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营销相关论文

网络营销相关论文

网络营销相关论文

网络营销相关论文范文第1篇

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使用相关的数字技术改变营销观念,实现营销目标。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传统企业的认可。服装企业被这种新兴的网络技术影响的尤为明显。网络营销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相比其它营销方式表现出便捷、高效的特点。消费者也能通过网络与企业互相沟通,企业对渠道的控制能力加强了,这样减少了很多传统营销渠道中的矛盾。论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服装网络营销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展望。

【关键词】

网络营销;服装营销;营销策略;营销管理

0 引言

我国的网络营销起步阶段较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在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现状,研究了一些关于网络营销用户特点、网络营销含义、网络营销现状、消费者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如今服装的网络销售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在转变传统服装市场的理念,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首先,服装网络销售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更强,省去店铺租赁、购买、装修等费用,从而节约企业更多不少销售成本来让利消费者。最终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直接的共赢。其次,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选择服装需求。服装网络市场的庞大,让消费者有了足够多的选择权,使消费者选择不受局限。再次,服装网络市场具有无限延伸性和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制性。这是服装传统模式怎么都不可能达到的。现分别就国内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做综述如下:

1 国内研究进展

在 2002 年,冯英健在《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第 1 版)中,对网络营销的定义进行了研究。指出网络营销是利用互联网为平台,创建网络环境进行网络经营,为企业实现总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在网络上实施各种营销策略的活动,这一定义也是目前被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引用最多的定义。本书提出了新观点和新思想,阐述了许多传统营销中也适用于网络营销的一些方法。本书中第一次揭示了网络营销的实质和职能,同时也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来进行阐述,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此后,多次被选为高等院校的网络营销教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2002 年,黎志成、刘枚莲通过对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并且对网络和传统营销模式下,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

在 2003 年,姚国章指出国内的众多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缺乏认识,面对新形势下的网络营销现状,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做到经常维护更新网站的设计,同时也欠缺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对这两方面有待提高。提高企业经营者对开展网络营销的认识,是目前我国开展网络营销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样,要不断培养网络营销人才、网络技术人才,为开展网络营销做好人才储备。

2007年,李莉在《论我国网络营销的策略》中对于网站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顾客服务策略指出,并针对每个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2009 年,夏榕在《对我国网络营销策略的分析与探讨》中指出,在战略角度上发展我国的网络营销,使企业能够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应把握时机,迅速占领网络市场。孔祥梅(2008)认为: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市场发展飞速发展,网上消费以及网络一些未知因素等透漏出了网络市场的不可限量的潜力,并在服装网络市场优势与在服装网络市场上的问题解决方法上做出了重要分析,很明确的阐释了网络市场营销的巨大挖掘潜力。肖洁2008认为:在我国服装行业,网络营销,只要量力而行,以客户关系为中心,以服装品牌为引导,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结合,在提高客户的满意与信任度上基础上,就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杜庄网络营销得以长久的发展。王姝画(2009)认为:服装企业在选择有效营销渠道模式的时候,信息技术对于提高渠道管理效能有很大帮助。2009 年,《论我国网络营销策略》王浩曾指出,网络营销要让企业易于掌握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反馈,就要建立评价系统,以获得消费者满意度的第一手信息。2010 年,王卫在《浅析我国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中指出,目前我国的网络营销中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物流服务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售后服务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制定的网络营销策略,一定要使其适合我国实际的国情,也要符合企业内部自身情况。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消费者受到传统服装营销的影响,网络营销的在线试衣系统不完善,而针对网络营销特点虚拟性的情况,消费者因为无法直接接触到实物,无法感知服装的质地等,以及服装是否能与自己肤色、气质等搭配符合等问题,导致了一部分人网上购买服装的抗拒,从而也成为了制约网络发展的一个很大因素。

2013年朱磊认为物流配送也影响着服装网络营销的发展水平,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的同时,物流配送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流配送业从物流配送企业价格不统一,消费者对于本身价格低于配送价格的不满意,到现在多种物流配送企业满足根据不用服装的特性,例如到服装的抗皱性,抗压程度,服装版型不变特性等来制定配送方案的种种因素影响着网络营销的发展水平,我们现在仍需为了实现共赢的状态下,为了营造一个健全的物流系统而不断努力。

2 国外研究进展

网络营销在国外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都要比国内起步早,特别是美国的研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成果也已经形成了体系。互联网的普及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学者们认识到,网络营销更加追求消费者为中心,也比传统营销更具个性和便捷性。

