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术创新研究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精选

技术创新研究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1篇

中国从20世纪70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迅速加快,而支撑着工业发展的工业生产技术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没有工业技术进步,就不可能有中国工业化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技术进步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发达国家已有技术的模仿和从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当然,这种模仿和转移不可能是完全的照搬和简单移植,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而且,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化,技术创新的关键性作用将日益突出。当前,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发展将越来越必须以更多自身的技术创新为基础,另一方面,工业技术水平的相对低下又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所以,工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活跃和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正在成为中国工业发展和整个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

一、中国工业化的技术来源和技术创新活动

工业化是一个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不断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使工业生产手段不断革新,而且使工业发展空间日益拓宽。每当现有的工业生产手段被普遍采用,工业发展空间趋于饱和,即在现有技术层次上已有的工业部门已经成熟,增长动力减弱,就产生了对新的技术革命的需要。只有革命性的技术进步才能推动工业结构的根本性提升和产业空间的大幅度扩展。从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看,工业技术进步的来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技术创新,即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本国的自创,表现为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另一类是扩散性技术,即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对其他国家已有技术的模仿和学习,当然也可以购买,通常表现为拥有较少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不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但可以通过接受其他国家的产业技术来实现本国产业的增长。

在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国的原发性技术而不接受其他国家的技术扩散。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化的技术进步也必然要依靠上述两个来源。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世界产业发展的全球布局看,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西方国家的产业技术扩散,也就是说,西方产业向我国的转移和西方产业技术向我国的扩散,是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当然,在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的过程中,我国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技术创新活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工业化的现阶段,承接发达国家的转移产业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扩散技术是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基本途径。

发达工业国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转移产业,并不是简单的产业搬家。产业转移的技术依托是产业分解和产业融合。即发达国家通常是将产业链进行分解,然后把一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具体的形式有直接投资、生产外包、设备供应等),以实现国际间的生产分工和资源配置。同时,所分解的产业链环节又可以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链进行连接,实现产业融合,以开拓更大的需求空间。所以,当中国以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的方式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时候,也就日益深入地参与进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并对世界产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其技术进步路线和技术选择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在国际产业竞争和产业分工的条件下,中国的要素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在现阶段,在中低档产品生产以及在加工制造业的中低端生产环节(特别是组装)上的低成本、低价格,是中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一个很大优势。在这方面,中国的许多产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几乎是“所向无敌”的,这直接表现为在中国加工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迅速上升。

但是,中国不能长期处于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而且,实际上,在竞争过程中,中国的许多企业已经越来越体会到,随着传统产业和传统技术向中国的大量转移,市场饱和和利润摊薄是不可抗拒的趋势。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的作为,即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特别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在中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的今天,各类产业(无论是成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面临着技术进步的艰巨任务。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已经走到了必须更多得以技术创新为持续动力的深度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特别是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产业正在出现逐渐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推进的趋势。中国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活跃。

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活跃,可以从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的增长得以反映。据有关部门分析,目前我国已经跨入专利申请大国行列。自1985年我国正式实施专利法以来,我国的专利申请总量已达到190多万件。我国的年专利申请量由1985年的14372件,逐年攀升至2002年的252631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8.4%。在2003年,这一数字又上升为308487件,比上一年增长22.1%。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在同时保护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的27个国家中,我国专利年申请量排在日本、德国之后,位居第3。这一国际排位虽然仅比1985年前移两位,但我国专利年申请总量已由最初的只占日本的四十分之一、德国的九分之一,分别提高到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专利申请大国的行列,技术创新的竞争地位明显增强。除专利申请量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以外,我国的专利申请还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据了解,目前我国专利申请的类型分布日趋合理,在2003年,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首次接近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国外申请,职务申请也首次超过非职务申请。

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主要体现为加工组装业的迅速增长,产业技术的进步首先表现为发达国家加工制造业技术向中国的大规模转移和扩散,使我国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产量大幅度增长。进入21世纪,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非常积极的现象。装备工业被称为整个工业的母机,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经济实力的集中表现。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中国“十五”(2001年——2005年)计划提出,我国将依托重大工程,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重大项目的国产化率。例如,中国现在正加快大型燃气轮机、船用曲轴、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重大装备的国产化研制工作。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50万伏直流输变电装备、高技术含量船舶、环保设备等方面的研制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城市轨道设备本地化率可望提高到90%以上。在西电东输工程中,国家总投资4亿元配套安排了3个装备国产化项目。中国于1983年提出了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并积极推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工作的开展。十几年来,在有关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累计完成了50多个重大成套设备,确保了70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技改工程的建设需要。有关资料表明,一般来讲,国产化重大技术装备都比进口同类设备节约造价三分之一以上。在环保设备国产化中,一些国内企业生产的城市污水成套处理设备已达到国外水平,其价格只是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中国已拥有了一些自主创新的成果。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中国科学家提出的标准已被国际无线联盟采纳;在高清晰度彩电研制领域,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四套标准。国家有关部门还表示,中国有选择支持的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其成果项目将在三峡工程、西电东输,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发揮重大作用。

问题的实质是,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快速增长和发展本身就表明广义的产业技术创新(包括自创性技术和扩散模仿性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严格意义(狭义)的技术创新(以自创性技术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的不足却是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一个突出问题。这表现在: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占GDP的35%以上,从业人员8000多万人,在国民经济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仅为发达国家的1/30左右,而且主要停留在低附加值产品行业。此外,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设备利用率低,50%以上的生产能力闲置。我国制造业结构也不完全合理,轻纺工业和家电工业等加工制造业有一定优势,但装备制造业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研究和开发能力薄弱,大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高端产品大多由合资企业生产。我们也许不能不承认,从一定意义上说,高产量、低层次、弱技术、少自创仍然是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二、劳动资源与技术选择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这一方面可以保证工业化过程中几乎是无限的劳动供给;另一方面,大量的过剩人口又使得就业压力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要素禀赋条件下,中国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将处于长期低水平状态。据广东省等沿海加工工业集中地区的调查,近20年来,普通劳动力的名义工资水平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般月收入仅为500-600元/人,甚至更低一些),这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是极为罕见的。

