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1篇

按照异步教学“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的六步原则,根据课文《伟大的悲剧》内容,笔者设计了“异步教学学习指导方案”。

《伟大的悲剧》异步教学学习指导方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的含义,了解文章大意。

(二)学习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内容。

二、学习时间:本课分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

三、自学作业题及方法提示

(一)必做题

1.请你小声朗读或默读课文:(1)给课文标上段序。(2)利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注解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并写在课本上。(3)画出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并通过对学、群学、请教老师和运用参考资料的方法来解决。

2.填空:文章主要人物是由 率领的 国探险队,共 人;他们的对手是 国的 率领的探险队。这次竞争的结果是 国的探险队赢了,比对手早到了 个月。

3.查字典找出“伟大”和“悲剧”分别是什么意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概括。)

4.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个句子或段落?(提示:主旨句往往出现在文章首尾的抒情或议论部分。)

(二)选做题

1.斯科特一行做了哪些事让你激动难忘,为什么?(提示: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用以表现“伟大的悲剧”中的“伟大”?)

2.斯科特一行在探险中遇到了哪些不幸的遭遇?(用以表现“伟大的悲剧”的“悲”。)

以上教学设计方案大致体现了异步教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必做题中的第3题的第一问:查字典找出“伟大”和“悲剧”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在查字典时,发现“伟大”有几种解释,少数学生不知道该用哪种解释,于是就由“独学”变成“对学”或“群学”,体现了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明了学情”则体现在学生自学、对学或群学的过程中,包括老师的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集体指导。如必做题第3题的第二问:要求学生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概括文章内容。学生普遍不明白怎样把记叙文的六要素组合起来,老师“明了”这一“学情”后,在让学生进行“研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集体指导”:“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或者“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了。这样一来,学生能较快地学会并掌握概括文意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把握“易讲难引”(容易的知识讲解,难度大的知识引导)的原则,并做到个性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分类指导、大多数的问题集体指导。

本节课是异步教学法的展示课,因此,设计的“必做题”比较浅显,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异步教学”的操作模式;“选做题”是第一课时的延伸,设计问题时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

一节课的最后5分钟为“强化小结”时间,简短的5分钟是为了保证前面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六步学习”,老师也可以进行三种形式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将本节课的“强化小结”分成两部分:一是检验学生做题的正确率,给重点问题一个参考答案,一般提问“必做题”里的重点问题,如本节课必做题中的第3题和第4题;二是设计问题,如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从学到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思想感悟等方面进行概括。)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2篇

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

这是一个无法挽回的丧失!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恣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的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有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地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神圣生命的时候。那时,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决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迷,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很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人生之根源。更悲剧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有最早最充分的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3篇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也是世界有名的悲剧。它是一部感天动地的现实主义悲剧,塑造了光彩照人的窦娥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窦娥冤》也是引领学生进行悲剧审美体验,学习悲剧审美的绝好课文。基于此,我设计让学生在了解元杂剧特点和熟悉剧本情节的基础上,通过赏析悲剧形象,探讨悲剧根源,体验悲剧审美,体味悲剧魅力。通过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和剧作的超现实情节进而把握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2.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感悟悲剧美。

3.剖析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把握作品的主题及进步意义。

4.欣赏本色语言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赏析悲剧艺术的美。

【教学时数】

3课时

【课前预习】

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通读课文,疏通文意。

2.阅读老师分发下去的有关元杂剧知识和《窦娥冤》第四折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窦娥冤》被列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教师点拨:悲剧往往是正面主人公与暂时强大的邪恶势力之间进行不可避免的斗争冲突,结果是以主人公的受难、失败乃至死亡形成的悲剧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悲痛、怜悯、同情以至崇敬的感情,从而激发起人们灵魂深处的良知。今天我们学习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体验悲剧审美,感受悲剧魅力。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课件展示生字词和有关元杂剧的知识

三、朗读比赛,熟悉课文(将全班分成四组,分别表演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戏,开展分角色朗诵比赛。)

设计意图:依据戏剧的易于朗诵与表演的特点,通过分角色朗读比赛,让学生熟悉课文情节,并且加深对元杂剧特点的了解。

四、品味鉴赏

1.窦娥之美――赏析悲剧形象,感受悲剧魅力

问题:你发现窦娥有哪些美的地方?她的哪些地方震撼你的心灵?(要求结合剧情圈点勾画,梳理窦娥的言行心理活动,整理归纳其性格特征,了解其悲惨遭遇。)