营销理论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中,从50年代消费品营销,60年代的产业营销到70年代的非赢利及社会营销、80年代的服务及关系营销以及90年代的整合营销的不断进步与改变着。60年代的霍华德的传统理论被麦卡锡做了更好的修饰之后,提出了“目标市场”理论,定义为市场营销的基本组合是4PS:产品(Pru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促销(Promotion).80年代以来,市场学理论权威科特勒在当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情况下,又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的理论,即在传统的4Ps 的基础上加上两个P: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直到90年代广告学专家舒尔茨等人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Inter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理论在各国广为流行,我们从IMC更好的诠释了以消费者资料库为中心作为运作基础,即 4C 理论,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Consumer needs),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方便消费者购买的渠道(Convenience),与消费者的融洽沟通(Communication)。所谓 “营销”是指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用以在自身或者客户之间创造价值转移(或交换)的一系列活动;“传播”或者沟通,就是指思想传递以及不同个体之间或组织与个体之间建立共识的过程。将这两个概念综合加以认识,“营销传播”,就是指在一个品牌的营销组合中,通过建立与特定品牌的客户或者用户之间的共识而达成价值交换的所有要素的总和。 在某种意义上,营销传播间接的体现了品牌的特征,可以很的应用在与消费者作为交流的用途上,传统的营销传播特点是把营销信息作为单方面的传达,随着网络市场的扩大,垄断的制造商和渠道商,逐渐把权力给予了消费者共享,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网络做出自己的选择。这种市场格局改变中,单方面控制权的已经由原来的单向线性逐渐的转化为了双向的沟通,新的营销体制中,完全颠覆了过去的封闭性的线性营销模式,由开发商的单方面创造,到现在以消费者为中心,发现需求,进行开发,再传达给消费者的状态下,获得反馈,如今的市场中,新媒体作为极强的媒介,促进了企业与消费者的双方面的进步。

1990 年,罗伯特・劳特伯恩提出了 4CS 网络营销组合,是在 4PS 基础上提出的新理论。早在 1996 年,在斯坦福大学教授WardManson 的《网络营销原理》中,介绍了网络营销的基本原理、框架,阐述了网络改变了营销的模式,带来了新的变革。

2001 年,《一对一网络营销》一书中,cliffAllen 介绍了“一对一网络营销”概念,策略以及实施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年,菲利普・科特勒在他所著的《营销管理》中,对网络营销也进行了探讨。书中谈到网络营销将会逐步取代地点营销,而成为 21 世纪最重要的营销方式。2001 年,“数字化企业”在《数字化企业》一书中由斯莱沃斯提出了这个概念,这也是学术界首次提出这个概念。他在书中指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企业也因此改变了战略选择,拓宽了选择的范围。数字化技术使企业的战略差异化和独特性得以体现,使企业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数字化企业不只是有一个规模大的网站,一批在互联网环境下工作的员工,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利用数字技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为公司员工和客户设计的价值理念,探索和创造利润的新方法,实现战略差别化的目标。2004 年,朱迪・施特劳斯在《网络营销》(第3 版)中介绍了在因特网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阐述了网络营销的营销环境和技术杠杆,分析了所面临的道德和法律,也对网络营销的市场细分定位战略、差异化与定位战略,产品的价格、分销渠道、客户关系以及网络营销管理都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指出网络技术的提高也增进了现有营销效率,改变了消费模式,使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得到满足。

由于网络营销只是属于企业营销战略的一部分,因此网络营销不能脱离实际营销环境独立存在,只能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去更好的诠释传统理论以及扩大传统理论新的应用范畴。

3 结论

伴随着在线交易的爆炸式发展,虽然网络营销的诸多问题和缺陷,与网络营销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于实践,限制着网络营销的发展同时,如何对于现在诸多不完善的实践方法和传统营销理论结合,形成属于适合当今的一个完整、系统性的网络营销策略,是本文研究重点之一。同时,中小服装企业若想在当今的经济体制下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跟随趋势让网络营销为之服务,带来利润。本文通过网络营销与实践方法整理,希望企业充分细分观察市场,打造出独具自身特色的网络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特伦斯・A・辛普.《整合营销沟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4.

[2]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梅清豪译.《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 12 版:600.

[3]舒而茨,凯齐.《全球整合营销传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6.

[4]王剑锋,肖桂莲.营销网络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及其建设[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2 期,55-57;

[5]夏黎.基于网络环境的服装营销策略创新[J].现代商业. 2011(11).

[6]郑夙夙.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服装品牌传播策略[J].上海商业. 2011(07).

[7]Watts D J,Strogatz S H.Collective dynamics of‘small-world’s networks [J].Nature,1998,393(4):440-442;

[8]高海波.服装市场网络化营销方案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09).

[9]Bolton,RuthN.,Lemon,KatherineN.,Verhoef,PeterC..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Customer Asset Management:A Framework and Propositionsfor Furture Research[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4 32(3):271~292.

