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作文个性化教学

作文个性化教学

作文个性化教学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何况是每一位学生,他们无论是知识基础、家庭背景、思维品质、价值取向、情绪体验等方方面都存在个体性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他们认识和感受事物的不同。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主观色彩较浓,对于同一种事物的认识,即存在普遍的共性,又存在独有的个性。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写作的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善待学生的创见,引导学生追寻创新,彰显个性。

一、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为个性作文奠定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作为作文的“米”,是学生写作文的基础。就目前的作文教学来看,学生对于作文兴趣不高,甚至于害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的素材,面对作文,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写些什么。他们的思维,被日常的在校读书,在家三餐的两点一线所禁锢,视野狭隘,导致在写作上的无所适从。

其实,在作文中,事事可作文,时时有作文,无论是日常的劳动,还是四季的变化,无论是平日的喜乐,还是偶尔的忧愁等都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素材,但是对于这些,学生往往都是视而不见的。要让学生个性化写作,最重要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换一个角度看周围的一切,打开学生周边的“宝藏”,积累素材,为个性作文奠定基础。

此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除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边生活,捕捉和积累素材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多做课外阅读,吸收更多的营养,拓展知识面,增强语言能力,丰富写作的素材,不断地将在周围世界的发展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作文教学要以生活为本源,以课堂为轴心,作文写作以兴趣为先导,以个性的展示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以习惯养成和培养创新精神为终极目标,动态地将教师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学生个性化的作文思维、个性化的作文语言以及诸如个性化的阅读等其他层面的语文活动,有趣、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取得个性作文训练的综合效益。传统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学生作文教学不得不强化训练,大部分的作文都是“拼拼凑凑”,“假、大、空”的现象严重。这也成为我们个性作文教学的“拦路虎”,要想消灭它,转变现状,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的自主写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对于学生自主写作给予必要的指导,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增加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由地表达自己,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事业,展现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

例如,在一次写作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人,学生的写作中,有的写的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有的写的是自己的伙伴,还有的写的是老师等等,其中有一位学生,写的是爸爸,他写道:对于爸爸,既熟悉,又陌生的纠结感觉,既爱戴,又失望的复杂情感,文中,他对于为他娶了一个后妈的爸爸,充满了失望和牢骚,但又存在着不忍和心疼。虽然这篇文章,灰色成分较多,但是文章却写出了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情感的纠结,这是学生心底的声音。看过作文之后,我找这位学生谈话,让他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爸爸,了解爸爸的想法和做法,从而理解爸爸,消除纠结,让灰色变亮丽。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仅是个性化的,而且是充满人性和灵性的。

三、注重进行多元评价,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方向

个性化的作文,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摆脱考试的压力,本着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放大学生优点,善于抓住学生细微的发展和提高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和鼓励。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方面会尽量做到最细致,哪怕学生其间有一个字或者是一对关联词的应用是适当的,恰到好处的,我都会圈点处理出来,给予肯定的评价和鼓励。对于一些比较出色,具有代表性的作文,我还会在课堂上作为佳作进行评讲。只要学生写出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个性,都应给予肯定,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点拨和引导,使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作文指导;个性化;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说真话,抒写自己纯真美好的情感呢?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个性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努力促成其个性的良好形成与和谐发展,从而使学生在自己习作中吐真情、说真话、写真事,充分体现他们各自的生活体验、情感、思维和认识水平等,处处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什么是个性?所谓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比较固定的本质特性。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生活出发,不仅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作文资源,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张扬,人格受到尊重,从而使各具个性的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写出有独特个性充满激情的习作。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应如何切实引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谈谈,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品味文本,抒写个人见解

作为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不能仅局限在作文课中,而要善于挖掘文本这个有利的资源,在品味文本中找准与练笔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品读佳作中悟情悟理,在练笔中发展思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补白练习。文本中有些语句或课文结尾含蓄,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悬念或想象回味的余地。它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去想象,去拓展,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就是文本空白。因此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空白,及时进行练笔,不仅可以使文本得到充实,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如《凡卡》一文,以凡卡梦结尾,他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再如《去年的树》一文最后一句写道:“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是一个比较含蓄的结尾,在上课时就可以利用这个空白,让学生想象鸟儿飞走后的情景,并以“鸟儿飞走后……”为题,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练笔,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2.插图配文。课文有许多编者精心编排的插图,大多数是文章思想感情的体现。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根据自己的体会给图配上短文。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它以整页的篇幅描绘了“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的动人情景。而扬科的外貌、内心,课文只字未提,给我们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联系上下文语句——“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啊!”“扬科多么想仔细地看看那把小提琴呀!”等。可以“琴”为题,以课文插图为依托,重新编写小音乐家扬科的故事。

