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景观作文

自然景观作文

自然景观作文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1篇

瞧,那一朵朵白黄相间的云朵,一朵连着一朵给夕阳织成了一件金红色羽绒服,不一会儿,又变成红色,把太阳打扮得像公主似的。俯视江面,一道残阳像一束金黄的激光斜射到水面上,像无数的鱼儿在跳跃。

大约6点钟,太阳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一个金灿灿的圆球,周围的云更加绚丽多姿,时儿像小狗,时儿像小鸟,时儿像桃花……远处巍峨的山丘在夕阳映照下仿佛涂上了一层金粉,显得格外瑰丽。

又过了一会儿,夕阳那微弱的光芒给大地披上了蝉翼般的光彩。云朵披上了金辉。云朵像少女一样姗姗而行,渐渐靠近江面。天边逶迤着几块白丝绦般的云彩,宛如鲜艳夺目的彩缎,装饰着红蓝色的天空。

想着想着,眼前的太阳便又向下溜了一截,更接近江面了,则变得越发的红。慢慢地,太阳笑红了脸仿佛小姑娘脸上害羞的红云。太阳亲吻着江水的头,向大地、天空喷出红彤彤的光芒。太阳把红光借给了珠江,借给了世界的一切。太阳展示完自己的美貌后,快活的一跳,消失在江面上,又回到了妈妈的身旁。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文化;营造方法;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得到快速的发展。新农村在发展的同时却受到城市化的冲击,使得新农村的景观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才能在新农村的建设下营造良好的景观文化,把原有的文化传承下来,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新农村建设追上了城市化的脚步,却在追逐中渐渐丢失了原有的文化特色,这样的现状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就以“美丽南方”为例,共同探讨南方景观设计的方法,维护新农村景观文化的特色,使得新农村更具有文化韵味。

1.“美丽南方”景观设计的简述

“美丽南方”位于广西南宁西部地区,当地的自然田园风光十分的美丽,农业景观独具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美丽南方”是近几年新建起来的,经过大力投资建设,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体育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它里面有农家乐、农具展区,让你体验农家人纯朴的生活。[2]百香果园、西红柿种植基地、草莓种植基地等建设,让你品尝到各种果蔬的香甜。多功能球馆、五人足球场等体育设施,让你在休闲中体会运动的乐趣。更有独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双忠庙”,让你感受浓厚的文化气息。“美丽南方”的景观文化设计非常的具有当地的特色文化。

2.新农村景观文化的特点

2.1新农村景观文化具有地域性

新农村景观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质,因为每个地方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及民族特色,所以新农村景观文化的营造必须从本土的文化出发,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使景观文化建设更具本土特色。由于地方不同,自然环境及地质地貌也有所不同,所以景观文化的设计就会形成一定的地域差别。比如“美丽南方”的景观就是依据当地的自然田园风光、文化古迹及农业特色进行设计的,使得新农村的景观文化充满浓郁的农村文化气息。

2.2新农村景观文化的传承性。

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新农村景观文化是依据当地的传统文化及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景观文化设计的时候,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及自然环境的结合。[3]在“美丽南方”景观设计中,依据当地的自然风光及纯朴民风,建设了农家乐、历史留痕展区、南方历史古建筑保护区、百果园区及百合花基地等景观,让观光者领略田园风光,品味果蔬香甜,体验农家乐趣。

2.3新农村景观文化要以人为本

景观的建设主要是为群众服务,所以在新农村景观文化的设计上必须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们对景观文化的需求,使景观文化的设计要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一切景观的设置都是为了服务大众。“美丽南方”景观设计在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人.自然.村落”的空间对话设计理念,凸显当地的农家乐休闲娱乐产业,让“美丽南方”充满恬静悠然的生活气息和清雅安逸的生活情趣,使人们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2.4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多样化

新农村景观文化由于地域及文化不同,景观文化就出现了多样化的情况。各个地方的新农村文化在形式、内容、功能及形态上都存在多样化,各有各的特色。例如西南的吊脚楼,北京的四合院,还有高原的蒙古包。这些景观都非常具有特色。而“美丽南方”的景观文化

主要是南方特有的前堂后院“香火房”古建筑保护和利用与是田园风光及南亚热带农业特色等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3.“美丽南方”景观文化的营造方法