网络营销相关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网络营销;传统营销

1 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1.1 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直复营销理论、网络关系营销论和网络整合营销理论。

直复营销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引人注目的一个概念。美国直复营销协会对其所下的定义是:“一种为了在任何地方产生可度量的反应和(或)达成交易所使用的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体的相互作用的市场营销体系。”

网络关系营销主要包括两个基本点:首先,在宏观上认识到市场营销会对范围很广的一系列领域产生影响;在微观上,认识到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不断变化。

网络整合营销理论可以这样理解:网络营销首先要求把消费者整合到整个营销过程中来,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开始整个营销过程。

1.2 网络营销的特点:(1) 交互性。网络是一个双向沟通的媒体,对于每一个上网者都是平等的。(2) 个性化。顾客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在多种备选产品中挑选,甚至还可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去。(3) 低成本。网络营销采用的是因特网,只要是数字化的信息均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并且这种传递延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从根本上降低了营销的成本。(4) 高度竞争。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这使得企业通过信息不对称性牟取高价的企图变得越发不可能。同时,企业间的差别越来越小,提供同类商品或服务的商家增多,消费者可以比较挑选出最佳的。

2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与整合

2.1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1)消费群体不同。网络营销的顾客大多数是年轻人,有能力借助信息网络搜集有关的信息,而老年人等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率还比较低。(2)市场形态不同。传统的市场都是实物市场,而在网络环境下,市场形态发生很大的变化,最典型的就是虚拟市场的形成。(3)竞争状态不同。传统营销是在现实空间中厂商进行面对面的竞争,游戏规则就像是 “大鱼吃小鱼” ,而网络营销则是通过网络虚拟空间进入到企业、家庭等现实空间,游戏规则像是“快鱼吃慢鱼” 。

2.2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依靠传统的营销手段,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越来越难。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但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网络营销不能满足非网络用户的需求;其次,并非所有产品都适合在网络进行营销,比如食品等;再次,目前我国的物流水平不高,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网购急用的物品。网络营销的劣势恰是传统营销的优势所在,所以它们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必须相互整合才能更好的发展。

3 网络营销影响因素

3.1 技术与基础设施对网络营销的制约:(1) 配送渠道问题。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营销活动仅仅实现了网上沟通,还需要通过特定的渠道将顾客所购商品送达其手中。(2) 电子支付体系滞后问题。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电子支付还是网络营销活动的重要瓶颈,许多网络客户仍然是网上订购、网下支付。(3) 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制约问题。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与网络营销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因为缺乏先进、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企业在生产、库存、客户管理等许多环节就缺少相应的信息支持与资源共享。

3.2 有关法规对网络营销的制约:从目前我国网络营销的角度看,市场准入、安全认证、用户隐私权等等的网络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3.3 社会文化环境对网络营销的制约: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是一种软约束,我国影响网络营销的社会文化因素有:

(1) 消费者对网络营销的认知问题。根深蒂固的传统消费思想加上当前网络营销发展中存在安全、支付、配送等诸多问题,造成上网人数多而参与网络营销活动的人少。(2) 人们对网络营销的认知问题。我国部分企业认识到发展网络营销是谋求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有些企业仍处于观望等待之中。有一些企业虽然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但没有及时更新相关信息,访问率很低,有的甚至成为空壳网页。(3) 现行的商业文化与信用体系问题。在市场机制尚未健全、法规体系尚不完整的今天,市场上充斥着欺诈、假冒伪劣等丑行,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也严重影响了合法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热情。(4) 网络营销的人才制约问题。自网络营销引入中国以来,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就一直在进行着。

4 网络营销常见推广方法

4.1 SEO:搜索引擎优化是中小企业最常见的一种推广方式之一, 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的排名来提高网站的最大程度曝光率,从而提升网站的流量,来实现互联网的销售。

4.2 PPC:点击付费广告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很大一部分采用了这种按照实际点击来付费的广告形式,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最核心客户的点击,常规网站比较常见的有百度、谷歌等等。

4.3 博客营销:博客营销最主要的目的是对公司以及产品信息进行一个有效的传递,博客推广不在多而在精。

4.4 B2B 平台推广:B2B 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很直接的对产品实现传递和销售,典型的 B2B 平台有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等等。

当然了,网站推广方法还有很多,但是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用于自己所服务的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只要选对方法,坚持下去,就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结论:当然,企业可用的网络营销手段还很多,比如在新闻组中信息,提供免费邮件等。要满足网络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必须适时开展网络营销,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信息和服务。网络营销是互联网时代企业融入知识经济的基本管理工具和思维方法,传统企业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营销,整合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及时改变市场营销策略,找到最有利于企业成长发展的营销之路,才能免遭时代淘汰。

展望未来,网络营销在我国企业实施的前景是十分可喜的。这是由于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开展网络营销的好处,并积极投身于企业网站的建设,这为发展网络营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昊民《营销策划》,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

[2]姜旭平《商务与网络营销》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1 月

网络营销相关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搜索引擎;旅游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27

