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沥青施工技术;方案;应用

前言:

沥青混凝土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于道路的施工建设中,成为道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如何加强沥青混凝土在道路建设中的作用,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便需要对沥青混凝土的材料选择、材料配比、方案设计等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一、什么是沥青混凝土技术

沥青混凝土,俗称为沥青砼,是在严格的条件下由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与经过人工选择的矿料进行配比搅拌而成的一种混合材料。

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粘接强度以及稳定性,通常我们按其结构可以将其分为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橡胶沥青、superpave沥青混合料以及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热压式沥青混凝土,这些沥青混凝土通过不同的施工技术应用到道路路面的建设上来,便形成了一门技术,即沥青混凝土技术。

二、沥青施工技术方案的准备工作

沥青混凝土技术应用到路面建设上时首先进行施工方案的准备工作。

(一)施工材料的选用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时,必须对其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施工材料的合格入场。

1.沥青材料的选择

沥青作为一种粘结性超强的原材料常常作为防水材料和嵌缝材料被应用于房屋、涵洞以及桥梁等构造物中,尤其这种材料是由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他们的金属衍生物所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因此其胶着性以及粘接能力很强。我们应该按照略高于规范要求或高于规范要求的标准对沥青这种原材料进行选择配比,保证其性能能够满足道路施工的需要。在进行沥青材料的选择时,需要成批进行,因此其检查工作便需要采取抽样检查或者是随机检查的方案,在施工之前保证其质量完全符合标准。

2.集料的选择

在施工之前,应该对集料的质量进行检查。集料分为粗集料以及细集料,玄武岩、安山岩等中碱性的硬质材料一般情况下被应于粗集料的表面层中,其中下面层采用的是石灰岩等碱性材料。细集料拥有适当级配的天然砂和有机砂。由于粗集料与细集料能够与沥青进行良好的结合,因此在其准备的检查过程中,应该检查其在饱水抗压强度、压碎值、磨耗度以及等级上是否满足与沥青结合的技术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粗集料的选择含量应该小于等于15%,含泥量应小于1%,含水量小于3%,应该满足于坚硬、干燥、无风化、洁净等的地质环境。

细集料的选择与粗集料的选择基本相同,但是应该避免采用粘结力不好的酸性砂。

通过对施工原材料的检查,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沥青配比的正确性,提高沥青的性能,并且保证沥青混凝土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材料进行施工方案设计以及入场检查时都要通过严格的资料分析,通过相关部门对沥青施工的原材料进行层层检查,保证检查过程中的顺序性,保证原材料入场的规范性以及合法性。

(二)施工准备

1.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

在将沥青原材料与集料以及其他的相关材料进行目标配比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第五章5.3.3条气候分区夏炎热区(1-3区),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的标准。

由于沥青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因此配比时要严格把握其比例,对其原材料进行各种工艺、技术上的性能检验,满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在进行施工准备时,施工的设计配比一定要进行图纸的记录,并且对其配比要有严格的要求。在生产阶段,热料仓的设计配合比便需要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对各个热料仓的原材料均应该进行配料设计,逐级检查,通过室内试验以及通过拌和机的取样对沥青最佳用量进行优化配比。从这一工序中,我们可以看出,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差值应该小于等于±0.2%。

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生产配合比的验证应该对拌和机的搅拌结果进行检验,在工程施工准备过程中,往往都会进行试验段的测试,一般铺设长度为200m的道路进行试验,如果试验结果满足配合比结果,那么便可以进行正常施工,如果不满足,那么便需要重新对原材料进行配比试验。

4.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第十一章的质量管理规范,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允许的范围下可以对沥青施工方案中的级配进行范围的重新控制,保证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符合标准。

5.施工过程中不能够随意变更设计好的标准配合比,这样便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差错。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跟踪检验,对其误差进行综合修补,对设计进行适当修改或者是重新设计。

