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范文第1篇

在社会学中“文化的构成包括符号、语言、价值观、规范和物质文化”。一些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语言间的区别不仅反映了言语者的需要和环境影响,而且它们还会对言语者看待世界的方式产生影响。例如价值观就是通过符号系统来传递的,例如传统习俗、艺术、娱乐及其他媒介,而价值观能决定社会的目标和理想的普遍和抽象的观念。文化的力量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价值观,因此,有学者把文化实力定义为软实力。文化的认同离不开传播,教育则是文化进行传播与继承最重要的方式。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也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国务院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在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项就是追求世界教育潮流的新理论,而忽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缺乏培养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系统。因此,在基础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改革,不仅是因为有着最多的受众,更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先导性作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性、强化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人文精神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2基础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西方文明并不适应中国的教育,不能给予学生中国社会需要的能力,要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整合西方的思想,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模式。他主张用中国传统办学形式,先学习以儒家为根本的传统文化基础,再将西方文化有选择地融入其中。简而言之,先树立起儒家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再吸收西方文明。陶行知推崇杜威用实用主义取代传统教育的模式,他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对基础教育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根据生活经验对于西方理论进行本土化改造。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基础教育不再是模仿单一国家的模式,而是全方位地把各国先进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进行了具有本土化特性的教育改革实验。20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被提出后,各式各样的西方的教育理论与研究方法被广泛引入与传播,成为基础教育的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进行本土化的探索。由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基于个体生命成长需求的教育理念,构建了新型的学校形态“。新基础教育”目标培养适应时代的青少年,重在教育学生获得“人”的能力,对教学进行改革,为进一步教育本土化探索了道路。但在教育理念不断出新,教育方式不断改善的同时,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被忽略了。

3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及理念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2006年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尽管如此,传统文化教育的振兴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学校的条件限制,许多活动无法展开;教师对于传统文化教学能力不足;在课业压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等。这需要人们转变教育观念,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和它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优秀品德养成的作用。随着“中国学”和“儒学”在国际上的兴起,传播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崇尚古典教育的私塾,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热门话题,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了更多的认可。在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总结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并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实践性、系统性的指导。同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往北京师范大学时,提出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重点就是要加强传统文化,扩大教育内容中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传播、继承性,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树立学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4传统文化教育在基础教育实践中的探索

4.1调整教育内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要不断扩大传统文化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分量,在原有教学内容里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并加大在考试中的比重,同时设立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例如书法、诗词诵读、围棋等,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技能。实现这些,这同时也需要加大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学术研究、相关课程设计和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进修的投入。

4.2进行形式创新,形成多样化的渠道要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就要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进行。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加大传统教育的内容,更要通过增加传统文化活动,例如讲座、广播、网络等,利用各种媒体方式多维度地增加学生的参与。把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纳入学校教学成果的规划,作为一项学校水平的评价标准。与此同时,鼓励教师或班级体,自行选择传统文化活动的内容,学生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生活,潜移默化地为传统文化学习打下基础。

4.3对学科教学改革,将传统文化与各个学科联系起来,相互渗透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育,一方面增加传统经典的内容,另一方面不让学生局限于背诵,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学的情怀和魅力,增加模仿创作的练习。历史课程也不仅是通史上关键字的背诵,从中国历史人物和爱国人物等角度,让学生对我国历史有着更生动的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增加艺术类课程的分量,美术、音乐、戏剧等都是培养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艺术课程,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特点,提升对于国家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德育课程则从传统文化出发,结合现今社会,不能停步于说教。指导学生的道德自觉,树立良好的三观,最终实现健全人格的培养。

传统文化教育范文第2篇

(一)校园文化的冲突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创建体现高职学院特色的文化。由于原有的中专文化长期以来已经渗透在教师思想观念中,难以短时间内进一步更新。原有中专校校园文化底蕴本来就薄弱,教师的文化素质短时间难以得到迅速提高。新成立的高职院校还很难形成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将不同院校的教师的思想文化统一起来。