1引言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是指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对网民的搜索指令进行系统挖掘,并对信息进行相关性处理后最终为网民展示的系统。截至2015年6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5.36亿,使用率为803%。随着当今网民数量的日益增长,搜索引擎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越发广泛,旅游政府通过主题网站、社交媒体网站等搜索引擎相关旅游信息,提高自身知名度,促进游客数量的增长;旅游企业通过自身网站的营销推广来提升其在游客搜索关键词排名中的地位;游客通过利用搜索引擎进行相关资讯的搜索,确定其旅游路线。本文在此网络背景下,通过整合国内外学者在旅游方面对搜索引擎的研究,丰富旅游网络营销方面的认知,并期望能够在实践层面上为我国各大旅游地提供营销参考。

2搜索引擎研究内容分类

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游客使用搜索引擎的相关研究,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从网站质量、检索效率、游客搜索与体验、网络口碑、营销对策五个方面对相关论文进行整理,将那些零散、杂乱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化。

2.1搜索引擎网站质量

1973年兰开斯特(Lancaster)提出评价搜索引擎性能的6个标准:涵盖范围、查全率、查准率、响应时间、用户方便和输出格式。雷雪冰(2006)对e龙旅行网早期在搜索引擎上的投资进行分析,指出其网站不集中、关键词太局限的缺陷,最终从网络品牌搜索、搜索引擎优化、关键词的选择、目标用户行为分析等监督提出建议;莫云峰(2009)从目前的搜索引擎优化规则出发,利用分析搜索引擎的定量算法,从网站功能、内容、结构、布局等关键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为网站开发提供策略;徐蓉艳(2013)以杭州某度假酒店网站为例,从网站结构、页面、内容等要素提出搜索引擎优化营销建议。

2.2搜索引擎检索效率

Harter(2011)等指出:信息检索系统和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是有不同层次的,因此评估也要分不同层次进行。由于目前搜索引擎大都提供免费服务,因而对用户而言,时间和质量是衡量搜索引擎检索效率的主要指标,此外,费用一收益评价往往只能由搜索引擎开发商完成,研究人员很难进行这方面。Allan Cheng Chieh Lu,Dogan Gursoy(2015)通过开发一个概念模型,论证消费者的在线旅游信息混乱的前因后果,得出消费者由于所获取的信息太多/太相似并且太模棱两可时,导致了消费者体验过量/相似性和模糊性的混乱。闫兵(2007)通过探讨国内目前搜索引擎盈利模式体系,从搜索引擎主要盈利模式角度出发,从第三代搜索引擎、介入其他服务平台、企业本土化运营三大角度提出其看法建议;徐晓乐(2009)通过构建营销效果评价体系,对“中国点击”网站营销效果进行测量,从用户、网站、效果跟踪、付费营销四方面提出营销优化策略。

2.3游客搜索与体验

Nassab Reza,Hamnett Nathan(2010)调查了公众对接受整形外科手术的公众意见,并指出网站的在线搜索页面上存在明显的对潜在患者信息的缺乏问题,提出有必要提高公众意识和教育关于医疗旅游中的固有思考;何小丽(2007)肯定了用户体验在搜索引擎营销中的核心地位,并指出损害用户体验会给企业营销带来不良后果,然后提出用数据分析和监控优化来提升企业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搜索引擎营销方式;郑春香(2009)以旅游供需角度出发,探究搜索引擎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何种影响;柴海燕(2011)以网络口碑传播为出发点,通过测量旅游者在搜索引擎上的搜索行为,得出社会网络媒体被游客浏览点击占比最大;赵媛(2012)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旅游者在网站搜索中的决策行为,从降低游客感知风险、增强游客体验、多渠道网络营销方式角度提出自身建议;陈怡(2014)通过对搜索引擎营销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用户网上搜索行为,最终构建搜索引擎营决策模型;刘雪婷(2014)以浙江省赴台旅游游客为研究对象,用百度指数、调查问卷利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研究互联网信息对省内国内游客网络行为影响、时空引导作用。

2.4网络口碑检索

Ying-Chuan Wang(2015)通过研究网络口碑对旅游者旅游意图的影响,指出美食旅游网络口碑形象对游客的意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游客认为社交网络要比网络口碑更具有可靠性。Cheng-Hao Chen, Bang Nguyen等(2015)探讨网络口碑对游客决策过程的影响作用,从人种学角度,在决策阶段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和探讨影响网络口碑变化的因素。柴海燕(2011)以网络口碑传播为出发点,得出社会网络媒体被游客浏览点击占比最大的结论。郭莎莎(2008)指出web2.0营销模式与旅游业融合应用下其主要口碑营销模式为博客营销与RSS营销,并指出博客营销是WEB2.0营销最典型的口碑代表,以此提出基于门户网站、企业自建、第三方、个人的四类企业网络营销博客平台。

