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农业建设

现代农业建设

现代农业建设

现代农业建设范文第1篇

现代农业具有科学化、机械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劳动生产率等特征

人类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般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是人类农业的初期阶段,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人类使用石器、棍棒等简单工具,有目的地种植和养殖以获得食物。原始农业的贡献是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但是,原始农业的技术和产量十分落后,刀耕火种,靠天吃饭。

传统农业是人类农业发展的一个很长的阶段,大约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迄今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体上仍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最基本的特征是技术停滞,农民以世代相传的直接经验为技术基础。由于技术停滞,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极限,但是生产率很低,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均衡。传统农业是“有效而贫穷的”。

现代农业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大体上是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现代农业的。现代农业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第一,科学化,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组织管理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自然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第二,机械化,现代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并向自动化迈进。第三,市场化,现代农业是市场经济,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空前发达。第四,专业化,现代农业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农业生产形成了地区分工、生产环节分工和生产工序分工。第五,社会化,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延伸,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量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活动由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来完成,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第六,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农业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农外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大大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第七,环境优良化,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方式根本改变,城乡差别明显缩小或消逝。

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是什么关系?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具体说,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所谓“化”就是过程。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运作和推进这个过程。具体说,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农民发展农业。可见,本质上,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现代农业是一致的,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现代化是目标,建设现代农业旨在实现这个目标。农业现代化应当怎样标识?由于没有一套国际和国内公认的农业现代化标准,我国各地都在探索建立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力图既符合国际一般规范,又能反映本国和本地区的特色。例如1999年广东省制定了《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指导广东全省建设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规定的那些方面或内容,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如果把达到农业现代化目标理解为终极任务,那么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工作重点,构成建设现代农业的当前任务。这是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区别。根据2006年中央1号文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描绘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如何理解?

首先,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蓝图中,生产发展是首位和基础。没有生产发展,就没有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

现代农业建设范文第2篇

1.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十龙企业带动战略”,扶持茶叶、花木、蔬菜、香榧、油茶、竹笋、长毛兔等十大农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市财政安排100万元,对当年实际设备投资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按实际投资额的2%左右予以贴息;凡被新认定为部级、省级农业(林业)龙头企业的,分别奖励30万元、10万元。鼓励园林绿化企业提档升级,凡当年新晋升到一级资质的,每家企业补助20万元;新晋升到二级资质的,每家企业补助10万元。

2.扶优扶强农业主导产业。市财政安排200万元,重点扶持茶叶、花木两大产业。对当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茶叶、花木相关基地、大户、企业、市场,按当年生产经营所上缴税费(除增值税外)的地方留成部分予以补助,上缴税费超出确定补助额度的,由市林业局按比例返还。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其中150万元用于茶叶、香榧等产业的集群品牌建设和*省十大名茶的评比;100万元用于老茶园无性系良种化改造、香榧示范基地建设;50万元用于新建茶叶集聚小区、青叶市场和补助集聚小区电价。

市财政安排30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其中100万元用于兴林富民示范基地。基地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以奖代补的办法。

市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农业主导产业块状发展和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的提质升档。

鼓励发展设施栽培农业,市财政安排50万元对新发展连片钢管大棚蔬菜每亩给予3000元左右的补助。

3.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市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管。凡被认定为部级无公害农产品、部级绿色食品的,分别奖励8000元、2万元;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奖励1万元;通过省级和部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的,分别奖励5000元、1万元,上述奖励同一企业系列产品(基地)只能享受一次。凡被省、*市评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现代畜牧生态养殖小区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3万元。凡被省、*市评为动物防疫建设示范乡镇的,分别奖励3万元和2万元。鼓励茶叶企业参加QS认证,凡通过认证的,每家补助3万元。鼓励到市外开设“越乡龙井”专卖店,每新设一家符合建设标准的给予1-3万元的补助,具体建设及补助标准由市林业局制订并实施。

4.加大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市财政安排120万元用于农产品的推介推销。主要是用于举办*农产品上海等地展示会,参加省、*市等各级农产品展示展销和营销推介、品牌宣传及市场拓展。其中参加国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每次补助2万元,在境外开设农产品专卖店,每家补助2万元,新注册境外农产品商标,每个补助3万元(以国外证照为准);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到省会以上城市开设农产品专卖店、配货中心,每新设一家补助5000元(以当地营业执照为准)。鼓励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运销农产品,对当年销售额名列全市前十位的每位给予1万元的奖励。

