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文第1篇

是你为了让同伴获得新生,

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感谢你,幕后英雄,

你无私奉献,舍己为人,

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你的精神会化成一缕缕阳光,

温暖我们的心灵。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史记》 人物传记 历史 审美情趣

一、审美情趣简述

审美情趣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接受事物的过程中判断事物美丑的兴趣和爱好,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既有个性特征,又具社会性和时代性。其是一个随着历史而不断变动的历史范畴,因而有学者指出“每一个大的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特定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乃是每一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等种种社会条件交汇的产物”。①

《史记》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人为本,生动而深刻地展现历史,因而范文澜先生说:“史迁为纪传之祖,发愤著书,辞多寄托。景武之世,尤著微旨。彼自成一家言,体史而义诗,贵能言志云尔。”②在人物传记中,“《史记》不是以客观的历史剧记录者的身份去记叙与自己的生命无关的死去的历史事实,而是司马迁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感受传主的生命遭遇,使传主的生命遭遇向司马迁‘敞开’,从而产生历史的叙写者与被叙写者的情感共鸣”。③因而透过人物传记,不仅能找寻司马迁个人的审美情趣,还能探寻他所生活历史时代的审美情趣。

二、 审美情趣在《史记》人物传记中的几点体现

审美情趣因历史时代的变化而存在差异,探索特定历史的审美情趣应站在特定的历史角度,不能“以今望古”,要通过具体人物传记来阐述其体现的审美情趣。概括起来就是审美感知的引领性、审美视角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以及审美境界的超越性。

(一)审美感知的引领性

所谓审美感知的引领性,是作者通过外在的条件的铺垫,带审美者“渐入佳境”。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这一情境学说的例证。《史记》人物传记注重了审美感知的引领,以荆轲刺秦王和项羽英雄末路的《史记》记载为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是壮士荆轲易水送别的场面,众人相送,白衣素冠,风萧萧,壮士歌,俨然一副壮士舍身就义的慷慨激昂气势。一方面该场面的宏大叙述能让读者渐入情景,融入悲壮的场面,油然生出对英雄人物悲剧性命运的担忧;另一方面众人相送,慷慨和歌,彰显了壮士荆轲的慷慨就义,并为其后来在秦庭上搏击万臣的潇洒以及最终的悲剧性结局奠定了基础,做好了铺陈。

“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虞姬,常幸从;骏马名雏扩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世,时不利兮雏不逝。雏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阔,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是西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的场面,曾经叱咤风云,如今穷途末路,美人依旧,歌声依旧,但世事无常,无可奈何,泣数行下,左右皆泣,何等悲凉,情景的烘托令读史者不得不哀叹英雄悲剧性的命运,于场面和气氛的烘托下带出悲剧美,于无声中令读者感染悲剧之美。

类似的情景还有屈原最终竟举身付清流,自沉汨罗而亡,夷齐之死、李广自刭等片断,结局发生前总是在字里行间透露“杀”等令人毛骨悚然字眼与场面,令读者早早就为人物的结局揪心。

