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教育论文

网络教育论文

网络教育论文

网络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远程教学毕业论文写作大致分为这样几个流程:

1、选题:毕业论文写作,选题是关键,在学习撰写毕业论文时首先就应该学会如何选题。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应着重注意选题要恰当。高校制定并公布选题目录或选题方向,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经网络学院审批后确定学生选题并为学生指派论文指导教师。

2、论文写作:选题之后,论文写作过程开始,在这一阶段,首先,学生们要查阅大量文献,确定论文提纲或是撰写开题报告;然后完成初稿,二稿,最后确定终稿。

3、论文指导:在开设远程教育的高校中,对于毕业论文指导形式大致分为间接指导形式和直接指导形式两种:间接指导形式是指采用电话、QQ、电子邮件、专门的论文指导平台等媒介进行指导或是对学生进行书面指导;直接指导形式是指面对面对学生进行面授指导。

4、论文答辩:分为全体答辩;部分答辩;部分答辩又分为申请学位者答辩、优秀良好以上答辩、随机抽取答辩;不答辩。

二、存在问题

1、选题方面问题选题较为固定,导致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本职岗位和特长对论文题目做出调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2、学生与指导教师沟通方面问题在开设远程教育的高校中,论文指导直接指导形式即面授指导,因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采用此种指导形式毕竟为少数。而大部分开设远程教育的高校采用间接指导形式。以南京大学为例,论文写作分为提纲、初稿、二稿和终稿,每一稿提交截止之后,论文指导教师会有一段时间的评阅期,评阅期结束,学生就可以在论文指导平台上看到教师对自己论文的指导意见,同时,在论文写作期间,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和教师交流论文写作方面的相关问题。但是,这种沟通形式的缺点在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老师解答问题之间有一个时间差,问题不能够实时地被解决,就有可能对论文写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3、论文作弊问题包括抄袭、、“拿来”。所谓抄袭是指在网上或者书本上部分或者全部抄袭别人的文章;是指有偿或者无偿地请别人代替自己写作论文;“拿来”是指在经过他人许可的情况下,直接将他人已经通过论文答辩的文章挪为己用。

4、教师指导问题以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例,因为每位论文指导老师所提供的论题数量不一样,导致每位老师所带的学生数量不一样多,有些特别多,有些特别少。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的科研任务繁重,对论文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会导致论文指导质量下降,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建议

1、完善开题报告环节,公布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与时俱进,双向选择,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开题报告是本科毕业论文开始前的工作,开题报告中明确了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论文提纲以及参考文献。这些是从事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学生在进行开题报告的写作工作时,已经开始对自己的选题有一个全面的思考过程,同时也着手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总结出论文的提纲。因此,开题报告环节是论文写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起点。就好比一艘即将出海航行的船,先将方向和补给准备充足,才能够对今后的航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众所周知,有些学科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因此,首先体现在论文的选题上就需要经常更新,比如根据法学专业的学科特点,许多法律条文国家每隔几年便会修订一次,若论题不及时更新,可能会造成写作内容与法条相悖;其次,只公布选题方向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工作实践与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双向选择,对自己的学习能够有更深入的思考。

2、重视文献综述,建立论文答辩网上旁观环节论文的引用文献数量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论文的研究深度和学术规范。比如,浙江大学就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查阅。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对论文写作大有裨益。在论文写作中适当参考引用文献,对于提升研究质量也很有帮助。考虑到远程教育地域上的特殊性,采取全体答辩形式的高校毕竟是少数,而部分答辩占多数。以南京大学为例,在论文成绩为良好以上的学生中抽取答辩名单,答辩专业控制在四个,答辩人数控制在四十到五十名左右。但是这样的话,没有参加答辩的同学还是占了大部分,这一部分同学就不能够学习到优秀良好的毕业论文中的可取之处。若将论文答辩设置成网上会议形式,允许没有参加论文答辩的同学自觉自愿地选择网上旁听,听取别人论文中好的理论和论点,应该会对毕业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3、完善高校网络教育论文库与论文制度可以将优秀的论文整理入库,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们论文写作提供有力的借鉴。同时,为了有效杜绝论文写作中的抄袭和“拿来主义”,论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论文系统比较著名的有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这仅仅是一方面,学院本身对于论文抄袭也应该制定完善的处理规定,从源头、过程和结尾三管齐下。

4、毕业论文学分比例与教师指导人数控制毕业论文所占的学分比例应该适当,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体现出毕业论文在整个学业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指导人数应当平均分配,部分教师过多的指导人数会加重其工作量,相应的会造成指导质量的下降,同时在总数一定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教师指导人数的不平均。

