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博士自我总结

博士自我总结

博士自我总结

博士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政府主导;研究生教育发展;约束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4)01―0067―07

在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带有普遍性和全面性的问题。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状况不同,也决定了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者的地位和力量不同。对此,美国教育家伯顿-克拉克提出了政府、大学和市场三者相互作用的“三角协调模式”,有的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可能是市场主导性强,如美国;有的是学术力量主导性强,如意大利;有的是政府主导作用大,如法国。此模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研究高等教育发展的方法论基础之一。“三角模型”理论同样适用于解读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

“政府主导”多用于经济发展,指的是一种政府行为、政策和制度模式,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并将有限的资源动员起来通过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与市场始终是决定着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总体格局的两大主导因素,也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根本性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采用的是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政府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政府权力代表的是社会集体意志,它通过法律、政策、拨款等形式对高等教育发展施加影响。从研究生招生人数,到博士授权点、硕士授权点的审批,再到教育资源的配置,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前者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政府主导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也表现出一些鲜明特征。

一、在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扩张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得到了快速增长

在政府主导下,中国在短期内通过扩招实现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为10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8%。当时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但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决定自1999年起实施高等教育大扩招。1999年招生152万人,2000年招生220万人,2001年招生260万人,到2002年便提前实现了15%的奋斗目标。自1999年始,我国高等教育连年大幅扩招,在1999-2005年间每年扩招速度均在20%以上。2006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32"规划》出台,开始有计划地降低扩招速度,使每年招生增长率不超过10%。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更是明确地提出了低速增长的方针,从2010-2020年每年招生增速保持在2%-3%,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自20世纪末开始快速扩张,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和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呈直线上升,跨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1996年至2012年这17年间,全国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总数从42127人增长到621549人(见表1),增长了13.8倍,其中硕士学位授予数从36549人增长到565211人,增长了14.5倍,博士学位授予数从5578人增长到56338人,增长了9.1倍。从整个学位授予人数变化过程来看,1998年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总规模增速开始加快,2004年增速达到最高峰,年增长率达37.88%,此后增速回落,2009年后增速降至两位数以内,2012年又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增长率接近13%。硕士学位授予人数的变化趋势与研究生总体规模的变化基本一致。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则从1996年至2007年保持了十余年的高速上升趋势(2002年出现小幅下挫),直至2008年增速下降至两位数以内,2010年和2011年博士学位授予数与上一年基本持平,但2012年增速又提高到了11%左右。

二、在中央政府主导与授权,地方、高校竞争式发展的模式下,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门类结构呈现“存量决定增量”的增长模式

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即在一定程度上保住存量的情况下,培育和发展存量之外的增量,再通过增量的积累而形成结构性的变迁动力,促进原有体制的应激性反应,从而实现社会结构逐步转型。“保护存量、培育增量”的原则是指通过保护存量来控制增量的过快扩张,避免增量因偏离路径依赖的逻辑而产生系统风险,同时又通过增量的扩充来实现存量的演变效应,使存量部分可以循序渐进地发生转化,而不至于因为结构突变而出现社会动荡。但是,研究生教育的扩张并没有完全遵循上述原则。