正是大量劳动力资源的无限供应(而在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下,一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在中国发展起巨大的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所以,在中国制造的工业品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迅速上升,从80年代的1%左右提高到目前的近5%,而且,这一趋势还表现得十分强劲,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下去.大量生产的工业品不仅开拓了巨大的中国国内市场,也形成很大的出口能力和进口需求。这使得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依存度就迅速提高,到200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超过60%,而在进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份额均占50%以上。这些现象在世界各大国中是非常少见的。它表明,中国必须通过更大规模地的资源国际配置,以工业品进出口方式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再配置,才能解决要素禀赋状况与产业技术性质之间的突出矛盾。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所以没有人会否认,中国工业化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实际上也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高速增长。问题是,正如本文前节所述,中国工业化的主要技术来源是西方产业技术的扩散转移,而西方产业技术所产生的要素禀赋条件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西方产业技术的基本特征是以资本替代劳动,凡是比较“先进”的产业技术大都具有资本密集的特点,而劳动密集型产业通常是属于比较“落后”产业。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条件下,所谓技术进步的主要经济学含义之一就是更多地使用资本来替代劳动,从而表现为“劳动生产率”(每单位时间的劳动所创造的产品数量)的更大提高。因此,当中国从西方引进产业技术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突出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要素禀赋条件下所产生的产业技术特征如何适应中国的要素禀赋特征。如果不加改造地使用西方产业技术,就不可避免地同中国的要素禀赋条件发生矛盾:即,如果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就会排斥更多的劳动资源利用;如果要更多地使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就不利于“先进技术”的运用;而如果希望使用劳动密集的先进技术,这种产业技术又不曾在西方的要素禀赋条件下产生。因此,中国工业化即使是从西方工业化国家引进和转移产业技术,也必须根据中国要素禀赋的具体国情进行适应性的改造和创新,否则就会发生突出的不协调现象。从政策上说,这就是既要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又要解决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问题,反过来说也就是,要解决如何在转移西方产业技术的过程中避免对劳动力的过分排挤的问题。这也就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产业技术的选择不仅仅要遵循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规律,而且要基于对适应现实要素禀赋特征的考虑时,则必然面临一个重要抉择:产业发展是以技术的先进性为基点还是以技术的经济性为基点?尽管从根本上说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性是一致的,但对于具体产业的技术选择而言,两者也可能发生一定的矛盾。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来看,有所谓一般技术、传统技术、高新技术之分,但对于企业来说,技术高低、先进与否,并不是评价其优劣的主要标准,传统技术还是高新技术也不是技术选择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竞争中,“适者生存”比“优胜劣汰”具有更强大的客观力量。科学家追求技术上的“高、精、尖”,企业追求的则是“竞争力”和市场空间(德国大众不仅生产汽车,也生产香肠)。

一般来说,只要有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企业总是倾向于选择最能有助于提高其竞争力的技术和技术进步路径。所以,只有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实现技术选择和推动技术创新,才能使技术创新有效地发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而在中国现实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市场竞争的结果往往更倾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很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产生抑制技术先进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资金实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现实条件往往迫使它们更多地考虑技术的经济性而无力实现技术的先进性。这是目前我国许多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主要表现就是:产量增长很快,价格竞争激烈,技术含量较低,附加价值不高。也就是说,我国许多产业表现为较强的成本价格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是“所向披靡”,但技术竞争力则明显偏弱。这在经济收益上则表现为,尽管生产和销售规模很大,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但净收益(利润)较低,附加价值不高。例如,我国市场竞争力最强的产业之一——纺织服装业,从产量来说我国无疑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但据分析,中国的实际获益(占产品附加价值总额的比例)不超过20%。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工业制造附加值仅为26%,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40~50%。

总之,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但对技术进步而言则是一个影响比较复杂的因素。中国产业技术的选择不能不反映劳动力丰富这一重要的资源禀赋条件,又不能使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成为抑制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消极因素,影响中国产业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线路,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的推进和升级。这是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

三、高技术在工业发展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产业逐渐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的产业价值链的推进和升级,不仅是产业发展和市场空间拓展的必要,也是世界经济秩序的利益格局特征使然。因为,在现行世界经济体系中,高技术产业的高附加值利益将得到更大的强化:传统技术和传统产业的规模竞争和利润摊薄,使得其附加价值和利润率趋向降低;而高技术产业的高增长和高附加值(以及垄断利润)倾向则将长期保持。也就是说,发展高技术产业就有可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进入21世纪,全球产业竞争空前激烈。全球产业竞争的方式从价格竞争、规模竞争,更大程度得转向技术竞争、创新竞争,即从以价格争市场、以规模求生存,转向以技术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的方向。当然,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阶段,还主要依靠以价格争市场、以规模求增长的竞争手段来实现产业发展和产业扩张。但是,如果长期停留于这样的产业发展阶段,就难以实现新的飞跃,并将导致产业升级受阻,甚至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的不利后果。

由于当今世界的主要产业技术都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任何产业的技术特征都会带有它所产生的那个社会的经济环境的烙印,例如,在发达国家,人力价格较高的经济环境会使得工业技术倾向于更节约人力而更多使用资本,即以资本替代劳动。而如本文上节所述,中国众多的劳动资源必然要求产业技术在总体上具有更多吸纳人力的性质,即以劳动替代资本,同时又不失其经济效率。因此,适应中国现阶段工业化的产业技术将是多层次的技术,有引自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也有更符合中国经济资源条件的适用技术,或者所谓“中间技术”。在这样的技术基础上,面对多层次的消费群体,中国制造业的产品也必然是多档次的。例如,中国既需要生产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高档轿车,也需要生产十几万至二三十万元的中档轿车。同时,几万元甚至三四万元的经济型轿车也有非常大的市场。因此,中国制造业必然表现出“多元化、多技术、多层次”的显著特征。

由于中国是在传统产业迅速扩张转移的经济背景下发展高技术产业,因此,一方面,比较利益格局形成了使资源配置向传统产业倾斜的压力,即从近期看,将资源投向传统产业往往更具有经济合理性;另一方面,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可以获得从传统产业转移过来的竞争优势。我们在许多地区都可以看到,中国许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是从其中的加工制造及组装环节起步的,而在这些生产环节上,中国在高技术产业中具有同传统产业差不多的比较优势。例如,中国电子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就是从生产技术含量低的零部件生产开始,并且发展起组装环节,然后逐步向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生产环节扩展。所以,在中国现阶段的工业化进程中,一方面,需要发展高技术产业以拓展产业空间,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技术产业链的分解以及各产业间的融合,使得中国在整体工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也能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中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实现高技术同传统产业的结合,将高科技注入传统产业,以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使得高技术的运用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除了一般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之外,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还有一系列新问题和突出矛盾需要解决,这对中国的高技术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也使高技术发展在中国具有更大的需求空间。例如,中国巨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了决不可以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所经历的那样的高污染过程,已经被严重污染了的地球无法再承受13亿人口的环境破坏行为。但是,在技术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低污染同低成本、低价格是矛盾的,而从长期看,以高污染为代价的低成本、低价格,又是不可能有出路的。这就对中国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迫切要求,形成对高技术的巨大需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高技术所需要的高投入可以有巨大的消化空间。高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投入巨额资金,高投入必须要有相应的经济回报,才能实现高技术投入的良性循环。而所谓经济回报就是高技术产品的市场。只有充分大的市场空间才能消化高技术研究开发的巨大投资成本。很显然,中国在这方面具有得非常巨大的优势。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具有吸纳企业研究开发资金的强烈的吸引力,面向中国市场的高技术研究开发投入有可能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因此,中国不仅能够成为制造能力的巨大投资场所,也会成为研究开发活动的巨大投资场所。

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5099亿元,增加值达到37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3%(按不变价计算)和21.8%。高技术产业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达到16.8%,比上年增加了3.9个百分点。1995-2002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保持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势头,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9.5%。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也逐年上升。1995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6.2%,2002年已经接近10%。

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科学进步的产物,而在市场经济制度下,高技术的产业化主要由企业来实现。因为,一般来说,由企业以商业资金实现的高技术产业,可以最有效地保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大、中、小型企业各有优势。鼓励大、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不同的产业价值环节上实现高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可以最有效地实现高技术产业的市场效率,包括正确的项目选择和达到其经济性目标。我国发展高技术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实现高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而是要普遍地提高我国各类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形成企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发展高技术、投资高技术产业的市场竞争秩序,激发开发和运用高技术普遍的积极性,比由政府单纯地进行高技术项目选择意义更大。国家重视高技术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重要的事情并不等于国家就要直接投资,也不等于国家直接进行项目选择。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进行项目选择,承担开发风险,是保证项目选择较高成功率的正確道路。