网络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运营机制

我国开展干部网络教育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国家部委,如财政部、国资委等委托部署的培训部门或任教部门来完成培训工作。另一个是中组部系统,更多的是委托给地方组织部。目前,几乎所有的省、副省级市都已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开通了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绝大多数是由当地组织部主办,地方党校或者广播电视大学承办,部分地区由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维护服务。培训对象基本覆盖全体干部,包括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基层干部等,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

(二)课程资源

网络课程类别众多,来源多样。课程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培训等多个类别。不仅包含世界经济形势、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措施、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实用性知识,还有军事、历史人文甚至养生、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知识拓展性内容,满足各级各类干部的多样化需求。大部分网络课程自带文字资料和考试题目。在各地的干部网络学习平台,一般都包含1000门甚至更多的课程,且定时更新。网络课程一般通过采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部级干部培训机构的课程,或如精英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网络资源中心等公司的视频资源。在授课师资上,有部长、司局长等官员、专家、学者,还有公司高管、国外专家等,课程资源质量优异。部分地区的课程除购买外,也有根据地区特色自建网络课件或是公开课,更具实践意义和地方特色。

(三)培训方式

目前,各地多采用两种方式开展基层干部网络教育:干部网络自助学习形式和专题培训形式。大部分地区的网络教育方式为干部在线自主学习,平台提供课件超市、个人空间、学习社区、直播课堂、电子书库等多个栏目,打造图书馆式自主学习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满足各级各类干部的学习需求。对于报名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学习疑问,按单位组织有专门的在线学习联络员或管理员,负责本单位干部解决在线学习的报名相关问题和相关技术问题。此外,部分地区如安徽,大连、成都等还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短期专题学习班,配有班主任或助学教师等在线引导和督促学员网上学习交流,解决学习问题。

(四)考核方式

考评方式大都采用学分(时)制,参加在线学习的干部需在一定时间(一年或是2-3个月)内达到规定的学时(或学分)要求。达到学分要求需要学习一定数目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大部分必修课需要考试或提交学习小结。部分地区如安徽、重庆等地还将学分考核结果和干部年度考核相结合,建有反映干部学习培训情况的专门档案和干部教育培训情况通报制度,年终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将被相应扣分,并将此作为干部任职考察和提拔的依据。从上述干部网络教育的现状来看,各地在干部网络教育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已基本建有干部网络学习平台,学员规模基本覆盖全面,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基本形成“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规模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自2006年国家政策出台以来,网络教育已引起干部培训机构的重视,但是各地开展大规模干部网络培训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不仅实践经验有限,理论研究也甚为匮乏。对中国知网上关于干部网络教育的文献调查发现,不仅文献数量极少,且研究主题较为狭窄,集中在探讨网络教学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推进作用和调研等基础研究,以及系统平台构建等应用研究方面,对干部网络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方面关注极少。从教学管理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网络学习对干部的吸引力不足

网络学习自身缺乏来自教师的教学监控和其他学员的学习参照,在校培训作为繁忙工作的调剂,抓住机会会友叙旧、联络感情,使得干部对网络学习存在消极心理。成人学习有“必须我想学才能学”,且“只学我需要学的东西”等特点。干部教育以组织委派形式占多数,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在线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一些干部没有认识到网络学习的自我充电和自我提高的价值,把网络学习作为制度任务来完成。网上讨论区少有针对学习问题展开,多是“网站找不到、登录不进去、视频打不开、学时不记录、询问考试答案、询问考核标准”的帖子或留言。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存在部分学员为了达到学时、完成学分而采取应付敷衍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干部教育对象是一个以党政干部为主体的特殊群体。干部之间年龄差距较大,网络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运用网络媒介素养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何芬(2013年)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干部网龄较长,拥有多样化的网络沟通和交流平台,如MSN、QQ、微博、微信等,但是能够有效利用平台展现自我,主动参与并影响网络媒介传播的人很少。可见,在网络信息交流方面,干部能主动融入网络,熟练使用网络,重视网络互动的为数不多,更多的人只是网络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动。