3.1充分利用当地的丰富资源

新农村景观文化要从当地的各色文化出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使其更具有本土特色。由于地域不同,可使用的资源也不同,不同的资源营造出来的景观文化自然也各具特色。“美丽南方”位于广西首府绿城南宁的西部,当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着广阔的农田,密集的原生态橄榄树,还有让人称奇的黄氏榕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地是著名作家陆地《美丽南方》作品的诞生地,这里有爱国名将梁云升的“双忠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让新农村景观凸显地方特色。

3.2重视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新农村景观文化的设计一定要重视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体现的是一种绿化生态理念。一些新农村建设使得其自然景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住宅新楼代替了原本淳朴的农舍,本土特有的自然风景正在不断丢失。[5]在营造景观文化的时,我们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注重于自然环境的结合,这表现的是对绿色文化的维护,体现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美丽南方”景观在设计上重视与自然的结合,在原有的自然景观下进行景观文化设计,体现了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又不会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怀旧浪漫纯朴的农家景观,让人置身于田园里,享受农家人的那份纯朴的心情。

3.3传承本土传统的文化特色

3.3.1对原有文化的升华

新农村景观文化设计要对其原有的文化进行提炼及升华。由于各地的文化不同,所以各地的标志性建筑、农村的形式等都不同。我们为了凸显各地的文化特色,选用当地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在原有的文化上进行创作,创造出新的文化景观。“美丽南方”的整个景观文化建设中具有浓郁的文化韵味,其主要的标志性的文化就是“双忠庙”。“双忠庙”是人们为了纪念明末清初的名将名臣杨禹甸和梁云升而建立的。双忠庙本来有三进两厢,很多的名人手迹碑石,这些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

3.3.2对原有文化的延伸

我们可以对原有的文化进行延伸,延续其中的文化韵味,使得景观文化更加的丰富。“美丽南方”的景观文化设计中,据了解石埠美丽南方是著名作家陆地《美丽的南方》作品的诞生地。依据作品《美丽的南方》进行原有文化的延伸,简述《美丽的南方》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文化的延续。

4.结语

新农村景观是自然环境及人类共同描绘的一件艺术品,不仅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更突出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新农村景观文化以历史文化作为背景,以自然环境作为辅助条件,进行景观文化的营造。[6]景观文化的营造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要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要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美丽南方”景观文化的设计依据了但当地的文化特色,结合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建设了一个休闲、娱乐、体育为一体的文化景观。由于这样一个具有农家特色,有具运动快乐的景观建设,使得“美丽南方”的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建设非常的重要,它体现着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宏.我国新农村环境景观规划理论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08):34-35.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观、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是“景”与“观”的结合,包括了视觉、美学意义(与网景、景色同义);又有地理学意义(与地形、地物同义),用来描述地质、地理和地貌属性;还有生态意义(指其作为生态系统能源和物质循环的载体);此外还有文化意义,指其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载体。现代景观设计学的设计对象既为景观,因此景观概念的发展对现代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景观的内涵

1.1 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内涵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的希伯来的《圣经》中,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景色。15世纪中叶西欧艺术家们的风景画中,景观成为透视中所见地球表面景色的代称。16世纪末,“景观”主要被用作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17-18世纪,园林设计师们基于对美学艺术效果的追求,开始采用景观一词。至此为止,景观一词主要突出的是一种综合的和直观的视觉感受景观主要指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景观一词在英语(Landscape)、德语(Landschaft)、俄语中拼写相似。在德语中,“景观”(Landschaft)一词本身的涵义是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但通常被用来描述美丽的乡村自然景色。英语中的“景观”(Landscape)源于德语,也被理解为形象而又富于艺术性的风景概念。而景观作为风景的同意语也一直为文学艺术家们沿用至今。