(二)教师队伍思想涣散每位教师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以及不同的做事方式,隐含在教师的思想中,导致校园内形成小范围的不同的派别及交际圈。一方面是老教师拥有高职称、高待遇、高地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一方面是青年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任务繁重,却待遇偏低,晋升困难,地位低下,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较低。面对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思想影响,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普遍存在无私奉献精神的缺失,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学院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有些高职院校一味迎合教育教学评估,急于跻身省级或部级示范性院校,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物质文化建设上,对精神文化建设重视度不够。“合格学校主要看条件建设,良好学校主要看制度或机制建设,优秀学校主要看文化建设”[2],高职院校的文化品位直接影响和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视野和境界,制约着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的方向和质量标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职院校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和”用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理念,能够整合教师思想。“和”的精神是以承认原有各中专学校校园文化的差异性为前提的,而“同”则是为共同目标消除差别,整齐划一,显示了一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高职院校必须保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统一,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作为教师要以和为贵,行为有度,进退有矩,节制自己的欲望,当利益冲突时以大局为重,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上级不盲目附和,能容纳和听取不同意见,与不同的人和睦相处,面对分配不公,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以和为贵,以尊重、包容的态度对待,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上下同心,使学院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仁爱高职院校教师应当有一种“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观。“仁”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作为教师,唯有从爱人出发,发自内心地爱学生,才能与学生达到“人恒爱之”的和谐关系。高职院校的学生渴望被别人理解,自尊心表现得非常强烈,如果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和爱,会唤醒自信,调动潜能,影响一生。所以,教师的“仁爱”对高职生更为重要,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诲人不倦。这种仁爱精神推而广之是一种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教师更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理想追求。整个高职院校应当倡导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精神,建立良好行为方式,纠正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这样做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并能增强和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力。[3]

(三)诚信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教师立业安身的根本。稳定和培养教师队伍首先要开展教师的诚信教育。高职院校相比本科院校缺少学术氛围,教师更像一个“高级个体户”,个别教师不安心工作,学术上弄虚作假,授课时吊儿郎当,这样的状况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个别教师为了自己在学生评教中获得高分,不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是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在课堂上加入对教学毫无促进作用的游戏环节或播放视频……甚至为讨好学生,变相泄露考题,涂改分数,没有诚信,对学生的不负责任,给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作为教师应当知道自己所处的重要地位与肩负的神圣使命,诚实守信,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廉洁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完美的人、全面的人。作为教师首先应当要求自己成为完美的人,全面的人。“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然而,现实生活中,个别教师却缺乏奉献精神,看重蝇头小利。个别教师在学生入党、评先进、选班干部、评奖、助学金时收受贿赂,接受吃请,个别在行政部门工作的教师“吃、拿、卡、要”。“义者,宜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重义,见利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大义讲求奉献,廉洁奉公。作为教师不能重小利而失大义,否则就会在学生中威信扫地,更缺少教育别人的本钱。美国学者赫尔曼•卡恩认为:“儒家价值观中包含的强烈的奉献精神、对政治群体的认同、内在责任感等,使现代东亚社会达到了比西方社会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高的经济效率”[4]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还说过:“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孟子主张教师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用正道教育学生,教者必以正。(《孟子•离娄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孟子•万章上》)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作为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克己复礼,安贫乐道,出淤泥而不染,像孔子那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正心笃志、崇德弘毅。

(五)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教师应当生有所为,积极入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子曰:“修己以敬。”高职院校教师虽然更多地属于某一学科方面的专家,但从教师职业的角度而言,文化素养仍然是第一位的;需要每位教师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尤其是政治素养,用优秀传统文化武装自己,高职院校才能真正提升内涵,提高办学质量。