(二)干部网络教育定位不准确

一直以来,干部网络教育被认作是党校(行政学院)主渠道、主阵地的有益补充,这样的观念使得干部网络教育从发展起初就困难重重。一方面,干部教育因覆盖面广,一直延伸到了基层一线和边远地区,培训对象层次多,涵盖了各级干部、公务员,有的地区还涵盖了所有行政、企业、事业单位的各级各类人才,学习需求呈现出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鲜明特征,因此组织管理难度极大。另一方面,干部教育跟高校教育相比,多是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没有招生权和推荐权。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干部网络教育的组织调训者、教学管理者、资源建设/提供者、平台技术支撑者、考核管理认证者,以及实施整个系统的运行管理者,都为不同的部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内部干部培训工作与干部管理工作之间的沟通协调较为困难,使得现有的干部网络教育多为独立于干部培训组织调训(集中培训、专题培训、涉外培训、高端培训)之外的一种补充。狭缝中发展的干部网络教育多是网络培训平台、手机学习平台、数字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自主学习,学分考核也独立于干部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之外,脱离了“训用结合”的干部培训核心。在干部网络教育的初期,因其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培训对象全覆盖的独特优势,在实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过程中迅速发展,网络自主学习可以获得较大的规模效益,但随着干部网络教育工作进一步拓展,思想认识的偏差必将成为实践发展的瓶颈。

(三)教学过程缺乏精细化管理

在网络教学管理方面,当前多数地区采用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范的流程,干部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实效性都无法得到保障。首先,资源管理方面,课程资源数量极大,具有普适性却缺乏针对性,且多理论少实践,课程学习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不高。另外,课程表现形式多是视频讲授式,学员处于“被动灌输”状态较长,不符合成人“喜欢在做中学”的学习特点。其次,在线学习缺少教学互动。现有的课件多数是三分屏形式,没有办法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和培训管理者是无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来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和收获体会的。这就导致了现有的干部在线学习仍属于一种个体形式的自我学习,既有的学习论坛、学员博客、分组学习系统等发挥作用较小,在研讨交流、学习氛围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赵剑红、阙立峻(2009)调研发现,干部培训形式要求同样呈现多样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干部更倾向于实践考察、案例教学、交流式教学和专题调研。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以开展教学辅导,解决网络教学中情感缺失、教学活动难以开展等困难,已成为未来在线培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地区为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设置了网络专题培训班,并安排有专门的班主任或助学教师。但管理人员不足,一旦放开学习规模,仅靠现有的力量,无法为学员提供周到的技术支持和教学服务,特别是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引导。另外,培训效果评估一直是干部培训的一个难题。《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出台后,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将干部网络培训纳入干部绩效考核,给干部网络培训带来了更好的机制保障,但目前还缺乏完善的干部网络学习成果考核评估体系,缺少对干部网络学习成果的硬性制度规定。相对宽松的考核办法,容易滋生学习惰性,出现代替学习,使用网络远程教育挂机学习软件等现象,难以保证学习质量。在考核机制方面,还没有将干部网络教育纳入当地组织部和公务员局直接管理,仅仅作为党校或行政学院干部培训主体班次第二学习课堂和自主学习的平台,在制度上没有办法对参训干部构成硬约束。

三、成都市的实践探索

成都市对干部网络教育一直颇为重视。顶层设计是干部网络教育的有效性保证,合作机制是大规模进行干部网络教育的基础,而精细化管理则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服务。这样,建立起推动干部网络学习的内外部动力。

(一)顶层设计

提高干部网络学习的积极性,首先从干部培训工作的整体性和实效性来考虑。从2008年开始,成都市建立了干部培训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干部培训管理的整体性网络化,实现了调训、师资库、教学基地、培训的电子档案、培训结果分析全部数字化。特别是培训结果分析,是对每个干部的培训情况进行质的和量的分析,统计分析出每个干部的知识储备情况,使得培训结果可视化,逐步形成对干部的推荐权。实现干部培训的实效性,需要做到三方面的“训用结合”:与组织需求相结合,与干部开展工作需求相结合,与干部任用相结合。其中,前两个需求是培训过程解决的问题。为此,针对第一个结合,成都市建立了“成都市干部在线学习城”,每年更新300多门课程资源,并提供国研网数据库、中经要报等数据库资源,满足大规模干部根据自主需求选学。针对第二个结合,根据组织需求开设了提供有针对性、按需供给的专题网络培训。专题方向和必修课由组织部根据市情和工作重点来定,选修课则由干部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目前已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社会管理、新型城镇化、综治维稳等类型的专题网络培训班68个,培训领导干部共19993人次。针对第三个结合,首先,建立干部培训管理的电子档案和培训结果分析,使干部培训任用结合起来。其次,将网络培训与其它干部培训同等对待。在制度上,2009年市委组织部将网络培训和党校系统在校培训、异地培训等一并归入了《成都市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调训,纳入党建目标管理,未完成网络培训任务的单位,年底将作扣分处理。

