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经验

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经验

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经验

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经验范文第1篇

摘 要:加强宿舍管理的关键在于依靠学生、发动学生共同参与,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生处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学院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学生处宿管办大力加强楼委会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了楼委会学生自我管理的各项制度,达到学生宿舍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延伸,提高了我院学生宿舍工作的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也为以后的学生宿舍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学生宿舍;自我管理;作用

我院学生宿舍楼委会,是在学生处宿管办直接领导下的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助理,以实现教育部6号文中学生宿舍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目标而开展工作的楼委会。宗旨是倡导学生“自律、自立、自强”,实践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基本任务是学习宣传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以及本院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引导和督促广大住校同学共同维护宿舍的安全稳定及正常秩序。多年来,持之以恒,求真务实,为我院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楼委会形成的背景

由于学生宿舍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单纯由宿管工作人员管理宿舍,势必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学生是学生宿舍生活区的主体,同时也是宿舍管理和服务的主要对象,要保证宿舍管理和服务的顺利进行,既不能一味地只顾着“学生自我管理”,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学院学生处为了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进一步贯彻教育部6号文件的精神,宿管办成立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楼委会,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宿管办依托楼委会的工作在学生宿舍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

二、楼委会的功能及作用

目前,我院学生宿舍工作主要由学生处宿管办统筹、督促和协调,各学生宿舍管理员和系部、辅导员具体实施、执行和负责管理模式,体现了一种延伸管理,提高了分工负责的程度和工作效率。如果有突发事件发生,管理员及相关辅导员没有及时发现时,作为对宿舍工作总负责的学生处宿管办,如何来掌握第一手宿舍学生的动态信息、发现隐患问题,如何形成一种有效的预警机制,这就迫切需要发挥楼委会的功能和作用。

学生宿舍管理的楼委会来自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由于处在广大学生的“内线”,熟悉宿舍内部情况,所以它是学生宿舍日常管理工作的更有效延伸,有利于提高我院学生宿舍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特别是在宿舍安全隐患问题预警,宿舍日常自我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功能和作用,表现在:

1.快速反馈学生宿舍中出现的不正常信息,热点、难点和隐患问题,信息渠道畅通、直接;

2.维护宿舍的正常的秩序,督导学生在宿舍内的仪表形象和行为举止;

3.定期检查学生宿舍的卫生、防火和用电安全;

4.协助学生处宿管办,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

5.配合晚间值班对所有宿舍进行查房、安全巡逻;

6.协助宿舍管理员按排新生入住,督导毕业生文明离校;

7.在敏感时段和特殊、突发事件时期,快速反应,随时待命,按要求上岗执行公务。

多年来,我院的学生宿舍环境和谐,文化氛围浓厚,毕业生文明离校,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学生事件,楼委会的实践成效显著,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楼委会是学生宿舍动态的可靠信息来源

我院的楼委会成员担负着学生信息员职责,是按照“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有较强正义感,学业成绩好,作风正派,积极奉献,有良好组织协调能力”的标准选拔的综合素质优良的、可信任的学生干部。他们来源于学生,分布在各院系的不同年级、班级,居住在学生宿舍各楼层、宿舍,掌握着广大学生最基层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情况,是学生动态最直接、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向辅导员及学生处直接反映和汇报工作。

多年来的学生工作实践表明,无论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特殊的敏感时段,用好学生信息员,保证这一“内线”信息渠道的畅通,正是学生工作部门最快捷发现隐患,最及时处理事务,最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楼委会在宿舍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1.加强学生干部的行为规范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干部毕竟是学生,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的制度约束学生干部的行为,有效地增强学生干部的组织纪律观念,把学生干部的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培育一支高效精干、作风优良的学生干部队伍,是确保楼委会在宿舍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学院为了加强对楼委会组织建设,针对学院学生宿舍管理的现状,特制订了《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生宿舍楼委会管理章程》,有效规范了楼委会干部的行为。

2.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受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这一压力的影响,许多同学在校学习期间,非常注重自己的学习成绩,对担任学生干部热情不高,或者投入不够,导致楼委会活力不足、战斗力不强。因此,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尤为重要,特别是楼委会干部,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他们的工作常常都是在晚上熄灯以后,别的同学都休息了,他们才开始工作,查房、值班巡逻、记录值班情况等。针对这一现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给予正确引导,肯定他们的成绩,在评选先进、评定奖学金、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和就业等个人利益问题上对学生干部适当给予倾斜,让广大学生干部认识到在校学习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尽管比普通的同学要辛苦许多,但却能很好地锻炼自己,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付出有所收获,以调动广大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3.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力度。既然是楼委会,就应该发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学生干部尽管在学生当中号召力强,但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可避免会有一些不足,因此对他们加强思想教育、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提高,他们就能在宿舍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根据学生干部队伍的实际,结合新时期学生干部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特点制订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干部继续专题培训,通过组织学生干部进行讨论,相互交流,经验总结,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总之,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地组织培训活动,使学生干部能更好地在楼委会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4.争取学院各职能部门的支持。楼委会参与管理、组织活动或开展工作时都离不开学院各系、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同时楼委会也要主动与学院各职能部门加强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楼委会的发展,从而使楼委会在宿舍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作者单位: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晓梅.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1(05)

