故都发生在第四季度。

还有一个危险的因素是,近几年,由于全国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平稳、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个别单位和人员产生了盲目乐观和松懈情绪,对困难和危机缺乏应有警觉,甚至放松了安全管理。此外,第四季度重点工作多,各种会议多,也会导致精力分散,容易造成管理失控。

有关人士特别提醒,新一轮政府换届即将开始,不少人面临着去留的问题。人心浮动,也是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在一些重要节日或重大活动期间,一些地方和单位为确保一时平安,往往对高危企业采取停产措施。时过境迁,这些企业纷纷复产。停产保安全容易造成隐患集聚,复产后集中释放,如果监管不到位更容易出现事故。今年10月份有“十一”黄金周和党的十七大,很多地方采取了“停产保安全”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办法,严防死守。虽然取得了一时之效,但是给其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摆脱魔咒

所谓第四季度事故多发的魔咒,主要还是人给“念”出来的。正如一位时评者分析的那样,除了现行的经济运行决策及相关监管机制还不完善,使得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目标在四季度层层加码,进而导致突击、投机生产经营行为普遍之外,更主要的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单位没有真正把握好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默认了经济发展优先于安全生产,特别是在四季度,鼓励、纵容或默许种种不顾客观条件生产经营的行为大量存在。

事故多发,源自隐患丛生。只有消除一处隐患,才有可能防范一次事故。要遏制第四季度事故多发局面,首先要在排查治理隐患上狠下功夫。

今年5月份开始的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从全国看,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一些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从各地看,排查治理还存在着许多死角、漏洞和薄弱环节,每个地方都有工作滞后的单位,至今仍然隐患四伏、险象环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伤亡事故。第四季度,隐患排查治理非但不能停止和松劲,还要持续和加强。特别是要严厉打击“三非”,坚决反对“三违”,周密防范“三超”,铲除事故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