通过例证我们发现,《史记》人物传记体现的悲剧美,其在审美情趣上注重通过情景的烘托对读者审美感知进行引领,可见其已经对审美感知有着深刻的认识。

(二)审美视角的全面性

审美视角的全面性,意指《史记》人物传记在表现其恢弘的气势时,其人物阶层的广泛性以及具体历史人物性格、功过的全面性。

读《史记》,我们将读到不同人物的历史命运,他们或王侯,或武将,或文人,或刺客。他们中有代表进步的新生力量,在与旧事物及保守势力的斗争中由于种种原因而遭遇不测,结局悲惨。如陈涉与人佣耕却怀鸿鹊之志,他首事发难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有“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屈原。有的建立了奇功伟业,声名远播,威震四方,但都结局很悲惨,如淮阴侯韩信。更有刺客,士人和商人的叙述。可以说,其人物阶层多样,太史公通过这些人物的记叙,他们或为自身命运奔走,或为国为民奔走呼叫,或建功立业,但最终却以悲剧结尾,作者倾注了大量笔墨和心血,热情歌颂他们的历史作用、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同时猛烈批判和抨击那些落后、反动、邪恶的悲剧制造者。可以发现其悲剧美视角的全面性,没有刻意侧重于哪个阶层,因而其审美视角是全面的。这一审美情趣与其跌宕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太史公出生龙门,家世显赫,其博读诗书,游历、出使四方,视野开阔,阅历丰富,因而不拘泥王公贵族人物的记叙,对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也深有体会,然而世事无常,遭遇严酷的“宫刑”,阶下囚的世态炎凉的境遇让其对江湖侠士的“义气”充满无限敬佩,对与自己命运同样悲惨的人物也充满了同情,因而其“变幻”的人生经历让其有机会接触和感受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百态,不仅由此反思命运和社会,其审美视角的全面性也就有了逻辑的必然性。

除上述审视范围上的全面性,《史记》人物传记在对具体人物的叙述上具有全面性,不是全好,也不是全坏,不因自己的好恶而否定特定的历史人物,这样带来的审美就具有客观性,还原真实的历史。如对于李斯、商鞅,在二传的论赞中作者认为:“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嫡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商君之少恩矣……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但在本传中,作者真实客观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功绩,如李斯“能明其画,因时推秦”,“明法度,定律令”,“同文书”,而商君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也写到李斯焚书坑儒、商鞅严罚酷刑等,但当读者目睹了他们的悲剧结局后,更多更深的感受仍是同情、遗憾,因而更追忆其正面的不朽业绩并产生悲壮之慨。④

如今我们常常会遇到片面看待事物、“武断”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而《史记》人物传记在其审美视角上的全面性,不得不让后人赞叹其审美情趣的客观性。

(三)审美境界的超越性

《史记》人物传记在引领读者审美感知,促使读者审美领悟,产生审美愉悦的同时,能够以启迪性的手法激发读者的审美境界的超越,这也体现了作者及其西汉历史时代的审美情趣的超越性,表现在作者不仅仅单一地叙述历史,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英雄人物,而是在这之上进行情感的深华和精神的振奋,给后人留下省醒的回味。因而有人说《史记》人物传记显示出了一种于悲壮中思振奋、于低沉中思崛起的悲剧美,这种美超越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悲伤、疼痛情感,是一种超越和高于这种情感反应的美。

《史记》人物传记中与人佣耕的陈涉,虽身处底层却怀有鸿鹄之志,其发动秦末农民大起义,其代表了一种进步的社会新生力量,在历史上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读到“力拔山兮气壮河”的西楚霸王项羽,其“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世,时不利兮雏不逝。雏不逝兮可奈何,虞也”;同样也读到齐国义士王虫蜀,面对燕国的利诱与威胁时“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的气节忠于大义,死不易志。

然而最终他们的命运均以悲剧落幕,心怀鸿鹄之志的陈涉因政治眼光的局限性,在起义后不久被叛徒庄贾杀害;西楚霸王项羽在天下大一统的趋势下仍一意孤行霸据一方,不听忠言,在缺乏周密计划及性格缺陷的情况下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中,英雄末路,哀叹不已;忠义仁士“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短而死”。

他们或心怀大志心系江山伟业,或忠心护国兢兢业业,其英雄事迹以及不屈的昂扬斗志让读者心潮澎湃,对英雄人物钦佩不已,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追求,在与世俗的抗争中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其精神鼓舞人心,在兴叹英雄人物悲剧性的结局时不得不对照其曾经辉煌的抗争史,不禁高扬作者传达出的不朽功业的思振奋、思崛起的恢宏气势。司马迁创作《史记》人物传记表现了大量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带来的悲剧结局自然令人产生同情、怜悯、伤感乃至畏惧,但司马迁并未否定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性、现实性,而是通过悲剧冲突强调建功立业、弘道重义的英雄主义精神与理想,因此能显示出一种于悲壮中思振奋、于低沉中思崛起的感受,这就超越了悲哀等一般情感反应而成为有意味有价值的悲剧美了,就具有反思自我社会以及生命价值的意味,具有强烈的审美超越性。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太史公时代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较之法家那种蔑视人思想而言,其注重对人思想的尊重、思想精神的崇高性,《史记》人物传记审美情趣的审美超越性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面貌。