6.在施工方案的准备工作完成后,试验结束后,便需要进行资料的整理与汇总,将配比的数据以及原材料的数量、所做的修改等做成数据输入电脑中,为以后正常施工的数据分析存档,保证施工方案的正常实施。

三、沥青混凝土技术施工方案的实施过程

沥青混凝土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原材料的配合比进行检验,对所处地理位置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且进行现场清扫。

(一)杂物清理

在施工方案进行过程中,应该按照施工方案的蓝图对施工地进行杂物的清除,例如下承层的杂物、浮土皆要清除干净,,将搓板刮除,检验基层松散处,把不干净的地方凿除干净,保证施工过程中下承层的环境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二)施工放样

中柱与边桩每十米应该放置一个,运用全站仪可大大节省放置效率,并且在局内外边缘外0.3—0.5米处立杠杆桩(每隔十米),在其上面架设高度控制线。

(三)进行混凝土材料的拌制

按照配比方案,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搅拌,使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

(四)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运到摊铺现场的混合料温度应该大于等于120度,最少选用20辆20吨的自卸汽车,使混合料的运输速度,拌和能力以及运输距离都达到施工标准。运输车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自卸汽车的质量,保证车厢内部的洁净,在完成施工后,应该将运输车进行铺盖,避免降温以及突发的天气变化。

(五)摊铺

将摊铺机放到下承层的正确位置并且将材料运送到合适的高度中去。为保证路面标高,将非接触平衡梁的设计运用到摊铺面层上去,并且在其地面层采用走钢丝基准线的形式来控制标高。摊铺机在受料前应该先在受料斗以及送料刮板上屠杀少血隔离剂,然后进行预热0.5—1个小时,对其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些工作做完后,测得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和松铺厚度,便可以进行运送了。

在运用过程中,运输机的速度应该由慢到快,使运输机的搅拌工作慢慢进入状态。

(六)摊铺时的接缝处理

摊铺过程中应该对接缝处进行软化的技术处理,并且应该将接缝清扫干净,检验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是否适宜于接缝技术。

(七)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由于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强的粘接性,因此对其压实时必须满足相关的系数规定,满足拟定的碾压方案,并且对压路机碾压的过程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

保证各个压实处的质量符合道路施工的标准。

(八)施工完成

在施工完成后,应待摊铺层自然冷却,检查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后,才能够开放,进行车辆的通行。

结语

沥青施工技术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了道路施工的抗压性,粘接力的标准,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公路建设中来,提高了公路的质量,推动了道路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向前.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技术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2] 王雁翔,张茂峰.浅谈沥青施工技术方案[J].华章,2010,(23):229,234.

[3] 樊枫,李琪,杨波等.沥青层钻进技术总结和技术方案推荐[J].石油化工应用,2011,30(12):51-54,63.

[4] 高新渠.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沥青层施工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48.

技术方案范文第2篇

一、

考核评价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根据以上原则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设计

1、基本思路:采用平时成绩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出勤占30%,课堂表现占30%,小组合作学习表现5%,技能测试占35%,四项分数相加即为期末考核成绩(百分制)。

2、根据我校教学实际,特制定技能测试赋分标准如下:

(1)出勤(共30分)

本学期教学时间共有15学时,根据学生出勤进行评分。出勤数不少于15学时者可得30分;少于15学时者,少1学时扣1分。

(2)课堂表现情况(共30分)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按要求操作、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帮助其他同学等具体表现来进行给分。

(3)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共5分)

根据小组任务完成、组内分工、互学互助等方面酌情给分。

(4)技能测试完成情况(共30+5分)

本学期要求完成1次技能测试作业,按时完成作业者可得20分,视作业质量可加至21~25分。缺交作业,此部分分数为0。

此外,如在本学期学习期间有作品获得奖励者可奖励5分。

三、操作原则

1、平时成绩赋分由任课教师具体操作,可视班级情况做适当调整。

2、技能测试命题由备课组统一制定。

技术方案范文第3篇

1.1指导思想。

以2014版应用技术学院培养方案为政策方针,坚持“国际化视野,职业化教育,专业化培养”的教育理念,其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的职业能力,并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围绕软件技术课程建设的需要,探索软件技术课程群建设的新途径。