3.抓住情感流露点。课文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只有学生深入领悟体会文本,才能与作者倾心对话,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时的学生才能完全沉浸在课文浓厚的情感意境中,此时,正是写“现在进行时”感情活动的最佳时机。

二、品味生活,激活写作素材

作文是“言志”、“缘情“之物,是展现生命历程、张扬个性价值的精神旅程。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激活丰富的写作素材。通常情况下,学生作文的选材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激活生活表象提取生活素材。

1.媒体引路。习作内容空洞、言语贫乏,这与学生缺乏体验不无关系。指导作文时,可以借助实物、照片、歌曲、录像等媒体再现生活,让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2.角色表演。针对儿童喜欢表现、擅长表演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扮演习作中的有关角色,进行相应的角色感受和角色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以此丰富学生的体验积累。如指导学生作文《第一次上医院》,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家长和孩子,再现了看病就医的情境,孩子面对针筒、挂瓶时的紧张恐惧,家长的苦口婆心,医生的和颜悦色,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毕现。面对活生生的画面,学生写起来自然具体、生动,充满情趣。

三、品味语言,自由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呢?笔者以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语感品味,通过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能不拘形式地、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1.品写法,学技能。学生手中的文本应该说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好材料,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品读领悟文本语言,学作家们的语言风范。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第3篇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但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写作是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整合体现,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做好语文写作教学意义重大。在笔者看来,语文作文教学不应该全班“一刀切”的进行,而是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特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经验,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实现作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 教学 个性 生活 经验

一、立足学生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二、立足于学生身心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提供想像条件,鼓励大胆幻想

童话作文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中得以体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训练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就再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得以充分的发展。

2、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

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们,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得讲究巧妙的构思。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吸引人。童话语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记叙文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方面具有优势。学生具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其次,童话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真实的反映,它折射出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这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富有个性化。

3、注意立足现实,要求合理想像

一旦儿童思绪扬起,往往又会乘着兴致,漫无边际的想像开去。因此,我们要向学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为,只有想像合理,才有意义。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儿童往往把握不住,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儿童并不能掌握要领。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发掘学生的心灵火花,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像。

三、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训练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作文当前教学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仿写、甚至抄袭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为了使学生能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时的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达出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

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组织学生开展“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

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4、指导学生描绘生活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四、立足于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化制定;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作,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还要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的综合能力。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策略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语文作文的课堂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作文过于程式化和模式化,模仿现象较明显;在成语和俗语的使用中不顺畅或者很多错误;作文缺少个性化的思维和语句;同时还有较为严重的虚构问题,譬如很多学生为了追求写作效果居然把父母写成身患重症,甚至“身故”,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也不得不引发深思。

(二)语文作文教学中问题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阅读面狭窄,所以在写作过程中语言匮乏,一味模仿、套用模板的现象普遍,这样的文章也无疑不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在教学时主要强调的是怎样审题立意及一些惯用的写作技巧,却没有教会学生如何表达出自身情感,最终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假大空”。语文作文教学实际上应该不断提升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个性自我的发展,虽然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但也有对生活的感悟;让学生通过文字记录自身的感悟,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思考,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人格。因此要着重加强学生的作文的个性化教学指导,切实解决作文“假大空”和欠缺吸引力等问题。

二、强化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指导的有效策略

(一)采取适度包容的原则

其实语文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标准,最重要的则是根据学生内心的感情走向去写作。只有自主写作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流露真性情。所以假如学生的想法和老师的思想不符时也应该适当的包容,多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思维和个性色彩。还可以只提供材料让学生们自己去出题写作,从不同的角度自由发挥。教授语文作文写作,是要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成长经验,积极的沟通交流,因此老师不要事无巨细的叮嘱,如同保姆般的包揽所有事情,而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但也不能过度独立,总体而言就是既有个性发挥的空间,又有互助的交流。

(二)创设开放的学习情境

在互联网火速发展的趋势下,很多学生都迷恋网络游戏和聊天,让生活交际的圈子越来越窄;看似每天都接触到大量信息,但真正写作时却又无从下笔。因此老师要善于发掘生活学习中的课程资源,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积累更多优美的词句。还可以组织外出实践、开办文学社、知识竞赛、小品相声、建立作文网站,读书小组和读后感写作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用更多的热情去写作文。通过科学的情境设置和适当引导,拓宽学生的想象力,触动学生的深层次的感悟,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自主命题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多是教师命题、学生按题写作的模式,很多学生经常费尽心思的凑字数,还有时面对作文题目感觉无话可说,写作成为压力,所以加强个性化写作指导的重要举措就是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可以更加灵活的来命题,如半命题、选择题、范围题和情境题等,还可以发动全班共同讨论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从感兴趣的方向来命题,例如每周全班谈论新命题,让各小组同学提出若干命题,分别陈述拟题原因和写作优势,再让同学从中挑选自己擅长的题目进行写作,文体不作出具体规定。如此一来,不但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写作的乐趣,也让学生有更多的内容可写。