2.5搜索引擎营销建议

Greg Kerr,Clifford Lewis,Lois Burgess(2012)定义了吹牛的权利,讨论了其相关的旅游业,并提出了一个概念模型,通过模型提出目的地营销人员如何利用吹牛权利去提高自身知名度从而增加访问量;刘明达(2006)从电子商务与人才、口碑营销、软营销角度提出搜索引擎营销的建议;崔师远(2009)以垂直搜索引擎营销为研究重点,以搜驴垂直搜索引擎为代表,探讨“搜驴模式”的旅行社网络营销对策;刘聪(2013)从旅行社网络广告投放、搜索引擎体系、E-mail营销三大角度分析旅行社营销策略研究;崔丽敏(2013)通过构建世园会客流量预测与预警模型,为景区工作人员预防突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持;向俊松(2013)通过测量四川省世界遗产景区网络营销效果得分,从信息的角度提出策略。孙伟宇(2014)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统计各省市网络关注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演变,为工业旅游提出建议;王芳(2015)我国5A级景区为关键词,利用中心度、密度、扩散指数、结构洞四项指标对我国5A景区网络关注度进行空间分析,从省份、地带、主题、相关配套设施四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3搜索引擎营销面临的机遇与未来

目前国外的搜索引擎营销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国内的研究也主要是围绕企业搜索引擎营销策略进行研究。从现有的学术期刊中真正对搜索引擎营销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或是在某些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内容非常少见。而且将搜索引擎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研究方向也主要是集中于旅游流、游客量及行为研究、旅游网站三大方面。而未来的营销主体是游客,如何系统的从游客角度对搜索引擎的网站质量、搜索效率、内容完整性以及更新性等影响游客信息搜寻评判的种种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也是未来搜索引擎营销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Allan Cheng Chieh Lu, Dogan Gursoy.A conceptual model of consumers’ online tourism confu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5,27(6):13201342.

网络营销相关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结构洞理论来分析营销网络的外部效应,由于结构洞在营销网络中起到了“搭桥”的作用,营销网络通过结构洞产生了外部效应。文章进一步从自益性结构洞和共益性结构洞两个角度分别进行探讨,研究各类结构洞对营销网络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结构洞 营销网络 外部性

结构洞与营销网络的“搭桥”

结构洞理论是Burt于1992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在社会网络中某些组织或者个体与其他组织或者个体之间发生直接关系,但其他组织与个体之间存在间断关系或者不存在直接关系的现象,从整个网络结构来看,有些组织或个体之间存在关系中断,好像网络中出现了洞穴,被形象地称之为“结构洞”(胡登峰、王丽萍、王巍,2010)。在营销网络中,供应商与各个消费者之间往往存在联系,而各个消费者之间则会产生关系间断,从而形成了结构洞营销网络。具体的结构洞与网络营销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如果不存在A这样的节点,则B与C必然是独立封闭的个体,影响了网络营销的流动性,进而无法形成营销网络的外部性效应。A节点是节点B与节点C连接的桥梁,而桥梁是否应当建立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B与C两个的个体信息资源应具有非重复性,降低两者之间的多余关系;另一方面,两者之间是否建立受信息资源异质性的影响,应将企业的一级资源和二级资源分离,将资源集中到一级资源并科学进行维护。

类似供应商和A这样的节点存在信息优势。供应商具有客户的网络信息,进而在竞争市场中建立资源优势。在营销网络中,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被结构洞所隔离,导致自身陷入结构洞中,致使供应商获得讨价还价的资本和信息资源渠道。

营销网络中的“洞穴”导致企业之间没有或者很少进行信息或资源的交流,导致这一社会网络中个体之间的关系较为稀疏,缺乏完善的联结关系。由于结构洞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通过组织或个体进行重构的。结构洞理论思想表明任何企业的信息资源的不断获取都依赖于所开拓的机构网络,通过改变营销网络职工的网络结构,建立结构洞来实现,进而使得企业在营销网络中赢得竞争优势。一个富有结构洞的营销网络,会促进某些组织或个体为了获得资源优势而进行联结,从而重构营销网络,为企业带来新的信息或资源,最终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

供应商为了维护自身的信息优势,绝不会轻易让消费者联系起来,通过结构洞的两端节点来获取新的业务,降低了结构上的限制,促使消费者成为中介,寻求新的发展,这就是所谓营销网络中的“搭桥”。供应商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消费者之间的连接,还包括这些节之外的连接,进而达到价值创造和增值活动。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A与B之间的搭桥必然带来一定的成本,即建立关系的搭桥费用。消费者A和消费者B都是供应商寻求新客户的中介,消费者A与消费者B可通过供应商进行连接,这种填补结构洞的行为就是“搭桥”。