1.2课程群建设目标。

1.2.1发展目标。根据应用技术学院的整体发展规划,以应用技术学院2014版培养方案方针,根据软件行业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建设课程群为重心,应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的特点,注重素质教育,并显示出各个专业的特色,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探索“CDIO”工程式的教学方法。以6年为期,将软件技术专业打造成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职示范性专业,将软件专业课程群建设成优秀课程群。1.2.2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根据课程群建设需要,培养出一批注重师德、动手能力强、工程化思维的专职兼职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师的学缘结构,争取在三年内,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专业教师的总数应超过10人,在教师的总数中,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应超过90%,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也应超过90%,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应超过40%。1.2.3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设置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以软件技术行业的职业要求为指引,将能力、素质和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出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突出校企合作,编订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教材,做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课程建设工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纳入劳动保障部颁发的相关证书以及职业资格证,同时做好事思想基本教学的建设工作。突出实践教学的环节,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拟建设2门院级精品课程(C#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技术),1门省级精品课程(C#程序设计)。1.2.4教材建设目标。应将课程的建设工作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的结合起来,优先选用一批部级软件技术规划教材,积极组织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经验和专业特色自编教材体系。在选择教材时,建议应优先选择国家和省部级评选出的优秀教材或是能满足新时代具体要求的教材。在2年的时间内所编写的教材应达到3部,教材的内容应能够反映出专业的实际特色,以项目驱动组织课程体系结构,编写出有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实训教材。1.2.5实训基地建设目标。根据课程群建设目标,积极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不断的提升课程群的实践性,应设置具有足够特色的提升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身的参与到实践课程中来,提升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内实训课程的开出率以及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数比例都应达到100%。同时,应建立3个较为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和4个校内实训基地。

2建设对策

2.1发展对策。

2.1.1做好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积极探索针对现有教师和新任教师的培养,不断吸取兄弟院校的先进人才培养经验;2.1.2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的优化课程体系,在建设课程群的过程中,应重点做好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2.1.3在每一个课程群中应选好带头人,以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原则,所选择的课程带头应是一批你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强专业能力的骨干教师,定期召开课程研讨会议,对课程群建设实施计划进行调整;2.1.4狠抓实践课程教学,从实践环节上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2.1.5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以建设课程群的具体要求为基础,规范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保证建设的有效实施。

2.2教学团队建设对策。

2.2.1应重点强化教师对的课程体系理解,明确培养目标,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掌握课程群的建设要点,在教学活动中不光能够教好一门课,要能上好专业相关的课程,从大局上对课程体系加深理解。2.2.2高校应大力的引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可以采取外聘和内部培养的方式,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学团队结构,从而使课程群实施体系建设更加合理。2.2.3应加大对专职教师的教学和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深造,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来全面的提升这些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知识结构;青年教师应参与到“青培”课程中来,每两年到企业中通过“顶岗锻炼”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水平。2.2.4进行科研工作时,应尽可能的为教师提供学科科研交流的机会,不断的提升教师在理论上提高教学水平。2.2.5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国家或者省部委举办的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中,如系统分析、网络工程、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监理等课程,提高教师的“双师型”比例,将认证纳入到课程群建设中来,从而更好的完善课程体系的设计。2.2.6老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课程建设的理解传授给年轻教师,使得年轻教师能够迅速的理解课程群建设的意义和实施方案,保障课程群建设的持久顺利进行。2.2.7通过不定期的举办听课、评教、教师座谈会等方式加强教师业务水平评价与进步,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2.2.8应组建一支由较丰富实践经验的操作团队,加大专业实践课程由兼职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的比例,可以聘请企业中的工程师和技术员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