在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和调动地方资源、高校潜力的双重原则下,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政府进行非科层化的竞争性授权,而非简单的行政指令性授权。竞争的标准一般有两条,一是高校办学条件和学科实力,二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即根据“需求与条件相结合”的约束机制来增加学位授予点、发放研究生招生指标和配置教育资源。所谓“需求与条件相结合”的约束机制,是指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既要考虑高校的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科研进展、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等自身办学条件,更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校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当地其他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研究生人才培养必须既要考虑自身办学条件的许可,又要考虑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当然,不同类型、层次的研究生对于“条件与需求”的要求不同。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办学条件优先,在办学条件达标的情况下,同时视社会需求设置博士点;硕士研究生,尤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社会需求优先,在考虑社会需求的情况下,根据办学条件培养硕士研究生。这是因为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培养条件上,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会受到科研氛围、经费、设备、师资等资源和条件的影响。因此,研究条件充足与否是制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博士研究生培养需要国家持续集中的经费投入,需要发达的高等教育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作为支撑,更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师资条件。由此看来,博士研究生教育具有研究性、独立性、严谨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与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规律。一般而言,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结构的联系呈现出减弱态势,即专科层次教育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结合最为密切,本科教育次之,硕士研究生教育又次之,博士研究生教育对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依赖度和结合度最弱。从世界范围看,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地区可以大力发展专科层次教育、本科教育,甚至硕士研究生教育,但不可能遍地开花式地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从世界经验来看,博士研究生教育有着与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的发展规律和模式,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集中于少数地区的研究型大学,体现出一种集中优质资源培养博士的集聚效应,而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根据当地和区域社会需求来设置学科专业,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虽然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明确、控制严格、管理规范、流程合理,但高校和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研究生教育资源,主要是博士、硕士授权点和研究生招生指标,纷纷进行“条件和需求”的竞争比赛。其主要意图是为了扩充增量,而较少考虑到结构调整与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以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环境、条件等,从而形成由部门推动的增长竞赛。其结果是地方和高校只考虑如何扩大存量,而很少考虑如何对增量进行结构性变革,即有什么学科专业就继续发展什么学科专业、什么学科专业好发展就增加什么学科专业,而较少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门类的需求,很少考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经济社会急需学科的发展。再加上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绩效的难以测量性,以及学术机构自身的惯性,导致了研究生教育发展基本上是“存量决定增量”的增长模式,学科门类结构在十几年内并未出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结构性调整;并且,各个学科门类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呈现同比例增长格局,并未体现出博士、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与人才结构的不同。

(一)博士学位的学科门类构成与变化

表2、表3反映了1996-2012年全国各学科门类博士学位授予量的变化情况(不包括军事学)。1996年全国授予学术博士学位人数为5544人,在11个学科门类中,按照学位授予人数的多少由高到低分别为:工学(2199人,39.7%)、理学(1441人,26.0%)、医学(846人,15.3%)、农学(223人,4.0%)、经济学(196人,3.5%)、文学(143人,2.6%)、法学(135人,2.4%)、历史学(117人,2.1%)、管理学(117人,2.1%)、哲学(78人,1.4%)、教育学(49人,0.9%)。学位授予人数排在前三位的工学、理学、医学,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为80.9%;而排在后三位的管理学、哲学、教育学,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仅为4.4%。

2012年全国授予学术博士学位人数为53011人,在12个学科门类中,依据学位授予人数的多少由高到低分别为:工学(19376人,36.6%)、理学(10209人,19.3%)、医学(6348人,12.0%)、管理学(4095人,7.7%)、法学(2929人,5.5%)、经济学(2619人,4.9%)、农学(2312人,4.4%)、文学(2111人,4.0%)、教育学(1031人,1.9%)、历史学(814人,1.5%)、哲学(730人,1.4%)、艺术学(437人,O.8%)。学位授予人数排在前三位的学科依旧为工学、理学、医学,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为67.8%;而排在后三位的学科为历史学、哲学、艺术学,与1996年相比有一些变化,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仅为3.7%。

从表2可以发现,1996年至2009年间,各学科门类博士学位的授予量大幅度上升;2009年至201 1年则相对稳定;2012年,工学和医学博士学位授予人数较上一年有较大增长,而理学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则有一定幅度下降,其他学科门类基本持平。

各学科门类所占比重变化分为三种情况:比重上升幅度较大、比重下降幅度较大和比重变化不大。从表3可见,在11个学科门类中,比重上升幅度较大的学科有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管理学,其中管理学上升的幅度最大,由1996年的2.1%上升到2012年的7.7%;比重下降幅度较大的学科有理学、工学和医学,其中理学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由1996年的26.0%下降至2012年的19.3%,但是理学、工学和医学仍旧是所占比重最大的三个学科;授予博士学位人数所占比重变化不大的学科门类包括哲学、教育学、历史学和农学。

(二)硕士学位的学科门类构成与变化

表4、表5反映了1996-2012年全国各学科门类硕士学位授予量的变化情况(不包括军事学)。1996年全国授予学术硕士学位人数为36114人,在11个学科门类中,按照学位授予人数的多少由高到低分别为:工学(15663人,43.4%)、理学(4807人,13.3%)、医学(3597人,10.0%)、经济学(2897人,8.0%)、管理学(2588人,7.2%)、文学(2046人,5.7%)、法学(1747人,4.8%)、农学(963人,2.7%)、教育学(735人,2.0%)、历史学(546人,1.5%)、哲学(525人,1.5%)。学位授予人数排在前三位的工学、理学、医学,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为66.6%;而排在后三位的教育学、历史学、哲学,三者合计所占比重仅为5.0%。