学生默读,勾画,思考,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明确:

(1)正直善良,义重情深。对自己的亲人,窦娥异常温存,关心备至,不惜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婆婆病了,她熬药送汤;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可是一听说要对婆婆动刑,就赶紧阻拦衙役,情愿屈招药死“公公”;被押赴刑场时,她央求刽子手绕到后街去走,怕婆婆见了伤心;见婆婆后,她不顾自己死将临头,还劝慰婆婆保重身体,不要过分悲伤。

(2)刚强自守,决不妥协。当蔡婆婆迫于张驴儿父子的欲招其父子入门时,窦娥坚决不从,毫不退让,反复劝告婆婆。说明窦娥有主见有立场,有自己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张驴儿的父亲被药死后,张驴儿进行要挟,她毫不畏惧,情愿和张驴儿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血肉模糊,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仍辩白自己的冤屈。

(3)倔强刚烈,顽强反抗。前往法场受刑时,她指斥天地鬼神,实际上是对封建秩序的怀疑和斥责,对窦娥这样的封建社会的底层妇女来说,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临刑前,她发下三桩誓愿,向世人申说自己的冤屈。她至死也不放过张驴儿,变成鬼也要为自己鸣冤昭雪。

(4)悲惨不幸。窦娥三岁失母,七岁做童养媳,十七岁成婚,十九岁丧夫,二十岁冤死刑场。窦娥的遭遇让人怜悯同情,唏嘘落泪。

综上所述,窦娥是一个遭遇不幸但灵魂美好,心地高尚,令人敬佩的封建社会的下层妇女。这样一个可爱生命的毁灭实在可悲,震撼人心,发人深思!窦娥的悲剧引发人们深思,当时善恶、清浊与社会秩序究竟颠倒、荒谬到了什么程度!

2.窦娥之冤――探讨悲剧根源,把握悲剧主题

问题:窦娥“冤”从何来?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何在?(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推选代表发言。)

师生归纳明确:

(1)高利贷的压迫,是酿成窦娥悲剧的远因。其父窦天章向蔡婆婆借了高利贷而无力偿还,只得将七岁的女儿窦娥卖到蔡婆婆家当童养媳。剧中赛卢医同样是难以忍受高利贷的重压而心生恶念,谋害债主蔡婆婆,蔡婆婆被张驴儿父子偶然碰到救了,从而张驴儿父子就狼入蔡室。这些偶然事件背后是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的泛滥和社会管理的失序。

(2)流氓地痞的压迫,是造成窦娥悲剧的近因。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压迫最残酷、吏治最黑暗的时期。统治者给属于统治民族的游民提供了巨大的政治保护伞,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敲诈勒索,为所欲为。张驴儿父子正是这种社会统治制度的受益者。

(3)吏治的腐败,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窦娥本来以为官府会主持公道,没料到官吏贪暴枉法,听信无赖流氓的诬告,不管青红皂白严刑逼供。只凭屈打成招的口供定案,一审结案,即处死窦娥。

(4)元代社会的黑暗,是造成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由于受到高利贷、流氓地痞和贪官污吏这三层压迫,终于酿成了窦娥的冤案。在这里,没有公道,秩序混乱,清浊不辨,善恶颠倒,总之是“覆盆不照太阳晖”!窦娥的悲剧,是善良的人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3.《窦娥冤》之美――赏析悲剧艺术,体会悲剧特色

(1)理解剧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问题: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并且这三桩誓愿都实现了(第四折里交代楚州大旱三年),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超现实情节?

学生朗读“三桩誓愿”部分,讨论明确:

①表现窦娥反抗精神的需要;

②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寄托作者鲜明的爱憎;

③使作品既洋溢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富于奇异的浪漫色彩。

教师总结:作者不甘心善良美好、正义合理的东西被无辜蹂躏,他要使正义得到伸张,冤屈得到昭雪,因此在描写现实生活的同时,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吸取前代流传的有关传说加以改造创新,创造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的浪漫主义情节,更强烈地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精神和民众的意愿,使剧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2)品味本色自然的语言

问题: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所谓本色,就是不事雕琢,朴实自然,既富有生活气息,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又具有艺术韵味。读第三折,选出你喜爱的语句进行赏析,然后全班交流。