市财政安排90万元专门用于市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设,具体由供销社负责。

5.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销售社员生产和初加工农产品及合作社销售非社员农产品不超过合作社社员自产农产品总额部分,视同农户自产自销。凡被省评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的,奖励3万元。

6.加强农业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市财政安排20万元,用于农业信息网络和“农民信箱”工作。市财政安排50万元,用于农技大师及农技人员的科研、推广与农业基地的技术辅导。

7.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市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农民的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8.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市财政安排180万元,用于山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其中50万元用于东部山体覆绿;60万元用于实施退耕还林、阔叶林发展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资金全部实行项目化管理;30万元用于森林资源宣传、保护以及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10万元用于古树名木保护;30万元用于省、市级兴林富民、生态绿化示范村镇的创建和竹林低改、花木珍稀树种培育、水果新品种推广等补助。对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在省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按省要求安排配套补助金。

现代农业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农业现代化;农业;教育

20世纪中期以来,以现代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指导的农业科技革命,使传统的资源农业得以高速发展。近50年来,生物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带来了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作指导,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做支撑,更需要具备现代化农业意识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来实施。科技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时代的发展对农业,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发展农业教育,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

1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应用于教育的必然性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1]。现代教育技术最早形成并应用于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美国),早期称视听教育。20世纪30年代,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开始应用,并有一特殊的名称:电化教育。这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它综合应用了现代电子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哲学、语言学、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学科。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总量迅猛增长,引起了全球范围的“知识大爆炸”,每10年所出现的发明和发现,比以往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人类知识翻一番的时间和知识老化周期日渐缩短,这就对学习者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必需提高学习能力,扩大学习容量,缩短掌握知识的过程;二是必需不断的学习,离开学校后还需继续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更新所学知识,这就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把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现实。从幻灯、无声电影、唱片、无线电广播、电视、磁带录音机,到近年来闭路电视、电子计算机及多媒体与网络通讯技术设备的出现。这些技术和设备无不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它们和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渐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从产生之日起,现代教育技术就始终在提高着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使教学可以通过现代教育媒体进行,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同时也使教育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使在职教育和培训得以蓬勃发展,教育普及程度大大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成为可能。

2现代教育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2.1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农业生产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生态条件能满足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农业经济繁荣,人口适度增长。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施现代化农业,发展现代化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所谓现代化农业,是指当代具最先进生产力,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最强竞争力,对自然灾害具最大抵御力,人口、资源、经济协调关系中具最优的持续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2]。

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传统农业的重要特征是农业技术的长期停滞,经济增长依赖土地资源和劳动的不断投入。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22%的农业大国,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但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极其严峻的现实是:人口负荷过重,农业资源短缺且利用率低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从长远看,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以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丰收。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农业经济的繁荣与稳定,都有赖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尤为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去实施。然而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主体,占全国总人口72.6%的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却比较低,2005年4月,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监测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农村文盲率仍高达10.7%,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5%。这种智力型知识型人才比例偏低的状况直接导致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不易被接纳、吸收和应用;另外农村的农业技术人员缺乏,也是阻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据报道,我国农村平均每万人中的技术人员不足7人,约占全国农业人口的0.06%,低于美国的0.24%和日本的0.28%[3],远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并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潜力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2.2现代教育技术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2.2.1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农业学校教育的发展,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大为提高。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加大知识的传输量及传输速度,以图、文、声并用的形式把人类积累的知识再现,具有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趣味等优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提高教学效率及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创造了条件。其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与信息的传递不再局限于以口语和教课书为主的班级授课制,而是出现了由电影与录像媒体、广播及卫星电视媒体、计算机网络传输媒体等构成的地面、空中、线路这样的立体化信息传输网,学习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从而促进了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使教育规模大得以扩大。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农业教育中的应用培养了一大批掌握实用技术、具有现代农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人员。

现代农业建设范文第4篇

一、建设现代化农业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

1.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成分。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作业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农产品品质提高,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2.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过程将产生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效应。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过程。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化过程。从各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看,尽管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都要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推陈出新的新陈代谢过程。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农业机械化投资会引致知识的积累,农业机械投入与知识积累形成一种有形投入与内生增长相结合的复合物,又将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技术进步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效益,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