2012年全国授予学术硕士学位人数为367165人,在12个学科门类中,按照学位授予人数的多少由高到低分别为:工学(128435人,35.0%)、理学(40618人,11.1%)、文学(37620人,10.3%)、医学(35421人,9.6%)、管理学(34433人,9.4%)、法学(28832人。7.9%)、经济学(21200人,5.8%)、教育学(16711人,4.6%)、农学(10940人,3.0%)、历史学(4755人,1.3%)、哲学(4201人,1.1%)、艺术学(3971人,1.1%)。学位授予人数排在前三位的学科为工学、理学、文学,三者合计所占比例为57.4%;而排在后三位的学科为历史学、哲学、艺术学,三者合itN占比例仅为4.4%。

从表5可以看出,在11个学科门类中,授予硕士学位人数所占比重上升幅度较大的学科有法学、教育学、文学和管理学,增幅最大的是文学,由1996年的5.7%上升至2012年的11.3%。授予硕士学位人数所占比重下降幅度较大的学科有经济学、工学、医学,仅从表面上看,工学的比重有了大幅下降,由1996年的43.4%下降至2012年的35.0%,但如果考虑到近些年来专业学位中工程硕士快速增长的因素,那么整个工程类硕士所占的比重变化并没有如此之大。授予硕士学位人数所占比重变化不大的学科门类,包括哲学、历史学、理学和农学,其中哲学、历史学和农学也是所占比重最小的学科。

(三)学科门类结构的变化特点

对比1996-2012年全国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量学科门类的构成情况,可以直观地发现各学科门类所占比重的变化较小。使用1996年与2012年各学科门类的授予人数和所占比重两组数据分别进行简单回归分析可以发现,1996年数据对2012年数据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这说明,研究生教育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学科门类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着“存量决定增量”的特点。

通过比较还可以发现,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的学科门类结构不仅没有向差异化方向发展,而且趋同性有所加强,没有体现出博士和硕士人才培养的不同目标要求。具体而言,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在保证基础性、理论性学科专业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应该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博士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重视理论性、基础性学科的人才培养。

三、国家主导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平衡发展,但由于缺乏刚性的“需求与条件相结合”的约束机制,也导致了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僵化

在中央政府主导与授权,地方、高校竞争式发展的模式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平衡各方利益,进行指标分配,比如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增加,每个省只能报两所高校两个专业。指令性分配的结果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平衡发展,但也导致了“需求与条件相结合”机制的失灵,研究生教育增长“一刀切”,各类高校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从而导致了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同质化倾向。

2007年至2012年间,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和比重都有所变化。2007年,“985工程”高校学术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21705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53.03%,“211工程”高校学术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29520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72.13%。2012年,“985工程”高校学术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26279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49.57%,“211工程”高校学术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34564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65.20%。如表6所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学术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在数量上都有所增长,但是它们各自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2007年,“985工程”高校专业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076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61.73%,“211工程”高校专业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302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74.70%。2012年,“985工程”高校专业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786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53.68%,“211工程”高校专业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为2246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67.51%。如表7所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专业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在数量上都有所增长,但是它们各自所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2007年至2012年间,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和比重都有所变化。2007年,“985工程”高校学术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01371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35.84%,“21 1工程”高校学术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78638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63.16%。2012年,“985工程”高校学术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94269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25.84%,“211工程”高校学术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67277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45.85%。如表8所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学术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在数量上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但是它们各自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2007年,“985工程”高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44519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52.69%,“211工程”高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62821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74.35%。2012年,“985工程”高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81459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41.13%,“211工程”高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为118863人,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为60.02%。如表9所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在数量上都有所增长,但是它们各自占全国授予总数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博士研究生教育需要以发达的高等教育、大量的研发经费支出和师资条件等为支撑,集中优势资源,才能既保证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又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从世界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有着与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的发展规律和模式,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集中于少数地区的研究型大学,体现出一种集中优质资源培养博士的集聚效应。如美国有406所大学拥有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而其中有50所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数相当于总数的二分之一。美国研究型大学(包括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是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阵地。美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基础研究的进行基本上集中于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著名大学。这样不仅有效利用了优质教育资源,也保证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高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绩效。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少数研究型大学承担着精英教育的任务,而大量的高等学校则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拥有高水平的学科群,应当在这些重点院校中集中设立博士点。这些学校的学科、专业的基础水平高,师资、经费、项目和设备等条件能够保证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唯有如此,才能既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又使有限的宝贵教育与科研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不同类型高校的定位不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不同学校应有所侧重,没有必要规定统一的比例要求。在现阶段,“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等学术能力较强的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占比应该多一些,充分发挥这些高校的学术优势;以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的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可以多一些,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

