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舞蹈个人师德总结

舞蹈个人师德总结

舞蹈个人师德总结

舞蹈个人师德总结范文第1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mainly from the view of cultivati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deology and morality in danc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evaluations.

关键词: 舞蹈教学;中小学生;德育功能

Key words: dance teaching;students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th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262-02

0 引言

舞蹈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人体动作艺术。它与一般的人体动作艺术不同,舞者将所要表现的情感、思想、人物的性格情绪通过特定的舞蹈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来,舞蹈可以传达出作者和舞者想要表达的审美情趣。在舞蹈活动中,由于舞者需要不断地变化自己的舞蹈动作,这就需要一定空间场所和时间。舞者在舞蹈过程中要身着特定的舞蹈服饰与舞蹈道具,同时还需特定的音乐伴奏与灯光舞台效果。正因为这些特殊的要求,舞蹈才凸显出其与众不同,是一种特殊的动态造型人体动作艺术。

1 舞蹈教学的智育德育功能

学习舞蹈的过程是一个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中学生可以在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组合排列练习。学生在学习之后,往往能够产生一些创新性的想法,并能自己进行一些构图变化,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

学习舞蹈的过程是一个提高学生敏捷度的过程。舞蹈活动往往有着特定的舞蹈伴奏音乐,音乐具有节奏性,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有着重要作用。

学习舞蹈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过程。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动作创造。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开创出新的舞蹈动作与风格。教师要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成果的机会,在舞蹈展示结束后,要能够进行适当的点评与鼓励,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舞蹈创作,体验到舞蹈创作的乐趣。这样持续以往,学生就能够养成一个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学习习惯。

学习舞蹈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必须按照这些规定进行活动。舞蹈对学生的德育作用表现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舞蹈活动需要消耗人体大量的体力,有时动作难度也较具有挑战性,这个过程也是让学生不断锻炼身体、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过程,这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有着重要意义。舞蹈是由很多人一起活动的艺术,学生在这种集体学习过程中,会逐步培养一种集体荣誉感,学会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在舞蹈比赛过程中,学生会在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中,努力拼搏,争夺第一。这一舞蹈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谦虚明理、友好竞争,给人以性格、信念、思想等方面的熏陶,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 舞蹈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2.1 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 舞蹈活动和其它活动一样,具有自身的活动准则与行为规则。这就要求舞蹈学习者必须在学习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活动规则,这也是每一名舞蹈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修养。舞蹈教学训练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来进行练习,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在舞蹈比赛中,学生同样要能够遵守一定的比赛规则,这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比赛心态。学校在组织舞蹈教学比赛时,要能够创建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诚信比赛、公平竞争的意识。

2.2 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 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不可能是简单易学的,要想将每一个舞蹈动作学习到位,就需要学生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锻炼、练习,舞蹈练习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有时一个舞蹈动作,需要经过几天的反复练习,这就使舞蹈练习活动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很多舞蹈初学者往往因为不能适应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而放弃舞蹈学习。所以,通过这样的舞蹈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劳累、敢于挑战自我、敢于拼搏的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最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由此可见,舞蹈练习这一过程既可以传授学生一定的舞蹈技能,又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

2.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一般的舞蹈往往都是男女组合进行的群体合作的集团舞蹈活动。这种集体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一个集体的环境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可以减少孤独感,改变离群的消极心理,能够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尊重别人,形成团结互助、乐观开朗的心态,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由此可见,舞蹈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

2.4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由于舞蹈教学的内容较为丰富,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也极有吸引力,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由于舞蹈也有比赛的形式,在比赛中难免会有输有赢,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为成功和失败的人鼓掌。那种能够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人更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学生在舞蹈比赛过程中,要能够养成积极的心态,重在参与,不要急功近利。

2.5 提高学生社交能力、培养感情 舞蹈是一个集体活动的过程,学生们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情感交流时相互感染,培养感情、增进友谊。只有相互了解、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够在舞蹈练习与舞蹈表演过程中有默契的表现,才能够提升舞蹈效果。由此可见,舞蹈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结识到更多的朋友,扩大彼此的生活社交圈子,提高社交能力。