[2] 张杰,沈良生.高等学校宿舍管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才智.2011(26)

[3] 汪正焰.高校辅导员加强宿舍管理的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9)[4]张存生.高校大学生公寓管理现状分析与管理模式构想[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01)

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经验范文第2篇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载体,包括教师、学校所有成员,形成的一种校园精神。从物质层面上来看,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等;从精神层面说,校园文化包含了一个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氛围、校风等。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宿舍文化同校园文化一样,也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一个宿舍的卫生情况、宿舍设施等属于物质层面;二是精神层面,一个宿舍的人际交往情况、学习氛围、思想意识等都属于精神方面的宿舍文化。宿舍文化的建设与宿舍成员的成长不可割舍,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宿舍生活的学生更容易有获得感。宿舍文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一种学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一把学生自我激励的标尺。学风简单来说就是指学习的氛围、风气,一个学校的学风,广义上来说是指学校领导在学生学习上的态度,教师教学的方法,学生学习的行为状态等,学风形成于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同学校因为学校专业类别及自身办学特色会形成不同的学风,良好的学风是一个学校办学的基本目标,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保证。大学生班级无固定教室,上课时间灵活,宿舍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习的重要之地,宿舍学风建设也成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显示,87%的学生表示良好的宿舍环境有利于宿舍的学习和生活,68%的学生表示如果宿舍卫生良好,环境明朗,更愿意在宿舍学习。笔者通过对某些“学霸寝室”的了解分析来看,“学霸寝室”都兼备好的宿舍文化及宿舍学风,而成绩较差的寝室,一般寝室整体生活环境、学习氛围等都欠佳。由此来看,良好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宿舍学风建设,良好的宿舍学风是建设宿舍文化的必要条件,宿舍文化建设和宿舍学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宿舍的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应当同步进行。

2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全育人”的全员包括教师、学生工作队伍、后勤管理人员等,全过程包括从开学到结束,从进校到毕业这一整个过程,全方位包括了学生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等。从“三全育人”的内容上看,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当然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三全育人”背景下,理应做好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目前一些在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上虽有所作为,但仍然有很多欠缺之处,部分高校依旧发力不足,存在很多问题。

2.1高校对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重视不够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的学业与就业压力急增,为保证学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及时就业,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学业发展高度重视,重点塑造学校学风。但在关注学生学业发展过程中,往往轻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忽视宿舍文化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把两者隔离开来,未能发挥宿舍文化育人功能。总体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宿舍基础设施建设缺位,部分高校认为宿舍只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宿舍区域也没有除了生活所需的其它陈设,没有营造任何文化氛围,设施的不完备也让学生无法在宿舍内进行学习;二是忽视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宿舍后勤管理人员是在生活上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负责了大部分的宿舍管理,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作为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但大部分高校不重视宿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多数是聘用学校周边的居民,且由于学校大都不会对此类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导致他们在工作过程出现责任心缺乏、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无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三是任课教师对宿舍学风建设参与度低,大学生宿舍是最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地方,教师深入宿舍,能够近距离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习情况等,但目前多数高校仍然只采取班导师定期进宿舍制度,深入宿舍仅限于班导师群体,任课教师对学生了解较少,无法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不利于学生学业发展。

2.2现有制度不适应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及执行缺失

目前,基本每个高校都有宿舍管理办法,用于规范大学生的宿舍生活,但这些制度基本都属于管理制度,极具约束性,义务性规定多,权利性规定少,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容易引起学生的抵抗心理,没有体现出“三全育人”中服务育人的内涵。而且,现有的宿舍管理制度基本内容都限于管理、安全层面,少有高校制定关于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层面的制度,缺失明确的制度规定,让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缺乏实施依据。除此之外,有基本宿舍管理制度的学校,也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学生干部在宿舍管理中投入精力少,室长多是名义室长,辅导员精力有限,无法实时监管,学校发现违反宿舍管理规定人员,也只是象征性通报批评。监管力度不够,宿舍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宿舍卫生差、环境不好等成为常态,基本生活氛围都存在问题,遑论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

2.3信息化时代给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带来挑战

在这个信息化爆炸的时代,网络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很多便利,在畅通了交流方式和拓宽了学习途径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带了很多挑战。现在的大学生在宿舍生活中,多数时间与网络为伴,学生沉迷网络也成为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因为沉迷游戏,宿舍成员之间面对面交流较少,缺乏正常沟通让宿舍关系僵硬;因为沉迷网络,导致作息时间紊乱,宿舍成员之间因作息时间不同相互影响也成为产生宿舍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本身就有惰性,舍友沉迷网络很容易误导其它同学,大学生中因沉迷网络,全宿舍挂科的现象并不少见。根据对某高校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获得学位率的调查发现:2010年至2012年近三年来的毕业生中未授予学位的比例分别在7.06%、8.27%、7.36%,而究其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心理性格和沉迷网络两大方面的因素,而其中心理性格因素仅占10%,沉迷网络导致无法获得学位的比例却占据了90%。为应对信息化时代带来这些挑战,急需高校创新方式,灵活措施,吸引大学生加入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中。