(二)建立合作机制

由于我国干部网络教育的特殊性,网络教育工作涉及到组织部门、各级党校部门和地方干部教育机构等多个部门,要依靠多方共同合作才能使干部网络教育体系有条不紊地运转。市级层面,建立有干部培训管理系统和成都市干部学习平台。依据市委、市政府对干部培训工作的要求,建立了部级干部学院与地方党委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责的网络培训管理模式:部级干部学院提供优质课件、专家和技术保障;市委组织部负责调训学员;地方干部培训机构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学员管理、提供培训服务等工作;硬件平台、数据存储等方面的工作都是委托市云计算机中心;平台维护、升级更新以及技术问题委托公司进行。这样,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干部网络培训的共管机制,既充分运用了部级干部院校的一流培训资源,又有效发挥了市委组织部作为培训主管部门的主体作用。区(市)县层面,由干部培训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学习系统则建立了10个各自独立的干部在线学习城子平台,课程资源由成都市干部学习平台提供,其他专题设置和考核则由区(市)县学习城各自管理,形成了成都市与区(市)县各自管理、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这样不仅解决了区(市)县网络培训资源不足的缺陷,又解决了大规模培训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也调动了区(市)县参与网络培训的积极性。这种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13年全年共有9557名干部参与了成都市干部在线学习城的自主选学,学次数达158598人次。锦江区开展的“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网络培训班,在学习“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发展”网络课程后,积极展开研讨,课件中“每一个城区都是景区、每一个街巷都是景点”“、步行街文态提升应走商业、旅游、文化‘三维一体’发展路子”等观点,对其草拟的《关于对春熙路步行街实施文态提升的对策》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通过学习后,参训学员提出建议达80余条。

(三)注重精细化教学管理

首先,从基层干部培训需求入手。一是围绕推动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的落实,着重从提升干部的责任意识、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入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集中培训。2012年,根据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远景目标,策划实施了时间跨度达5年之久的“提升领导干部现代化国际化素质”专题网络培训,分年度具体组织实施,每年有两期培训班,已集中培训干部10000多人次。二是围绕成都阶段性任务和目标开展需求调研,进行形势研究判断,着力在打造精品专题培训上下功夫。2013年,围绕成都建设首位城市对干部适应市场经济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先后组织开设了“创新社会管理”“、新型城镇化”等8个培训专题。其次,从提升针对性实效性入手,建立了一套“训前专题调研、训中跟踪监督、训后反馈调整”的工作流程。如针对受训机会相对较少、又急需提升能力和开拓眼界的大学生村官、村(社区)干部、基层党务工作者等群体,采取分类培训。除从部级干部学院中精选培训资源外,还注重选取各村(社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在培训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采取分类小班培训的组织方式,视频直播与专家面授、在线答疑、分组讨论、异地考察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使培训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灵活生动,有效提升了学员主动学习、自愿培训的积极性。为推动网络课程与实体培训相衔接,还积极探索推进“反刍式”教学,将网络课程穿插在实体培训中,学员自学网络课程后,在课堂上开展专题讨论,由老师进行现场点评,帮助干部加深认识。最后,实施网络培训制度化和项目化管理。针对传统网络培训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干部参训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一方面更加注重规范管理、跟踪问效,另一方面分别建立适合纯网络培训和混合式培训的干部网络培训工作流程,对负责在线学习引导的辅导教师实行“项目制”“、首位问责制”等,从制度上保证了培训服务的质量。

四、需进一步探索的领域

以上是成都市在干部网络培训中一些较有成效的做法,但干部网络培训还有较多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究。

(一)创新干部教育的混合式培训模式

网络教育将成为未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网络培训的不断发展会对党校、行政学院等传统培训机构的师资、课程、经费等方面造成越来越大的冲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培训能够替代传统培训。二者关系的焦点主要在于培训资源的再分配,网络教育在补充党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因此,如何整合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是非常必要的。其中的难点是,网络教育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教师如何适应网络培训方式,有效搜集丰富学习材料、有效组织网络教学、使用网络工具调动学员的积极性、鼓励学员深入地探索相关问题、在线批改作业和点评、整理学员提供的材料形成生成性知识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对网络学习平台的操作比较熟悉才能得心应手。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融合——混合式培训,需要教学形式的创新。一方面,网络教育应借鉴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变人机交互为师生、生生交互,为学员营造集体学习氛围,提高网络课堂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原有的理想模式,如以“学习者”为中心、最大化利用优质资源、突出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等优势。加强对教学过程监控,避免网络迷航、学习者被动接受视频教学,在学习上出现放任自流等负面效果。