2.3课程群建设对策。

2.3.1在设计课程体系结构的过程中,应多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从而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以及职业技能。2.3.2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工作,将所有的工作任务的分解成若干个教学模块和环节,把课程学习内容与实际工程项目相关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3.3应充分的考虑到用人企业以及职业资格标准的具体要求,大力的组织职业教育的专家、IT行业的优秀管理人员和程序员以及外校的教师来共同探索软件技术的职业领域、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和职业技能,共同设置课程体系,根据建议来修正相应的教学内容;2.3.4高校应鼓励教师申报省级和校级的精品课程,保证专业课程和教材能体现出本专业的特色,同时应将精品课建设与课程群体系建设融合到一起,以精品带动整个体系的建设;2.3.5在各个学院的课程体系中应将审查合格的并且符合国家要求的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进来,这样他们在完成了课程的学习过程后,也就具备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考试的能力,期末成绩与认证相挂钩;2.3.6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和校内的实训基地,大力的推行“教、学、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学分奖励等方式来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基地提供的培训,提升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7针对实际发展与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各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好改善对策,并及时的调整相关的教学材料,如电子教案、教学规划和教学大纲等;2.3.8教师在进行考试、教学以及备课等方面的工作时,应更加合理的使用校园网站和学院电子阅览室等优秀的网络信息资源和教学资源。

2.4教材建设措施。

技术方案范文第4篇

随着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档案作为新兴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多地服务于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档案领域,不论是纸质的档案还是电子的档案,在其凭证和查考等诸多作用中,凭证作用始终是最为重要也最多被使用的一个方面。谈到电子档案凭证作用的实现,笔者认为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电子档案凭证性的保障技术,[1]二是电子档案的数字取证技术,三是国家在法律层面对数字证据的认可。在法律支持方面,数字证据并不在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7种证据之列,在实际案件办理过程中属于较为模糊的一种证据形式。对于日益增多的需要出示数字证据的案件中,只能结合实际情况把电子证据作为视听资料、物证或者书证使用,以便让数字证据具有法律根据。公安、检察、法院等不同的司法机关在数字证据的认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一些案件在移送阶段由于对证据采信上的不同认识而导致认定的障碍,故数字证据的地位有待法律方面的突破。[2]不过,笔者认为,只有当实现了电子档案的凭证性保障技术和取证技术,使电子档案获得成为数字证据的能力的时候,才可能会促使国家立法认可数字证据。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当档案部门能够通过管理和技术等手段有效保障电子档案凭证价值,且能够有效提取电子档案本身和与电子档案相关的各类信息作为证据(能够有效对电子档案进行取证)时,电子档案才会具有凭证能力,才会有效发挥其凭证作用。