3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途径

3.1转变观念,重视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

正确的领导观念是大学生宿舍与文化建设的基础,高校党政领导应该认识到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充分理解“三全育人”的内涵,认识到宿舍的育人功能,宿舍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应该两手抓,要加大在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上的投入。首先,要完善宿舍相关基础设施。在宿舍区域内要建立除了基础生活设施外的其它设施,为同学们在宿舍内提供学习条件。如在宿舍楼内设置自习室,宿舍每层楼都配备一个自习室,以供同学们自习使用,在每栋宿舍楼下设置党建活动室,用于同学们开党组织生活会、团会等,丰富学生宿舍文化;在宿舍楼道挂上名人名言、楼下树立名人雕像等,营造宿舍文化氛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每栋宿舍楼底添加健身设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其次,要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在招聘宿舍管理人员的过程中,适当提高待遇和提高要求,把好入口关;在招聘之后,要定期对宿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召开学生管理专题讲座,提高宿管理能力和思想意识,明确管理人员责任,让其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最后,党政领导要对高校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导,让所有教师重视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特别是引导专职教师加入其中,多深入宿舍,了解学生,以便针对性的解决学业问题,树立良好学风。

3.2健全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

制度建设是完善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的保障,只有在制度的约束和鼓励下,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才能切实落到实处。一是要健全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制度。为健全制度,应该增加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方面的制度,把对宿舍的文化建设要求和学习要求具体化,如为杜绝学生滞留宿舍,可规定在具体时间段必须走出宿舍,设定晨跑、晚自习打卡制度等;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把文化建设和学习作为评定文明宿舍的标准,对表现优秀的宿舍给予精神、物质奖励,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每个宿舍内部都有成文或不成文的宿舍公约,可以参照宿舍公约对现有制度进一步改进完善。二是要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制度执行到位,才能实现制度制定的意义。为落实制度,要管理人员的加大监督、担当监督责任,如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把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纳入二级学院年度考核等;为落实制度,还应切实履行奖励、惩罚制度,对违法制度的学生决不姑息,发挥好制度的教育、指引作用。

3.3发挥榜样学生模范带头作用

每个班集体都由一批榜样学生,学生干部、党员、“学霸”都是榜样学生,在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中要抓牢这批榜样学生,让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学生发挥比、学、赶、帮、超精神,真正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经笔者对一些“学霸”宿舍的调查发现,优秀的宿舍有几个共同点: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同的学习目标、良性的竞争环境,而这些共同点的形成都是来自于榜样学生的带领。故要找好一个宿舍的榜样学生,发挥榜样力量,日常生活中,带领同学学习,上课监督同宿舍成员,课余时间组织好宿舍活动和自习,团结协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共同打造宿舍氛围。还可发挥优秀宿舍的榜样作用,可以采取经验分享交流会等形式,分享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的经验,为其它宿舍提供学习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结语

“三全育人”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是当下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时代的发展虽然给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带来挑战,但也提供了机遇,只要抓住机遇,改进不足,转变观念、健全机制、抓好队伍,一定能推进大学生宿舍文化及学风建设,真正做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冯友梅.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新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1,(23).

[2]殷伟敏.高校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的实践性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4).

[3]杜晓溪,靳利波.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之于学风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0).

[4]邢一璐,吴莎,睢辰萌,等.“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宿舍学风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4).

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经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

高校学生宿舍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涵盖方面多,管理主体各自不同,管理方式各有特点,管理者都明确,优良的宿舍环境是学生专心于学习、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和品格道德修养的前提。因此,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是建好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的必要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学生宿舍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提供借鉴,促进思政工作进宿舍的平台建设。

1 高校学生宿舍工作的主要内容

高校学生宿舍是学生活动的多功能场所,集中反映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及道德理念[1]。为了落实高等学校文明素质养成教育,加强大学生在学生宿舍中的文明素质教育,推动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做到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必须受到重视。学生宿舍管理是一以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设为核心内容的系统工程,面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等特点,对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2]。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历,总结高校学生宿舍工作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学生寝室标准化建设,学生宿舍公共环境优化,公寓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1.学生寝室标准化建设

学生宿舍标准化建设是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加强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基于目前高校学生寝室的现状,要将寝室的卫生环境、物放、纪律等方面都要实现标准化,这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基础。学生宿舍标准化建设包括寝室环境和学生的文明纪律两方面,短时间内实现这两方面全部标准化难度较大,且难以保持常态化,因此需要逐步实施,层层推进。实践检验,寝室标准化建设要以“卫生环境”整顿为突破口,可树立标杆,择优打样,达到全部向之看齐,逐一验收,直至全部寝室达到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标准,在保证寝室窗明门净,地面光亮,物放有序,床铺规范,被褥整齐的基础上,再大力整顿学生在宿舍的文明纪律,杜绝学生在寝室吸烟、玩游戏、使用违章电器等违规违纪现象,实现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文明守纪的学生宿舍标准化建设目标,并保持常态化运行。