(二)建立干部网络教育的质量评估体系

质量是提高网络教育水平和认可度的保证。但干部网络培训开始较晚,相关理论的建设和实践正处于起步阶段,对培训的主体、测评方式、评价指标的设计等涉及衡量培训质量的一系列基础问题都还没有深入研究,难以提供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价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不管是教学评估,还是干部培训效果、培训机构绩效、学员满意度等方面,都没有一整套公认的。目前对网络教育的质量评估主要集中在学员满意度方面,对整个培训项目和教学质量的评估普遍还处在探索和调研阶段。对干部网络教育的质量评估,首先是需要明确评价主体,包括对培训机构、教学过程、学员培训效果的全部培训项目的评估。再有是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培训机构,包括参训人员完成率、培训效果、基地建设、经费保障等;对教学质量包括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式、培训效果等;对学员培训效果的评价,包括受训干部是否掌握政治理论要点、受训后素质和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等,应有一系列详尽和便于操作的评价指标。最后,应重视评估的激励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保证对学员有必要的激励和约束,通过“网考”等技术手段,对学时学分、学习成绩等提出具体的量化要求;通过“模拟讨论室”、网络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的衔接办班等新形式,强化集体感,增强约束力,从而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三)加强干部网络教育的服务意识

网络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网络工程专业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工程的蓬勃发展而迅速成长壮大起来,2001年被正式列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目录外专业(080913W),2011年首次被列入目录内的专业(080903),与计算机(080901)等专业同属工学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发展迅猛,其专业知识体系及内涵也逐渐成熟和完善。自2008年起,全国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研讨会每年召开一次,对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实验教学、教材建设、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201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2年,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目前网络工程专业由计算机教指委兼管)。至今,全国开办网络工程专业的高校已多达400所,对人才的培养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网络工程专业起源于计算机专业且大多数教师也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因此网络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与计算机专业重叠较多,主要偏重于网络系统的开发、管理与应用,工程性、系统性与实践性较强,许多重点高校尤其是985研究型重点高校仍然将网络技术或工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个方向在加强建设,而将更深的网络理论及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放到硕、博阶段。因此,计算机早已是我国第一批试点认证专业,但网络工程现在还不是教育部公布的可认证专业。也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网络工程专业更适合也更需要用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及标准加以规范和建设,尤其是与网络工程密切相关的网络空间安全已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可以确信,在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教育部高等教育职业化改革的推动下,全面推广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必是大势所趋。今年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申请并已接受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的审核,通过参加该过程中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相关培训活动,笔者就如何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加强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谈几点体会。

2依托认证标准的专业建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专业实施的专门性认证,是认证机构颁发给高校专业的一种标志,证明其现在和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达到办学宗旨和认证机构规定的办学标准[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认证标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包括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通用标准规定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认证要求,共包含七大指标(19小项),分别是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撑条件、持续改进。补充标准是针对各专业不同特点提出的更加明确具体的认证要求。笔者认为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应从3方面强化专业建设:一是指标的量化、相互支撑及确信达成,这是关键;二是工程性、实践性,这是根本;三是闭环反馈、持续改进,这是活的灵魂。

2.1指标、相互关系及达成

工程教育认证不是质量水平评估,而是合格性认证,通用标准的七大指标都是围绕这个目的求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学生是中心,高等教育专业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学生。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是衡量合格与否的标杆和准则。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支持条件是实现目标、达成要求的手段和保障,而且必须有可量化的数据予以佐证。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不断完善、持续发展的必需措施。通用标准对培养目标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应公开、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并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达成度。据此,各专业在制订培养目标时,向上应面向社会和市场,向下应考虑自身实力以确保达成。以网络工程专业为例,由于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各高校首先应客观认识和评价自身的办学历史、行业背景、学校层次、资源条件、毕业生深造及就业等要素,合理进行专业定位,然后再确定培养目标。部队院校通常应培养学生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网络系统开发、维护、安全保障、组织管理等的初步能力。研究型重点大学应强调科技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养成,不但培养学生具有在网络工程领域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还要培养其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达到毕业要求实现,毕业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通用标准给出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及应用、工程设计和实验、创新精神、文献检索、组织管理、国际合作交流与竞争等方面的素质、知识或能力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实力和特色制订更高目标,但必须提供相关机制及证据以保证达成,尤其是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支持条件这3方面都需有所贡献并有据可查。例如,国防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为达到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除了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采取研讨式小班授课、增加设计和创新型实验比例、从部队实战需求中提炼毕业设计课题等措施以外,还在一定机制上鼓励学生参加校或院举办的“银河之光”文化节、“新星杯”大学计算机基础竞赛、程序设计竞赛、信息安全竞赛、校Android手机软件设计大赛等活动。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除了定期邀请国内外名师来校授课、作学术报告外,还积极选派教师出国留学访问或培训;新进教师则都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和博士学历。在支持条件建设中,我们具有军队重点实验室及“十二五”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自行开发NetMagic网络实验平台和Net-Demo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可进行路由器、交换机及相关协议的设计、开发、测试、功能验证和演示。图书馆除了存有大量的纸质书刊和论文外,还建成包括80多个大型综合数据库和140多个专题数据库的数字图书馆,实现SCI、EI、ISTP三大系统及其他各类外文文献数据库的国际同步检索等。这些措施和平台都为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求的达成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证。