2电子档案的数字取证

2.1数字取证与电子档案的数字取证数字取证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涵盖所有与数字技术相关的取证领域。[4]由于目前缺乏标准定义,国际上对数字取证的定义较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由数字取证研究工作组(DigitalForensicResearchWorkShop,DFRWS)给出的定义:为了重建数字犯罪过程,或者预测并杜绝有预谋的破坏性未授权行为,通过使用科学的、已证实的理论和方法,对源于数字设备等资源的数字证据进行保存、收集、确认、识别、分析、解释、归档和陈述等活动过程。根据这个定义,数字取证实际上被解释为一种电子法医行为,是为了预测、发现、杜绝计算机犯罪的一种技术,既可以捕获计算机犯罪行为,也可以防止计算机犯罪行为的发生,相当于现代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集合与延伸。在档案领域,显然上面这个定义是不够完整的。就电子档案而言,笔者认为数字取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将电子档案本身的凭证价值提供给机构或个人使用,二是预防电子档案的非授权操作或在电子档案遭受非授权修改或灭失的情况下对嫌疑事件进行取证的工作。本文姑且称第一个方面为“电子档案出证取证”第二个方面为“电子档案受害取证”。结合这两方面含义,我们可以为电子档案的数字取证这样定义:为了重现电子档案的产生和保存过程以赋予其证据作用,或者为了预测、发现、杜绝无意的或有预谋的破坏性非授权行为,通过使用科学的、已证实的理论和方法,对电子档案及其管理环境中的相关数字证据进行监视、保存、收集、鉴别、分析、鉴定、提取和陈述等活动过程。2.2数字证据数字证据伴生于数字取证,其定义也不统一。在档案领域,我们可以认为数字证据是:在电子档案生命周期中,经由计算机、网络、移动终端等数字设备产生的电子档案原文及能够反映电子档案起草、办理、归档、移交、保存、利用和处理过程的各类数字数据或信息,以及能够反映电子档案保管环境的运行状态和操作活动的各类数字数据或信息。包括与电子档案原文直接相关的文本文件、数据文件、图形文件、图像文件、影像文件、音频文件,以及与电子档案保管环境相关的软硬件环境参数,防火墙、反病毒、入侵检测等安全系统的工作记录、系统的审计记录、网络的监控记录,系统运行日志、软件操作记录、数据处理记录、运行人员记录等。数字证据与传统证据的差异较大,相比较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这些也是研究数字取证的必要性:(1)数字证据具有精确性和易破坏性。数字证据依托信息技术生存,其产生和保存过程较为程式化。由于设备和程序不具有思想,故数据证据极少会受到主观因素影响,较之传统证据少了一些弊端,如证言的伪造或误传、物证的误解、书证的误记等。因此数字证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客观真实性。但另一方面,数字信息具有易篡改且篡改后不易留下痕迹的特点,有预谋的或误操作对数字证据进行的修改和删除等,很难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侦测。(2)数字证据具有易提取性和存储分散性。数字证据存储于信息技术环境,通过程序对数据进行提取较为便捷和快速,较之传统的物证等证据,避免了复杂的提取过程和对操作人员的较高要求,同时数字证据较传统证据也具有易于保存、保存空间占用小、可以反复重现和便于操作的优点。但另一方面,数字证据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存储范围较广,分布于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各类硬件的日志存储器等,隐蔽性较高,这就对数字取证工具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数字证据具有易传递性和易截取性。数字证据可通过网络传输或脱机存储载体送达的方式进行传递。由于网络传输快捷、数据存储载体体积小等特点,数字证据的传递较之传统证据更为便捷。但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和黑客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数字证据在传递过程中更易被截取和监听,且不易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侦测。(4)数字证据具有多媒体性。数字证据涵盖文本、图形、图像、影像、声音等各种形式,这种多媒体证据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几乎涵盖了全部的传统证据形式。由于数字证据的读取、展示和解释较为便捷,未来更广泛的应用后,可以大大降低证据出示的难度和时间,提高证据的使用效率。诸如上述数字证据的特点,档案行业在发展数字取证技术过程中将面临不小的难题,有完全不同于传统档案的取证问题需要研究。电子档案的数字取证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在利用过程中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关系到档案最核心的凭证性作用,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司法安全,目前在国际上,数字取证技术已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由于数字取证与传统的信息安全学科存在差别,国外已有学者提出要建立数字取证的新学科,并研究了教育与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与知识结构。那么国内的档案界是否要逐渐开展有关电子档案数字取证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活动呢?随着数字档案馆的逐步建立,电子档案的日益增多,笔者认为有必要尽早开展相关理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以应对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新形势。