我国产业的多元化、多技术、多层次性质,使得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路径,一种是“水到渠成”,另一种是“开渠引水”。前者是随着产业自身的发展轨迹,特别是西方先进技术的转移扩散,在我国企业承接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形成中国的高技术产业,一般来说,“水到渠成”是经济性所主导的;后者即“开渠引水”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先进性所主导的,通过高投入的技术开发形成技术源泉,然后将其推广到产业领域。有些高技术项目的开发和产业化,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只有“水到”才能“渠成”,而不能“拔苗助长”。而有些高技术项目的开发和产业化,则必须集中力量“开渠”,才能实现“引水”,否则就可能丧失发展机会。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大多数高技术的开发运用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例如电子、通信产业)是沿着“水到渠成”的道路发展起来的,“拔苗助长”只会导致很大的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也有一些产业(例如,航空航天产业)是通过“开渠引水”的道路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水到渠成”是产业发展引致技术进步的过程,而“开渠引水”则是原创技术的开发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这两条道路对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路径

中国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外开放,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由于中国工业化的高度开放性,从“国际贸易导向”的国际分工方式(即主要通过商品的国际交换实现的国际产业分工),向“国际投资导向”的国际分工方式(即更大程度上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实现的国际产业分工)发展,比较优势的经济实质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根本的经济性质看,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大规模地在中国“采购”劳动、土地等廉价资源,直接享用中国的资源优势,在中国市场展开“世界大战”。由于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机会,中国是跨国公司绝对不可不进入的“战场”,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不到中国“参战”的公司称不上是世界级企业。由于外国企业的大量进入,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中中、中外、外外之间的立体交叉竞争.即中国企业同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竞争、外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竞争,构成了中国制造业市场竞争的独特画面。

外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越来越多地获取中国市场的资源优势,必然可以显著地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市场的全方位开放,特别是投资领域的大幅度开放,“哺育”着全世界的跨国公司,使之成为规模扩张更快、经济实力更大、国际竞争力更强的超级经济实体。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起来,并且力争通过国际合作,逐步提高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实现产业升级。在这样的国际经济条件下,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可以成为我国工业化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和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对于全球化产业,中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战略性合作,使中国企业参与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的全球体系,加速先进技术在中国的扩散。

在利用国际技术资源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特别是通过企业合资合作实现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要避免单纯的技术导向,而更应体现竞争力导向,即要以提高竞争力为技术选择的最主要标准。就产业发展而论,技术水平的高低本身不能作为判断优劣和决定取舍的标准;无论采取什么技术,目的都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为技术而技术,所以,能够解决问题的技术就是可取的技术,而工业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最重要之一就是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至于选择怎样的技术和采取怎样的技术创新路线最有利于我国的产业和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最有发言权的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特别是,现代产业分工的深化,使得各个产业都已高度分解,“传统产业”中也有许多高技术的环节,并分解为含有高技术因素的“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不少一般技术环节,也可以分解出许多一般性技术的“次产业”(例如高技术的电脑产业可以分解出机壳、键盘、鼠标等的生产环节和“次产业”),所以,什么是传统产业,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并无绝对的界限。在各个产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以及产业分解所形成的各个“次产业”中,都有技术创新的空间。产业的高度分解和分工,形成了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的技术基础,鼓励中国企业进入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的全球体系,就有可能进入产业技术进步的巨大创新空间。在这一技术创新空间中,中国企业一定会找到实现技术创新的可行路径,包括引进技术、学习技术、购买技术,以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产业技术来源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一味的技术模仿和长期放弃技术控制,尽管可能获得短期的经济利益,但从长期来看,将丧失技术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核心技术,实际上很难从简单的国际转移中获得。对于这样的战略产业和核心技术,中国必须树立进行自我研发和决心,加大投入,优化技术研发投入的资源有效配置,集聚力量,冲击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形成在这些领域中一定的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对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同样开放市场是遵守WTO规则的总体要求,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的政府对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没有任何利益倾向,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更多地关注本国企业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忽视本国企业发展和利益的政府是不能存在的(因为政府归根到底代表的是本国国民的利益,而不是世界的利益)。而关注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状况,支持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是政府最重要的经济职能之一。即使是在原则上必须维护所有类型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也决不意味着政府对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的关注是同对外国企业完全“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的。更彻底地说,政府对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负有重大责任,一国企业在总体上的技术进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成功与否。但是,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对本国企业的关注包括对本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关注和支持,又决不能变为政府直接参与和包办企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或者在政策上不合理地偏向本国企业,实行歧视性的产业技术政策,以至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秩序,实际上,这同时也将削弱本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使之成为坐享其成的技术“消费者”,而不是技术创新者,最终还是“扶不起的阿斗”,永远没有能力同外国企业进行有力的技术创新竞争。总之,国家如何有效地实行支持民族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措施,既能充分利用对外开放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又能避免或减少外国企业对民族产业技术进步的抑制性影响,以推动民族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强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其中的技术竞争力因素,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

五、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进展和问题

产业技术创新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即一个经济和科学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通常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也较低,所以,产业技术创新的业绩也较差;反之,经济和科学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产业技术能力较强,所以,产业技术创新的业绩也往往较好。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知识创新指数虽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却并不低于甚至在一些方面已经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知识创新综合指数”与中等收入国家基本相当。这表明,在总体上,中国技术创新的表现是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而且,由于大国效应的作用,中国技术创新的实力和潜力明显高于同等发达水平(以人均国民收入为衡量标准)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知识创新的投入和产出都表现出极大的地区不平衡性。少数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知识创新的有些指标(主要是投入性指标)不仅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接近和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例如,北京市的“知识创新经费指数”和“知识创新人员指数”均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一些经济较后进的地区则低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推动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主体是政府。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增强。这不仅表现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R&D支出持续增长,而且表现为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据科技部《2003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提供的资料,2002年,我国R&D经费总额128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5%。1996年以来,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例连续6年保持增长,从1996年的0.60%上升到2002年的1.23%。按可比价格和同口径计算,1996至2002年6年间,我国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达到21.7%,是世界上R&D经费年均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之一。2002年,国内各类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达到78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0%。企业R&D经费支出已占全国的61.2%,比2001年上升0.8个百分点,“十五”以来,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

国家科技部《2003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还表明:目前,全国2/5的科技活动人员集中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投入不断增长,新产品开发取得良好效益。同时,统计资料也表明,随着自主技术创新力量的增强,大中型工业企业引进外部技术的强度在逐步减弱。近年来,由于企业购买国内外技术的支出小于自身R&D经费支出,R&D经费与购买国内外技术支出的比例连年下降,1999年为1:0.88,2000年为1:0.79,2001年为1:0.77,2002年为1:0.74。表明企业不断注重自有技术的开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程度正在逐步减弱。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制度和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产业的技术创新机制有了一定的改善,这突出地表现为,我国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供给弹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只要有市场需求,企业就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和跟进,很快形成生产能力,大规模地向市场供应产品。而且,产品在质量、性能、款式等方面的提升和更新换代,也大大加快。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消极的现象,例如,假冒、侵犯知识产权的等,而且,即使是在合法的技术创新中,模仿的因素也比较多,但是,从总体来看,近20多年来,中国产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毕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当然,从根本上看,技术创新的不足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这突出地表现为,我国企业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少,即使是一些我国的生产能力已经非常巨大的产业,其核心技术也仍然是外国的,所以,我国企业仍然不得不向外国企业支付巨额的技术转让费。特别是在装备制造业中,我国企业的技术劣势更为明显。