3.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措施。

二、建设现代化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实现业农业产业化的首要条件是农业机械化。农业要实行产业化,向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方向发展,就必须逐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就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在农作物产出的诸多环节中,农业机械化都发挥出了先进生产力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良越来越重视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农业产业化又为结构调整增添了新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必须以农业机械化装备和技术为依托,将农作物产出的各个环节联结。建立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基地。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有着必然的要求。

2.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促使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和建设和谐农村,建立学科学、用科学、学技术、用技术的良好氛围。农业机械化是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人口素质与修养、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连接城乡互动的桥梁与纽带,在农村科学发展观又具体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农民健康、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以及实现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共同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逐步向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迈进。

3.实现节约型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农村节约型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农业用耕地、能源、水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的综合节约等方面。发展节约型农业,农业机械化是关键。农业机械化的广泛使用,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就会大幅度地减少人力和畜力的使用,就会实现农业的节地、节能和节水。提高利用率,从而推动节约型农业发展。

4.实现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是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是强大的物质支撑。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要提高种养业的产出率的比重。农业机械化将为此提供技术和保障。农业机械化能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无法规模完成的农艺技术得以顺利实施:实现机械化作业的规模性、、规范性保障农业的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机械化的高效性保障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代农业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大省;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化;组织化

作者简介:张振江(1967-),男,河南宝丰人,经济学硕士,平顶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 1;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4-0114-04 收稿日期:2009-05-16

一、河南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

1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不断改善。在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从2000年至2007年,全省常用耕地总量由6875.3千公顷增加到7201.3千公顷,增长了4.7%,达到197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农用机械总动力8718.7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4955.84千公顷、旱涝保收田面积3962千公顷、化肥使用量569.68万吨、农村用电量223.43亿千瓦时、农药施用量11.8万吨、农膜使用量12.66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50.8%、4.9%、7.3%、35.4%、68.6%、23.6%、37.8%(河南省统计局,2008);近一半的村通自来水,所有的行政村和大部分自然村通了汽车和电话。

2 农业主要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经过几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河南省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农用机械数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从2000年到2007年,河南省农用机械总动力、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辆等主要农业机械数量分别增长了50.8%、125.7%、246.5%、63.0%;2007年,全省机耕面积6058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4.4%)、机播面积6564千公顷(占播种面积的46,6%)、机收面积5419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8.5%),分别较2000年增长8%、41.2%、27.5%(河南省统计局,2008)。

3 农业生产集约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继续加强。在耕地数量多年来基本稳定不变的情况下,农用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以及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农村用电量、农用柴油等农用物资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粮食总产量自1998年首次超过400亿公斤之后,连续多年稳中有升,2004年~2008年连续5年实现丰产,2005年、2006年、2007年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458.2亿公斤、511.2亿公斤、524.5亿公斤(河南省统计局,2008),粮食保障能力增强。

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产、公司+农场等多种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得到快速发展。这些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把比较大的集团公司、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服务组织和分散的农户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水平,也使得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大大加强。

4 农民从业结构继续优化,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增加。从2000年到2007年,在乡村全部就业人员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从3559万下降到2910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从75.5%下降到60.4%;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从1153万增加到1905万,增长了65.2%,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也由24.5%上升到39.6%(河南省统计局,2008)。

5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2元,同比实际增长18.1%,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农民收入构成呈现新的特点,农产品生产等家庭经营性收入虽仍是主要来源,但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转移性收入稳定增加;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50%下降到2007年的38%(河南省统计局,2008),表明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其消费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二、河南省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现代农业基础仍不牢固。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异常突出,农田水利化、化学化等也处于较低水平。2007年全省耕地面积792.61万公顷,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仅0.12公顷,只相当于美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的1/239(2004年美国人均28.7公顷)、英国、法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的1/67(2004年人均6~10公顷)。同时,耕地质量的退化、严重的水土流失、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等所引起的土地资源浪费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河南省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海水,2008)。此外,河南省目前还有5600万亩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52%,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抵御灾害能力弱,导致农业生产波动很大,对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近几年,虽然全省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使用总量不断增长,但地均使用量却仍处于较低水平。2007年河南省平均每公顷耕地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施用量分别为791千克、17.4千克、16.2千克、121.6千克,而德国在1936年按100%有效成分计算的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即达到87.5千克。日本在1990年每公顷水稻生产上投入的肥料费、农药费和农机费即分别达到了8.98万元、7.53万元和42.83万元(宣杏云等,1998)。