1.2 不同学科对景观的解释

1.2.1 地理学中景观概念

19世纪初,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1769.1859)将景观概念首次引人地理学,并从此形成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代名词的景观概念。强调其地域整体性,更强调综合性,认为景观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文化要素组成的地理综合体。景观学派的创始人,德国近代地理学家施吕特尔(1872-1952年)把景观看成是一个区域结合的外貌单元,其中所有“可以感觉到的”具有地域意义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并特意把人作为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学者对景观的概念有着笔筒的理解。综合各种关于景观概念的争论意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某一区域的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人文诸方面;②一般自然综合体。指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的结合而成的具有内部相对一致性的整体;③区域概念。‘是个体区域单位,相当于综合自然区划等级系统中最小一级的自然区,是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④类型概念。用于任何区域分类单位,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的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单位,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

1.2.2 生态学中景观概念

自20世纪30年代C.Troll提出景观生态一词以来,景观的概念被引人生态学并形成景观生态学。Troll不仅把景观看作是人类生活环境中视觉所触及的空间总体,更强调景观作为地域综合体的整体性,并将陆圈、生物圈和理性圈看作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肖笃宁对景观定义为: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生态学对景观的认识可以归纳为:①景观是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景观是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殊结构;③景观是生态系统向上延伸的组织层次;④景观是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整体系统;⑤景观是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

生态学通过两种途径使用景观这个概念。一种是直觉地将景观看作基于人类范畴基础之上的特定区域.另一种是将景观看作代表任一尺度空间异质性的抽象概念。

1.2.3 景观设计学中的景观概念.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我国现称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学对景观的理解以北大俞孔坚教授的《景观的含义》一文为代表,文章从景观的视觉美、栖居地、系统、符号四个方面对景观的含义进行阐释。将其概括如下:

(1)景观的视觉美含义。指土地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使其能够知觉服务于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生活需要。

(2)景观的栖居地含义。是指景观作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体的人与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

(3)景观的作为系统的含义。景观作为系统有着五个层次的生态关系,分别为: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即水平生态过程;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存在于生命与环境之间,包括植物与植物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竞争。共生关系;存在于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营养及能量的关系。

(4)景观作为符号的含义。景观是文化符号,是人类理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

2、景观设计的内容

景观设计是对土地进行分析、规划、改造、管理、保护及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土地的全面设计,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是人如何利用土地的问题。

在西方,景观设计学科包含区域性景观设计、城市设计、社区规划设计、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及自然和历史文化保护地的设计,此外还有综合开发设计、土地综合利用设计、传统领域的公园和花园规划设计等。

我国著名学者刘滨谊在《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一文中提出、阐述和论证了景观设计的三元论。文章指出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大方面:①景观环境形象;②环境生态绿化;③大众行为心理。称之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或三元素)。”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时要达到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的综合与协调。

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现代景观设计的内容包容了视觉景观(创造符合审美要求的环境形象)、环境生态(创造符合生态原则的环境空间)、人文景象(营造特定的精神环境)三大方面内容。

3、景观设计的原则

景观的发展对景观设计有着促进和指导作用。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结合景观内涵从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阐述现代景观设计中应具备的原则。

3.1 景观设计的艺术性――视觉美原则

景观一词最初的含义主要关注景观的视觉特性。景观是视觉美,

景观即风景,是画家描写大地上景物,是在画框里的艺术品,这是景观最早的含义。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中要遵循视觉美原则。这也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原则。一件好的景观设计作品,应该在满足生态和使用功能的同时,也是一件美的艺术作品。

景观设计的美感通过景观形式表现。景观形式的构成的基本要素具备一定的形状、空间、大小、色彩、质感。景观设计中,景观的形式往往不是以单一形式出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组合规律,如多样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抽象与具体、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在景观设计中合理而又创新的运用这些规律,不仅能表现景观建筑的视觉效果,也能协调景观建筑与周围环境。

以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为例。淮海战役纪念塔对比的手法,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与周围建筑在高度上产生强烈的对比,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从而突出了纪念碑的雄伟与庄重。同时采用了对称的布局手法,这也是多数纪念性设施普遍采用的设计方法,来表现出环境与氛围的肃穆。合理利用比例与尺度的效果,布置低矮的灌木来突出纪念碑的高大。

3.2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生态原则

在生态学中景观则作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载体,它与社会物质文化系统紧密相关。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而景观的生态设计也有其设计原理。概括如下:

(1)尊重自然原理。地理学中主要关注景观的要素(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特征和景观形成过程,它与自然联系密切。