2.6 陶冶情操与审美情趣 舞蹈有很多种,每种舞蹈都有其特殊的艺术特色及鲜明的风格。不同的舞蹈给人的感官享受也不同,学生在跳舞时,可以跟着音乐忘掉生活工作中的烦恼与不快,释放压力与情感。舞蹈可以让人在享受艺术的同时陶冶情操与审美情趣。

2.7 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 舞蹈动作将生活与艺术结合在一起,从一个人的舞蹈动作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素质修养。在参加舞会的时候,往往要求穿着整洁大方,行为举止要端正从容,谈吐要儒雅有礼。这些要求就能够有意识地提高一个人的社会修养,培养社会公德。由此可见,舞蹈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3 如何正确发挥舞蹈的德育功能

3.1 提高对舞蹈的认识 舞蹈是一门艺术,学生只有提高审美能力才能够认识到艺术的美感。因此在舞蹈教学时,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欣赏美术、创造美术的能力。这种教育可以按照一定的艺术标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素质、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审美观念以及会对生活充满信心,能够积极乐观地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坎坷,能够不畏困难,敢于拼搏。舞蹈在表演过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编舞可以设计出一些特定的舞蹈动作,将自己的思想情绪传达给观众。舞蹈能够使人保持形体的健美、能够提升人的气质品味,能够使人在生活中仪态优雅,舞蹈可以说是美的艺术。舞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训练练习时体会到艺术的美感与韵味。学校可以通过一些舞蹈活动、文艺活动的举办,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产生共鸣。学生通过舞蹈这门艺术教学,可以体会到人生的哲理,能够树立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理想目标,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审美在每一个舞蹈过程中都能表现出来,由于审美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情感的思维过程,而舞蹈的艺术美感是一种内在的、含蓄的存在,所以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善良的品质。舞蹈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改变对学习生活的态度,让学生能够与朋友亲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3.2 加强日常的舞蹈训练 每一名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史,舞蹈家也是如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虽然不会让学生以舞蹈为职业目标,但是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勇于拼搏、不怕失败的意志力。例如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根据教师的口令进行动作训练,不可以做别的与舞蹈训练无关的事情,要能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集中注意力。在舞蹈教学活动训练过程中,也有严格的纪律性,舞蹈练习者要能够做到舞蹈动作的协调一致、动作姿态的准确。舞蹈训练是一种基础性舞蹈教学课程,学生需要加强训练、提高注意力,准确按照老师要求勤学苦练,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舞蹈是一门通过人的动作神态为主体的表演艺术,学生只有通过刻苦练习,才能够完成舞蹈动作的基本训练,才能够增强体质,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只有经过艰苦的舞蹈教学训练,才能磨练出学生的持久意志力,才能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能够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要能够保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要能够让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尊师重道,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热爱学习,奋发上进。

3.3 教学中加入舞蹈历史知识 在人类没有创造出语言之前,人们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身体动作、神态来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情感的交流,这就产生了最早的艺术――舞蹈。之后随着各种声乐的发展、语言腔调的出现,才有了音乐和诗歌。由此看来,中国的舞蹈历史较为悠久,五千年之前就有了舞蹈的出现。在学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加入学习中国民族舞蹈、古典舞蹈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艺术知识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譬如在学习民族舞蹈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授一些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以及舞蹈的产生原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古典舞蹈的时候,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有关古典舞蹈的服饰、装束,舞蹈的历史背景故事,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舞蹈技能的同时,增长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让学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总而言之,舞蹈是一种极具高雅的艺术,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可以提高审美情趣,能够欣赏艺术、理解艺术、表现艺术,能够受到舞蹈的艺术熏陶。在这一舞蹈艺术的熏陶中,教师要能够耐心地教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让学生全面发展。

4 结语

舞蹈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门艺术。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有技巧地进行教学,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体现舞蹈这门艺术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小清.舞蹈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J].大舞台,2011,06.