导致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原因当然有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因素,但是,我国企业在体制上和战略意识上的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其中,较具普遍性的现象和问题主要是:1.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的产权制度尚不成熟,不稳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中的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管理层,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对企业未来的产权状况都缺乏明确的预期,所以,对是否投入技术创新,特别是需要长期高投入的技术创新,往往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动机。2.中国经济的巨大市场空间,使得企业往往更倾向于进行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以获取近期的经济回报。而对于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创新项目,反而更趋谨慎。特别是当一些产业出现高增长机遇,市场需求快速膨胀时,企业追求扩大生产能力的欲望非常强烈,往往忽视在技术创新上的努力,甚至更倾向于以低技术、低成本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往往以牺牲环保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迅速扩大产量,占领市场空间,获取最大的短期经济收益。3.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过于简单,往往总是在相同的领域中进行同类竞争,缺乏市场细分意识。而且,模仿意识强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差异化超越,而是同类比拼,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使得技术创新活动局限于狭小的空间,激烈的竞争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路线雷同,创新意义不强。4.企业中的合作意识不强,对于需要很多人密切合作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往往缺乏有效的组织合作机制。一些企业中,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企业中,关键的技术创新人才和高层管理人员的企业忠诚度不强,“跳槽”现象和“自立门户”现象频繁发生,往往对企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以及技术资源的长期积累产生消极影响。5.一些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对投资的依赖性过强,使得技术创新活动在更大程度上成为争取投资资金的行为,企业在融资上的热情和资源、精力投入往往高于对技术创新本身的积极性,甚至演变为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上的“圈钱”、“捞钱”的行为,似乎争取到投资资金或者信贷资金本身就是“成功”,常见的表现就是:为股票上市而欢欣鼓舞,为获得贷款而兴高采烈。股票上市(或增资扩股)或者获得贷款成为目的,而技术创新反倒成为说给投资人和信贷机构(银行)听的“故事”。这反过来使得投资人和信贷机构对企业声称的“技术创新”缺乏信任和信心。这就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条件受到破坏,真有技术创新项目需要资金投入时反而得不到及时的资金支持。6.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科技与生产相分离的体制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科研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道路还没有真正畅通。科研和技术创新的长期效益性质,同企业的短期商业利益之间的沟通和衔接,还缺乏体制上的保证。所以,当企业普遍受到短期商业利益的诱惑和竞争压力时,技术创新就会受到挤压。

以上现象和问题的存在,大都具有深刻性和长期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企业、社会、政府共同努力来解决。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正在走向更健康的道路,上述现象和问题的解决具有良好的前景。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石油;勘探技术;创新

1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简介

1.11GIS技术

在石油勘探中GIS技术关键运用在2个方面:一个是空间数据的运用;另一个是石油勘探成果的可视化。在石油勘探的经过中,可以积累很多的图形数据和基础数据,因此运用GIS技术实施对数据的管理和存储,能够为工作人员供应灵活、完整的资料管理的环境。在现实工作中,关键运用Oracle数据库来对石油勘探实施管理和组织。应用服务器(B/S)/浏览器的操作模式,便可以允许用户能够组合直观的HTML界面,而且允许用户开发数据库,对石油勘探所获得的数据实施访问。GIS具备相对强大的空间数据的分析能力,这关键是针对数据的处理来说,因此GIS数据库可以把石油勘探经过中所获得的不一样资料实施对比,进而获得具备意义的数据。对于石油勘探成果的可视化,关键是把基于GIS可视化体系用计算机数据与图形实施结合,并经过网络技术把现实的状况图文并茂的输出,更方便决策。

1.2测井技术

在以前很长的岁月里,因为科技力量的不足,在实施测井时施工人员所应用的数控测井仪器精度不足,对数据的运用也具备局限性,这给测井工作带来难度的同时也影响了测井施工的质量。随着提高的科技水平,现阶段施工中所用设备质量也获得了有效提升,各种测井仪器能够经过图像的方式直观的把地质信表现出来,对数据的正确性和传输能力也有了非常大提升。当井下状况复杂时,更能够经过不一样性能的设备互相配合的形式得到具体正确的井下信息,为施工人员认识井下地质条件供应了优良条件,也使井眼的搜索更为正确。除此以外,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测井设备更因此得到了更好的功能,比如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套管井测井技术、随钻测井技术等,也因为这样节省了测量时间,为测井工作的展开供应更有利条件。

1.3虚拟现实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在石油地质勘探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高人们对勘探目标的辨别能力。这功能可以提高勘探的效率与精度,并使在勘探时发生错误的几率有效地降低。在陈旧的勘探中,通常需要充足的实践对数据实施整理与分析,但是,在虚拟现实技术体系中,只需要几天就能够做好数据的分析工作,可以直观地显现,让数据更容易被人们理解。这种技术还可以对储集层的三层模型实施分析,还有对其实施解决,让工作人员能够更便捷地应用这些数据,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从而让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提高,促进石油勘探的进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分析数据可以更加容易交易,并可以让工作人员发生错误的次数减少,确保石油勘探工作能够正常地运行。

2石油地质勘探的创新路径

2.1多维发展,以提升石油的综合勘探水平。

石油勘探在以后面临愈来愈复杂的世界性难题,例如:山形复杂、薄层、超低孔低渗、黄土塬等作业。从油田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物探技术一直面临着千变万化的挑战。所以,我国石油以二维、三维描述、可视化三维、四维检验为技术路线,拟定了物探研究技术的发展战略。为保证国家能源的安全,在开发二次阶段,地震、测井等工作渐渐完成项目技术一体化,为勘探完成全面服务供应解决方案。

2.2充分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提升石油勘探质量。

随着突飞猛进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三维地震模拟办法与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盆地模拟、含油气体系模拟、油藏模拟和地下成像方面都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同时,由GPS全球卫星定位体系、GIS地理信息体系和地质信息体系构成的3G技术将在数据组织、力学研究、项目设计、生产管理上产生一次新的飞跃。含油气体系是把油气产生、运移、聚集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系统实施运用,从而改变了之前孤立地研究各单一成藏条件的清况,在预测含油气区带与油气藏分布等方面显示出优良的效果,已变成不可或缺的找油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计算机、GPS、GIS、3G等技术,能够完成石油地质勘探的仿真,提升勘探的效率。

2.3经过可膨胀套管技术,以降低勘探成本

对于不能正常钻进的环境像水层、破碎带等,能够应用膨胀管技术,这技术准许钻井管道能够深入到之前不能到达的目的层,把钻井对环境的破坏降低,还可以在管内配置有关仪器对钻井与测井实施数据采集与状态监控。而连续管能够被运用在小井眼钻井与别的恶劣环境中,有效地出来复杂井段的井壁稳定问题,使上部井眼的尺寸与套管层数减少,修复老井被损坏的套管,使钻井成本大大降低了。

3结语

为满足中国社会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还有处理能源紧缺的情况,需要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对于投入成本减少,发现更多石油资源和提升开采效率都具备关键意义。所以国家要加大投入资金,使技术创新加快,为石油勘探水平与油气产量的提升供应支持与保证,从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王健.石油地质勘探策略浅谈[J].化工管理,2014,(35).