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师德教育

(一)尊师《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将贵师而重傅。”现今社会并没有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其实道德败坏的教师只是极少数。一方面是高职教师有一部分人不爱岗敬业,学艺不精,素质较低,确实让学生看轻;另一方面是学生从小所受的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较多,自高自大,目无尊长。另外,一些兢兢业业、学识渊博、对学生管教严厉的教师,因为学问过于高深,学生如同听天书,每次学生评价会给这些教师打低分,反而是那些哄得学生开心的教师,即使不教给学生任何东西,学生对教师评价却很高。这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获得尊重,自我实现。希望自己有威信,有能力,得到学生和同事、领导的认可,希望自己能得到作为教师的荣耀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作为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首先做“人师”,要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并且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寓教于乐,对待学生要做到“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当一个教师真正用自己的学问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感染学生,用自己高尚的品德信服学生,肯定会受到学生尊重。作为学校也应该关心教师,帮助他们解决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给教师培训与发展的平台,用事业的发展凝聚人。“师者,人之模范也”,当教师真正受到应有的尊重,觉得当教师是无上光荣的事,会无形中维持自己的“教师”形象。

(二)法治“人性有好恶,故民可治也”。大部分教师“君子怀德”,会努力按君子的要求成为学生的榜样,但还是会有一小部分道德败坏的教师,他们是教师队伍中的败类,对社会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最近几年,高校出现的丑闻比较多,高职院校中也存在这些问题,诸如“学术腐败”、“潜规则”、“吃、拿、卡、要”、“害”等。当然,这不是普遍现象,这其中有自身的道德问题,也有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因素。“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很多教师认为应当“依法治教”,对教师中道德败坏的不能“以罚治教”。封建社会“外儒内法”、“为国以礼”,当教化无效时,“德主刑辅”。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监督体系,坚决惩治触犯刑法的教师。高职院校教师要遵守《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法规、条例,同时学校要根据情况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具体的规范,加强制度建设。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条件,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当教师团队是一个团结向上、学术文化气息很浓,用优秀传统文化武装的团队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才能落到实处。

(三)自省师德监督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化到每个教师的血液中,内化为教师自身的行为规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真正发挥强大作用。“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作为教师应该有更高的道德标准,要严于律己,“改过迁善”,重视“慎独、内省”,发挥以身立教的作用。孟子曾说:“君子博学而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立人达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每位教师责任重大,都应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传统文化教育范文第3篇

摘 要:童年的教育对个人文化品质的形式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学生童年时代形成的文化烙印将影响其终生。小学语文教育只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勇挑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担,才能在文化传承的宏伟事业中有所作为,只有加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传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塑造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使之成为有根有源有底气的世界公民。

 

关键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教学方式;实践活动

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自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以,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有深远意义的。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对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下面略陈鄙陋,浅谈一下对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看法。

 

1、 在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精神文化的发展却没有跟上物质文化发展的速度。特别是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加之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家长淡化了对孩子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使传统文化在新世纪的孩子身上继承的很少。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孔融让梨等优秀品质荡然无存,艰苦朴素,刻苦耐劳等优良传统踪迹不见,反映出在少年儿童中文化传承的现实危机。同时,由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本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现在许多孩子们知道的多是奥特曼、米老鼠,而对于我们中国自己的一些文化故事却鲜有所闻。与日韩孩子们身上浓厚的传统文化气质相比,我们自己孩子身上确实缺乏传统文化的气质。所以说,在这样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受阻,西方文化盛行的状况下,在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该采取的教学方式

山东省通用的传统文化教科书在教材的编写上非常好。对于如此好的教材,我们教师更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受到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个人认为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启蒙与诵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性的著作,在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至关重要的奠基和引导作用,是民族思想的来源,话语的来源甚至是民俗民风的来源,是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而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 的法宝,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 中高年级的可安排其读一些稍长的宋词、《论语》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诵读过程是培养学生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再结合其它方式引导学生从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可以有效地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抵制不良的精神污染。启蒙与诵读相结合,使学生真正的学会、学好传统文化这门课。