2.学生宿舍公共环境优化

寝室是学生的温馨之家,学生宿舍区域则是一个大社区,学生社区的公共环境合理规划与优化管理极为重要,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文化风貌,也是影响学生寝室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外部因素。因此,一是要制定宿舍公共区域规划分布,合理规划车棚、垃圾回收站、绿化带、仓库、合法经营摊位、学生活动场地等便民服务设施和场所,与学生的生活和谐相适;二是保证优质的公共卫生环境,保洁人员能够对公寓楼外公共区域、楼内走廊、水房等重点地区进行及时彻底的卫生清扫和消毒;三是定期对楼座公共设施进行排查,及时对门、窗、床、桌椅等设施进行修缮,水电公司、供暖公司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障,保障热水器正常工作,保障冬季正常供暖,最大限度便利学生生活。四是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宿舍管理员要抓好门卫管理工作,确保宿舍管理的安全屏障;对违章电器、电路老化等安全隐患要形成管理合力[3]。

3.学生宿舍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宿舍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是满足现代大学教育需要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家不断推进高校体制改革的步伐,高校宿舍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必然的趋势[4]。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载体,以学生宿舍信息管理系统、宿舍门禁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为平台,实现学生宿舍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规范化。学生宿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宿舍分配、寝室调换、床位整合、寝室检查、寝室评比、日常记录、信息等功能。要实现学生的宿舍自动分配和床位的整合,有效利用住宿资源;实现对学生寝室的日常床位调换和退寝床位回收的监督,有效防止学生私自调换寝室、丢床位等情况的发生;实现寝室检查和文明寝室评比的记录、信息、反馈汇总、数据统计等;实现所有入住学生的信息录入、查询等日常管理;实现全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全局化、智能化、专业化,提升宿舍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宿舍常态化建设中的关键就是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把寝室的管理上升到文明、文化的引导,学生素质提升的层面,要实现让整洁、让温暖、让文明、让文化进寝室的目标。学生宿舍的文化建设要从“氛围营造”到“活动牵引”,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让高品位的学生宿舍文化深入人心。首先,要通过问卷调查、深入寝室走访、到兄弟院校调研的方式,发现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征求整改意见与解决对策,明确宿舍文化建设的方向,让学生宿舍成为熏陶学生身心的温馨家园。接着,以厅廊文化彰显学生社区特色,结合学生民族风俗习惯、学生爱好和兴趣等,开展大学生特色寝室引领活动,多角度凸显学生宿舍的个性文化灵魂。高校应通过搭建宿舍活动平台、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自律等方式,加强宿舍行为文化建设。

2 高校学生宿舍工作的运行机制

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项工作需要有机结合,共同开展,才能相互促进。首先,该项工作要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相关部门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积极落实,是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收到实效的有力支撑;尤其是广大学生的支持和理解是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见成效的坚实基础。笔者经实践检验,总结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常态化运行模式。

1.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前提

学生社区制度建设是高校学生宿舍工作常态化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在学生宿舍工作中,应由主要部门牵头,负责起草制定学生宿舍管理和运行的新制度,并对一些相对滞后、亟待完善的学生宿舍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学生社区制度建设涵盖了社区工作制度、社区管理规定和社区评比制度三个方面。社区工作制度对社区工委、宿舍管理部门、保卫部门、辅导员的工作开展进行了详细规定和具体要求;社区管理规定对学生在宿舍的生活服务、行为规范、文明秩序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社区评比制度则是激励学生社区发挥典型引路、榜样示范作用的要求更加明晰。管理手册要人手一份,严格执行,对日后宿舍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2.辅导员进公寓制度的有效落实是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运行的驱动力

辅导员进公寓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学生宿舍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学校应以辅导员队伍为抓手,强化辅导员进公寓制度,促进学生宿舍规范有序、管理科学。

一是要让辅导员‘进得去’公寓,还要‘呆得住’。要创造工作条件,如专门在学生公寓各楼座开设“辅导员办公室”和“辅导员值班室”,同时为进入公寓办公的辅导员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二是‘进得去’、‘呆得住’是基础,‘做得好’才是辅导员进公寓工作的最终目标。学生管理部门要对辅导员进公寓的职责和流程做出具体规定,完善监督考核k法。辅导员在公寓办公时既要做到及时解决学生事务,又要深入学生寝室,开展谈心谈话、宿舍检查等工作,实现辅导员老师进公寓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活动”,拉近学生与辅导员老师的距离。

3 高校学生宿舍工作管理模式

1.机构设置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多,机构行政分散,是高校学生宿舍工作中的一大问题[5]。很多高校的学生宿舍管理部门众多,包括后勤部门、物业公司、保卫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学生所在院系等,管理主体涵盖宿舍管理员、物业楼长、辅导员老师、学生干部等。机构与主体的分散导致了学生宿舍工作开展的力度不够问题,难以形成管理合力。因此,笔者建议高校专门设立宿舍管理部门,建立学生宿舍大社区,总揽学生社区各项工作,在学生中设立宿舍管理委员会方面的群团组织,既发挥宿舍管理员和辅导员老师管理作用,又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