(四)组织学生自主批改

通常都是老师独自批改作文,学生的文章大同小异,老师的评语也固定不变,导致学生丧失写作热情,没有创新思维的想法。所以在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时应该让学生也参与到作用的审阅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个性化发展。譬如可以引进作文套餐批改的模式,让学生先完成写作,再加上自我评分,其他学生读后评分,家长看完后评分,最后再由老师总体评价。这种自我评分、同学批改、家长评价、小组讨论和教师点评等各种方式相融合的批改方式,使得学生、老师和家长的联系更紧密,也让写作不再仅是师生教学活动,而变成学生、教师和家长三者之间交流的途径,有利于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增长,并加深学生同老师、老师同家长之间的交流配合。

综上所述,强化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指导易说难做,最主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个性,老师们应该摒弃落后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创新思维的个性化教学,留给学生们更多的发挥空间,采取适度包容的原则,创设开放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命题,通过多方批改的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映霞.新课标下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

[2]陈宏.巧妙激“趣”让学生爱上写作――管窥作文教学[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08).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第5篇

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成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每个学生都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和个性看法。通过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历的感染,进入初中以后,每个学生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思想天地”,文字就是学生表达的最好方式。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作文的个性。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作文的评价标准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那么情感就是评价的一个主要标准,我们常说好文章是能感动自己和别人的。要想有感动人心的情感,就要从作者真实的生活经历为出发点。而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体验中要让自己的作文出类拔萃不流于形式和俗套,就要在真实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作文是一种自主活动,只有学生愿意去写,才会有观察和体悟生活的动力。所以个性化教学是学生自主的观察、认知、体悟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生活进行加工和创造,达到表达自己情感的目的。

所谓“真实”,就是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不是胡编乱造。这个真实不一定要亲历亲为,可以是其写作内容所反映的情感是人们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会有的表现和情感。也可以采用艺术手法中的夸张虚构等。所谓个性创新不是说仅有一人所有,而是指“触发”所得。夏尊和叶圣陶先生就曾指出,“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触发要是自己的新鲜的才好。……我们如果袭用,就等于一味说人家说过的话,自己不说什么了。”所以,作文个性创新要求学生写自己的切实所得。学生应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体察人情物态,能够“由一件事感悟其他的事”。这样学生的表述才会带有个人视角特色的看法。因此,在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第一,培养学生观察、感悟生活的能力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学生存在一个共性问题:无话可写。在作文课上学生经常会说:不知道写什么。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生活单一,知识面狭窄,即使题目,却难以找到触点,自然无话可说。同时由于学生思想简单,在写作时找不到合适的材料,也不懂得生活中的借鉴。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懂得: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皆作文。生活本身多姿多彩,蕴藏着真、善、美、假、恶、丑,学生都会有所体会,有所经历。要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悟出属于自己的感受。比如是写父母之爱的文章。如孟郊是抓住游子临行前的一次回眸,看到苍老的母亲在灯下为儿子缝制衣衫,让作者感受到了母爱的绵密和深沉,由此激发了作者内心的触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而朱自清体悟到父爱的深沉博大,是在家境艰难的时候,父亲送儿子,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就是这样一个生活中细小的场面却让作者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背影》。这些是人们生活中都会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是观察的角度不同,就形成了个性化的文章。因此,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并且观察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积累自己的体悟,是个性化写作的一个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丰富的课外阅读,才能积淀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能力、语言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读书可以丰富知识,能有效的丰富内心,陶冶性情,开阔眼界,使人受到生命的感动。由于初中沈的生活阅历有限,以及接触知识的范围狭窄,阅读是扩展学生思路的最好方式。因此,当学生有了广泛的阅读时,他的认知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写作中就会有感而发,有事可写。

第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写作当成一种兴趣去培养,学生才能愿意去写,也会主动去学习和积累。有了兴趣,写作就从被动变成了主动。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不规定题目或是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随意去写,但是也要有相应的要求比如:锻炼详略得当、开头结尾的练习等等。既让学生有的放矢,也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配合一些写作技巧的练习,相信学生一定可以写出一份不错的个性化作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自主性、个性、阅读积累的习惯,使学生的主体性在作文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用自己的生活感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实现个性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