三、结语

上述从《史记》人物传记的具体人物传记中探析了其审美情趣的体现,其通过情景、场面的烘托引领读者审美感知,其全面记叙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全方面地收录各个社会阶层的英雄人物带给了读者全面的审美视角,其对比衬托式的表达方式令读者在叹息英雄人物悲剧性的命运时,不得不钦佩英雄人物的历史壮举,最终引发对社会、自身生命价值以及人生追求的深思,具有强烈的审美超越性,其所体现的审美情趣值得我们后人历久回味。

注释

① 王钟陵.汉代审美情趣简议[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l990(1).

②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83.

③ 黎洁.《史记》人物传记的诗性美学本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④ 海滨.《史记》人物传记悲剧美剖析[J].昌吉师专学报,1999(9).

参考文献

[1]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83.

[3] 黎洁.《史记》人物传记的诗性美学本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4] 海滨.《史记》人物传记悲剧美剖析[J].昌吉师专学报,1999(9).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文第3篇

一.巧妙设疑导入,高效组织课堂

《藤野先生》篇幅较长,涉及人和事较多,叙事的线索和表达的感情也较复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重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五个问题,轻松导入并高效组织课堂。

第一个问题:本文写了几件事?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第二个问题:大家想一想,这篇散文的线索是什么呢?

第三个问题: 在你眼中,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用“我眼中的鲁迅先生(藤野先生)是_____的形象,因为_____(文中事例或细节)”的格式告诉我。

第一问解决对课文的初步理解问题,梳理了散文的材料,相当于捡起了一颗颗的珠子。第二问解决是线索理解的问题,相当于找到了穿起珠子的金线。第三问指点揣摩散文的艺术特色,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抓住文眼导入,有效控制课堂

我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过程中抓住了本文“文眼”――“悲”和“伟大”,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有效控制了课堂。

第一步:抓住文眼中“悲”分析课文。你认为,“悲剧”是什么意思?跳读课文,看看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

第二步:引导学生体会题目中的“伟大”。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等人的肉体、生命,而他的精神却是“有价值的”“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那么,现在就请大家读一读、议一议,找出斯科特一行感动你的地方,朗读一下,并归纳出他们的“伟大”之处。

教学导入抓住了本文“文眼”――“悲”和“伟大”,在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深化对人生价值的认识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好地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趣味故事引入,加深理解文本

《陋室铭》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在设计导入时我讲述了刘禹锡创作《陋室铭》的特殊过程:这篇家喻户晓的“名文”,其实却是被人“气”出来的。

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知县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显得很高兴,还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住处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住宅也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怒从心来,于是再次派人把他安排在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

在我这样的介绍之下,学生更产生了探知其内容的兴趣,并且对于文章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解更加深刻。

四.影音渲染导入,立体感受文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它凭借图文并茂,声情并举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并引起共鸣。《最后一课》在导入时,我们放一放我们自己的祖国当年国土沦丧,受外敌入侵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感受到爱国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情感。然后引导: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在外敌入侵祖国时的法国小男孩的心理活动,进入新课。

五.实验活动导入,激活探究兴趣

我在教学《死海不死》时,先让学生准备两只玻璃杯各装半杯水,准备一勺盐和两只鸡蛋。一上课,就让学生先把鸡蛋放入两只水杯,观看沉浮现象,然后从一只杯中取出蛋,将一勺盐放入,搅拌溶解后再把鸡蛋放进去,比较两只杯中蛋的沉浮现象。学生就会作出回答,这样的导入为学生提供了感性的认识,提升了阅读文章的兴趣。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文第4篇