舞蹈个人师德总结范文第2篇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阐述,并指出: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素质教育的理念正式提出后,一些学者对其内涵做了进一步探索,有人从培养能力出发认为:“素质教育广义地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和培养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国民教育体系及相关模式。狭义的讲,国家通过对全体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技术素质为宗旨,以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学校教育体系及相关模式。”[1]有人从素质培养上认为“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进而实现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目标。”[2]还有人从发展的观点认为“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3]林群在《高校素质教育研究》一文中将其总结为“依据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者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由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是对原有教育模式的反思,以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创造性力,增强品德观念,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而舞蹈艺术本质特征和舞蹈教育的特殊方式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舞蹈训练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近代工业机械文明与精致的劳动分工,现代物质文明给人类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却导致人体运动的局限,使人格健康发展受损,折射在教育与艺术中,便是肢体的僵化与想象力、创造力的匮乏。”[4]今天的学校教育模式是工业革命以后而形成的学堂教育形式,课堂上以文化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长期以来的“文史哲”教育和“数理化”训练使学生重于用脑力劳动而轻于身体感受。虽然体育、音乐、美术课作为辅助课程,给学生进行体能锻炼和审美教育,但是前者以锻炼身体为核心只注重体能训练,而后者虽是以提高艺术修养为目的,但音乐和美术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其授课形式也和其他文化课一样。因此,这样的课程设置还是把身体训练与内心情感培养截然分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受到影响,也阻碍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舞蹈理论家、教育家郭明达先生认为“一个人内心建立的可动性和外在的不动性相对比,使它与宇宙割断联系,将对他的人格发展有莫大的损害。”[5]

19世纪法国音乐教育家德尔萨特,通过观察人体各种动作表现与内心活动的相互关系总结出一套表情和人体姿态的逻辑体系,被誉为“德尔萨特表情体系”。他发现:人的任何内心活动都是与其本身的某种形体动作或某种动作欲望密切相关的;内心感情的强烈程度决定着手势和动作的激烈程度。将人体的动作和姿态划分为心理或智慧(头颈)、情绪和精神(躯干和两臂)及身体(躯干下部和腿脚)3个区域;总结出关于姿态的9条基本规律,并进而将动作界定为对比动作、平行动作和连续动作3大类型。他认为,只有将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躯干部分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有利于表演。他的学生A.吉罗德在《模仿、表情与手势──F.德尔萨特体系的实践法则》一书中将整个体系完成理论化梳理。根据德尔萨特表情体系,舞蹈在训练身心协调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人体动作来抒发内心情感得以呈现,因此舞蹈动作是人内心体验的直接表达。因此舞蹈训练在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在舞蹈训练中也以身体训练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身体训练不是以体能锻炼为唯一目的,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包括了音乐、节奏、呼吸、情感等因素。例如,舞蹈训练课中的一个压腿动作,其动作目的是训练腿部韧带的柔韧性,训练方式是在音乐的配合下有节奏的进行,因此在这一简单的训练中,既包括了人体关节、肌肉的训练,也包括了节奏、乐感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体会到身体变化带来的内心感受,有效的把体能训练与审美教育结合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舞蹈训练中通过训练学生身体形态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用心体验身体的能力,以情带动身体的运行方式,从而达到对心理的培养,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二、舞蹈学习培养创造力

诸多的人才素质中,创造力是最为重要的素质,创造力的背后自信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语言的形成让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使得原先身体表达信息的能力逐渐退化,现代物质文明又给人们提供了许多的便捷,使得人体的运动进一步受到了局限。因此,除非接受专门训练,若让人们在众人面前展现自由的身体运动是一件充满“恐惧”的事情。这种“恐惧”来源于对自己身体的“陌生”与“无知”,来源于内心的不自信。舞蹈训练就是让学生能够认识身体,了解身体,从而能很好的运用身体表达内心,达到身心一元的境界,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强化内心的自信感,确认自身存在的意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舞蹈的教育和训练中教师会采用“模仿教学”,即启发学生用身体模仿动物、植物和自然界现象,在这一训练中学生能够发挥想像力, 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的模仿,运用自身的肢体语言尽量把被模仿的动物或植物的形态表现出来, 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舞蹈中的即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很好的途径。“舞蹈即兴是在特定信号刺激下发生的有意识和有目的的身体运动,也是在没有预先准备和排练状态下的创作活动。舞蹈即兴其实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和结果。它会帮助你提高灵敏性和观察力,激发创作灵感和表演激情。”[6]德国现代舞蹈家玛丽·维格曼把舞蹈看成是时间、空间、力度的综合运用,并认为空间这一元素带来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舞蹈是以身体的运动方式对空间的占有形式。舞蹈即兴是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以情感为动机运用自己的肢体来占有空间,这样的训练能够调动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不是个体活动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系列的复杂思维过程的综合,包括了认知过程和社会互动过程。舞蹈实践既是包含了这两个过程的复杂综合活动。舞蹈训练是对身体的认知过程,在自我体认的基础上把内心的感受通过身体传达给观众,在观众审美的过程中完成社会互动。舞蹈课程能够鼓励学生超越程式和超越自我的动作表现,增进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舞蹈活动益于品德培养