营销网络的外部效应

(一)资源互补与网络结构优化效应

通过营销网络中个体之间的搭桥行为而产生了资源互补效应,而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网络结构不断优化和完善,构成了良好的营销网络。一方面,营销个体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改善自己在营销网络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营销个体可通过其他个体的牵线搭桥来构造“结构洞”,加快自身的价值链重构,提升自身的产业效率。通过资源互动,不断拓宽网络节点,有效地追踪消费个体动向,进而通过产品差异化的外部效应来扩展市场,降低营销个体的竞争压力,优化营销网络结构。信息资源的互补优化了网络结构,而网络结构的完善也促进了资源互补,资源互补与网络结构优化共同提升了组织或个体的竞争优势,进而增强了整个营销网络的外部效应。

(二)市场势力控制的外部效应

市场势力控制的外部效应是指通过营销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产生营销组织中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时效性,促使营销个体的市场势力超过了单个个体的市场权利。市场势力控制的外部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营销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网络,对外表现为整个营销网络的流动性和竞争性,形成了快速的有效的价值链增值过程,提升了营销个体对市场的相应能力,强化了营销网络中个体企业对市场的影响;二是营销个体克服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的利用资源优势,在有效时间内调整理想的产品和服务,重构价值链升值活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或价值链的一致性都有利于提高营销网络的市场势力,还给其他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外部性。无论是营销网络中各个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还是企业的市场控制或者价值提升能力都有所提升,这些都是市场势力控制的外部效应。

(三)知识扩散和技术创新的外部效应

营销网络中结构洞现象的出现,促使两个独立的个体进行“搭桥”,促使营销行为形成一个良好的营销网络。众所周知,营销网络组织是大于单个行为者总和的“存储器”,促使营销网络产业链中的知识扩散,而营销网络中各个独立的个体对利润的追逐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营销网络中技术创新过程就是寻求和捕捉隐藏在某个企业中的知识优势和资源优势,并将其推广并转化为可使用的知识,通过营销创新表现在市场中。在营销网络中,合理的搭桥行为有助于企业形成一致的产业预期,决定了整个网络的营销行为(汪国华,2006)。很多企业成功的进行网络化投资,重构了自身在营销网络中的位置,消除了其他企业或者“结构洞”的影响,为企业创作了更多的创新价值。企业的网络化创新行为也给其他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外部性,促进营销网络中各个企业的共同发展。

在营销网络的外部效应中,资源优势互补是外部效应的直接表现,而市场势力控制则是深层的外部效应,仅当营销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市场势力控制的外部性效应。知识扩散和技术创新也是营销网络中外部效应的重要表现,影响着企业的竞争优势。

营销网络中供应商与新老客户之间的结构洞分析

结构洞是建立新老客户直接关系的桥梁,目前主要存在自益性结构洞和共益性结构洞。营销网络中供应商与新老客户结构洞的区别主要在于是主动建立结构洞,还是被动建立结构洞。新老客户之间意愿主动建立结构洞的模式称为自益性结构洞,而被动建立结构洞则是共益性结构洞,具体的结构洞分类图如图2所示。

(一)自益性结构洞在营销网络中的应用

自益性结构洞两端之间能直接发生关系但未发生关系,而结构洞的占据者存在信息获取和信息控制优势。如图2中的左图所示,B与C之间能够直接建立结构洞,有利于促进信息资源的流动。营销网络中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类似,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关系。假定A是供应商,B是老客户,C是新客户;且新客户与老客户之间存在自益性结构洞,那么供应商则具有信息资源优势,是结构洞的占据者,可以同时与新客户与老客户建立关系,并使信息资源得以流动,来实现自身在营销网络中的目的。

类似A这样的占据者在处理与其他影响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式,考虑的往往是如何获取资源来发展自身,为了自身的利益尽可能地阻止那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往来,如供应商A尽可能地阻止新客户C与老客户B进行来往,从新老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获取控制优势,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根据自益性结构洞的特点,供应商A在发展营销网络时,要寻找那些彼此联系很少或没有联系的利益相关者,获取他们之间的异质性资源。并在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自益性结构洞,是自身在结构洞中处于占据者的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两边的个体处于“孤立”状态,供应商A可以操作各个客户的一些资源,促使其向自身有利的一方流动,获取更多的资源优势和控制优势,这样供应商在营销网络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供应商的营销能力也将越来越强。

(二)共益性结构洞在营销网络中的应用

共益性结构洞两端之间不能直接发生关系或发生关系的成本代价过高,而结构洞的占据者是为了促进结构主体更好地交流,进而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如图2中的右图所示,B`与C`之间能通过图中点划线的关系来建立结构洞,减少结构洞两侧个体之间的不对称性。从图2中的右图可以看出,结构洞的拥有者A`实际上充当一个桥梁的作用,通过A`可以实现B`与C`的联系,促使结构洞两端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同时拥有者也可以获取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了该营销网络的运作效率。这样,结构洞中所以的个体都将成为共同利益的受益者,这种结构洞具有共同的利益,合作关系是共益性结构洞获取信息资源最多的模式,也是营销网络职中最有效的关系模式。由于成本高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之间无法直接发生联系,于是营销网络的发展为了某些利益不得不采取建立共益性结构洞来促进信息资源的流动。