2.管理模式

高校学生宿舍工作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文明守纪、管理科学,要宣传让整洁进寝室,让温暖进寝室,让文明进寝室,让文化进寝室的口号,要规范学生行为标准,这是学生宿舍工作要把握的基本观点。而学生宿舍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寝室标准建设是底线,文明寝室评比是引领,特色寝室是提升,天天查,周周评,月月检是手段。高校学生宿舍工作的管理模式则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在学生社区总揽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院系要发挥主体作用,公寓管理部门、团委是两翼驱动,学生组织是协助;发挥公寓管理人员、辅导员进公寓办公和夜间值班的作用,引导各二级学院班子成员和班主任有规律的走进学生寝室,全员参与,形成寝室管理的合力。从而形成高校寝室管理的基本框架,建立宿舍标准化建设的新常态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惠荣.大学生宿舍行为文化建设研究-以广西8所高校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5,11(245):31-35

[2]郭辉.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探讨[J].高教高职研.2015,71:173

[3]鞠永琴.论述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方式的创新[J].当代青年.2015,8:70-71

[4]汪汉良.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分析[J].大将周刊:论坛.2011,11:24-25

[5]罗骁,苏燕.学分制下标准化宿舍管理与建设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2,10:121-122

作者简介

陈雪(1994―),女,汉族,辽宁盘锦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经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 宿舍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124-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在迅速扩大,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许多尚待探索和解决的新问题使得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显重要。

研究生同本科生相比,不论是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专业层次,还是年龄结构、生活经历、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目前,学术界对本科生层次的宿舍文化的研究较为广泛,对研究生宿舍文化的专门研究却较为匮乏。高校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研究生宿舍的载体作用,加强对和谐的研究生宿舍文化的深度研究,以大力构建和推进和谐的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和强化研究生群体的个人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一、和谐的研究生宿舍文化对研究生健康成才的重要作用

1.和谐的研究生宿舍文化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宿舍是研究生学习生活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宿舍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影响。宿舍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依托,以宿舍生活为主要内容,又折射出宿舍成员的群体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人际交往和行为方式等基本观念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宿舍文化来自于学生的创造,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因此,其直接反映出该宿舍成员的道德水平、思想意识等,为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信息和参考依据,明确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和环节,决定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时间,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研究生的生活实际,更加容易进入研究生的思想深处,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2.和谐的研究生宿舍文化是提升研究生个人素养的有力抓手

研究生的构成相对复杂,他们有的来自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有的已经成家立业,有的是本科或硕士毕业直接读研读博,因此,研究生群体年龄差距较大,生活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此外,研究生不像本科生那样有明显的班级,集体活动较少,学习生活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独立性。所有这些特点使得研究生集体观念比本科生要淡漠,个性表现更加明显,注重自己生活习惯,影响周围环境的情况相对普遍,有的直接造成宿舍成员之间的矛盾与隔阂,因此,研究生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对研究生个人道德修养的养成、个人良好品性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作为高素质、高标准和高期待的研究生群体,学校的生活与学习是为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而准备的过渡期和成长期,而在以宿舍为基本活动空间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中,从生活上的“小事”入手,以和谐的宿舍文化为抓手,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处理好宿舍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完善个人品格、提升个人素养的基本环节,也为以后的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个人品味奠定坚固的基石。

3.和谐的研究生宿舍文化是展示研究生个人魅力的广阔平台

普拉斯曾说,魅力是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个人魅力是个人的品格、能力和情感的综合体现,包括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能吸引其他人对它作出更多的感情、时间、物质上的投资。研究生应努力培育、锻造个人的魅力,充分展示研究生的时代特征、精神风貌和个人风采,赢得社会认同,开阔人生之路。

不同的学生群体营造出不同的宿舍文化,因其成员不同而产生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与物质氛围,而这些往往能成为宿舍成员追求进步的无形精神动力和物质文化的支持,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科研、交往和各种社会活动中,表现出个人特别的色彩和吸引力。研究生可以通过宿舍这个平台,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布置”一个理想的“家”而付出自己的辛劳和聪明才智。一方面,以和谐的宿舍文化为支撑,于生活之中全面认识真实的自我,学会舍友之间的包容,遇到问题和矛盾善于解决;强化自我管理能力,在交流和合作中善于保护、过滤,呈现出研究生应有的成熟和稳健。另一方面,在各种团队合作和社会活动中,学习借鉴他人经验,汲取他人教训,使自身少走弯路;学会与他人融洽共处、合作共赢,做到共同面对困难、互相理解和支持,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融洽的科研氛围、熟练地有技巧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形成个人的魅力所在。