舞蹈是心灵深处最真实的倾诉,也是人心灵的直接表达,因此,舞蹈教育对人格及文化素养要求极高。“舞蹈教学是一项实践性活动,是一种集教学、训练、自练、排练和表演为一体的教育活动。每一个学习它的人都要经历一个从陌生到熟练、从简单到复杂、从无知到明白、从不断纠正动作到逐渐变得成熟的过程舞蹈有益于培养集体主义观念。”

从舞蹈的创作和表演中看,无论独舞还是群舞都是集体劳动的产物,因此在学习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例如在群舞排练或演出中,要求动作的统一,队形的整齐,这种形式上的要求限定了每个学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必须要有集体观念,任何个人的疏漏都会影响舞蹈整体构图的表现效果。久而久之,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形式使集体观念的意识深入到每个成员内心。独舞表演虽然不像群舞有很多人参与,但是它从排练到演出也都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呈现在舞台上的舞蹈不仅是舞蹈演员,还包括了道具、服装、音响、灯光等等一切辅助措施,任何一个条件的缺失都会影响到舞台呈现效果,因此舞蹈演员都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只是诸多因素中的一个,这种集体主义观念在一次次的舞蹈表演过程中得到强化。

同时舞蹈表演过程还是一个提升内在思想情感的过程。演员作为舞蹈作品的核心,要通过内心情感和外在肢体感染观众,作为演员首先必须感染自身,才能感染观众,因此在作品的排练和演出中,作品本身体现的情感会内化到每个舞蹈参与者身上,学生们的思想与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升华。

除此之外,舞蹈有益于锻炼意志力。舞蹈训练是一项艰苦且长期的工程,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自己全部身体机能一遍一遍地完成规定动作,身体要承受超常的压力。因为舞蹈以人的肢体为表现媒介,因此,人的肢体成为舞蹈艺术创造的基础,就如钢琴家需要一台优质钢琴,歌唱家需要一幅动听的嗓音,美术家需要有色彩斑斓的颜料一样,为了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必须要对身体进行超强度的训练并且这种训练需要持之以恒。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能可能因此会消耗很大,甚至这种强制性的训练使学生感到难以坚持,但这却是磨练意志、超越自我的最佳时刻,不仅学生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意志力也得到了锻炼,培养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强意志,和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毅力,对学生的性格发展和人格培养都起到了好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 最终目的是培养塑造人,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结构合理的建设者。舞蹈教育对人的培养有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效应。舞蹈能够使人通过运动去体认自身、感觉生命,从而能够理解人、理解社会,使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舞蹈能够丰富知识、发展技能,使学习者心灵机制健全,充满自信,充分发挥创造性;舞蹈还能够使受教育者去情感超越功利层面,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真善美的精神风貌。总之,舞蹈教育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为2010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普通高师舞蹈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探索与研究》(编号:201001A492;主持人:陈岩)成果。

注释:

[1] 张艳萍:《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 文辅相:《论素质与素质教育》,载于《中国高教研究》1997年第6期。

[3] 史宁中 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载于《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

[4][5]刘青弋:《动感空间》,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第105页。

[6] 谭美莲:《当春乃发生——关于即兴舞蹈的随谈录》,载于《舞蹈》2003 年第3期。

舞蹈个人师德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36-01

幼儿舞蹈创编是每一个幼儿园老师的基本技能,也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重要科目。幼儿园老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舞蹈知识,拥有良好的舞蹈素养,更应该具备相应的舞蹈编排能力,以便幼儿教学顺应时展的潮流,紧随时代的步伐,更好地推动整体幼儿教学的进步。