(2)整体设计原理。景观生态设计是对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的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而设计,为高产值而设计,也为美而设计。设计的目的是整体优化。

(3)4R原理。主要目的为保护和节约资源。具体内容为Reduce(减量)、Reuse(再用)、Recycle(再生)和Renewable(更新)。

(4)设计适应性原理。自然景观有起自身和谐、稳定的结构和功能,人为的设计必须适应自然景观的原有“设计”,使人为引入的景观元素所带来的负作用最小,以保证整体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3.3 景观设计的社会性

3.3.1 文化原则――尊重文化

景观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以及人们所受的教育、价值观、审美观的不同都对景观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些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景观形象在景观设计中起主导作用,在景观创作中,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想象来确定其风格。而一定要先对所服务地区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传统风格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使作品得到当地大众的认可,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以徐州户部山地区为例。在做商业景观设计时,首先要了解户部山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在做好古名居保护的同时,尊重当地的文化与开发现状,建设周围的商业景观。如商业建筑要仿古名居的建筑风格;路灯、休息坐椅等景观小品要与当地古朴的文化氛围融合;在设计选材时,着重石材和木材或涂木漆,使商业建筑在外观上有古典韵味。当然在建筑内部的布局与处理上也要与当地文化相映成趣.杜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3.2 以人为本原则

“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首先确定的是用途或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来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欲规划的体验。”这里所说的人们,是指景观设计的主体服务对象。规划的是他们在景观中所欲得到的体验,如旅游者、设计师和开发商的体验。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人在景观中的体验就是主要的考虑因素。不同的景观会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服务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景观体验要求。因此,在设计前就需首先确定所服务的对象所欲在景观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只有理解人类自身、理解特定景观服务对象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才能设计出真正成功的作品。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景观文化;统筹营造;廊道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景观文化营造也不断呈现出新的态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6%,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在空间、时间上的联系,但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相应地形成了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村落景观文化。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缺乏对区域内城乡景观文化的整体研究,再加上经济效益的驱使,一些存在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村落空间连同其景观文化正在逐渐被城市“蚕食”。

在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城乡统筹、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统筹考虑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成为城乡规划、景观设计以及相关部门不容忽视的战略问题。

2.景观与景观文化

2.1 景观文化

景观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国内外出现了很多关于研究景观文化的理论文章,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体系,景观文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并被广泛认可的概念与诠释。沈福煦先生在《中国景观文化论》中指出,景观文化除包含大量的艺术文化内容以外,还具有更多的社会文化属性,与社会伦理、意识形态、、生活习俗及价值观念等有关。中国的景观积淀着中国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性质[1]。

2.2 人、景观与景观文化

人与景观文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从人类与自然发展的视角而言,人类在改造自然营造景观的同时创造了景观文化,反之,景观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人类营造景观的行为,两者在发展中相互制约,在制约中相互促进。

景观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价值观念在景观营造过程中的物化表现,集中体现在所获得的技能、景观以及在营建景观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识。同时,景观的受众受到景观所传达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受到熏陶的同时,逐渐被这种“景观文化”所同化。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人与景观文化的互动包含两个基本过程,即景观的营建过程和景观的使用过程,但在两个过程中人类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景观文化营建过程中,人类不断的熟悉景观材料,掌握营造技艺,使之不断满足自身需求,完美呈现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也就是景观文化的创造过程;另外一方面,在景观使用过程中,景观文化所体现的深刻内涵又反作用于受众,影响其行为模式、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其社会观、价值观,使得景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3 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

3.1 尊重自然,现代呈现---人文的关怀

景观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物质产物及精神载体,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直以它特有的朴实、宁静、和谐的意境存储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从人类与景观文化关系的角度来看,景观设计与景观文化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是以“人”为核心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城乡景观文化的营造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要以人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景观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应能被人感知、理解和接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关怀是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最本质的要求。

特定的景观符号和设计手法是传统景观艺术的重要文化载体和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定区域内独特的历史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亦使得现代城乡景观的表现形式不断更新,极大的丰富了现代景观设计的语汇。

3.2 追寻历史,发展内涵---文化的延续

景观是城乡空间独特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街道、山脉、丘陵、森林、农田等,在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下共同构筑了城乡空间的视觉主体。历史文化是城乡空间独特景观文化的源泉,在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规划中,积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料,不仅能促进景观文化的发展,创新景观设计的手法,丰富城乡景观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也是对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城乡空间景观特色的重要呈现。