[2]乔英伟.探讨石油地质资源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创新分析

一、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的思想要追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AdamSmith)在他的《国富论)中提出了此思想,后来经济学家欧•费雪(IrvingFisher)在《资本的性质和收入》(1906年)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人力资本理论真正兴起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舒尔茨在1960年的一次演说中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就是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的总和。贝克尔其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2)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和健康等形式支出所形成的,其中高等教育的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部分;(3)人力资本投资像其他一切资本一样,可以获得回报,而且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它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4)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经济价值就是对人力资本的贡献。所以,政府应增加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就是用货币、实物资本、商品等资源通过消费、教育学习和医疗保健等形式进行投入的,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并增加人的生产效率和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人力资本投资是用支付当前投资成本及各项费用的方式,以取得未来收益为目标而进行的对人自身知识、技能和更大生产能力的投资行为。

人力资本投资按照其形成的途径主要包括教育投资,在职培训投资,“干中学”投资,医疗、卫生、保健投资四种。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提高人力资本知识和技能存量的主要途径。教育投资又包括家庭教育投资、正规学校教育投资和成人教育投资等。

二、技术创新

对于技术创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内学者比较倾向于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的市场;④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对于技术创新可以从以下角度去理解:第一,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关于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日本钢铁业通过技术创新赢得竞争优势并超越美国钢铁业。另外技术创新并不等同于研发,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技术创新包含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等。第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家是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在知识经济社会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第三,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利润。成功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把最新的科技融入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力的技术构成,其新产品就具有了某种差异性,从而能够使消费者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其产品,这样一来,企业就能够赚取超额的利润。第四,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科技人员是技术的载体,正是因为其研发成果才有可能使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另外科技人员应该既要有科技创新意识又要具有经济意识,研发出来的技术成果如果不能用以打开市场就不会有经济价值,而只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三、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实证研究

1.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1)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教育体制不合理。中国教育投资占GDP比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根据中国2008年统计年鉴在全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布中具有高中文化的只占12.6%,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占6.2%,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2)劳动力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科研投入还仍然不足,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已有了较大的提高,约为1.5%,但也仅及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日本的十四分之一。(3)劳动力流动率低下。(4)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严重失衡。

2.数据的选择及处理

对于自变量人力资本投资,用以下三点来衡量:1)职工工资x1;2)毕业大学生数量x2;3)毕业职业中学学生数量x3。对于因变量技术创新,本文拟用专利申请数量Y1和高技术产业产值Y2共同来作为技术创新的指标。

3.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分析技术创新指标Y1和Y2与职工工资x1,毕业大学生数量x2和毕业职业中学学生数量x3之间的线性关系。

4.实证结果分析

两次结果的样本判定系数R2分别是0.997和0.999,样本判定系数越接近于1,回归超平面拟合越高。0.997和0.999分别说明Y1的变动中有99.7%和Y2的变动中有99.9%可以由三个自变量解释。调整的判定系数R2也分别高达0.995和0.998。复相关系数R表示所有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两次结果的复相关系数均为0.999,说明技术创新与三个自变量x1、x2及x3间的相关程度为99.9%。由此可见,文章中所选用的样本有极高的拟合优度。随后本文以F检验做了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两次多元线性回归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05,F值的大小分别是476.18和1308.00,对应的P值均为0.00,因此P值远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据此说明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显著。超级秘书网

本文选取了2000年—2007年八年的数据做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从所得出的关系式中可见,职工工资和毕业大学生的数量与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毕业职业中学学生数量在某些方面有助于技术创新,但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重视教育投资的质量,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乃至技术进步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莫寰.企业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J].企业经济,2006,(2):65-66.

[2]PaulM.Romer1EndogenousTechnologicalChange[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0,98(5).

[3]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4]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创新投入;实验室产出;产出市场化;面板联立方程模型

一、引言

高科技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促进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实现内涵式发展,从而涌现出一批具有突出核心技术能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意义重大。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有限、市场前景不明朗、技术周期长且所需资金多等原因,往往面临融资难的问题。相对其他融资渠道而言,风险投资在增值服务、资金流动性、契约安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目前学术界已有较多针对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多单向研究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或者创新对企业吸引风险投资的作用,而鲜有将上述两种关系结合起来的研究(lahrandMina,2016)。第二,都仅将创新作为一个阶段来考量。创新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包括将创意思想转变成新的或改良过的产品或者服务,并成功将其进行市场化的整个过程(Baregheh,etal.,2009)。基于此,本文开创性地将技术创新分为三个阶段:创新投入阶段、实验室产出阶段、产出市场化阶段,并尝试分析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三个阶段之间的双向关系。创新投入阶段是实验室产出阶段的基础,没有投入很难有好的产出;实验室产出阶段是产出市场化阶段的基础,没有实验室产出,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市场化;产出市场化阶段是企业创新获得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创新的主要目的。对企业来说,上述三个阶段都非常重要,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但对追逐高额投资回报的风险投资者来说,其有可能会选择在风险相对较低、回报更有保障的市场化阶段介入。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创新前期投入很大,其前景又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技术创新的投入阶段直至实验室产出阶段,都不代表技术创新一定能顺利市场化,换句话说,也就是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因此,理性的风险投资者可能不愿意在技术创新的上游阶段进行投资,而是更愿意选择在下游阶段才开始支持企业。然而,现实是很多企业有很好的技术创新想法,但是在刚开始的投入阶段就缺乏大量的资金。为了不让这些很好的创新想法夭折,同时获得相比在下游阶段才进入的投资者更高的投资回报,有眼光的投资者也可能会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阶段就介入。到底风险投资更愿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上游阶段还是下游阶段,本文基于对深圳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来探讨这一问题。信息技术行业被认为是技术创新的排头兵,是高科技行业的典型代表,也是风险投资机构关注的重点领域。陆国庆(2005)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行业是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都比较高的行业,对信息技术行业的研究很有意义,例如,王雪莉等(2013)、邹彩芬和黄琪(2013)、胡宗义和冯婷(2018)等也重点关注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创新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假说提出

关于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对风险投资的吸引作用,以及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目前大多数文献偏向于研究后者。

(一)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

大部分人都认同获得风险投资会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如Kortum和Lerner(2000)、Baum和Silverman(2004)、龙勇和杨晓燕(2009)、Munari和Toschi(2015)等。当然,这种影响也有可能是企业在寻求风险投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战略:企业为避免自己的创新成果被风险投资者透露给其他企业,而不断申请专利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Arque-Castells,2012)。获得风险投资为什么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呢?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五大方面的原因:一是资金投入。风险投资的进入能够弥补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能对技术创新产生直接的影响。二是非资本增值服务,包括各种咨询建议、参与管理、共享社会网络关系等。风险投资机构除了提供资金支持外,还会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咨询建议,甚至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BaumandSilverman,2004)。与此同时,风险投资机构还通过与企业共享社会网络关系,来帮助企业获得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一些资源条件,如招募核心管理人员、进行市场拓展等。三是信号认证。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能对外界释放一个很好的信号:此企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这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源。四是风险分担。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基于权益投资形式的风险投资机构有更高的积极性和更大的压力来帮助企业分担风险(Amit,etal.,1990)。五是严密监督。在对企业进行投资之后,为防止企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风险投资机构会通过各种形式来对企业进行严密监督,分阶段投资就是其中广泛被采用的方法之一。企业为了获得后续投资,必须向投资机构展示自己的诚意和实力,这就包括技术创新的实力。因此,风险投资机构的严密监督能迫使企业不断创新(HellmannandPuri,2000)。但是也有学者指出,风险投资的获得可能会阻碍企业的技术创新。这主要是因为获得风险投资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主要包括:第一,时间成本。风险投资者过于紧密的监督和参与对企业来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第二,控制成本。风险投资的参与会让企业家损失一定的企业控制权。第三,冲突成本。Bertoni等(2010)提出,风险投资机构和企业之间在战略目标方面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导致两者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出现意见分歧,从而降低企业追求创新的积极性。第四,防止创新思想被窃取售卖的成本。温军和冯根福(2018)指出,风险投资机构存在将企业创新思想或创新资产售卖给其他企业的“攫取”行为,而这种“攫取”行为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二)企业技术创新对风险投资的吸引作用