一、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师创编能力现状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具备一定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幼儿学校从事相关教学工作的人才。在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舞蹈专业知识的学习占很大比重,其中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是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课题。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中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它注重学生对于舞蹈专业知识、动作技巧、音乐气质以及旋律的学习,为学生以后在幼儿教学或者舞蹈创编中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经过调查研究,幼儿园老师在舞蹈创编过程中,很多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用成人的眼光去编排舞蹈,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要求学生动作到位,忽略幼儿活泼好动好奇的性格,很多时候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舞蹈动作过于单一、呆板、缺乏激情,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在幼儿舞蹈学习和表演中多采取早操的形式,所以老师在舞蹈编排中动作编排相对僵硬、单一没有柔美的舞蹈感节奏感,让学生对于这些单一动作失去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采取强制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学生只是死记动作,并没有体会到舞蹈学习的乐趣所在,无法真正做到艺术启蒙。

二、怎样提高幼儿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

要想提高幼儿老师的舞蹈创编能力,就需要幼儿园老师在具备良好舞蹈功底的同时,带着舞蹈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进行舞蹈创作,将生活体验转化为舞蹈动作更好地感染学生,创编优质的舞蹈。教师应该互相交流学习,可以组建舞蹈创作小组,让老师在讨论中进行舞蹈编排,对相P优秀的幼儿舞蹈进行观摩学习,总结经验,在遵循舞蹈创编普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幼儿舞蹈的特点,并从儿童的心理和喜好出发,编排适合幼儿学习的舞蹈。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一)创造性舞蹈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智力结构的核心,拥有创造性的舞蹈思维能力是创造优秀舞蹈作品的关键所在。舞蹈的创编离不开创新,要强化幼儿园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谓“见多识广”要不断开阔老师的眼界,只有对舞蹈资料了解得多了,看得多了,思维开阔了才能创编出优秀的幼儿舞蹈。经常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舞蹈视频资料进行观摩学习,或者播放一些舞蹈视频,观察学生对于舞蹈动作的喜好,进行相关创作。

(二)理论与舞蹈实践的有机结合。舞蹈是以身体为语言进行交流的艺术形式。幼儿舞蹈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舞蹈由于其边歌边舞、形象直观等特点便于被儿童理解和掌握,幼儿舞蹈的学习对于增强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培养身体对节奏的敏感性,带给孩子审美感受和艺术熏陶,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意义重大。

在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儿童舞蹈创编不仅需要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而且还需要理论联系实践。首先,幼儿舞蹈创编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结合孩子的心理进行相关创作,不能将孩子和成年人的喜好、心理、审美简单地等同起来,要在歌曲选用以及动作编排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实际接受能力,并进行细致的改编,使舞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动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的学习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舞蹈理论知识和舞蹈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幼儿教学打基础。首先,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学习前对于舞蹈完全没有接触,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虚心学习。其次,要明确幼儿舞蹈的创编是为了创作出适合幼儿发展的舞蹈,所以在编制过程中,在内容选择上一定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遵循人体运动的生理变化规律,把握好运动量和难易程度,创编出轻快、活泼适合儿童发展的舞蹈动作,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儿童舞蹈创编能力也不是一蹴而成的,它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慢慢积累和掌握的本领,老师要不断创编幼儿舞蹈,不断完善幼儿舞蹈教育,推动幼儿舞蹈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舞蹈个人师德总结范文第4篇

王旭东,汉族,1967年10月出生于江苏南通,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1989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1992年7月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6月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办公室秘书、高教研究室副主任、学生处处长,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专职委员,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校长等职,现任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管理。

北京舞蹈学院由1954年成立的北京舞蹈学校发展而来,在六十多年的历程中始终引领着中国当代舞蹈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从早期舞蹈中等职业教育到新时期以来的舞蹈高等教育,迎来送走无数为舞蹈追梦圆梦的学子,被誉为“舞蹈家摇篮”。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背景下,作为国内唯一一所专门的舞蹈高等教育最高学府,以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大学为目标,其舞蹈教育如何更好地与世界对话交流,以真正实现对传统的传承?如何借“一带一路”的东风,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时代风貌的舞蹈艺术?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北京舞蹈学院(以下简称北舞)党委书记王旭东。

传承北舞“爱国、爱校、爱舞蹈”的传统精神

记者:王书记,您好!您来到北舞一年了,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您觉得北舞的气质与特色是什么?从校长到艺术院校的党委书记,您是如何完成角色转换的?