但在现代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规划中应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制约因素,这就意味着在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构建中,不仅要追溯区域文化、传承历史,而且要在传统城乡空间景观文化中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与形式,使得城乡景观文化的历史记忆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延续。

3.3 多元共生,城乡统筹---廊道的营造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同时,人类的活动亦使得自然景观分割开来,景观的流动功能受到严重阻碍,也使得不同区域景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被隔离开来。因此,加强孤立景观斑块之间以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促进景观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与发展成为当前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的重要课题。

国外关于廊道的理论研究经历了雏形、绿色廊道、遗产廊道三个阶段。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是一个与绿色廊道相对应的概念,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4]。遗产廊道在强调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区域化趋势和“绿道”思想结合的产物,还整合了遗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使之成为集文化性、生态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景观文化的线性“综合体”。

4.结语

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是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将景观文化融于景观规划、设计、营建的全过程,烘托景观的文化氛围,在景观中体现传统的地域文化,让景观文化的受众感受到当时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景观作为城城乡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物质上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文化上的熏陶。因此,在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在加强、改善和优化景观空间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要在梳理传统景观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时展新的活力,保持景观文化的人文关怀、历史文脉以及厚重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沈福煦.中国景观文化论[J].南方建筑,2001(1).

[2]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和平,肖竞.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园林,2009(2).

[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李伟,俞孔坚,李迪华. 遗产廊道与京杭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城市问题,2004(1).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共生研究---以河北省为例》(项目编号:HB12SH035)。

作者简介:

自然景观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

1.明确园林景观设计主题,突出设计特色

有人认为园林景观设计等同于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客观上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结果,多同而少异,缺乏内涵和特色。对此,明确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突出园林的特色极其重要。每一个园林都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有与众不同,才能被众人记住。具体而言,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主要分为自然生态美和文化生态美两个方面。自然生态美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美,它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一种原初的美和直接性的美。将自然生态美作为主题的园林,一定要注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文化生态美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能够融合共生,为园林景观设计带来独特的美感。此外,要立足现代城市整体发展要求规划长期目标,做到生物多样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兼顾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讲求多学科的高度综合应用。

2.重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性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最优化的和提供满足人们生活活动的空间景观环境,这种景观源于景观的整体效果的体现。因此,整体性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灵魂”,设计过程中不能把各个组成空间割裂成片段,而要通过整体设计,构造整体景观形象,保证彼此间的协调,形成自然、优雅、有序的景观环境。园林景观设计除了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环境条件外,还应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在设计中,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布局构景手法和相关的设计法则后,才能对设计要素进行合理的布局与整合,进一步增强园林景观的表现力,从而创造出优美合理、新颖独特的园林景观。同时,设计过程中还应将局部的景观设计置于较大的城市区域节点来考虑,这有利于城市特定场所环境的创建和园林景观总体格局的完善。

3.倡导基于生态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

生态设计应是所有的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普遍原则,即遵循生命的规律,强调人为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生态理念已成为园林景观设计师内在和本质的设计理念,因为它符合人们企盼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的愿望。这就告诉我们: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的生态园林设计将成为未来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应注重将生态科学技术和景观美学原则相结合,创造出在尊重自然基础之上的完美景观作品。在进行生态景观设计时,我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对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第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使用。第三,废物利用。我们可对废弃物进行利用,大大节约成本,降低自然资源消耗,从而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第四,尽量多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注重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

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民族文化的渗透工作,加强文化内涵的应用,使园林发展同民族文化紧密结合。(1)要了解民族历史文化。所谓了解民族文化,是指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园林景观所希望表达的民族文化内容,在确定内容之后,要认真对相关历史文化内容进行挖掘,从而筛选最能作以表达的文化精髓。(2)要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指随着我国历史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发展,最终得以传流下来的文化艺术形式,它没有历史时期的限制,也没有历史阶段的不适应性。(3)重视自然文化的利用。我国园林景观建设和发展时间较长,古代园林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因此,现代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对自然文化的引用,促进我国园林景观的发展。

5.重视现代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