2.2工程性和实践性

培养学生具有相当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也是出发点,是毕业学生能否具有国际水准的关键。通用标准的7项指标中都重点突出对工程实践性的要求,主要包括:

①必须具有“工程”职业道德,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②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等基础理论、工程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③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学分至少应占总学分的20%;

④具有系统的“工程”时间学习经历,应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及建立实习基地;

⑤教师应有“工程”背景和经验,并应聘请用人单位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可见,要达到对学生的工程实践性培养要求,一是高校应具有培养学生良好工程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的课程体系、实验环境及教师队伍;二是高校应与企业相结合,设立实习基地并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及实践环节。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是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科研单位。为了加强网络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教学,我们从多方面开展教学实践改革。

(1)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

(2)设置多种实验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验环节、见习环节、综合性课程项目设计环节、创新设计环节以及毕业设计环节等。其中,见习环节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现场参观校园网和办公专网,并请网络中心技术人员讲解网络规划与部署情况;综合性课程项目设计环节针对典型的应用需求完成网络的规划、设计、组网与测试;毕业设计环节根据网络工程系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导师所从事的网络相关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和科研训练;创新实验与设计环节依托学院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优势科研项目,积极将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实验项目,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高水平的技能,自主开发网络应用系统。

(3)我们与部队有关基地、技术局、自动化站等密切合作,共建本科专业实习基地,使部队用人单位需求和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现无缝对接,既可以锻炼学员的工程实践能力,又有助于解决部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4)许多教师来自于学院其他研究所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队相关科研项目。为提高科研与教学水平并与国际接轨,学院有计划地派遣所有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访学或培训,也邀请国外名师全程英文上本科生实验课和新生研讨课,同时也安排教师到一线部队代职实习锻炼,了解部队现状和需求,形成教学、科研、部队反馈相长的良性循环。

2.3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保证专业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标准要求:从招生、毕业生反馈到其他各项指标都必须有必要的制度或措施保证定期评价。评价结果和反馈信息必须用于持续改进,并且整个过程必须要有用人单位专家参与。例如,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必须定期评价达成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修订、授课与考核、教材选定、评教、专业与社会实践实习、创新能力训练、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都必须有明确的机制进行监督、评价和质量控制;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学术及教改活动;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源必须定期更新与维护等。为了保证持续改进的达成,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立教学督导组,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并定期监督结果和改进意见;建立学员评教机制,每门课程授课结束后,由学生根据调查表进行网上评教,只有参与评教,才能查看考试成绩;教室和实验室等教学场所安装摄像设备,可实时监视全程授课过程;定期走访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专家及毕业生进行座谈,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并通过网上调查获取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和修订培养方案;对教师参与教改活动及发表相关论文制订具体要求等。所有这些措施都必须有明确的机制及数据予以保证。

3结语

网络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基本性

根据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及管理相关规范,网络课程说明可以判断网络课程是否具有通识教育课程要求的基本性。具体而言,课程目标是否是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课程是否是所属领域范围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维度看,各学习单元应该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层次以基础层次为主,学习者能基本控制学习内容选择和学习进程。从界面设计维度看,网络课程在格式、风格、语言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对学习者操作快速响应,针对课程的导航方式、技术应用或特殊功能等提供明确的指导说明。从技术维度看,网络课程能正常可靠运行是网络课程作为网络通识课程的基本要求。