(3)比较阅读

问题:根据关汉卿的《窦娥冤》改编的戏曲作品有不少,其中有的剧作在情节上和原剧相比有较大改变。下面是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主要剧情(有两种结尾),试和原作进行比较,说说你认为哪一种最好,并谈谈理由。

秀才蔡昌宗进京赶考,佣户张氏之子驴儿随往。驴儿垂涎昌宗之妻窦娥,途中将昌宗推入河中,回家假说昌宗失足落水而死。蔡母悲痛成病,想吃羊肚汤,驴儿又在汤内暗放毒药,不想被驴儿的母亲吃下,当即身亡。驴儿于是诬告说蔡母杀害了他母亲,县官动用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苦,挺身含冤代罪,被判斩刑。行刑正值六月,忽然天降大雪,县官惊恐异常。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时任八府巡按,前来楚州巡查,解救了窦娥,同时,蔡昌宗也没有死,窦娥一家团圆。(另一种结尾是:窦天章来楚州一带巡查时,乡民替窦娥喊冤,于是将张驴儿抓获。但当他赶去搭救窦娥时,窦娥已屈死于刑刀之下。)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关汉卿原作是怎样用人物身世之苦来加重剧作悲剧气氛的,并加深对原作中窦娥强烈斗争精神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负盛名的代表作,黄克先生称道它“笔力苍劲,故事本色,鞭笞得力,悲愤酣畅,堪称元杂剧之极致”,所言极是。从窦娥的悲惨遭遇中,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丑恶,感受到了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时的悲愤,感受到了悲剧给我们心灵带来的震撼。

六、布置作业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4篇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始终需体现时代性、社会性、生活性。考查学生对发生在当下的热门话题和热点事件的看法,引导他们对社会现象作出是与非的理性分析和正确评论,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应是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因而写好新闻时评,是作文训练的重要一环。

【新闻时评简介】

新闻时评,又称时事评论,简称时评。它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看法的论说形式。新闻时评,说当今社会之热点,抓民众关心之焦点,破群众生活之难点,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让广大受众也介入“品头论足”的社会生活,给公众提供自由表述的话语平台。

新闻时评,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 应时而评,新闻性强

时评的“时”,不仅是新闻时效的“时”,更是“时事”的“时”,“时代”的“时”。时评以具体的新闻事实为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其次,热点的新闻事件要避免出现同质化的时评;必须具有独特的话语立场与视角,力求论点的原创性和论证、分析过程的创新性。

2. 缘事而发,寓理于事

缘事而发,就是要求以新闻事实为由头,因事抒感,有感而发;寓理于事,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性、补充性叙述和点评来说理,而不是天马行空,长篇大论。优秀的新闻时评,是事、理、情三位一体高度融合的产物,据事说理,析事明理。

3. 内容贴近生活,题材广泛

新闻时评的内容,无论是政策解读,法规阐释,经济展望,还是社情反映,民意表达,市井传声,多是受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和热点事件。新闻时评的选题也是多方面的,教育、科技、体育、文艺、卫生,政治、军事、法制,包罗万象。公众的需求千变万化,时评也应该是千姿百态的。

4. 篇幅短小,公民写作

新闻时评篇幅要短小,一般控制在600到1000字。时评文体活泼、不拘形式,便于自由表达,在开放的时代里,它是公众表达自己见解的实用性文体。人人都可以写时评,人人都有权利借助媒体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和意见。

【写作立意指导】

写作时评,难在立意,立意贵在“站得高”,“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力求说理有力度、厚度与深度。学生写作新闻时评,往往有题无意,题到意不到,这首先要解决“立意”的问题。所谓立意,就是你对所评述的事件或问题,要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下面通过对实例的分析,给同学们介绍几种立意的角度――

【焦点事件】

一个“网瘾少年”的离去

中广网南宁8月2日消息,今年刚初中毕业、尚未满16岁的学生邓森山,在参加“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12个小时后离奇死亡,全身布满伤痕,初步怀疑为殴打致死。涉嫌致使网瘾少年死亡的4名嫌疑人竟是负责帮助戒除网瘾的“训练营”教官。

2009年7月末的一天,邓飞无意间从电视上看到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的广告,广告称在训练营中,通过对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和心理辅导,最终达到消除孩子各种不良习惯,培养良好品质的目的等等。看到广告上说的效果如此好,邓飞心想正好趁暑假让孩子锻炼一下,也好迎接9月份的高中生活。其实,这个“训练营”是在没有向广西任何部门注册和备案的情况下开展招生办学的。

这是一个怎样的“拯救训练营”?在少年生命中的最后12个小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在网瘾已成为一个普遍社会问题的今天,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于南宁邓森山死亡事件,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招式一】高看一眼,深看一层

可以从写作时评立论的高度立意。高看一眼,就是能够打破常规,跳出旧框子,学会求异思维。深看一层,就是透过现象挖掘新闻背后的东西,给读者以更多启迪。看得深一些、透一些,时评才具有穿透力。

立意举例:

①在网瘾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社会问题的今天,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和救治?