四、政府主导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其优势是明显的,但需要建立科学有序的机制,特别是“需求和条件相结合”的刚性约束机制

政府主导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在制度上明确了中央、地方和高校之间的关系。政府拥有政策制定权、检查验收权、激励分配权,掌控着资源分配、激励设计、绩效评价等各项权力,利用行政主导的力量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快速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区域平衡和高校之间的平衡发展。但是,这也导致形成了“存量决定增量”的增长模式,增量缺乏结构调整,研究生教育发展更多地体现在数量与规模扩张,而非结构变迁上。

政府主导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其本身仍带有指令性的成分,容易忽略地方和高校的实际情况。上下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均衡、沟通不顺畅,于是各地方和高校带着“不报白不报”的心理尽可能地去扩大增量,力求将自身诉求最大化,罔顾结构调整与自身办学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制约与限制,使得研究生教育难以在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情况下进行规模扩张。

改革的关键是形成“需求和条件相结”的刚性约束机制,使得研究生人才培养能够在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双重约束下发展,即既要考虑办学质量,也要考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根据办学条件,同时考虑社会需求来布局发展,而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根据社会需求,同时考虑高校办学条件来布局发展。在维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寻找一种能够保持持续产生绩效的机制,使研究生教育沿着科学有序的轨道前行。

参考文献

博士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地球毁灭的那一天

“总统先生,总统先生,不好了,出大事了!”总统先生的手下xx博士大声说道。

“有多大的事呀,吵死人了!”总统先生极为不耐烦地回答倒xx博士便说:“进过我的计算,地球马上就要毁灭了。”总统先生一一听,马上从床上起来,然后问道:“还有多久,是什麽原因?”xx博士回答道:“差不多是在今天中午十二点整的时候,原因是地球的地核已经支撑不起那麽庞大的球体了,现在我正在发明一个支撑器,它能帮助地核支撑地球,让地球不在会毁灭。”“那麽需要多久时间才能完工?”总统先生问.xx博士自信地说道:“您放心吧,我一定会赶再地球毁灭之前做好!”刚说完,xx博士就走进了实验室,总统先生坐在沙发上长叹了一声,自言自语地说道:“现在只能把希望寄托在xx博士的支撑器上了,xx博士,你一定要加油呀......”

到了十一点半的时候xx博士终于将自己的支撑器带来了,他把支撑器放在一个多功能机器人的身上,机器人带着支撑器快速的到达地核,把支撑安好后返回地面。可是在最后的三十秒倒计时的时候,电脑监测到支撑器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故障,这个监测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呆了,正当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支撑器居然自动修补了这个小问题,地球终于得救了!

博士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亲爱的Q博士:

您好!我今年初二了,说起来,我并不是一个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可是,每到星期一,我就特别不想去学校,就算去了也无法集中精力听课,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到了星期二,我才慢慢进入学习的状态。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都说Q博士您无所不能,那您是否可以为我支支招,让我摆脱“焦虑的星期一”呢?

害怕星期一的潇迪

Q博士念初中时,也不喜欢星期一,因为住校的小Q博士不得不在星期一早上离开自己那个有爷爷奶奶疼、爸爸妈妈爱的家,一步三回头地去学校……(Q博士的恋家情结非常人所能理解,所以,你们尽管狠狠地鄙视吧!)现在呢,Q博士反而期待每个星期一的到来了,因为每过一个双休日回到办公室,办公桌上总会堆着如山高的信件。于是,读信、写信变成了Q博士日复一日的重要工作,Q博士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读者们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尽我所能地为读者们解答成长中的困惑。(很多人都说,Q博士表露心声的时候特别特别特别……帅,可惜,此刻Q博士帅帅的样子读者们却看不到。)