一是技术创新对风险投资具有吸引作用。技术创新一旦成功,能给风险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HellmannandPuri,2000)。Engel和Keilbach(2007)在对21541个德国新创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相比没有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会更多。而且,这种差异主要是在获得风险投资之前,而不是在获得风险投资之后,证实了企业技术创新对风险投资的吸引作用。Hellmann和Puri(2000)在对149个硅谷企业进行研究之后发现,相对于模仿型企业,第一个将新产品/新服务引入市场的创新型企业更容易获得风险投资。同时,风险投资的进入会缩短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将产品市场化的时间。尤其是在首轮融资中,企业的专利申请与授权对吸引风险投资、获得更多的投资金额作用明显(Hoenen,etal.,2014;徐向阳等,2018);但随着风险投资者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在第二轮投资中,专利对风险投资资金的获得不再具有影响作用(Hoenen,etal.,2014)。而且,相较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信号作用更为明显(徐向阳等,2018)。二是技术创新对风险投资吸引作用有限。陈晋等(2016)将专利的信号作用区分为“增值作用”与“风险作用”①,其认为对风险投资者来说这两种信号作用都存在;风险投资者会依靠不同的风险情境做出解读。Hoenig和Henkel(2015)虽赞同专利、企业联盟以及团队经历都能帮助新创企业吸引风险投资,但在对187个欧美风险投资者进行深入调查之后,其发现风险投资者主要将企业的研究联盟以及一定的团队经历作为反映创业企业潜在技术质量的信号,而专利则通常是发挥知识产权的功能,并非反映技术质量的信号。

(三)关于“技术创新在前”还是“风险投资获得在前”的研究

“技术创新在前”主要强调风险投资的“筛选作用”,即风险投资具有很强的甄选功能,能够筛选出那些具有高投资回报前景的企业。因此,这些企业未来的良好表现主要是来源于风险投资在投资之前的甄别能力,而非其投资之后的指导作用。“风险投资获得在前”主要强调风险投资的“价值增值作用”,即风险投资会指导企业,通过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获得其他必要资源等服务帮助企业获得良好发展。也就是说,这一观点认为企业未来的良好表现来源于风险投资在进入之后的指导作用,而非投资之前的甄别能力。风险投资到底是发挥筛选作用,还是价值增值作用?这是学术界普遍认为难以做出判断的一个问题。Baum和Silverman(2004)指出,如果风险投资主要发挥“筛选作用”,则吸引风险投资的企业特征因素也会显著促进企业未来的绩效表现;而如果风险投资主要发挥“价值增值作用”,则这些特征因素不会促进企业的未来绩效,甚至还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他们进一步认为,企业吸引风险投资的信号特征主要包括以企业合作为代表的社会资本、以专利为代表的智力资本和以管理团队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在对加拿大生物技术企业进行分析之后,他们发现风险投资赖以甄别企业的技术特征以及企业合作伙伴的数量也显著提升了企业未来的绩效;但是,同样也是风险投资考量企业投资价值的管理团队特征却对企业未来绩效没有促进作用。所以,他们的结论是:风险投资具有以上两种作用。风险投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专业的“筛选作用”,同时对企业的人力资本方面具有指导作用。Bertoni等(2011)对意大利538个新创高科企业进行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进入能显著促进企业的发展,主要发挥的是价值增值作用,而其筛选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四)简要述评与本文的研究假说

1.简要述评第一,上述研究大都用专利来衡量创新。但是,专利在衡量企业创新方面具有先天不足: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申请专利。制造企业的创新更容易申请专利,而服务企业的创新较难申请专利;相反,服务企业更加偏向于申请商标来保护自己的创新。其次,专利申请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时甚至比企业进行技术的更新换代时间还要久,所以企业有时没有足够的动力申请专利。再次,专利申请虽然能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但或多或少也会泄露一些企业创新成果(EngelandKeilbach,2007)。同时,创新是一个包含多个层面和多个阶段的复杂活动,不仅包括创新产品的出现,也包括上游的创新投入和创意思想的形成,以及下游创新产品的市场转化和产业化(Baregheh,etal.,2009)。专利主要与企业创新的实验室成果相关,却无法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市场化阶段。正如邵传林、刘源(2017)所指出的,目前大多数研究衡量创新的指标都比较单一和笼统,不够系统和全面,不能表明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到底体现在哪个方面,是投入方面、产出方面还是成果转化方面。风险投资对三个阶段的影响模式、路径可能存在差异,所以有必要讨论风险投资与三个阶段的关系,而非笼统讨论风险投资与创新的关系。本文将创新分为三个阶段:创新投入、实验室产出、产出市场化,并分别用研发投入、专利、商标来进行衡量。研发投入和专利反映了企业创新的上游部分,现有文献证实风险投资与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虽然结论还存在不一致,如Bertoni等(2010)、Munari和Toschi(2015)、Arque-Castells(2012)的研究。商标的申请通常与企业新产品或者新服务的出现紧密相关(Rujas,1999;Mendonca,etal.,2004)。而且,与专利相比,商标与新产品的市场化关系更密切(Mendonca,etal.,2004)。因此,研发投入、专利、商标三者相互补充,更能完整体现创新涉及的不同方面,研究风险投资与创新各个阶段的关系都非常重要,有助于深入了解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不同方面之间的关系。第二,不管是关于风险投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抑或是企业技术创新吸引风险投资的研究,还是到底谁在前的研究,已有文献都主要是关注单向的影响或吸引作用(LahrandMina,2016)。2.风险投资与企业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产出就谈不上产出的商业化。为帮助企业顺利实施技术创新,获得技术创新市场化带来的高额投资回报,风险投资者应关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而且,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是在还看不到太多市场应用前景的投入阶段更加艰难,需要更多的各种前期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人员投入、设备投入等,为了不让好的创新想法过早夭折,失去获得高回报的机会,风险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在早期阶段就开始从资金、资源等各方面支持企业创新。虽然技术创新具有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报风险高的特点,但一方面,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高风险将带来高收益;另一方面,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分阶段投资的方式来规避技术创新失败的高风险。因此,追求高额投资回报的风险投资可能会选择在技术创新的早期阶段进入。但同时,风险投资者也可能不愿意与企业共担风险,只想在企业技术创新已相对比较成熟的基础上,再投资进入企业。风险投资者必须对自己的投资者负责,而他们的投资者更愿意选择已有相对成熟技术、风险更低的企业,而非仅有实验室产出、变现能力未知的企业(HellmannandPuri,2000)。风险投资的目的是通过帮助企业获得创新带来的经济价值;而上游阶段的创新只是基础,下游阶段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市场化才是获得经济价值的直接来源。因此,有理由相信,风险投资更愿意在创新的下游阶段投资企业。另外,风险投资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一问题在企业创新早期更加突出。随着企业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关于创新的信息越来越多,这有利于风险投资者评估创新质量和投资风险。因此,为了防止企业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风险投资者更愿意在信息相对较多的下游阶段投资进入。3.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互影响以往文献大都只讨论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单向关系,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更有可能存在双向的相互影响:一方面,风险投资筛选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进行投资,即企业的技术创新对风险投资具有吸引作用;另一方面,风险投资的获得又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无法完全割裂开来,有必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考虑。这里,本文不考虑创新三个阶段之间的交叉影响关系,仅集中于讨论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讨论,本文提出如下假说。H1a: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三个阶段之间均相互影响。H1b:风险投资更愿意支持处于技术创新下游阶段的企业。