②如果大家还认为“魔鬼式体能军事化训练”可以医治网瘾的话,邓森山的死亡只是开始。

③治网瘾首先要治教育。

④家长应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主动疗法才是根治网瘾之道。

⑤这起悲剧反映出相关部门对这类培训机构的监管不力,也折射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在对“网瘾”少年的认识和教育方面存在问题。

⑥在邓森山的悲剧中,我们的社会舆论和媒体宣传充当了什么角色?

【名师点评】

①立意透过个案,深入思考的是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所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②立意尖锐地指出了目前社会治疗网瘾方法的误区,看问题比较清醒透彻。③④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惯性思维,直指问题的根源。⑤⑥立意深入挖掘出了新闻事实表象所掩盖的本质所在,可谓高看一眼、深看一层。

【招式二】针砭时弊,祛邪扶正

可以从写作时评的目的立意。优秀的时评多表现在它能“点破窗纸”,在事实的要害之处“说长道短”,勇于碰硬,曝光社会生活中落后、丑恶的现象,充分发挥针砭时弊、匡正祛邪的功能。

立意举例:

①网瘾少年之死暴露了政策、法规、监管的滞后。

②“训练营”形形乱象,谁来管?

③眼下的戒网瘾机构大多数就是为了“圈钱”,是到了该大力清理整改的时候了。

④要杜绝网瘾少年猝死等类似事件的再发生,必须规范相应的行业标准,急需相关管理部门对这些机构加以审查和规范、监管。

⑤网瘾治疗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复杂工作,应通过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制度,对“戒除网瘾”从业人员提高准入门槛。

【名师点评】

①②③立意意在针砭时弊。①网瘾治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但相应的规范至今尚未出台,这是邓森山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②近年来,网瘾问题几成“社会之痛”。 邓森山的死亡终结了起航拯救训练营的生命。然而,形形的“特训训练营”依然遍布各地,而且繁衍的趋势似乎势不可挡。是谁在支持他们?③直接抨击商品经济下惟利是图的丑陋。④⑤立意意在祛邪扶正。直面新闻现实,提出了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行业的规范、相应的制度与监管。

【招式三】提醒疏通,激励敦促

可以从新闻事件本身蕴涵的社会价值立意。悲剧的产生,提醒我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作出怎样的价值判断,采取何种措施来解决矛盾等等。

立意举例:

①谨防广告的糖衣炮弹攻击。

②不能乱参加什么培训班,要注意治疗的科学性、有效性。

③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在平时,切忌病急乱投医。

④管理者,对网瘾训练营这类机构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不要再放任自流。

⑤网瘾应由专业的医疗机构来治疗。

⑥“病症”在孩子,“病根”在父母。要使孩子真正戒除网瘾,家庭教育比医学治疗更重要。

⑦让那些能帮助孩子成长的科学的合理的辅助治疗真正发挥出作用。

【名师点评】

①②③④立意侧重于提醒疏通。社会上以“起航”“拯救”“励志”等为“口号”办的“戒网”学校林林总总,家长千万不要只看广告行事。在选择特训学校时,要慎重考察,不能只了解表面的情况,要争取孩子在里面学习生活的知情权。一些老师和家长过分强调网络的危害,对于孩子上网过于忧虑。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各样的戒“网瘾”机构趁机大量涌现,而无能为力的家长们很容易“病急乱投医”。⑤⑥⑦立意重点在激励敦促。少年生命的悲剧,敦促我们乃至整个社会要正确看待和治疗网瘾。

【招式四】释疑解惑,明辨是非

可以从新闻事件带来的追问与反思立意。时评“评在当口”,需紧扣社会上所绷紧的那根“弦”,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解决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与大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同时,通过专业化思考,认清真相。

立意举例:

①邓森山的死惊醒了多少人?