二、研究生和谐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研究生宿舍管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虽然研究生的管理和教育在高校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形成了较为合理和有效的管理格局,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从研究生宿舍的管理和文化构建上看,重视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专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力量配备不足。随着研究生教育的高速扩大,在校研究生的人数急剧增加,对研究生的思想、生活进行的关心、教育和引导工作的工作量也显著增多,但高校在专职的研究生思政工作者的力量配备、专业要求和队伍建设上明显滞后,造成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陷于繁重而琐碎的学生日常事务之中,对研究生宿舍文化的构建等研究生“软实力建设”明显地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对研究生宿舍的建设和空间设计有效规划,研究生居住环境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研究生宿舍和普通本科生宿舍在设计上的区别不大,设计标准低、配套设施少、宿舍的学习功能化不足等,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物质基础不尽合理。第三,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目前,许多高校的宿舍管理已“社会化运作”,由承包的物业管理企业来执行,而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只有“管理”没有“教育”。第四,研究生宿舍文化活动的开展力度不够。与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本科层次的宿舍文化活动相比,研究生宿舍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和拓展显得格外冷清,未能把研究生参与宿舍文化及各种学生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起来。

2.研究生宿舍的管理存在难点

第一,出现宿舍无人居住现象。由于研究生需要深入科研的学术特点,很多时候需要随同导师或出差或借用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课题论证和资料收集等,经常有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在宿舍居住,使得宿舍成为“空穴”,不利于宿舍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展及时的思想了解和教育工作,也致使宿舍文化无法凝结和固化,稍一形成,又面临流失的困境。

第二,研究生在宿舍中利用网络的人群广泛、频率很高。通过调查,河北某高校研究生宿舍楼发现,居住的127人中105人拥有电脑,个人电脑拥有率高达82.7%;在晚上10点到11点的走访中观察到,开机的67台电脑中,有64台处于联网状态,联网率已超过95.5%。[1]虽然研究生具有较好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能力,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和研究,但网络的负面影响也在侵蚀着个别意志力和自控能力较差的研究生的生活与学习,造成部分研究生严重依赖网络,出现网络成瘾、迷恋网络游戏、电脑代替了舍友成为了主要的人际交往方式,使得在宿舍管理中如何对研究生使用网络进行科学管理、构建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三,研究生群体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不同,难于统一管理。进行学术研究、试验研究是研究生学习与生活的特殊环节和基本内容,很多研究生为了应对各自的课程学习,或收集学术资料,查阅相关资料;或加紧学术研究,跟紧学术动态;或开展试验研究,观察试验效果等,通宵达旦地忙于个人事务或科研需要,形成“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晚”的特征。此种生活和起居习惯与本科生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利于宿舍管理的统一规划、统一设置和统一实施,也有损于和谐的宿舍文化的构建。

3.研究生个体之间的生活与管理的差异化明显

第一,研究生阶段,由于各自的专业有别、年龄差异较大、性格不同,使得不同的人养成了各自的生活习惯。同时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思维的敏锐,视野的拓展,研究生更多的关注于自我,坚持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念,忙于个人的学习、生活、情感和科研,淡漠和忽视了身边的人际交往,也很少把精力和思想致力于宿舍文化的营造和建设之中。

第二,研究生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的差异。有的同学倾向于做学术研究,把精力集中在科研之中,忙于积累学术资料、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学术研究和探索等;有的同学注重于社会实践,及早地进入社会找寻工作,忙于做家教、接兼职和实习等,把学习和科研放在了第二位。目标和追求不同使得看待问题、处理事情的观念和方法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很容易使研究生形成鲜明的两个极端,阻碍了宿舍文化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构建。

第三,现有宿舍文化活动未能调动起研究生的主体意识,其有限的效果被研究生群体的特性所稀释。研究生作为有着较高社会期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群,其表现出的成熟、稳重与理性,注定了类似本科性质和形式的学生活动已无法吸引他们的眼球。目前以研究生会为载体的各种学生活动不仅尚未摆脱本科层次的水平,并且鲜有自身独特的活动色彩和学术特征,从活动的意义、参会的人数、活动的进行和事后的效果上远逊于本科,造成其活动本身有限的效果被研究生群体的特性所稀释,研究生的主体意识被“隐藏”。

三、构建和谐的研究生宿舍文化的路径探索

1.切实加强对研究生宿舍文化的引导

研究生宿舍既是研究生日常生活、学习、娱乐及进行其他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研究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学习风气、人际交往的形成和发展的有效载体,还是课堂之外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切实增强对建设研究生宿舍和谐文化的引导,对研究生事务“高看一眼”。

首先,配备充足的研究生思政工作力量,从人员数量、专业属性、队伍培训方面精益求精,锻造一支稳定性强、专业化、现代化的研究生工作队伍,高质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要从理念上规划设计研究生宿舍建设,要考虑到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需求,基于研究生的年龄、居住行为等特点出发,设计出适用、经济、美观的研究生宿舍建筑,为和谐宿舍文化的建设打下物质基石。[2]再次,要提高宿管人员素质,完善宿管人员职责。高校应提高研究生宿管人员的进入门槛,招录具有良好素质、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人员,并对其进行不间断的专题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在研究生实际生活中,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把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最后,加大对研究生学生工作的支持、管理和引导力度,多方位、宽渠道、多角度地开展形式多样、色彩斑斓、学术性强的研究生宿舍文化活动,把研究生引领到建设和谐宿舍文化的潮流之中,充分调动其主体性和能动性。