王旭东:我于2016年3月来到北舞工作,有些出乎意料,自己从没想过会到一所艺术院校当党委书记。北京舞蹈学院前身为北京舞蹈学校,是新中国党和政府建立的第一所专业舞蹈学校。学校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实验芭蕾舞团―北京舞蹈学校附属实验芭蕾舞团是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身,先后成功上演了多部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学校的东方音乐舞蹈班后来发展成为东方歌舞团。学校早期的建设和发展得到过、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特别是总理曾多次观看学校的演出,对学校的建设给予了直接的关怀和指导。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北京舞蹈学院,隶属于文化部,2000年划转北京市人民政府。一直以来,学校承担过很多国家重大任务,如2008年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APEC、G20峰会等国家重大活动中都有北舞师生的身影。

学校教师多年来一直秉持“执着于艺术、奉献于课堂、用心于学生”的师德标准,无论是建校初期的老专家,还是教学一线新教师,都深深热爱舞蹈艺术,全情投入舞蹈艺术教育之中。教学主楼的练功房每天从早6点到晚10点,一直灯火通明,言传身教、艺无止境的精神在师生们翩翩起舞中得以绵延。“爱国、爱校、爱舞蹈”的舞院传统从“中国舞蹈之母”―我们第一任校长戴爱莲先生开始薪火相传,如今在一代又一代师生身上予以传承。舞院人常说,只要教学楼的灯还亮着,“舞蹈家摇篮”就希望无限,中国的舞蹈事业就希望无限。

来到北舞后,我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去课堂看课听课、观摩舞蹈演出、与师生交流座谈等,被全校师生在舞蹈艺术专业领域体现出来的追求卓越、止于至美的精神深深打动。如果说这所学校有什么特质的话,我觉得她就像一只白天鹅,给人一种特别高雅、优美、恬静的感觉。

我来北舞之前担任北京物资学院校长,行政一把手的经历帮助和促使我在新的工作岗位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努力构建党政协同配合的良好氛围,以班子的凝聚力来提升战斗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我刚到这个岗位,恰逢北京市委巡视组入校,巡视帮助我们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指导促进我们整改落实。可以说,借着全面从严治党、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政工作这个大的东风,我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履行好党委书记职责,推进学校工作顺利开展。

充分认识艺术院校师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记者: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发表了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北舞作为一所艺术院校,如何贯彻落实讲话精神?

王旭东:六十多年来,北舞一直以发展和繁荣舞蹈文化艺术为己任,倾力培养高素质舞蹈专业人才,开展高水平舞蹈科学研究和作品创作,积极发挥舞蹈文化艺术智库作用,为国家文化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一代代北舞人在舞蹈艺术教育领域里耕耘所达到的水平与成就,可以说是国内翘楚。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专业舞蹈教育最高学府,北舞理应有这右恢质姑感:一定要做到最好!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艺工作。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又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两个讲话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相互呼应的姊妹篇,是引领我国文艺工作的旗帜和指南。我们北舞师生要有政治敏锐性,要把这两个讲话的精髓、精神实质理解透,明确文艺工作之于民族、社会、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承担起引领舞蹈艺术教育和繁荣发展舞蹈艺术的责任和使命,为党的文艺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为此,学校专门召开学习贯彻文艺工作相关讲话精神座谈会,各部门、各教学院系师生代表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学习心得。党委印发了《北京舞蹈学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中共北京舞蹈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北京舞蹈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文艺工作相关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各教学院系、各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以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高校重要职能,细化分解落实方案,真正把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师生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勇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努力做到德艺双馨,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为服务首都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开展富有艺术院校特色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记者:在艺术院校如何贯彻落实全国和北京市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如何抓好党建和思政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切实取得实效?