一、壮志豪情引发的崇高

古罗马的朗吉诺斯在其《论崇高》中认为:庄严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往往能引起人的崇高感。那些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够传诵千古不衰,就是因为它们负载着庄严伟大的思想,饱含着慷慨激昂的情感。而这种思想、情感,又集中表现在诗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上,也表现在对祖国人民深挚的热爱和对黑暗势力的大胆揭露与鞭挞上。

“士人精神”的支撑让那些富有崇高感的古典诗词具有了奔放、明朗、博大、雄浑、高亢、刚健、深刻的特质,而这种精神的核心便是“舍我其谁”的自信和道远任重的责任,由此就自然而然地衍生出士人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崇高理想的孜孜追求。所以即使在“信而见谤,忠而见疑”,被放流浪的情况下,大诗人屈原依然尊其内美,重其修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杜的《望岳》又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语提升着读者的精神境界。

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之一的爱国主义,可以说是上述思想和情感的重要体现。上起屈原,下迄龚自珍,爱国主义成为贯穿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条红线。诗人们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挚的爱和对黑暗反动势力强烈的恨。《离骚》开篇颇为奇特,屈原强调自己与楚同宗及其名美字正,以显其理想与灵性,情感肃穆而豪壮,含蕴深邃而庄重,意在表明他对存君兴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到楚王迷信于谗言,群小汲汲于富贵,他一方面内心十分焦虑,“岂余身之悼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担心“时不吾与”,“修名不立”;另一方面又猛烈抨击腐朽势力:“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他还大胆地指责楚王的反复无常不可依靠:“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直至国亡家破,他也没有避世远祸,弃国奔走,而是以身殉国,“从彭咸之所居”。屈原的这种爱国情怀,深深地影响和激励了后世像杜甫、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龚自珍等一大批爱国主义诗人,他们创作的优秀爱国主义诗篇,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食粮。

二、忧愤悲恸引起的崇高

中国的士人历来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精神的化育,他们始终胸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捍卫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充满悲剧性的、循环往复的、螺旋上升的历史进程,人类是在痛苦中开拓灿烂前景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中国士人们的楷模,也是通过与严酷现实的不断抗争抒写着自己忧愤悲恸的心灵史,从而以感性生命的被摧残,甚至被毁灭来成就自己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人们仁民爱物,忧愤悲恸的诗心和诗情倾注于诗,便成就了众多具有悲剧美的诗篇,诵读这些不朽的伟大心声,常常能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的心灵净化,精神崇高。

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正道直行,尽忠竭智,以事其君”,但“信而见疑,忠而见谤”,终遭放逐,忠怨之情郁结于心,发愤而作《离骚》。诗歌以华美的辞章和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位自身高洁却身处污泥,洞明世事却应者寥寥,沤心育才却兰蕙变质,热衷于“美政”却身处昏朝,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痛苦求索的悲剧形象。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分析《离骚》的情思与结构时说:“弃置而复依恋,无可忍而又不忍,欲去还留,难留而易不亦去,一息尚存,此心安放?”“宁流浪而犹流连,其难以死亡为逃亡乎?故‘从彭威之所居’为一归宿焉。”诗人最终选择了以毁灭感性生命来成就精神生命之永恒价值的悲剧性道路,惟其如此,才使得屈大夫成为震古烁今,光照万世的世界文化名人,才让排忧泄愤的《离骚》具有了伟大而崇高的美质。

“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强烈的爱国主义常常表现为对黎民百姓的仁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就连三国时身经百战,杀人无数的一代枭雄曹操,面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也禁不住感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也就是因为他具有一颗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赤子之心”。他自己因战乱触风雨,犯寒暑,流离失所,却依然心系百姓。“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宵”,“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见到如此凄惨的情景,诗人感同身受,“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用血和泪写下无数悲壮的诗篇。哪怕是在自己的茅屋为风所破的情况下,他想的依然是天下受难的苍生,并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读这样的诗,我们不仅仅因为看到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而产生悲悯感,更主要的是在这种悲悯感的压抑下,感受到了经由诗人“穷年忧黎元”的伟大诗心和激越诗情激发起来的强烈的崇高感。