(二)整合性

从课程内容维度看,网络通识课程的课程内容、范围和深度应该与学校通识教育目标相一致,课程所属学科领域与学校通识教育学科领域划分相整合,内容编排能清晰地反应该学科领域的基本结构。从教学设计维度看,网络课程内容应提供充分的交互机会,这些交互能引发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投入、操纵和思考。课程应整合多种交流协作手段,设置交流协作任务。课程应整合选用多种教学媒体,所选媒体与课程内容整合一致,多种媒体整合一致。从界面设计维度看,网络课程应整合多种检索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内容目录等方式准确地进行检索。

(三)普适性

从课程内容维度,课程说明中关于适合学习群体的描述可以确定网络课程是否适合所有学习者。课程内容应科学严谨,能体现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从教学设计维度,适用于通识教育的网络课程应通过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激发和维持所有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信息呈现方式适用于所有学生,学习指导能被所有学习者获取且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从界面设计维度,课程导航和定向能方便所有学习者进入课程各模块,并且在课程中能确认自己当前的位置。网络课程的电子书签能标记学习者学习到的位置,学习者再次登录时能自动定位到上次的位置。普适性原则对网络课程技术维度要求较高。首先,系统运行环境应无特殊要求,无需添加硬件配置;其次,网络课程最好无需安装或能顺利安装,无需专门技术帮助;最后,网络通识课程应符合关于网络课程的互操作性规范,能够跨平台运行。(四)深刻性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发展完备理性,培养优美情感、陶冶健康人格,从而达成人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具体到网络通识课程选择,网络课程从课程内容维度应有丰富的资源扩展,学生在与扩展资源的交互中,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发展完备理性。从教学设计维度看,网络课程的练习与反馈、内容交互性和交流与协作均能体现通识教育的深刻性原则。网络课程的练习能帮助学习者掌握重点、难点,高层次的练习可以实现课程综合性目标,反馈则是学习者和网络课程、辅导教师进行的一种交互,适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内容的远迁移。另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网络学习情景下,意义建构过程是通过学习者通过不同形式的交互实现的。因此,网络课程设计维度的内容交互性和交流与协作方式是网络通识课程选择的重要依据。

二、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选择流程

网络通识教育课程选择,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判断网络课程是否适合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二是判断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是否适应学校通识教育体系,三是判断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是否适合本校学生需求。对于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可以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判断;对于第三个问题,则需要由学生进行判断。因此,网络通识教育课程选择的实施主体应该是专家和学生。

(一)专家打分

专家打分是一种“定性描述定量化的方法”⑤,用于对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二维选择原则难以实现技术上的完全量化,因此专家打分适用于学校专家对网络课程进行选择。具体实施步骤分为5步:第一,根据二维选择原则设计二维选择表格。第二组织专家审核课程介绍和试看课程。第三,专家在二维选择表格的16个评分点进行不记名打分。第四,对打分结果进行统计,按一定余量选出课程。第五,将选择结果交由专家讨论,确定选择的课程。

(二)学生调查

网络通识教育课程选择的最终目的是把优质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提供给学生,以满足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需求。专家打分选择的课程保证了网络课程从课程质量、课程体系等角度适合进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领域,但无法解决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这一根本问题。这一问题通过课程选择的第二步即学生调查得到解决。以专家初选课程为基础,将课程介绍及课程在校园网进行公开。组织学生观看课程介绍及课程试看,并填写调查问卷。以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为参考进行课程选择。

三、实践效果检验

学生是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接受者和体验者,而且网络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时以学生自学为主,所以课程选择效果应以学生评判为主。为检验选择效果,研究者编制了效果问卷。问卷围绕学生对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整体满意度和网络课程各要素满意度进行编制,问卷选项采用李克特五点式计分,1-5分别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中立、满意和非常满意。调查对象为某学期选修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全体同学。调查结果如下:

(一)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整体满意度得分平均分为4.42。

这说明学生对学校选择的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介于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即学生对上述选择方法选择的网络通识教育课程具有较高的认同性。

(二)网络通识教育课程各要素满意度。

网络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大数据”成为互联网热门词汇大约从2009年开始,到了2013年,大数据对各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力量,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1]大数据时代势不可挡,与媒体密切相连的特性使得参与网络教育的人员会通过更多的移动设备接入到网络中,数据的数量会大大增加,增长速度会大幅加快,大数据对于网络教育的影响不仅仅在具体方法上,也体现在思想上。对于文献的检索,我们通过高级检索,分别以主题为“大数据”包含“网络教育”、“在线教育”、“远程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期刊文献64篇,手工去除不符合要求的通知或者征稿等无关信息,剩余18篇文章。文献发表时间分布于2013年至2014年,数量也从4篇迅速增长到了14篇。文献的主题也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平台建设发展、学科建设、师生关系、学习工具等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传统的网络教育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帮助网络教育摆脱发展瓶颈,找寻到一条符合国内现状的发展道路。可见由于大数据的迅速发展,对教育领域特别是网络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我国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教育研究的内容分析