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只有双休日才能彻底地放松,但一旦过分耗费精力去做学习之外的事情,待到星期一,又要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或多或少有些不适应。小迪同学可以像Q博士一样,找一些喜欢星期一的理由,比如,到了星期一你就可以见到自己喜欢的某个老师或某个同学了,这样一想就会开心起来了。此外,还有几个方法:1.周日晚上在10点以前休息,好好睡一觉,第二天才有精力上课。2.星期一早上起来做运动,比如晨跑、跳绳等,这样可以让你活力十足,学习起来更有动力。3.周末时制订好下周的学习计划,当你无心学习时,就看看计划书,发现还有很多学习任务等着自己去完成时,自然就会收拾好心情认真学习了。4.准备一个小镜子,当你精神不振时,就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直到达到最佳境界为止。

按照Q博士介绍的方法去试一试吧,包你“药到病除”。

爱读者胜过爱自己的Q博士

亲爱的Q博士:

您好!我最近遇到了一件很烦恼的事情,开学以来,一个与我情同姐妹的好朋友总是隔三差五地跟我借钱,出于仗义我总是借钱给她。可是,我这个朋友很健忘,常常不记得还钱。现在我都快要“弹尽粮绝”了,可又不好意思开口叫她还钱,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不知如何是好的敏敏

不知为何,Q博士那些遵守着条条框框的富于理性的“文字将军”,一旦遇到与“情”有关的问题时,就会“丢盔弃甲”、甘拜下风了呢。所以,敏敏的为难Q博士十分理解。如果因为向朋友提还钱的事情而伤了感情,那似乎得不偿失。从信中可知,你朋友的家境并不好,所以她也许并不是不记得还钱,而是没钱还,如果真是要好的朋友,你就当作是“扶贫”吧!(Q博士向来推崇助人为乐的精神)当然,如果一味地“扶贫”而导致自己“穷困潦倒”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在朋友借钱数额过大,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时,你可以找个合适的理由不借,或者少借一些。

博士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一、有利于引进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博士后工作站,是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多种途径和方式,通过设立院士活动中心、政府顾问团等方式,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柔性地引进高级的智囊型、专家型人才;通过创建各类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在企业中创建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可以为企业直接地引进高端的创业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而博士后工作站在引进博士后高端人才方面更具优势。

1、有校企双方的合作与支持。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具有高质量的师资和学术力量优势,而企业拥有科研经费和工作条件优势,校企合作可以做到优势互补。通过博士后工作站,能够促进企业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开展科研创新,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流动站在科研技术领先的优势,凭借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去推动企业的科研活动,进而形成博士后工作站与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流动站较为长期的紧密的合作机制,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最坚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更深入地了解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专家的研究方向,并结合企业实际找准博士后合作导师;也可以使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更充分地了解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并进一步与企业共同商定科研课题。开展博士后工作以来,**博士后工作站与全国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了紧密联系,为引进博士后打下了良好基础。

2、有共同选定的科研课题。科研选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键是找到双方合作研究的切入点,即流动站合作导师的科研课题与企业立项课题一致。因此,企业先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选定研究方向和范围,提出生产实践中面临的技术难题或有一定前瞻性和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经过专家论证后,再由合作导师与企业的技术专家一起研究确定科研课题,然后通过合作导师选择适合课题需要的博士后。如华润博士后工作站坚持三个原则进行科研选题:一是现实性,要求科研课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针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创新研究;二是前瞻性,要求科研课题必须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较好的市场前景,是企业与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三是可行性,要求选题既要有明确的可衡量的项目目标和可行性分析,又要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这样,通过科研选题找准合作导师,再通过合作导师找到合适的博士后,为博士后与企业的顺利合作提供了选择的机会。