 

3、 开展多种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

文化不是纯理论性的,不是仅停留在书本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日常生活中。要更好的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与哪些人物相关,是否知道屈原的生平事迹,是否读过屈原的作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还可以呤诗词、吃粽子,让学生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乐趣,在快乐中,无意识中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通过“对对子”、“灯谜”、“诗词朗诵”等形式让学生领略汉语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节奏之美。每周开设一节表演课,将传统文化的经典演绎出来,让学生在享受的表演的快乐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地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教育范文第4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深邃而广搏,是中医学的源头活水。其核心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贵和持中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一的实用精神,重德尚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2]。中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医文化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狭义的中医文化仅指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首次明确了中医药文化的含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3]。从中医专业基础教育及中医学来源来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学好中医的基础[4]。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影响了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5]。中医文化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动静结合的恒动观有助于培养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将影响中医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传统中医文化促进医德形成。

2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虽然“中医药存废”之争已经硝烟散尽,各高等中医院校不断发展,招生人数也不断增多,让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表象,但实际上中医事业的发展却遭受着极大的困境,其前途让人堪忧。如今,中医药事业发展迟钝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跟当前的中医教育相关。

2.1教学模式的改变

由于招生人数大大增加,现在的中医教育已不再是曾经“师带徒”的模式,而是更多采取了大规模院校培养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上看,中西课程安排比例的改变,面对学习古代文化和现代科学的矛盾,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必须寻找一些方式来回归中医教育的本原。

2.2传统文化的缺失

中医学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医学的发展永远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只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才能让中医学繁荣昌盛[6]。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接受的是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已建立抽象逻辑思维模式,当面对深奥难懂的中医基础理论,他们往往陷入迷惑。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特别是中医经典理论教学的薄弱,使中医的教育需要更多真正热爱中医的人来传承。

3中医学教育事业的出路

3.1政府:加大中医文化教育投资鼓励中医学发展

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何使其昌盛而不是衰败,政府应该首先担起重责。加大教育投资,充分肯定中医学存在的必要性。政府应提出一些保护中医的政策,加大对中医教育、中医药科研及产业的投资。让中医走出国门,孔子学院已经在很多国家设立,她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针灸医院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中医学。这让我们看到中医的美好前景。

3.2高校:改革教学机制优化专业主干

高等中医院校应将办好中医类专业放在突出位置,应突出中医院校的自身特色,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西医院校的教学模式。遵循中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教学机制。中医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为更好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打好文化基础。优化专业主干,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进入专业知识学习之前,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以及中医科学性的专门教育,请有经验的中医专家讲述中医学的特色,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提高学习中医学的兴趣;从传统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医学三字经》等的学习为出发点,进一步学习《医古文》《中国医学史》等,然后进入《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等的学习,由浅入深,逐步进入中医学的殿堂中,将文学作品中的医林人物故事、汉字中孕藏的医道哲理、诗词中隐现的医药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对学习中医的兴趣。

3.3中医学子

传统文化教育范文第5篇

通过这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从认识上加深了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一、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弟子规》、《论语》等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是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结晶。因此,我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对为人处世有了新的认识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言既出,行必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对学校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孩子受到外来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变得冷漠起来:他们爱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手里的玩具大多是芭比娃娃、奥特曼??;总是谈论着一些日韩卡通人物;大多数幼儿在家以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来消磨时光,很少外出散步、与小伙伴们玩户外游戏。

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孩子不仅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感受越来越少,而且他们离真实的民族文化也越来越远,这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会让人受到很好的熏陶,三字经、弟子规 、论语和四书五经等等,这些古人给后人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在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使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唤醒学生对灿烂的传统文化的热爱,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个人若能在孩童时期就汲取人类最好的精神营养,早早培养起自学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走上卓越的人生之路是必然的。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广泛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日常道德修养大有好处。相信通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教育,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给他们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用传统文化的教育来点亮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