②为何连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这种学校也能正常招生?

③到底是网瘾害孩子,还是那个训练营有问题?

④到底谁该为这场悲剧负责?学校、监管部门、家长还是整个社会?

⑤网瘾究竟是心理问题、行为问题,还是心理疾病?

⑥争议魔鬼训练模式。

⑦网瘾不全是孩子的错,而在于不合格的家庭教育。

【名师点评】

①②③④⑤立意重在释疑解惑。一个花季少年猝然离去,到底能惊醒多少人?在这场悲剧中,学校、监管部门、家长和整个社会应该做出怎样的反思,才能杜绝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这是新闻事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⑥⑦立意重在明辨是非。邓森山之死已经可以让我们做出清醒的判断,通过对孩子进行消耗式体能训练,最终达到消除孩子各种不良习惯、培养良好品质的目的的认识是幼稚的。网瘾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人们在关注其救治问题上,不能忽略问题产生的源头之一的家庭教育。

【时评写作演练】

经典文题

复旦破格录取38岁三轮车夫读博士

4月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38岁读博士并不稀罕,稀罕的是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8个月前,他还在辽宁锦州蹬三轮养家糊口,从未想过人生最大的转折即将到来。而38岁的三轮车夫直升复旦读博士,亦系复旦百年来首例。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议论。

复旦的破格做法值得提倡吗?这对其他竞争者公平吗?把招聘权还给教授,这样是不是有暗箱操作的可能?教授自主录取硕士或博士生的模式,该不该更大范围推广……

对上则新闻材料,你是怎么看的,持什么观点?

构思导引

提醒疏通,激励推动:由蔡伟事件,肯定与提倡破格录用人才的选拔机制。当然,也可以反向立意,提出不同看法。

【佳作展示一】

有能者居之,有何不可

郑伟健

38岁的三轮车夫蔡伟成为复旦大学博士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说,这不公平,只有高中文凭就读博士,那莘莘学子的苦读不是多此一举吗?有人说,破格录用从来就存在,甭管什么文凭,有能者居之,有何不可!

中国一向重文凭是不争的社会事实:单位看文凭招人,领导看文凭用人,甭管能力不能力,先看文凭。这种文凭至上的选人用人标准不知打击、放逐了多少有能力却没文凭的偏才、专才。我不否认,在很大程度上文凭是才学的保证,但在大学生、研究生中,只有一纸文凭,而无真才实学者还少吗?时代在向前,许多观念都在发生改变,为什么我们选人用人的尺度却不变?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复旦破格录取真正人才的做法应该提倡。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蔡伟虽只是个三轮车夫,但是,凭着十多年对古汉语学的钻研,他已术业有专攻,学术成就甚至超过了某些教授,这不是那些在校混文凭的人能做到的。蔡伟是有博士之实,无博士之名而已,现在复旦只是给他正名,有能者居之,这有何不可?

今天的中国是开放的大国,我们应该兼容并包,这才是一个开放民族应有的姿态。教育应该是一种全民共享的资源。

再者,人才的录用趋于多样化,更注重个人能力而不只是文凭,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这正可以警醒那些认为进了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的人,让他们知道,社会已越来越倚重真才实学,能力才是真正的文凭,社会竞争激烈,自身能力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对于当今部分不学无术的大学生,无异于给他们打了一针清醒剂。

让更多的人发挥自己的特长,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业,这本身就是衡量社会文明的一把尺度。希望有更多像蔡伟这样还在流浪的人才被发现,得到提高、发挥自己所长的机会。我们也要为那些有志于“上下求索”的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要让社会的人才流失,甚至埋没于槽枥间。

点评

作者首先不动声色地批评了中国目前的教育重“文凭”的弊端,然后顺理成章地亮出了自己的看法:支持高校破格录取人才。理由很充分:首先,破格录取的是真正在某个领域有成就的人才,能者居之,有何不可;其次,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全民共享的资源,对人才,开放的中国应该惜之、爱之;再次,人才的录用趋于多样化,更注重个人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拨乱反正的进步。条条在理,理性的批评与多角度的思考,显示出作者挥洒自如的逻辑思维能力。

【佳作展示二】

从车夫到博士的思考

岑杰鹏

“蔡伟事件”站在了舆论的巅峰。相对于那些质疑的声音,我看到的更多是沉痛与惋惜。在整个事件中,蔡伟直到38岁才跨过了一展抱负的门槛。对此,必须要称赞的是裘教授等人敢于突破传统体制的勇气以及对真正人才的爱惜之情。蔡伟遇到了惜才的伯乐,毕竟是一个特例,纵观整个中国社会,有多少“蔡伟”还被埋没在现实的艰辛探索中?如果选拔人才的模式不革新,千里马将继续悲哀下去。

我认为人才的选拔与招录的制度有问题。如果制度本身就是畸形的,那被选出来的只能是走样的人才。那么眼下的制度存在哪些问题呢?