3、有各方提供的优质服务。把优秀博士后引进工作站后,除了政府要有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产业升级,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之外,企业还要为博士后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充分相信博士后的工作能力,给博士后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要从科研经费、社会保障、配偶的安置、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条件,以调动博士后的积极性;要为博士后配备科研助手,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促进博士后与科技人员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博士后的积极作用。如美的集团为保障博士后进站后顺利开展工作,成立了“美的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工作站的工作流程、进出站办法、博士后工作待遇、科研成果管理及奖励措施等。从立项开始,就认真规划了项目启动和运作的充足资金,及时做好科研设备的投入,规范博士后实验室的建设,以博士后为核心组成项目小组,配备必要助手,还规定了博士后专用公寓的建设和配套标准,从租用商品套房到集中花园小区,保证博士后专用公寓具有优雅的社区环境和良好的生活配套服务,为博士后安心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由于创造了以上有利条件,经过几年努力,我区引进博士后的数量在不断增加。2000年引进博士后2人,20**年引进4人,2003年引进11人,2004年引进18人,2005年引进15人,20**年引进13人,20**年截止至8月已引进6人,累计引进博士后69人,占全区在职博士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每位博士后都有自己的一位导师,这些合作导师堪称业界顶级专家,其中院士有2名,成为一批真正为企业所用的顶级“外脑”。值得一提的是,美的博士后工作站自1999年建站以来,共引进20名博士后进站工作,为企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被全国博管办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张智博士被广东省人事厅评为“广东省优秀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

二、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博士后工作站,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重要摇篮。博士后进站就像一所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招收、培养博士后,不但使博士后获得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在实践中增强了动手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应用技术研究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还把适合于企业发展的博士后留下来。同时,在博士后的影响和带动下,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1、博士后研究人员成功实现转型。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工作站期间,得到了流动站合作导师和有关专家的指导,加快了博士后的研究进程。如华润博士后工作站根据每位博士后课题开展的不同阶段的要求,都会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包括中国“涂料界泰斗”虞兆年老先生到公司,了解和指导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协助解决博士后研究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及时纠正研究方向上的偏差,使之早出成果。而且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工作站期间,不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限于实验室,而是走出实验室,到其他管理部门进行业务沟通与交流,甚至走进车间,详细跟踪和了解每一道生产工序的操作和监控。走出工作站的博士后基本都实现了从研究人员向企业型人才的成功转型。

2、部分博士后人员出站后选择留下来,成为企业高级科技、管理人才。由于博士后更看重**的人才环境和企业的科研平台,加上博士后工作站灵活的用人、留人机制,不少博士后出站后选择留在企业。华润涂料有限公司陈小文博士就曾深有感慨地说:“在**,比钱更重要的还有知识。我觉得**的市民对高层次人才特别尊重,有时甚至比对那些只讲金钱的商人更尊重。”正因为这样,陈博士最后选择了**、选择了华润。据统计,截止至20**年8月,**博士后工作站出站的34名博士后中,出站后留在佛山、**工作的有12人,占出站总数的35%以上。留下来的博士后仍继续在各自企事业单位发挥着科研骨干和技术学术带头人作用。如出站后留在美的集团工作的3名博士,分别但任机电事业部研发中心主任、美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空调芜湖工厂工程部部长等高层职位。

3、企业研发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为协助博士后开展科研工作,企业为每个博士后配备了科研助手,在博士后的影响和带动下,这些科研助手的工作能力,以及企业研发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据统计,我区13家博士后工作站设站时所在企业共有研发人员2000多人。这些研发人员,不仅从博士后身上学到了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开阔了思路,而且博士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勤奋努力的敬业精神也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了企业自己培养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正如一位民营企业老板所说,即便是博士后出站后没有留在企业,助手们就是留下的最好财富。更为重要的是,博士后作为一个流动的研究群体,给企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科学研究氛围,使企业逐步形成和强化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思想观念。

三、有利于实现博士后和企业“双赢”结果

博士后工作站,是企业开展科研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博士后不仅完成了各自的科研课题,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使自己的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其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达到了“双赢”。

博士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博士后工作站 建设状况 发展对策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于2001年,是北科院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平台,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突出贡献专家在博士后当中不断涌现,工作站在推动地方科研建设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进一步完善全院人才队伍建设,本文基于管理人员、导师、合作流动站和博士后的基本信息统计数据和近90名博士后的调查问卷,总结北科院博士后的培养经验,归纳目前博士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为明确北科院博士后工作站下一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一、北科院博士后工作站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北科院发展的重点,2009年3月,博士后管理工作由科研开发处转移到人力资源处,并设专人负责。博士后管理工作在部门之间的转换,体现了工作站职能在地方科研院的变化,工作站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和统计数据,对博士后工作站发展进行全面分析。