三、模型设计与变量数据

(一)模型构建

为避免因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因果关系而导致估计结果出现偏误的问题,本文借鉴Lahr和Mina(2016)的思想,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首先,获得风险投资可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而且企业自身的一些条件,如成立年限、是否上市以及所处地区也会影响其技术创新水平。企业成立年限越长,积累的社会资源越多,越有利于技术创新;上市公司被要求披露创新情况,会带来创新信息泄露的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所处地区不同,自然资源、金融环境、市场竞争状况、高素质人才等的差异性都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此外,企业所处地区总体研发投入水平越高,说明当地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越高,这对企业自身的创新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所以我们期望当地总体研发投入水平越高,企业技术创新也相应越强。同样,风险投资的进入不仅受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也会受到企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成立年限、是否上市以及所处地区。苟燕楠和董静(2013)发现,越是在企业发展早期阶段进入的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越积极。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降低了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影响风险投资的进入。不同地区金融环境现状也会对风险投资带来影响。此外,创业板的成立也可能会影响企业风险投资的获得。创业板的建立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退出渠道。基于此,本文建立如下联立方程模型:INit=α0+α1VCit+α2FirmAgeit+α3IPOit+α4Placeit+α5P_RDSpendit+εit(1)VCit=β0+β1INit+β2Ageit+β3IPOit+β4Placeit+β5Boardit+μit(2)其中,IN指企业技术创新;VC代表风险投资,FirmAge为企业的年龄,IPO衡量企业是否上市,Place为企业所处地区,P_RDSpend代表企业所在地区的整体研发水平,Board则衡量创业板是否成立。下标i和t分别表示企业和年份。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7年12月31日前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的175家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数据进行研究,包括52家中小板上市企业和123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由于数据主要是依据企业名称来进行搜索,而企业名称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数据搜集之前,先通过企业官网和全国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名称变更信息,获得了各企业曾用过的所有企业名称信息。模型中的IN包括三个阶段:创新投入、实验室产出和产出市场化,分别用ln_RDSpend、ln_Patent、ln_Trademark来衡量。主要变量定义和数据来源如表1所示。样本中个别企业个别年份的风险投资金额数据缺失,本文采用样本企业风险投资金额的中位数对其进行填充。因各地区研发投入P_RDSpend数据只有1999年以及2001-2017年的信息,未能找到2000年各地区的研发投入数据,而企业研发投入RDSpend只有2007-2016年的数据,所以本文将风险投资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的研究样本时间维度设定为2007-2016年,而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后两个阶段之间关系的研究样本时间维度设定为2001-2017年。175家样本企业中,共有123家获得过至少一轮风险投资,145家申请过至少一个专利,168家申请过至少一个商标。申请专利的145家企业中,有接近70%的企业(101家)获得了风险投资,剩余30%的企业(44家)没有获得风险投资;申请商标的168家企业中,也有近70%的企业(117家)获得风险投资,剩余30%的企业(51家)没有获得风险投资。获得风险投资的123家企业中,超过80%的企业(101家)申请了专利,仅有不到20%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超过95%的企业(117家)申请了商标,仅有不到5%的企业没有申请商标。这些都说明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中下游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当然,更准确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由表2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见,不同企业研发投入金额、专利申请数量、商标申请数量以及风险投资获得数额都存在巨大差异。从创新投入来看,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均值为7860万元,最小值为74.28万元,而最大值达到近186000万元。关于创新产出,样本企业平均每年申请6.928个专利,各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波动较大,幅度从0-702。关于创新的市场化,企业之间也同样存在很大差异,有些企业没有申请过商标,而有的企业年申请的商标数量高达745个。同创新数据类似,企业获得风险投资金额差距巨大,从0-907.84百万美元不等。本文也考虑了一些控制变量,如不同省(直辖市)每年的研发投入,这一数据在不同省(直辖市)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最小值为3.2亿元,而最大值达到2343.6亿元。

四、实证回归结果

(一)主检验

根据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规则可知,式(1)和式(2)都是恰好识别,因此,整个联立方程模型是可以估计的。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来估计联立方程组。虽然对面板数据可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但因本文包含不随时间变化的自变量Placeit,因此,选择随机效应2SLS模型(RE2SLS)。对于随机效应模型,本文采用误差成分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具体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列(1)(3)(5)ln_Investment系数可见,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阶段(ln_RDSpend)、产出阶段(ln_Patent)和市场化阶段(ln_Trademark)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表3列(2)(4)(6)结果显示,有着较高研发投入、较多创新产出、较多市场化产品的企业,更能得到风险投资资金的青睐。H1a得到证实。进一步比较表3列(1)(3)(5)变量ln_Investment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93、0.909、2.379)可以发现,相对创新投入和实验室产出,风险投资对创新产品市场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这与风险投资追求高额回报的投资动机一致。就创新三个阶段对风险投资的吸引作用而言,创新的实验室产出对风险投资的吸引作用不如创新产品市场化的作用那么大。H1b得到证实,风险投资更愿意支持处于技术创新下游阶段的企业。事实上,很多专利确实止步于实验室产出阶段,并未进行市场化,未给企业创造经济价值,这对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吸引作用非常有限。从其他变量可以看出:企业是否公开上市(IPO)对企业三个阶段的创新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却对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企业所在区域研发投入能显著带来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但对企业的商标申请没有显著影响。