王旭东:在艺术院校开展好党建和思政工作,我认为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艺术院校实际,发挥艺术专业优势,开展富有特色的党建和思政工作。现阶段要把学习贯彻好关于文艺工作相关重要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全国和北京市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党对学校事业的领导。

一方面,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切实加强党委和院(系)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针对全校中层干部、教师、党员、学生等不同群体进行学习培训。同时,注重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北京艺术类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实施,建设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增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创作”等特色课程。我来到北舞这一年,是我上党课频率最高的一段时间,我先后给所在支部党员、学校机关党员干部、基层党务工作者、研究生、本科生、附中师生等上党课十余次。为上好本科生的一堂形势政策课,我结合学生实际,将党的十以来中央的治国方略用“一、二、三、四、五、七”几个数字进行归纳总结,以“数读新政”为主题,不仅把逻辑关系、重点梳理清楚,而且也将数字背后的精神实质阐释明白,帮助学生真正了解、理解、认同从党的十到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调动了学生听课积极性,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受到学生欢迎。

另一方面,要将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实践等相融合。要接地气,结合艺术院校师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在“融入”上下功夫。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例如:“创意快闪献礼党的生日”,通过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国标舞、爵士舞的转化和舞动,学子们以青春姿态,跳跃呈现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1921年、1936年、1949年、1978年、2016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祝福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2016级新生军训汇报与“纪念长征”主题融合在一起,展现出继承先烈遗志、学习长征精神的昂扬精神风貌,部队同志看了觉得很生动,很有特色。创意学院创作了舞蹈诗《长征》,用舞蹈语汇来展现长征精神,我与参演学生交流,学生们一致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堂受益匪浅的思政教育课。多年来学校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今后我们还要认真加以总结,不断探索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

坚定文化自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记者:北舞怎样借国家“一带一路”的东风,真正助力中国舞蹈“走出去”,体现出舞院人的文化自信与担当?

王旭东:北舞作为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专业教育最高学府,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和号召。2016年5月,郭磊校长与中东欧14国代表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东欧国家舞蹈文化艺术联盟成立宣言》,标志着中国―中东欧国家舞蹈文化艺术联盟正式成立。这是继2015年12月总理代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签署《联合公报》“双方将加强人文合作,增加人文交流活动次数,发展科研中心合作,努力共建欧亚中国研究中心。双方支持北京舞蹈学院同哈萨克斯坦国家舞蹈学院开展合作”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体现出北舞主动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之中。今后双方将在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学术研讨、成果展示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2016年,学校利用中外舞蹈院校展演的机会将东南亚、中亚一些国家的艺术院校请进来,进行“一带一路”国家舞蹈专场展演。近期又在文化部以及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应中东欧三国邀请出访进行“欢乐春节”演出,赴新加坡进行“妆艺庆典”演出等。学校也在与海南省有关部门洽谈面向东南亚建国际舞蹈学校事宜,探索更多的发展路径。

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教师交流、学生互换、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合作项目。师生每年都会有各种出国演出交流,学校选取能够代表“中国精神”的高水平舞蹈作品,打造出“大美不言”等系列高端演出品牌。在成功举办过五届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请赛的基础上,“2016北京中外舞蹈院校展演”和舞蹈孔子学院等涉外项目,搭建了中外舞蹈院校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了国际舞蹈院校人才培养与艺术创新,在世界舞台上树立国家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

在“走出去、请进来”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更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r值的高度信心,坚定文化自信。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坚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舞蹈大学

记者:在“双一流”的战略目标下,您觉得当下北舞与“世界一流舞蹈院校”之间的距离在哪儿?针对这一目标,学校都做了哪些方面的调整与准备?