1.管理人员队伍能够基本满足现阶段发展需要

北科院博士后采取两级管理制度,总站设在院机关人力资源处,设专人负责博士后管理工作。博士后均在院属单位的重点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分站设在院属处级单位,由人事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兼职管理。

北科院工作站设在人力资源处管理,由主管人才的副书记副院长兼任博士后工作站站长,人力资源处主管人才的副处长分管博士后工作,下设博士后主管工程师,主要负责工作站的具体管理。目前,主管人才的副书记在人才管理和研究方面经验丰富,为院工作站的发展提供宏观指导;负责指导博士后制度实施的副处长,系“60后”的管理骨干,精力充沛,有着在科研一线多年实践的经验,能够为博士后相关管理工作把好关;博士后的主管工程师系中国人民大学主修劳动经济学的“70后”硕士毕业生,有着近十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在人才管理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储备,每年参加全国博管会的管理人员培训会议,能够为博士后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学历较高,具有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从管理人员的学历来看,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4人,占23.5%,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有10人,占58.8%,博士后管理人员的总体学历水平较高。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来看,13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占76.5%。从工作年限来看,目前从事博士后管理工作不足3年的有6人,占35.3%。

2.工作站指导老师在博士后培养中至关重要

根据全国博管会的规定,北科院工作站与流动站联合培养,采取双导师制度。通过对建站十年来39名工作站的指导老师的情况分析,工作站导师均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职务,年富力强,能够为博士后提供较好的指导。

北科院工作站指导老师中,男性29人,占73.2%。从初次指导博士后时导师的年龄分布来看,北科院博士后指导老师平均年龄45.6岁,其中40-45岁之间有16人,占41%,46-50岁之间有14人,占35.9%。根据科研工作规律,45-55岁正是学术成果最多、学术研究最为成熟的时期,适合指导年轻人工作。

工作站指导老师均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其中63.6%的指导老师具有正高级职称。从学历的角度看,指导老师具有博士学位的14人,占35.8%,具有硕士学位的19人,占48.7%。十年来,39名博士后工作站指导老师中,有6人只带过一名博士后,占15.%,7人带过5名及以上的博士后,17.9%,其余23名导师指导过2-4名博士后,占导师总数的59%。

从问卷调查数据看,博士后与两个导师的交流频率方面,与工作站导师每月平均交流10次左右,其中16人与工作站导师在同一课题组;从交流方式看,博士后与工作站导师之间主要以当面交流为主,沟通效果满意度高。

3.流动站及指导老师对博士后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引入中央在京资源,为培育优秀人才搭建桥梁。十年来,北科院与37家流动站建立了联合培养的合作关系,合作较多的单位是中科院、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合作27次、25次、13次,占60.2%。流动站在博士后管理方面,主要负责审核相关材料,协助办理手续,指定老师指导博士后科研工作。通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一平台,在两年博士后培养过程中,流动站指导老师对北科院各单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部分成为了院属单位的外聘专家,工作站为院属单位提供了一个结识大批高水平专家的机会,产生了“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灵活引智效果。

借助流动站严格要求,逐步提高培养质量。博士后出站时,有16家流动站对联合培养的博士后有明确的要求,占47%,其中4家对的质量有特别要求,占11.7%。出站博士后中,工作站经过评审同意出站,而流动站因论文不符合相关要求,不同意办手续的有5人,占总出站人数的10.4%,这一数据呈现下降趋势。面对重点高校的严格的要求,多数博士后表示理解并能够接受,并把这种要求转变为自身发展的动力。

流动站导师在博士后指导中作用明显。90多名被调查者中,31人认为流动站导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在研究方向和个人发展方面得到帮助;28人表示与流动站导师以电子邮件为主要交流方式,流动站导师能够及时答复自己的咨询。此外,18人希望参与流动站导师在研究方法上给予指导;仅有7人每年与流动站导师见面次数不超过两次。总体来看,流动站导师能够给予博士后相关的帮助,但是博士后自身的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未来发展对策建议

博士后制度是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培养和使用中发现高级人才的重要制度。北科院博士后工作站是全院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进一步加强对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力度,将博士后培养纳入全院人才体系,积极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博士后进行应用型创新研究,促进北科院博士后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1.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逐步健全管理制度