2.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工作的艺术性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研究生生活社区、研究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并完善思政工作者进驻宿舍、成立公寓区自律委员会、综合测评与宿舍表现挂钩等常规教育手段的同时,努力探索思政工作者、宿管人员、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合力共建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触角延伸至每一个宿舍,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工作的艺术性。

首先,以稳定的研究生教育工作队伍为依托,关注和研究学生思想与行为动态,掌握教育时机,开展思想教育、心理问题咨询和研究生自我心理健康检测等教育工作,并建立定点联系宿舍制度,经常深入研究生宿舍,检查研究生生活学习情况,指导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每栋学生宿舍楼都应成立楼管会,设立楼长、层长、寝室长三级管理制度,由楼管会负责检查寝室卫生,开展文化活动,以此协助辅导员和宿管员排解矛盾、解决问题,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研究生宿舍管理体系。[3]再次,要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指引作用,思政工作者要做好与研究生导师沟通、联系和交流,及时把研究生的思想情况向导师通报,方便导师在与研究生进行学术指导、生活关心、思想引导时,有的放矢地解决研究生思想与行为的困惑,合力推动研究生思想工作。最后,在学生宿舍管理过程可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来参加管理工作,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会进宿舍,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或选一批乐于奉献、勤于助人的研究生代表成立宿舍管理员,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分子的骨干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使研究生成为建设和谐宿舍文化的主人翁和主力军。

3.继续增进研究生宿舍文化节的教育功能,培育精品宿舍

宿舍文化节多彩的活动丰富了研究生的的课余生活,增强了研究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了研究生的集体荣誉感,为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现阶段,应继续增进研究生宿舍文化节的教育功能,以“文明、健康、和谐、向上”为核心理念,以“弘德、律己、求美”为活动宗旨,以“繁荣寝室文化,活跃校园生活,弘扬社会公德”为鲜明主题,通过举办公寓员工和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宿舍文明用语征集、宿舍大扫除日、宿舍美化设计大赛、宿舍文化征文比赛、校园宣誓与签名等活动,将单纯的卫生内务评比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研究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创建安全、和谐、文明的住宿环境,提高宿舍文化品味,引导宿舍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营造有特色的寝室文化氛围,推动和谐宿舍文化的建设。

同时,要在研究生之间营造浓厚的和谐宿舍文化的舆论氛围。加强宿舍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宿舍联谊、宿舍共建等方式,促进交流,增进了解;扩大和增多宿舍文化的展示渠道,通过宿舍卫生评比、室内装饰设计、室标征集、书画摄影作品展、宿舍成员特长表演等活动,展现宿舍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引起同学们浓厚的兴趣,营造出“人人为构建和谐宿舍文化付出一分力量”的舆论氛围。[4]并在活动的进行中,适时总结和表彰奖励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宿舍和个人,通过授予示范宿舍称号、评优、评奖等多种方式,培育精品宿舍,形成带动和示范效应,把和谐宿舍文化建设逐渐推向高潮。

4.借鉴他山之石,开展研究生宿舍文化的深度研究

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研究生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下,在高校各部门统一协作、相互支持和协调配合下,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包容的,高校也是开放型的大学,应从自我封闭之中解放出来,扩大对外交流,加强学习考察,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新成果,把其先进的工作理念、成熟的工作方法和鲜活的工作方式,结合本校实际,学习、领会和融入到本校的工作之中,推进本校研究生宿舍文化的建设进程。

要建立稳定的研究机构和长效研究机制,打造以高校学者、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骨干为主体的研究队伍,一方面在研究生群体之间发起构建和谐宿舍文化的讨论,通过举行座谈、开展辩论演讲、宿舍文化征文等宿舍文化节活动,使宿舍文化由一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文化转向有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关注和研究研究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基本信息和动态发展情况,适时总结研究生宿舍文化发展和建设的规律,为和谐研究生宿舍文化的建设提供有效路径和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慧燕.关注研究生健康上网[J].中国研究生,2006(1):40-41.

[2]刘思思.研究生宿舍空间优化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07(20):20-21.

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经验范文第5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21-02

当前,全国上下正全面落实以提高消防“四个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消防安全工作新举措,高校作为消防重点单位,是各级消防部门工作的重心之一。而高校学生宿舍作为学生日常休息和住宿的场所,各类火灾隐患比较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更是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宿舍消防安全环境,提高高校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等级,提高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层面的问题

1.宿舍居住人员众多。扩招后,全国高校学生动辄上万人,甚至数万人,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安全问题显而易见。加之学生脱离自己的家庭,聚集到狭小的4人、6人、8人间宿舍内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不足,宿舍内物品堆放杂乱,电线、网线私拉乱接、易燃物品随处可见,消防安全隐患极大。

2.学生宿舍内电器设备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从小就习惯了使用各类电器。到校后,居住条件改变,虽然各校都明令禁止在宿舍内使用各类大功率电器,但学生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仍然私自购买和使用。更有甚者,鉴于经济原因,倾向购买低挡、伪劣、大功率电器;同时,宿舍内私拉乱接电线和插座,一些学生没有良好的用电行为习惯,因此类问题引发的火灾事件比比皆是。例如,2010年11月某高校研究生在宿舍内使用违规电热水器,忘记关闭热水器后离开宿舍去上课,随后引发火灾,烧毁宿舍内的4张床铺、衣柜和4台电脑。2012年9月某高校学生在宿舍使用电热水杯,学生烧着水就因故离宿舍外出,结果水烧干引发火灾烧毁书桌。