假定A`是人力资源部门,B`是设计部门,C`是生产部门;设计部门的思想是如何获取顾客的好评,而生产部门则考虑如何有效地生产产品,两者之间可能产生冲突,但是人力资源则是考虑整体的资源和成本,无法促使设计部门与生产部门进行交流,如果这些部门能够进行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将有利于建立致使人力资源部门A`与设计部门B`与生产部门C`之间存在共益性结构洞(王海花、谢富纪,2012)。

营销网络中企业在处理与其他企业合作关系的利益相关时,关键在于引导信息资源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理流动,促使每个利益相关者都能获得资源优势,降低合作主导关系中企业资源的不对称问题,促使企业之间能够充分地合作。共益性结构洞的现象表明企业之间不能直接进行联系或者付出的成本过高,导致企业建立结构洞难度加大。但由于不直接联系将阻碍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导致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孤立,不利于营销网络的扩大和发展。

结论

本文根据结构洞理论对营销网络的外部效应进行分析,产生了不同类型结构洞在营销网络中的地位及作用,同时解释了结构洞在网络营销中的“搭桥”行为。探讨营销网络主动建立和被动建立结构洞的情况,分析了营销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内在关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营销网络中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结构洞理论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合作思路,多维度、复杂结构的营销网络需要将企业放置于整个市场中进行系统分析,理清个体在营销网络职工的层次和地位。此外,企业还需要灵活运用信息资源,快速掌握营销网络中的结构重构现状,获取适合当前环境特征及变化趋势的信息,增加营销网络中结构洞的外部效应。

参考文献:

1.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胡登峰,王丽萍,王巍.集群剩余模型及集群剩余的效应分析—基于“结构洞”理论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11)

网络营销相关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客户关系管理是当代企业在市场上竞技的法宝,网络营销是传统营销在营销手段上的一种创新。客户关系管理与网络营销有着共同的营销、销售和客户服务功能模块,在管理与经营、手段与方式上存在关键集,如何把网络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进行系统整合,实施网络客户关系营销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条件下有关营销管理的两大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是把客户作为一种企业资源,侧重于客户与企业联系、接触及其关系的管理。网络营销作为企业整体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虽然存在着共同的功能性模块,但在实践中,绝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对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的整合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探讨网络信息环境下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的整合及其客户关系管理下的网络营销模式。

一、CRM——企业新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战略

当前社会,对客户和客户关系的管理不仅仅是服务行业关注的焦点,也是其他行业在激烈市场上竞技的法宝,客户关系管理即CRM的作用日益凸显。CRM是正在兴起的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管理机制和企业经营战略。客户被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之中,正在促成一种全新的营销观念形成。它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捷和周到的优质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从而确保了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的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

积极主动地寻求、加强和管理客户关系被认为是可以形成或能够带来更大利润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机制。开发、获得和保留客户关系必须成为全球化企业优先考虑的问题,在很多情形下,高质量的客户关系是企业唯一重要的竞争优势。

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考察,CRM源于市场营销理论;从解决方案的角度考察,CRM是将市场营销的科学管理理念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集成在软件系统上。客户关系管理涉及到三个基本的商业流程,即营销自动化、销售过程自动化和客户服务,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对相关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相关工作流程进行重组,以达到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提高客户利润贡献度的目的。CRM的本质和核心是以“顾客份额”为中心,通过与客户互动沟通及定制化与客户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为客户创造价值。

正在流行的很多新的营销概念,如一对一营销、数据库营销等,实际上都可以纳入CRM营销的范畴。营销的一对一和个性化的特性是CRM的重要要素,CRM始终根据不同的客户、不同的行业特点和企业的发展特色,为企业量身定做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一个出众的CRM源于其很好地整合了同客户相关的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组织定位客户,保留给员工很大的空间来满足客户的要求;二是关于客户关系的信息,包括同客户相关数据的质量和为了在整个公司共享数据的系统的质量;三是朝着建立良好客户关系的目标,通过动机、规则、组织结构来构造企业联盟。

CRM意味着将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与客户相关的资料和数据集成在同一个系统里,让所有与客户接触的第一线人员或渠道(市场营销人员、销售人员、服务人员以及网站)都能够得到必要的授权,可以实时地输入、共享、查询、处理和更新这些资料。对过去十分随意的前台工作(市场营销、销售与服务)导入流程管理的概念,让每一类客户的需求都触发一连串规范的内部流程,使其得到快速而妥善的处理,并且通过规范的流程,让服务同一个客户的营销、销售、服务与管理人员能够紧密协作,从而大幅度增加销售业绩、提高客户满意度。