王旭东:北舞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舞蹈大学。目前,学校正在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积极加强自身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舞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行新一轮本科培养方案论证研讨。在顶层设计上,继续发挥好自身原有的传统学科优势,引领国内舞蹈学科的发展,同时本着“整合、打通、扩充、完善”的原则,对现有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以高精尖作为起点和目标,扩充与舞蹈相关的其他专业学科,最终达到“结构要合理、综合重基础、创新强特色、系统建机制”的核心目标。

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学科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是学科体系构建问题。在以前的学科目录中,舞蹈学与音乐学、美术学、电影学等并列为文学门类下一级学科“艺术学”的二级学科,艺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之后,设立“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对于独立设置的音乐或舞蹈专业院校来讲,难以在“音乐”和“舞蹈”两方面都加强建设,事实上面临着“半个一级学科”的尴尬。就舞蹈学而言,其下的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如何构建?是把不同的舞种,如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国标舞、现代舞等作为学科建设单元,还是从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理论、舞蹈教育的不同领域探究学理?抑或是两者的融合?这需要进一步的论证、梳理和规划。

第二,是学科建设的实际推进问题。艺术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艺术院校的教师十分重视艺术创作和表演的实践。相对而言,学科思维、对学科建设的认识偏弱,对艺术规律的学术研究、理论创新重视不够。来到北舞后,一方面,我为学校在舞蹈人才培养、舞蹈创作表演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而骄傲自豪;另一方面,也深感我们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不足。我们既要有充分的自信,更要有扬长补短的勇气和决心。如果说中国的舞蹈学科要冲击世界一流,北京舞蹈学院必须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有这样的使命担当!学校要把学科建设作为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龙头工程,加强学科规划、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多出学术成果、提高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学科建设。

总之,北京舞蹈学院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引领舞蹈艺术人才培养之先和促进社会主义舞蹈艺术繁荣发展为目标,以“需要什么样的舞蹈艺术人才”和“如何培养高素质舞蹈艺术人才”为切入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精益求精搞创作,潜下心来做研究,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舞蹈艺术作品,创新舞蹈学科理论;充分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和艺术资源,不断发挥舞蹈文化艺术智库作用,为国家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学校党委将进一步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作用,学习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进行“管理建设年”为抓手,推进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不断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大学的步伐,努力开创舞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微访谈:

记者:您了解教师、学生生活和困惑的渠道与方式是?

王旭东:走近学生、走进教室。

记者:对您启发最大的一句教育名言是?

王旭东:用心做教育。

记者:您经常说的一句是?

王旭东:自信而不自满,脚踏实地而追求卓越。

舞蹈个人师德总结范文第5篇

舞蹈教学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艺术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舞蹈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为达到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舞蹈的目的,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不断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舞蹈教学具备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牢牢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其能够充分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最终产生对艺术的兴趣,为今后的艺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最终让艺术学习成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

(二)舞蹈教学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艺术教育对人的道德情操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样,舞蹈教学在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形式上也都具备此功能。首先,舞蹈教学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并配上复合意境的音乐来塑造出各种舞蹈形象,让学生在学习、训练及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善的一面。其次,舞蹈教学一般在学习、训练、排练及表演上都是严格进行的,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及坚韧的意志品质的养成。因此,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大大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三)舞蹈教学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们知道,舞蹈教学是集教学、训练、排练及表演等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也是一门关于人体动作及形态练习的课程,基本功的训练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基本功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等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美的体型。另外,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高峰期,通过带有强度的身体锻炼,能够促进学生身体上肢及下肢力量的增强。由此可见,舞蹈教学是具备提高身体素质功能的。

(四)舞蹈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艺术教育是一种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与理解,并培养艺术表现力及创造力的教育形式。同样,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舞蹈教学在此方面也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舞蹈教学中,教师教授学生优美的动作姿态,并配上音乐旋律,塑造了优美的舞蹈形象,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这也就是所谓的美育教育。经过长时间的美育教育,学生的形体美和内心美就会逐渐达到统一,从而,审美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

(五)舞蹈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舞蹈教学是师生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指导学生针对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索与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及自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才能不断地保持积极学习的状态,学生才能越学越轻松,教师才能越教越轻松。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出优秀的舞蹈苗子。

(六)舞蹈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舞蹈教学的内容一般会富有丰富的情感及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在舞蹈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不断创设愉悦、合理的教学氛围,适时引导学生多探索,鼓励学生多思考,灵活采用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促进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相结合,以此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由此可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提高我国艺术教育领域的完善性,才能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实用型艺术人才。

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