3电子档案数字取证过程模型

电子档案的数字取证过程相当于对电子档案进行溯源的一个过程,也就是收集、提取并分析电子档案生命周期中的全部相关信息,并最终用于展示和解释的过程收集的内容需要包括前面一节数字证据中提到的全部数字数据和信息。我们先来看看国外现有的成果,2001年美国国家司法研究所(U.S.NationalInstituteofJustice,NIJ)为指导有关数字犯罪现场的调查,公布了关于数字犯罪现场调查的过程模型[5],如图2。NIJ数字犯罪现场调查过程模型包含这样几个重要环节:一是准备,准备在调查期间执行任务所需要的工具和设备;二是收集,搜索数字证据,收集或者拷贝含有数字证据的物理对象;三是检查,将数字证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并进行归档,执行数据约简以方便对数据进行识别;四是分析,分析检查阶段聚集的证据,以确定“重要性和证据力”;五是报告,在每个案件之后,创建检查日志记录。NIJ数字犯罪现场调查过程模型准确和精炼描述了犯罪现场调查最核心的5个环节,可以说缺一不可。电子档案的数字取证过程虽然可以借鉴这一模型,但却不能照搬。因为档案的取证工作相对于单纯的司法而言是取证有其特殊性:一是刚才谈到的电子档案的数字取证除了包含罪案取证,还包含凭证提供;二是在电子档案的数字取证过程中档案机构是相对独立的,它不仅需要有调查的全部过程,还要有为调查过程服务的其他环节。电子档案数字取证过程模型主要应该包含发现、准备、收集、处理、分析、恢复、拷贝、备份、传递、报告等10个主要环节,如图3。(1)发现。电子档案出证取证,发现主要是在利用需求明确、身份证明齐全的前提下,使用检索系统通过关键词对档案目录或档案全文进行检索,查找所需档案的过程;电子档案受害取证,发现是在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技术定期校验电子档案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的过程中检测出有电子档案异常(无法通过校验,电子档案被非授权修改或灭失)并进行系统报警的过程。(2)准备。电子档案出证取证,准备主要是根据检索结果履行档案借阅相关的审批手续,并根据电子档案的类型为利用者提供适当的阅读设备,有出证明需要的还应准备出证明所需的手续和物品等;电子档案受害取证,进行电子档案已遭受损害需要开展调查工作的报批程序,并准备在调查期间执行任务所需要的人员、工具和设备等。(3)收集。电子档案出证取证,获取已经批准借阅的电子档案原文列表,根据利用需求可能需要一并收集电子档案生命周期中产生的部分或全部数字数据或信息;电子档案受害取证,搜索并提取数字证据,收集或者拷贝含有数字证据的物理对象,收集的范围为遭受损害的电子档案生命周期中全部相关的数字数据或信息,包括与电子档案原文直接相关的文本文件、数据文件、图形文件、图像文件、影像文件、音频文件,以及与电子档案保管环境相关的软硬件环境参数,防火墙、反病毒、入侵检测等安全系统的工作记录、系统的审计记录、网络的监控记录,系统运行日志、软件操作记录、数据处理记录、运行人员记录等。收集工作是电子档案数字取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取证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做到电子档案溯源完整、无遗漏。(4)处理。处理环节是一个为识读数据而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和约减的过程,同时需要对处理完毕的数据进行存档,以便于后续工作的继续开展。对于电子档案出证取证来说,处理工作是在数据因清晰度等问题造成阅读障碍的情况下进行技术修复;但对于电子档案的受害取证,处理环节非常重要,很多监控、操作等日志记录是程序语言,且在收集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多维复杂数据,那么就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可视化和约简处理以便于识别。(5)分析。分析与处理是紧密相关的两环,并与发现反向关联。电子档案出证取证,分析是利用者对检索出的电子档案进行研读的过程,辨别其是否为自己所需的档案材料并获取期望的知识或凭证,若检索出的电子档案因清晰度等因素难以辨识则需要将其退回处理环节进行重新处理,若检索出的电子档案并未包含全部期望获取的内容则需要返回到发现环节重新进行查找;电子档案受害取证,分析处理环节聚集的证据,查找可用于对事件进行判断的数字证据,分析数字证据的“重要性和证据力”,将可直接用作证据的数据进行复制并单独存档,生成数据恢复方案。若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证据欠缺完整性或是遗漏了相关问题则需要返回发现环节对电子档案重新进行校验并重新收集证据。(6)恢复。恢复仅在电子档案受害取证中存在,指在经过分析完成数字证据的采集工作后,恢复原系统中受损的电子档案,恢复后即刻通过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技术对全部电子档案进行一次校验。(7)拷贝。电子档案出证取证,根据利用者和出证明需求,将电子档案拷贝至适合传递的载体或计算机网络,载体可为数字数据存储介质或传统载体;电子档案受害取证,将经过收集、处理、分析后的数字证据集合按照相关规定拷贝至适合传递的载体或计算机网络,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形成调查报告。(8)备份。备份仅在电子档案受害取证中存在。恢复至备份的环节,备份恢复后的全部电子档案数据,以解决发现异常前的常规备份中含有错误数据的问题;拷贝至备份的环节,对所有数字证据进行备份。(9)传递。将数字证据和调查报告向目标传递的过程。电子档案出证取证中传递的对象是利用者,电子档案受害取证过程中传递的对象是对案件处理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根据电子文件的特性,所传递的数字证据一般为复制拷贝件,这与传统证据有所不同。(10)报告。在每个事件(电子档案利用或受害调查)之后,创建操作日志记录并进行备案,日志记录需精细至对数据和信息系统的任何操作。