实施CRM,如何对待企业的客户将成为一切的根本。实施CRM,必须与企业的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相吻合,使以服务客户为核心的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保证从上到下的主管、员工都能将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实施CRM,公司的上层不但要明白、清楚地认识CRM,还要将它系统化、制度化、具体化,必须说服营销人员改变过去的工作习惯,也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调整或优化。

二、客户关系管理与网络营销的交集

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传统营销理论基础之上、贯穿于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信息收集到开展以网上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阶段,其实质是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功能,通过信息的交互式流动,在虚拟市场中实现交易。论文毕业论文

网络营销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两个方面,一是一种迄今最为先进、直接的传输通路,用户与商家之间可藉以建立一种最直接的关系。一是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营销,它必须适应该空间的开放、自由、交互等特征,并解决怎样在这个空前广阔的世界中找到并满足有需求的“网络新人类”。认识到网络营销的这两层意思,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营销的优势,这也是商家在网络时代确保不败的前提。

狭义地讲,客户关系管理就是借助营销、销售、服务即客户与企业主要的接触点所产生的活动及其关系的管理。随着全球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网络社会变革,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服务工具。在这个基础上网络营销便逐渐发挥着其强大的作用,成为现代企业走入新世纪的营销策略。网络营销以其特有的便捷、经济、高速与交互等优势而迅猛发展,越来越成为企业与客户接触的主要通道。

客户关系管理与网络营销都集合了当今最新的信息技术,包括因特网、多媒体技术、数据库、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呼叫中心等等。CRM下的企业营销涉及多种渠道,如电话销售、电视营销、直接邮寄、E-mail和Web等方式,而E-mail和Web正好也是网络营销的重要工具。客户关系管理与网络营销都强调互动、定制化、一对一和个性化营销,更重要的是两者都强调建立和维持与客户的长期关系,这实际上是在全球信息化和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下营销理念的发展。

当人们进入网络经济时代,所谓大众营销的战略已经没落,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直接营销、数据库营销、关系营销等营销概念都在这个“互动年代”重新改写规则。为客户提供个性定制化的“一对一营销”成为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掌握客户信息、积累企业智慧、建立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以“一对一营销”为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也正成为领导全球经济潮流的力量。无论是新经济的代表,如戴尔电脑、Amazon,还是传统企业UPS、宝洁、雅芳,都以巨资引入客户关系管理,重新设计产品、重建组织流程,使之成为创新企业价值的核心。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一对一营销策略,锁定客户忠诚度并提高利润,从而为整个经济环境带来根本性的变革。

三、客户关系管理下的网络营销模式

由于客户信息自身的特点以及企业对其认识不足,目前许多企业对客户信息尤其是网络客户信息的使用较为混乱,没有统一的方法和高效的管理策略。CRM建立在多个营销战役交叉的基础上,在客户与企业联系的营销、销售、客户服务的主要领域,能够对客户的活动及其信息做出及时、统一的反应,并能通过这些接触加深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市场营销迅速从传统的营销方式转向Web和E-mail等,这些基于Web的营销活动给潜在客户更好的客户体验。网络营销的繁荣使网络逐渐成为客户与企业联系的主渠道,为更好地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网络营销与CRM的有机整合也必将成为一种新的选择。只有网络营销策略与CRM的业务模型同步,才能确保客户体验的一致性,

否则相互独立的两种系统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并产生互不协调的结果,从而使客户感到失望。

在全面竞争的时代,客户可以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加,产品在进入同质化竞争以后,迫使网络营销也开始朝着以客户为核心的客户关系营销的方向发展,要求企业维护与上游、下游的“交流”及其关系,实施“客户关系营销”。

电话、传真、E-mail、Web这些相互独立的客户交互接触点常常给客户一个关于企业的不完整的印象。这种脱节的运作不仅使客户不满意,也会影响到企业对现有客户资料的把握。由于不完整的客户背景资料,互不相关的客户接触点妨碍了企业获得客户带来的最大利益。“客户关系营销”解决方案能否在提供标准报告的同时又提供既定量又定性的即时分析,对及时、准确的商业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网络营销中,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将客户资源、销售、市场、客服、决策集成为一体,将原本疏于管理、各自为战的销售、市场、售前和售后服务与业务统筹起来,既能规范营销行为,了解新、老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资源的整体价值,也可以跟踪订单,帮助企业有序地监控订单的执行过程,同时也有助于避免销售隔阂,帮助企业调整营销策略。一个精彩的“客户关系营销”系统应该是客户和企业双赢的情形,最终用户可以获得增值服务,企业也因为准确、全面、及时、统一的客户信息和决策而全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英键: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志刚: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闫鸿雁: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