博士后群体已经成为北科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后备,对博士后的培养问题,总站及分站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博士后进出站制度建设,为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做好保障。“十二五”期间,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是工作站建设的重要目标,分站在筛选人员时,应遵照“从严把关,宁缺毋滥”的原则,优中选优,为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完善博士后评审的各项规定,细化各项考核指标,加强过程管理。

进一步完善博士后的退出机制和激励机制。近十年来,北科院博士后没有退站的人员。当我们把博士后培养质量作为主要考核内容时,退站的问题就在所难免,对于不适合继续从事博士后的情况,出现违背学术道德、不遵守规定、考核不合格等情况,退站处理,相关制度需要尽快完善。每年评选优秀博士后,对表现突出、获得较好科研成果的博士后进行奖励并给予相关经费支持,鼓励博士后更快更好成材。

强化工作站导师目标和责任管理。分站指导老师与博士后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博士后的发展。明确规定从博士后进站到出站每一阶段分站导师的任务,并把博士后培养作为导师晋升高级职称、入选各类人才工程的评价指标,并将博士后的工作成果作为指导老师评价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调动全院高级专家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积极性。

2.单独招收与联合招收并行,培养方式多样化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袁宏伟(2011)通过对本单位博士后工作的研究认为,农业科研院所在积累了一定的培养经验后,在师资力量、科研条件、博士后管理等方面符合一定条件,可以开始单独招收博士后。北科院博士后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培养经验,导师队伍不断增强,全院共有副高级以上专家185人,创新工程项目可以为博士后研究创造完备的科研条件和足够的科研经费。从自身发展及外界需要来看,北科院单独招收博士后的条件已完全成熟。

一是申请并获得单独招收资格,实现培养方式多样化。获得博士后工作站单独招收资格,已成为北科院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的必然。实行单独招收,博士后进出站审批手续可以减化,由工作站审核后即可办理;不用支付博士后联合培养的经费,减轻了管理人员的负担;避免了流动站与工作站要求不一致的问题,博士后的培养更符合北科院用人的要求。

二是继续开展联合培养。在一些科研实力不足的新兴学科,北科院博士后招收采用与高校联合培养的方式,联合培养经费由分站支付,但总站在博士后日常经费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三是在单独招收形式下,外聘专家担当博士后导师。采用分站直接支付导师专家费的形式,外聘高校专家担当博士后的指导老师。这种“自由”的联合方式,可减少手续办理的繁杂程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3.成立博士后联谊会,促进博士后多向交流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博士后作为我国人才制度的高地,国家给予了他们在户口、职称等方面的特殊待遇,他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流动站一直得到高度重视。北科院工作站一直由总站管理人员包揽所有角色,组织博士后参加相关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成立博士后联谊会,加强博士后的对内对外交流,成为北科院改进博士后管理的一个侧重点。

建立北科院博士后联谊会,加强博士后自制管理。制定《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博士后联谊会章程》。由博士后联谊会组织系统内博士后之间的交流活动,能够做到每月一次互动,及时解决问题。联谊会与北京博士后联谊会取得联系,加强与首都其他各设站单位之间的联系。

加强博士后与外界的联系,推荐博士后参加北京市委组织部、市教委组织的博士后挂职锻炼。作为地方科研院,北科院工作站肩负着为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吸引和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使命,推荐博士后到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锻炼,对提高博士后对本专业在社会中应用的认识,具有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晨光,袁媛,方虹.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博士后创新论坛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5-27

[2]庄子健,潘晨光,中国博士后(1985-2005)[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辉煌二十年[M].北京:中国书画出版社,2008,9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工作文件资料汇编(1985-2007)[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8,4

[5]常洪亮.对当前博士后管理的若干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

[6]丁学成.推进企业博士后工作发展的路径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1(9)

[7]段莉,景光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运行绩效调查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6)

[8]李光辉.博士后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创新[J].管理教育,2008(10)

[9]卢昌宁.加强和改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的若干思考[J].企业导报,2011(1)

[10]王日洲.博士后工作站新模式亟待突破瓶颈[J].中国人才,2012(1)

[11]吴凌尧.高校对企业博士后管理的柔性研究[J].市场周刊,2011(7)

[12]闫凡雷.高校如何与企业合作招收培养博士后——天津工业大学招收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博士后的启示[J].中国人才,2010(23)

[13]姚明芳,张恬.由青岛市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状引发的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