4电子档案数字取证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范文第5篇

一、设计依据

在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我们本着技术先进、架构合理、产品主流、高性价比、低维护量的原则对整个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其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 技术的先进性:整个系统选型,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均符合高新技术的主流,关键的视频数字化、压缩、解压、传输、均采用在国内外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的产品及标准,并具备相关部门的资格认证的主流设备。其中核心压缩部分的编码采用最新的H.264数字视频编码标准。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系统设计不仅在当前具有相当的领先性,而且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证一定的先进性。系统中所采用的数字视频矩阵服务器和和数字视频系统管理服务器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化的产物,采用了目前数字监控领域和网络技术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也代表了数字视频监控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架构合理: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来组建各个子系统,能使其安全平衡的运行,有效的消除各系统间可能产生的瓶颈,并通过合适的设备保证各子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及兼容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是系统的关键,只有稳定可靠的系统才能确保各设备的正常运行。系统基于稳定、安全、高效、保密的大型文件管理模块,以保证系统运行正常可靠。具有良好的数据共享,实时故障修复,高速文件备份以及网络巡检机制等完善的管理体系保障系统架构的稳定和安全。

3. 产品主流:在设备选型时,主要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市场上的各类产品选择具有最优性能价格比和扩充能力的产品。

4. 易操作、易维护:所采用的产品应该是简单,易操作,易维护。系统的易操作和易维护是保证非计算机专业操作人员使用好系统的条件,我们的方案集中了已有的丰富的网络设计、施工经验、以及在数字化图像、语音和数据综合传输领域强大的产品优势,实现所需的设计需求。

5. 兼容性:各系统均为相对开放的系统,不同产品间具有标准接口,并提供多种通讯标准协议,可以便于第3方设备的接入。

6. 模块化:组建各分系统,直到总系统,均严格履行模块化结构方式,以满足系统功能扩充、运行设备的替换、维护,确保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

7. 扩充性:采用面向对象和模块化的开发技术,可随时根据需要扩充具有其它功能的软硬件模块,具有良好的扩充性。

8. 集中管理:不同于分布式系统,本系统中远端现场设备,各分系统集中于中心统一控制,实施对所有远端设备的控制、设置、以保证系统的高效、有序、可靠的发挥其管理职能。

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满足以下文件规范及标准:

建筑平面图

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07-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DG/TJ08-601-20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DG/TJ08-602-2001《智能建筑评估标准》

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 74-2000《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J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997版)

DGJ08-93-2002《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57-94及其修订《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 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DB32/181-1998《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DB32/366-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