3.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差。目前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全方位呵护下成长,除了学习,万事不操心。加之在中、小学阶段,学校缺乏有效的安全教育,导致学生没有从小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到大学后,家庭和自身教育的放松,抽烟喝酒的不良行为盛行,乱扔烟头、乱扔易燃物的情况屡见不鲜,极易引发火灾。

(二)学校层面的问题

1.学生校舍建筑不符合消防要求。高校现有的学生宿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上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老式学生宿舍,多为砖混结构,线路老化严重,电线负荷率低,消防安全等级低,多层建筑往往只有一个楼梯,没有安全防火门,安全通道少,按现行的消防要求,属于典型的不合格建筑。但因学校扩招及财力的原因,此类建筑未能拆除和改造,继续使用至今。另一类为新修建的学生公寓。虽然是在新消防法要求下修建的,但部分承建方未能严格按要求规范施工,多数消防设施实为摆设,更有甚者,为赶工期,绕开消防申报和验收,直接投入使用,隐患极大。再者,即便当时是合格的设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线路的负载能力逐渐低下,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责任制。所有高校和领导都将安全问题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但真正落实又是另外一回事。就学校宿舍消防而言,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在于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但实际上,各高校都把消防安全工作仅仅看作是保卫部门的事,往往是保卫部门孤军奋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消防管理工作是起不到较好的作用的。

3.学校缺乏系统有效的安全教育体系。许多高校鉴于思想认识和财力、教育能力的问题,没有制定出系统、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即使搞了安全教育,往往也是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不注重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的培训,更没有形成消防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未能从内心深处真正唤醒学生的认同感和行为力。

4.消防安全管理和治安管理的矛盾。同样是做好安全工作,但消防工作与治安管理工作在某些方面却存在矛盾。例如,治安方面要求宿舍门窗紧闭,通道可控,而消防工作要求门窗通畅,出入自由,这是现实工作中的矛盾。但偷盗等治安情况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火灾发生的频率,所以导致管理者和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宿舍的消防工作应让位于治安工作,在宿舍一、二楼安装防盗窗,宿舍内的消防通道经常锁闭。但是,往往火灾事故带来的后果远远大于治安事故,如,2001年3月26日,肯尼亚马查科斯一所学校宿舍发生火灾,造成惨重伤亡,此次事故损失惨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火灾发生时宿舍门被锁上了,宿舍窗户也全部被用铁条封死,以致许多学生不能及时逃生;1998年3月26日,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的一个女子中学宿舍失火,原因是宿舍大门被锁死,导致22名女学生被烧死,80多人被烧伤。这些惨痛的教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大问题,也是在今后学生宿舍的管理中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5.学校消防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许多高校就会压缩、挤占安全工作经费,原因很简单,消防工作是一个隐形的工作。因为投入不足,消防安全工作时常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想做做不了。因为资金不足,导致祸患事故发生时,往往造成更大的损失。2012年12月,某高校的实验农场用地突发火灾,烧毁大片林地,造成严重损失,其原因就是因消防投入不够,没有资金在林地周围修建消防蓄水池和消防栓,造成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给学校带来了巨大损失和不良影响。

二、做好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学校只有真正重视消防安全,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并落到实处,才能把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搞上去。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建立校级层面的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学校领导必须把消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逐级签订消防责任书,保障监管到位,资金到位,责任到位,提高各级组织、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职责和任务,才能使消防工作具体化、常态化,从而保障学校的消防安全。

2.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救逃生能力。学校应想方法设法采取多方式、多手段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消防疏散逃生演练。把安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大力弘扬安全文化,并长抓不懈。可通过互动式、情景式的角色体验活动,使每个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火灾状况下的心理和反应,在发生火灾时会报告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和技能。只有通过长期的教育熏陶和行为养成,才能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成为学生潜意识下的第一选择,最终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

3.学校应组建义务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两支队伍。义务消防队可以由保卫处、教务处、学生处、后勤部门的从业人员为主,此类人员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利于组织和管理;志愿消防队一般以学生中的骨干分子为主,如学生干部、社团负责人、宿舍长等,此类同学在学生中享有威信,便于学生沟通,能够有效做好安全宣传。志愿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可分工合作,义务消防队主要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安全检查等工作,志愿消防队以消防安全宣传为主,通过不同层面的宣传、教育、培训、引导,全方位提高学校的整体消防实力,确保校园平安。

4.学校保卫处应切实履行消防核心力量的作用。保卫处作为学校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应在上级消防部门的指导下,科学制定学校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消防安全工作规划,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培训、教育、检查、督促、整改等工作,稳步扎实地推进学校消防工作。

5.高校应加大消防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学校每年应将消防工作经费列入经费预算,划拨专项资金,以保障消防设备、设施的更新、维护,切实保障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整改,从而保障校园消防安全机制正常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