首先是其僵硬化,认分不认人。导师本身就该有考核和收录人才的权利。而面对被各种因素、关系渗透得太深的整个体系,选择者与被选择者的权利都被剥夺,最终沦为分数与制度的牺牲品。正所谓,不该灵活处它“灵活”了,该“灵活”处它没有灵活。当今教育培养出来的只有文凭,没有思想的人还少吗?但相比不少所谓全面发展却只能全面平庸的大学生,时代更需要的难道不是像蔡伟这样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的专才吗?

其次是其单一化,缺失兼容度。“蔡伟事件”是一个契机,提醒我们选拔人才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我们国家需要一种接纳偏才,欣赏专才的大氛围。如今,各种各样的让学者一展才华的平台正在衍生。时代急需真正人才,应该大胆迈出步伐,创新选拔人才制度,鼓励各种新途径,而不应一味地给予打击,将幼苗扼杀在摇篮当中。当年邓小平决定改革开放不正是为顺应时展需要吗?人才选拔制度也应来一次改革了,而且迫在眉睫。

当然,我们拒绝暗箱操作。应在高呼公平、公开的同时,积极地支持新的选拔模式严格化、透明化、制度化。“蔡伟事件”中导师选博士的模式,倘若推广开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才被发现,社会发展的步伐将更快。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精心设计导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善于留出课堂空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仔细研究课堂提问技巧,开启学生心灵智慧之门;精心锤炼课堂语言,让学生为之心动等方面,来探讨了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探究意识的改革空前高潮,我深知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老师,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学是爱的艺术,是一切高尚情操的载体。在语文课文的许多篇目里,到处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如朱自清的《背影》,英怀戚的《散步》,无不把“关爱”二字蕴涵在字里行间,所以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感知,品位领悟,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相处,学会与自然和谐并存。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用热心去帮助他们,用诚心去感染他们,用信息去激励他们,用爱心去赢得他们,用丰富的学知和海百川的胸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习语文。

二、精心设计导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艺术性的导语,能轻松自如地敲开新课的大门,巧妙的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以至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一粒沙看世界”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质。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是从不忽视课前的导语设计。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就是这样的典范,他在教《孔乙己》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子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悲剧往往催人泪下,但孔乙己这个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课文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是可以获得解答的。”这样的导语设计造成学生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阅读需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钻研课文,寻找答案。宁鸿彬,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的投入到学习中。我在教学时间中也受益匪浅。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进入课堂之前精心设计一个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导入语,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善于留出课堂空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文学作品的妙处,在于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带来的空白现象,它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学也是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浓淡相宜,虚实相间,让人体味再三,欲罢不能。恰到好处的留空,可以使学生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所以,我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如在教学《乡愁》诗中,首先让学生阅读词三首: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研究三首词均有一个“愁”而作,然而让学生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激发,学生在欣赏中都能找到相关意象,如“烟草”、“风”表示丝丝情愁,“双溪蚱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文章特色,抓住关键语句巧妙引申开来,帮助学生开启想象,调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填充空白。四、仔细研究课堂提问技巧,开启学生心灵智慧之门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的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说过:“中小学教师如不熟悉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成功的。”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灵的智慧之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设计提问时,我主要是掌握课堂提问的度,所谓“度”就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设计课堂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学生无从答起,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会养成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正确的做法是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获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岳阳楼记》时,围绕教学重点,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倾注笔墨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只情?

2.作者是怎样从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转而表达“先忧后乐”的主题思想的?

3.为什么要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

4.作者是怎样顺理成章地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的?

这些问题提出后,我没有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是学生在探求主题思想并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兴趣的目的,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精心锤炼课堂语言,让学生为之心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教学语言的质量直接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精心锤炼课堂语言,使教学全方位地诉诸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心为之动,情为之倾。