《产品制造商的产品手册、设计规范、施工安装指南》

二、系统设计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最终应能使中心监控室的值班管理人员通过控制各重要区域的摄像机,直观地监视各监控点的情况,迅速判别一些突发事件的性质,以便及时做出正确处理,保证小区内部及周围的正常生活秩序,并对监视图像进行存储保留,以便根据需要进行检索查验。

2.1 系统结构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主要分为前端(视频采集单元)、控制中心(中央控制单元、图像显示终端、图像存储单元)、信号传输三部分及其它辅助设施,系统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各单元组成及基本功能将在以下章节详细阐述。

2.2 前端摄像机布置

本方案根据国家相应技防规范及招标要求,在各出入口主要位置布置摄像机。

a在出入口等位置安装室外彩色固定摄像机,该摄像机在光线变化强烈的情况下也可获得较清晰的画面。

b.在小区的主要路口设置室外彩色快球摄像机,该摄像机能够360度旋转,可对小区内部情况一目了然。

2.3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系统的各项设备通过视频信号线构成了监视与控制信息的网络,网络上传递各监控点送往主控中心的图像信号。

小区前端摄像机共提供多路视频信号输入,通过硬盘录像机进行数码录像,同时通过矩阵主机切换,通过多台监视器进行切换显示,在显示器上显示和录像检索及回放,录像机硬盘容量满足D1格式15天的录像保存时间,从而实现小区的视频监控管理工作。

摄像部分:

摄像部分是电视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它布置在被监视场所的某一位置上,使其视场角能覆盖整个被监视的各个部位。有时,被监视场所面积较大,为了节省摄像机所用的数量、简化传输系统及控制与显示系统,在摄像机上加装电动的(可遥控的)可变焦距(变倍)镜头,使摄像机所能观察的距离更远、更清楚。摄像机就象整个系统的眼睛一样,把它监视的内容变为图像信号,传送给控制中心的监视器上。

传输部分:

传输部分就是系统图像信号、声音信号、控制信号等的通道。目前电视监控系统多半采用视频基带传输方式。前端摄像机我们采用射频传输方式,也就是75欧姆的视频同轴电缆。对图像信号的传输重点要求在图像信号经过传输系统后,不产生明显的噪声、失真(色度信号与亮度信号均不产生明显的失真),保证原始图像信号(从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信号)的清晰度和灰度等级没有明显下降等。另外由于前端点位距离监控中心较远,为了避免信号衰减并节约线缆的布线成本,所以使用视频光端机来传输信号。电源电缆采用RVV2*1.0线缆。

显示及记录部分:

显示及记录部分由监视器、硬盘录像机等设备组成。

监视器是闭路监控电视系统的终端显示设备。监视器的选择应根据整套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及使用目的来选择。屏幕的大小应根据控制中心的面积和监视人数进行选择。监视器的清晰度应相当于或高于摄像机的清晰度,以充分发挥摄像机的性能。

数字硬盘录像机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保存图像的重要设备,它通过视频压缩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存储在大容量的硬盘中,在回放时,在通过解压缩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到前端监视设备。

控制切换设备:

采用视频矩阵进行图像控制,使前端传回的视频图像实时显示在监视器上。

2.4 系统功能

采用上述方案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图像采集功能:前端均采用高灵敏度、高清晰度CCD摄像机,摄像机图像分辨率高,照度低,能够满足系统对图像的观察需要。

2、图像处理功能:系统能够将选定区域的图像(光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电信号),用标准同轴视频电缆将视频信号传送到监控中心的中央信号处理设备——硬盘录像机进行图像编辑、处理。

3、图像显示功能:视频信号还原成现场图像,直观地显示在视频显示终端上。

4、图像保存功能:所有视频图像全部进入硬盘录像机保存。系统并可以通过硬盘录像机同时实现全部画面的实时存储,可对存储的图像实现检索与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