(二)稳健性检验

1.改变创新变量衡量方法为了解上述研究结论是否稳健,本文采取改变变量衡量方法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用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RDSpendratio)代替研发投入的自然对数值来衡量企业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将专利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ln_Invention,一类是外观设计专利数量ln_Design),代替所有专利申请总数来衡量企业实验室产出;用商标应用范围数量(tm_category)代替商标申请数量来衡量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应用范围。商标应用范围指的是企业在申请商标时必须指定的应用范围,总的范围包括45类(张卫东和张春香,2016)。具体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第一,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与风险投资获得金额之间显著负相关,与表3中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和风险投资获得金额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刚好相反。这可能主要是因为企业不能把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都用于研发投入,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比如人力资源、营销等的协调发展。企业只有各方面资源都平衡发展,未来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所以,企业营业收入中用于研发投入的比例越高,越不利于它获得更多的风险投资。同样,为保护自己的利益,风险投资者在投资之后,不会让企业过多地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而忽略其他同样重要方面的建设。因此,风险投资的获得越多,企业研发投入比例越低。第二,企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能显著促进企业风险投资金额的获得;同样,风险投资金额越大,越能促进申请更多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但外观设计专利与风险投资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这与徐向阳等(2018)的研究结论一致。可能主要是因为相比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更能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质量。第三,商标应用范围与风险投资之间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第四,比较表4中列(3)和列(7)ln_Investment的系数可知,风险投资对企业商标应用范围的积极影响远远大于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与主回归结果一致。2.分区域探讨企业风险投资获得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企业活动是企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风险投资的获得以及技术创新的发展除了跟企业内部因素相关,还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的企业,其所受到的外部创新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政府资源环境、技术资源环境等都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相较非东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更为发达,在技术创新和风险投资资源整合方面也更具优势。为此,本文将企业所处地区分为东部地区和非东部地区。本文样本企业分布于东部地区7个省(区、市)、非东部地区11个省(区、市)。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PanelA结果可知:对于东部地区的企业来说,风险投资金额与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的产品市场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而风险投资与企业实验室产出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这一结论更加证实了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品市场化的重视。从表5PanelB结果可知:对于非东部地区企业来说,风险投资与企业三个阶段的技术创新之间均无显著关系。这一方面可能与非东部地区较落后的各类环境相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较小的缘故。3.区分企业不同规模企业的规模不同,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和期望可能不一样;企业技术创新对风险投资资金的需求也可能存在差异。企业员工人数是企业规模的衡量标准之一,本文企业样本员工人数平均值为2282人。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大中小微型企业的划分(国统字[2011]75号),信息传输业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的为大型企业,小于2000人的为中小型企业。所以,本文将样本企业按员工人数分为两类:员工人数小于2000人的规模较小企业和超过2000人的规模较大企业。具体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风险投资的获得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而与创新的实验室产出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化有利于风险投资的获得,但是风险投资的获得对企业创新产品市场化没有显著影响作用。这一方面再次证实了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双向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再次说明创新产品市场化对企业获得风险投资非常重要。对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风险投资的获得对其三个阶段的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风险投资在考虑是否投资时,主要考察企业的研发投入。

五、研究结论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5篇

【摘要】根据研究认为区域技术自主创新须以优势产业为基础。对此,本文以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及高薪技术产业为例,对不同优势产业的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的思路,即具全国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模式:自主创新为主、模仿创为辅;地方区域范围内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为辅。

【关键词】优势产业技术创新比较

1导言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很多领域都缺乏核心技术,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要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外,我国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应的技术创新呈现差异。而如何有效地实现本地区的技术自主创新,关系到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地域差距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众多学者对技术自主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朱春奎(2006)对上海科教兴市的人才、科研机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科技部与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合作项目《中国西部区域自主创新战略研究》,通过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基本状况进行调研和概括,总结出不同区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种有效做法。但是,根据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对此,有些学者把区域技术自主创新与其优势产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胡春力(2006)、陈芳平(2007)、石亚碧(2007)、Paci(1997)等,周元等(2006)认为对不同区域、不同形式、不同产业的自主创新应分类指导。然而,优势产业存在层次性,如是国际性的还是区域性,这些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前,很多地区把很多产业均作为优势产业,没有进行划分,使之缺乏支持的重点和层次性,对于经济的科学发展不利。基于此,本文首先以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及高薪技术产业为例,对不同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进行比较,然后探讨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的模式。

2重庆市优势产业确定与划分

在2001年,余鲁提出了重庆市需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1)第一产业:①优质、高产、稳产的粮食作物种植业;②高品质肉畜、家禽养殖业;③优质水果、经济作物。

(2)第二产业:①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摩托车等)制造业;②电力生产供应业;③黑色金属冶压业;④新型医药工业;⑤新型建材业;⑥电子业;⑦粮油等食品加工业(重点是绿色食品);⑧建筑业。

(3)第三产业:①交通、通讯产业;②信息咨询业;③房地产业;④旅游业。

文婷(2006)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机械制造工业、医药业、化工工业、冶金工业、烟草加工业电子信息工业等6个产业是重庆市的优势产业。

另外,重庆市政府也确定了一些优势产业,如汽车、天然气、铝、农产品等产业。但是这些优势产业处在什么地位,是具有国际优势、国内优势,还是西部区域优势、还是重庆市范围内的优势?没有清晰地划分,不利于技术自主创新。因此,我们首先采用区位“比较优势”指标来判断重庆市的优势产业。

以“区位优势”为评价指标,对LQ>1的初步确定为优势产业。通过利用国家统计局和重庆市统计局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确定了重庆市12个优势产业,并按LQ的大小对相对优势产业排序,如表1。然后,对这12个相对优势的产业与国际、国内其它省份的产业比较发现:重庆市没有国际层次的优势产业,只有汽车摩托车产业具有全国层次的优势,而其他相对优势的产业(如表1中的前10相对优势产业)只具有西南地区或重庆市区域层次的优势。

3不同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与模式差异

根据前面的分析,重庆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汽车摩托车产业)属于全国层次的优势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技术、仪器仪表控制等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产业优势不明显。从创新的过程看,虽然有些产品的技术创新过程有些差异,但是重庆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产品的基本创新过程基本类似,典型过程是:市场调查、技术预研、技术开发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试制、试用、技术改进、小批生产、规模生产等九个阶段。同样,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技术创新的典型过程是:市场调查、技术跟踪、产品定义、软、硬件开发、联调、测试、中试、试用和推广等九个阶段。对此,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两者的技术过程创新对比分析,总结出技术创新的共同特点与差异。

3.1创新过程差异

两者在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流程都包含创新发起(市场调查)、产品创新和创新扩散(推广)等阶段(活动),创新的发起与产品创新部分地融合在一起,而产品创新与创新的扩散不同程度地融合。

对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艺创新在产品技术创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新技术产业虽然也有工艺创新活动,但其重要性较之产品创新要低得多;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一般是模块化的,其中的各个模块是以不同批量生产的。因此,其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中试阶段,其工艺创新是在中试阶段中进行的。而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也同样有中试阶段。

3.2产品创新差异

企业内部研发部门是产品创新的主要部门,也是产品创新的主要技术来源,外部信息也直接反馈到研发部门中去。对于交通运输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产品包含了许多外购设备,因此这些设备的供应商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则很少来自供应商。

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把创新的人力、资金和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产品创新活动中,研发部门是主要的创新部门。而对于交通运输制造业,除了研发部门是技术创新的主要部门外,从事调试和测试的部门也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3工艺创新差异

工艺创新只对两类产业都存在,其中生产部门是工艺创新的主要部门,也是技术和信息的主要来源。高新技术产业在中试阶段消耗了较多的人力、资金和时间,而交通运输制造业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工艺创新。

3.4创新扩散差异

对于交通设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部门是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实施部门。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质量、测试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扩散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5创新资源差异

科技人员、资金、企业声誉、外部关系网等是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资源。无论是交通设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与设备都是重要的创新资源。其中交通设备制造业,设备是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因为该产业的技术非常成熟,要对产品进行技术开发,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必须由相应的加工设备支持。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重要资源是人才,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是软件与硬件的设计与配合,对于硬件则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软件的开发是很难从市场获得的,必须由相应的软件开发人员完成。

4不同层次的优势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