尽管近年来河南省农田水利建设取得较大成就,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仍比较滞后,防涝抗旱能力仍然不高。从2000年到2007年,全省水库数由2396座减少到2336座,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从1221.6千公顷增加到1647.7千公顷,仅增加了426.1千公顷;2007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4956千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的68.8%,尚有31.2%的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旱涝保收田面积3962千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9.98%。河南省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仍然面临较大挑战。

2 农业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落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人数绝对增加和劳动力转移的迟滞,使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加剧,加之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流转进展十分缓慢,致使河南省目前的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传统的、原始的小农小本耕作经营。河南省的农户数量从2000年的1972万户增加到2007年的2033万户,户均常用耕地面积仅0.35公顷,而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则为177公顷(2004年)(高海水,2008)。从创造的价值看,1999年河南平均每个劳动力年创造农业产值889美元,美国为48104美元,相差54倍(陈文强,2004)。这种以高成本低效率的

“超小型”农户经济为主体的小农经营,不仅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大大限制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而且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严重“瓶颈”――农业专业化程度偏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规模作业也受到阻碍。同时,农户小规模粮食生产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不仅弱化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努力。而且这种“小规模”和“剩余劳动”还排斥现代技术的“过密化”(关付新,2006),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和普及。

河南省通过产业化,组织并引导了561万户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7.6%)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轨道,但从总体上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中(高海水,2008),全省尚有2/3以上农户游离于农业产业化组织之外。即便是处于产业化组织之中的农户,也是松散型居多,紧密型较少,组织化程度低。即使已建立的产业化组织,其自身发育程度也不高,加之缺乏资金、技术、信息和相应的管理手段,一些产业化组织难以发挥“组织农户”的作用,致使广大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从而使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难以全面、深入地推进,延滞了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蔡世中,2008)。

3 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河南农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加工业和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滞后。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7:1,生产的食品仅占消费的25%,农产品加工程度只有45%,而发达国家这三个指标分别达到3:1、90%、80%。农产品加工大多为初加工,精深加工程度较低,初加工与精深加工的比例仅为1:0.8。产品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低,由此导致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加工企业规模较小,骨干龙头企业少而小,带动能力不强。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有4万多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只有3000多家,不足10%;而这其中真正规模较大、辐射面广、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仅有128家,占3.49%(蔡世中,2008)。另外,加工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农产品加工带动农户增收能力有限,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产结构层次较低,农工商一体化进程缓慢,呈现出比较典型的分割型产业结构。由于产业化程度低,不能通过产业链条将农民与市场联合起来,农产品就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这也成为河南农业效益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的主要症结。

4 农村教育落后,农业科研人才短缺。据调查,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科学素质水平只有城市居民的1/6左右;其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结构为,高中及以上的占13%,初中文化程度占50%,小学及以下的占37%(周琳琅,2007),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6.87%(高海水,2008)。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省农村教育水平更为落后。据2001年调查,河南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农民总数的77.3%;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达14.4人,高出全国4.86人。河南省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技能单一,经营粗放。农业生产者对科技、文化的吸收与接受能力低下(高海水,2008),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也制约着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同时,工作条件艰苦,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省内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起重要作用的农业科研人才大量短缺,这已成为农业技术研发和农业竞争力提高的制约因素(李娅等,2007)。河南省每万公顷耕地拥有农业科技人员32.85人,比全国平均数少7.5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李继明,2005)。

5 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转移滞后。2007年,全省有农村劳动力4815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2910万人,第二产业的1028万人,第三产业的777万人(河南省统计局,2008),超过60%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业。据有关部门研究,全省农林牧渔业劳动力需求量约为1750万人,减去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人数16.47万人,则第一产业实有富余劳动力1144万人。由于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重要载体的非农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城镇化率又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对农民进城务工形成了现实制约,加之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制约其转移速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分割的户籍、社会保障、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仍未解决,从而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处于“流”而不“转”、动”而不“移”的状况。数量庞大的难以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成为全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韩彦莉等,2008)。