中国古典诗词中悲剧性的崇高还表现在美好爱情的毁灭上。长篇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焦刘二人两情相悦,却横遭封建礼教的阻碍甚至扼杀,最终碾成了一个“举身付清流”,一个“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的悲剧。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却以歌颂二人忠贞不渝之爱情的方式,肯定了两人精神生命的永恒。到白居易的《长恨歌》,由于诗人对玄宗和杨贵妃悲剧情的精细描述以及对两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忠贞爱情的肯定,使人们的心灵被悲壮所占据,己经无暇顾及本诗在客观上揭露政治腐败的讽刺作用了。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离骚》;悲剧美;理想与现实

引言:屈原名平,字原,春秋时期楚国人,因其先祖受封于屈,遂于屈为氏。屈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离骚》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二句,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离骚》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对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离骚》同时又是一部深刻、伟大的悲剧,它不仅是屈原的个人悲剧, 更是时代的悲剧。屈原把自己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把自己宁可以死殉国而不苟且偷生的悲壮熔铸其中,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一、伟大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

《离骚》对诗人的理想有清楚的完整的表现。在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的战国时代,诗人的理想就是把祖国推上富强的道路,甚至由它来统一中国。他列举历史上兴国的圣君和乱亡的昏君,希望楚王以“遵道得路”的尧舜为榜样,把楚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国家。不仅如此,为了实现理想,诗人还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即不分贵贱、选贤举能和修明法度等。可以说祖国的富强是诗人理想的目标,进行政治革新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离骚》的基本内容就是表现诗人对实现这一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的斗争。

然而诗人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次次被碾得粉碎。诗人的“美政”思想因为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招来了重重的迫害和打击。贵族群小向他围攻,极尽诬蔑诽谤之能事;楚王听信谗信,不仅不信任他,反而放逐他;他为实现理想而苦心培植的人才也变质了。当诗人回顾到这些,想到自己的理想受到破坏,祖国的命运岌岌可危,便抑止不住满腔愤怒,向腐朽反动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深信自己的正确,要永远坚持自己的道路,忠于理想:“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所凝聚的悲剧

悲剧在表现矛盾冲突时, 一方面是残酷的社会现实,诗人屡屡碰壁; 另一方面, 诗人追求理想的无畏气慨和自我牺牲精神。正是这种矛盾冲突构成了悲剧的核心内容,体现在《离骚》当中就是屈原与灵修(楚王)、党人(上官靳尚)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是楚国统治集团内部进步派与顽固派的斗争。《离骚》的整个篇章艺术地表现了这种冲突。

(一)现实抗争

首先, 诗人叙述了自己的世系名字、性格、才能、修养、愿望和与楚王的密切关系。他凭这样的优势和条件,旗帜鲜明地宣布以尧舜禹汤为榜样, 遵循先王之正道, 指斥苟且偷乐、幽昧险隘的党人, 表示了毫不动摇、斗争到底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其次, 屈原“滋兰之九畹”、“树蕙之百亩”, 培养人才, 聚集贤能, 以图实现自己的美政理想; 而那些党人们却“竞进以贪婪, 凭不厌乎求索”,“怒己以量人”、“兴心而嫉妒”、“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 一时谣言四起, 黑云压城。在党人的压力下, 众芳芜秽, 人才变节。而即楚王则“不察余之中情”、“终不察夫民心”, 这就决定了这场斗争的艰巨性、残酷性和导致悲伤的必然性。再次, 诗人在无可奈何之际, 只得假托仆人女的责备和自己向重华申诉, 以表明自己所作所为是依据“前圣”而又切合实际的, 然后再举出夏启、夏桀的历代昏君与商汤、武王的历代明君正反治国的事实相对比, 来证明自己品质的高贵、主张的正确和斗争的坚决。但终因楚王昏聩、党人猖獗而失败。