大数据技术在网络教育的应用,对于传统平台的更新建设,推动学习者个性化学习,促进师生交流、生生合作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另外,对于平台中课程点击量、浏览量的记录和分析,也能动态地设置学习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满足学习者多样的学习需求。

(一)通过对大数据的梳理,分析网络教育

平台发展困境,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方法,以促进平台的建设张辉[2]指出:移动学习绝不是简单的网络学习移动版,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研究者可以得到全文本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发展模式、受众对象、学习资源、支撑环境等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网络平台发展的现实困境,理论研究深度不足、学习资源针对性不强、即时通信反馈手段落后,这些问题制约了学习者平台学习的动力。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切合实际的需求分析,进行个性化的信息建设,加强实时反馈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建立全方位覆盖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学习平台,有效落实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翟霞[3]指出:大多数干部网络教育平台的考评采用“学时制”和“学分制”,即以学习时间作为学习的考核标准之一,这样的方式即使学习者只是播放学习课程而没有进行学习,平台也无法得到相关数据和反馈。大数据技术可以为其提供学习过程的监管,对学习者学习提供有效的进度控制和实时反馈,为学习者提供根据随课程内容和学习者反馈而变化的帮助。网络教育平台学习者每一次学习的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为平台发展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平台优化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调查比以往基于抽样的问卷或者电话调查的方法都更加全面有说服力。

(二)教学和考核方式的创新推动学习者学习的个性化发展

大数据时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留下很多数据碎片,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碎片能够分析出学习者的学习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环境。马星宇[4]指出,新兴在线教育在教学以及考核方式上较以往的开放式教育有所创新,以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为代表的新兴在线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学到任何知识,这必然会改变传统的以传授单一课本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来说,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使学生的反馈更加细化帮助教师有效评估每位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他们学习需求的进度和强度。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者通过对自己学习数据的分析也能够进入“自主进度式学习”,数据分析结果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进度使用视频进行学习,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进度在掌握不好的章节进行反复学习,直到达到100%精通。对于学习内容的构建,在线教育就是一种基于标准算法和数据挖掘为基础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只有不断根据目标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才能满足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需求。张辉[2]指出,依靠“大数据”的分析能够建设用户参与资源的个性化配置和推送,自动生成每个学习者感兴趣的教学资源。在线平台要收集学习者在平台上依据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主动地点播学习内容的“点击流”数据,根据一定的规则给予每个学习者适当地资源推送。从而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

(三)大数据环境实现网络教育完美的在线交互活动

为了平衡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中国早期的在线教育只是简单的把传统课堂中的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照搬到网络上,使网络成为知识流动的通道。刘涛指出,这样的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唯一的区别就是学习材料的数字化和学习界面的网络化,缺乏“个性化”的在线课程导致在线教育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效率比传统教育显得低下。这种困境应该通过大数据环境推动在线服务的个性化,促进新型师徒关系的产生,即在线教育的数据库根据每个学习者的不同个人情况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包括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材料,通过在线测验发现每个学习者的知识弱点,针对这些弱点进行相对应的重点训练,基于记忆规律的复习提醒机制。这种就形成了师生的新型“师徒关系”。这种模式能够让教师完全了解每一个学习者的水平和学习能力,显然是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邢丘丹等指出,在线教育交互分为个别化交互和社会化交互,前者是学习者和学习资料之间的交互,后者是学习者和教师或者学习者之间的交互,社会互是提高在线教育交互水平的关键因素。在线交互平台身份认证体系的建立,针对信息资源的存储和分析,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的架构都能够推动在线教育交互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大数据时代推动新型学习支持工具的发展

张振虹等[8]指出,学习仪表盘是随着在线教育蓬勃发展和大数据时代来临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学习工具,基于信息跟踪技术和镜像技术,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兴趣等信息进行有效的记录和追踪,通过科学化的分析,达到可视化和个性化的显示,为在线学习的学习者、教师、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多方面的学习信息,也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的自我认知,帮助自我实现个性化学习。新型学习支持工具的出现和发展为学习者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提供了高效的学习支持。

三、研究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