6 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工农业贸易条件对农业不利,加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价格低迷,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增长,因而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微(高海水,2008),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继续扩大态势。2000年至2007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6元增加到385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766元增加到11477元,城乡收入差距绝对额从2780元扩大到7625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由2 4:1扩大到3.0:1。(河南省统计局,2008)。

7 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河南省耕地养分含量有机质平均不到1%,与全国平均1.5%的水平相比,相差近三分之一,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全省有50%的耕地缺钾,有22%的耕地磷、钾俱缺。2007年全省人均水资源496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的18%;平均每公顷耕地水资源占有量为6375.5立方米,占全国人均的2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严重失衡,利用率低,管理薄弱。许多荒山丘陵和荒草地没有被利用和绿化,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农业生产过分依赖化肥、农药、地膜、除草剂等农业化学用品,致使土壤酸化、板结,土壤质量下降,地下水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产出和食品安全。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大部分年久失修,设施老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造成成灾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李继明,2005)。

三、加快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

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因此,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要调动各方面投资农业的积极性,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增加农业投入来源,建立以国家为主体的由政府、农民、工商企业、外资等多个投

资主体构成的多元化的、稳定增长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体系。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旱涝保收田面积,增加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在全部耕地中的比例。重视农村交通运输、通信、仓储等设施条件的改善,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可降解农膜等新型农业投入品;加快农机行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为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机械化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装备技术基础(陈文强,2002)。

2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近年来,河南省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河南省基本实现了由“卖原料”到“卖产品”、由“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全国第一肉制品大省,食品工业已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与农业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特别是大多数农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对较少,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所以,农业产业化要坚持“围绕基地育龙头,创建龙头强基地”的发展思路,集中组建和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辐射面广、牵动力强、科技水平高、附加值高、外向型、新品种、多种所有制、多种组织形式的龙头企业,以便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在龙头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其引导、组织、协调作用,引导这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联合等多种途径,增强市场带动力、适应力和控制力及推广农业新技术的辐射功能(韩彦莉等,2008)。

3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从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来看,无论是美国的农产品销售合作社,还是日本的农协、法国和荷兰的合作社,它们均在各自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发达国家乃至国内农业发达省份相比,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落后是制约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使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相衔接,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李蓉丽。2007),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农民销售队伍,带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应按照区域农产品生产布局,积极引导核心农户带动和组织一般农户,形成农业生产合作组织,进行专业化生产,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要根据农业生产专业化生产、加工和运销等经营方式的需要,积极推进各种形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如农产品流通合作社、产品加工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等,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展开。

4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业就业比重在社会就业中的比重降低,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单位劳动力占有必要的农业资源,实行相对集中的规模经营,因此大量的劳动力要转移出去。一些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表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不在农业本身,而在于非农产业的发展。要鼓励支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集聚化、规模化发展。要努力拓宽劳务输出渠道,打造劳务输出品牌,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健全跟踪服务机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形成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着力做好公共服务工作,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医疗、养老保障等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韩彦莉等,2008)。

5 要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西方经典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因素是新技术和新生产要素的引入以及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决定这一过程能否顺利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本的形成即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周琳琅,2007)。

河南农村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农民的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很难进入技术型和知识型等较高层次的农业产业。因此,必须重视农业教育,强化农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民科技培训网络,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拓展农民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对新型农民的文化科技知识、管理能力和技能水平的培训,培养出大批具有一定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的新型农民,满足现代农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6 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河南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专业化水平较低、优质产品少、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程。首先,要完善包括农业技术创新推广支持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测体系、动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控体系、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体系、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体系在内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体系,发挥政府的农业公益功能(周琳琅,2007)。其次,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期货市场、集贸市场和其他经营设施建设,形成以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区域性专业市场为骨干,以市、县农产品专业市场为基础,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相结合,批发集中交易与直接销售相结合,电子交易和场内交易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形成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物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市场信息中心(省政府文件,2004)。第三,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尽快制定和出台经费保障、工资待遇、人才培养、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使农技人才安下心、留得住,在农村基层、田间地头,发挥好农业科技服务的主力军作用(韩彦莉等,2008)。第四,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与效益。要结合我省实际,面向基层发展农业信息技术,不断探索具有河南地域特色的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