(二)以死报国

诗人又回到现实中来。诗人用拟人与衬托手法,极写仆夫之悲哀与余马之伤怀, 以至都再也不愿前进了。既然去楚不忍, 留楚又“国无人, 莫足以为美政”, 而屈原与那般党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又不可调和, 君王又始终不悟, 真是去国不忍,留国无望。这就迫使诗人“将从彭咸之所居”, 发誓投江以殉国。屈原言必信, 行必果。在这一年的夏历五月五日,“于是怀石, 遂投汩罗以死”, 这就是屈原的悲剧。在这里, 屈原将人生悲剧与艺术悲剧有机而深刻地统一起来。

三、《离骚》的悲剧美赏析

现实的残忍与理想的崇高的统一,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这就是悲剧的美学本质。在《离骚》里, 丑恶的现实与崇高的理想, 深沉的理智与火热的感情,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既冲突, 又补充; 既斗争, 又统一, 形成绚烂多姿、震撼人心的壮美境界, 激发出净化灵魂的伟大力量, 引起人们强烈的审美感受和感情共鸣。现实与理想是悲剧的两大要素。前者忠诚地描写现实的一切, 忠诚地表现自己感情, 这就是真; 后者是坚持真理九死不悔、举贤任能实现美政的伟大精神, 这就是善, 同时也就是美。

屈原的举贤任能统一天下的美政理想, 是符合历史要求的, 然而在现实中又是不能实现的。这难道不令人悲哀吗? 屈原站在时代的前面, 看清了历史的必然要求, 提出自己的美政主张。但他不处在变革历史的主导地位, 作为一个才华横溢、正道直行、挚爱祖国的诗人, 就会强烈感受到不能实现的痛苦, 这是很自然的。先知先觉并不能减少痛苦, 而只会增加痛苦。历史的要求是必然的, 但其实现需要过程, 有时是漫长的过程, 要求无数的牺牲与祭品。而屈原毕竟先知先觉了, 于是他痛苦、奋争, 上下求索, 九死不悔。这种奋争总会鼓舞人们爱国爱民、坚持真理、敢于斗争, 从而加速历史进程的。即使毫无成效, 也总是悲壮的, 也总是显示了人的尊严与价值。因而这种痛苦是“伟大的痛苦”, 这种死亡是“伟大的死亡”。诗人真诚地描绘了这种痛苦和死亡的过程。《离骚》的世界是一个由非凡的境界、非凡的事件、非凡的人物、非凡的想象、非凡的情节有机组成的瑰丽世界。这个世界充分揭示: 屈原的“内美”品质、“美政”理想等有价值的东西, 在党人的打击与屈原的流放中, 怎样被毁灭; 所以具有强烈的崇高感, 本质上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这就使读者从平庸中脱离进入一个非凡的浪漫境界, 体验强烈的感情。屈原的精神境界愈崇高、愈深刻, 他的毁灭就愈悲壮, 愈撕裂人心,就愈能使读者的灵魂超越自我, 升华到更高层次。在《离骚》里, 毁灭屈原美政理想的, 不仅有现实生活中的上官、靳尚、子兰一帮党人及其靠山楚王, 而且还有天国中的守门人帝阍; 对屈原不理解的, 不仅有现实中的诗人之仆女, 而且还有善于求神占卜的灵氛等。也就是说, 从人间到天国,都在毁灭屈原的理想, 因而就使人感到恐惧, 对屈原感到怜悯。然而环境愈是险恶, 命运愈是恶劣, 屈原就更为坚贞不屈, 抗争到底。因而屈原的抗争就显得更为崇高、伟大、悲壮。美的化身――屈原被毁灭了,但屈原并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却给人以更强烈的崇高感。因此, 屈原的肉体虽然被毁灭了, 但屈原的坚持真理挚爱祖国的伟大形象永远鼓舞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这就是直到现在中华民族每年都要纪念屈原的原因, 这就是《离骚》悲剧的美学意义。

屈原做为一名爱国诗人,他的理想虽然最终破灭了,但他为国尽忠的壮举,他“虽九死其犹未悔”执着,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屈原的爱国精神做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赵透夫.屈原与他的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